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如何正确理解他心中的神和上帝
![如何正确理解他心中的神和上帝](https://img.taocdn.com/s3/m/b10cea4ca32d7375a41780a2.png)
如何正确理解他心中的神和上帝斯宾诺莎是位荷兰籍的犹太人,出生在阿姆斯特丹,父母也是犹太人。
1656年,斯宾诺莎被犹太公会冠以宣扬自由思想之罪驱逐,犹太公会认为他的一些观点侮辱了基督教政府当局。
至此,斯宾诺莎远离朋友圈,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过着隐居生活,偶尔用书信和同时代的一些伟大思想家们保持联系。
他靠磨光学镜片维持生活。
磨镜片吸入的灰尘加重了他的肺病,使他英年早逝。
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莱布尼茨齐名。
斯宾诺莎是位一元论者,更严格说他是一位理性泛神论者,他的政治和宗教著作《神学政治论》开启了批判圣经之先河。
那么斯宾诺莎为何要批判圣经呢?他眼中的神和上帝与基督教中的神和上帝有何不同呢?今天咱们就来深度探讨下。
在斯宾诺莎的理论中,神不仅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万物存在的总源头,万物都被神决定。
按理说,这个理论应该很合宗教的口味才对,但实际上,斯宾诺莎本人长期受到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犹太教等各类宗教的打击和迫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斯宾诺莎口中的“神”完全颠覆了基督教里的神。
1,斯宾诺莎的神斯宾诺莎认为,那些没有理性的人最容易迷信,从而相信宗教里的神!这些人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不愿究其原因,只愿明其目的,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初级认识阶段。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以他们有限的知识能解释明白,他们就会很高兴,如果解释不通,他们就只好凭主观猜测,以己之心,度物之心。
在很多事情解释不通时,人们就把它们归到了神身上,他们膜拜神,迷信神,竟至于用神来解释所有的现象,比如哪个人突发疾病死了,他就说那是因为不敬神,哪个人发达了,就算这个人没做过一点好事,他也会解释说是前世修来的福。
如果我们用哲学中的思辨和逻辑来看的话,这种解释真的是漏洞百出,不合情理,但是沉迷于信神论的人会说,说“不要用人的智慧去试图揣测神”,但在斯宾诺莎看来,这神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人们自己揣测出来的。
斯宾诺莎一方面批判“神”,一方面又说“神是必然存在的”,这里并不矛盾,因为他给神下了一个新的定义。
泛神论者斯宾诺莎
![泛神论者斯宾诺莎](https://img.taocdn.com/s3/m/baa4692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8.png)
泛神论者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是一个犹太人,曾被以背叛教义的罪名逐出教会,因此不得不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是继笛卡尔之后又一座唯理主义哲学的高峰。
斯宾诺莎相信笛卡尔,相信唯有上帝是独立存在,相信理性,但他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
他大概是验证培根另一半论断,“从肯定开始,就会走向怀疑”,的人。
而他也确实曾用培根似的口吻说过,“在做一切事情之前,我们应该先想办法改进和澄清知性。
”斯宾诺莎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上帝或自然。
思想和广延是这个唯一实体的属性,而不是其产物。
这与笛卡尔的观点不同,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像许多人说的那么大。
这一点已经说过,斯宾诺莎并不否认笛卡尔指出的唯有上帝是独立存在,他只是认为上帝与自然或上帝与祂的造物是一体的。
斯宾诺莎反对上帝创造世界然后待在一边指挥的观点,他认为,上帝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上帝,自然法则就是上帝的意志,它们是同一现实只是叫法不同。
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所以祂不是世界的“外部的原因”,而是世界的“内在的原因”。
他解释说:“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别的事物的概念。
”上帝不再需要不完满的思想来证明自己;而思想既然是上帝的属性,当然也就没有可不可靠的问题。
这样,他同时克服了笛卡尔的两个弱点。
不过,要准确理解“上帝与自然是一体的”中的“自然”有些难度。
首先,不能认为这个自然是广延(物质)的自然,斯宾诺莎在一封书信中写道:“有些人认为,我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上帝与自然是同一的,但他们所指的自然却是有形的物质,这就完全错了,这绝不是我的本意。
”其次,也不能认为这个自然是思想和广延的简单混合,因为它们是同一个实体,从内部看是思想,从外部看是广延,“两者是同一回事”。
再次,还不能认为这个自然有具体的材料和内容,因为具体的材料和内容是“实体的特殊状态”,是“被自然产生的自然”,亦即“样式”。
泛神论
![泛神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2ac60d02020740be1e9b10.png)
神论 - 概念解释
泛神论(pantheism)是一种将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以强调自然界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
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这种观点曾流行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西欧,代表人物有布鲁诺、斯宾诺莎等。
