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潮海域风暴潮增水中全日扰动和半日扰动分析_李谊纯
河口风暴潮极值增水研究进展与展望——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http://www.renminzhujiang.cnDOI:10 3969/j issn 1001 9235 2023 10 011第44卷第10期人民珠江 2023年10月 PEARLRIVER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001004)收稿日期:2023-05-24作者简介:刘悦轩(1986—),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口风暴潮研究。
E-mail:693879938@qq.com刘悦轩,李慧婧,李岚斌,等.河口风暴潮极值增水研究进展与展望———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人民珠江,2023,44(10):95-104.河口风暴潮极值增水研究进展与展望———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刘悦轩,李慧婧,李岚斌,刘晓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11)摘要:台风风暴潮造成的大幅度增水和极端潮位是河口地区洪涝安全面临的首要威胁,也是造成近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
揭示了历年来风暴潮增水的演变规律,并介绍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国外和国内系统阐释了风暴潮极值潮位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天文潮与风暴潮增水形成的极值潮位组合计算模式,重点阐述了风暴潮极端增水过程中的动力机制方面的成果。
构建了大范围南海海域和珠江河口海域二维嵌套风暴潮数学模型,设计了最不利台风强度及路径,初步模拟并获得了大湾区近岸水域最大增水分布,指出需对天文潮和风暴潮相互作用物理机制认识的基础上,尽快提出一套安全、简洁和适用的风暴潮极端潮位计算公式极为必要。
关键词:风暴潮;增水;极端潮位;进展;大湾区中图分类号:TV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235(2023)10 0095 10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ofExtremeWaterIncreasebyStormSurgeinEstuaries—ACaseStudyofGuangdong HongKong MacaoGreaterBayAreaLIUYuexuan牞LIHuijing牞LILanbin牞LIUXiaojian牗PearlRiverWaterResourcesResearchInstitute牞Guangzhou510611牞China牘Abstract牶Significantincreasesinwaterandextremetidelevelscausedbytyphoonstormsurgesaretheprimarythreattofloodsafetyinestuarineareas牞andarealsothemaincauseofmajornaturaldisasterlossesintheGuangdong HongKong MacaoGreaterBayAreainrecentyears.Thispaperrevealstheevolutionpatternsofwaterincreaseinstormsurgesovertheyearsandintroducescorrespondingresearchmethods.Meanwhile牞itsystematicallyreviewsresearchachievementsontheformationmechanismofextremetidelevelsinstormsurgesfrombothforeignanddomesticperspectives.CombinedcalculationmodelsofextremetidelevelsformedbyastronomicaltidesandstormsurgesinChinaandabroadarealsosummarized牞withafocusonachievementsindynamicmechanismsduringextremewaterincreaseinstormsurges.Additionally牞atwo dimensionalnestedmathematicalmodelofstormsurgesintheSouthChinaSeaandthePearlRiverEstuaryisbuilt牞andthemostunfavorabletyphoonintensityandpatharedesigned.ThemaximumwaterincreasedistributionintheGuangdong HongKong MacaoGreaterBayAreaispreliminarilysimulatedandobtained.Finally牞itisurgenttoputforwardasetofsafe牞concise牞andapplicableformulaforcalculatingtheextremetidelevelsofstormsurgesassoonaspossiblebasedontheunderstandingofthephysicalmechanismoftheinteractionbetweenastronomicaltidesandstormsurges.Keywords牶stormsurge牷waterincrease牷extremetidallevel牷progress牷theGreaterBayArea5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人民珠江 2023年第10期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河口,直面外海风暴潮威胁,随着近年全球气候变暖,湾区近10年强台风有增加的趋势[1],如2017年半个月之内粤港澳大湾区接连遭受“天鸽”“帕卡”及“玛娃”等强台风袭击,2018年又遭受超强台风“山竹”侵袭;超强台风频繁出现致使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位屡次突破极值,严重威胁大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基于长期观测资料的黄海天文潮-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
基于长期观测资料的黄海天文潮-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尤晓昳;武国相;梁丙臣;刘仕潮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52)8
【摘要】为了分析黄海沿岸历史风暴潮的特征规律,本文基于黄海沿岸9个长期潮位观测站的历史水位资料,提取风暴潮事件,将原始水位序列分离出天文潮成分和非
潮余水位成分,对非潮余水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能量在半日、全日频率区间较为
集中;统计每个风暴潮事件中,最大非潮余水位出现的潮汐相位,发现出现在涨、落潮期间的概率显著高于高、低潮位期间的概率;进一步将最大非潮余水位和偏斜增水
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离散程度较高。
以上这些现象均表明,从长期尺度上,所分析的黄海沿岸各站位均存在显著的天文潮-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尤其是在水深较浅、潮差较大的区域。
【总页数】12页(P77-88)
【作者】尤晓昳;武国相;梁丙臣;刘仕潮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预
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53
【相关文献】
