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人类与环境学案

合集下载

2019版大一轮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8讲

2019版大一轮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8讲

解析
答案
4.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 (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C.流入一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W1。将图中
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 D2“拼回”第二营养级,则A2+B2+C2+D2
等于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 D1“拼回”第一营养级,
则A1+B1+D1+C1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可见,在一个生态系
统中,所有生物的总能量都来自W1。
62.07 19.26
0.54
79.13 192.59
A.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表为 √
C.调查结果显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增大 D.⑤代表的生物体内贮藏的能量(NP)属于次级生产量
解析
答案
6.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A、B、C、D、E五个种群,每个种群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而不是摄入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及 “ 粪便 ” 关系如下 ( 以草 → 兔 →狐 → 狼为例 )。
图中A、B、C均属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但A、B均属“草的同化量”,
只有C才属兔的同化量。
题型二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3. 如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 [单位为103 kJ/(m2· 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模拟演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浙科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浙科版
答案
3.观察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两种模型,完成表格内容。
项目
“J”形增长曲 环境资源无限 “S环”境形资增源有长限曲线 线
前提条件 _______________
无种内斗争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区
_______________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 环下境阻降力大小
别 K值的有无 曲线形成的
无K值
有K值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
[考试标准]
知识内容
必考要 加试要求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a
a
种群的 (2)标志重捕法
a
a
特征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
a
曲线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种群数量的非 a
种群的数 周期性波动和周期
量波动及 性波动 a
调节 (2)种群数量波动
的调节因素
植物的生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知识梳理
1.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单位时间 出生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单位时间 死亡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②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 ③地位及作用: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 种群兴衰 的晴雨表。
答案
(2)年龄结构 ①年龄结构: 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 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种群的年龄组: 生殖前期 、 生殖期 、 生殖后期 。 ③年龄金字塔
1234 5678
解析答案
题组二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如下表:
捕获数( 标记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种群与群落讲义浙科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种群与群落讲义浙科版

第29讲 种群与群落[考试标准]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①出生率: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地位及作用: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2)年龄结构①年龄结构: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种群的年龄组: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

③年龄金字塔④研究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比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4)种群密度①种群密度: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②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 =M ·nm(其中M =标志个体数,n =重捕个体数,m =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

2.种群的增长方式 (1)指数增长①理想条件是指资源和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②特点: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又称“J”形增长曲线。

(2)逻辑斯谛增长①概念: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又称为“S”形增长曲线。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K )的限制。

②特点:种群起始呈加速增长,K /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减速增长,到K 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 值上下波动。

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1)种群数量波动类型及变化原因 ①波动类型:非周期波动。

变化原因:气候变化。

②波动类型:周期波动。

以雪兔和猞猁为例分析变化原因:食料植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三者之间的数量互动关系。

(2)对种群数量波动起调节作用的因素①外源性因素:主要指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

②内源性因素:主要有领域行为和内分泌调节。

[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2)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3)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低( ×)(5)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6)依据年龄结构预测的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最终是否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 √)(7)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加( ×)(8)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9)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 ×)(10)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11)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2)外来入侵物种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必定表现为指数增长( ×)2.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高考生物浙江选考总复习课件 专题8 生物与环境 第28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人类与环境

高考生物浙江选考总复习课件 专题8 生物与环境 第28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人类与环境

3.(2017· 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试题)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 6个种 群有机物同化量的相对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A。
种群 有机物同化量相对值
A 5 000
B 390

C 110
D 29
E 21
F 5
(1)该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
(2)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_______ 条食物链。
3.(2016年10月浙江选考卷)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不包括(

A.伤害陆地植物 C.产生温室效应
B.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D.破坏土壤肥力
解析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得CO2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
C
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与酸雨无关。 答案
[选考题组] 4.(2017· 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试题)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
D
[备考备查] 1.稳态的含义(a/a) 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 的稳定,从而表现出物种 完善 2.稳态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功能。 相互协调 ,保持__________ 结构和功能 化和功能 复杂 化。
化、结构 多样
3.稳态的调节——
反馈
调节。(b/b)
比较项目
பைடு நூலகம்正反馈
负反馈
模型图解
A.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深海地壳热裂口能源来自于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 C.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 D.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 解析 答案 生物圈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能量需源源不断输入。 C
5.(2015· 桐乡市校级月考)在当今世界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很多,你认为下 列哪一项措施最为有效( )

