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疫苗-免疫学共30页
第十二章 疫苗与免疫预防
![第十二章 疫苗与免疫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868c8f62f5335a8102d220a2.png)
四、人工被动免疫
概念:将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的动物血清 概念: 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 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种 病原的抵抗力, 病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接种方法称为人 工被动免疫。 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免疫血清可使抗体直接发 挥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 挥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
3.氢氧化铝胶灭活苗 3.氢氧化铝胶灭活苗 ——是将灭活后的抗原加入氢氧化铝胶制备而成 ——是将灭活后的抗原加入氢氧化铝胶制备而成。 是将灭活后的抗原加入氢氧化铝胶制备而成。
几种灭活疫苗的优缺点: 几种灭活疫苗的优缺点: 组织灭活苗:制备简便, 组织灭活苗:制备简便,尤其对病原不明的传染病 或目前尚无疫苗可用的疫病起到较好的防控。 或目前尚无疫苗可用的疫病起到较好的防控。 油佐剂灭活苗:免疫效果好,免疫期长, 油佐剂灭活苗:免疫效果好,免疫期长,双相苗比 单相苗抗体上升快,但价格较昂贵。 单相苗抗体上升快,但价格较昂贵。 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制备简便,价格低其效果良好, 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制备简便,价格低其效果良好, 但容易在体内形成结节,不易被吸收, 但容易在体内形成结节,不易被吸收,影响肉类 品质
3.亚单位疫苗 3.亚单位疫苗 ——从细菌或病毒粗抗原中分离提取某一种或几 ——从细菌或病毒粗抗原中分离提取某一种或几 种具有免疫原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种具有免疫原性的生物活性物质,除去免疫 不必须的杂质,而制备的一种更为纯净的疫苗。 不必须的杂质,而制备的一种更为纯净的疫苗。
第三节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
第七节 合成肽疫苗和表位疫苗
三、天然主动免疫
概念:动物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乃过后产生的 概念: 对该病院体在此侵入的不感染状态, 对该病院体在此侵入的不感染状态,称为 天然主动免疫或抵抗力。 天然主动免疫或抵抗力。 这种特异性免疫力是自身免疫系统对异物 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的结果。 的结果。
免疫预防和疫苗PPT课件
![免疫预防和疫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9e63ebf01dc281e43af007.png)
2.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用人 工诱变或从自然界筛选出的毒力高度降低或无毒的活 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可模拟自然发生隐性感染, 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又不产生临床症状。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Sabin)、麻疹、乙型脑炎、 甲型肝炎、风疹疫苗、腮腺炎等疫苗。
优点:副作用小、更为安全、稳定。 缺点:免疫原性低,需与佐剂合用。
4.亚单位疫苗
● 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 ● 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 乙型肝炎HBsAg(基因工程疫苗)
提取有效成分多糖制备细菌多糖疫苗
如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b型流感杆菌多糖疫苗
去除病原体中无关或有害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 成分而制备的亚单位疫苗
乙肝病毒(HBsAg)
HPV病毒(L1蛋白)
结合疫苗(conjugate vaccine)
化学方法
• 细菌荚膜 —————白喉类毒素→T细胞依赖性抗原
多糖的水解物
(蛋白质载体)
(I-Ag)
(TD-Ag)
结合疫苗能引起T、B细胞的联合识别
b型流感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合成肽疫苗(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
理想疫苗的标准
● 安全:无致病性和接种后异常反应 ● 有效:可诱导产生可靠的保护性免疫 ● 实用:易于接种、保存和运输,价廉
疫苗的设计原理
• 选择合适的免疫原:优势表位、保护性表位、保 守性强、能引发长期记忆
• 佐剂的选择:Th1极化佐剂、Th2极化佐剂
• 疫苗递送系统(delivery system):将免疫原高 效递呈到MHC-I或II类分子提呈途径中。
免疫学预防资料
![免疫学预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b8cec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3.png)
特点:作用快速(主要指抗体), 维持时间短,约 2~3 周(抗体、细胞因子半寿期短)。 应用:治疗或紧急预防ຫໍສະໝຸດ toxoidtoxin
Horse serum
Antitoxin
Hypersensitivity
antibody
antigen
抗毒素(antitoxin) 用细菌类毒素多次免疫马后获得免疫马血清,血清中含有大量能中和该外毒素的IgG类抗体,经浓缩纯化获得抗毒素。
德国医师和细菌学家,因证实了注射抗毒素对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治疗作用,而于1901年成为首次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获得者。
杂交瘤细胞(hybridoma) :2个或2个以上 不同特性细胞(其中一个是瘤细胞)融合 组成的异型核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 基因和特性。该项技术称为杂交瘤技术。 1975年,Kohler 和Milstein应用小鼠骨髓 瘤细胞和绵羊红细胞致敏的小鼠脾细胞融 合,得到的一融合杂交细胞既能稳定持续生 长,又能分泌抗SRBC抗体, 将这种杂交细胞 系统称为杂交瘤。