1.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2.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结果及有关问题的分析
3.黄海风暴潮和天文潮非线性耦合作用的数值研究
4.上海沿岸天文潮与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5.浅海风暴潮和天文潮相互作用中非线性效应的数值诊断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典型海湾风暴潮增水特征与机理研究
海南红塘湾潮汐不对称性分析
海南红塘湾潮汐不对称性分析童朝锋;曹益铭;高祥宇;孟艳秋【摘要】基于海南红塘潮位测站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实测潮位资料及8个临时站点8月9-20日大、中、小全潮实测完整潮位资料,应用偏度与复分析方法,研究了红塘湾潮汐特征及潮汐不对称现象,探讨了红塘湾毗邻海域潮汐不对称性分布特征及机理.研究认为,作为开敞式弧形海湾,红塘湾海域为天文潮主导的不正规全日潮,主要分潮K1,O1及M2等振幅自岸向海稍有减小,迟角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全年潮汐不对称性表现为落潮主导;潮汐不对称主要受K1-O1-M2分潮的相互作用控制,短时间尺度随其相互作用在大小潮期间波动,长时间尺度受K1与S2分潮相互作用呈半年周期性变化,空间上由岸向海、自西向东逐渐减弱,水深相近的湾内变化较小且与湾外有明显区别;以天文潮主导的开敞弧形海湾,潮汐不对称性时间上受各天文潮分潮相互作用影响,空间上受地形要素控制,距岸近、坡陡、水浅时潮汐不对称性更强.【期刊名称】《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7页(P9-15)【关键词】红塘湾;潮汐不对称;调和分析;开敞弧形海湾【作者】童朝锋;曹益铭;高祥宇;孟艳秋【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3潮汐不对称性指潮波波形上的不对称。
研究潮汐不对称对于海湾、河口地区的余流、物质输运和地形演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左右,Aubrey等[1- 2]发现,潮波进入河口与海岸地区后会由于浅水效应产生不对称性,天文潮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天文潮与浅水分潮的相互作用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Friedrichs 等[3]提出使用M4与M2分潮的振幅比来计算潮汐不对称性的大小,并用其相位差来定义方向。
海平面上升叠加风暴潮风险下城市景观系统脆弱性评估:以广州为例
第42卷 第4期2023年7月Vol.42 No.4July 2023,53~63华中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海平面上升叠加风暴潮风险下城市景观系统脆弱性评估:以广州为例陈崇贤,方言,刘京一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摘要 为系统评估海平面上升叠加风暴潮风险对城市不同类型景观的影响,以珠三角沿海城市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该地区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数据,构建“敏感性-适应性”脆弱性评估框架,针对近期(2030年)、中期(2050年)和远期(2100年)3个不同时期海平面上升叠加风暴潮风险情景下广州城市景观系统的脆弱性特征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从淹没范围和经济损失来看,未来不同风险情景下受淹没面积最大的是农业景观、公园绿地与湿地景观,而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是工业景观和商业与公共服务景观。
从整体脆弱性空间分布来看,近期景观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州中部的荔湾区、白云区和黄浦区,到中期和远期阶段,广州中部的海珠区景观脆弱性风险逐渐加剧。
从各类景观脆弱性空间分布来看,与交通景观、居住区景观等其他各类景观相比,近期农业景观脆弱性程度偏高的区域最多,主要集中在广州南部的番禺区和南沙区;到中期和远期阶段,各类景观的脆弱性风险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剧,其中,公园绿地与湿地景观脆弱性程度变化较为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可以根据不同景观系统的脆弱性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升防御性设施建设、实施适应性技术以及加强合理利用土地等应对策略来降低该地区的受灾风险。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风暴潮; 城市景观系统; 脆弱性评估; 气候变化; 极端气候; 珠三角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21(2023)04-0053-11自19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和由此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成为各国政府和各国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正规半日潮海域潮汐不对称性及量化
第37卷第6期海洋工程Vol.37No.6 2019年11月THE OCEAN ENGINEERING Nov.2019文章编号:1005-9865(2019)06-0086-08正规半日潮海域潮汐不对称性及量化李谊纯,李庆,林振良(北部湾大学钦州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535011)摘要:潮汐变形是近岸潮汐的一个基本特征,潮汐不对称的判断及量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传统的判别方法是通过M2分潮与其倍潮(M*、M6等)以及分潮K1>01和M?等的相对振幅和相对相位实现。
这些方法主要基于满足特定关系的分潮组的调和常数计算,不易应用于研究潮汐不对称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针对正规半日潮海域,通过对潮汐不对称的分解,对潮汐不对称在一个涨落潮过程中的产生及量化进行了探讨。
研究认为,近岸潮汐一个涨落过程的历时随潮汐过程变化,在一个涨落潮过程中,近岸的潮汐不对称不仅来自于M?分潮及其倍潮或K1,01和M2等满足一定频率关系的分潮波组合,M2分潮与任何分潮叠加均可能导致涨落潮过程的不对称及其类型的潮间转换。
潮汐不对称的大小与所选分潮与M2分潮的相位、振幅之间的关系密切。
给出的潮汐不对称分解方法在正规半日潮海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将不同分潮对潮汐不对称的贡献进行分离。
