第12章 层2交换技术
原版CCNA教材第12章层2交换技术课件
•标准规定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
•规定的以太网物理层: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传输间隔 为500m;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传输间隔 为200m; 10BASE-T 使用非屏蔽双绞线,最大传输间隔 为100m
; 10BASE-F 使用光缆,最大传输间隔 为2000m;
设备 HUB 网桥 交换机
路由器
其他概念〔2〕
OSI层
物理层
数据链 路层 数据链 路层
网络层
分隔冲 突域
不
分隔广 播域
不
备注
是
不
每个端口是单独
的冲突域
是
不
实际上是多端口
网桥,每个端口
是单独的冲突域
是
是
每个端口是单独
的广播域和冲突域
交换机的三个功能
• 地址学习 • 帧的转发/过滤 • 环路防止
交换机如何学习主机的位置
MAC地址表不稳定
效劳器/主机 X 单点帧 交换机 A
端口 0 端口1
路由器 Y
网段 1 单点帧
端口0 交换机 B
端口1
网段 2
• 主机X发送一单点帧给路由器Y • 路由器Y的MAC地址还没有被交换机A和B学习到 • 交换机A和B都学习到主机X的MAC地址对应端口0
MAC地址表不稳定
效劳器/主机 X Unicast
10 Gbps
2
1
1 Gbps
4
1
100 Mbps
19
10
10 Mbps
100
100
SW(config-if)#spanning-tree cost 10 SW(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100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二版) 第12章开放经济
分工前
英国 美国
小麦
酒
劳动天数 产 量
(吨)
150
120
劳动天数 50
100
120
100
产量 (吨) 100
100
240吨小麦,200吨酒
分工后
英国
美国
240吨小麦,400吨酒
酒
200个劳动日产酒400吨
小麦
200个劳动日产小麦240 吨
分工之前 1单位酒
1单位毛呢
英国 葡萄牙 分工之后
120人(劳动1年) 80人(劳动1年) 1单位酒
100人(劳动1年) 90人(劳动1年) 1单位毛呢
英国 葡萄牙
/
220人(可产220/100)
=2.2单位毛呢
170 人 ( 可 产 170/80 )
=2.125单位酒
/
局限性
斯密错误地认为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把交换作为人类固有的 本能。而实际上,分工先于交换而出现,是交换产生的前提。 此外,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和分工发 展的必然结果。绝对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 国家能否通过对外贸易获利这个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简单地把动态的经济世界抽象为静止 的世界,因而理论中所得出的参加贸易各国所获得的利益都是 短期利益,没有说明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的长远利益。而且 该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当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贸易格局也随之 发生变化的情况。
1 第一节 交换带来收益
——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限制
1
运输成本的限制
2
不完全竞争的限制
3
贸易保护政策的限制
1 第一节 交换带来收益
——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第1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一般均衡理论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1)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他变量和因素影响的均衡。
(2)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分析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它考虑了相关市场之间的反馈效应,即一个市场发生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市场一系列的变动,而其他市场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导致最初发生变动的市场再次发生变动。
这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称为反馈效应。
从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每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某商品均衡价格决定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而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状态就称为一般均衡。
2.2×2×2一般均衡模型2×2×2一般均衡模型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简单形式。
(1)2×2×2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设①经济体系中存在2种给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即资本K 和劳动L 。
②用这2种生产要素生产2种商品:X 和Y 。
③经济体系中只存在2个人A 和B ,作为消费者,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X 和Y 。
④消费者A 和B 的效用函数满足偏好的三个基本公理。
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⑤生产者C 和D 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⑥存在着劳动要素的充分就业。
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面临着相同的产品价格。
(2)2×2×2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在这一模型中,当4个市场以一组均衡价格(X P 和Y P ,ω和r )出清时,以及当所有的经济主体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