重组质粒的制备
DNA疫苗的优缺点
优点: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大批量生产。 比传统疫苗安全。 性质稳定,易于保存、运输。 可生产多价疫苗,同时预防多种病原体感染。 缺点:是否整合至宿主基因组,诱导癌变? 长期持续表达是否诱导免疫耐受? 是否产生抗DNA抗体?
Th
B
B
B
浆细胞
BCR
抗原
Bm
Vaccination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课件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1867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4.png)
1
监管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等
2
监管内容: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
3
监管方式:现场检查、抽样检测、不良反应监测等
4
监管法规:《疫苗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等
疫苗的不良反应处理
01
疫苗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02
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
03
疫苗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04
疫苗的分类
灭活疫苗:通过灭活病毒或细菌制成的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较差
01
减毒活疫苗:通过减毒病毒或细菌制成的疫苗,免疫效果好,但安全性较低
02
亚单位疫苗:通过提取病毒或细菌的特定抗原制成的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较差
03
基因工程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疫苗,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但生产成本较高
04
疫苗的作用原理
降低疾病传播:疫苗接种可以降低疾病传播速度,减少疾病流行风险
预防感染:疫苗可以预防特定病原体的感染,降低患病风险
保护易感人群: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
激活免疫系统:疫苗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增强免疫能力
2
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疫苗的研发过程
确定目标病原体:选择需要预防的疾病和病原体
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谢谢
疫苗成品的质量控制:包括疫苗的纯度、效力、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
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质量控制:包括疫苗的储存条件、运输温度等方面的控制
疫苗的使用质量控制:包括疫苗的接种方法、接种剂量等方面的控制
3
疫苗的接种和效果
疫苗接种的时机
01
出生时:新生儿需要接种多种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
疫苗和免疫学基础理论
![疫苗和免疫学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ae3f35240c844768eaeeb4.png)
✓ 卡介苗在注射部位局部和远端淋巴结中都会复制,不仅在注射部 位产生迟发炎症反应,也能引起远处局部引流淋巴结反应。
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强
10
精选课件
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类毒素疫苗、多糖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灭活疫 苗主要在接种位点激活固有免疫,不能复制,疫苗引起的免疫激活有限, 故需要多次接种。
苗效果 剂量:一般来说高剂量效果好,但剂量过大出现免疫耐受 受种者基因:免疫逃逸现象 灭活疫苗很少能接种1次就可以产生理想效果,所以需要
间隔3-4周重复接种(至少2次以上),不断刺激产生生发 中心反应。
23
精选课件
体液免疫持久性影响因素
抗原的性质:活疫苗持久性好,如果再有抗原暴露或免疫 记忆在激活,就可以维持终身。
✓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 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
异性结合 ✓ 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半抗原特性应用-结合疫苗
免疫耐受:某些情况下(身体虚弱,感染)机体对抗原无 应答。
抗体: 致敏B细胞在收到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 的一类蛋白质,包括IgG、 IgM 、 IgA 、 IgD 、 IgE。
生发中心反应
✓ 在循环中被致敏的B细胞有些发育为B细胞淋巴滤泡,这种活性的 淋巴滤泡被成为“生发中心”[一般需要几周时间],每个生发中心 都由单个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子代组成。
✓ 通过吸引DC细胞,诱发生发中心反应,即生发中心的特异性B细 胞开始大量克隆增值,通过抗体亲和力测试和凋亡等过程,导致 抗体种类和亲和力改变。
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再次遇到原来接触过的抗原后产生的强大反应能 力-免疫记忆
预防医学免疫预防PPT教案
![预防医学免疫预防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3e67ea0116c175e0e4899.png)
免疫预防的方向与发展
热稳定性好、安全、高效、价廉,只需口服1~2次即可 预防多种疾病的联合疫苗 1 传统制品的改进和提高; 2 联合疫苗/多价疫苗; 3 病毒培养:提高滴度或寻找培养方法; 4 新型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重组疫苗、核酸疫 苗等。
2006年12月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疫苗研发的主流转变为改进疫 苗和新型疫苗。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型疫苗的上 市,极大地推动了疫苗市场的发展。 在过去10年里,灭活小儿麻痹疫苗、流感疫苗、流感嗜血 杆菌(Hib)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结合疫苗等使得疫苗市 场几乎扩大了1倍,达到了100亿美元左右。 2005年Sanofi-Pasteur研发的A、C、Y、W135群四联奈 瑟氏脑膜炎多糖结合疫苗已经注册成功。
