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蒸发
第四章--蒸发器
越接近冷表面处饱和空气的状态,理想情况下出口空气的状态可以
达到点S的状态。
理想情况下空气与蒸发器冷表面的换热热流量max (KW )为:
max qm (h1 hs )
实际情况下的换热热流量为: qm (h1 h1)
接触系数s:s
h1 h1 h1 hs
只有部分传热面积与液态制冷剂相接触,表面传热系数 相对较小; 充液量少,润滑油容易返回压缩机;
依靠泵强迫制冷剂在蒸发器中 循环,液体循环速度大小由泵 调节,制冷剂循环量是蒸发量 的几倍,沸腾换热强度较高, 润滑油不易在蒸发器内积存。
依靠泵把制冷剂喷淋在传热面 上,蒸发器中制冷剂充灌量很 少,液柱高度不会对蒸发温度 产生影响。
交换热流量为:
ds (a t-ts)dA
式中:a 外表面的显热传热系数,W /(m2 K )
(t-ts) 湿空气与水膜之间的温度差,基本等于湿空气干球温度与
外壁面温度之差。
在微元面上的潜热交换热流量dl =(d-ds)rdA 式中: --传湿系数,kg/(m2 s);
t0 Z p0 Z 系数,K / kPa,对于不同制冷剂仅为饱和温度t0的函数, 可查140页的表4 4。 3、制冷剂液体高度对蒸发器传热的影响。 4、制冷剂在微细内翅管中的沸腾换热: 传热的增强明显大于压降的增加,成本比较低。
微细内翅管剖面图
5、纯制冷剂在管内的沸腾换热
TP 1
d,ds 湿空气、水膜表面饱和湿空气的含湿量,kg / kg(干空气); r--水的比潜热,J/kg。
在微元面上总交换热流量
d=ds dl [a (t ts ) (d ds )r]dA
引入路易斯数Le
蒸发
(2)经济性 结论: ▲多效蒸发的生蒸气经济性 (W/D) 理论值与效数成正 比,其经验值也随效数增多而增加,但不成正比。
加热蒸汽 D,Ts,H
加热室
冷凝液
D,Ts,hc
完成液(FW),w1,t1,c1,h
1
单效蒸发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示意图
2、加热蒸汽消耗量的计算
对蒸发器进行热量衡算得:
DH Fh0 WH 'Lh1 D hc QL 或Q D(H hc ) WH 'Lh1 Fh0 QL 式中Q 加热蒸汽消耗量,kg / h H 加热蒸汽的焓,kJ / kg H ' 二次蒸汽的焓,kJ / kg
逆流加料流程
加热 蒸气
不凝性气体 冷却水
料液
完成液
水
逆流加料蒸发流程
即加热蒸气走向与并流相同,而物料走向则与并流相反。 这种加料的特点是各效中的传热系数较均匀,适于处理黏度 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料。
平流加料流
料液
加热 蒸气
不凝性气体 冷却水
水
平流加料蒸发流程
即加热蒸气走向与并流相同,但原料液和完成液则分别从各 效中加入和排出。这种流程适用于处理易结晶物料。
几个概念 * 加热蒸汽(生蒸汽):蒸发过程所用的加热蒸汽; * 完成液:浓缩后的溶液; * 单效蒸发 :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加利用,直接冷凝排出; * 多效蒸发:二次蒸汽作为串联使用的下一个蒸发器的加热蒸汽。
三、蒸发操作的分类
按操作方式:间歇式、连续式; 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按操作压力:常压、加压、减压(真空); 真空蒸发的优点:提高传热温差、利用低压蒸汽作为热源、 对热敏性物料的蒸发有利。
新课标人教版蒸发PPT教学课件
B. H2O2被还原成H2O.
C.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此反应可用于检验Cr2O72-
练习 2
已知药剂乌洛拖品是一 种生物碱,该共价化合物含 C .H .N三种元素,每个分子内有四个N原子,且四个N原 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如白磷分子),每两个N原子间都 镶嵌着一个C原子,又知其分子内没有C-C单键和C=C不 饱和键,则
单键 双键和 叁键
共价键: 键长 键能 键角
极性键 非极性键 A-B A-A
共价键理论要点:
1、饱和性: 如:He C 4价;H 1价;O 2价。 CH4 CH3 CH5 -CH3 化合价与价键数有区别
2、方向性:
例1
例2
二、分子结构
常见”分子”的结构
Cl2 、O2 、N2 . H2O 、 CO2 、 NH3 .P4
结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 和 酒 精 自 然 蒸 发
蒸 发 吸 热 的 应 用
影 响 蒸 发 快 慢 的 因 素
洒水车
在夏日的都市, 洒水车给人们带 来一阵阵的清 凉.
