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合集下载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美国的历史,中国的设计

出国会大厦西阶,在美丽的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

(Pennsylvania Ave)夹角地带,耸立着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

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

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美术馆。这里

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每一个爱好艺术的人都

会在此流连忘返,在目不暇接中全身心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1937年,国会就决定把位于国家美术馆东边的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美术馆扩建之用。后人始终赞叹这

项未雨绸缪的决定。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东馆)从1968年开始,由威廉·梅

隆之子保尔·梅隆提供资金,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担任设计师。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

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第一篇: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贝聿铭设计。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一层平面图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二层平面图
2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五层平面图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七层平面图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由于用地范围仅限于“梯形”内,无法在地面上直接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老馆建于1941年,与美国国会大厦 通过建筑物表达新老建筑的关系,故采用开发地下空 相邻,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在老馆东面白宫前最 间的方式,直接交通联系移置到地下,通过地下大厅, 后一块梯形空地上,国际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东 既不影响地面的交通和人的活动,又恰当地将两馆联 馆,于1978年落成。东馆建筑体型由多个棱柱体和三 系起来。一方面保证了参观路线的连续性,另一方面 角体组成,内部几乎全是六角形或三角形的空间,在 也给观众创造了一处良好的休憩交流空间。而且,这 其中参观,有步移景异的效果。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 个2.7万m2的新馆与旧馆只有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才能 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旧馆,并以东馆 达到体量上的均衡,又满足面积上的要求。地面上两 主体部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之呼应,与旧馆构成轴 者之间的大型铺装广场通过中央不对称的喷泉、瀑布 线,很好地确立了两者的主从关系。 和散落的晶体状玻璃天窗,营造出一种内敛的空间氛

美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总结及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分析

美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总结及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分析

美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总结及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

筑设计分析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在美国进行教学工作的经历非常宝贵。以

下是我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作为一位汉语教师,我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互动,了解

并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通过教授汉语,我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

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理解。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灵活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式。每个学

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兴趣,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根据他们的需

求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来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另外,我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志愿者,我

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材和教具,并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改

进教学内容。同时,我还需要与学生和其他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最后,通过教学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汉语教学能力,还培养了

自信和责任感。每次成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我都感到非常满

足和骄傲。这种成就感和快乐激励着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座重要艺术场所,它的建筑设

计也非常具有特色和独特性。

首先,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建筑外观简洁、大方,整体呈现出现代

感和几何美。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水平和垂直线条,并利用巧妙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富有动感和层次感的建筑形态。同时,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

的玻璃幕墙,使内外空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参观者提供了良好的视觉

享受。

其次,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内部空间设计非常合理和舒适。建筑内

华盛顿国家艺术东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东馆

建筑——贝聿铭之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8-09-22 家天下设计师频道互联网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设计者:贝聿铭

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78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动馆的开放,标志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这座建筑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赏,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贝聿铭的初衷是想设计一个大家都愿意光顾的场所。他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贝聿铭:

我认为他们过去并不真正关心艺术馆的客流量,只要是一个可以收藏和展示艺术品的场馆就行了,我想他们也许满足于此。所以说,这个内庭就是为今天这样聚集于此的大量游客而修建的,这样大家就可以同时来欣赏艺术品了,看到这么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浏览,看到他们那么高兴,真是让我感觉到建筑艺术确实能在公众教育方面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共17页PPT资料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共17页PPT资料

细 部 构
细部构造
制 作 人 员
谢谢观赏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建筑师:贝聿铭
华• 著名美籍华wenku.baidu.com建筑师贝聿铭 (I.M.Pei, 1917-)的作品,
盛 1978年落成。东馆是在原有 国家美术馆东边新添的一座
顿 建筑。建筑体形由许多棱柱 体和三角形合成,造型清新
国 简洁而庄重典雅,具有现代 风格,与邻近的美国国会大
家 厦等古典建筑在对比中有配 合。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 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 过于庄严,类若神殿, 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 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 的灵活性,大而无当, 往往使人疲乏、厌倦。 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 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 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 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 子”而不是“殿堂”, 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 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
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 览馆入口宽广醒目,它的中轴线 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 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 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 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 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楚的 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 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 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 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 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馆内部图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还认 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 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 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 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 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 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 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 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 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 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 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 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 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 、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 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 非常柔和。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

