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KAPPA(适用10-50个样品)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KAPPA(适用10-50个样品)

料号量具编号量具名称测量者 A 品名量具类型评价人数测量者 B 特性状态定义重复次数测量者 C 零件数量报告人批准日期产品编号A-1A-2A-3B-1B-2B-3C-1C-2C-3真值(REF)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1=合格 0=不合格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计数型#DIV/0!人员更换定期(校准/年度)修复后新购公差变化DataSummary/A*BA*CB*CA*RefB*RefC*Ref0*00000001*00000000*10000001*1000SelfagreementA B C 00A*B Cross01总计Po:#DIV/0!A0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Pe:#DIV/0!1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总计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B*C01总计Po:#DIV/0!B0计数00期望值#DIV/0!#DIV/0!#DIV/0!Pe:#DIV/0!1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总计计数0期望值#DIV/0!#DIV/0!#DIV/0!A*CCrosstabulC 01总计Po:#DIV/0!A0计数0期望值#DIV/0!#DIV/0!#DIV/0!Pe:#DIV/0!1计数0期望值#DIV/0!#DIV/0!#DIV/0!总计计数0期望值#DIV/0!#DIV/0!#DIV/0!Reproduci bilityKappa 判定Kappa=(Po-Pe)/(1-Pe)A*REFCrosstabul1总计Po:#DIV/0!A0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Pe:#DIV/0!1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总计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B*REFCrosstabul1总计Po:#DIV/0!B0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Pe:#DIV/0!1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总计计数000期望值#DIV/0!#DIV/0!#DIV/0!真值#DIV/0!#DIV/0!#DIV/0!真值B C A*B B*C A*C #DIV/0!#DIV/0!#DIV/0!编制:审核:核准:。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2024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系统功能分析1.1.计数型测量系统是如何实现计数功能的?1.2.系统能够处理的计数范围和精度是多少?1.3.系统具备哪些自动化控制特性?1.4.系统是否支持多通道计数?1.5.系统是否拥有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2.应用领域分析2.1.在工业生产中,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应用案例有哪些?2.2.计数型测量系统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2.3.系统在质量检测和控制中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2.4.系统在仪器仪表校准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5.系统在数据分析和统计中的应用有哪些独特之处?3.系统性能分析3.1.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如何评估?3.2.系统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是如何确定的?3.3.系统的抗干扰性如何进行测试和验证?3.4.系统的响应时间和采样频率有何关联?3.5.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如何保证?4.系统优化建议4.1.如何通过硬件升级提升系统的测量精度?4.2.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吗?4.3.系统的自动校准和自适应控制如何实现?4.4.整合其他测量技术是否能够进一步完善系统?4.5.如何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性能稳定?5.发展趋势和展望5.1.计数型测量系统在工业4.0时代有何新的应用?5.2.系统在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前景如何?5.3.新兴技术对系统的影响和挑战是什么?5.4.基于的计数型测量系统有何突破?5.5.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有哪些?总结:通过对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系统的功能、应用领域、性能和优化方案。

我们还对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进行了探讨。

计数型测量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技术,在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建议用户在使用系统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硬件配置和算法优化方案,并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

2 .2 测量系统的分析 —— 偏倚
偏倚
如果偏倚相对比较大,查看这些可能的原因: 1)基准的误差; 2)磨损的零件; 3)制造的仪器尺寸不对; 4)仪器测量非代表性的特性; 5)仪器没有正确校准; 6)评价人员使用仪器不正确。
偏倚示例
偏倚=观察平均值-基准值 偏倚=0.75-0.80=-0.05 偏倚占过程变差的百分比计算如下: 偏倚%=100[ 偏倚 / 过程变差] 偏倚%=100[0.05/0.70]=7.1%
基准值
偏倚
观测的平均值
重复性
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 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 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重复性
再现性
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 ,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 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 均值的变差。
操作者B 操作者C
操作者A
再现性
稳定性
稳定性(或飘移),是测 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 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 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如果不可能按这种方法对所有样件进行测量,可采用下列替代的 方法:
1)在工具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上对一个基准件进行精密测量; 2)让一位评价人用正被评价的量具测量同一零件至少10次; 3)计算读数的平均值。基准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表示测量系统 的偏倚。
如果需要一个指数,把偏倚乘以100再除以过程变差(或容差), 就把偏倚转化为过程变差(或容差)的百分比。
研究测量系统稳定性的一个方法是按常规画出基准或基准件重复读 数的平均值和极差(X-R控制图)。从这种分析中可以确定,例如,失控信 号是需要校准测量系统的标志。还有可能由于基准或基准件变脏而出现 失控信号。无论哪种情况,包含在控制信号内的信息的解释取决于对过 程的了解。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交叉法)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交叉法)