一、化学键
化学键
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 共价键: 金属键: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
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
配位键的形成过程 :
共价键的键参数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点击演示视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想一想:
加快蒸发的具体办法. 减慢蒸发的具体方法.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不同的液体在相同的情况下蒸发快慢也不同.
水和酒精的蒸发比较(点击进行视频演示)
洒水车
(点击观看图片)
蒸发吸热
液体在汽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同样需要吸收热 量. 蒸发吸热的应用(点击进行视频演示)
七上科学第四章第六节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蒸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你认为蒸发的应用前景如何?
节能环保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利用蒸发进行干燥等操作可以减 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效利用资源
通过研究影响蒸发的因素,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利用资源,提高生产 效率。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蒸发的应用领域将 不断拓展,例如在医疗、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质。
02 影响蒸发的因素
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总结词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详细描述
温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重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分子获得更多的能量, 从而更容易摆脱液体的束缚,变成气体分子,因此蒸发速度加快。在炎热的夏季 ,由于气温较高,地面水分蒸发较快,导致空气湿度较低。
湿度对蒸发的影响
总结词
湿度越低,蒸发越快
详细描述
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它也影响蒸发的速度。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已经很多,因此 水分蒸发的速度会减慢。而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少,水分更容易蒸发。例如,在沙漠等干燥 地区,由于湿度较低,水分蒸发较快。
风速对蒸发的影响
总结词
风速越大,蒸发越快
详细描述
风速对蒸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加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当风速较大时,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加快,这有助于将更多的新鲜空气带入液体表面,从而加速水分的蒸发。在微风或大风的情况下,水 分蒸发速度都会有所增加。
4. 改变环境温度和湿度, 重复实验步骤,观察温 度和湿度对蒸发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 结论
1. 不同材质的布料对蒸发 速度有显著影响,其中透 气性好的布料蒸发速度更 快。
第四章 冷凝器和蒸发器
板式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
Outlet refrigerant Inlet water
Inlet refrigerant Outlet water
2014/2
22
板式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
A向 A B B向
Ⅰ
Ⅱ
Ⅲ
制冷剂 水
23
2014/6/2
23
2014/6/2
二、冷凝器的热工性能
1. 不同冷凝器的传热性能比较
2014/6/2
9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主要优点
传热系数较高,耗水量较少,操作管理方便,但是要 求冷却水的水质要好,清洗水垢时不太方便,需要停 止冷凝器的工作。 这种冷凝器一般应用在中、小型制冷装置中,特别是 压缩式冷凝机组中使用最为广泛。
2014/6/2
10
(3)套管式冷凝器
套管式冷凝器一般用于小型 氟利昂制冷机组,例如柜式空调 机、恒温恒湿机组等。
(1)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工作原理: 水:冷却水从上部通入管内,吸热后排 入下部水池。顶部有配水箱和带斜 槽的导流管嘴。 通过斜槽沿切线方 向流入管中,沿管壁螺旋状向下流 动,形成一层水膜,提高冷却效果, 还可节水。 制冷剂:从中部进入管束外空间,冷 凝液沿管外壁流下,聚集于底部, 从出液管流出。 特点:占地小,无冻结危险,可安装 在室外,便于清除铁锈和污垢,对 水质要求不高;冷却水量较大,体 积笨重,多用于氨系统。