(浙江选考)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浙江选考)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解析
答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的曲线b
B.产生曲线b与曲线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
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 √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
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
解析 答案
考点二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
知识梳理
1.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过多、 过
变暖 气温
皮肤癌 抑制
工业 化学肥料
河流 呼吸道
化石肥料
腐蚀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归纳 物质和能量 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________________ 人类通过各种活动利用环境
提示
D
以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物种,图示可见 D图中物种种类最多
且分布比较均匀。
提示
解题探究
题型一 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 1.(2017· 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
环 境 问 题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污染
表现
生态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环境污染 城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 分布 环 生态破坏 乡村: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
特点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已经得到治理和缓解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热点题型突破五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学案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热点题型突破五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学案

热点题型突破五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情分析]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常以文字表述、模式图、曲线图等为载体考查,多为选择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常以食物网、能量流动图解为载体考查食物链、种间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等核心知识点。

主要考查角度有以下两个方面:(1)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曲线。

如2015年10月浙江选考,21T;2016年4月浙江选考,19T;2016年10月浙江选考,8T;2017年4月浙江选考,15T。

(2)食物链、食物网的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2015年10月浙江选考,29T;2016年4月浙江选考,29T;2016年10月浙江选考,9T;2017年10月浙江选考,29T。

预测今后主要考查角度集中在三个方面:(1)种群的特征及相互关系;(2)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及影响因素;(3)营养结构的分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题型一种群的特征1.(2017·绍兴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B.各国人口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就会保持零增长C.各种生物的种群性比率均为1∶1D.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答案 A解析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A项正确;教材中指出“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即1个家庭生2个孩子),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但保持替补出生率不一定人口就会零增长,如需考虑到一代人所生孩子成长为做父母之前将有部分死亡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B项错误;种群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没有性别之分的动物就没有性比率,性比率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C项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内群体特征的统计值,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C.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昆明模拟)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答案 C解析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A错误;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错误;植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C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D错误。

2.(2019·福州质检)如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A.a与b B.c与dC.a与e D.c与e答案 B解析据图逐一分析,图a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玻璃片隔开,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故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图b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琼脂片隔开,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左弯曲生长;图c中胚芽鞘尖端已被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替代,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不受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d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套覆盖,其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e中胚芽鞘尖端以下被不透光的锡箔套覆盖,但尖端的生长素受单侧光影响会发生横向运输,故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右弯曲生长。

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答案 D解析正常情况下,胚芽鞘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A、B错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能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C错误,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目录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第2讲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4讲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第5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第6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7讲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8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9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0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1讲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3讲细胞的增殖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15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定律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7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第21讲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2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3讲染色体变异第24讲人类遗传病第25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6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7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8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9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第30讲免疫调节第31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34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5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36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第37讲生态环境的保护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3讲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及DNA和蛋白质技术第4讲酶的研究与应用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第2讲细胞工程第3讲胚胎工程第4讲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5讲生态工程。

第29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29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七单元稳态与调节第29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内容(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4)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5)实验: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液;④细胞外液。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的,b处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连线)(1)血液≠血浆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血浆的主要成分(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①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有内环境。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但不是只有这三种,还有脑脊液等。

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考点速览·诊断】(1)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2021·重庆卷,13B改编)(×)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2021·河北卷,17A)(√)(3)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2019届高考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 (共293张PPT)

