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大学口腔正畸学教案
大学口腔正畸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1.了解口腔正畸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2.掌握常见的牙齿畸形分类及其特点,并能进行初步的诊断;
3.熟悉常见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
4.了解口腔正畸治疗的风险及并发症,并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及处理。
二、教学内容
1.口腔正畸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2.牙齿畸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3.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
4.口腔正畸风险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课程:采用讲授、PPT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口腔正畸学的概念、基本原理
以及牙齿畸形的分类及其特点等;
2.病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掌握不同患者的口腔情况及治疗方案制定;
3.模拟临床:在模拟诊所中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相关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重点
1.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
2.口腔正畸治疗的风险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五、教学难点
1.牙齿畸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各种不同类型的牙齿畸形的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
六、教学评价
1.理论课程考试:提问、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查学生对口腔正畸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2.模拟临床操作:现场操作综合考评,掌握学生对口腔治疗技能的掌握情况;
3.病例分析报告:对不同实际病例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对患者情况的综合评估及制定治疗方案的能力。
口腔正畸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腔正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熟悉各类口腔正畸器的名称、特点及使用方法;(3)使学生了解口腔正畸的最新进展和新技术。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口腔正畸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口腔正畸器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口腔正畸临床诊疗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口腔正畸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口腔正畸器及其使用方法3. 口腔正畸诊断与治疗4. 口腔正畸新技术与新进展5. 口腔正畸临床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口腔正畸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口腔正畸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操作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实际操作口腔正畸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口腔正畸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 角色扮演法:模拟口腔正畸诊疗过程,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口腔正畸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第二周:口腔正畸器及其使用方法3. 第三周:口腔正畸诊断与治疗4. 第四周:口腔正畸新技术与新进展5. 第五周:口腔正畸临床案例分析6. 第六周:实验操作及考核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成绩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末考核: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70%。
3. 考核内容:口腔正畸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器物使用、诊断与治疗、新技术与新进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口腔正畸学》2.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教学课件3. 实验器材:口腔正畸器、模型等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在线课程等通过本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口腔正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为我国口腔正畸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错牙合畸形是牙、颌、面的生长发育畸形,掌握颅面和口腔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了解错牙合畸形产生的机理以及错牙合畸形与颅、颌、面生长发育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理解错牙合畸形的防治对促进青少年颅、颌、面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通过错牙合畸形的防治工作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水平,从而一步提高全身的健康水平。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口腔正畸学》各章节,熟练掌握牙颌面发育畸形形成的病因、分类及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了解各类矫治器及矫治技术、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等。
熟悉颅颌面的生长发育、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等。
