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汇总含全部答案版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汇总含全部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9128cc8762caaedd33d461.png)
目录第一章总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B )A. 比重不同B. 分配系数不同C. 分离系数不同D. 萃取常数不同E. 介电常数不同2.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 C )A. 离子交换色谱B. 凝胶滤过色谱C. 聚酰胺色谱D. 硅胶色谱E. 氧化铝色谱3.分馏法分离适用于( D )A. 极性大成分B. 极性小成分C. 升华性成分D. 挥发性成分E. 内脂类成分4.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D )A. 30%乙醇B. 无水乙醇C. 70%乙醇D. 丙酮E. 水5.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 D )A. 乙醚B. 醋酸乙脂C. 丙酮D. 正丁醇E. 乙醇6.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A )A. cm-1B. nmC. m/zD. mmE. δ7.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E )A. 蛋白质B. 多肽C. 多糖D. 酶E. 鞣质8.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B )A. 水>丙酮>甲醇B. 乙醇>醋酸乙脂>乙醚C. 乙醇>甲醇>醋酸乙脂D. 丙酮>乙醇>甲醇E. 苯>乙醚>甲醇9. 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 C )A. 熔点的测定B.观察结晶的晶形C. 闻气味D. 测定旋光度E. 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10. 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D )A. 氯仿B. 苯C. 正丁醇D. 丙酮E. 乙醚11.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C )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渗漉法D. 连续回流法E.蒸馏法12.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B )A. UVB. IRC. MSD. NMRE. HI-MS13. 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E )A. 醛基B. 酮基C. 酯基D. 甲氧基E. 醇羟基14.采用溶剂极性递增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提取,下列溶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A.C6H6、CHCl3、Me2CO、AcOEt、EtOH、H2OB.C6H6、CHCl3、AcOEt 、Me2CO、EtOH、H2OC.H2O、AcOEt、EtOH、Me2CO、CHCl3、C6H6D.CHCl3、AcOEt、C6H6、Me2CO、EtOH、H2OE.H2O、AcOEt、Me2CO、EtOH、C6H6、CHCl315.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B )A. 生物碱B. 叶绿素C. 鞣质D. 黄酮E. 皂苷16.影响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B)A.药材粉碎度B. 温度C. 时间D. 细胞内外浓度差E.药材干湿度17.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B)A. 两相溶剂互溶B. 两相溶剂互不溶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18.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B)A.洗脱剂无变化B.极性梯度洗脱C.碱性梯度洗脱D.酸性梯度洗脱E.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19.结构式测定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 C )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可见光谱D.核磁共振光谱E.质谱20.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 )A.碳的数目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21.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D )A.生物碱B.苷C.苷元D.多糖E.鞣质2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B)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23.可用于确定分子量的波谱是( C )A.氢谱B.紫外光谱C.质谱D.红外光谱E.碳谱(二)多项选择题1.加入另一种溶剂改变溶液极性,使部分物质沉淀分离的方法有(ABD )A.水提醇沉法B.醇提水沉法C.酸提碱沉法D.醇提醚沉法E.明胶沉淀法2.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BCE A.醇提水沉法B.酸提碱沉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E.等电点沉淀法3.下列溶剂极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BDE )A.乙醚>水>甲醇B.水>乙醇>乙酸乙酯C.水>石油醚>丙酮D.甲醇>氯仿>石油醚E.水>正丁醇>氯仿4.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包括(ACE )A.聚酰胺色谱B.红外光谱C.硅胶色谱D.质谱E.葡聚糖凝胶色谱5.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有(ABD )A.