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和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ppt优秀课件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ppt优秀课件
(A)感觉过敏 (B)感觉减退(C)感觉适应 (D)感觉不 适
2011.11 38.感觉阈限病理性降低,在临床上的表现是(B)。 P301
2010、11 51;2011、11 67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D)。P296 (A)力比多发育良好 (B)合理地解释各种本能的欲望 (C)完善的防御机制 (D)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各阶段
防御机制的定义 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 力
2008.5 48.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A.防御机制 B.本能动力 C.心理异常 D.快乐原则
精神分析学说最初遭受的打压来自于宗教
2006.11 46.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 实来自于( C )。 A.认知神经心理学 B.哲学理论 C.宗教理论 D.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的解释 最早由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解释的,通 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2007.5 44.巴甫洛夫通过( C )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A.现象描述结果 B.精神病学结果 C.实验研究结果 D.心理研究结果
感染后虚弱状态者)、感觉减退(感觉阈限增高,多见于
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内感性不适(见
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等)
2008.5 50.感觉减退多见于( A )。P301
A.抑郁状态
B.感染后虚弱状态
C.睡眠障碍
D.精神运动性抑制
2010.11 52.人在抑郁状态下出现的病理性感觉阈限增高在 临床上的表现是(B)。P301
2008.5 101.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包括保障( ABC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正常地人际交往 C.正确地反映世界 D.幸福地享受人生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3. 置换作用:是一种运用的较频繁的防御机制。置换是用 一种精神渲泄替代另一种精神渲泄。自我以一种可获得的对 象替代另一不可获得的对象。通过置换,个人的真实欲望既 得到部分满足,又不致在精神结构内引起太明显的冲突。例 如体育活动、文艺活动能使性冲动和攻击性冲动得到一些满 足,这些是有益的置换,也有一些置换最终成了病态的症状。 恐惧症症状常常是这种置换的结果。 4.合理化作用:当个体表达某种观念或实施某一行为而不成 功时,于是就找一个看似合理正当的理由来解释之,以免除 焦虑,从而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例如狐狸吃不上葡萄说葡萄 是酸的,鲁迅、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西方: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 - 多血质、粘液 质、黑胆汁、黄胆汁。宗教思想、神秘主义占 据优势。 中国:封建思想,魔鬼俯身,罪孽上身,受到歧 视和摧残,无人过问任其自生自灭。 现代:能科学、理性、同情的正视有心理问题和 变态行为的人群,政府和社会福利已经开始关 注这一人群,这也是我们社会的进步。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指一些潜伏的、无法被察觉 的思想或观念,而这些内容往往包含着大量与人的 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因 而受到压抑,不被允许自由进入意识。 前意识:指无意识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可以进入意识, 被我们察觉的,这一部分的无意识被称作前意识。 (2)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认为追 求快感是一切生物的天性。




因此,在面临挫折、失败、行为不合理等焦虑情况时,应尽 量采取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1. 补偿作用: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以其他方面的成功加 以补偿,重新获得自信,减轻心理压力; 2. 升华作用:改变现有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方式 表现出来,或者用更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有利于 社会的活动表现出来。 3.正视作用:对目前自己所面临的焦虑情境,不是一味采取 逃避的态度,而是说服自己去正视它,并且进一步的去主动 驱散它,或者寻找某种放松情绪的方法,如向朋友倾诉,出 去运动,或者采取一些积极的应激措施,付出更大的主观努 力,从根本上解除焦虑。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环境失去了平衡等等。
4.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重点)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的统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 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原则。
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 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 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 致性。
肖××,男,19岁,大一学生,据同学介绍,入学后, 该生不爱与他人交往,学习很刻苦,成绩也较好。有 一日同学说,在宿舍到教室的长廊的天花板上经常伸 出一只大手,这只手还会讲话,他很害怕,所以晚上 不能去教室自习。同学都说那不是一只大手,是一只 吊灯。他执意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只大手。
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
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
异常的心理活动
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精神病性(psychotic)现象(ICD—10)
幻觉; 妄想; 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非专业的观察者,他们只是依据日常生活的概念,从自然的 角度看问题;
医疗的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倾向于求助者有病; 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容易强调求助
者是学习、行为或认知方面的障碍; 生物学家,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上看问题,认为问题
的关键是自我发展上受到阻碍; 生态学家或持生态学观点的人,他们觉得当事人的问题是与
分析:看到的这只大手和这只手会说话,均为该同学 的主观感觉,而现实世界并不存在,这就是“失同一 性”,不能被他人理解。
人的心理活动存在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活动; 心理异常的人的心理活动并不全是异常的;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全套课件137P) 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全套课件137P)  ppt课件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它无情地摧毁人类自身 的专横,涤荡了人类自身造成的历史污垢。欧 洲的中世纪,在经历了一场卑劣的造神运动和 摧残人性的黑暗时代之后,随着资产阶级的迅 速成长,一场解放人性的运动,以不可阻挡之 势在欧洲爆发了。很快,文艺复兴的曙光照遍 了整个欧洲。自然科学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 再一次把心理的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在 一 起 。 虽然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对象同是异 常心理,但在17世纪以前,由于精神病学肩负 着从酷刑中解放精神病人的重任,所以他远比 变态心理学活跃,甚至变态心理学只能融在精 神病学之中,才能获得发展。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 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对变态心理学的这 个定义,明确地指出,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 变 态 心 理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学 科 。 具体说,它要研究如何定义变态心理,它 是如何发生的,它自身有那些种类,不同种类 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那些性质和特点,它有那 些具体表现形式,它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它 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等 等 。