但对于相对振幅大于1/2的分潮,此分解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半日潮;潮汐变形;潮汐不对称;分潮;倍潮;调和常数;潮间转换中图分类号:P731.2文献标志码:A DOI:10.16483/j.issn.1005-9865.2019.06.009Tidal asymmetry and its quantificationin regular semidiurnal tide zonesLI Yichun,LI Qing,LIN Zhenliang(Qinzhou Key Laboratory of Harbor,Waterway and Coastal Engineering,Beibu Gulf University,Qinzhou535011,China)Abstract:Tidal deformation is a basic feature of near-shore tide.The judgment and quantification of tidal asymmetry is an important topic.Traditional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relative amplitude and relative phase of the M2and its over-tides(M4,M6,et al.)in semidiurnal zone or K】,0x and M2in diurnal zone.However,these methods do not consider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idal asymmetry. 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gener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idal asymmetry in regular semidiurnal tidal zon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uration of an ebb-flood cycle varies on different time scales.Tidal asymmetry during an ebb-flood period comes not only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M2and its over-tides,or,0】and M2which satisfy certain frequency relations,but also from the M2and any tide superposed.The magnitude of the tidal asymme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ected tide constitutes and the phase and amplitude of M2.The decomposi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certain applicability in regular semidiurnal zones, and can separ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tide constitutes to tidal asymmetry.However,it needs further studies in case of main tide constitutes of relative amplitudes larger than0.5.Keywords:semidiurnal tidal;tidal deformation;tidal asymmetry;tide constitute;over-tide;harmonic constant;intertidal conversion潮汐不对称一般指潮汐涨落历时的不相等,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为分潮间的相互作用⑴。
风暴潮增水长期模拟结果的订正方法研究
化特征 , 可用于开展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 , 该方法 在 国际上已经得 到了较好应用 】 。借助 于高 时空 分辨率 的风暴潮数值模式来 开展 相关研究也是评 估 未来 变化 的有 效方 法 之一 。
从2 0 世纪 8 0 年 代 以来 , 我 国风 暴 潮 数 值 模 式
时预 报 中 , 成 为 我 国风 暴 潮 预 报 的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其 中, 国家 海洋 环境 预报 中心 ( NME F c) 发展 的 台风
站 点较 少 , 直 接 利 用 观测 数 据 对全 国沿 海 风暴 潮 进 行 长期 的时 空 分布 特 征分 析 及 灾 害评 估 , 在 时空 统
M ARI NE F0RECASTS
风 暴潮增水长期模拟 结果的订正方法研究
马永锋 ,祖子 清 ,李涛 ,吴 少华 ,凌铁 军
( 1 .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 究重点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8 1 ;
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 中心 , 北京 1 0 0 0 8 1 )
摘
结 果 。这些 研 究 中 的部 分 模 式 已 经应 用 到 了 实
暴潮 的时空变化特征 以及进行风暴潮灾 害评估 对 国家 防灾 减 灾 工作 具 有重 要 的指 导意 义 。然而 , 由
于我 国沿海 风暴潮观测 站点 数量有 限 , 且 分 布 不
均、 观测时长不一 , 拥 有 长 时 间 的 完 整 观 测 序列 的
计特征上具有一定 的不确定性 , 且难 以定量评估未
来 不 同气 候 变 化 影 响下 风 暴 潮 的 时 空 变 化 。近 年
业 务 化风 暴潮 数值 预 报模 式进 行 了检 验 。李杰 等 r - 利 用 该模 式对 影 响珠 江 口的 3 次 台风 风暴 潮 过程 进 行 了后 报 实验 , 结果 显 示该 模 式 对 风暴 增 水 的适 用
第4章近岸水流运动特性4版
r-非天文因素引起的非周期性水位变化(可查表)
调和分析:根据实测潮位数据确定各分潮(潮波的组成波)的振 幅An和迟角Gn(最小二乘法拟合,P89图4-6,详见工程水文学)
2、地转对自由潮波影响
考虑前提:宽阔的海湾(边界限制没有或很少) ① 地转效应及相应的自由潮波方程 ② 前进波在无限长平底渠道中传播 ③ 方向相反的凯尔文波叠加 ④ 地转对潮流场的影响
反射
40%反射回大洋
u
v
v
v
2u
sin
g
t x y y
y
fc 2 sin
忽略引潮力和底摩阻
u t
u
u x
v
u y
fcv
g
x
(1)
v
t
u
v x
v
v y
fcu
g
y
(2)
+
u h v h 0 (3)
t
x
y
2、无限长平底渠道(凯尔文波)
凯尔文波为前进波类型,潮位和流速相位相同 考虑前进波在无限长平底渠道中传播时的情况,x轴取在渠道中 心线上。在无限长渠道中水质点主要在x方向运动,y方向速度v 很小,可取v≈0。
(3)水体运动还受到地球自转柯氏力的影响。在北半球,柯氏力使 潮流向右偏转,而在南半球,则使潮流向左偏转
4.1.2 潮汐理论
潮汐动力理论
以水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研究周期性引力作用下 的强迫潮波的运动规律,方程中考虑水深、地形、 岸线、科氏力、惯性力、摩擦力等对潮波的影响
4-2-牛顿第二定律F = ma
潮流是河口区域泥沙运动、岸滩演变和盐淡水掺混的 主要动力因子
(1)潮波在大陆架上的传播
大陆架潮流和浅水自由潮波一样,也会受地转力、底摩阻、海岸边 界的影响,形成旋转潮流系统、振幅和波速减小、港湾共振等现象
21_世纪第2_个10_年初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加及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
2. 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519082 1.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非常明显。已 有研究(Kwon,et al,2007;Ding,et al,2008;Zhu, et al,2011,2015;Gong,et al,2015)表明,华北地区 从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期曾经历了一个相对湿润 的时期,从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经历了一个较长 的干旱时期,在短暂经历了一个湿润期后,于 1998/1999 年后,降水再次出现减少的趋势。