2019届高考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 (共293张PPT)

a
27A
a
27D
返回目录
第24讲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种群的概念 (1)种群: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 ______________的集合体。 进化 单位 (2)与物种的关系:物种的具体存在的单位、 ________ 和繁殖的单位。 2.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 ①出生率: 单位时间______________ 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 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 分数。 出生率-死亡率 。 ②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兴衰 的晴雨表。 ③地位及作用: 决定种群密度, 是决定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24讲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种群
二、种群的增长方式 1.种群的指数增长 空间 资源 无限、________ (1)条件:在________ 无限和不受其他 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 慢 基数 (2)特点:起始增长很________ ,随种群________ 的加 指数 增长。 大,增长会越来越快,呈现________ J (3)增长曲线:“________” 形曲线,指数增长。
章 知识内容 8.种群的特征 ①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②标志重捕法 ③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 四、 曲线 种群 9.种群的增长方式 ①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 斯谛增长 ②环境容纳量 ③活动:探究培养液中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 变化 a a a a a 8 14 29(3) 27BC 19AC 8ABD、 D 25 考试属性 及要求 必考 加试 2015年 2016年 10月 考
第八单元
第24讲 第25讲 第26讲
第1课时

2019届 一轮复习浙科版 生物与环境 课件

2019届 一轮复习浙科版 生物与环境 课件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分析 能量流动过程 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食物网向下一营养级传递。 (1)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后,有四个去向。
①呼吸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 自身贮存 ③残落物、遗体 ④未被利用
(2)某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同 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3)上述某一个营养级中“能量去向”可形象地用下图来表示,其中W1 为生产者固定的总的太阳能,字母Dn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
[易混易错] 1.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的关键词 (1)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 (2)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或“贮 存”。 2.生态系统中,同化量≠摄入量 (1)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 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 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一样,属于未被下一营养级所利用的 那部分能量。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效率 (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 量)×100%。一般地,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 0%。 (2)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 例。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例,或考虑分解者的参 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生物(浙江选考专用)
专题4 生物与环境
专题精讲
一、生态系统中复杂食物网的分析
结合上图分析: 1.图中食物网含有几条食物链? 2.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 3.图中2.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依次连线;

2019版生物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滚动检测卷(八) 含答案

2019版生物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滚动检测卷(八) 含答案

单元滚动检测卷(八)(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

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学考必做·演练]1.下列叙述属于种群的是()A.庐山上的全部蝴蝶B.两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C.一个森林中的全部猕猴D.草原上的所有生物答案C解析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A项中蝴蝶不是一个物种;B项中两个池塘不是同一区域;D项中所有生物不是同种生物.2.(2017·嘉兴选考模拟)在“三叶草→蜗牛→鸫→雀鹰”这条食物链中,鸫处于()A.第二个营养级B.第三个营养级C.第四个营养级D.第五个营养级答案B解析所有绿色植物都位于食物链的起点,三叶草处于第一个营养级,所以鸫处于第三个营养级.3.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蝗虫的捕食往往会改变水稻的丰度B.海拔较高的不同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在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往往发生变化答案D4.(2017·宁波效实中学期中)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所以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仅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引起C.领域行为是一种调节社鼠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D.若社鼠的生活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则社鼠的个体数量变化也会符合逻辑斯谛增长答案D解析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处于动态平衡,A项错误;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主要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变动引起的,B项错误;领域行为是一种调节社鼠种群数量的内源性因素,C项错误;若社鼠的生活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社鼠的个体数量变化也符合逻辑斯谛增长(S形曲线),D项正确。

5.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答案D解析乔木高大,分布在上层;灌木矮小,分布在中层;地面的草本植物分布在下层;群落中植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讲人类与环境考试标准必考加试考试标准必考加试1.生物圈的概念和功能a a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a a2.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 a5.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b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b b考点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生物圈概念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范围在大气中扩展,构成副生物圈带并扩展到深海地壳的热裂口特点(1)整个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2)生物圈内生物的DNA、RNA、蛋白质、糖类、脂质的结构相似功能为人类制造氧气、生产食物、处理废物和维持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2.全球人口动态(1)人口增长①限制因素:地球的资源、食物的生产是有限的。

②后果: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

(2)采取措施设法降低出生率,做到自我控制,最终使全球人口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思考讨论1.如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相关问题:(1)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称为环境容纳量。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纳量降低。

(2)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

2.生物种群密度消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种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提示出生率与死亡率。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

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3.正确认识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和增长速度(1)增长率: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大幅下降,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比较低。

“二孩政策”的目的是达到替补出生率减缓老龄化趋势。

(2)增长速度: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增长率较低,但增长速度比较快。

题型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1.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所以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 )①水资源短缺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环境污染加剧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空间,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所以,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资源、水资源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