2014/6/2 14
空冷式冷凝器特点:
3. 采用空冷式冷凝器时,由于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冷 凝温度较高,为获得同样的制冷量,压机的容量大
20%,且运行费用较高。
4. 空冷式机组多用于小型和移动式制冷机组及缺水地 区的氟利昂系统中。 5. 应防止冬季运行压力过低,蒸发器缺液,制冷能力 降低。
《蒸发作业设计方案》
《蒸发》作业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
《蒸发》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过进修蒸发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提高他们的地理进修兴趣和能力。
二、设计目标:
1. 理解蒸发的观点和过程;
2. 掌握蒸发的影响因素;
3. 能够运用蒸发知识诠释自然现象。
三、设计内容:
1. 蒸发的观点: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蒸发是水分子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以及蒸发与蒸腾的区别。
2. 蒸发的影响因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对蒸发的影响,并总结实验结果。
3. 蒸发的应用:引导学生讨论蒸发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蒸发造成的降雨、平时生活中的晾晒衣物等。
四、设计步骤:
1. 教师讲解蒸发的观点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
2. 学生分组进行蒸发影响因素实验,记录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蒸发的应用,并展开相关讨论。
五、设计评判:
1. 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学生在讨论和总结时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对蒸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设计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蒸发的观点和影响因素,培养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地理进修的兴趣和能力,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和实用。
第四章 冷凝器与蒸发器
干式壳管蒸发器
U型管式 型管式
37
干式壳管蒸发器的特点
适用于氟利昂系统(易于回油 适用于氟利昂系统 易于回油) 易于回油 结构紧凑, 结构紧凑,可用于冷水机组 载冷剂不易冻结 制冷剂充注量少(系统可不设贮液器 制冷剂充注量少 系统可不设贮液器) 系统可不设贮液器 可用热力膨胀阀供液 装配工艺较复杂
壳管式 满液式 干式 水箱式
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 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直接冷却空气
强制通风式 自然对流式(冰箱蒸发器等) 自然对流式(冰箱蒸发器等)
28
一、 满液式蒸发器 1. 卧式壳管蒸发器
液面高度 70~80% 氨:70~80% 氟利昂: 氟利昂:55%~65%
管外:制冷剂 管外: 管内: 管内:冷冻水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重要性
制冷系统四大部件之中的两大部件
吸热设备(蒸发器) 吸热设备(蒸发器) 放热设备(冷凝器) 放热设备(冷凝器)
制冷系统换热器的特殊性(与其他热力换热器 制冷系统换热器的特殊性( 相比) 相比)
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比较窄 介质间的传热温差小 换热器与压缩机需要匹配( 换热器与压缩机需要匹配(对系统冷凝温度和蒸发 温度有决定性作用) 温度有决定性作用)
K
(W/m2K)
550-650 500-600 450-550 30-45 约14
满液式
干式
直接蒸发空气 冷却 冷排管(自然 对流)
40
2. 影响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因素 (1) 机理 )
制冷剂侧
蒸发换热
冷却介质侧
冷水器: 冷水器:水或载冷剂 直接蒸发式:空气, 直接蒸发式:空气,强制和自然对流
41
2. 影响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因素
30
蒸发优秀教案
蒸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蒸发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
3. 认识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
2. 难点:运用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晾晒衣服、出汗等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中水分是如何消失的吗?