赵嘉诚,李清泉,丁一汇,刘芸芸,谭桂容,沈新勇,吴清源. 2023. 21 世纪第 2 个 10 年初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加及与大气环流异 常的联系. 气象学报,81(5):764-775 Zhao Jiacheng, Li Qingquan, Ding Yihui, Liu Yunyun, Tan Guirong, Shen Xinyong, Wu Qingyuan. 2023. Interdecadal increase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in the early 2010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81(5):764-775
长江天生港站风暴潮增水分析
长江天生港站风暴潮增水分析
宋正逵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滨江临海,几乎每年夏秋季节都要受台风影响,防御和抗击台风灾害是南通市各级防汛部门的重要工作.台风引起的主要灾害之一表现为沿江沿海潮位的上升从而引发岸堤的坍塌.本文通过对长江天生港站潮位资料的分析,研究1995年两次台风影响时天生港潮位的增水规律.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宋正逵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226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
【相关文献】
1.风暴潮增水和台风浪联合分布在北仑港中的应用 [J], 王红川
2.滨海新区风暴潮与渤海沿岸诸站增水的相关性研究 [J], 沈岳峰;赵玉洁
3.镇海站强风暴潮增水特征分析 [J], 吕翠兰;卢小鹏;舒志光
4.一类能引起温州鳌江站风暴潮持续增水的台风路径分析与预报 [J], 顾冬明;李奶姜
5.闸坡站风暴潮增水与热带气旋登陆点及路径的关系 [J], 魏晓宇;刘雪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海西南陆坡全新世对马暖流演化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记录
2010年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l.30,No.1第30卷第1期 M ARINE GEOLOGY&QUA TERNA RY GEOLOGY F eb.,2010D OI:10.3724/SP.J.1140.2010.01055日本海西南陆坡全新世对马暖流演化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记录徐兆凯1,2,崔镇勇2,林东日3,李铁刚1,李安春1(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2群山国立大学海洋学院,群山573-701,韩国;3韩国海洋研究院南海分院,巨济656-830,韩国)摘要:对日本海西南陆坡对马暖流主流轴下方高沉积速率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系统研究,以探讨全新世以来对马暖流在研究区的形成与演化,并得出了与附近地区古海洋学方法非常相近的结果,从而为今后研究区的对马暖流演化研究提供了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指标。
据此,该柱状样中所记录的对马暖流演化可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
全新世初期(9.6kaBP),对马暖流开始进入日本海,其强度较弱,同时,伴随着富营养东海沿岸水的影响,海底环境由还原性向氧化性转变;6.5kaBP时,对马暖流控制下的日本海南部现代对流模式最终建立起来,东海沿岸水的影响基本消失,随后,对马暖流明显减弱;3.0kaBP时,对马暖流再次增强并基本达到现在水平,且在随后的3ka里保持总体稳定,期间在2.0~0.7kaBP存在一次较弱的减弱过程。
关键词:对马暖流;全新世;沉积学;地球化学;日本海中图分类号:P7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10)01-0055-10 对马暖流是黑潮在东海北部30°N、128°E附近产生的北向支流,它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并主要占据着日本海南部上层的150m[1-2]。
作为东海北部和日本海最主要的热量和盐分供应者,其所携带的高温高盐水,对这两个海域的海洋环境和大气环流格局都存在着重要影响[2]。
海洋自然现象
风暴潮危害的关键
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 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 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
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 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情况。
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塌陷、海底滑坡 等震波引起的动力,形成强烈的波浪,使沿海 受到冲击和淹没。
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 暖和的海水迅速向东延伸,太平洋西侧的海水 温度下降,东侧的海水温度上升,形成厄尔尼 诺。
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
正常的年份,热带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水面上 空气压较低,而赤道附近东南太平洋的水面上 空气压却较高;但是在有的年份里,这种情况 则相反。如跷跷板那样运动,这种现象称之为 “南方涛动”。
不规则的全日潮:在半个月中出现全日潮的天 数不超过7天,其余天数为不规则的半日潮。
形成潮汐的原因
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 潮力 。
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 。
地球表面各地离月亮的远近不一样,引潮力也 出现差异。
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月亮的 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离心力变大。
现习惯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或称恩索 (ENSO)事件。
厄尔尼诺引致的气候异常
东太平洋暴雨成灾。 西太平洋干旱、森林火灾。 北美西海岸暴雨、大雪。 南部非洲干旱。 我国:北方高温、干旱,长江流域、江南洪涝,
沿海台风减少。
拉尼娜( La Niña)
(反厄尔尼诺)
月亮运行轨道
月亮绕地球运行轨道
地球和月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一周:365天 地球自转一周:23小时56分 一个望朔月:29.53天 月球绕地球一周:24 小时48分 太阴日: 24 小时48分
国内外风暴潮预报研究进展
国内外风暴潮预报研究进展[摘要]回顾了风暴潮研究的发展过程。
对经验统计预报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利弊进行了分析。
对国内外风暴潮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述评,并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指出今后在风暴潮预报研究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风暴潮研究现状及进展1研究背景风暴潮是沿海近岸的一种巨大的海洋灾害,系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水异常升降、水流异常增大的现象[1]。