变 态 心 理 学 ( a b n o r m a 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这一分支学科,至今尚无确切定义,因为有的 学者认为,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正常心理和异 常心理之间的差距,而应该把异常心理当作疾 病来研究,所以应叫做病理心理学 (psychopathology)。可是,如果把异常 心理当作“疾病”看待,在实践中又有困难, 因为,把“疾病”一词用在某些来访者身上是 恰当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恰当的, 因为相当多的心理异常,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 性损害的证据没,只能将它们暂称为脑的功能 性障碍。在这种两难处境中,心理学家们仍然 采用前面的名称,即“abnormal psychology”来命名这一分支学科,称之为 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专业课件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专业课件

时间长 ④病理性
形象清晰
16
3、幻觉:
是没有客观事物相应刺激作用于感官而发 生的知觉。把外界不存在的某种事物,而感知 到是这种事物,即幻觉(虚幻知觉)。如无人 在外走路,他说有人走路;无人骂他,他说有 人骂他。
①可在各感官出现(如幻听、幻视、幻嗅、
特点
幻味、幻触及内感受器幻觉等); ②反复出现幻觉即是病理现象;
通过交谈、检查、观察病人书写的内容及相 关行为表现,发现思维障碍症状。
2、分类及症状:
思维量
思维速度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联想过程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
维 常见症状:
障 ①思维贫乏: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

少,回答问题简单,不觉异常、
不着急。多见精神分裂症。
19
②思维迟缓:(抑制性思维)患者思维内 容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 想困难。想事费劲、回答缓 慢,患者自感“脑力好像转
12
三、标准化划分 • 李心天标准划分:
• A、医学标准 • B、统计学标准 • C、内省经验标准:病人和观察者 • D、社会适应标准
13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 郭念锋: • A、主客观统一性 ——主、客观
• B、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 ——知、情、意
• C、人格相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
14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
第一单元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 一、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1、感觉过敏:
增高 患者对外界一般强度刺激的感受性
不能忍耐
如光、声、冷、热等。
烦躁 患者表现 易激怒 多见
神经衰弱症 身体虚弱状态
15
2、错觉:
衣架→人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 桌子上的帽子→动物

变态及健康心理学课件

变态及健康心理学课件

变态及健康心理学课件
欢迎来到变态及健康心理学课件。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 学的定义、原理、应用和意义。让我们开始吧!
课程介绍
1 定义和目标
了解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和目标。
2 学习的重要性
探究为什么学习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对我们很重要。
变态心理学
概念和原理
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 法
探究变态心理学的会意义方面的重要性。
健康心理学
概念和原理
了解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法
探究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 域和方法。
应用和意义
了解健康心理学在促进健康和 心理幸福方面的应用。
结论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互相补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个体和社会心理的契机。它们对我们的健康 和幸福至关重要。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概览ppt课件-精选文档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概览ppt课件-精选文档
•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失衡的心理过程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 概述 • (一)健康心理学至今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 (二)工作领域大致有三: • 1.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
理学问题;
• 2. 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
一、压力的临床后果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应 激 源 中 介 系 统
相临 床
生 物 心 理
认 知
社 会

