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数学教学上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五篇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五篇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学教学心得,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学心得1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如果没有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时刻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而师魂的核心是师德,强烈的责任感在鞭策着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因此,我决心把“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让人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小结自己的各项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全校各种集体活动,支持并配合组里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二、德育工作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在教学工作或生活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
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
第二,我热爱每一个学生。
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第三,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第四,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
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
作为一个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
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归纳、推理和抽象等思维过程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而不仅仅
是告诉学生结论或定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等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和直觉。
数学概
念往往是抽象的,对学生来说很难直接理解和感知。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
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直观感受和直觉。
可以通过具体的物理模型、图形、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数学概念。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概念的层
次性和发展性,注重概念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和直觉。
通
过这些思考和实践,可以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数
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来进行教学。
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动力。
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与学科无关的话题,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趣闻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通过增加趣味性、结合实际、引入生活、活跃课堂氛围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经典问题或者数学发现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思维的魅力。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老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走入数学的世界,让学生通过学习解决一些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意义的问题,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多种手段相结合,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及逐步引导学生走入数学的世界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因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同,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所有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适用。
为了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老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比如通过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小测验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反思及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反思及心得体会数学教学反思及心得体会篇1作为年轻教师我主动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很难直接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而且初一是新课改年级 , 所以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意识或者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和难点,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对教学的自觉反思,冲破经验的束缚,从而锻炼自己“学会教学”的能力。
我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
在新授课中,理解的内容多,记忆的内容少,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却的现象。
另外家庭实验动手的少,上课提问鸦雀无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数学观的转变,特别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识的转化。
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
“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初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感思:一、对教学目标感思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
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1 、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 、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能 得 到有 效 的 发 展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教 师应 根 据 教 材 重 点 和 学 生 的 实 际 提 出 深 浅 适 度 . 有 思 考 性 的 问 题 . 样 就 具 这
自信 心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培 养 同样 需 要 勇气 和信 心 。 在 教 学 中 , 大 胆 实 践 、 我
学 生 学 完 例 题 后 ,启 发 总 结 出 小 数 与 复 名 数 相 互 改 写 的 方 法 .再 让 学 生 根 据 方 法 讲 出做 题 的 过 程 通 过 这 样 反 复 的 说 理 训 练 . 到 了 较 好 的效 果 . 收 既
加 深 了 学 生 对 知 识 的理 解 .义 推 动 r
是 学 生 容 易 出 错 的 地 方 怎 样 突 破 难
旧知 识 .充 分 利 用 已有 的 知 识 来 搭 桥 铺 路 . 导 学 生 运 用 知识 迁 移 规 律 . 引 在
、
着 手 感 性 认 识 。 进பைடு நூலகம்学 生 积 极 促
获 取 新 知 识 的 过 程 中发 展 思 维 。如 在
3 = 5 通过 比 较 . 以看 出 后 两 算 式 52 。 可
的得 数 实 际 上 分 别 是 前 一 个 算 式 中 的 加 数 , 过 观 察 、 较 , 学 生 自 己 总 通 比 让
点 . 学 生 掌 握 好 这 一 部 分 知识 呢 ?我 使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注 重 加 强 说 理 训 练 在
每 教 一 点 新 知 识 都 尽 可 能 复 习 有 关 的
将 每位 学生 的思 维活 动都 激 活起来 ,
通 过 正确 的 思 维 方 法 .掌 握 新 学 习 的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_初中数学我的教学困惑与思考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_初中数学我的教学困惑与思考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所必需的根本的数学学问、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以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开展的须要。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造就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去视察生活,分析生活,利用数学学问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自然的和谐,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关系,形成初步实践实力,具备必须的创新精神。
对此,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展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俗语说:“爱好是最好的教师。
”数学教学就是要造就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使之酷爱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要学生对数学产生爱好必需将学生置身于生活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诱发他们探求学问的欲望。
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看动画演示,讲数学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也可以通过做数学嬉戏,动手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等等。
不管设置什么教学情境,都必需从学生的学习爱好启程,让学生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
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主学习,实现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有效统一。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化感情力气为学习动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是老师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在此根底上变更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同等、和谐的新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要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老师的活动在这样的气氛中有序地开展。