参考 0.00
43 13.8
2 31.2
45 45.0
1.00 3
32.2 102
72.8 105
105.0
总计
46 46.0
104 104.0
150 150.0
C*参
C 0.00 数量
期望的数量
1.00 数量
期望的数量

数量
期望的数量
参考 0.00
43 13.5
2 31.5
45 45.0
1.00 2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01 Nhomakorabea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计数型MSA分析报告

计数型MSA分析报告

XX 公司计数型MSA 分析报告日 期:实 施 人: 评 价 人:系统名称: 所属工序: 分析结论: 合格 不合格 审 核:批 准:胡梅青、彭春玲、罗玉容 2017年07月19日 张志超印制板外观检验 中间检验计数型MSA分析报告目录有效性 (4)合格品误判率 (4)不合格品错发率 (5)印制板外观检验(中间检验) MSA分析报告一、计数型MSA评测说明所谓计数型MSA就是指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就是让检验员评测覆铜板或印制板的某一项缺陷,并判定检验员评测结果与标准值不一致的严重度是否可接收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中,主要评估:有效性(检验员对样品三次评测结果均与基准值一致的总次数,占样品总数量的比率)、合格品误判率(检验员对基准值为合格的样品,评测为不合格的次数,占基准值为合格样品被评测总次数的比率)、不合格品错发率(检验员对基准值为不合格的样品,评测为合格的次数,占基准值为不合格样品被评测总次数的比率)是否均满足接收要求。

二、试验方案2.1 准备50块印制板,对于这50块印制板,外观合格样品 32 块,外观不合格样品18 块,对每一块样品随机编号,便于对应编号记录检验员每次对样品的评测结果,在让检验员对样品进行检验评测时,不允许检验员知道各个样品的编号。

2.2 2017 年 07 月,选择中间检验工序3位从事外观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在其都不知晓每个试样判定结果前提下,分别让这3位检验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对每块样品进行3次评测,并将每位检验人员评测结果及样品定义结果分别对应记录,不合格用“0”标记,合格用“1”标记。

三、数据收集表1 计数型测量系统数据收集记录表注:表1中“0”表示不合格,“1”表示合格。

四、测量系统分析结果判定标准4.1 3位评测者Kappa≥0.75,表明测量系统一致性好,否则表示一致性差。

4.2 计数型测量系统有效性、合格品误判率、不合格品错发率结果判定标准如下表2所示。

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对比法)

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对比法)

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对比法)1.计数性测量系统测量值是一种有限的分级数,最常见的是通过/不通过量具,只有两个结果。

其他计数型测量系统,结果可以形成5~7个不同的分级数。

2.检验分析、交叉表方法:LSL USL 案例:生产过程处于受控并且性能子数PP=PPK=0.5是不可接受的。

需要一个遏制措施把不合格品从生产过程中祧出。

选择一个计数型量具100%检验。

把每一个零件同一个特定限定值进行比较。

该量具只判断零件合格/不合格。

(两个分级)1)随机从过程中抽取50个零件,使用3个评价人,每人对每个零件评价3次。

2)用(1)指定为可接受判断,用(0)指定为不可接受判断。

4)交叉比较每个评价人之间的差别:5)计算Kapaa系数为了评价人一致的水平,用科恩的Kapaa系数来测量两个人之间一致性程度。

Kapaa是一个评价人之间一致性的测量值。

检验是否沿对角线格子中的计数(接受比率一样的零件)与那些仅是偶然的期望不同。

设:Po=对角线单元中观测值的总和Pe=对角线单元中期望值的总和则:Kapaa=(Po-Pe)/(1-Pe) (1)Kapaa不考虑评价人的意见不一致的程度,只考虑他们一致与否。

6)评价准则①Kapaa>0.75表示一致性好。

②Kapaa<0.40表示一致性差。

7)结论:分析指出所有评价人之间表现出的一致性较好。

9)计算Kapaa系数计算Kapaa系数,确定每个人与基准值的一致性,然后计算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问题:1.什么是“95%上限”?其中93%、97%、90%是怎么算出的?2.什么是“95%下限”?其中71%、78%、66%是怎么算出来的?3.系统有效得分中:64%; 89%从何得来?对每个评价人间多重假设检验可用等于零的假设进行:Ho:两个评价人都相同的有效性相同。