了解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成年人正畸治疗及先进的种植支抗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畸病例讨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临床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口腔正畸常见错牙合畸形进行检查诊断及防治,毕业后可独立开展基本的口腔错牙合畸形的预防和简单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业务,并为进一步学习口腔正畸学课程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傅民魁编著.《口腔正畸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二)参考书[1]林久祥编著.《口腔正畸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2]罗颂椒编著.《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3]赵美英、罗颂椒、陈扬熙编著.《牙颌面畸形功能矫形》.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4]Proffit,W.R.编著,傅民魁译.《当代口腔正畸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作业、阶段性测试课终考核(闭卷)(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课外学习,要求复习当天授课内容,多了解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专业和技能,学有余力者进一步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
重医大口腔正畸学实验大纲
口腔正畸学实验大纲课程名称:口腔正畸学英文名称:OrthodOntics课程性质:专业课面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主编单位:口腔正畸学教研室实验讲义名称:口腔医学实验教程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实验地位: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和理论讲课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口腔正畸学学科教学体系。
实验作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使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是对理论讲课的巩固、补充和深化,对于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常用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操作及正畸治疗的基本技能,以及掌握常见错合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讲课内容独立思考,深入讨论,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口腔医学其他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完成正畸临床常用操作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训练,包括口腔检查与诊断、X线头测量片的描测、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病案讨论。
详见第八项内容。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开设综合性的专业实验,通过口腔检查与诊断、X线头测量片的描测、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病案讨论等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口腔正畸常见病例治疗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操作,以便获得掌握正畸临床和科研的能力。
四、实验报告每次实验课均上交实验报告,严格按照实验报告标准评分。
五、考核与考试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30%,其中实验技能成绩占9%(即动手能力、实验正确性、器材的消耗和损坏程度各占3%);实验报告成绩占21%(定量评分方法详见《口腔材料学实验教程附册》,每个实验为IOO分),重点是“实验结果”的表达是否正确和真实,“结论和讨论”的水平如何。
虽然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但按个人评定成绩,每位同学必须按《附册》的实验报告格式和按老师的要求独立写出自己的实验报告,并按时送交老师批改。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二、正文
系统理论课(24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二章颅面部的生长发育(2学时)
第三章错合畸形的病因(2学时)
第四章错合畸形的分类(2学时)
第五章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2学时)
第六章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2学时)
第七章矫治器(4学时)
第八章错合畸形的预防性矫治(2学时)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第九章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4学时)
第十章保持(2学时)
三、实验课(49学时)
1.临床实习课(20学时)
2.技工实习课(20学时)
3.小讲课内容(9学时)
四、附则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口腔正畸学课程纲要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0803,开课口腔技术专业,第7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72学时,4学分。
课程总学时包括课堂讲授58学时,课程实验14学时。
(二)课程性质《口腔正畸学》是口腔技术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必修课,地位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的《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口腔正畸学》的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和临床实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口腔正畸学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向和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了解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机制及病因,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熟悉错牙合畸形的检查和诊断,对于比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矫治计划;掌握临床常用护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医学基础,生物学,口腔临床医学,应用材料,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及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绪论掌握口腔正畸学的概念,错和畸形的患病率和严重危害性及其主要的矫治方法。
熟悉错牙合畸形的分类标准和治疗目标,了解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以及口腔正畸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二)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了解错牙合畸形的形成机制(包括错和形成的骨骼因素、肌因素、牙因素),熟悉错牙合畸形的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三)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熟悉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形式;掌握错牙合的分类:正常牙合的分类法、Angle错牙合分类法、毛燮均错牙合畸形分类法。