老师必需敬重学生人格,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爱心送给学生,充分确定每一个学生的成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诚意。
老师还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细心设计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堂堂有收获。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它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强化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家所说:“选择对一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现在,由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教学方法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教学法上的“百宝箱”。
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同一节课中,常常是几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
巴班斯基说得好:“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
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些条件、另一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用的。
”“教师对合理地、适当地和有效地把各种方法加以结合,以便更好地、更快地完成某一任务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了解得越丰富,综合选择方法就会越成功、越活跃、越有效。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问:“一个人、一辆车或一个物体,运动时的情形与结果,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生活中也常见。
那么两个人、两辆车或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形与结果有谁知道吗?”针对学生凌乱的回答,我说:“情形与结果比较多,那么哪两位同学愿意到讲台前演示给全班学生看看。
”接着让学生演示,全体同学领悟与掌握了“同时(不同时)、相向(相背)、相遇(相离、交叉走过)”等的含义。
然后我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讲解,让学生轻松解决实际问题。
这里我综合运用了谈话法、演示法、尝试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轻松地解答了行程问题。
2.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设计如何,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感悟(优秀10篇)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感悟(优秀10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感悟篇1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要熟悉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实施切实可行的教法,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范畴和深度、广度、规定了教学目标和方向,要全面提高数学质量,就必须正确、深刻领会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严密的科学,概念、法则等叙述必须准确严密、所有的法则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论证。
我们应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长方形的概念时,让学生先观察长方形的实物,然后引导学生抽象出图形,分析它的特征:有几条边,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有几个角,用三用板的直角比一比,看每个角是什么角,最后形成长方形的概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
教学正方形以后,可以引导学生把两种图形加以比较,弄清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获得概念更清楚。
除上述的,还有几个更重要的方面:备课:备课是教师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只有认真备课,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
备课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是认真钻研教材;三是了解学生;四是组织教材,选择教材;五是教具学具的准备。
上课: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术、技巧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它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虽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但备课毕竟不过是个计划,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作出很大的努力。
作业:作业的布置和批发,是使学生巩固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养成独立作业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年级都要布置适当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但作业不能太多太繁。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着手。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实践等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的实践,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例题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进行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价值和成就。
老师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超越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都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于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关于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关于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篇1参加国培计划已经20天,从看视频和学习*还有与同学的相互评论中得出以下几点教学心得体会:关于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篇2本学期我仍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本学期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
,充实自我的头脑,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头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生情景九年级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学生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九年级学生整体学习风气很浓,学习数学的进取性也很高,还有一些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基础知识有了必须的提高,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但班级两极分化还是很严重。
今后还应当在这方面多多研究。
二、教学工作方面1、备好课。
本学期我每一节课前都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在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三、总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1、让学生板演,加强解题过程训练。
如果只分析,优等生还能够,但有些学生就可能跟不上,并且让学生板演还能让不一样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供给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优秀解题方法,为教师供给向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另外也能够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本事,促进记忆。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锦集5篇)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锦集5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篇1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近结束,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如何让学生乐学、愿学、学会,我觉得兴趣是关键!可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
例如:教《平均分》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把24朵红花,蓝花,绿花,紫花分别放在四个盒子里,然后分别请3个、4个、6个、8个同学上台,说:"我把把_花送给你们,们自己拿走,但你们拿的_花朵数要相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怎么样拿才合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平均分的意义,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
再如:在教学《三位数退位减法》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为困难。
高中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高中数学是学生数理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学校应该加强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以下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数学思维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数学语言思维、空间思维和联想思维等多个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案例、思维训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思维能力。
