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合集下载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及晨昏线。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它对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体性和差异性都有重要影响,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因此本节知识是高中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由于地球运动具有难以感知的特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还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空间智能有较大促进作用。

3.设计思路本节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情景——设疑——探究——建构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演示,画图等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动化。

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交流,归纳,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已初步具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教学。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的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学法指导。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昼夜更替现象2.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3.学会晨昏线的判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地理实验的探究以及相互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汇报探究成果的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 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等特点。

2、 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特点,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探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3、 绘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总结四季更替的成因和五带划分的方法。

4、 识别几种常见的光照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算,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活动1:阅读课本“地球的公转”图,借助三球仪或Flash 动画课件,认识地球公转的规律,填写表1-3-1中的空白部分:表1-3-1 地球公转的特点的轨道- 面与地球公转轨道- 面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目前角度为 。

(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纬 度之间往返移动。

阅读课本“黄赤交角”图和“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然后在图1-3-1中绘制“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运动”曲线,注明A 、B 、C 三点处的日期,并在各点间画箭头表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2)在图1-3-1中标出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并画箭头表明其移动方向。

(3)如果黄赤交角为0o 或30o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将会有什么变化?活动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 和 作有规律的变化。

(1)阅读课本“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图,借助数学知识,推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图1-3-1(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 ,从直射点向 递减。

所以: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②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 值;反之,达最 值。

阅读课本“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可知:①夏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②冬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③二分日时: 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重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自制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时间规划
导入新课
看图猜成语:立竿见影
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太阳高度在一天内的变化
画出不同图形中的正午太阳高度
合作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迁移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节
课堂小结: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跟踪检测:
出示二分二至日时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及画图,总结规律。
用动画演示北回归线以北A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变化特点,小组合作,利用自制学具演示其它地方B\C\D三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完成学案中相关内容。
主讲人
学科
地理
班级
日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题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通过绘图分析,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3、学以致用,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比较等,培养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为高一地理必修一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对于地球运动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这节课主要是采取了动画演示与自制学具应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探究地理规律,进而自己从中得出结论,达到本节课标的要求。教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实际分析问题。

3、通过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
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4、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树立唯物主义理念,培
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过程】
【激趣导入】2010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金谷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

2011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

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阳光充足,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
一、正午太阳高度
1、概念:
(1)、什么是太阳高度?
(2)、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合作探究】
(1)地球上总有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并且以直射纬线为中心,南北对称。

(2)某条纬线与太阳光直射纬线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纬差
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计算楼距
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楼距越短,纬度越高,楼距越长。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7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7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学习目标】 1. 通过绘图分析,说明昼夜长短随着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总结出四级更替的成因。

2 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比较等,锻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区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为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①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②夜弧,某地昼夜长短取决于此地所处纬线圈③昼夜弧占纬线圈总长度的比例。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a •太阳直射南北半球的哪半球,哪半球就④昼长夜短,同时,越移向该半球高纬度,昼就越长,夜就越短,该半球极地地区出现⑤极昼现象。

b .二分日,全球⑥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a .赤道至极圈:夏半年⑦昼长夜短,越接近夏至,昼越⑧长,夜越⑨短,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

b .极圈至极点:夏半年出现⑩极昼,越接近夏至,极昼范围越大,夏至时,极昼范围最大,整个极圈出现极昼。

c .赤道,全年? 昼夜等长。

3.昼夜长短的其他影响因素海拔越高,昼越? 长,夜越? 短。

四、四季的更替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1 .天文四季凡立足于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以这些天文现象作为依据划分的四季就属于天文四季。

我国传统上以?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而西欧、北美中高纬度国家传统上以?春分、?夏至、C21秋分、C22冬至为四季的开始。

2.气候四季传统的划分四季方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

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的变化相符合。

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一般把O 233、4、5三个月划为春季;马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 这属气候四季。