中国是全球遭受风暴灾害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灾区域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沿海,风暴给沿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设施造成极大的损害。
2风暴潮研究进展风暴潮的研究大约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最初对于风暴潮的研究仅限于个例的观察和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其现象、发生过程和初步探讨其成因。
50年代以后,随着雷达、卫星等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风暴潮的成因、机制以及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诸如:边缘波、陆架波;深海、浅海、超浅海风暴潮;线性、非线性模型以及天文潮与风暴潮的非线性耦合理论等。
对风暴潮的预报主要有经验统计预报方法、数值模拟方法。
统计的方法是通过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从而展开对风暴潮的预测,将影响因素和量值与所研究的台风增水值进行对比,确定台风增水和影响因素变化的关系,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这种关系的可靠程度和相关程度。
数值模拟是研究风暴潮最直接方法,从流体力学方法出发,到处理台风中心到达海岸时,风、气压在沿岸引起的台风暴潮分布的动力学模式,它是基于风暴潮控制方程、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
经验统计的方法主要采用回归分析和统计相关来建立指标站的风和气压与特定港口风暴潮位之间的经验预报方程或相关图表,此方法局限性较大,只能在少数特定的港口应用。
风暴潮的数值模拟方法则克服了以上缺点,建立了预报场的概念。
数值预报技术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风暴潮研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模式日臻完善。
天津近海潮汐特征分析
天津近海潮汐特征分析李希彬;张秋丰;姚志刚;叶风娟;李玉杰【摘要】对塘沽海洋环境监测站从1950~2008年,59年的潮汐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分析了其分潮调和常数的变化曲线,并利用FFT谱分析方法对其调和常数的变化周期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之后应用FFT谱分析方法对去除天文潮后的余水位进行分解,分析了近50多年来年平均余水位的多层次周期分布,进而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分析,分析了天津近海平均海平面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津沿岸潮汐M2分潮振幅变化存在20年、4~6年、2~3年的周期,且明显受到改革开放后工程建设的影响;余水位变化包含着20年、5~6年、2~3年、1年等不同周期的时间尺度变化,天津近海海平面呈逐渐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约为3.4 mm/a,主要受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两部分因素影响.【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1(028)002【总页数】8页(P41-48)【关键词】天津;潮汐;调和分析;谱分析;海平面【作者】李希彬;张秋丰;姚志刚;叶风娟;李玉杰【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300451;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天津,300451;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300451;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天津,30045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300451;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天津,300451;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300451;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天津,3004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潮汐是海洋活动中最为显著的动力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军事活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影响海上交通运输、海洋工程施工、海港安全作业以及航道设计维护的重要因素,它很早就引起了人类的重视。
随着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深化,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潮汐的观测、分析和利用,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重点领域,更是科学考察研究的热门课题。
离岸风背景下风暴潮异常增水特征分析
离岸风背景下风暴潮异常增水特征分析
徐灵芝;赵玉洁;宋国辉;张文云
【期刊名称】《气象》
【年(卷),期】2010(036)005
【摘要】渤海湾在8月份出现由温带气旋引发高达518 cm的风暴潮属小概率事件.作者应用天气图、卫星云图、自动站观测资料及天津海洋局潮位资料,对2008年8月天津港发生的两次风暴潮异常增水过程进行了特征分析,得到气象因子对风暴潮的影响关系,为预报风暴潮提供依据;进一步探讨了在离岸风即西北风作用下产生风暴增水的条件和机制.结果表明,温带风暴潮过程增水强度大(最大增水121 cm)且持续时间长(达15小时);分析了气旋增水不同于台风增水的特点,并应用半封闭浅海湾中开尔文波传播理论分析了风暴潮产生的原因.
【总页数】8页(P56-63)
【作者】徐灵芝;赵玉洁;宋国辉;张文云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730000;天津塘沽气象局,天津,300456;天津塘沽气象局,天津,300456;天津塘沽气象局,天津,300456;天津市气象局,天津,3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海平面上升背景下辐射沙脊风暴潮增水研究 [J], 俞亮亮;陈可锋;陆培东;张俊彪
2.“桑美”超强台风风暴潮增水特征分析 [J], 杨波;林祥;刘青明;封勇
3.镇海站强风暴潮增水特征分析 [J], 吕翠兰;卢小鹏;舒志光
4.我国风暴潮特征分析以及路径对增水影响 [J], 周妍;于潭;李婷;叶苏文;崔利民
5.波流耦合作用下渤海及北黄海风暴潮增水及海浪过程的数值模拟 [J], 许慧;张宸浩;柴崇顼;王珏;王清夷;张明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姜兆敏;王如云;黄金城
【期刊名称】《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32)004
【摘要】对一维狭长半封闭水域中的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用摄动方法求出了纯风暴潮增水ζS、天文潮增水ζT及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增水ζST的一阶近似解析表达式.通过三者表达式的分析,直观地讨论了浅水效应、非线性效应在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水效应对增水水位起主要作用,非线性效应对增水的作用取决于波幅与水深比值的量阶.