(四)错牙合畸形的检查和诊断掌握错牙合畸形的病史采集、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了解诊断与矫治计划及病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
(五)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了解矫治力的种类和牙齿移动的种类。
熟悉在矫治过程中的组织改变:牙周膜的反应、骨组织的反应、牙髓的反应、牙根的反应、乳牙移动对恒牙胚的影响和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1、课程概述: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危害、分类、诊断、各类错牙合畸形的特点,及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与口腔的其他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内容。
口腔正畸学的教学目的是结合颅面的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及口腔颌面、牙列的解剖生理、遗传学等,阐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表现、危害及分类,诊断、及矫治。
通过授课、示教、见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口腔正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其基本技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可独立地诊断各类错 畸形,能够对常见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咨询,并为毕业后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和进修)打下基础。
本大纲内容有口腔正畸学绪论、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与分类、错牙合畸形的诊断、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计划、一类错牙合、二类一分类错牙合、二类二分类错牙合、三类错牙合、支抗、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成人正畸、正畸与正颌外科、唇腭裂患者的正畸治疗。
每一章开始均说明目的、要求和范围。
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保证。
对于一些尚未得到统一认识的问题,或不成熟的理论,教师要介绍各个学派的见解,也可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
口腔正畸学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是:总学时46学时;其中包括系统理论课28学时,实验课及见习18学时。
2、正文(一)系统理论课(46学时)绪论(2学时)1、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掌握:错牙合畸形的概念。
熟悉: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了解:口腔正畸学的学科内容及发展现状。
2、错 畸形的患病率掌握:个别正常合和理想正常合的概念了解:国内外错牙合的患病率。
3、错 畸形的危害性掌握:错牙合畸形的局部危害性熟悉:错牙合畸形的全身危害性4、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了解:错牙合畸形的几种矫治方法5、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和标准:掌握:正畸矫治的标准;正畸矫治的目标6、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熟悉: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最新 口腔正畸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正畸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教研室编写前言1.学科性质、学科主要内容及特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示教、技工实习和临床见习等方法,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正畸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实验课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内容。
2.课程学习要求;通过实验课训练,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可独立诊断早期错牙合畸形及开展预防性矫治工作,对常见牙颌畸形的防治提供必要的咨询。
并且通过病例讨论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专业课的学习给学生毕业后的口腔正畸学深造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 本大纲制订依据的教材、使用的方法等。
本大纲每一章开始均说明目的、要求和范围。
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保证。
对于一些尚未得到统一认识的问题,或不成熟的理论,教师要介绍各个学派的见解,也可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实验课39学时,于第8学期内完成。
参考书目1、《口腔正畸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六版2、《口腔正畸学—现代原理与矫正技术》3、《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4、《口腔医学实验教程》5、《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目录第一章检查与诊断……………………………………………………×第二章印模与模型……………………………………………………×第三章 X线头影测量片的描测………………………………………×第四章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1…………………×第五章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2…………………×第六章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1…………………………………×第七章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2…………………………………×第八章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1……………………………×第九章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2……………………………×第十章带环的制作……………………………………………………×第十一章粘接托槽……………………………………………………×第十二章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第十三章病案讨论……………………………………………………×教学时数分配表(共30学时)教学内容实验课学时第一章检查与诊断 3第二章印模与模型 3第三章 X线头影测量片的描测 33第四章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13第五章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2第六章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1 3第七章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2 3第八章自凝塑料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1 3第九章自凝塑料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2 3第十章带环的制作 3第十一章粘接托槽 3第十二章固定矫治器弓丝及3各类弹簧的弯制第十三章病案讨论 3合计 39。