我的疑惑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柞探究重点互动撞击想维探究点三昼夜长短的变化【探究材料】国内某旅行社全新推出芬兰境外游,其宣传主题是“乐游北极圣诞老人村,体验特色午夜高尔夫”,并在宣传册上印了一幅午夜太阳照片。

1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1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1.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习内容:一、地球公转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6月22 0, 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_________ (地区)达一年最小值。

12月22 0, _________________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_________ (地区)达一年最小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任意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都从_______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_____ ,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_____ O思考:北京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多大才能获得更多光热?二、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1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6.22 3.21 9.23 12.226月22日,_______ (地区)昼最长,12月22日,______ (地区)昼最长,3月21日,9月23日,__________ (地区)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任何时刻,直射点所在半球 __________ (昼夜状况);纬度越高_______ (极圈内出现 _____ 现象);同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 o赤道全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夜状况)。

北半球昼渐长北半球昼渐短三、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天文含义:夏季一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一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

气候学含义: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0传统含义:欧美国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起点。

我国:春季:立春——立夏;夏季:立夏——立秋;秋季:立秋——立冬;冬季:立冬——次年立春。

例题1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至、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阳光,读图回答:乙(1)根据阳光照射方向判断—图中所示的房屋地处赤道;—图所示的房屋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是—图。

高三地理2.0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高三地理2.0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高三地理 2.0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考纲要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2、轨道: ,中心 ——位于 ;3、周期:1 年(真正周期)—— ;4、地球公转速度(1)公转角速度: , (2)公转线速度: , (3)公转速度变化:近日点 ,速度最 , 远日点 ,速度最 ,强调:近、远日点常作为重要时间信息,应予以足够重视阅读①:开普勒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于任何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S AB =S CD =S EF )。

阅读②: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

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

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

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读图填充:① 星;A 平面,B 平面;α 和 夹角,度数β 和 夹角,度数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 运动,周期为 。

A B①A分别画出①②③④四点的太阳光照图(1侧2俯) ① 和③②④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① 、② 、③ 、④ 。

四、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计算太阳高度角: ; 正午太阳高度角: 。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2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2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
[学习目标]
1、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2、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自学质疑]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什么叫太阳高度?同一时刻地球表面各地的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规律?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是怎样变化的?什么叫正午太阳高度?
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在下面的侧视图的右侧分别用的不同颜色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450的各地在二分日和二至日的太阳光线。

并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不同纬度的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什么是昼弧?与昼长有什么关系?
2、一昼夜长24小时,昼、夜的长短都是相同的吗?有哪几种情况?
3、用不同的色笔在上面第2题的图上画出二分二至时的晨昏线,观察图中A、B、C、D、E各点的昼夜长短情况后,归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四、四季的形成
1、地球表面的冷热是由获得太阳能量的多少决定的。

想一想,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太阳给地球的能量多少呢?
2、一年有四季,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冬季是最冷的季节,春秋二季不冷不热。

地球表面的各地都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吗?
3、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探究】
1、课本P18图1-3-10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

2、课本P19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通用4篇)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通用4篇)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通用4篇)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篇1高一地理导学案课题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时间总学时课程目标: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2.分析说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

学习重点: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学会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学习难点:学会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学习流程☆前置补偿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情景导入“斗转星移”这是说每一年间,星座的位置在不断变动着,在人们看来,天空是一个球面,星星似乎是一样遥远的,它们都像是在球面上运行。

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太阳,好像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

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预习交流 1 公转的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公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公转的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公转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黄赤交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间太阳直射点☆自学研读及探究探究一:为什么7月初太阳经过远日点附近,但我们这里却是夏季?探究二:黄赤交角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有什么关系?黄赤交角的变化能引起回归线的变化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什么规律?绘制下图: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延伸拓展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0-/φ -δ /h——某地正午太阳高度;φ——当地地理纬度;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当地冬半年取负值)如:求北京(400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课堂专练snab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此图所示日期为,北半球的节气为。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3、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自学质疑]
一、地球的公转
1、用地球仪或乒乓球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说明地球的公转有特点。