同时,还需通过教学实例和示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联想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体现创新精神高中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的实际应用与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数学科学家有着创新精神思维培养的重要任务。
因此,高中数学教育应该落实创新思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问题等方式体验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模拟、数学建模等。
同时,在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考虑开展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注重实践应用高中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应用方面的培养。
学生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挥数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数学类奥数比赛、数学建模等实例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数学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知识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不是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
这需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提高。
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几点思考
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几点思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和思维能力的学科,而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相关的关键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等等都是对学生未来学习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等重要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帮助。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者通过常规的数学思维游戏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多种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技巧,学生可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指导学生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地使用数学理论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解决方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习惯性地,学习数学通常被认为是一件默默无声的事情,但在现实中,数学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学生必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便与他人交流,以实现真正的团队合作。
此外,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学生相互教学,讨论解决方案和以交流实际问题为基础的数学竞赛等方式进行。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理解和锻炼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学习常规的数学技巧和理论,学生可以理清数学概念,进而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
教育者可以开展一系列小组项目,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数学感悟与心得体会(通用8篇)
数学感悟与心得体会(通用8篇)数学感悟与心得体会篇1今天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到实验小学听公开课课。
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
例如:赵曼老师上三年级《级的变化规律》,赵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
特别之处,是赵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
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赵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赵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数学感悟与心得体会篇2在这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
数学教育反思(精选12篇)
数学教育反思(精选12篇)文章1: 数学教育的目标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2: 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这篇文章阐述了数学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数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正面影响。
文章3: 数学教育中的挑战该篇文章讨论了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如学生对数学的负面态度和研究难度,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文章4: 数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作者呈现了几种数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探究研究等,并探讨了这些模式的优点和限制。
文章5: 数学教育中的评估方法这篇文章介绍了数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如考试、项目作业和口头演示,并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
文章6: 数学教育的技术应用作者探讨了数学教育中的技术应用,如教育软件和在线研究平台,以及它们对学生研究效果的影响。
文章7: 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方法该篇文章介绍了一些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方法,如游戏化研究和问题解决任务,并探讨了它们的效果和实施难点。
文章8: 数学教育的跨学科整合作者强调了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整合的案例和实践建议。
文章9: 数学教育中的差异化教学这篇文章探讨了差异化教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包括对不同学生能力和兴趣的个性化教学。
文章10: 数学教育的社会影响作者讨论了数学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如提高数学素养和培养未来人才,以及数学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文章11: 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这篇文章对比了不同国家的数学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文章12: 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该篇文章展望了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个性化教育、人工智能和跨学科整合等新兴方向。
以上是12篇精选的数学教育反思文章,涵盖了数学教育的目标、重要性、挑战、教学模式、评估方法、技术应用、创新方法、跨学科整合、差异化教学、社会影响、国际比较和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为改进数学教育提供参考与启示。
对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就形成了课堂上热闹非凡,好评如云,而课后学生沉重的书包怎么也减轻不了。
新课改实施以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下几个问题,现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数学教学教的是什么我的观点是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
有些学生误认为,学好数学就是拼命做题。
学好数学必须多解题,这并不错。
但训练一定要讲究科学性。
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要研究问题,要重视获得结果的过程的教育价值(哪怕是失败的)。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反思、回顾,关注“算法”,帮助学生提炼,找出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引导他们掌握方法、领会思想,积累经验,把解决问题的原理交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问一问“你是怎么想到的?”挖掘解题背后的思维过程。
数学作为科学的皇后,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
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要学生学会思考,教师更要深入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采用变式教学,开放问题,给学生提出问题以示范,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真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是谁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授学生以“渔”。
要让学习者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做。
没有学习者的体验、感悟的概括是无效的概括,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教学。
只有设法使学生卷入其中,强化亲身体验,启发内心感悟,激发心理共鸣,才能真正转化为认识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武器。
初中数学教学上几点感悟
初中数学教学上的几点感悟数学是一们较为枯燥的基础学科,大家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接触到它。
初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更高,再加上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开始出现厌学情绪,学习失去了主动性,到最后有些学生干脆放弃不学。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我分析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着自己的教学下面我浅谈几点初中数学学习心得。
一、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观。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牧区,学生的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见识少、反应能力较低,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
另外,学生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把学校当做托儿所,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我主动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经常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