馆东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美国的历史,中国的出国会大厦西阶,在美丽的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PennsylvaniaAve)夹角地带,耸立着两座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美术馆。这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每一个爱好艺术的人都会在此流连忘返,在目不暇接中全身心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1937年,国会就决定把位于国家美术馆东边的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美术馆扩建之用。后人始终赞叹这项未雨绸缪的决定。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东馆)从1968年开始,由威廉·梅隆之子保尔·梅隆提供资金,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担任设计师。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建筑形式
对称的西立面造型是东馆的特色之一,是适应基地环境的应用法则 之一。在比例关系上,也是有严格的把握,与老馆的古典比例向呼 应。
内凹的主入口用其大小区分了入口的重要性,加上入口雕塑的强调, 使人们能明确参观的入口。 虽然入口内道的处理,西立面依然保持着完好的体量关系,保持了 建筑的完整性。
细部处理
建筑解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东馆概况
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扩建部分,基地为位于老馆东 侧的一梯形地块。老馆完成于1937年,新馆于1971年动 工,1978年竣工。
时间就是历史,建筑是历史的见证。
因此,新馆面临的挑战是怎样融于历史的环境、与老馆 的对话、展现当代的风采。
建筑与周围环境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 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 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老 馆
老 馆 主 入 口
铺 地 广 场
主 入 口
功能分区
艺术展览馆
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公共空间
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办公空间
一层平面图
入口空间主要分为参观入口与工作人员入口,在一条直线上建筑 本身的三棱柱分隔,从立面上看来,浅浅的棱线,在阴影的掩盖 下,使两个入口即分又和。
在三角形的母题下,一层平面上入口及一些平台的内凹式处理手 法,使建筑本身更具有包容性,而且使室内外空间得到延续。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2520014202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

收稿日期:2009204215

作者简介:蔡芝明(19772),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安徽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41

蔡芝明

摘 要:通过对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环境、功能、空间及几何性的分析,来解析贝聿铭设计东馆的手法,包括如何使建筑

与环境有机结合,如何处理空间与形式、功能的关系,以提高人们对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认识。关键词:环境,功能,空间,几何性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有三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建筑与环境

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

———贝聿铭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原西馆的扩建部分,由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主持设计的,1978年落成。原西馆落成于1941年,两者前后时间差长达37年。新老两馆的建筑风格和处理手法差异较大,但又能相互协调统一。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建筑评论家赫克丝苔伯尔提到参观东馆没有一般“博物馆劳累”,而且它供给大量“肾上腺素”,以使客人们保持运动。它鼓舞而不是削弱对艺术的兴趣,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为了物的所在,而且也同时为了人———这正是贝聿铭的愿望。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

贝聿铭的设计完全符合朗方规划的初衷,并
且刚好补充了原有地块上的空白形成了以国 会大厦为制高点的视觉秩序。
8/22/2013
材质上的关系
东馆的外墙采用与西馆相同的大理石,将所有暗色石安 排在下方,淡色石置于上方,东馆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隐 喻着西馆。 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 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 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 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 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1、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 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 特的风格 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利用内 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3、不仅注重建筑单体的和谐,更注重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设计面临的问题
建设用地: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 段上,皮埃尔·查尔斯·朗方在1971城市规 划中造成最不规则的地块之一。 周边环境: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 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 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 建筑。 新老建筑间的关系: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 联系。 馆长要求:亲切的外表(是房子而不是宫 殿),活泼的空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众所周知,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但机
遇也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设计中,正是有 机会可以探索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态和 空间的神秘性,于是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的历史,中国的

出国会大厦西阶,在美丽的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Pennsylvania Ave夹角地带,耸立着两座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美术馆;这

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每一个爱好艺术的人都会在此流连忘返,在目不暇接中全身心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1937年,国会就决定把位于国家美术馆东边的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美术馆扩建之用;后人始终赞叹这项未雨绸缪的决定;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东馆从1968年开始,由威廉·梅隆之子保尔·梅隆提供资金,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担任设计师;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东馆位于一块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

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

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

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座建筑物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华盛顿除了白宫、国会和几个纪念馆,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基本集中在国会山周边。在华盛顿那天,正在深圳水木清加班的鸢斋主人发来信息说:老美的国家艺术馆东馆是贝聿铭设计的,值得一看。下午的集体活动结束后,老友来到航天博物馆右前侧方,参观这个1978年建成的馆舍。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的历史,中国的设计