【总页数】4页(P447-450)
【作者】姜兆敏;王如云;黄金城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江苏,南
京,210098;河海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2
【相关文献】
1.斯里兰卡近岸风暴潮模拟中风暴潮-潮汐相互作用特征分析:一个个例研究 [J], R.K.K.A.S.N.KODITHUWAKKU;李毅能;彭世球;朱宇航;李少钿;Tilak P.D.GAMAGE;付莉莉
2.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结果及有关问题的分析 [J], 高焕臣
3.黄海风暴潮和天文潮非线性耦合作用的数值研究 [J], 赵永良;张延廷
4.上海沿岸天文潮与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J], 端义宏;秦曾灏
5.浅海风暴潮和天文潮相互作用中非线性效应的数值诊断分析 [J], 赵永良;张延廷;陈则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5年海南岛沿岸风暴潮特征分析
2005年海南岛沿岸风暴潮特征分析
石海莹;李孟植
【期刊名称】《海洋预报》
【年(卷),期】2008(25)3
【摘要】2005年海南岛沿岸出现三次明显风暴增水过程,分别由0508号强热带风暴"天鹰"、0516号热带风暴"韦森特"和0518号台风"达维"引发,给海南省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从热带气旋特征、增水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各个热带气旋所引发的风暴增水特征,以便为今后的风暴潮预报积累经验,更好地为海洋减灾防灾服务.
【总页数】7页(P33-39)
【作者】石海莹;李孟植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海南,海口,570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
【相关文献】
1.斯里兰卡近岸风暴潮模拟中风暴潮-潮汐相互作用特征分析:一个个例研究 [J], R.K.K.A.S.N.KODITHUWAKKU;李毅能;彭世球;朱宇航;李少钿;Tilak P.D.GAMAGE;付莉莉
2.海南岛沿岸风暴潮特征分析 [J], 王红心
3.珠海沿岸风暴潮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J], 陈强;尹姗姗
4.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六六六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价 [J], 王清云;甘居利;陈海刚;马胜伟;张喆;蔡文贵;贾晓平
5.沧州沿岸风暴潮变化特征分析 [J], 傅圆圆;张坤兰;杨超;姚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沙群岛西北深水海域的内潮特征分析
西沙群岛西北深水海域的内潮特征分析闫桐;经志友;齐义泉;王东晓【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6(059)007【摘要】基于海南岛至西沙群岛之间深水海域一长达5年的锚定潜标测流资料,采用谱分析、调和分析和动力模态分解等方法主要分析了局部海域内潮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正压和斜压潮均以全日振荡为主,500~900 m的海洋中层全日等密度线垂向振幅可达40 m;全日内潮主要沿垂直于陆坡方向传播,与天文潮锁相的全日内潮可占全日内潮总能量的41%;海洋上层,O1内潮垂向平均振幅与局地海面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K1内潮则表现为夏、冬季增强的半年循环特征;超过70%的O1分潮能量集中于第一、二斜压模态上,K1分潮在第三斜压模态上亦有相当能量.【总页数】11页(P2587-2597)【作者】闫桐;经志友;齐义泉;王东晓【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8【相关文献】1.基于走航ADCP资料的厦门内湾东西口门海域潮流与潮致余流特征分析 [J], 沈俊强;潘伟然;张国荣;骆智斌;林毅辉2.基于走航ADCP资料的厦门内湾东西口门海域潮流与潮致余流特征分析 [J], 沈俊强;潘伟然;张国荣;骆智斌;林毅辉;3.西沙群岛海域鞍带石斑鱼深水网箱健康高效养殖试验 [J], 李育培;卢传安;卢裕景;云博;卢家书4.Nudging同化方案改进及其在西北太平洋海域M2分潮模拟中的应用 [J], 魏泽勋;王永刚;高秀敏;方国洪5.上海邻近海域风暴潮数据同化与特征分析 [J], 丁骏;吕忻;姚雅倩;孟鑫;姜雪敏;吴旭云;葛建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典型海湾风暴潮增水特征与机理研究
典型海湾风暴潮增水特征与机理研究杨万康;杨青莹;伊小飞;尹宝树;张峰【摘要】以三门湾为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将原始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分解,并对各个子模态进行能量谱分析,研究每种波动对应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半封闭海湾内的风暴潮增水较为严重,造成三门湾内强增水的台风为三门湾南侧的西北向登陆台风.EMD分解结果显示三门湾内的风暴潮增水包含6h,12h,20 h左右的波动,其中6h左右的波动来源于海湾共振,共振的频率是由海湾的形状、水深等固有性质所决定的.12h的波动是由于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作用导致,20 h左右的波动是由于台风移动过程中外海波动的传入.结果表明EMD方法为风暴潮波动增水特征的精细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加深对海湾内风暴潮波动增水特征的研究.%Taking Sanmen Bay for instance,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EMD) was applied to decompose surge data and power spectrum was calculat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corresponding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orm surge is particularly high and the most powerful path is northwest landing typhoon.Through EMD decomposition,storm surge contains 6 hours,12 hours,20 hours period of oscillation.The period of 6 hours due to resonance response in semi-enclosed ba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bay length and average water depth.The period of 12 hours oscillation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stronomical tide and storm surge.The period of 20 hours is caused by incoming wave due to typhoon moving process.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EMD metho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storm surg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surge mechanism.【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6页(P532-537)【关键词】半封闭海湾;经验模态分解;风暴潮增水;共振【作者】杨万康;杨青莹;伊小飞;尹宝树;张峰【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湛江52408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3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导致的海平面异常升降现象,当风暴潮发生时如恰遇天文高潮阶段,往往会造成风暴潮灾害。