第12章多孔材料讲解
9
3. 沸石与分子筛的骨架结构
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三 维骨架结构,骨架中由环组成的孔道 是沸石的最主要结构特征。
10
硅氧四面体[SiO4]4-和铝氧四面体[AlO4]5通过共用氧原子连接而成,统称为TO4四面体
T通常指Si, Al, P原子, 有时指B,Ga,Be
[4882]
43
“Pentasil”家族沸石的结构可以看作是由五硅链形成的网 层沿C轴堆积而成的,如果是其它特征的层状结构单元沿某 一方向堆积则会形成别的沸石结构。下图所示是CAN沸石的 骨架结构图,由其骨架结构图可以看出,它是由二维三连接 的4.6.12网层沿c轴方向堆积而成的。
Viewed along [001]
X型(低硅八面沸石) Y型(高硅八面沸石)
FAU 结构
7
1970年:27种分子筛结构类型 1978年:38种 1988年:64种 1996年:98种 2001年:133种 到目前:至少有152种分子筛骨架 结构已被确定
8
2. 沸石与分子筛的主要性质 组成可调,孔道规则且孔径在多数 分子的尺寸
非常高的表面积和吸附容量
12
4. 分类
按次级结构单元分类: 双四元环、双六元环、单四元环、 五元环、三元环等
按组成分类:
低硅沸石(Si/Al2)、中硅沸石(2<Si/Al5)、 高硅沸石(Si/Al>5) 、全硅沸石(Si/Al) 、 磷酸铝分子筛、八面体氧化物微孔材料等
13
分子筛中常见SBU及其符号
3:三个T原子组成的三元环;4-4:两个四元环; 5-1:一个五元环和一个T原子)。
15
1. A型沸石LTA水热合成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及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题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7-1“竹信”就是用一根_________连结两个小竹筒,在竹筒的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小声说话的声音。
绳子7-2人类用电来传送信息的历史是由_________开始的。
电报7-3电报(Telegraph)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传送信息的方式,即所谓的数字方式。
符号(点、划)7-4“电信”是使用有线、无线、光或其它_____________系统的通信。
电磁7-5在电信系统中,信息是以电信号或___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输的。
光7-6交换设备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完毕拆除连接,这种设备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电路交换机。
建立连接7-7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_______________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
交换7-8在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中,信息由信源传送到信宿时,网络有___________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面向7-9电路就是在通信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有时须通过一个或多个交换节点)为了完成_____________传递而建立的通信路径。
信息7-10物理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________连接,终端之间可通过这种连接接收/发信息。
实7-11信息在通信网中的传送方式称为传送模式,它包括信息的复用、传输和________方式。
交换7-12时分复用,就是采用___________分割的方法,把一条高速数字信道分成若干条低速数字信道,构成同时传输多个低速数字信号的信道。
时间7-13交换技术从传统的电话交换技术发展到综合业务交换技术在内的现代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和_________交换三个阶段。
电子7-14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主要适用于_________业务的一种通信技术。
实时7-15分组交换采用的路由方式有数据报和_________两种。
虚电路7-16宽带交换技术就是指支持传输比特速率高于_________的交换技术。
第12章 下一代网络概述
17
下一代网络的网络结构(四)
(8) 软交换:通过提供基本的呼叫控制和信令处理功 能,对网络中的传输和交换资源进行分配和管 理,在这些网关之间建立起呼叫或是已定义的复 杂的处理,同时产生这次处理的详细记录。
(9) 应用服务器:提供了执行、管理、生成业务的平 台,负责处理与控制层中软交换的信令接口,提 供开放的API用于生成和管理业务。
14
下一代网络的网络结构(一)
业务应用层 业务生成服务
媒体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策略服务器
控制层 软交换
软交换
软交换
软交换
传输 服务层
核心传输层
媒体接入层 媒体 网关
无线 接入 媒体 7号信 网关 服务器 网关 令网关
公共交换 IP/ATM/FR/X.25 移动网 用户终端 信令网
7号 信令网
图12-1 下一代网15络的分层结构
9
下一代网络产生背景(八)
(3) 通常意义上讲,NGN指基于软交换技术的NGN 语音和多媒体解决方案。
NGN是业务驱动的网络,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 以及呼叫与承载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 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灵活有效地实现业务的提 供。软交换技术作为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思想 的体现,是下一代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其核心 思想是硬件软件化,通过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原来交 换机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等功能,各实体之间 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便于在NGN中, 更快地实现各类复杂的协议及更方便地提供业务。
20
软交换概述