重结晶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水蒸气蒸馏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E.核磁共振光谱法6.应用两相溶剂萃取法对物质进行分离,要求(BC )A.两种溶剂可任意互溶B.两种溶剂不能任意互溶C.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D.加入一种溶剂可使物质沉淀析出E.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发生改变7.用正相柱色谱法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BD )A.只适于分离水溶性成分B.适于分离极性较大成分如苷类等C.适于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油脂、高级脂肪酸等D.极性小的成分先洗脱出柱E.极性大的成分先洗脱出柱8. 液-液分配柱色谱用的载体主要有(ACEA.硅胶B. 聚酰胺C. 硅藻土D.活性炭E.纤维素粉9. 下列有关硅胶的论述,正确的是(ABDE )A.与物质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B. 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C.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D.一般显酸E. 含水量越多,吸附力越小10.对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聚酰胺色谱分离是(ADE )A.通过聚酰胺与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产生吸附B.水的洗脱能力最强C.丙酮的洗脱能力比甲醇弱D.可用于植物粗提取物的脱鞣质处理E.特别适宜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11. 透析法适用于分离(BE )A. 酚酸与羧酸B.多糖与单糖C.油脂与蜡D.挥发油与油脂E.氨基酸与多肽12. 凝胶过滤法适宜分离(ACDA.多肽B.氨基酸C.蛋白质D.多糖E.皂苷13. 离子交换树脂法适宜分离(ABCD )A.肽类B.氨基酸C.生物碱D.有机酸E.黄酮14.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包括(ABD )A.氢键吸附B.范德华引力C.化学吸附D.分子筛性E. 分配系数差异15.大孔吸附树脂(ACE )A.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B.以乙醇湿法装柱后可直接使用C.可用于苷类成分和糖类成分的分离D.洗脱液可选用丙酮和氯仿等E.可选用不同的洗脱液或不同浓度的同一溶剂洗脱16.提取分离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时不需加热的方法是(BDEA. 回流法B.渗漉法C.升华法D.透析法E.盐析法17.判断结晶物的纯度包括(ABCDE )A.晶形B.色泽C.熔点和熔距D.在多种展开剂系统中检定只有一个斑点E.是前面四项均需要的18.检查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有(ABCDE )A.熔点测定B. 薄层色谱法C.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19.分子式的测定可采用下列方法(ACD )A.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B.Klyne经验公式计算C.同位素峰度比法D.高分辨质谱法E.13C-NMR法20.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BDE)()()()()A.高效液相色谱法B.质谱法C.气相色谱法D.紫外光谱法E.核磁共振法21.测定和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方法包括(ABE )A.确定单体B.物理常数测定C.确定极性大小D.测定荧光性质和溶解性E.解析各种光谱22. 目前可用于确定化合物分子式的方法有(ABC )A.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B.同位素峰位法C. HI-MS法D. EI-MS法E. CI-MS法23. MS在化合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ACD )()()()()A.测定分子量B.确定官能团C.推算分子式D.推测结构式E.推断分子构象24.质谱(MS)可提供的结构信息有(ABD )A.确定分子量B.求算分子式C.区别芳环取代D.根据裂解的碎片峰推测结构E.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25.各种质谱方法中,依据其离子源不同可分为(ADEA.电子轰击电离B.加热电离C.酸碱电离D.场解析电离E.快速原子轰击电离26.氢核磁共振谱(1H-NMR)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BC )A.确定分子量B.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C.推断分子中氢的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D.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E.通过加人诊断试剂推断取代基类型、数目等27.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ACE )A.结构类型B.性质与剂型的关系C.提取分离方法D.活性筛选E.结构鉴定二、名词解释1. 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第十一章 生物碱2
![天然药物化学:第十一章 生物碱2](https://img.taocdn.com/s3/m/0133d56c4a7302768f993920.png)
天然药物化学
麻黄碱
9.58
石蒜碱
pKa 6.4
二氢石蒜碱
8.4
(2)静电场效应
天然药物化学
分子中同时含有2个N原子时,第一个N质子 化后,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NHR2), 对第二个N原子产生两种碱性 的效应:
静电场效应:通过空间静电引力(空间近,作用强) 诱 导 效 应:通过碳链传递(碳链长,作用减弱)
天然药物化学
(1)N-sp3(氨型): ↑ ↑ ↑ ↑↓
碱性较强:pKa 7~12
?