《口腔正畸课件》
口腔腔正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口腔正畸治疗过程
1
制定治疗计划
2
根据初步检查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3
定期复诊
4
定期复查,调整矫治器,确保矫治效果。
初步检查
检查牙齿的排列、颌骨的发育情况以及 面容和咬合的关系。
矫治器使用
通过牙套、正畸托槽等器械对牙齿进行 矫正。
道德规范
口腔医生应秉持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 择权。
需要及时处理,避免牙齿 脱落。
2 口腔溃疡
保持口腔卫生,局部用药 治疗。
3 唇舌创伤
注意咀嚼时的姿势,避免 舌尖或唇内侧与矫治器器 械摩擦。
特殊情况和处理方法
成人矫正
适合成年人进行的正畸矫治, 需考虑牙齿和颌骨的生长发育 情况。
拔牙矫治
在拥挤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 过拔牙留出空间进行矫治。
复杂矫治
对于牙齿畸形、颌面骨畸形等 复杂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 矫治方法。
牙列拥挤和错颌畸形
牙列拥挤
牙齿之间间隙不足,导致拥挤。
错颌畸形
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异常,表现为牙齿 和颌骨的不正常排列。
常见的矫治器材和器械
牙套
正畸托槽
帮助移动和调整牙齿位置的器械。
用于支持弓丝和其他矫治器的附 件。
弓丝
连接在托槽上,施加力量以改变 牙齿位置。
口腔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牙齿松动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1 矫治过程中的疼痛
口腔保持清洁,按时服用 止痛药,避免过于硬的食 物。
2 正畸器械松动
及时就诊,由专业医生进 行修复。
3 矫正时间过长
加强口腔卫生,遵守医生 的指导,合理调整矫治计 划。
正畸教案大学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口腔正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口腔正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了解口腔正畸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1. 口腔正畸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口腔正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口腔正畸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
2. 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口腔正畸病例图片3. 口腔正畸模型4. 手术器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口腔正畸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通过图片展示口腔正畸的常见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口腔正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介绍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中期和现代阶段。
2. 阐述口腔正畸学的基本概念,如错合畸形、正畸治疗等。
三、口腔正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介绍口腔正畸的适应症,如牙齿拥挤、牙齿不齐、牙齿缺失等。
2. 讲解口腔正畸的禁忌症,如严重的牙周病、颞颌关节紊乱等。
四、口腔正畸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1. 阐述口腔正畸的基本治疗原则,如个体化治疗、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等。
2. 介绍口腔正畸的基本治疗方法,如固定矫正器、活动矫正器、隐形矫正器等。
第二课时一、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1. 讲解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牙齿松动、牙龈炎症等。
2. 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如调整矫治器、药物干预等。
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1. 分组进行口腔正畸模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操作经验,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口腔正畸学的临床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口腔正畸学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对学生在临床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是研究牙、颌、面发育畸形的症状、病因、检查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独立学科。
它与口腔颌面部各科,尤其是牙周组织、颞颌关节功能以及颜面部形态学、修复学、生物力学、组织学、美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对正畸学认识的不断提高,将拥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畸患者,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频繁,成年人矫正人数与日俱增,使正畸学科发展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
二、总体要求1.掌握错合畸形常用检查、诊断分析法。
2.了解牙、颌、面发育与错的形成3.熟悉错畸形发生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及预防。
4.掌握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的矫治原理、作用及其应用。
5.掌握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应用6.掌握口腔正畸中生物力学变化7.了解常见错的表现、病因机制及治疗原则。
8.熟悉正畸治疗后保持的意义。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口腔正畸学教学总学时为30学时,其中理论课22学时,实验课8学时。
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正畸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正畸临床的总体概貌。
掌握牙、颌、面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时数分配章节讲授内容讲授时数见习时数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1第三章错合畸形的病因 1第四章错合畸形的分类 1第五章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2第六章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2第七章矫治器的矫治技术 2第八章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 2第九章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5第十章成人正畸 1第十一章正畸治疗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 1第十二章保持 1四、考核要求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充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