2、怎样理解地球公转方向?
3、读课本图1-3-2,说明地球的公转轨道有什么特点?
4、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试着想一个好办法轻易记住它。

5、开普勒关于行星公转的第三定律告诉我们: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请你据此分析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6、读图1-3-3,说明什么是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是多少?试用地球仪演示观察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情况。

7、什么叫回归年?什么叫回归线?什么叫极圈?
8、试将课本图1-3-4改画成一个更简单的示意图。

[活动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16“活动”,思考还能画成什么样的示意图。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 1.3 地球的运动 学案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记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计算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学习重难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习过程]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1、读图填空,在横线上填出各点所代表的节气、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A B C D★ 应该记住:①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 =②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极昼/极夜的最小纬线圈)的纬度 =③计算某地点某日昼(夜)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 夜长=24-昼长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各12小时,6:00日出,18:00日落极昼区昼长24小时,极夜区昼长0小时④某地点某日昼长2x 小时,则该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尺为:(二)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读图总结(右图):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分布:同一时刻, 。

春秋分,由 向南北递减; 夏至日,由 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由 向南北递减。

(2)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达到最大值, 最小;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达到最大值, 最小;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 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3、生活中的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计算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等。

六、四季更替和五带(一)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四立为起点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季节春秋为过渡气候四季:春(3、4、5月)、夏(6、7、8月)、 秋(9、10、11月)、冬(12、1、2月)。

(二)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变化、周期和黄赤交角。

2.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过程。

3.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4.四季更替、五带形成的成因。

预习案
二、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在图中找出赤道平面、黄道平面和黄赤交角
(2)结合上图思考并说明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A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的度数。

B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 说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4)思考: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会引起哪些现象?A: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B: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C:_________更替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_______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如下图中的____半球,昼弧长于夜弧则昼
长夜短;图中的_____半球,昼短夜长;图中的________,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

五、四季和五带(做全优设计相关预习部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呈 时伊近似正圆的—一不 近似正圆的太阳位于其中的递减为,太阳位于其中的 1月初,点,公转速度7月初,点,公转速度除 外,其余各地都为L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学习门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公转的方1原 周期、轨道、速度;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问归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太阳直射点的同归运动;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学习难点】太阳直射点的"I 归运动。

【学习过程】 t lx 4-1 /i i- i inx q N平均线速度,约30千米/秒; 角速度大约每廿东进 度。

【问题研讨1】相比较而言,元旦、国际劳动节、中国国庆节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哪一个?从 国际劳动节到中国国庆节,地球公转速度是如何变化的?【问题研讨2】为什么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口点的时候,我们这里气温非常低,而位于远口点的时候,我们这里气温又非常高呢?—.太阳直射点直引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光线与地球上某点的地平线垂直,那么该 点即为太阳直射点,简称直射点特自转公转项绕地轴日 向 绕太阳自 ,从北极上空看方 向北南三.黄赤交角1.概念:平面与平面的夹角.2.大小:___________【活动1】绘制黄赤交角简图,明确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度数大小之间的关系。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由于的存在和地球的,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做回归运动,其运动周期为 ,又叫做1个。

阅读教材并观看演示,认识黄赤交角并熟练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活动2】二分二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情况【活动3】在P15页图1-3-4中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大致位置。

【活动4】完成P16中活动题1、2,并归纳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5】判断任一时刻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情况1 .植树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劳动节:3.元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6】判断任一时段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情况1.从劳动节到教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植树节到教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劳动节到元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7】地球各纬度太阳直射情况1 .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中有次太阳直射的机会2.南、北回归线间的各点一年中有次太阳直射的机3.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一年中太阳直射机会?巩固练习正确的是(③④ D.②④每年的7月9 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C.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2011年的春节是2月3 LI,这天地球处于下图中哪一点的位置(甲B.乙C.丙D. 丁A.2、A.①② B.②③ C.3、A.4、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太阳的运动D.地球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5.儿童节到国庆节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6.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A. 0 度B. 23 度 26 分C. 66 度 34 分D. 90 度7.从“五一”劳动节到“十一”国庆节,太阳直射点()A.先向北移,再向南移B.先向南移,再向北移C. 一直向北移D. 一直向南移8.下列纬线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位于④处时,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B.位于①或⑤处时,直射点都在南半球下而四幅阁表不地球绕11公转不意图,②)C.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1个恒星年D.从②处移到④处,直射点先向北再向南移动⑴在图中添绘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公转导学案一、辅导自学(内容、方法、说明):一、公转的特点1、阅读教材P14 内容,结合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和P8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的比较”,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由向公转。