2.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B.产生曲线b与曲线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答案 C解析由于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A项正确;曲线a(指数增长)和b(逻辑斯谛增长)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B项正确;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 值下降,C项错误;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或K值以下,D项正确。

考点二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归纳3.保护生物多样性(1)多样性原因分析(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①栖息地的丧失。

②人们的乱捕滥猎和过度开发。

③外来物种的入侵。

④环境污染。

思考讨论1.连线: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2.完成填空(1)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越强,稳定性越高。

(2)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与人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判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D 以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物种,图示可见D图中物种种类最多且分布比较均匀。

题型一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1.(2017·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B.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答案 D解析酸雨落入水域,会污染水体,A项正确;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B项正确;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资源短缺,C项正确;臭氧层作用是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D项错误。

2.下列有关对池塘中出现的“水华”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体中有机养料含量太高,造成富营养化B.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量降低,水生动物等大量死亡C.主要是蓝细菌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D.其起因及后果与海洋中的“赤潮”现象极为相似答案 A解析水华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A 项错误;水华现象会造成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B项正确;水华主要是蓝细菌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C项正确;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与水华现象相似,D项正确。

题型二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措施3.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方面又同小熊猫相似,科学家利用DNA-DNA 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

棕熊、马来熊、眼镜熊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型多样性答案 B解析棕熊、马来熊、眼镜熊属于不同物种,故其差异反映了物种多样性。

4.(2017·桐乡校级月考)在当今世界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很多,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措施是正确的( )A.全力阻止大量使用石化燃料B.全力保护好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栖息地C.完整调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位置D.减少各地引进外地生物种类以减少竞争作用,保护本地物种答案 D解析在现实生活中,全力阻止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不现实,A项错误;应重点保护好珍惜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栖息地,B项错误;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不是完整调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位置,C项错误;减少各地引进外地生物种类以减少竞争作用,防止生物入侵,保护本地物种,D项正确。

考点三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加试)1.调查目的(1)采集一个淡水区域的水样,进行实验测定,作出水体是否受到污染的调查结论。

(2)关注水体污染状况,提出改良水质的建议。

2.方法步骤步骤内容注意事项采集水样制定计划作出预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以班级为单位,在村镇、社区或学校附近,选定要调查的淡水区域①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水样②注意观察水样采集地附近的动植物及周边环境测量的项目可以包括温度、pH、硝酸盐、磷酸盐、溶解氧、悬浮颗粒、不溶性颗粒、细菌含量及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①要注意填写实验计录表②分小组进行,注意小组间的分工和协作根据采集与观察水样,预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说明理由要结合有关理论知识说明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要注意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分析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是否与预测一致,得出调查结论要综合分析实验中的各项数据对已受到污染的水体,小组讨论后提出改良水体的方案,并在班级进行集中讨论提出的改良水体的方案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题型实验拓展及应用1.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__________而大量死亡,水体变浑浊,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平太阳能和工厂排放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氧气自我调节(3)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温度或光照(4)化石燃料的燃烧解析(1)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能。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导致鱼类因缺少氧气而死亡,水体变浑浊,但村庄附近因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使河流保持清澈见底。

(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由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导致无机盐含量下降;12月无机盐含量较高,光强度减弱且温度较低,因此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或光照。

(4)人类活动加速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温室效应,使高山冰川越来越少。

2.(2017·台州校级月考)有网民反映某湖泊靠近电池厂附近湖面出现大面积死鱼,怀疑是重金属污染所致。

环保部门赶赴现场取得水样,带回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认为致使鱼类大批死亡的主因是缺氧,次因是重金属污染中毒。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符合上述检测结果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重金属清除剂、增氧机、鱼缸、小鱼120条、鱼饲料若干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思路:①采集水样:在远离电池厂污水排放口采集适量的湖水(简称湖水甲)、在靠近电池厂污水排放口的死鱼区域采集适量的湖水(简称湖水乙)②将12只鱼缸,分为如下四组:A组3只鱼缸:均加适量等量湖水甲+小鱼10条+增氧机通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