2006年12月
疫苗研究的技术革命
20世纪末,微生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比较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等迅猛发展,为疫苗研究带来了第四次革命; 现代疫苗学的研发,综合集成了四次疫苗革命的技术和成果 ,并成为预防性疫苗久兴不衰的主要支撑力。
2006年12月
免疫预防的重要成就
1980年5月,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布:严重危害人类的 天花在全世界彻底消灭。 1974年,WHO决议推行:扩大的免疫计划(EPI)要求 世界各国普遍实施计划免疫来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 风、脊髓灰质炎、结核和麻疹等6种疾病。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儿童始用疫苗( CVI)规划。要求研制热稳定性好、安全、高效、价廉, 只需口服1~2次即可预防多种疾病的联合疫苗
预防医学免疫预防
会计学
1
倍受关注的人畜共患病
文献记载的人畜共患病约有近200种,其中数十种曾引起 大规模的传播。 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 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 以往的鼠疫、狂犬病、炭疽、结核、布病 ……。 近年的疯牛病、口蹄疫、SARS、猴痘、西尼罗河病毒感染 、禽流感……。 疾病在动物世界传播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生 命。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PPT课件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41da41f61fb7360a4c653f.png)
免疫学导论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疫苗
? 疫苗是将病原 微生物(如细菌、 立克次氏体、病 毒等)及其代谢 产物,经过人工 减毒、灭活或利 用基因工程等方 法制成的用于预 防传染病的自动 免疫制剂。
2
疫苗的发展史
18世纪早期,中国人以 接种“天花”患者的脓液预 防疾病的方法传入了欧洲。 与此同时,英国乡村医生詹 纳(E.Jenner)也发现接触牛 痘病牛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 “天花”,于是他改进了接 种方法并取得了人体试验的 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 免疫学诞生。
5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 发现了体液免疫现象。活的或者灭活疫苗 的效价(在血清反应中,抗原抗体结合出现 明显可见反应的最大的抗体或抗原制剂的 稀释度称为效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 了上面提到的疫苗,伤寒热、志贺氏细菌 性痢疾、结核、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疫 苗被成功制备。
6
? 20世纪50年代以后,进入了疫苗发展 的现代时期,这个时期是疫苗的多产时期。
8
疫苗免疫原理
? 当疫苗进入体内后,会刺激体内免疫系统, 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受到刺激的 B细胞进而转 变成浆细胞,不断分裂并产生大量的抗体,将病 毒杀死。然后 B细胞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记忆细胞, 一旦同样病毒第二次入侵,会立刻被消灭掉,不 产生丝毫病变。所以一旦某人患过此种疾病自然 便有了相应抗体,无需注射疫苗。
9
B细胞的记忆功能
10
疫苗免疫的原理
B
细
淋疫苗巴浆细胞液抗体血效细胞T 反致应液应敏阶分组机致淋细阶淋巴母细胞化段敏巴胞阶织体段,段液增粘殖记细忆胞膜表面
病
胞
疫苗可以使人们无需感染某种疾病就 形成对它的免疫力,这正是它的美妙之处。 疫苗耍了个小花招,让人体相信它是已然 成形的疾病。
疫苗基础知识PPT课件
![疫苗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5d631d910ef12d2bf9e7c6.png)
自动免疫: 通过抗原物质(如细菌、病毒、疫苗等)的刺激使机体 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自 然自动免疫即患病后免疫,如患过麻疹、伤寒后即产生了 相应的抗体。人工自动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刺激机体免 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出现较慢(1-4 周),但维持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从而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第28页/共50页
三代细菌性疫苗
优点
免疫原性好
全菌体疫苗
副反应小 多糖疫苗
能使2岁以下婴幼儿 产生有效的保护性 抗体,安全、高效
多糖蛋白结合 疫苗
缺点
副反应重
卡介苗
全细胞百日咳
对2岁以下儿童无效 抗体保护期短
生产工艺复杂成本略高
流脑多糖疫苗 肺炎多糖疫苗 伤寒Vi多糖疫苗
第29页/共50页
Hib结合疫苗 AC流脑结合疫苗 13价肺炎结合疫苗
二、体液免疫:即以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细 胞。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都带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体液。 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B细胞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 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发生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样抗原。
三代病毒性疫苗(例:流感)
全病毒疫苗,含有完 裂解疫苗,含高度纯 亚单位疫苗,只含纯
整的灭活病毒颗粒
化的病毒颗粒
化的HA、NA抗原
第30页/共50页
多糖疫苗与结合疫苗特点比较
B细胞反应
抗体类型 记忆免疫 保护周期 加强效果 免疫耐受性 群体免疫 免疫原性