经计算对每个评价人的计算评价结果都落在另一个评价人的置信区内,不能放弃零假设。

这一点验证了KAPPA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分析,一名阻援列出了下面的数据表,数据表提供了对每个评10)问题:其中的84%,5%,8%是怎么算出来的。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MSA)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MSA)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MSA)计数型测量系统的最大特征是其测量值是一组有限的分类数,如合格、不合格、优、良、中、差、极差,等等。

当过程输出特性为计数型数据时,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会有所不同,一般可以从一致性比率和卡帕值两个方面着手考虑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一致性比率一致性比率是度量测量结果一致性最常用的一个统计量,计算公式可以统一地概括为:一致性比率=一致的次数/测量的总次数根据侧重点和比较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4大类。

1. 操作者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这类似于计量型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分析。

每个操作者内部的计数型测量系统都有各自的一致性比率。

2. 操作者不但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而且应与该部件的标准值一致(若标准值已知),这类似于计量型系统的偏倚分析。

将每个操作者的计数型测量系统的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分析,又有各自不同的一致性比率。

3. 所有操作者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这类似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再现性分析,操作者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一致性比率。

4. 各操作者不但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时应一致,而且应与该部件的标准值一致(若标准值已知)。

通常,使用这种一致性比率来衡量计数型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一般说来,一致性比率至少要大于80%,最好达到90%以上。

当值小于80%,应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卡帕值(k)K(希腊字母,读音kappa,中文为卡帕)是另一个度量测量结果一致程度的统计量,只用于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分级数和分级值的情况。

它的计算公式可以统一的概括为:以上公式中,P0为实际一致的比率;P e为期望一致的比率。

K在计算上有两种方法:Cohen 的k和Fleiss的k。

K的可能取值范围是从-1到1,当k为1时,表示两者完全一致;k为0时,表示一致程度不比偶然猜测好;当k为-1时,表示两者截然相反,判断完全不一致。

通常,k为负值的情况很少出现,下表归纳了常规情况下k的判断标准。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KAPPA报告(MSA第四版)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KAPPA报告(MSA第四版)

>30% 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补充:
kappa大于0.75表示有很好的一致 如果Ppk大于1,则将测量系统与过程进行比 较 如果Ppk小于1,则将测量系统与公差进行比 较
总检查数 相配数 错误的拒 收错误的接 受 不相配 95%UCI 计算所得 结果 95%LCI
总检查数 一致的数 量 95%UCI 计算所得 结果 95%LCI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A、基准
A
0

MSA分析(小样法)

MSA分析(小样法)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小样法)
ATTRIBUTE GAGE R&R(Short Method)
报告编号Report NO.LG11-2/20150113
检具名称 Gage Name D568支座检具 检具编号 Gage NO. 测量人员A Operator A 测量人员B Operator B 样品数 Samples D568-8202100-L9-01escription D568支座 产品编号 Part NO. 评价人数 Appraisers 试验次数 Trials 测试日期 Test date D568-8202 2
2
2015.07.01
取样方法:取20个零件,零件必须有30%不在公差范围内。 注意事项 操作方式:选择20个零件,并编号,作业者按编号测量所有零件2次。 Notes 判断规则:合格表示1,不合格表示0。 零件Par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操作者A/Operator A A-1 A-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操作者B/Operator B B-1 B-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结论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Acceptable
检具的接受原则: 如果每个零件的4次测量结果一致,则接受该检具,否 者应改进或者重新评价该检具。 编辑Edit: 审核Check: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1. 引言计数型测量系统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测量设备。

它通过对待测物体进行计数来获取其数量信息,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质量控制和统计调查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包括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

2. 工作原理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

首先,待测物体被放置在显微镜下,并通过显微镜成像系统进行放大显示。

然后,图像处理算法对显微镜中的图像进行分析,提取物体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计数。

常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边缘检测、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等。

3. 应用场景计数型测量系统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生物学研究计数型测量系统在生物学研究中被用于细胞计数和微生物计数等。

通过对细胞或微生物图像进行处理和计数,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样本中的数量信息,帮助研究生物学过程和疾病机理。

3.2. 智能物流计数型测量系统在智能物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用于包裹计数和货物分类,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自动计数和分类,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库存和跟踪货物位置。

3.3.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计数型测量系统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制程监测。