• 脂肪烃胺类
pKa 9.58
• 脂环烃胺类
pKa 9.50
NH
天然药物化学
(3)N-sp2不等性杂化(吡啶型等) ↑ ↑ ↑↓ ↑
碱性较弱:pKa 2~7 A类:
吡啶 pKa 5.25
喹啉 4.94
异喹啉 5.40
---------粉红色沉淀 碘化汞钾试剂(Mayer’s reagent)------类白色沉淀 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s reagent)----黄至橙色沉淀 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TLC或PC显色剂
橙色斑点
天然药物化学
注意: (1) 假阳性反应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鞣质、某些苷类、 有共轭双键的羰基化合物等 需预处理,排除干扰
亲水性生物碱: 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可溶于甲(乙)醇
特殊结构:
含酸性基团(酚OH、COOH):溶于稀碱水(酸碱两性) 含内酯环:遇碱内酯环开裂成盐而溶解,加酸还原
天然药物化学
亲脂性生物碱: 多数仲胺、叔胺生物碱
例外:
HO C H
CH3 CH
NH2CH3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药大版)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药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754768a98271fe910ef985.png)
OH
7.68
OH
6.82 7.51
HO
6.18
6.33
O
OGlc 6 Rha OH O
7
例题3 例题3
从中药黄芩中得一黄色针晶, 摄氏度( 从中药黄芩中得一黄色针晶,mp300-2摄氏度(丙酮), 摄氏度 丙酮), FeCl3反应阳性,HCl-Mg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阴性, 反应阳性, 反应阳性, 反应阴性, 反应阳性 反应阴性 ZrOCl2反应黄色,加枸橼酸黄色消退,Gibbs反应阴性, 反应黄色,加枸橼酸黄色消退, 反应阴性, 反应阴性 SrCl2反应阴性。EI-MS给出分子量 。其光谱数据如下: 反应阴性。 给出分子量300。其光谱数据如下: 给出分子量 UV(λmax): MeOH 277, 328 NaOMe 284, 300, 400 NaOAc 284, 390 AlCl3 264sh, 284, 312, 353, 400 (DMSO-d6)δ: 12.35(1H, s), 7.81 (2H, d, J = 9 Hz), 6.87 (2H, d, J = 9 Hz), 6.68 (1H, s), 6.20 (1H, s), 3.82 (3H, s)。 。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一 色谱法的检识 二 紫外光谱 三 1H-NMR 四
13C-NMR
五 质谱
3
习题1 习题1
甲醇), 粉反应呈阳性。 谱显示 黄色粉末 (甲醇 ,HCl-Mg粉反应呈阳性。IR谱显示 甲醇 粉反应呈阳性 、 、 有羟基 (3334 cm–1)、共轭羰基 (1656 cm–1)、苯环 (1613,1506 cm–1) 吸收峰。ESI–MS m/z 329 [M– , 吸收峰。 H]-,314 ,299 。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3f128ac1866fb84ae55c8d38.png)
37
• e. 大孔吸附树脂
• 原理:吸附性(范德华引力或氢键)和分子筛原 理相结合。
• 材料性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酯等加入致孔剂甲酰胺聚合而成。分为极性、非 极性等。
• 吸附强弱: • 1.树脂极性和化合物的极性 • 2.树脂空间结构(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等) • 3.溶剂的性质 • 4.洗脱剂的极性越小,洗脱力越强 • 5.PH值
OH
1
CH3 O
HO O
OH OH
OH
2
CH3 O
CH3 O
OH OH
OH
3
CH3 O
CH3 O
OH OH
OH
4
lesson2 33
• 溶剂的极性大小可按其介电常数()大 小排列( 极性渐大 ) :
• 己烷 苯
• 1.88 2.29
无水乙醚 4.47
CHCl3 5.20
• AcOEt 乙醇 甲醇
C2H5 C2H5
NH
1.2万个化合物
Cl
N
阿的平
C2H5 N
C2H5
OCH3
1.4万个化合物
Cl
HN CH3
N 氯奎
C2H5 N
C2H5
19 Lesson 1
⑵ 控制中药材及制剂质量
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时间(丸散膏丹,神仙难辨) 三维IR、指纹NMR等技术鉴别
⑶ 改进剂型,提高疗效
传统剂型粗糙,给药途径太少,使用不便,显效较慢。 参脉注射液等(三九药业,赵新先)
滤
质
反 ≤1nm 渗 透
除去各种无机盐、金属离子、低分 子量的分子
42
• ⑤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 原理: 可交换的离子与树脂上的交换基团进行离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e6acc84693daef5ef73d82.png)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教案大纲课程编号:80003347课程英文名: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学分:3 学分总学时数:54学时周学时数:3适用专业:药学院中药学专业适用学生类别:内、外招生开课单位: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一、教案目标及教案要求:1 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中主要成分类别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 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寻找中药有效成分的途径,为开发研究新药奠定基础。
3 了解天然药物主要化学成分类别的生物合成途径。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 本课程的重点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尤其是某些著名天然药物活性化合物,如紫杉醇、小檗碱、芦丁、青蒿素等的分离和鉴定工作。
2 难点多集中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鉴定和主要化合物类别的生物合成工作。
