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6条易混淆概念解析

合集下载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7 10 3 5 1 4 12
4 11

2 11

6 11
(2)看线段图列式计算。
7 7

120吨 8
120吨 8

?吨
1 4
?吨
1 4
(2)看线段图列式计算。
7 8 7 8


?吨
1 4
?吨

1 4
剪一颗五角星需要
1 6
张纸, 15 颗, ?
军军剪了 9 颗,红红剪了 他们一共需要多少张纸
错误: 9 1 5 6
1
把一根长5米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米

1千克的
3 4
与 3 千克的
1 4
相等吗?
一种大豆
2 3
吨能榨油
1 2
吨,每吨大豆榨油多少
吨?
榨1吨油需要多少吨大豆?
-能简就简,不加甄别115-15×4
4 5

4 5
来自百度文库

2 3
7 16

7 16

2 9
-侥幸心理,印象凑数845-127-263
14÷ -不辨特征,简单模仿。 ( =14÷ =98
1 3
1 3

1 4
)
1 4

小学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及小学数学知识归类

小学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及小学数学知识归类

小学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及小学数学知识归类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阶段,但是由于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有限,容易犯一些常见的错误。本文将总结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并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类,以帮助学生克服易错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易错知识点总结:

1.零的概念:学生往往忽视零的概念,容易将零当作普通数字,忽略其特殊性。例如在加减运算中,不注意零的作用会导致结果错误。

2.运算符优先级:学生容易混淆加减乘除的优先级,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正确记住优先级可以避免这个错误。

3.数字排列顺序:学生注意不到数字排列顺序的变化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例如在乘法中,乘数和被乘数的位置交换会导致结果不同。

4.单位换算:学生容易在单位换算中弄错各个单位的换算关系,例如时、分、秒的换算,常犯加减错误。

5.小数和分数的理解: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容易混淆,常常忽视小数点和分数线的作用,导致计算错误。

6.分数的加减乘除:学生容易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忽略分数单位的对齐,常常不进行化简就进行运算,导致结果错误。

7.数据整理和图形识别:学生在数据整理和图形识别中容易遗漏或混淆数据,无法正确解决问题。

8.异常值排除:在寻找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学生容易忽略其中的异常值,没有正确判断结果。

小学数学知识归类:

1.数的概念与认识:整数、正数、负数、自然数、零的概念与性质。

2.加减运算:整数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3.乘除运算:整数乘法、小数的乘法与除法、分数的乘法与除法、混

合运算。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百度文库
小学数学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3日星期日2022/4/32022/4/32022/4/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32022/4/32022/4/34/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32022/4/3April 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的表现

1、偷换概念

所谓的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个问题解答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的概念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

【案例】:教学“求平均数”后,学生在作业时曾出现过如下错误:一只轮船从甲港出发,顺水每小时航行24千米,3小时到达乙港。这只轮船返回时逆水航行用4小时回到甲港。这只轮船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错解】24×3÷4=18(千米)(24+18)÷2=21(千米)。这道题实质上是要求这只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上述错误中的结果每小时21千米,是顺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24千米)和逆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18千米)的平均值,即求得的是一个“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平均速度”。

显然上述错误就在于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用“速度的平均值”去替换“平均速度”了。

2、思维肤浅

基本表现:满足对基本知识的一知半解;观察问题局限于表面现象,考虑问题不周全,解决问题中盲目试误的成分大。

【案例】: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不少学生一看到题目后,不加思索地马上列式解答:①24×=16(厘米),②24×=8(厘米),③16×8=128(平方厘米)。这里学生对题中的“24厘米”和“2:1”这两个条件缺乏真正的理解,而把“24厘米”当成了“2:1”这个比的总数量,这是学生对“按比例分配问题”一知半解的具体表现。

【启示】:培养学生善于洞察数学对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认真分析、深刻理解题意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在解题前、解题中、解题后的反思。

小学数学知识常见错误解析方法解析讨论

小学数学知识常见错误解析方法解析讨论

小学数学知识常见错误解析方法解析讨论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知

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常常会犯一些错误。本文将讨论一些小学数学知识常见错误,并提供解析方法进行讨论。

一、概念错误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例如,他们可能会将“面积”

和“周长”概念混淆,或者将“平行”和“垂直”概念弄混。针对这些错误,教师可以采

取以下解析方法:

1.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来理解概念。例如,可以用纸片来演示面积和周长

的区别,或者用两根铅笔来演示平行和垂直的关系。通过实物的比较,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2. 提供简单明了的定义。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给学生解释这些概念的定义,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概念框架。同时,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二、运算错误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也常常会出现错误。例如,他们可能会忘记进位或