2. 新课呈现
讲解蒸发的概念: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实验演示:在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将其中一块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水的蒸发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
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蒸发速率越快。
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速率越快。
空气流动:空气流动越快,蒸发速率越快。
湿度:湿度越低,蒸发速率越快。
3.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蒸发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蒸发的原理。
4.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观察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蒸发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了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物理知识的应用,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蒸发教案初中化学
蒸发教案初中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蒸发的概念和原理
2. 能够掌握蒸发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3. 能够运用蒸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蒸发的定义及原理
2. 蒸发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教学难点:
1.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2. 如何利用蒸发来处理水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杯水在太阳下蒸发的视频或实验,引起学生对蒸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概念理解
1. 讲解蒸发的概念和原理,与沸腾的区别。
2. 引导学生思考蒸发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蒸汽压
2. 实验二:观察不同容器中水的蒸发速度
四、讨论与总结
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蒸发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2. 老师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蒸发来处理水资源。
五、拓展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或调研项目,探究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六、作业
1. 回答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2. 收集一些实际应用中利用蒸发的例子并总结
七、复习
提醒学生复习蒸发相关知识,准备小测或期末考试。
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了导入、概念理解、实验操作、讨论与总结、拓展、作业、复习等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蒸发的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第4章-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讲课讲稿
如果未知函数改用土壤水吸力s,则相应的定解
问题为
K
s
ds dz
1 E
解为:z
s
0
s
1
0
dS
E/K
s
z0
为了对上式进行积分,Gardner(1958)
将导水率用下面的函数形式表示:K
s
sm
a1
a2
。
再令 E / a1 a2 1
从而
z
1 sm
ds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3.1 稳定蒸发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及吸力分布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2.2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运动的定解问题
(2) 边 界 条 件
1)当土柱底部为不透水层,显然土壤水通量在底部 边界处为0,即
J wz L 0;
2)又如土柱底部为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处土壤基质势
为0,即 m zL 0