多糖疫苗 T细胞非依赖性
多糖结合疫苗 T细胞依赖性
被动免疫: 机体获得由其他机体产生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 使人体立即得到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其特点是生效快, 但免疫维持时间短(2-3周),所以主要用于治疗或防止 发病的应急措施。(血清)
免疫学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免疫学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c4568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f.png)
祝愿 同学 们前 程似 锦!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直接法
免疫荧光间接法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酶技术
1、包被抗体 洗
1、包被抗原 洗
2、加抗原 洗
2、加抗体 洗
3、加酶标抗体 洗
3、加酶标抗球 蛋白
洗
4、加底物显色 ELISA双抗体夹心法
4、加底物显色 ELISA间接法
免疫标记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细胞免疫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
用间接荧光法 检测CD4和CD8 T细胞
CD4/CD8正常 比值为1.7-2.0左 右。
细胞免疫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B细胞的检测
B细胞数量的检测 (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的检测:SmIg是 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因此是鉴定B细胞的可 靠指标。用抗SmIg抗体,借助直接免疫荧光法 或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
(2)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针对B细胞表面抗 原(CDl9、CD20、CD21、CD22等)的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B细胞进 行鉴定和计数。
B细胞功能测定
B细胞增生试验 原理与T细胞增生试验相同; 但刺激物主要为美洲商陆(PWM)、富
含SPA的金葡菌、细菌脂多糖等。
体内免疫学检测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是将放射性核 素分析的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 合的测定技术。具有灵敏、精确、特异性高、 易规范化及自动化等优点的一种先进的免疫 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金免疫技术(金标法)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PPT课件课件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PPT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5605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7.png)
近年来,疫苗犹豫现象逐渐引起关注。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疫苗犹豫的 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接种对象
主要为儿童、青少年、成人等易 感人群,以及特定职业或高风险 人群。
接种时间
根据疫苗类型和疾病流行情况, 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如儿童计划 免疫程序、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 等。
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包括严重过敏史、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神经系统疾病等。
注意事项
接种前应详细了解疫苗相关知识,如疫苗种类、作用、接种程序等;接种后应 留观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
降低感染风险及严重程度
降低感染风险
01
通过接种疫苗,机体能够获得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力,从而显
著降低感染的风险。
减轻感染症状
02
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生感染,由于体内已经存在抗体和免疫记忆,
感染症状通常较轻,病程较短。
防止并发症
03
疫苗接种还能够有效防止由感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保护患者
生命安全。
04
常见预防性疫苗介绍
03
预防性疫苗作用机制
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疫苗作为抗原
疫苗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微生物或其成分,能 够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激活免疫细胞
疫苗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激活,引发 一系列免疫反应。
产生免疫记忆
免疫细胞在激活后会分裂增殖,并产生免疫记忆, 以便在未来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应对。
产生长期免疫保护
疫苗分类
根据疫苗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可将其 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 程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多糖疫苗等 。
预防性疫苗 免疫学
![预防性疫苗 免疫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6608a1f242336c1fb95e25.png)
疫苗本质
? 本质 :利用疫苗(包括减毒的或杀死
的病原体,甚至抗原表位的肽段)的免疫原 性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或激活免疫细胞以抵 御强毒性的病原体的侵袭 。
?
