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PPT(完整版)
春节习俗ppt课件
春节习俗ppt课件•春节的起源和历史•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的地方习俗•春节的食俗目•春节的庆祝活动•春节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录春节的起源和历史01CATALOGUE春节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人们通常在农历年底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的好运。
古代农耕文化祭祀仪式驱邪避祟最初的春节庆祝活动是一种祭祀仪式,人们向祖先和神灵祈求平安、健康和丰收。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一些驱邪避祟的活动,如放鞭炮、贴门神等,以祈求家庭平安。
030201春节的起源春节在汉朝时期逐渐成为一个全民庆祝的节日,人们开始互赠礼物、拜年等。
汉朝时期在唐宋时期,春节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舞龙舞狮、耍花灯等表演形式。
唐宋时期明清时期,春节的庆祝活动更加隆重,人们会进行祭祖、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
明清时期春节的历史发展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过庆祝春节,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春节期间,人们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增进家庭感情。
促进家庭团聚春节是一个重要的消费时期,可以促进商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庆祝春节,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春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春节的传统习俗02CATALOGUE春联,又称“门对”、“对联”,是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一种传统装饰,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春联的起源和历史春联的内容通常包含祝福、吉祥、喜庆等元素,寓意着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幸福。
春联的内容和寓意贴春联时,要注意上联和下联的平仄和押韵,以及横批的书写格式。
贴春联的注意事项放鞭炮的起源和历史放鞭炮是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起源于古代的驱邪避祟仪式。
放鞭炮的寓意和象征鞭炮的爆炸声象征着辞旧迎新,驱赶邪恶,迎接新的一年好运和吉祥。
放鞭炮的注意事项放鞭炮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火灾和人身伤害。
03吃年夜饭的注意事项吃年夜饭时,要注重礼仪和尊重长辈,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饮食,避免浪费。
春节习俗PPT春节习俗介绍课件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郑重、最热烈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传统上的"年节”。
春节是由上古时期岁首祈年祭奠演变来,古老干支纪元历法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条件,原始信仰与祭奠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新春贺岁环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乞求丰年等活动情势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1.年前习俗
2.期间习俗
3.相干文化
4.地域习俗
北京春节习俗•说到北京春节,庙会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
,
和北京的庙会有些类似:
——东北人在新年邻近的时候,都要赶集。
赶集
就是很多商贩一起集合到一个地方摆摊,在
很久之前,全国赶集的地方很多,只是随着
时期的发展,渐渐变少了。
而东北一直将这
个民俗延续了下来
东北春节习俗。
中国民俗节日春节ppt课件
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
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21
完整版ppt课件
有关诗句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江南靖士 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14
完整版ppt课件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 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 贺年片”。
15
完整版ppt课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 洁、精巧的文字
16
窗花与“福”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 的节日气氛,也集装 饰性、欣赏性和实用 性于一体。剪纸在我 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 间艺术,千百年来深 受人们的喜爱,因它 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 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 祥物、美好愿望表现 得淋漓尽致,将节日 装点得红火富丽。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 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 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 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 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 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 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 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
春节习俗ppt.ppt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拥有 许多令人陶醉的人文风俗。在长 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它之 所以能留传至今,是因为它拥有 许多国家所没有的旧迎新,大家会穿上新衣 迎接年的到来。今天让我们来真 正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祭灶、 祭祖、扫尘、小年、除夕夜等等。
看,人们都在扫舍去尘,除旧布新呢!
推磨做豆腐
迎灶神
祭祖
迎春节,贴春联
热闹的年三十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 “合家欢”,按我国的民间传 统习俗,吃年夜饭时,鱼切忌 一次吃光,表示 “富贵有余”
大年初一,拜新年、放爆竹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
欢欢喜喜过大年
滕瑞
春节习俗PPT课件
主编:刘博轩
1
春节概述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 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 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 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 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 族特色。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 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 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 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 相同。
13
正月初五 :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 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 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 饽饽”。
8
腊月二十九:祭祖/小除夕
祭祖,年谣称:“腊月二十 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 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 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 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 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 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小除夕,除夕前一日,叫 “小除夕”,家置酒宴,人 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 香于户外,叫“天香”,通 常要三天。
照田蚕,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 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 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 年丰收。
千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 “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 点得越多越吉利。
5
腊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 肉食。杀猪,当然是杀 自家养的猪;割肉,是 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 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4
春节传统习俗ppt课件
年画的象征意义
年画通常以吉祥、团圆、 和谐为主题,寓意着人们 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和愿 景。
春节的灯笼文化
灯笼的起源
灯笼起源于古代的火把文化,古 人用火把驱赶野兽、照亮黑暗, 逐渐发展出了灯笼这一照明工具
。
灯笼的种类
灯笼的种类繁多,有红纸灯笼、纱 灯笼、宫灯等,每种灯笼都有其独 特的造型和用途。
灯笼的文化内涵
春节传统习俗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6
• 春节简介 • 春节的传统习俗 • 春节的传统文化 • 春节的庆祝活动 • 春节的寓意与价值观 • 总结与展望
01
春节简介
春节的定义
01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 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 也称为“过年”或“新春”。
02
春节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 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 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腊味
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吃腊 味的习俗,如腊肠、腊肉等, 寓意着五味丰收。
汤圆
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春节期 间吃汤圆象征着家庭和睦、团
聚。
春节的拜年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 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 方式。
拜年时,晚辈要向长辈磕头,同时接 受长辈的祝福和压岁钱。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然后依次到亲 戚朋友家拜年,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 祝福。
春节的历史
春节源于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 经过演变成为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 的民俗大节。
春节的起源和发展与诸多历史事件和 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古代农耕文化 、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的影响等。
春节的重要性
春节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 体。
春节习俗ppt课件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 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 《(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 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 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 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 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 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 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 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 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 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 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 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 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 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习俗也影响了兄 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 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 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 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 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 何必待膏梁”。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 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 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春节释义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传统名称为 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 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 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 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 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 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 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春节民俗春节习俗传统文化PPT课件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 于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 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 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 春节老北京的美食。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 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还有 的人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儿,整晚都不能入眠。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 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 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 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 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 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 失色,狼狈逃蹿了。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 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习俗PPT(完整版)(2024)
2024/1/29
03
饮食文化的变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文化的多元化,春节期间的饮食也发生了变
化,如年夜饭的菜品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一些传统食品如饺子、汤圆等
也逐渐走向市场化。
28
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家庭传承
春节习俗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家庭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春 节习俗传授给子女,使这些传统 得以延续。
古代农耕文化
春节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 ,人们通常在农历新年之 际庆祝春天的到来和新一 年的开始。
2024/1/29
祭祀仪式
春节最初是一种祭祀仪式 ,人们向祖先和神灵祈求 平安、丰收和幸福。
驱邪避祟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 一些驱邪避祟的活动,如 放鞭炮、贴门神等,以祈 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4
春节的历史发展
如意。
2024/1/29
15
看春晚和拜年
春晚的历史和意义
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 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春节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它 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2014年被定位 为国家项目。春晚的意义在于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 民俗文化,是年夜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1/29Βιβλιοθήκη 2024/1/2931
THANKS。
2024/1/29
32
6
02
春节前的准备工作
2024/1/29
7
扫尘
春节前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 ,意味着辞旧迎新,扫除晦气 ,以期来年清吉。
2024/1/29
扫尘时要将家里的各个角落都 打扫干净,包括房屋、庭院、 器具等。