钦州湾海上溢油扩散数值模拟
钦州湾海上溢油扩散数值模拟牙韩争;李谊纯;董德信【摘要】Objective]The drift-diffusion feature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of oil spill in Qinzhou Bay were studied.[Methods]The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 spill in the Qinzhou Bay areas was simulated by MIKE 2 1/3 SA oil spill model based on the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results.[Results]The oil contamination was drifted towards Maowei Sea at first,and then move out Maowei Sea in ebbing tide when oil spill occurred in flood tide.The farthest drift distance of oil contamination towards Maowei Sea and outer Qinzhou Bay was about 17.51 km and 10.73 km, respectively,and the sweeping area of oil spill was about 71.83 km2 within calculation interval. When oil spill occurred in ebb tide ,the oil stain was drifted towards outer Qinzhou Bay and re-versed towards the neck area of Qinzhou Bay in tide rising.In this case,the farthest drift dis-tance of oil contamination towards outer Qinzhou Bay was about 17.96 km,and the sweeping area of oil spill was about 59.72 km2 .[Conclusion]The drift-diffusion feature of oil spill in the Qinzhou Ba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ing time and the wind conditions,which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oil spill influence evaluation in Qinzhou Bay.%【目的】研究钦州湾海上溢油扩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广西科学院 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广西 南宁 530007 ; 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 100081 ; 3.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
摘 要: 风暴潮增水是风暴潮与天文潮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 也是风暴潮预报中的重要问题 。最大余水位的产生机
1
研究方法
Horsburgh 与 Wilson[13]在半日潮海域给出风暴潮导致的余水位可写成 : R p = Acos ( ωt + φ ) - Acos ( ωt ) + S + kAcos ( ωt + δ ) ( 1)
A 为半日分潮振幅, k 为系数, S 为风暴潮水位中去除半日潮 式中: R p 为余水位, ω 为频率, φ 为相位变化, Horsburgh 与 Wilson 变化外的部分,
∑Ai cos ( ωi t - φ0i
+ Δ φi ) -
∑Ai cos ( ωi t - φ0i ) + S + ∑k i Ai cos ( ωi t - φ0i )
( 2)
同时去除局地变化项中的相位改变, 而令相位改变只存在于相位变化项中。 其 式( 2 ) 中包含了多个分潮, k i 为系数且 k i < 1 。其它符 中: i 代表各分潮, φ0i 为各分潮预报潮位的初相位, Δ φ i 为各分潮的相位改变, 号意义同前。式( 2 ) 中 A i 和 φ0i 可通过对预报潮位进行调和分析求得 。 Δ φ i 和 k i 可通过如下方法确定。设实 : 测潮位中某一频率的分潮可表示为 Z mi = A mi cos ( ω i t - θ0i ) ( 3)
1965 年至 2008 年之 亦是风暴潮灾害极为严重的海域。 据统计, 报道。广西沿海为全日潮海域, 间, 广西沿海受台风风暴潮影响共有 90 余次。鉴于此, 本文在 Horsburgh 与 Wilson 研究的基础上研 ( 1213 ) 究了风暴潮增水中全日扰动 / 半日扰动的分离, 并以 2012 年影响防城港海域的台风“启德 ” ( 1223 ) 为例探讨了全日扰动、 和台风“山神” 半日扰动及高频分潮在风暴潮增水中的贡献。
制对于提高预报精度及海岸带防护有着重要意义 。为研究全日潮海域风暴潮增水中的全日扰动和半日扰动 , 对 Horsburgh 与 Wilson 的风暴潮余水位模型进行了改进和扩展 , “启 建立了包括多个分潮的余水位分解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防城港站 , 对台风 “山神” 德” 和 影响下的潮位过程进行了分析 。 结果显示, 建立的余水位的分解方法对于全日分潮和半日分潮有良好的适用 性。由于高频分潮产生机制的复杂性 , 该方法对高频分潮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在全日潮的防城港海域 , 全日扰动与半日扰 动具有相同的量级, 二者的和约占总增水的 15% 差异。 关键词: 防城港; 风暴潮; 全日扰动; 半日扰动; 调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 P732. 6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6483 / j. issn. 10059865. 2016. 05. 006 19% 。 台风过程不同, 相位变化项和局地变化项对增水的贡献有较大
Diurnal perturbation and semidiurnal perturbation in storm surge in diurnal tidal zone
3 LI Yichun1, ,LIU Jingui2 ,DONG Dexin1