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是下一代交换网络的控制核 心、是现代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关键技术。由 于它实现了业务提供和控制分开、呼叫控制与承载 连接分开,并能提供开放的接口,便于第三方业务 的提供,因此为话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应 用提供了统一的平台,从而得到了业界普遍关注。 软交换将摒弃传统交换机结构上的不足,具有网络 层次和结构简单、建网成本低、网络升级快、业务 生成容易和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基于软交换的网络 系统结构如图12-2所示。
第12章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完善的内置网络是Linux的一大特点。Linux在通信和网络功能方面优于其他操作系统。
7可靠的系统安全
Linux采取了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对读、写进行权限控制、带保护的子系统、审计跟踪、
核心授权等,这为网络多用户环境中的用户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8良好的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是指将操作系统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使它仍然能按其自身的方式运行的能
表1.5 /proc 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
/proc/1 /proc/cpuinfo /proc/devices /proc/dma /proc/ /proc/interrupts /proc/ioports /proc/kcore
该目录中包含进程号为 1 的进程信息。每个进程在 /proc 目录下有 一个以自己的进程号为名称的目录。 有关 CPU 名称、型号、性能和类型的信息。
spool
3. Linux文件结构
1.1.2 Linux 的组成
名称 root
角色
root 文件系统中的内容包括:引导系统的必备文件,文件系统的挂装信息以及系统修复工 具和备份工具等。
/usr /var
/usr 文件系统中包含通常操作中不需要进行修改的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他文 档等。
/var 文件系统中包含经常变化的文件,例如打印机、邮件、新闻等的假脱机目录、日志文 件、格式化后的手册页以及临时文件等。
/vmlinuz
表1.2 root 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 文件。系统的标准引导映像,通常以压缩形式出现。
/bin
包含引导过程必需的命令,也可由普通用户使用。
/sbin /etc
和 /bin 类似,尽管其中的命令可由普通用户使用,但由于这些命令属于系统级命令,因 此无特殊需求不使用其中的命令。
大学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 通信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电通信阶段;电子信息时代。
2. 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
3. 通信系统的分类:按通信内容: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
按信号特征: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介质分:有线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短波、微波、卫星)。
4. 信息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需要传递、交换、存储和提取的抽象内容。
5. 信号的分类: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6. 最简单的数字信号是二元码或二进制码。
从信号电压是否占满整个符号持续期分为归零码和不归零码。
7. 信息处理的主要目的有:提高有效性;提高抗干扰性;改善主观感觉效果;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分离和选择信息。
8. 信息处理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
9. 信道是指以介质传输为基础的信号通路。
10.噪声的分类:按照来源分: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
按性质来分:脉冲噪声、窄带噪声、起伏噪声。
11.信道的分类:传输介质: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同步方式:异步传输、同步传输;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
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两个: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13.构成通信网组成的基本要素(硬件)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
14.通信网的拓扑结构:星形网、树形网、网状网、环形网、总线形网、复合形网。
15.传统通信网络由传输、交换、终端3大部分组成。
16.通信协议有以下三个要素: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协议以及作出何种应答,通俗地说是“讲什么”。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等,“怎么讲”。
同步: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17.协议分层的优点:①各层之间相互独立;②灵活性好,任何一层发生变化,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其他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以隔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五邑大学现代交换技术思考题答案
五⾢⼤学现代交换技术思考题答案第⼆章交换⽹络1、在通信⽹的基本结构形式中,稳定性最好的结构是( A )A ⽹型⽹B 环形⽹C 星型⽹D 树型⽹2、基本交换单元有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和共享总线型交换单元。
3、连接功能是交换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4、⼀个电信系统⾄少应当由终端和传输媒介组成。