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要求一、了解现代口腔正畸学概念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熟悉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及危害性。
三、熟悉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矫治标准和目标。
四、了解正畸学发展简史。
课程内容一、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1.个别牙错位2.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3.牙弓、颌骨、颅面关系异常二、错合畸形的患病率1.国内调查结果为乳牙期51.84%,替牙期71.2%,恒牙期72.92%。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绪论
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
第十三章固定桥(12学时) 1.牙列缺损的固定桥修复
掌握:固定桥修复的特点。
熟悉:固定桥和可摘局部义齿的比较优点。
了解:牙列缺损的病因和影响;固定桥的发展历程。
2.固定桥的组成和类型
掌握:固定桥的组成。
了解:固定桥的类型。
3.固定桥修复的适应症
掌握:固定桥的适应症。
4.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
了解: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
5.固定桥修复的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分析
掌握:固定桥的生物力学分析
了解:固定桥的机械力学分析
6.固定桥的固位、稳定、支持
掌握:固位原理。
熟悉:影响固定桥固位的因素。
了解:固定桥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固定桥的支持。
7、基牙选择、预备和固定桥的设计
掌握:基牙的选择;不同牙列缺损的简化设计示例。
熟悉: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
了解:固定桥修复前的口腔预备;桥体的设计;连接体的设计。
8、固定桥的制作
掌握:金属烤瓷固定桥的制作要点及基本步骤。
了解:其他类型固定桥的制作
9、固定桥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
熟悉:固定桥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word完整版)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1课程概述:1.教学内容梗概: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畸形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危害、分类、诊断、各类错畸形的特点,及错畸形的矫治、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错畸形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与口腔的其他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的:口腔正畸学的教学目的是结合颅面的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及口腔颌面、牙列的解剖生理、遗传学等,阐明错畸形的发生、发展、表现、危害及分类,诊断、及矫治。
通过授课、示教、见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口腔正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其基本技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可独立地诊断各类错畸形,能够对常见错畸形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咨询,并为毕业后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和进修)打下基础。
3.课时分布:总学时46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小课及见习18学时。
二、正文(1)系统理论课(46学时)1.绪论(2学时)a 错畸形的临床表现掌握:错畸形的概念熟悉:错畸形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了解:口腔正畸学的学科内容及发展现状.B 错畸形的患病率掌握:个别正常合和理想正常合的概念了解:国内外错的患病率。
c错畸形的危害性掌握:错畸形的局部危害性熟悉:错畸形的全身危害性d错畸形的矫治方法:了解:错畸形的几种矫治方法e错畸形的矫治目标和标准:掌握:正畸矫治的标准(个别正常合);正畸矫治的目标(和谐、功能、美观)f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熟悉: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错畸形的病因与分类(2学时):a错畸形的病因:(1)遗传因素了解:常见遗传性错畸形的表现,错畸形发生发展的种族演化背景和个体发育背景。
(2)环境因素熟悉:口腔功能、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畸形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了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关系的复杂性。
b错畸形的分类:掌握:Angle氏分类的具体内容.熟悉:Angle氏分类的优缺点了解:其他几种分类方法.3.错畸形的诊断(2学时)熟悉:错畸形常用检查方法.了解:错畸形的诊断标准。
最新 牙齿矫正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牙齿矫正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为牙科学生提供最新的牙齿矫正学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牙齿矫正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其临床技能和专业水平。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牙齿矫正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牙齿矫正学的常见设备和材料。
3. 研究并掌握常见的牙齿矫正技术。
4. 能够进行牙齿矫正的初步诊断和治疗规划。