( 1.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Nanning 530007 ,China; 2. National Oceanic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Center, Beijing 100081 , China; 3.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Tourism College,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0 ,China)
[13、 11 ]
及统计模型
[1213 ]
是研究风暴潮增水的主要常用方法。 风暴潮与天文潮相互作用产生与主要
1020 收稿日期: 2015基金项目: 广西科学院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 ( 13YJ22HY07 ; 10YJ25HY03 )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5GXNSFBA139192 ) ), mail: ychli@ vip. sina. com 工程师, 博士, 主要从事河口海洋学研究。E作者简介: 海
洋
工
程
第 34 卷
天文潮频率相同的周期性振荡的余水位 , 这一现象即称为半日扰动和全日扰动。 研究表明其产生机制如: [14 ] [11 ] [15 ] [13 ] 非线性底摩擦及浅水效应 、 科氏力 及气压与风应力 等。Horsburgh 与 Wilson 基于英国北海沿岸 5 个潮位站风暴潮余水位的统计研究了风暴潮导致的最大余水位的发生及其与天文潮的关系 , 指出风应力、 气 Horsburgh 与 压、 水深 / 水位的变化导致的天文潮振幅和相位的改变是余水位产生的直接原因 。 在此基础上, Wilson 给出了包含半日扰动在内的风暴潮余水位的数学表达 。 ValleLevinson 在对飓风“Sandy ” 的研究中发 现, 半日扰动对余水位的贡献超过 50% 。但风暴潮与天文潮相互作用导致的全日扰动的研究目前罕见
[13 ]
假设其不随时间变化。式( 1 ) 中 Acos ( ωt ) 为预报潮位, 即未考虑风暴
潮的天文潮 潮 位。 可 以 看 出, 式 中 风 暴 潮 水 位 被 表 示 为 三 项 的 和, 分 别 是: 相 位 变 化 项 ( phase altered — — Acos ( ωt + φ ) 、 — — kAcos ( ωt + δ ) 。 tide) — 非时变项 S 和局地变化项( local surge modulation) — δ 为一可变 13] 相位, 文献[ 中用以表征局地变化项极值发生的时间 。 而在全日潮海域, 全日分潮和 式( 1 ) 中只涉及了单频部分( 半日分潮) , 并未包含其它频率的主要分潮, 半日分潮在水位变化中均为重要部分 。此外, 若将风暴潮水位中的时变部分分解为相位变化项和局地变化 项的和, 则可以看出, 式( 1 ) 中 δ 和 φ 的物理意义有重复。鉴于以上考虑, 在此将风暴潮余水位分解为: Rp =
第 34 卷第 5 期 2016 年 9 月 9865 ( 2016 ) 05005106 文章编号: 1005-
海 洋 工 程 THE OCEAN ENGINEERING
Vol. 34 No. 5 Sep. 2016
全日潮海域风暴潮增水中全日扰动和半日扰动分析
1, 3 2 1 李谊纯 , 刘金贵 , 董德信
第5 期
李谊纯, 等: 全日潮海域风暴潮增水中全日扰动和半日扰动分析
53
( 8 ) 组成了可以求解的只含 k i 和 Δ φ i 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若令 f = A mi / A i , 当 ( fsin ( Δ φ i ) ) 2 ≤ 1 式( 7 ) 、 时方程组可解。各分潮导致的最大余水位发生的时刻可通过将式 ( 2 ) 对时间求导得到, 令: R'p = -
下标 m 表示实测, θ0i 为实测潮位中该分潮的初相位。将 Z mi 分解为相位变化项和局地变化 式中: Z 为潮位, 项的和, 则有: A mi cos ( ω i t - θ0i ) = A i cos ( ω i t - φ0i + Δ φ i ) + k i A i cos ( ω i t - φ0i ) 式( 4 ) 中 A mi 和 θ0i 可通过对实测潮位进行调和分析得出 。因为: A i cos ( ω i t - φ0i + Δ φ i ) = A i cos ( ω i t - φ0i ) cos ( Δ φ i ) - A i sin ( ω i t - φ0i ) sin ( Δ φ i ) 所以式( 4 ) 等号右侧可写为: RHS = A i ( k i + cos ( Δ φ i ) ) cos ( ω i t - φ0i ) - A i sin ( Δ φ i ) sin ( ω i t - φ0i ) = S i cos ( ω i t - φ0i + i )
2 ( Δφ ) ) 2 , 式中: S i = ( 1 + k2 i = arctan( i + cos i
1
( 4)
( 5)
( 6)
sin ( Δ φ i ) ) 。对比式( 4 ) 、 ( 6 ) 可有: k i + cos ( Δ φ i ) A mi = S i ( 7) ( 8)
θ 0 i = φ0 i - i
Abstract: Storm surge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idesurge interaction and surge forecast. The mechanism of peak residual of sea level( PRSL ) shows great significance to forecast precision and coastal defens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diurnal perturbation and semidiurnal perturbation in diurnal tidal zone,the model of peak residual of sea level provided by Horsburgh and Wilson ( 2007 ) was modified and extended. The new method of PRSL seperation includes different tide constituen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thod in the Fangchenggang zone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ould be satisfactory while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constituents a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When applied to highfrequency tidal constitutes,this method seems to be limited due to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highfrequency tidal constituents. In the Fangchenggang zone, the surges due to diurnal perturbation and semidiurnal perturbation are of nearly the same order. They could account for 15% 19% in the total PRSL.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torms,the contributions of phase altered tide and local surge modulation may change substantially. Keywords: Fangchenggang; storm surge; diurnal perturbation; semidiurnal perturbation; harmonic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