统 统 统
社 会 支 持 系 生 物 免 疫 系
躯体反应 心理反应 社会行为反应
干临 预床
观 察 诊 断
思 考 干 预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 什么是压力?
• 什么是适应?
一、压力的定义
二、压力源的种类
三、压力源的测评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第八节 压力与源自康•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1、单一生活压力 2、叠加压力
• •
同时性叠加压力
继时性叠加压力
3、破坏性压力
二、压力的适应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 第一单元 概述
• 分类的必要性
• 具体进行分类的理由和可能性
一、用途
二、效度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 题(可疑神经症)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思维内容障碍
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原发性妄想
继发性妄想
2021/4/27
15
第一单元:认知障碍
注意减弱 注意障碍
注意狭窄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记忆障碍 遗忘 错构 虚构
2021/4/27
精神发育迟滞 智能障碍
痴呆 自知力不全
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丧失
(无自知力)
16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
2021/4/27
31
第七单元 癔症
性障碍 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 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 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30岁以后起 病者较多。
【症状标准】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 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嫉 妒、夸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
• 情感障碍:淡漠、迟钝、不协调、倒错、自笑
• 意志活动减退: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 会适应能力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
• 其它常见症状:幻觉(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 命令性)、妄想(多不系统、泛化、荒谬)
• 分型: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未
定型 2021/4/27
20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妄想
2021/4/27
18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0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or non-addictive substances

变态及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变态及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2020/5/11
15
Phren- (phreno-) 这一前缀有精神(大脑) 和横隔两个意思
Phrenitis精神炎——发热谵妄 Paraphrenia妄想痴呆、精神偏执症 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 Oligophrenia精神发育不全
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希腊语里有了 psy-chiatria一词
2020/5/11
19
黑暗的中世纪
• 公元5世纪到17世纪
• 宗教扼杀了朴素的唯 物主义思想
• 极端的神秘主义占据 了绝对优势
• 心理异常=魔鬼附身
2020/5/11
20
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由于宗教的干涉,欧洲的精神 病学发展就明显倒退。精神病的“魔鬼附 体论”在欧洲兴起,并成为了基督教的信 条。
2020/5/11
12
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每种体液都有寒,热,湿,干中的两种性能。 血液具有热和湿,多它者,温暖而热情,好似春天; 黏液具有寒和湿,多它者,冷酷无情,好似秋天; 黄胆汁具有热和干,多它者,热情而多变,好似夏天; 黑胆汁具有寒和干,多它者,冰冷而暴躁,好似冬天 一样!
法叫观察法。
(1)肉眼观察;(2)摄像机观察和记录
2020/5/11
8
(二)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
对象提问,通过对其回答内容的分析来了解其心 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1.访谈调查法(直接面谈法) 2.问卷调查法
2020/5/11
9
(三)个案法 1.定义: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 进行多方面详细而深入研究的方法。 2.应该慎重对待个案法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要点版幻灯片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要点版幻灯片

按幻觉产生的 特殊条件
•功能性幻觉 •思维鸣响 •心因性幻觉
思维障碍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松弛散漫、
思 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

入和被夺、强制性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
形 式
思维逻辑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 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 妄想 维 内 强迫观念 容
超价观念
强迫观念
• 强迫观念:是指一种观念或思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
中,明知不必要,但仍然无法摆脱
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 性对立 常伴随强迫动作
• 对比强制思维
强制性思维的另一种叫法是思维云集,顾名思义,是指一股潮水 一般的思想,突然大量出现在大脑内。突然出现、突然消失。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 心理学要点版幻灯

本章总览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ICD-10关于精神病性的描述
n 属于精神病性的症状: ü 幻觉; ü 妄想; ü 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ü 并非由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ü 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ü 紧张症性行为
动作、行为与情绪、思维一致,和环境协调 动作有目的,可理解
• 不协调性的
动作、行为与情绪、思维不一致 动作有杂乱,不可理解
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不言不语、不动、不吃不喝 违拗:主动性、被动性 蜡样屈曲:任人摆布的木僵 缄默:无言语,有姿势
被动服从 刻板动作:重复单调动作 模仿动作:无目的模仿 意向倒错:违背常情,不可理解 作态:愚蠢、古怪行为、表情 强迫动作: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动作;清楚没必要,无法摆脱,非常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B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C各种不良行为的模式 D各种脑器质性病变
B
ppt课件.
10
第一节 概述
1、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自知力,现实检验力】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知、情、意】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跨情境的一致性,跨时间的连续性】
15
健康
正常
( 一 般 ) 心 理 问
严 重 心 理 问 题