3)又如实为无限长土柱但只分析有限长土柱,且蒸发
Ks
aa21/s,m上式可H近似aE1取aE11为a2 :1
arctan
EsH 2 a1 a2E
当m=2时,由上一幻灯片中(1)可得:
H
a1 E
arctansH
E a1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ez
EDv
ed
e0
d
(3)
式中:
Dv为水汽在干土层中的扩
散系数,与土壤质地、 结构有关;
ed 为干土层以下蒸发区的
水汽压力,与有关;
d 为干土层厚度。
干土层 e0
d
ed
From Eqn. (2) & Eqn. (3)
蒸发结晶设备
(5)起晶过程: 一般认为由于质点的碰撞,首先由 几个质点结合成晶线,再扩大成晶面, 最后结合成微小的晶格,称为晶核(晶 芽).其它质点连续排列在晶核上,使 晶核长大成晶体。
(6) 晶体长大时,溶液中质点的在晶核上排列的位置 有三种 ① 对着三面凹角,该处受三个最近的质点吸引,引力最 大。 ② 对着两面凹角,该处受两个最近质点的吸引,引力较 小 ③ 对着一个面,仅受这一质点的吸引,引力最小。
(1)分配器(把液体均匀分配到各加热管中, 形成液膜) ①齿形溢流口 ②导流棒
③旋液导流器 螺纹导流管 切线进料旋流器 ④分配筛板 是利用液体的自流作用进行 分配,它在管板上方方一定距 离水平安装一块筛孔板,筛孔对 准加热管之间的管板,当筛饭 上保持一定液层时,液体从筛 孔淋洒到管板上,液体离各加 热管口距离相等,就沿管板均 匀流散到各管子边沿,成薄膜 状沿管壁下流。
如图I-I:柠檬酸的饱和溶液曲线 (1)曲线下方为不饱和溶液区间, 曲线上的点为饱和点。 (2)在曲线上方的区间里,溶液浓 度超过了它们的饱和浓度。 (有晶体存在的溶液此区间是不会出 现的, 或只是暂时的,它应结晶析出, 回到饱和浓度的位置) (没有晶体存在的溶液,实验证明过 饱和溶液是存在的)。 所以上面的为过饱和曲线
3. 过饱和溶液 (1)通过实验,给出的各种物质溶解度与 温度关系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一般都是连续的,但有些物 质由于在不同温度下形成不同的化合物(水 合物),因此曲线出现折点。 如柠檬酸其折点温度为36.6℃ ,在超过 36.6℃时结晶的拧檬酸不带结晶水,而在36 6℃以下结晶的拧檬酸带一个结晶水。
第二节结晶设备
一、结晶原理和起晶方法 (一)结晶原理 1. 晶体的特点 物质自溶液中成晶体状态析出 自溶液中成晶体状态析出,或从 自溶液中成晶体状态析出 熔融状态受冷时成晶体状态凝结的过程 称为结晶。
初中化学蒸发的教案
初中化学蒸发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蒸发是一种物质由液态向气态过渡的过程;
2.掌握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3.理解蒸发对于物质性质的影响;
4.能够运用蒸发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
1.蒸发的定义及过程;
2.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3.蒸发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环节:
1. 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过程,让学生感受蒸发的存在及重要性。
2. 讲解:介绍蒸发的定义和过程,探讨蒸发对于物质性质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蒸发速度
的影响因素。
3. 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的蒸发速度,比较结果,加深对蒸
发原理的理解。
4. 讨论: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蒸发对于物质性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观察并应用蒸发原理。
四、作业安排:
1. 小组讨论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汇报;
2. 撰写150字左右的日记,描述观察到的蒸发现象及启发。
五、教学反思: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蒸发的认识有所加深,能够运用蒸发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
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__蒸发器
h=43.3kJ/kg 出口空气比焓为:h1 h1
0 查湿空气的性质表可得出口空气的湿球温度:t S1 15.5 C 0 (t1 tS 1 )(1 s ) t 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t1 S1 16.3 C
、t 由t1 1,d1 10.5 g / kg。 S1可在h d图上确定出口空气状态点
在微元面上的潜热交换热流量d l = (d-ds)rdA 式中: --传湿系数,kg/(m 2 s); d,ds 湿空气、水膜表面饱和湿空气的含湿量,kg / kg (干空气); r--水的比潜热,J/kg。 在微元面上总交换热流量 d =ds d l [ a (t ts ) (d d s )r ]dA
ma3
d2 ma2
d3
=1
d
2、蒸发器的接触系数