三、主要实践性教案环节及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实践性教案环节为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通过实验教案巩固课堂教案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具体说明请参阅《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教案大纲》。
四、教材和参考书:教材:[1] 吴立军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参考书:[1] 姚新生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陆蕴如主编. 中药化学.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考核形式:闭卷成绩计算:总成绩<100%)=期末测试成绩<90%)+平时成绩<10%)六、基本教案内容: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学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各类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等。
天然产物化学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天然产物化学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437080733687e21af45a9bc.png)
现代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大致过程
合成
情报
提取、结 构测定
活性筛选
申请专利
选择确定作为开发对象的目标化合物
工业化探讨(大量制备)
(GLP)
药效药理
致畸
药 理
一般药理 药物动态
特 致癌
殊 毒 性
致瘾 生殖毒性
生 化
吸收排泄 代谢
毒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性 慢性毒性
作用机理
理化学性质、
制定质量标准 稳定性 配伍变化 试验方法
O
(高活性)
(低活性)
第三节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一、调研
在开展某一天然药物的研究中,研究开始前,必
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这其中包括实地调查、资源
调研和文献调研三个方面。
实地调查 包括临床疗效的考察和实际应用效果(民间使用情况) 资源调查
植物的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品种的多少 文献调研 相关近缘植物的研究、所含有的化合物类别、研究方 法等
例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筛选
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的建立. 试验模型可以有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酶或 受体以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等。 2.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 这是追踪分离活性化合物的前提。 为了确保活性成分离工作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 对供试天然药物或中药有时须采用多项指标、体 内外进行测试加以确认。
喜树原料12kg
热正己烷提取
正己烷提取物 (无活性,弃去)
植物残渣
乙醇提取 用4 倍体积的氯仿+1 / 4 体积的5%含水乙醇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19
12 11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b930b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c.png)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答案见最后) (第⼗、⼗⼀不是重点,没有)第⼀章(⼀)⼀、名词解释1、⾼速逆流⾊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次代谢过程⼆、以下每⼀道考题下⾯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个最佳答案。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 纤维素B. 展开剂中极性较⼩的溶液C. 展开剂中极性较⼤的溶液D. ⽔2、硅胶⾊谱⼀般不适合于分离()A、⾹⾖素类化合物B、⽣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CHCl3B. 苯C. Et2 OD. ⽯油醚4、利⽤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羟酸演变⽽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B. 萜类C. 黄酮类D. ⽊脂素类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实现分离的⽅法有A.醇提⽔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 CHCl3B. 丙酮C. Et2 OD. 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B. ⼩分⼦化合物C. ⼤分⼦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种展开剂展开,呈单⼀斑点,所以该晶体为⼀单体。
( )2、糖、蛋⽩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次代谢产物。
()3、⼆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氧化、热解及提⾼品质的突出优点。
()4、⾊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法()5、铅盐沉淀法常⽤于中药⽣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物转化,可为⼀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7、在活性筛选⽅法的指导下进⾏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作者与活性测试⼈员两个⽅⾯的配合。
5-天然药物化学-王乂