地球公转周期为年。

即日时分秒。

2、P141-3-2“地球的公转”示意图,讨论分析地球的轨道特征及速度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附近,公转速度较 ;7月初地球位于附近,公转速度较。

二、黄赤交角1、画出地球自转示意图,理解赤道平面的概念。

赤道平面是指通过地心与垂直的平面。

2、画出地球公转示意图,理解黄道平面的概念。

黄道平面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平面。

3、读1-3-3“黄赤交角”图,完成:(1)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有何关系?。

(2)地轴与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间的交角各为多少?。

4、读图1-3-3和图1-3-4,理解地球作公转和自转运动时的特征。

完成: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定值。

即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且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5、意义:引起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之间往返运动。

黄赤交角小结自转:赤道平面1、两种运动的叠加(23026’)公转:黄道平面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向北移动(从日到日);向南移动(从日到日)。

周期是日时分秒,叫做一个年。

二、讨论小结(合作探究):三、太阳直射点在图1-3-4中标出各个节气时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

(太阳直射点就是日地中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分析完成下表:8.当中国公民在欢度“十·一”国庆节后的一小段时间里:( C )A.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B.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C.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D.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9.下列几个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 A.元旦 B.“5·1”劳动节 C.“ 6·1”儿童节 D.中国的国庆节 11.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B )16.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列问题(12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23°26′N _______。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

学案2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1.公转轨道读图说明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

2.方向自西向东(1)从北极上空看——时针(如下图):(2)从南极上空看——时针(如下图):3.周期:1恒星年:地球公转了度,日时分秒。

(4)速度(1)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

(2)平均角速度每日约1°,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训练1.“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当“嫦娥二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回答2~3题。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3.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考点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示意(1)在图中找出赤道平面、黄道平面和黄赤交角(2)结合上图思考并说明几组数据间的关系.A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的度数。

B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

2.黄赤交角的影响(1)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读图描述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3) 说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4)思考: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会引起哪些现象?A:昼夜长短的变化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四季更替针对训练1.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B.∠TOFC.∠FOND.∠TON(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第二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川省甘孜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执行2021年夏季、冬季作息时间的通知》指出,从5月1日起,执行夏季作息时间,工作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5:00~18:00。

从10月1日起,执行冬季作息时间,工作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

甘孜州调整作息时间的地理依据是什么?提示夏季昼长夜短,日出早,日落晚;冬季昼短夜长,日出晚,日落早。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水平1根据相关图表,说出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

(综合思维)说出四季和五带形成的条件。

(综合思维)水平2 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综合思维)运用图表,说明四季的划分方法,五带划分的界线及范围,指出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综合思维)水平3 运用图表资料,能够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进行比较、计算。

(综合思维)运用图表,说明与五带有关的地理现象。

(区域认知)水平4 结合图表资料,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原理,分析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等实际问题。

(地理实践力)运用图表,分析与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

(地理实践力)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0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02长,夜越03短04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05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06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07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08短,夜越09长10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11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12极夜现象春、秋分日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13等长2.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14地平面的交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一天中太15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
学校临清
学科地理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通过课本阅读了解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
2.通过分析图“黄赤交角”和“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掌握节气的判断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二、预习内容
一、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
⑴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
⑵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差异
⑶周期:一恒星年:
;一回归年:
二、黄赤交角:
【问题导学】
2.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为
3.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讨论】根据我们绘制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
⑵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
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
⑷地表各点一年中接受阳光直射的次数:
①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中有
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②南、北回归线间的各点一年中有
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③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一年中
阳光直射机会。