5、当N个终端采⽤全互连⽅式连接的时候,需要(B )连接对A N2B N(N-1)C (N-1)2D(N-1)(N-2)6、S接线器主要由⼀个连接n*n的电⼦接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组以及⼀些相关的接⼝逻辑电路组成。
7、T接线器主要由话⾳存储器SM 、控制存储器CM ,以及必要的接⼝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8、判断题:S接线器能将S接线器的输⼊复⽤线HW2的时隙56的内容B交换到输出复⽤线HW2的时隙34。
(×)第三章信令系统1、⽆论何种交换机,在通信⽹中均应完成功能包括接⼊功能、交换功能、信令功能和其它控制功能。
2、按信令信道与⽤户信息传送信道的关系分,信令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3、(D )的主要功能是在相邻节点之间⽆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A、物理层B、⽹络层C、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4、设从A局(发端长话局)⾄E局(终端长话局)需经三级转接(B、C、D局),主叫为普通⽤户,被叫号码为0132345678,当信令采⽤逐段转发的传送⽅式时,A局向C局发的号码是( B )A、0132345678 B 、013234 C、0132 D、0135、信息在通信⽹中由发端⾄终端逐节点传递时,⽹络有⾯向连接和⽆连接两种⼯作⽅式。
6、信令系统在通信⽹中的作⽤包括维护、管理和统计。
7、信令单元为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语LI=( B )A、0B、1--2C、3--63D、63以上8、在ISUP消息中,( B )消息是交换局是在任⼀⽅向发送的消息,表明由于某种原因要求释放电路。
A.初始地址消息(IAM) B.释放消息(REL)C.释放完成消息(RLC) D.地址全消息(ACM)9、7号信令协议定义了三种信令单元,分别为消息信令单元、链路状态信令单元和填充信令单元。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制定,符合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适用范围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信息工程系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构建大中型网络最核心、最重要的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必须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进行合理正确的配置才能使用。
在组建网络时,除综合布线外,最重要的是对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配置,在日常的使用和管理维护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进行调整。
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和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以及将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当作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信息安全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旨在让学生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技术指标和参数,所遵循的网络标准,在网络层中所使用的协议。
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对当前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掌握如何使用配置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
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尽快熟悉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技术。
四、课程的背景知识1.前导课程及主要知识:《计算机调试技术》、《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等。
2.后续课程及主要知识:《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相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本课程文字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要便于学生自学。
交换技术-第2章同步时分交换网络
(1)输出控制
输出控制方式旳S型接线器,每条输入线上都配 有一种控制存储器,控制该输入线与输出线旳全部 交叉接点。
每个控制存储器与此前旳一样为“控制写入、 顺序读出”。
不同容量旳网络构造
不同容量旳网络构造可由不同旳级构成(图2.2.15),最小容 量可只设一对AS,没有选组级;当AS不超出4对,可只设置一 种第2级旳DSE;当容量增长时,需要设置第3级,倘若仍超出 了第2级和第3级一种组所能到达旳范围,则应设置第4级。
全部装足时,共有512对AS,可接6144个CE,互换机容量到达 10万线以上。假如装4个平面,整个互换网络共用2304个DSE。
2)网络构造
由入口级和选组级构成。
入口级是DSN旳第1级,由成正确入口接线器(Access Switch, AS)构成,每个AS就是一种DSE,可接16条32路旳 PCM链路。其中12条(0~7、12~15)可接多种终端模块 (称为控制单元CE,Control Element),另4条(8~11) 分别接到4个平面旳第2级(一对AS分别接到第2级某个DSE 8 个端口中旳n和n+4,第2级1个DSE可接4对AS)。
1)T/S结合型旳多级互换网络
T/S单元经过复接扩展容量,但是复接旳单元数不能太多 (<4K),当网络容量超出4k,就要采用3级互换网络。
T/S结合型3级网络(图2.2.10) 网络两侧各有16个T/S单元,中间8个T/S模块(容量为
2K×2K,由4个1K×1K 旳T/S单元复接)。 若容量继续扩大,能够增长两侧旳T/S单元数,另外也可增长级
CPA会计第12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讲义精品PPT课件