扫尘的习俗体现了人们爱清洁 、讲卫生的好习惯,也寄托着 人们除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中国春节习俗ppt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 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 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 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 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 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 《福禄寿三星图》、《钟馗送福》、《天官赐福》、《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迎春接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 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 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 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 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 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 “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 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总编辑: 孙奕翾
1. 贴门神
2.贴春联 3.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4.守岁 5.给压岁钱 6.拜年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 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 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 害。唐代以后,又有画钟馗故里赐福镇宅圣君钟馗门神,猛将秦 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 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 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 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 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 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 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 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 吉利的意思,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节习俗PPT
3. 压岁钱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 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 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 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 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 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 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 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 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 安。
4. 除夕守岁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 除夕的习俗,又称 照虚耗、熬年、熬 夜。指在除夕夜一 家人团聚,熬夜迎 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6. 赏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 ,是我国传统的元 宵佳节,民间有燃 灯、观灯的习俗, 每逢这一天,大街 上到处都是琳琅满 目的花灯,故又名 “灯节”。
7.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 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通常 指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 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 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 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 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 岁钱)热情款待。拜年的传统正 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 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 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 年,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 年了,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 十五不晚。”
10. 舞龙、舞狮
舞龙又称耍龙灯、 龙灯 舞。龙是汉民族古老的图腾,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 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 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 成为全国各地汉民族的一种 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 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 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 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 征。
过 年 好!
三、春节习俗
1.放鞭炮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 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 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 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 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 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 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 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 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 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 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 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 竹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 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新春喜庆中国风春节习俗介绍PPT演示课件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第二章
春节习俗的习俗
Customs of Spring Festival
春节习俗传说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春节习俗PPT(完整版)
正月初二
一.媳妇回娘家
○ 这一天汉族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 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 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 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 好意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 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 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 犯天神。许多道教观都会举行祭天 仪式,以示对天公的感恩。民间的 祭天仪式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 到天亮为止。在这一天前夕,全家 人必须斋戒沐浴,以庄严敬畏的心 情举行祭拜。
正月初十
石不动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 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 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 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 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 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 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初六
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 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 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 《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 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 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 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 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 联”,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 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门神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 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 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 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 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钟馗故 里赐福镇宅圣君钟馗门神,猛将秦琼、 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 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 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 一武。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 联”,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 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有了那句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的诗句。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 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 后简化为在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 字。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
春节习俗PPT(完整版)
传统文化中的新年春节习俗 2020-2021
春节快要到了,在中国传统中,从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 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 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 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 迎新”。那么新年有哪些习俗呢?
大年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 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 尾相连。“除夕”中的“除” 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 除夕的活动都以除旧迎新、消 灾祈福为中心。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 坐在压岁钱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 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 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 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 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 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
正月初四
1.恭迎灶神回民间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家里,准备丰 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2.接神送神
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 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 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 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 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 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 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 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 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 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 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 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 感激之情。
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 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 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 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 康。
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 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 大年初一
1. 开门炮仗
① 春节早晨,开门炮仗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 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 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 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 要吃到深夜。还有的人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 儿,整晚都不能入眠,至少也要等到明天一 点才行,即使睡觉也不可脱去衣服。根据宗 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 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 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 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③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 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正月初二
一.媳妇回娘家
○ 这一天汉族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 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 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 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 好意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 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二.祭财神
○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 庭,都要举行祭 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 番。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 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 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老鼠娶亲
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 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 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2. 拜年
①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之风, 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 故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② 现代拜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走亲戚;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三是感 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不好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四是串 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 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即可,无需过多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