质量流量为q m的湿空气流经蒸发器时,仅有部分空气与冷表面接触, 其余则旁通而过。显然,接触冷表面的空气越多,出口空气的状态 越接近冷表面处饱和空气的状态,理想情况下出口空气的状态可以 达到点S的状态。 理想情况下空气与蒸发器冷表面的换热热流量 max ( KW )为: max qm (h1 hs ) 实际情况下的换热热流量为: qm (h1 h1) t1 t1 ts1 h1 h1 t1 接触系数s:s 1 ts h1 hs t1 t1 ts1
湿工况下空冷器空气侧的换热
1、空气流过蒸发器时状态的变化
等湿(干式)冷却: 空气在含湿 量不变的情况下 冷却。 当换热壁面的温度 低于湿空气露点温 度(ts>tD)时,空气 侧的换热属于无相 变换热。
h
1 2
1
=1
d
析湿冷却:空气在 含湿量下降的同时 的冷却。 当换热壁面的温度 低于湿空气露点温 度(ts<tD)时,空气 气侧的换热属于有 相变换热,空气流 经蒸发器时状态的 变化可用湿空气的 h-d图来表示。
第四章 蒸发与蒸散 41 蒸发机制
第四章 蒸發與蒸散
© KTLee
1
4.1 蒸發機制 蒸發機制是遵循 Fick 第一定律(Fick’s first law) 的水汽分子擴散過程,蒸發量與風速以及水汽壓力 對飽合水汽壓力之差值成正比,其關係可表示為
E = K eVa (es − e )
式中E為蒸發率[L/T];es與e分別為飽和水汽壓力與 水面上層空氣之水汽壓力;Va為風速;Ke為氣體擴 散係數。其中es與T之關係如
第四章 4.1 4.2 4.3 4.4 4.5
蒸發與蒸散 蒸發機制 自由水面之蒸發估計方法 蒸散機制 蒸發散估計方法 減少蒸發散方法
蒸發散是指地表上所有液態或固態的水轉變成大 氣中水汽之歷程,因此其中包含河川、海洋、祼露土 壤以及植物表面等液態水之蒸發現象,以及經由植物 根系吸收水份,而後散失水份於葉面之蒸散現象。
E= Δ En + γ p Ea Δ +γ p
式中E為蒸發率;En為應用淨輻射量計算所得之蒸發 率;Ea為應用質量傳遞法計算所得之蒸發率。若上述 E、En與Ea之單位均為cm/day,則Δ與γp均為mb/℃。
第四章 蒸發與蒸散 © KTLee
9
4.2.5 蒸發皿量測法 決定自由水面蒸發最直接的方法,為利用蒸發皿 量測蒸發率。一般蒸發皿是以鍍鋅鐵或其它合金製成 ,蒸發皿內之水位變化可利用高精度鉤尺量測而得。 美國氣象局之A型陸皿(class A land pan),直徑為4 ft, 高為10 inch;通常皿內水位常保持約7 ~ 8 inch。 自由水面的蒸發量應低於蒸發皿之實際量測量, 所以 E = CpEp 式中Cp為蒸發皿係數(pan coefficient),Ep為蒸發皿實 際量測量;美國之年平均Cp值約為0.7。
[Qs (1 − a ) + Qa ] − [Qb + Qh + Qe ] = Qt
化工原理-蒸发
化工原理-蒸发1. 引言蒸发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分离技术,通过加热液体使其转化为气体,并经过冷凝得到回收物质的方法。
蒸发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化工、食品、制药等。
本文将介绍蒸发的原理、工艺和应用,并探讨蒸发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影响因素。
2. 蒸发原理蒸发是一种物质从液体相向气体相的转变过程。
在蒸发过程中,液体分子通过克服表面张力从液体表面逸出,形成气体。
蒸发过程中液体的分子能量分布是一个连续的谱,具有不同的速度。
在蒸发的过程中,能量较高的分子会从液体表面逸出,使得液体内部分子的平均能量降低,从而使液体温度降低。
在蒸发过程中,温度的提高会加速分子能量的增加,从而使得蒸发速度增加。
同时,蒸发速率还受到液体表面积、液体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3. 蒸发工艺蒸发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加热蒸发过程中,需要加热液体以增加其能量,使液体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液体表面。
加热可以通过蒸汽、电加热或火焰等方式实现。
3.2 汽化在液体加热过程中,当液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后,液体分子会逸出液体表面形成气体。
这个过程称为汽化。
3.3 冷凝蒸发产生的气体经过冷凝,使其重新变为液体。
冷凝可以通过冷却器或传热器实现,将气体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气体冷凝成液体。
3.4 回收通过冷凝得到的液体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回收液体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去除杂质和溶剂等。
4. 蒸发过程的关键参数蒸发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4.1 温度温度是控制蒸发速率的关键参数。
提高温度可加快分子能量增加的速度,从而增加蒸发速率。
4.2 压力蒸发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有关,通常通过控制压力来控制蒸发速率。
较低的压力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从而增加蒸发速率。
4.3 液体性质液体的性质对蒸发速率也有影响。
液体的表面张力、粘度和热导率等参数会影响蒸发速率的大小。
4.4 流动状态蒸发过程中的流动状态也会影响蒸发速率。