![5-天然药物化学-王乂](https://img.taocdn.com/s3/m/e227378c0b4c2e3f572763f7.png)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各类天然药物(含海洋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来源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和检识,天然来源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定在天然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开设主要帮助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来源的活性成分。
内容编排上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主要包括掌握药物组成中天然药物主要类型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熟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了解天然药物的构效关系及各主要类型天然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促使学生探求天然产物研究的最新发展,天然药物化学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寻找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途径,使学生具备从事与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天然药物化学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波谱学课程的- 1 -基础上,着重围绕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与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
学生应首先熟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波谱解析课程的相关内容。
要求先修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波谱解析课程。
二、课程目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目标是针对药学学科的学生,培养他们从事与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对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分析,并熟悉天然产物常见结构类型及鉴别方法,推测其理化性质,能够应用代色谱学手段对天然来源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了解通过现代波谱学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3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3](https://img.taocdn.com/s3/m/b921b27be2bd960591c67721.png)
黄酮类1H NMR实例
芹菜素-7-O葡萄糖苷
40
黄酮类化合物1H NMR 其他取代基
OH OH
HO 7
O
3
5
OH
OH O
δ5-OH: ≈12 ppm δ7-OH: ≈11 ppm δ3-OH: ≈10 ppm
甲基 乙酰氧基 甲氧基
H-CH3 2.04-2.45
(3H,s)
诊断试剂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常用的诊断试剂:
甲醇钠(NaOCH3) 醋酸钠(NaOCOCH3) 醋酸钠/硼酸(NaOCOCH3/H3BO3) 三氯化铝(AlCl3) 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
1
诊断试剂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1. NaOMe:碱性强,酚OH易形成钠盐。PhOHPhONa+,从而增加电子云密度和流动性 红移。
9
氢核磁共振基础知识(一)
10
氢核磁共振基础知识(二) 特征质子化学位移
常用溶剂的质子
CHCl3
的化学位移值
D (7.27)
6—8.5
0.5(1)—5.5 2—4.7
1.7—3
OH
NH2 NH
10.5—12
9—10
4.6—5.9
0.2—1.5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RCOOH
2.30-2.45 (3H,s)
3.45-4.10 (3H,s)
41
黄酮类型1H NMR实例
木犀草素
5-OH
7-OH
4‘-OH 3’-OH
42
6.5-7.1, d
24
4′-取代黄酮实例
芹菜素
25
天然药物萃取与分离习题问题详解
![天然药物萃取与分离习题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cfcddfbed5b9f3f80f1cb1.png)
第一章总论习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高效液相色谱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A.吸附剂颗粒小B.压力比常规色谱高C.流速更快D.有自动记录装宜2.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A.纤维素B.滤纸所含的5~7%的水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醇羟基3.利用较少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提取较为完全的方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透析法D.浸渍法4.某化合物用三氯甲烷在缓冲盐纸色谱上展开,其Rf值随pH增大而减少,这说明它可能是()。
A.酸性化合物B.碱性化合物C.中性化合物D.酸碱两性化合物5.通常要应用碱性氧化铝色谱分离,而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分离的化合物为()。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依次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来提取药效成分应采取的极性顺序是()7.有效成分是指()A.需要提纯的成分B.含疑髙的成分C.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成分D.无副作用的成分8.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用较广的溶剂是()。