借位,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漏项。针对这些错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解析方法:

1. 强调运算的步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运算的步骤,例如加法的竖式计算步骤,或者乘法的列竖式计算步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计算习惯。

2. 提供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并且能

够更加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教师可以在练习中加入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三、问题解读错误

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会出现问题解读错误的情况。例如,他们可能

会将问题中的条件理解错误,或者将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忽略掉。针对这些错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解析方法:

小学数学最容易搞错的15条基础概念

小学数学最容易搞错的15条基础概念

小学数学最容易搞错的15条基础概念,一定要教会孩子

目录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1)

2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 (2)

3什么是有效数字一无效数字? (3)

4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是否互为逆运算? (3)

5为什么不写“倍”? (4)

6“倍”和“倍数”的区别 (4)

7“时”和“小时”有什么不同? (5)

8“改写”和“省略”是一样的吗? (6)

9“路程”就是“距离”吗? (6)

10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还是1/1? (7)

11像0/3、0.2/3、3/0.2这样的数是不是分数? (7)

12比6多½的数应该是“6+½”还是“6+(1+½)” (7)

13计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 (8)

14小于90度的角都是锐角吗? (8)

15足球比赛记分牌上的“3︰2”是数学中的“比”吗? (9)

小学数学有些基础概念看似简单,但是有时候连大人也搞不清。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数学中比较易混淆的基础概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最新完整版教师招聘必学小学数学新教材16条知识点解析

最新完整版教师招聘必学小学数学新教材16条知识点解析

小学数学新教材16条知识点解析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数学教师所接受。对处于微观知识层面的一些现实性“诘问”,诸如“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计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等等,看似“细节”的问题,却是彰显数学教学“科学性”“严谨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处理不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

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

课标教材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

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认为自然数从0开始,我国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认为0不是自然数。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材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小学数学易混概念辨析

小学数学易混概念辨析

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概念辨析

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钟云珠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其中,有一些意义相近却不尽相同、互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较易混淆。在教学中,应注意辨析它们的异同,把每一个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突出出来,以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准确地运用。

数学基础知识有:概念、法则、定理、性质。

一、数学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一)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在数学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判断构成的,可以说,数学概念是数学的细胞。

判断、推理、证明都基于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本质属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许多的性质,如形状、颜色、气味等。一个事物除了有许多性质外,还与其他事物间存在各种关系,如,上下、左右、大于、小于、胜负、平等、互助等等,在形式逻辑中把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事物的属性。任何事物都有许多的属性,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有些属性是某个或某类事物所特有的,决定该事物的本质,使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它自己,并把这种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这种事物的基本属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事物本质的规定性。

(二)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形式。

1.定义式

定义式是用确切而简要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性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

四年级小学数学易错知识点解析

四年级小学数学易错知识点解析
() 错解: √ 正解: ╳
易错提示: 错解错在个级或万级少写了一个 0 占位。题中 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个位上一个单位 也没有,都要写 0 占位,应该写作:48000050。
易错点 3:求近似数遇到要保留的数位上是 9 时,没有进位 8996213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错解: 899 正解: 900 易错提示: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是几,如果 大于或等于 5 就向万位进 1;如果小于 5,就舍 去。8996213 千位上是 6,万位上要加 1,也就 是 900 万。
易错点 5:未能正确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已知 173×14=2422,则(173×3)×(14×3)= 。 错解: 7266 正解: 21798 易错提示: 当两个因数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时, 积要乘或除以这个数两次。
易错点 6:利用积不变的规律简便运算时改变 原式的大小 用简便方法计算:25×48 错解: 25×48 =(25×4)×(48×4) =100×192 =19200 正解: 25×48 =(25×4)×(48÷4)
易错点 2:未准确掌握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
4 公顷=
平方米
错解:
400
正解:
40000
易错提示:
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0, 把公顷换 算成平方米要乘进率 10000,4×10000=40000, 即 4 公顷=40000 平方米。