会计·第12章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例题·单选题】(2015年)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交易事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 A.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购买原材料 B.以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债券投资换入机器设备 C.以拥有的股权投资换入专利技术 D.以应收账款换入对联营企业投资 【答案】C 【解析】选项A,应付票据属于一项负债;选项B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选项D中的应收账款都是货币性资产, 因此选项A、B和D均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第12章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对“少量”的判断标准:在涉及少量补价的情况下,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注意 不含25%)作为参考。 (1)如果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25% ,则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如果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1. 收到补价的企业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 支付补价的企业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解释1】整个资产交换金额是指交换双方资产公允价值中较高的公允价值,双方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为补价。 【解释2】注意:在计算上述比例时,分子和分母,均不含增值税。
会计·第12章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一般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解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征(3个)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行为。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但有时也可能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2章
一、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三、货币的职能 四、货币流通规律 五、纸币流通规律
使
商 品 二
用 价
表现形式
商品体 本身
值
需要其
因
它商品
素
价值 表现形式
相对地
表现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来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指商品价值只是偶然地、简单地 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 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 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 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压力。造成这 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 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
优点: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了贵金属身上。
思考
①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 形式有无本质区别
②“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经济的矛盾 进一步发展了,商品世界分裂为两 极,一极是商品,另一极是货币。
考研试题
【答案】ACE
考研试题
【2000年理科多选题 】
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 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
【答案】ACE
考研试题
【2001年理科材料题】 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
并回答问题。
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
考研试题
交换技术知识
P63
地址划分VLAN (2)基于 )基于MAC 地址划分 理论上应该是根据计算机的MAC地址来划分 地址来划分VLAN。 理论上应该是根据计算机的 地址来划分 。 但在具体实现时,还是根据MAC地址对应的交换机端 但在具体实现时,还是根据 地址对应的交换机端 口来划分的。 口来划分的。 优点是比较灵活 便于管理网络中移动的计算机。 是比较灵活, 优点是比较灵活,便于管理网络中移动的计算机。 缺点是任何 是任何MAC地址的改变都要管理员更新 地址的改变都要管理员更新VLAN的 缺点是任何 地址的改变都要管理员更新 的 信息,比如网络中加入了新的节点,或者更换了网卡 信息,比如网络中加入了新的节点, 另外,在多个交换机的情况下, 等。另外,在多个交换机的情况下,交换机相互连接 的端口不属于任何基于MAC地址的 地址的VLAN,因此要强 的端口不属于任何基于 地址的 , 制这些端口成为某个VLAN的成员。 的成员。 制这些端口成为某个 的成员
Port VLAN,即将 , 连接主机的端口设 模式。 成access模式。 模式
把F 0/10作为access口加入了VLAN10 0/10作为access口加入了VLAN10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0 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f)# end
VLAN的Trunk协议是让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相 同VLAN中的主机互通。 例如:如果交换机1的VLAN1中的机器要访问交换 机2的VLAN1中的机器,我们可以把两台交换机的 级联端口设置为Trunk端口,这样,当交换机把数 据包从级联口发出去的时候,会在数据包中做一 个标记(TAG),以使其它交换机识别该数据包 属于哪一个VLAN,这样,其它交换机收到这样一 个数据包后,只会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标记中指定 的VLAN,从而完成了跨越交换机的VLAN内部数 据传输。
第12章 计算机通信