布鲁诺把宇宙、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而且自身在运动变化之中。
斯宾诺莎则用“神”和“自然”两个术语表达同一概念,即表示作为万物存在的原因的最高实体。
从泛神论又发展出泛自然神论(Pandeism),这是将自然神论和泛神论合并起来的一种哲学观点。
这个观点认为上帝在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之后,将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
界万物。
泛自然神论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的哲学思想界。
自然神论(Deism)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主要是回应牛顿力学对传统神学世界观的冲击。
这个思想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16~17世纪初,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出现过一股较大的泛神论思潮,主要代表是G.布鲁诺。
他把上帝看作产生自然的自然,把世界看作被自然产生的自然,认为上帝不是事物的超越的原因而是内因。
他的泛神论已经通过自然主义达到了唯物主义。
最早提出并使用“泛神论”一词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
B.斯宾诺莎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泛神论哲学家。
他把实体称为神或自然。
他认为神既具有思维的属性,又具有广延的属性,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
他的泛神论实质是唯物主义的。
斯宾诺莎与他的哲学
![斯宾诺莎与他的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a50c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2.png)
女权主义者如西蒙娜·德·波伏娃等,在思考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问题时,借鉴 了斯宾诺莎关于个体自由和平等的观念,试图打破性别和社会阶层的束缚。
04
斯宾诺莎的争议与批判
宗教批判
1 2
反对权威与教条
斯宾诺莎认为宗教信仰往往基于权威和教条,而 不是理性与经验,这导致人们盲目接受信仰而非 真正理解其意义。
社会背景
斯宾诺莎生活在荷兰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是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荷兰文化繁荣的时 期。
在这个时代,荷兰的宗教氛围浓厚,各种教派之间的斗争激烈,这为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 土壤。
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他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追求与当时的社会 思潮相呼应。
神与自然的同一
斯宾诺莎认为神就是自然,反对将神人格化,这 一观点在当时引发了宗教界的争议和批判。
3
无神论倾向
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被认为是无神论的,因为他 主张神就是自然,而不是超自然的存在。
政治批判
反对专制统治
01
斯宾诺莎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基于人民的同意和授权,而不是君
主的独裁和专制,这反映了他的民主主义立场。
独立思考
斯宾诺莎认为真理是通过理性思考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盲从权威获得的。这启示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权威,追求真理和自由。
自我实现
斯宾诺莎认为个人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潜能。这启示我们要积极追求自我实现,发 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视野。
THANKS FOR WATCHING
他开始对犹太教产生怀疑,并逐渐疏远犹太教。
学术生涯
01
斯宾诺莎在1632年进入大学学 习,先后学习了医学、哲学和 神学。
哲学导论 斯宾诺莎分析
![哲学导论 斯宾诺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8e74d908a1284ac850437d.png)
斯宾诺莎的哲学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本体论 —— 基础
认识论 —— 手段
伦理学 —— 目的
一、本体论 — 实体学说
笛卡尔曾将实体定义为能自己存
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 样东西,然而他所说的实体—上帝、 心灵和物体—与其定义是自相矛盾 的。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是其哲学的出 发点、基础和核心,包括实体、属 性和样式等三方面。
神即实体 与 实体即自然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称实体为神或自然,
实际上,实体、神、自然是从三个方面对同 一个东西的不同表述。 “神(Deus),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 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 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 斯宾诺莎的思想具有比较典型的泛神论性质。 实体及自然。“自然”有特殊的含义,是包 括物质和思想在内的大全。将自然分为“能 生的自然”( natura naturans) 与“被生的的 自然”(natura naturata).