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
对于这一情况,我适时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感情投入,创设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
以生活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巧设新课引入情景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列举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励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使其产生对数学的喜爱,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态度。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1、目前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
比如在学习平方根概念时,同学们都知道“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对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好数学教学工作呢?现在仅从个人角度出发,作些肤浅分析,望得到同仁的指导。
一、领会“课标”精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核心思想,是编写教科书的“蓝本”,是进行教学设计前的“参事”。
因此,应对课标好好研读一下。
只有研读课标,才能知晓它里面所含的教学理念、核心概念、课程总体目标。
对数学内容所做的详尽解读,使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
在知识领域里,谁是重点,那些知识需要适当向学生拓展,各部分知识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这些我们都能在课标里找到答案。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课标是数学教学工作的灵魂。
二、数学教学工作是个系统过程有了对课标的认识,接下来是对每节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好好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所学的知识。
有了教学设计,接下来是教学实施。
面对写好的教学设计,那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一个“完成”,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设计才算有了“活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时要面对突发事件,这还要求教师有“教学机智”去解决它。
教学实施之后是教学反思。
反思什么呢?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分析其原因,并提供改进的方案。
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印象最深的讨论或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提这些问题?这都是应该反思的问题。
所以说数学教学工作是个系统过程,只有把过程做好,数学教学质量才会提升。
三、教好学好教师要教好,就要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设计主线,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思考。
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学生的主体性要体现出来。
教师的教学应有创新性,只有创新,学生的学习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学生要学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体验学习过程,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低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教师,我深感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以下是我对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具体做法如下: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我尽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我采用游戏、故事、歌曲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肯定评价,增强自信。
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基础性较强,因此,我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具体做法如下:1. 重视口算训练。
口算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我通过口算比赛、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 强化计算训练。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我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计算练习,逐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注重概念理解。
对于数学概念,我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定义,还要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低年级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1. 鼓励学生提问。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我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具体做法如下:1.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
数学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数学教育心得体会数学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2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育评价心得体会(精选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育心得体会篇1创新教育是指更新观念,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贯穿于素质教育实施和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的全过程。
可见,创新教育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密不可分,教师本身的情感现状,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课堂上出现某种心理气氛,当一位有威信的、受到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教师走进课堂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反之,学生的心理就会蒙上一层阴影,情绪就相当低落。
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化的学习,久而久之对数学就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主动性的心理特征,就是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真正的“课堂气氛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表面热闹。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讲“平行线的判定”时,可以提问:“如果有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如何作出判断?”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看起来不相交的直线,让学生作出判断,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判断为平行线,教师再提出疑问:“能肯定地说这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直线吗?我们现在看到的部分是不相交的,但能肯定在远处也不相交吗?”这一问便使学生陷入思考,学生会对自己先前的判断产生动摇,看到了单凭定义去进行判断是困难的,由此激发思维的积极性,自觉去探索判断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数学教学上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发表时间:2018-10-29T10:45:29.9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作者:刘文红
[导读]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有20多年,在中高年级任教时间比较长,对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还是很清楚的,下面就几个难点问题,谈一下我的思考和做法。
一数
(安徽蒙城第十二小学,安徽蒙城 233500)
关键词:数形结合;观察感知;动手操作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有20多年,在中高年级任教时间比较长,对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还是很清楚的,下面就几个难点问题,谈一下我的思考和做法。
一数形结合促理解
数学教材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直接教学时比较难懂,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教材也是采用分蛋糕的例子来引入的: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可见通过类比和画图等方式可以加深对此类问题的理解.所以在遇到抽象问题时,我们不妨也多让学生画一画,多方式探索,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是《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这节内容时,我们一般是复习和巩固教材内容,进一步完善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但是学生有时遇到问题却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应用。
前几天,在一张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题:工程队6天修完了一段长5千米的路,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有不少学生都做错了:第一问5÷6=5/6
第二问6÷5=6/5(千米)
我困惑了,看来这种较抽象的分数应用题,还得找方法。
接着,我讲解道:第一问求的是部分和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画一个线段图,把5千米长的路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6份,一天修了其中的一份,所以应该是1÷6=1/6
第二问题是求每天修多少米,求工作效率的,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就可以了。
算式是5÷6=5/6(米)
记得当时我刚教学这节内容时,我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结果也出现了两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题目是这样的:山娃家一共养了6只羊,20只兔,
(1)羊的只数是兔子的几分之几?