5. 了解牙齿矫正的临床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6. 提高牙齿矫正学实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牙齿矫正学基础知识:- 牙列的正常发育和生长- 牙齿不正常排列的分类和矫正方法- 牙齿矫正学的力学原理2. 牙齿矫正学设备和材料:- 固定矫正器的构造和使用- 可摘矫正器的种类和适应症- 牙齿矫正材料的选择和使用3. 牙齿矫正技术:- 固定矫正技术- 可摘矫正技术- 其他辅助矫治技术4. 临床应用:- 牙齿矫正的初步诊断和治疗规划- 牙齿矫正的临床操作流程- 牙齿矫正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病例讨论和临床实等,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五、教学评估学生的评估将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以评价学生对牙齿矫正学实验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资料1. 韩齐勇, 袁傲. 牙齿矫正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2. 吴可可. 现代牙齿矫治学[M]. 科学出版社, 2016.3. 施梦杰. 牙齿矫正学临床实验指导[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以上为《最新牙齿矫正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的内容摘要,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二〇〇五年修订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其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错牙合畸形是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面间的关系不调,是一种发育畸形。
错牙合畸形能造成口颌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异常,也能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为平衡、稳定和美观。
口腔正畸学科与遗传演化、生物力学、骨的生物学和材料学等基础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课程基本要求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预防龋齿、牙周病及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防治工作可以提高儿童及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身的健康水平。
所以□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有重要预防意义的一个分支科学。
错牙合畸形是指由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颅面和口腔的生长发育是口腔正畸的专业基础课,掌握了颅面和口腔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才能理解错牙合畸形产生的机理及错牙合畸形与颅面、口腔生长发育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理解错牙合畸形的早期防治对儿童颅面口颌正常发育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颅面和口腔的生长发育及口腔正畸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临床技工室的实习课训练,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可独立诊断早期错牙合畸形及开展预防性矫治工作,对常见牙颌畸形的防治提供必要的咨询。
并且通过病例讨论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专业课的学习给学生毕业后的口腔正畸学深造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绪论1.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掌握:错牙合畸形的概念。
熟悉: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了解: 口腔正畸学的学科内容及发展现状。
2. 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
掌握:何为个别正常牙合和理想正常牙合。
熟悉:国内外错牙合的患病率。
3. 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掌握:错牙合畸形的局部危害性。
了解:错牙合畸形的全身危害性。
4.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熟悉:错牙合畸形的几种不同矫治方法。
了解:几种矫治器。
5. 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掌握:正畸矫治的标准及正畸矫治的3个目标。
6. 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其他学科的关系。
了解: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二)颅面部的生长发育1. 概述:掌握:生长与发展的概念。
熟悉: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
了解: 遗传与环境、生长发育型与组织系统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2.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掌握: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及颅面部划分标准,面部的生长发育特点。
熟悉:颅面部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及出生前颅面部发育与唇、腭裂发生的关系。
了解:出生前颅面部的生长发育、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3. 颌骨的生长发育:掌握: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特征,上颌骨四条骨缝的生长对上颌发育的意义。
熟悉:上下颌骨生长异常对面型及牙弓的影响。
不同时期上下颌间位置的关系。
了解:鼻部、下颌关节部、喙突、颏部及下颌角的生长变化。
4. 牙列与颌的发育:掌握: 乳牙、替牙特征,牙齿萌出时间、顺序。
暂时性错牙合的表现及发生机制。
建牙合动力平衡。
熟悉:影响牙合发育的因素,乳磨牙末端平面类型对恒磨牙牙合关系的影响。
了解: 牙龄及其意义。
(三)错合畸形的病因l. 遗传因素:熟悉:错牙合畸形发生发展的种族演化背景和机制。
了解:常见遗传性错牙合畸形的表现,个体发育背景。
2. 环境因素:掌握:口腔功能因素,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及形成机制。
乳牙期、替牙期局部障碍导致错牙合畸形的机制。
熟悉: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全身性疾病导致错牙合畸形的机制及造成错牙合畸形病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复杂性。
)了解: 骨骼畸形的病因和机制。
(四)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l. Angle错牙合分类法掌握:Angle错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
熟悉:Angle错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
2. Simon错牙合分类法熟悉:Simon错牙合分类法的面部三平面。
了解:Simon错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局限性。
3. 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掌握: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
熟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
(五)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1. 一般检查掌握: 牙、牙合、面的一般检查方法,明确几个概念:拥挤度、深覆牙合、深覆盖、开牙合分级。
了解:家族史对错牙合的影响。
2. 模型分析掌握:模型测量的常用方法(包括牙弓长度、宽度、深度等的测量)熟悉:模型的测量分析。
Bolton指数分析法、Moyers预测分析法。
了解:庞特指数分析法、牙排列试验分析法。
3. X线头影测量掌握:常用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及平面。