通过对产品进行计数和缺陷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4. 统计调查计数型测量系统在统计调查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人口普查中可以利用计数型测量系统对人口数量进行统计。

此外,市场调查中的样本计数和选择也可以借助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

4. 优势计数型测量系统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以下优势:4.1. 自动化计数型测量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计数和分析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和人为误差,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4.2. 高精度通过利用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计数型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计数和精确测量,提供高精度的数量信息。

4.3. 大规模计数计数型测量系统能够快速处理大批量物体的计数,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和调查应用。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首先,计数型测量系统通常用于统计一些变量的数量。

例如,一家餐厅希望统计每天的客流量,可以使用计数型测量系统对顾客人数进行统计。

另一个例子是一家超市希望了解每个月的销售额,可以使用计数型测量系统对销售数量进行统计。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对变量的数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和统计。

在使用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数据收集之后,接下来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交叉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计数型测量系统的数据。

交叉法的核心是对不同变量的交叉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以寻找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

交叉法的分析过程如下:1.数据整理:将计数型测量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工作。

2.单一变量分析:首先对每个变量进行单独分析。

可以计算每个变量的总数、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以了解每个变量的基本情况。

3.交叉变量分析:接下来,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交叉表、柱状图、饼图等图表工具,对不同变量的交叉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观察交叉表和图表,可以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4.结果解释: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解读。

通过观察交叉表和图表,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发现。

例如,从客流量和销售额的交叉表中可以发现,高客流量的日期往往也是销售额较高的日期;从性别和购买商品类型的交叉表中可以发现,不同性别的顾客购买的商品类型存在差异。

交叉法在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交叉分析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相关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餐厅的客流量分析中,可以根据高客流量和销售额的关联性,制定促销活动的策略;在超市的商品销售分析中,可以根据性别和购买商品类型的关联性,调整商品陈列和促销策略。

总之,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通过交叉法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通过交叉分析,可以发现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一、引言计数型测量系统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用于对各种物理量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数。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其性能和优缺点,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

二、测量系统概述1. 测量原理(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2. 系统组成(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三、系统性能评估1. 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评价计数型测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系统进行一系列标准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计数型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满足实际需求。

然而,仍有改进的空间。

2. 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响应时间是指从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到测量结果显示出来的时间。

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系统响应时间较短,可以满足需求。

3. 系统稳定性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测量精度的能力。

通过长时间实验,我们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如下:(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

四、系统优缺点分析1. 优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2. 缺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五、系统改进方向基于对系统性能评估和优缺点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方向:1.(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2.(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六、结论综上所述,本报告对某一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并针对其性能和缺点提出了改进方向。

通过此报告,用户可了解该系统的性能特点,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优化措施。

感谢您的阅读!—- 文档结束—-。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对计数型测量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其原理、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首先介绍了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对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工厂生产线、医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最后,对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1. 简介计数型测量系统是一种通过计数方法来测量目标数量的技术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器件对目标进行检测,并根据目标的特征进行计数。

计数型测量系统通常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数据显示器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目标的存在,信号处理器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显示器用于展示测量结果。

2. 工作原理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传感器感知目标的存在,并将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器。

2.信号处理器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特征提取等处理。

3.经过处理后的信号被送到数据显示器上显示,并记录下目标的数量。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取决于传感器的灵敏度、信号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显示器的准确性。

3. 应用领域计数型测量系统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3.1 工厂生产线在工厂生产线上,计数型测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计数和质量检测。

通过对产品进行计数,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准确的数量控制。

计数型测量系统可以检测产品的尺寸、重量和纹理等特征,从而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3.2 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领域,计数型测量系统被用于细胞计数和药物浓度检测等方面。

通过对细胞进行计数,可以评估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变化趋势。

计数型测量系统还可以通过测量药物的浓度,快速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环境监测计数型测量系统在环境监测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可以使用计数型测量系统检测空气中的微粒和污染物。

通过对微粒和污染物的数量进行监测,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样品/名称 被测参数 记录/日期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C 2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基准值 814.0 817.0 815.0 815.0 800.0 814.0 801.0 809.0 812.0 819.0 814.0 817.0 813.0 816.0 820.0 795.0 814.0 804.0 805.0 807.0 795.0 800.0 805.0 819.0 796.0 815.0 812.0 805.0 809.0 815.0 812.0 814.0 820.0 814.0 817.0 815.5 795.0 820.0 812.0 815.0 809.0 821.0 815.0 809.0 812.0 814.0 815.5 816.0 813.0 812.0
Kappa分析结果(要求:Kappa≥0.75) A Kappa 0.96 B 0.96 C 0.94
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评价人与基准表现出的一致性良好。
3/4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测量系统有效性分析
% 评 价 人 得 分 与 计 数
(评价人自己在所有试验上一致) 来源 总受检数 符合数 有效率 A 50 48 96.0% B 50 48 96.0% C 50 47 94.0%
797.0
-2005.3.17
817.0