不健康
常形心理冲突
三原则
异常
神 神人 经 经格
重性精神病
症 性 心 理 问 题

障 碍
应 激 相 关
生 理 心 理
癔 症
心 境 障 碍
精 神 分 裂
障障

碍碍
变形心理冲突
有自知力,主动求助
ppt课件.
无自知力
16
心理不健康分类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心理咨询师串讲 ——基础知识
ppt课件.
1
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
❖基础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咨询心理学
测量要先看, 考前一定要复习变态和发


ppt课件.
2
实在没有时间看书,能猜中吗?
❖ 心理测量学
❖ 基础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容 易
❖ 变态心理学
ppt课件.
14
103判断求助者主客观是否统一,可分析其( )299-4 A现实检验能力 B自知力 C情绪调节能力 D快感度
AB
100、郭念峰认为,心理学确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原则包括( )。 (A)主观和客观统一性 (B)心理活动灵活性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D)心理活动平衡性
AC
ppt课件.
持续大于3个月 间断......
社会功能受损 失控
症状泛化 不泛化
泛化
泛化
教材技能 P35/P333
P39/P334
P335
/基础
ppt课件.
17
❖ 104、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P333 ❖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 (C)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学科简史
变态心理学侧重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
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 预后及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
ppt课件.
6
精神分析
❖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过程 ❖ 性冲动是心理异常的重要起因
❖ 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 ❖ 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 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ppt课件.
13
1、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多重人格,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这个简直是电影中最爱使用的心理学元 素,远的有经典名作《搏击俱乐部》、《三面夏娃》、《精神病人》,近期的有《致命 ID》、《黑天鹅》,而大陆有赵薇主演的《绿茶》、香港有《神探》、日本有《多重人 格侦探》《催眠》
(A) 存在固着现象
(B) 合理的解释各种本能的欲望
(C) 存在防御机制
(D) 合理过度性心理发展各阶段
D
102巴甫洛夫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包括( )296-4
A心理防御 B两种基本神经过程艰难相遇
C 强烈刺激 D高级神经过程中的灵活性欠缺
BC
48、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 (A)过程 (B)潜意识 (C)动力 (D)前意识
18
09-5
10-11
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一、本案例初步诊断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30分)
(25分)
1、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5分)
09-11
2、理由是: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 么?(25分)
猜 中
❖ 咨询心理学
ppt课件.
3
分值分布(大概)
2012.11
2012.5
普心 社会 发展 变态 测量 咨询 技能(3)
三级
12 11 7 8 8 7 45
ppt课件.
三级 15 14 10 10 9
42
2011.11
三级 15 14 11 10 10
40
4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
ppt课件.
5
❖ 研究对象
)。
C
50、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心理异常的( )。
(A)性质 (B)治疗
(C)诊断 (D)预防
A
5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
(A)力比多发育良好 (B)合理地解释各种本能的欲望
(C)完善的防御机制 (D)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各阶段
D
ppt课件.
9
32.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 ( )。
❖ ABCD
❖ 96、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包括( )
❖ (A) 一般心理问题
(B)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 (C) 严重心理问题
(D)部分神经症性问题
❖ ACD
❖ 103、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包括( )。

(A)一般心理问题 (B)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C)严重心理问题 (D)一部分可疑神经症
❖ ACD
ppt课件.
ppt课件.
11
1、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ppt课件.
12
1、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情感倒错是一种情感障碍。指人的认识过程和情感活动之 间丧失协调而产生的颠倒现象。此时人的情感反应与相应的外 界刺激的性质及内心体验不相符合。如遇到悲哀事件,却非常 高兴愉快;相反,碰到高兴事件,却痛苦悲伤。此外,还有表 情倒错。这是一种情感体验与表情之间不协调不配合或相反的 表现。例如,外表上痛哭流涕,内心却无悲伤的体验,或者相 反。这两种情感障碍多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青春型 病人身上。
❖ 防御机制:防止焦虑的能力 ❖ 固着、焦虑和压抑是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
ppt课件.
7
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
❖ 巴甫洛夫
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 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冲突 强有力的刺激
❖ 人本主义
潜能受到阻碍,自我无法实现 马斯洛心理异常基本表现存在焦虑 责任阻碍存在的实现
ppt课件.
8
67、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
表现
现实问题,冲突, 出现不良情绪,后 悔、自责、厌烦。 (程度轻)
现实问题,痛苦情 绪、悔恨、恼怒悲 哀。(程度重), 强烈的道德冲突。
非现实,非道德冲 突,产生的痛苦情 绪。
持续时间 持续小于1个月 间断小于2个月
持续大于2个月 间断小于6个月
程度
社会功能没有明显 受损 工作效率下降 不失控
社会功能受损 偶尔失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