出国会大厦西阶,在美丽的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Pennsylvania Ave)夹角地带,耸立着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美术馆。这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每一个爱好艺术的人都会在此流连忘返,在目不暇接中全身心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1937年,国会就决定把位于国家美术馆东边的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美术馆扩建之用。后人始终赞叹这项未雨绸缪的决定。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东馆)从1968年开始,由威廉·梅隆之子保尔·梅隆提供资金,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担任设计师。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经典建筑分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经典建筑分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日本美秀美术馆
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
苏州博物馆
22%
78%
Part 2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东馆预留的扩建基地
描述
描述
描述
描述
面临的难题
位于历史敏感地带,如何融入城市,取得与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 不规整基地的利用(直角梯形) 如何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系 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的外表,活泼的空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大师经典作品赏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
贝聿铭
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 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 美籍华人建筑师。 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 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东馆与西馆的呼应关系
贝聿铭将这个建筑划分为一个顶角为38°的等腰三角形和 一个顶角19°的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为西馆的对称线的延伸 东馆的檐口高度都与西馆相同,高度变化的韵律都与西馆 相同。 东馆外立面使用的建筑材料与西馆相同,又增加使用了桁 架等结构,产生了变化
平面图与功能流线
地下一层平面图
解决思路
对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的尊重导致梯形平面的切割 等腰直角三角形产生的轴线与西馆轴线的呼应 三角母体的使用及哥特式塔楼产生纪念性,对罗马式的西馆进行一种历史风格的延续 构造和材质的极端追求 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37年,国会就决定把 位于国家美术馆东边的 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 美术馆扩建之用。后人 始终赞叹这项未雨绸缪 的决定。美术馆的扩建 计划(东馆)从1968年开始, 由威廉·梅隆之子保尔·梅 隆提供资金,美籍华人 建筑师贝聿铭担任设计 师。
东馆地处环境
•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 显要。它东望国会大 厦,西望白宫。而它 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 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 不规则四边形。
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
-----大师贝聿铭
甘辉林
目录
• 大师简介 • 著名作品 • 东馆的由来 • 东馆地处环境 • 建筑设计概念
• 外观和广场 • 内部结构 • 建筑材料 • 平面图 • 我的感悟
偶像级别——贝聿铭
贝聿铭祖籍江苏苏州,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少年时代是在上海
度过的,1940年获得建筑学士学位。1946年贝聿铭赴美留学,考入了著名的麻 省理工学院,1940年获建筑学士学位。1946年又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硕士学 位。1955年,贝聿铭开始了他的建筑设计事业,成立了贝聿铭事务所,他的才 华逐渐显露出来。到了60年代,他的作品受到普遍的赞誉,他本人也获得了一 系列的奖赏。由于他在建筑领域中表现出来的才干,于1961年荣获美国国家文 学艺术科学院颁发的阿诺特.布朗奖金;由于他的建筑创作反映了美国人民的迫
一.建筑设计概念
• 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 伸出来的埃及金字塔造型有独 特的研究。几经琢磨贝聿铭突 出奇想,落笔一挥而就,画了 一个草图:一条对角线穿过这 片梯形的直角顶点,将这片用 地划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 直角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 设计的绝妙发端。
外观和广场
•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 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 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 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 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 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 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 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 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 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 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 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 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 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谢谢欣赏
END
广场
•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 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 区分开来。广场中央布置喷泉、 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 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 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 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 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 声汩汩。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 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 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建筑材料
• 东馆外墙也和西馆一样,采用田纳西州的大理石饰面, 外表光洁柔和。
建筑材料
• 屋顶由外凸的玻璃三棱锥 构成,体现出玻璃质感, 把东馆的时代特征凸显出 来。
建筑材料
• 东馆门口的铜雕塑,充 满艺术气息。
建筑平面图
建筑模型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
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 融化。
内部
• 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 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 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 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 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 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 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 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 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 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 设计精巧。
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的感悟
• 贝聿铭在东馆项目上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基于对建 筑背后的文化理解,建筑是文化的容器,任何伟大的 作品都是深深的扎根于基地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 中的,正是贝聿铭对于华盛顿城的深刻理解,对于西 方建筑宗教文化感情的把握,使其在这样一个世界级 的建筑难题中成功交出了一个满意的方案,也正是东 馆的成功,使贝聿铭正式跻身全球一流建筑大师的行 列,为其今后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正式拉开了帷幕
切需要,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因而于1963年荣获瑞西大学授予的“人民建筑 师”称号;同年又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授予的荣誉奖章。70年代,贝聿 铭的一系列作品: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达拉斯市政厅、华盛顿美国国 立美术馆东馆等连续获得成功,尤其是后者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贝聿铭也因
之荣获1979年度美国建筑是由协会的金质奖章。
• 东馆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 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 堂”,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 赏家藏珍品。而且非常具有方向感。
源自文库
•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 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 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 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 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 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 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 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 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 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 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 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 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香山饭店

香港中银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东馆的由来
• 出国会大厦西阶,在 美丽的国家大草坪北边和 宾夕法尼亚大街夹角地带, 耸立着两座风格迥然不同 的花岗岩建筑,一座在西, 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 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 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 角形建筑。它们有一个共 同的名字——国家美术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