⑸回归线与极圈数值的关系。

四、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讨论】: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根据地轴判断地球的公转方向

区分二分二至与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关系:

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如何来判断节气?
【拓展】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则全球的直射范围与极昼极夜范围有何变化?。

课内探究学案
.
(1)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公转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方向呈顺时针。

下图就表示从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公转的方
(2)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一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2.
地球公转的轨道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如下
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角速度约1°/日;线速度约30千米/
地球绕日公转遵循开普勒第二定律:同一行星的面积速度保持不变。

即行星同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上图中S1、S2、S3分别是地球与太阳连线在一个月内所扫过的面积,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S1=S2=S3;从图中可看出,近日点的弧长大于远日点的弧长,所以近日点公
拓展延伸
北极极昼的天数为186天,而南极极昼的天数则为179天,北极极昼天数比南极多7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
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北半球冬半年,日地距离稍近些。

要使面积相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较大,弧长较长。

即在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整个冬半年需时间较短,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极昼。

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需时较长,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所以北极极昼天数多于南极。

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两面并不重合,两个面的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
角为23°26′
直接影响:地球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特点:①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指示不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是北纬23°26′,最南是南纬23°26′。

这与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一致。

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时,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

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这一天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此后太阳直射点北返,当太阳再次直射赤道这一天时,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又直射北纬23°26′。

这样以一年为周期,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
拓展延伸
黄赤交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


数变大,而极圈度数变小。

因五带的划分是以回归线和极圈为依据的,所以影响到五带范围的大小。

黄赤交角变大时,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而温带的范围变小;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回归线的度数变小,极圈的度数变大,故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课后练习与提高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
B.地球的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
c.
D.
2.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B.
c.
D.
3.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A.①②
B.
c.③④
D.
4.当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时为春分日到秋分日之
B.
c.此时间段内的3月21
D.
5.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每年的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先向南再向北
B.
c.一直向南
D.
7.
(1)
(2)图中字母代码表示的含义是:A为
星;B为
面;c为
面。

α、β两角中,
为黄赤交角,度数是
(3)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关系是。

(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

8.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
c.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
9.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
B.
c.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D.
0.XX年6月4日以来,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持续发生暴雨和特大暴雨,致使闽江支流建溪和霍同溪发生50年一遇的
A. B. c. D.
1.夏至日,下列哪个地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A. B. c.
D.
2.
(1
(2)图中A、B、c、D四地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
,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
(3)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
,此时南半球为
(4)自地球公转到c点以后几天开始,过D点到A点,在此时段,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
(5)地球公转自B—c—D与自D—A—B比较,哪一段
3.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
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为
(2)当太阳直射点由B点移动到D点时,地球公转的
(3)太阳直射点从A点到再次回到A点的时间间隔为(4)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课前预习学案参考答案
一、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
⑴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⑵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差异:近日点处速度较快,远日点处速度较慢,由近日点到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由远日点到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⑶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一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二、黄赤交角:
【问题导学】
⑴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为23°26
⑵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之间的关系:互余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6月22日至12月22日
⑵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
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6月22日至9月23日。


地表各点一年中接受阳光直射的次数:
①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②南、北回归线间的各点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③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一年中无阳光直射机会
⑸回归线与极圈数值两者互余
四、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讨论】:

如何根据地轴判断地球的公转方向地轴总是指向北

区分二分二至与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关系:近日点
月初
冬至
2月22日;远日点
7月初
夏至
6月22日。

近日点与远日点分别位于冬至与夏至相对偏东的位置。

⑶判断节气的方法是:①先画出赤道和地轴垂直②连接日心和地心,找出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交点在赤道以南,则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则另外一侧为夏至④沿着地球公转方向:春夏秋冬判断,从而确定二分。

【拓展】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则全球的直射范围与极
昼极夜范围有何变化?
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课
件www.5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