A.水B.乙醇C.乙瞇D.苯9.化合物I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为()。
A. MVA途径B.桂皮酸途径C. AA-MA途径D.氨基酸途径10.植物的醇提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A.树胶B.蛋白质C.树脂D.氨基酸A.回流法 B.渗漏法 C.水蒸气蒸懈法 D .煎煮法1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提取()A.极性大的成分B.极性小的成分C.离子型化合物D.能气化的成分 13・索氏提取回流法语常用回流提取法相比,其优越性是( )oA ・节省时间且效率髙B.节省溶剂且效率髙14. 可根据化合物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色谱有( A.凝胶色谱B.硅胶色谱C.氧化铝色谱15. 根据色谱原理不同,色谱法主要有( A. 硅胶色谱和氧化铝色谱 B. 聚酰胺色谱和硅胶色谱 C. 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D. 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16.化合物进入凝胶吸附色谱后的结果是( )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髙的先流出17•硅胶吸附色谱的分离是依拯对混合组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
这是追踪 例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筛选抗肿瘤活性植物或动物粗提取物方法 植物粗提取物 本方法的优点是: 体 外 多 项 指 标 筛 选 分离活性化 ①活性低或含量少的化合物不至于 抗肿瘤活性 丢失 合物的前提。 ②增加了检出新化合物的机会; 示有抗肿瘤活性 ③可能分离得到不同作用机制的化 为了确保活 体 内 筛 选 抗 肿 合物 瘤活性 性成分离工 作在可靠的 有抗肿瘤活性 无抗肿瘤活性 基础上进行, 确 定 抗 肿 瘤 活 性 或 溶剂分配 作用机理有新颖性 对供试天然 色谱分离 浓缩物 药物或中药 示 有 新 颖 性 有时须采用 示有抗肿瘤活性 多项指标、 跟 踪 分 离 活 性 成 分 体内复筛抗肿瘤活性 体内外进行 测试加以确 有活性 认。 无活性
OH O 21 O 17
氯 仿 层 (222g) (高 活 性 )
水层 氯仿处理
氯 仿 层 (32g) (高 活 性 )
水层 (低 活 性 )
第三节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在开展某一天然药物的研究中,研究开始前,必须进 . 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这其中包括实地调查,资源调研 和文献调研三个方面。
二、偶然发现
偶然发现在新药研究和发现中是较常见的,最典型的 例子是青霉素的发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一次 在研究葡萄球菌的实验中偶然发现那次培养的细菌有些菌 落没有生长,仔细观察发现,在这次实验中,培养基被霉 菌污染所致,后来从这种霉菌中发现了能杀灭细菌的物质 青霉素,开辟了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领域。
分离过程中常配合采用各种分离手段以求获得良好的 分离效果,并应尽量避免采用可能导致活性成分分解或不 可逆吸附的方法或试剂。
四、代谢研究
(1) 药物的代谢研究结果又往往给新药研究提供信息。 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不同,有些药物转化后,活性更 高,有些转化后则失活,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新药设计 的重要知识。 (2)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 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开发
第一节
概
述
2l世纪已经到来,在新的世纪,具有我国传统文化 特色和独特优势的中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类疾病谱已悄然发生改变,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 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 的模式,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正发挥着越来 越大的作用。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回归 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医药倍受青睐。
大黄(Rheum coreanum 健胃、缓泻 及R. palmatum的杂交种) 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贝(日本产) (Babylonia japonica) 软紫草 (Arnebia euchroma) 利胆、抗炎 口渴、视力减退、 瞳孔散大、言语障 碍、便秘
止血、抗炎、抗菌、 前列腺素PGE2生 抗病毒、抗癌 合成抑制活性
研究实例二
喜 树 原 料 12kg
喜树碱的发现
热正己烷提取
正己烷提取物
植物残渣 乙醇提取 用 4 倍 体 积 的 氯 仿 +1/4 体 积 的 5%含 水 乙 醇 处 理
19
(无 活 性 , 弃 去 )
12 A 10 9 8
11
1 N B 7
18 2 C 6 5 3 N 4 14 D 16 O 20 F
2 .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 (Bioassay Directed Separation)。 在供试样品的活性确定以后,选用简易、灵敏、可靠 的活性测试方法作指导;在分离的每一阶段对分离所得的 各个组分进行活性定量研究和评价,跟踪其中活性的部分。 缺点: (1)活性测试的样品及工作量均大大增加; (2)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优点: (1)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化合物类型的框框限制,只 以活性为指标进行追踪,故发现新化合物的可能性很大。 (2)如果分离过程的某一阶段,如因分离方法或材料选 择不当,导致活性化合物的分解变化或流散时,还能迅速 查明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对天然活性化 合物的分离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