熟悉:临床常用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了解:常用软组织测量内容。
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
一般X线检查及照片检查。
4. 诊断与治疗计划掌握:不同牙龄期错牙合畸形矫治的适应症。
了解:正畸矫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六)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1. 牙颌畸形矫治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矫治力的来源及分类。
了解: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错牙合畸形牙移动的变化。
2. 错位牙矫治的生物力学掌握:牙移动的抗力中心和旋转中心。
了解:矫治器有关附件作用力的特点3.骨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了解:上下颌骨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
4.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熟悉:颌骨、牙骨质、牙周膜的生物学特性5.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反应掌握:牙周组织、牙体组织对矫治力的反应。
骨的吸收方式。
了解:腭中缝的变化及牙移动后牙周围组织的改建与恢复。
6.五种牙移动类型的组织反应熟悉:牙倾斜移动、牙整体移动、牙伸长或压低的组织反应、牙旋转移动的组织反应及转矩牙移动的组织反应。
7.矫治中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因素了解:施力的强度和时间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8.正畸矫治的生物学机制学说了解:骨压电效应学说等学说的内容。
(七)矫治器1. 概述掌握:不同矫治器的优、缺点支抗的概念及分类。
熟悉:矫治器性能的基本要求。
了解:正畸常用的矫治器类型。
2. 活动矫治器掌握:功能性矫治器的原理及适应症。
熟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组成及临床最常用的几种活动矫治器的结构。
了解:几种不同的功能性矫治器的结构。
3. 固定矫治器掌握:方丝弓矫治器及Begg细丝弓矫治器的矫治原理和特点。
熟悉:方丝弓矫治器及Begg细丝弓矫治器的基本组成。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组成及临床应用特点。
了解:方丝弓矫治器及Begg细丝弓矫治器的基本矫治步骤。
口外力矫治器的特点及固定矫治器的临床操作(八)错牙合畸形的预防性矫治1. 早期预防及预防矫治掌握:乳牙早失后,缺隙保持的适应症,乳牙早失、滞留的处理方法。
熟悉:恒牙萌出异常的原因、诊断和处理原则及异常唇系带与正畸的关系。
了解:胎儿期、幼儿期和儿童期预防特点。
2. 阻断性矫治掌握: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形成机理及矫治原则、方法。
早期乳、恒牙反牙合的矫治原则、方法。
熟悉:牙齿数目、大小、形态异常的原因和诊断。
牙列拥挤的阻断性矫治及系列拔牙矫治的原则和步骤。
了解:上颌切牙间隙的处理原则,后牙反牙合的矫治。
(九)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1. 牙列拥挤掌握:牙列拥挤的分度和矫治原则。
熟悉:牙列拥挤的常见病因及常用的矫治方法。
了解:牙列拥挤的矫治过程。
正畸拔牙要考虑的因素。
2. 前牙反牙合掌握: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分型及矫治原则。
熟悉:前牙反牙合的常见病因。
3. 前牙深覆盖掌握:前牙深覆盖的分型和矫治原则。
熟悉:前牙深覆盖的病因。
4. 后牙反牙合熟悉:后牙反牙合的病因了解:后牙反牙合的矫治原则。
5. 锁牙合掌握:锁牙合的分类及矫治原则。
了解:锁牙合的病因及危害。
6. 深覆牙合掌握:深覆牙合的分度及矫治原则。
熟悉:深覆牙合的病因及形成机制。
了解: 深覆牙合的临床表现。
7. 开牙合掌握:开牙合的分度、病因。
熟悉:开牙合的临床分型。
了解:开牙合矫治原则。
8. 唇腭裂与口腔正畸掌握:唇腭裂畸形的序列治疗方法和程序。
熟悉:唇腭裂畸形的病因。
9. 外科正畸治疗了解:外科正畸的适应症、术前正畸及术后正畸的原则。
(十)保持掌握:保持的定义,保持的原因及保持的时间。
熟悉: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
了解:保持的种类,常见的保持器及预防复发的方法。
四、实验课程设计内容(1)练习取印模、灌石膏模型二副,装石膏托。
(2) 示教活动矫治器的卡环弯制并练习,如单壁卡、邻间钩、舌簧、箭头卡。
(3) 示教双曲唇弓、分裂簧、单曲纵簧、双曲纵簧并练习弯制双曲唇弓。
示教临床焊接如指簧、切端钩、圆管的焊接。
(4) 示教并练习石膏模型上固定矫治器方丝弓托糟的粘着方法。
(5) 完成双曲唇弓、卡环、舌簧、邻间钩、的制作。
(6) 完成基托及磨光,交上颌活动矫治器一件及粘接完成方丝弓托槽的模型。
五、临床实习安排(1) 通过检查、问诊。
完成初诊病历书写,做出诊断。
(2) 掌握Angle错牙合分类法及毛燮均错合类法。
(3) 掌握简单活动矫治器舌簧加力方法。
(4) 了解正畸患者临床分牙,带环、托槽的粘接方法和过程,唇弓的结扎及矫治器附件的去除。
(5) 初步掌握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的必要性,如不良习惯的破除方法、矫治程序。
(6) 通过临床病人的具体讨论,了解正畸患者检查、诊断、设计、治疗、预后的全过程。
六、PBL小课内容(详见教程)七、与各课程的关系口腔正畸学属于口腔科学的分支学科,与其他口腔专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某些错牙合畸形造成的牙周病,可以通过牙周病的正畸矫治进行治疗;正畸治疗亦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严重的骨骼畸形的错牙合畸形,则必须与口腔颌面外科共同完成外科正畸。
口腔正畸学与一般医学基础学科及生物学科也有广泛的联系,如儿童颅面生长发育学,遗传学,生物力学以及材料学等。
八、课时分配(二)五年级本科生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口腔正畸学》第四版傅民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 《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一版王嘉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3.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2007 学分:1.5学分总学时:34 实验学时:8大纲执笔人:李强大纲审核人:刘月华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课程性质:专业课。
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二、面向专业口腔医学。
三、实验基本要求掌握X头影图的描绘,掌握常用标志点及测量项目,掌握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头影测量综合分析法;完成一例临床患者的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并制定矫治方案。
四、实验或上机基本内容1.错牙合畸形的模型分析(示教及操作练习)。
2.X线头影测量分析(示教及操作练习)。
五、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六、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1.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例患者的模型分析和头影图的描绘及测量分析。
2.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模型分析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制定矫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