流动状态可以增加液体表面积,促进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从而增加蒸发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除去,否则不但损失物料,而且会对冷凝设备、蒸发器的传热面产生 污染,降低热流量
二、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
生产强度: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上所蒸发的溶剂或水Βιβλιοθήκη 量。(表示蒸发设备的效率)
W K t m U A i t
U——生产强度;W——蒸发量;A——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K——蒸发器的传热总系数;△tm——加热蒸汽饱和温度与溶液沸点之差
原理:料液预热到接近沸点时由
蒸发器底部送入,进入加热管时
立即受热沸腾汽化,溶液在高速 上升的二次蒸汽带动下,沿管壁 边呈膜状向上流动边蒸发。到达 分离室后,完成液与二次蒸汽分 离后由分离室底部排出。
气冷凝所致,而真空装置仅是抽吸蒸发系统泄漏的空气、物料及冷却
水中溶解的不凝性气体和冷却水饱和温度下的水蒸气等,冷凝器后必 须安真空装置才能维持蒸发操作的真空度。常用的真空装置有喷射泵、 水环式真空泵、往复式或旋转式真空泵等。
4、 常用的蒸发设备
(1)循环型蒸发器
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循环流动,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长,溶 液浓度接近于完成液浓度。
3 )外热式蒸发器
操作流程(通常采用真空蒸发工艺)
先开真空阀,抽至一定真空度,
进料,关闭进料阀;
开启蒸气阀门,加热;
抽样检查,达到规定的浓缩程度
后,关闭真空系统,蒸气阀门, 室内恢复常压后,打开放料阀。
3 )外热式蒸发器
优点:
降低了整个蒸发器的高度,便于 清洗和更换;
循环速度较高,使得对流传热系 数提高;
有利于蒸发进行。 有效成分耐热,溶剂无毒、无害、不易燃烧、无 经济价值者可用此方法。
(一)常用蒸发方法
2、减压蒸发:又称真空蒸发
优点:1)由于溶液沸点降低、增大了传热温度差△tm,强化了蒸发操
作;2)能不断移除二次蒸气,有利于蒸发的顺利进行;3)对热源的要
求较低,可利用低压蒸气或废热蒸气做热源;4)低温蒸发,能防止或 减少热敏性料液的分解;5)减压降低了溶液沸点,可减少蒸发器的热
经除沫器后冷凝移除——完毕后先关闭真
空阀、打开放空阀——放出浓缩液——关 闭循环泵
4)强制循环型蒸发器
优点:
循环速度高
晶体不易粘结在加热管壁 对流传热系数高
缺点:
动力消耗大 对泵的密封要求高
加热面积小
适于处理粘度大,易结垢、有晶体
析出的
溶液。
(2)单程型(膜式)蒸发器
(二)常用蒸发设备(蒸发器)
1、分类:
单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气不再利用, 按蒸发器 效数 冷凝移除
多效蒸发器:二次蒸气加到另一个蒸发器 作为加热蒸气,重复再利用, 可降低能耗。
循环蒸发器:料液被循环加热蒸发,器内滞留的液量大,
时间长,不宜于处理热敏性物料。常用的有:中央循环蒸
按蒸发器 型式
发器、盘管式蒸发器、外加热式、强制循环蒸发器、悬框
汽为需回收的有价值物料或会严重污染水源,则应采用间壁式冷凝器, 否则通常采用混合式冷凝器。 混合式冷凝器分为:逆流高位冷凝器(冷却水自上而下,二次蒸 气自下而上)和并流低位冷凝器(二次蒸汽顶部进入,冷却水与二次蒸
气一起自上而下并流,使蒸气冷凝)。
3、蒸发器的辅助设备
(3) 真空装置
当蒸发器在负压下操作时,无论采用哪一种冷凝器,均需在冷凝器 后安装真空装置。需要指出的是,蒸发器中的负压主要是由于二次蒸
蒸发设备
冷凝器
真空装置
用来进行蒸发的设备主要是蒸发器和冷凝器 蒸发器的作用是加热溶液使溶剂沸腾汽化,并移去,由加热室和蒸发 室(分离室)两部分组成。 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分离室相通,其作用是将产生的水蒸汽冷凝而除去。
蒸发的基本流程
料液(预热)——加入蒸发器。
蒸发器的下部是由许多加热管组成的
加热室,用蒸气加热管内的溶液,使 之沸腾气化,经浓缩后的完成液从蒸 发器底部排出。蒸发器的上部为蒸发 室,气化所产生的蒸气在蒸发室及其
优点: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 缺点:循环速度低;溶液粘度大、沸点高;不易清洗 适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
1)中央循环蒸发器
操作流程:先开启真空阀抽真
空——加料(料液面高于加热
管)——关闭料液进口阀门, 启开加热蒸汽阀门——加热、 产生二次蒸气、经冷凝被移 除——关闭真空阀、加热蒸汽
顶部的除沫器中将其中夹带的液沫分
离,然后送往冷凝器被冷凝而除去。
3、蒸发器的辅助设备
(1)除沫器(气液分离器)
蒸发操作时产生的二次蒸汽,在分离室与液体分离后,仍夹带大 量液滴,尤其是处理易产生泡沫的液体,夹带更为严重。为了防止产 品损失或冷凝液被污染,常在蒸发器内(或外)设除沫器。
常用的分两类:1)蒸发器内除沫器——直接安装在蒸发器顶部,
二、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
(二)传热系数(K)的影响
增加K 是提高蒸发设备效率的主要途径。
k 1 1 1 RW R5 a 0 a1
a0:管间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 ai:管内溶液沸腾传热膜系数 Rw:管壁热阻 Rs:管内壁层热阻