小学数学概念辨析

小学数学概念辨析
第5页
描述式:用某些生动、具体旳语言对概念进 行描述。(重要是对概念旳特性进行描述) 一般原始旳概念,和在小学中不也许用品体旳数学 语言来定义旳,多数用描述式。 如:“我们在数物体旳时候,用来表达物体个数旳 0、1、2、3、4、5……叫自然数”;“象1.25、 0.726、0.005等都是小数”等。。
第10页
1.数与数字
数字:是用来记数旳符号。如:中国数字、阿拉伯数字、 罗马数字 、英文数字等等。 数:是表达事物旳量旳基本数学概念。如:自然数、 整数、有理数等等。
教学时要对旳使用这两个概念: 如:3+2=5不能说成是3和2两个数字相加; 十位上旳数相加,不能说成十位上旳数字相加。
第11页
数和数字是两个不同旳概念,它们有区别,又有联 系。 1.写数时,离不开数字; 2.用数字记数时,有一定旳记数办法和组数规则; 3.不同旳记数系统可以使用相似旳数字;(如十进制和二
3.1415926 ……
第28页
(7)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 一位开始旳,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8)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 分第一位开始旳,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注意:写循环小数旳时候,为了简 便,小数旳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种循环 节,并在这个循环节旳首、末位数字上 各点一种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种数 字,就只在它旳上面点一种点。

对小学数学新教材16个易混淆知识点的解析

对小学数学新教材16个易混淆知识点的解析

对小学数学新教材16个易混淆知识点的解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数学教师所接受。对处于微观知识层面的一些现实性“诘问”,诸如“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计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等等,看似“细节”的问题,却是彰显数学教学“科学性”“严谨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处理不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

课标教材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

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

最易混淆的小学数学概念五-“小时”与“时”有何区别?

最易混淆的小学数学概念五-“小时”与“时”有何区别?

最易混淆的⼩学数学概念五-“⼩时”与“时”有何区别?

⼩时是⼀个时间单位,但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时并⾮国际时间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是秒)。

在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我国统⼀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把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

把⾮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天(⽇)、〔⼩〕时、分作为辅助单位。(注:〔〕⾥的字,在不

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这样,在我国范围内使⽤的法定时间单位就有:天(⽇)、〔⼩〕时、分、秒。由此,“时”既可

以表⽰时间,⼜可以表⽰时刻。

由于“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容易产⽣混淆,在实际应⽤时间单位“时”时,现⾏教材作了

如下处理:

1、当列式计算出时间的长短时,在得数的括号⾥写上时间的单位“时”。例如:超市营业时间:

21-9=12(时)。(此处可省略“⼩”字)

2、在⽤语⾔表述时间的长短时,为避免“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产⽣混淆,则在“时”的前⾯加

上⼀个“⼩”字。例如:超市营业时间12⼩时。

3、在⽤语⾔表⽰时刻时,⼀律不得出现“⼩时”字样。例如:公园每天早上7时30分开园(⽽⾮7

⼩时30分)。

-来源:整理于⽹络

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淆概念的列举

小学数学中部分易混淆概念的列举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和28 最大公因数是( )4; 最小公倍数是( )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向右 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 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从 某一个数字开始,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 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 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强调:循环节要 从小数部分从左往右看)。
质数与互质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一定互质 :
①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③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④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 数互质。
质数是针对一个数而言,如5是质数,互质数是针对 两个数来说的,如3和4是互质数,8和9是互质数,成 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
10、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 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 ,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 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 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不能写成2×2×7=28)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 、17、19、23、29、31、37、41、43、 47、53、59、61、67、71、73、79、83 、89、97共25个。

小学数学易混淆点全解析练习集

小学数学易混淆点全解析练习集

小学数学易混淆点全解析练习集数学是一门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学科,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一些概念和操作。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以下是一份小学数学易混淆点的全解析练习集。