(精品)计数型(通止规)MSA测量系统分析

(精品)计数型(通止规)MSA测量系统分析

A-3 1 1 0 0 0 0 1 1 0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0
B-1 1 1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0
A-1 1 1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0
A-2 1 1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1 0 1 1 0 1 0
0
计算
期望的计算
1
计算
期望的计算
计算
期望的计算
0.906666667
Pe= 0.559733333
C
0
1
42
5
15.98
31.02
9
94
35.02
67.98
51
99
51
99
kappa= 0.788007268
总计
47 47 103 103 150 150
0 1
0.9
计算 期望的计算 计算 期望的计算 计算 期望的计算
-
很好 很好
-
A与基准判断交叉表
Pr(不合格 | 判不合格)=
0
计算
期望的计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零件名称 零件号: 工厂名称: 特性类别 公差上限 公差下限 评价次数 3 量具名称 量具编号 量具类别 计数型 零件数量 50 评价人数 3 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 评价日期:
A*B 0*0 1*0 0*1 1*1 自评 A 49 AB交叉表 9 3 2 136
A*C 9 1 2 138
0.00 计数 期望 1.00 计数 期望 计数 期望 A*B
Kappa 结论
Kappa=(Po-Pe)/(1-Pe)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零件名称 零件号: 工厂名称: 特性类别 公差上限 公差下限 评价次数 3 量具名称 量具编号 量具类别 计数型 零件数量 50 评价人数 3 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 评价日期:
0.98 0.87
C
总计
0.00 计数 期望 1.00 计数 期望 计数 期望 A B 1.00 Good
1.00 1 9.4 140 131.6 141 141.0
总计 Po: 10 10.0 Pe: 140 140.0 150 150.0
0.99 0.88
Kappa 结论 来源 总检查数 符合的 % 结论
50 49 98% Good 误发 0% 2% 1%
结论
接受 接受 接受
接受 接受 接受
AC交叉表 C 0.00 9 0.7 1 9.3 10 10.0 B*C 0.765 Good Good 0.804 Good A*C 0.846 1.00 总计 Po: 2 11 10.3 11 Pe: 138 139 129.7 139 140 150 140.0 150 0.98 0.87
A
总计
数据总结 B*C A*基准 B*基准 C*基准 9 9 9 9 1 0 0 0 3 0 3 1 137 139 138 140
B 47
C 49
A
总计
0.00 计数 期望 1.00 计数 期望 计数 期望
B 0.00 9 0.9 3 11.1 12 12.0
1.00 总计 2 11 10.1 11 136 139 127.9 139 138 150 138.0 150
结论
A
总计 B与基准交叉表
1.00 总计 Po: 0 9 8.5 9.0 Pe: 139 139 130.5 139.0 139 148 139.0 148.0
1.00 0.89
B
总计 C与基准交叉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00 计数 期望 1.00 计数 期望 计数 期望
1.00 总计 Po: 3 12 11.3 12.0 Pe: 138 138 129.7 138.0 141 150 141.0 150.0
Po: Pe:
0.97 0.86
BC交叉表 C 0.00 9 0.8 1 9.2 10 10.0 1.00 总计 3 12 11.2 12 137 138 128.8 138 140 150 140.0 150 Po: Pe: 0.97 0.86
B
总计
0.00 计数 期望 1.00 计数 期望 计数 期望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零件名称 零件号: 工厂名称: 特性类别 公差上限 公差下限 评价次数 3 量具名称 量具编号 量具类别 计数型 零件数量 50 评价人数 3 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 评价日期:
数据表
零件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A-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A-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B-2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B-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与基准交叉表 0.00 计数 期望 1.00 计数 期望 计数 期望 基准 0.00 9 0.5 0 8.5 9 9.0 基准 0.00 9 0.7 0 8.3 9 9.0 基准 0.00 9 0.6 0 8.4 9 9.0 C 0.85 Good A 50 49 98% Good 漏发 A B C 0% 0% 0% 0.94 Good % 评价人 B C 50 47 94% G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