(2)兔子的只数是羊的几分之几?学生的板演
(1)6÷20=6/20=3/10 这个还都是对的
(2)一学生:20÷6=20/6=10/3(只)
另一学生:20÷6=20/6=10/3然后他又化成了带分数。
这两个错误很典型,我就这两种错误,讲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结果不要带单位;如果是假分数,也不要化为带分数。
因为它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巩固这类问题,接着我又给出了类似的题目: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块?每人分得全部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画图分析,再充分讨论,感受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和含义。
再接着问,平均分给4个人?5个人呢?在直观的图示中,学生已经能很快说出得数了。
我觉得通过这种专项练习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这类问题是每一届学生都感到惑的,很容易弄不清如何解答,我们不仅要通过讲解,更要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看得清楚,这样更易于理解。
以便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都能很快地正确解答。
二几何图形多观察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材是从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推导的,学生单纯的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时,能够计算出来,而一旦题目有所变化,就不能很好的解答了,特别是与求棱长和在一起时,就容易出现错误。
单元测试后,同年级的数学老师都大呼:怎么学生错的这么多!而我班情况还好。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制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它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每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相乘。
对于鱼缸,通风管,粉刷墙壁,贴商标纸,做抽屉或给立柱刷油漆等,此类问题都要去掉一个或两个面,然后正确计算就行了。
但是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考虑不到位,甚至与现实生活脱节,还是会经常出错。
我让学生去观察一些实际的建筑物,在参观中获得知识,加强直观教学,获得生活经验。
并把观察到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进行归类,如通风管,烟囱,贴商标纸,立柱刷漆等都是计算四个侧面,而教室,游泳池,抽屉等都是五个面。
同时让学生收集家里的牙膏盒,化妆品盒等长方体的东西,看看如果用铁丝做长方体框架是求什么,求所用包装纸的大小求的是什么。
每次都是让学生多讨论,说出思路和解法再去计算。
在学习过长方体的体积后,有些题目是把计算表面积和体积或棱长和都放在一起了,在公式运用上难免有些混淆的时候,特别是几个正方体放在一起时,表面积和体积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我还是让学生多观察,用学生自制的正方体作教具,把几个正方体放在一起,表面积和体积各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有一定的直观体验,再进行计算。
除了用实物演示,我还充分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体积和表面积和棱长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要用不同的公式计算。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感,立体感,动态感。
教学效果比较好。
三抽象概念多感知
五年级数学教材中,概念部分也比较多,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等,我就尽量多举例,让学生感知理解。
在教学《倒数》这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互为倒数,我上课时举例:刘欣的同桌是张彦,张彦的同桌是刘欣,张彦和刘欣是互为同桌。
这种例子很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
再如,举公倍数的例子时,我说小明是小华叔叔的儿子,他们的爷爷是共同的,他们爷爷的爷爷也是共同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是共同的,以此类推,所以,公倍数的个数有很多个。
在教学“体积”这个概念时,我用两个小石块,放进两个盛
着水的同样的水杯里,水面上升的高度就是这两个石块的体积。
将抽象的体积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水的高度上,从而让学生理解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四操作部分多动手
现在有了多媒体,有时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用多媒体展示,实际上,学生看到不如自己动手完成的更好。
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这节时,我让学生动手把正方体拆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图形。
经过小组合作,对展开图进行比较归类,总结出了“一四一式”“二二二式”“二三一式”,然后给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从而看出相对的面在展开图中都分别在什么位置。
通过动手操作,对于这类找相对的面是哪个的题目,学生就不难找到了。
动手操作的数学,易把“死”的课教成“活”的课,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玩中学,更能帮助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多种方法都在灵活运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等。
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就会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