1. MAC地址 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都有一个物理地址,也称硬件地址 或 MAC 地址(Media Access Address,介质访问地址)。 MAC地址是一个全局地址,而且要保证世界范围内唯一。 主机的MAC地址实际上是其连网所用的网卡上的地址,通常 每一块网卡都带有一个全球唯厂商要向IEEE的注册管理委 员会购买地址的前3个字节,作为生产厂商的唯一标识,后3 个字节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并在生产网卡时固化在ROM中。
第 12 章 计算机通信——概述
通信协议
计算机通信系统由多个互联的节点组成,通信各节点之 间传送的信号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规则。 就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需要一种通用语言才能交流 一样,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也需要一种通信双方都能理解 的通用语言,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种通用语言 和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成都工业学院
计算机导论
第 12 章 计算机通信——信息的编码
调制与解调
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往往需要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之间进行多次转换。 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称为调制。 把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称为解调。 完成调制和解调的设备叫做调制解调器,也称为 Modem 。
成都工业学院
计算机导论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波,模拟信号的基本特征是频 率和振幅。
在传送模拟信号时,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要通过放大器来增强信 号的强度,但与此同时,由噪声引起的信号失真也随之放大。 传输距离增大时,多级放大器的串联会导致失真的叠加,从而 使得信号的失真越来越大。
成都工业学院
计算机导论
第 12 章 计算机通信——信息的编码
成都工业学院
计算机导论
第 12 章 计算机通信——寻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概念( ) 其他概念(1)
冲突域: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以太网中的所有节点在任 冲突域: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以太网中的所有节点在任 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发送数据, CSMA/CD网络却努力确保任一时刻只有一个 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发送数据,而CSMA/CD网络却努力确保任一时刻只有一个 节点发送数据。但是,两个节点却有可能同时发送数据, 节点发送数据。但是,两个节点却有可能同时发送数据,出现这种情况就会 导致冲突。如果一个设备检测到冲突,它就停止发送, 导致冲突。如果一个设备检测到冲突,它就停止发送,并将冲突情况通知其 他节点。其他所有正在发送的节点得到通知后停止发送。 他节点。其他所有正在发送的节点得到通知后停止发送。 广播域:广播就是要发送到网段上的所有节点、 广播域:广播就是要发送到网段上的所有节点、而不是单个节点或一组节点 的数据。要广播的节点将数据送到MAC地址0xFFFFFFFFFFFF, MAC地址 的数据。要广播的节点将数据送到MAC地址0xFFFFFFFFFFFF,就能实现上述目 的。广播域由一组能够接收同组中所有其他节点发来的广播报文的节点构成 。 局域网分段: 局域网分段:影响局域网性能的两个常见问题是过高的冲突和过多的广播。 分段”将网络分割成较小的段。网桥、 “分段”将网络分割成较小的段。网桥、交换机和路由器通过将冲突域分割 成较小的部分,从而降低对带宽的竞争,减少冲突。路由器还有一个好处, 成较小的部分,从而降低对带宽的竞争,减少冲突。路由器还有一个好处, 它可以划分更小的广播域。 它可以划分更小的广播域。
以太网与CSMA/CD 以太网与
•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ess with Collision ( Detection)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它是广播式以太网 )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共享传输介质的理论基础。 共享传输介质的理论基础。 CSMA/CD规定一个想传输数据的节点必须执行以下步骤: 规定一个想传输数据的节点必须执行以下步骤: 规定一个想传输数据的节点必须执行以下步骤 1. 监视信道直到其空闲; 监视信道直到其空闲; 2. 传输数据,并监视信道是否有冲突发生; 传输数据,并监视信道是否有冲突发生; 3. 如果检测到冲突发生,则停止传输并发出一个冲突信号到网络 如果检测到冲突发生, 以便其它节点知道网络上有冲突, 上,以便其它节点知道网络上有冲突,再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 然后回到第一步。这个随机时间依如下规则选定: ,然后回到第一步。这个随机时间依如下规则选定:如果数据 包冲突了n次 ),则此节点以等概率从 包冲突了 次(n<16),则此节点以等概率从 ,1,2,…2n-1 ),则此节点以等概率从0, , , 中随机选一个数K,然后等待K*512比特时间(在10Mbps以太 比特时间( 中随机选一个数 ,然后等待 比特时间 以太 ),如果 如果n>15,则放弃发送。 则放弃发送。 网中1比特时间 比特时间= 网中 比特时间=10-7秒),如果 则放弃发送
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 主机 X 单点帧 端口 0 交换机 A 端口1 端口 端口1 端口 网段 2 路由器 Y 网段 1 单点帧 端口0 端口 交换机 B
其他概念( ) 其他概念(2)
设备 HUB 网桥 交换机 OSI层 OSI层 物理层 数据链 路层 数据链 路层 网络层 分隔冲 突域 不 是 是 分隔广 播域 不 不 不 每个端口是单独 的冲突域 实际上是多端口 网桥, 网桥,每个端口 是单独的冲突域 每个端口是单独 的广播域 备注
路由器
是
是
交换机的三个功能
3种常用的 种常用的802.3连接方式 种常用的 连接方式
1、10Base-5:总线型结构,使用粗缆和收 、 :总线型结构, 发器连接主机。 发器连接主机。 2、10Base-2:总线型结构,使用细缆和无 、 :总线型结构, 型接头连接主机。 源BNC T型接头连接主机。 型接头连接主机 3、10Base-T:总线型(或星型)结构,双 、 :总线型(或星型)结构, 绞线和集线器连接主机。 绞线和集线器连接主机。