一、数的读法与写法

1. 把下列阿拉伯数字写成汉字形式:734、521、609、896、205。

2. 把下列汉字数字写成阿拉伯数字形式:八百九十七、五十六、三千四百二十五、七百二十三、二万零一。

3. 用阿拉伯数字填空:七百大约是___个,二千九百零八大约是

_______个,五十六大约是_____个。

二、加法与减法运算

1. 用适当的运算符号填空:24 ____ 17 = 41,40 ____ 12 = 28。

2. 请按照要求计算:98 + 23 = ,75 - 36 = ,48 + 51 - 20 = ,73 - 25 + 48 = 。

3. 简化下列算式:17 + 23 - 9 + 45 = ,36 - 24 + 15 - 9 = 。

三、乘法与除法运算

1. 用适当的运算符号填空:5 ____ 4 = 20,36 ____ 9 = 4。

2. 请按照要求计算:12 × 3 = ,48 ÷ 6 = ,37 × 2 ÷ 4 = ,64 ÷ 8 × 2 = 。

3. 简化下列算式:8 × 5 - 4 × 3 = ,27 ÷ 9 + 15 ÷ 5 = 。

四、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换算

1. 把下列长度换算成厘米:2 米 = ___ 厘米,3 千米 = ___ 厘米,5 分米 = ___ 厘米。

2. 把下列面积换算成平方米:4 平方千米 = ___ 平方米,500 平方分米 = ___ 平方米,9 平方毫米 = ___ 平方米。

小学生易混淆的15个数学概念

小学生易混淆的15个数学概念

小学生易混淆的15个数学概念

小学是基础,唯有打好小学的地基,初中、高中、大学的大厦才能完好建成,极客数学帮老师总结,小学阶段最易混淆的15个数学知识。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数学教师所接受。对处于微观知识层面的一些现实性“诘问”,诸如“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计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等等,看似“细节”的问题,却是彰显数学教学“科学性”“严谨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处理不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特转录了困扰小学数学教师的16条“知识性诘问”,供同仁参考。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这样定义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边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

即:1、2、3、4、5、6、7、8、9。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为什么0也是自然数

课标教材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人们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于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编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定义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认为自然数从0开始,我国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认为0不是自然数。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材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说,将“0”规定为“自然数”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众所周知,数学中的集合被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两类。有限集合是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像某班学生的集合。无限集合是含有的元素个数是非有限的集合,如分数的集合。因为自然数具有“基数”的性质,因此用自然数来描述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很自然的。但在有限集合中,有一个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集合,叫空集{},元素个数为0。如果不把0作为自然数,那么空集的元素的个数就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了。如果把“0”作为一个自然数,那么自然数就可以完成刻画“有限集合元素个数”的任务了。于此,从“自然数的基数性”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把“0”作为自然数的好处。

把“0”作为自然数,不会影响自然数的“运算功能”。“0”加入传统的自然数集合,所有的“运算规则”依旧保持,如新自然数集合{0,1,2,…,n,…}中的任何两个自然数都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而运算结果仍然是自然数。同时,加法、乘法运算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以及乘法的分配律也不会受到影响。所以,“0”加盟到自然数集合实属理所当然,而不仅仅是人为的“规定”。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数和它的功能,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教学时不仅要知道和记住数学的“定义”和“规定”,还

应该思考“规定”背后的数学涵义。

3、什么是有效数字一无效数字

有效数字是对一个数的近似值的精确程度而提出的。同一个近似数如果在取舍时,保留的有效数字多,就比保留的有效数字少更精确。一般说,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到那一位上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如近似数0.00309有三个有效数字:3、0、9;0.520也有三个有效数字:5、2、0。而0.00309中左边的三个零,0.520中左边的一个零,都叫做无效数字。

4、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是否互为逆运算

“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这似乎成了许多老师的口头禅,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例如:加法“2+3=5”,其逆算为“5-2=3”,“5-3=2”。故此,加法的逆运算只有减法;减法“5-2=3”,其逆算有“5-3=2”,“2+3=5”。故此,减法的逆运算有减法和加法两种运算。综上可知,只能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而不能说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同理,也只能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不能说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5、为什么不写“倍”

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时,很多小朋友会自然提出这样的疑问,如:“饲养小组养了12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为什么“12÷3=4”的后面不写“倍”呢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质疑(学生有较强的解题规范意识)。但同时又该对学生说明:在解答应用题时,得数后面一般要写上的是数的单位名称。如:12只的“只”;8克的“克”。一个数只有带上单位名称,才能准确地表示出一个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轻重等等。但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它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例如,上面的计算结果“4”,表示12里面有4个3,就是12只小鸡是3只小鸭的4倍。所以,在算式里不写“倍”,以免“倍”与单位名称发生混淆。

6、“倍”和“倍数”的区别

在第一学段我们学习了“倍的初步认识”,认识了概念“倍”,而在第二学段,我们又学习到“倍数”这个概念。那么,“倍”和“倍数”这两个词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这两个词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倍”指的是数量关系,它建立在乘除法概念的基础上。例如:男生有10人,女生有30人,因为“10×3=30”或者“30÷10=3”,我们就说,女生人数(30)是男生人数(10)的3倍,也可以说,男生人数(10)的3倍等于女生人数(30)。勿宁说,“倍”其实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商(这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表现形式)。“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它建立在整除概念的基础上。例如,30能被6整除,30就是6的倍数。可见,“倍数”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具有特定的指向性),而且对数的形式有特别的要求(必须为整数)。同时我们又看到,30也是6的5倍,因为6×5=30,“6×5”表示6的5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倍”的涵义应宽泛于“倍数”,后者可以视为前者在特定情形下的一种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