保护婴幼儿免得5种疾病
?
白喉(D )
?
破伤风(T )
?
百日咳 (aP , 无细胞 百日咳疫苗)
?
脊髓灰质炎(IPV, 灭活脊灰疫苗)
?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 )
?
也即是 5合1疫苗
注意事项
? 必须首先保证其中各个免 疫成分之间不发生免疫干扰现 象,也就是不降低各该免疫成 分的免疫效能。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麻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风疹、腮腺炎
接种时间 2岁
3岁 4岁
6岁
小学四年级 初中一年级 初中三年级
大一进京新生
接种疫苗 乙脑减毒疫苗
甲肝疫苗 (与前剂间隔 6-12 个月 )
A+C流脑疫苗 脊灰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白破 ) 麻风腮疫苗 乙脑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疫苗 A+C流脑疫苗 乙肝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白破 )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白破 ) 麻疹疫苗
? 美国儿科学会(AAP)传染病委 员会的医学博士约翰?布拉德利博士指 出,只有大约5%到10%的儿童在接种 水痘疫苗时会长出几颗水痘。但这和 真正的疾病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多联多价疫苗
免疫规划学习资料
![免疫规划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bb074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c.png)
免疫规划学习资料一、预防接种(一)一类疫苗免疫程序及使用指导意见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卡介苗(BCG)、乙型肝炎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DPT)、白破疫苗(PT)、麻疹疫苗(MV)、麻风疫苗(MR)、麻腮疫苗(MM)、麻腮风疫苗(MMR)、A群流脑疫苗(MENA)、A+C群流脑疫苗(MENAC)、乙脑疫苗(J E—1)、甲肝疫苗(HEPA—1),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现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2、一类疫苗免疫程序表见(表1)3、使用规定①基础免疫要求在 12 月龄内完成。
②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一剂次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
③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个剂次的间隔时间应≥ 28 天。
④乙肝疫苗第一剂次在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二剂在第一剂接种后一个月接种,第三剂在第一剂接种后六个月(5—8月龄)接种。
第一剂和第二剂间隔应≥28 天,第二剂和第三剂的间隔时间应≥ 60 天。
⑤8月龄接种 1 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18—24 月龄接种 1 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⑥是哟 A+C 群流脑疫苗时,应按照以下原则实施:A.接种对象为 3 岁以上人群。
B.已接种过 1 剂A 群流脑疫苗者,接种 A+C 群流脑疫苗与接种 A 群流脑疫苗间隔不得少于 3 个月。
C.已接种 2 剂或2 剂以上 A 群流脑疫苗者,接种 A+C 群流脑疫苗与接种 A 群流脑疫苗最后 1 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1 年。
D.按以上原则接种 A+C 群流脑疫苗,3 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⑦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疫苗联合免疫原则的要求进行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 1 支注射器内接种;2 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4 周再接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预防性疫苗-免疫学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