交换机如何学习主机的位置
MAC地址表 地址表 E0: 0260.8c01.1111 E3: 0260.8c01.4444
A B
0260.8c01.1111
E0 E2
E1 E3
0260.8c01.3333
C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 主机 发送数据帧给主机C 主机D发送数据帧给主机 发送数据帧给主机 • 交换机通过学习数据帧的源 交换机通过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记录下主机D的MAC地址对应 地址,记录下主机 的 地址 地址对应 端口E3 端口 • 该数据帧转发到除端口 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 (不清楚目标主机的单点 该数据帧转发到除端口E3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 不清楚目标主机的单点 传送用泛洪方式) 传送用泛洪方式
交换机 B 网段 2
主机 X 发送一广播信息
广播风暴
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 主机 X 路由器 Y 网段 1 广播 交换机 A 交换机 B 网段 2
主机 X 发送一广播信息
广播风暴
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 主机 X 路由器 Y 网段 1
交换机 A
广播
交换机 B 网段 2
交换机不停地发出广播信息
重复帧
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 主机 X 单点帧 路由器 Y 网段 1 交换机 A 交换机 B
LLC头 头 MAC头 LLC头 头 头
数据包 数据包
比特流
MAC校验和 校验和
物理层
注意: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隐藏了各种802网络之间的差别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隐藏了各种802网络之间的差别, 注意:IEEE802.2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隐藏了各种802网络之间的差别, 向网络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格式和接口。 向网络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格式和接口。
第十二章 层2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
©2002. 张羿
1-1
Part.1 以太网交换机 基础
©2002. 张羿
1-2
什么是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分2类:采用点到点连接的网络和采用 计算机网络分2 计算机网络分 广播信道的网络。 广播信道的网络。以太网就是一种典型的广播网络 。 •以太网由施乐公司PARC研究中心于1973年5月22日 以太网由施乐公司PARC研究中心于1973年 22日 以太网由施乐公司PARC研究中心于1973 首次提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首次提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已成为世界上 最流行的局域网技术。 最流行的局域网技术。
交换机如何学习主机的位置
MAC地址表 地址表 E0: 0260.8c01.1111
A B
0260.8c01.1111
E0
E1
0260.8c01.3333
C
E2
E3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 主机 发送数据帧给主机C 主机A发送数据帧给主机 发送数据帧给主机 • 交换机通过学习数据帧的源 交换机通过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记录下主机A的MAC地址 地址,记录下主机 的 地址 地址 对应端口E0 对应端口 • 该数据帧转发到除端口 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 (不清楚目标主机的 该数据帧转发到除端口E0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 不清楚目标主机的 单点传送用泛洪方式) 单点传送用泛洪方式
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 主机 X 路由器 Y 网段 1
网段 2
• 冗余拓扑消除了由于单点故障所引致的网络不通问题 • 冗余拓扑却带来了广播风暴、重复帧和MAC地址表不稳定的问题 冗余拓扑却带来了广播风暴、重复帧和 地址表不稳定的问题
广播风暴
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 主机 X 路由器 Y 网段 1 广播
交换机 A
交换机如何过滤帧
MAC地址表 地址表 E0: E2: E1: E3: 0260.8c01.1111 0260.8c01.2222 0260.8c01.3333 0260.8c01.4444
A
B
0260.8c01.1111
E0
C
E2
X X
E1
0260.8c01.3333
D
E3
0260.8c01.4444
网段 2
• 主机 发送一单点帧给路由器 主机X发送一单点帧给路由器 发送一单点帧给路由器Y • 路由器Y的MAC地址还没有被交换机 和B学习到 地址还没有被交换机A和 学习到 路由器 的 地址还没有被交换机
重复帧
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 主机 X 单点帧 单点帧 路由器 Y 网段 1 单点帧 交换机 B
Aபைடு நூலகம்
B
0260.8c01.1111
E0 E2
E1 E3
0260.8c01.3333
C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 主机 发送广播帧或多点帧 主机D发送广播帧或多点帧 • 广播帧或多点帧泛洪到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
Part.2 生成树协议
©2002. 张羿
1-16
冗余网络拓扑
交换机 A
网段 2
• 主机 发送一单点帧给路由器 主机X发送一单点帧给路由器 发送一单点帧给路由器Y • 路由器 的MAC地址还没有被交换机 和B学习到 路由器Y的 地址还没有被交换机A和 学习到 地址还没有被交换机 • 路由器 会收到同一帧的两个拷贝 路由器Y会收到同一帧的两个拷贝
MAC地址表不稳定 MAC地址表不稳定
• 地址学习 • 帧的转发 过滤 帧的转发/过滤 • 环路防止
交换机如何学习主机的位置
MAC地址表 地址表
A
B
0260.8c01.1111
E0 E2
E1 E3
0260.8c0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