二、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
(二)传热系数(K)的影响
由上式可知,增大K值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各部分热阻。(通常管壁热
方法:
t m T t1
提高热源的温度 :如采用高温热源
降低溶液的沸点 :如采用真空蒸发 (2)增大总传热系数K 增大管内对流传热系数α 减少管内侧污垢热阻
i
三、常用蒸发方法及设备
(一)常用蒸发方法
1、常压蒸发: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蒸发的方法。
一般在敞口蒸发器中进行,蒸气易于扩散排开,
溶剂S 溶质A(不挥发)
加热
一、概 述
(二)蒸发过程的特点
1、传热性质 2、溶液性质 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结晶析出、易结垢和生泡沫、高 温下易分解和聚合;溶液的粘度在蒸发过称中逐渐增大。 3、溶液沸点的改变 蒸发的物料是溶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由拉乌尔 定律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其纯溶剂的蒸汽压较高,因此,在相同的压 力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故当加热蒸气温度一定时,蒸发 溶液时的传热温差就比蒸发纯溶剂时小,而溶液的浓度越大,这种影响 就越显著。 4、液沫夹带 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气中常夹带大量液沫,冷凝前必须设
能损失。
缺点:1)耗能较大,真空度愈高,耗能愈高; 2)溶液沸点下降,粘度增大,传热系数减小。
(一)常用蒸发方法
3、薄膜蒸发 指应用薄膜蒸发器进行减压或常压蒸发的一种操作。
蒸发速度与蒸发面积成正比,薄膜蒸发具有极大的表面,热的 传递快而均匀,没有液体静压的影响,蒸发温度低,受热时间短, 能避免料液的过热现象,适于处理热敏性料液。
结垢程度小。
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处理量大的溶液
外热式蒸发器
4)强制循环型蒸发器
在加热室设置循环泵,借助泵的外力使溶
液沿一定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循环流动。
主要结构:加热室、蒸发室、除沫器、循
环管、循环泵
操作流程:开启真空阀——进料——启动
循环泵、通加热蒸气——料液在泵的作用 下快速流经蒸发室被加热气化,二次蒸气
面高低调整加热组数
缺点:料液循环慢,清洗污垢困难 适用于不起泡、不析出固体、黏性低的物料
3 )外热式蒸发器
这种蒸发器将加热室(列管式换 热器,加热管较长,加热室顶部设有 除沫器)与分离室分开,由上下循环 管相连 原理: 料液在加热室被加热至沸腾,沸 腾的液体同气化的蒸气快速沿壁 进入蒸发室; 溶液降至分离室下部,经下循环 管返回加热室; 二次蒸气从上部排出。
有折流板式除沫器、球形除沫器、丝网除沫器、离心式除沫器 2)蒸发器外除沫器——安装在蒸发器外部,有隔板式除沫器、 旋风式除沫器
图中(a)~(d)直接安装在蒸发器顶部 (e)~(g)安装在蒸发器外部。
3、蒸发器的辅助设备
(2)冷凝器
冷凝器作用:冷凝二次蒸汽。
冷凝器类型:间壁式和直接接触式(混合式冷凝器),倘若二次蒸
对于自然循环型蒸发设备,在垂直蒸发管内沿管长方向各部分的传 热情况是不同的,可分为三个区域、六段
三区域:饱和蒸气区、沸腾区、预热区 六段:蒸气流动段、(膜状流动段、转变段、乳化段、壁面生成气
泡段)、自然对流段
膜状流动段——传热系数最大(应使此段尽可能扩大,相对地缩短 预热区和饱和蒸气区)
总之,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的途径 (1)提高传热温度差Δtm
溶液在蒸发器中只通过加热室一次,不作循环流动。溶液通 过加热室时,在管壁上呈膜状流动,故习惯上又称为液膜式蒸 发器。
优点: •溶液在蒸发器中的停留时间很短,因而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的蒸发; •整个溶液的浓度,不像循环型那样总是接近于完成液的浓度, 因而这种蒸发器的有效温差较大。
1)升膜蒸发器
组成:蒸发室、分离器、高位液 槽、预热器
阻Rw较小,可忽略)
通常, a0>>ai ,即蒸汽冷凝的热阻在总热阻中占比例不大,但操作中 应排除不凝性气体,否则热阻增大。
Rs是影响K值的重要因素。措施:在蒸发中加强搅拌、定期清除污垢、
改进设备结构
二、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
(二)传热系数(K)的影响
蒸发浓缩不易结晶或结垢的料液时,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ai
第二节
蒸
发
一、概 述
(一)基本概念
定义: 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汽化并移出蒸 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 称为蒸发。 利用溶剂具有挥发性而溶质不挥发的特 性使两者实现分离。 蒸发操作的目的: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成品或半成品。
脱除溶剂,此过程常伴随有结晶过程
去除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