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中国医药市场融入国际医药大市场的 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加剧,将面临强大跨国医药集团的激烈竞 争以及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传统医药产品和德国、法 国等欧洲国家植物药的巨大冲击,我国生产的众多传统中药产 品由于尚不能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目前仅3%的国 际市场销售份额还有可能进一步萎缩。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 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约有30000余种高等植物。我国有从热 带、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的多种植物资源,其中特有种占50% 以上,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蕴 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为从事天然药物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材 料。
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 剂。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 制剂。 3、中药材的代用品。 4、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 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9、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致畸 致癌 致瘾 生殖毒性
工业制备方 法探讨
合成 提取精制 发酵 制剂化探讨
I期:毒性(健康人群)
申请临床试验(GCP)
代谢
作用机理
急性毒性 毒 亚急性毒性 性 慢性毒性
临床试验用样品
第二节
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途径
一、经验积累
中药的研究离不开祖国医学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是寻找新 药的极为重要的源泉和基础。古代,人类在寻找新药的漫长历史中, 在亲身“尝试”中不断积累各种药物知识,即神农尝百草的方法。 在天然药物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经典文献的调研,如根据中医经 验和历代医书上记载中药青蒿对“截疟”有效。东晋葛洪著《肘后 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说明 青蒿中含有抗疟有效成分,且加热易破坏,故将青蒿低温提取获得 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用于抗疟具有显著的特点,又通过构效关系 研究合成了新的衍生物,疗效显著提高,且水溶解性更强。 文献是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近缘植物的研 究概况。只有了解前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借鉴和 利用前人的经验开展新的研究十少走弯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
(弃 去 )
3.在众多生物活性中力求找出最本质的作用
天然药物或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可能作用于多个靶点,因而具有多种疗效,即表现出多方面的活 性。研究者应当力求找出其中最本质的作用,选择建立反映临床治疗作用特点、且效果与之平行的 活性测试体系,才有可能追踪分离出目的活性成分或甚至有效成分。
中药或天然药物名称 乌头 (Aconitum spp.)
红 豆 杉 茎 12kg 95%乙 醇 提 取 浓缩物 氯 仿 --甲 醇 萃 取
CH3COO H H H
10 9 3 1 2
O OH
7 4
H
O
C C C O OH NHCO O
H OH OCO
OCOCH3
水 层 (弃 去 )
氯仿 30 管 液 滴 逆 流 层 析 8--18 管 (14g,T/C=30%,23mg/kg) 400 管 液 滴 逆 流 层 析 170--189 管 (2.4g,T/C=16%,15mg/kg) 加苯研磨 析 出 Taxol(0.5g,T/C=24%,5mg/kg)
现代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大致过程
合成
情报 活性筛选 提取、结 构测定
创新药物源 头研究阶段
上市销售(GSP)
申请专利
申请生产许可(GMP)
杂志公开发表 接受公众检验
选择确定作为开发对象的目标化合物 工业化探讨(大量制备)
(GLP)
药效药理
药 理 生 化 一般药理 药物动态 吸收排泄 特 殊 毒 性
III期:毒性、药效(多数病人, 多点观察) II期:毒性、药效(少数病人) 理化学性质、 制定质量标准 稳定性 配伍变化 试验方法 试验规格
例
青蒿素的构效关系研究
六、其他领域的研究
(1) 在新药的研究中,深入 开展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也 能为新药的发现提供重要的线索。 (2)利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现新药。
实例一
紫杉醇的发现
1971年:提取分离,结构确定,活性确认 1975-76年:在多种瘤株上实验有效; 1977年:临床前研究; 1979年:作用机理探明; 1982年:Ⅰ期临床实验; 1985-86年:Ⅱ期临床实验(卵巢癌); 1986年:紫杉醇侧链的全合成; 1988年:紫杉醇半合成; 1990-93年:侧链合成方法的改进; 1992年:FDA批准; 1994年:首次全合成。
三、药物普筛
本世纪初,特别是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在特
定药理模型的基础上筛选药物的工作,对天然药物的筛选, 导致了许多新药的发现。 药物的筛选有两种方法: 1.分离纯化得到纯品化合物,然后再进行活性测试。 优点: (1)目标清楚,方法简捷,指标明确,标准同一。 (2)分得标准品后可进行多种药理活性的测试。 缺点: (1)如果选择的分离方法不当,活性化合物丢失的可能 性极大。 (2)对于极微量活性化合物,这种方法很容易漏检。
生理活性 强心、利尿 兴奋、镇痛
活性筛选体系 Yagi-Hartung法 (离体蛙心) 致泻活性(小鼠) 胆汁分泌促进作用 atropine定量法 (小鼠散瞳率试验)
目标活性物质 去甲基乌药碱 (Higenamine) 乌头碱类 番泻苷 (sennoside) 茵陈色原酮 (capillarisin)等 surugato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