(二)至善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至善”是认识的
最高目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它的 最后归宿。所谓至善是真正的善,最高 的善,它是“已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 便可以永远享受连续无上的快乐”的东 西”,“简言之,就是认识人的心灵与 整个自然相一致。” 至善是一种常住不变的、永恒的、普遍 的、最高的道德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 对神的认识而达到的。
(二)属性(attribute)
斯宾诺莎给属性下的定义是:“属 性
(attribute) , 我 理 解 为 由 知 性 ( intellectus) 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 东西。” 所谓“属性”即实体的本质
思维和广延的关系:
首先,思维与广延是同一的,“观念的次序和 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 其次,思想与广延各自独立,是不能相互限制 的。 斯宾诺莎试图通过将笛卡尔德思想实体和广延 实体降低为实体的属性的方式,来化解他的 二元论。
斯宾诺莎的两重自然说辨析——对实体—样式关系的一种反思
![斯宾诺莎的两重自然说辨析——对实体—样式关系的一种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017a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4.png)
2023第9期·总第599期斯宾诺莎认为神是唯一的实体(《伦理学》第1部分命题14),〔1〕而“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存在于神中(whatever is,is inGod )”(《伦理学》第1部分命题15),〔2〕是存在于这个唯一实体中的样式。
但是,如何理解斯宾诺莎所谓的“在之中(est in,being in )”的确切含义在学者们之间产生了激烈论争。
有人认为实体或神是自然整体(the whole of nature ),而其他事物是这个整体的部分,这种解释可以被称为“整体—部分泛神论”,但它已被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抛弃。
目前,存在另外两种主流的解释:一种认为实体—样式关系就是传统的实体—偶性或主体—特性的关系,这种解释可以被称为“实体—偶性泛神论”。
根据这种解释,样式对实体的依赖关系等同于偶性存在于实体中的寓于(inherence )关系。
这种解释模式自17世纪末培儿(Bayle )以来就是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斯宾诺莎实体—样式关系的解释传统的主流。
另一种认为,实体—样式关系本质上是因果性关系,而非传统的主体—特性或实体—偶性的关系,这种解释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斯宾诺莎宗教批判的形而上学基础研究”(2020BS1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潘能伯格神学与科学科际对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1CZJ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江威,外国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讲师;马松红,宗教学博士,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要:斯宾诺莎对自然的两重划分恰好证明实体—样式的关系不是传统的主体—特性/状态的关系,而是等同于内在因的关系。
因为“在实体或神中”的样式与实体的关系被描绘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和“产生自然的自然”的关系,而后一种关系不仅是一种因果关系,而且是一种依赖关系;这两种关系唯有内在因才能够一同解释。
实体—样式关系的寓于解释只能被理解为对内在因的一种描述或表象,否则就是无效的。
11 唯理论 斯宾诺莎
![11 唯理论 斯宾诺莎](https://img.taocdn.com/s3/m/ee9624ca76a20029bd642d2a.png)
(3)真观念
定义:关于事物本质的真理性认识。 衡量标准: 外在标准:观念与对象的符合 内在标准:真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
4、人性与自由
卑这 害 鄙种 羞 的情 是 行绪 畏 为可 惧 。以 或 阻害 止怕 人羞 不辱 斯 去的 宾 犯情 诺 某绪 莎 些,
—
自由: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伦理学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
实体:自因、无限、唯一、不可分 样式:他因、有限、杂多、可分 二者关系:一般与个别,原因与结果
属性二元论
属性(attribute):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
实体的属性是无限的,但人只能知道两种 属性,即----思维和广延。
样式分类
思维的样式:各种具体的思维形式 广延的样式:一切具有广延的具体事物。 实体 属性: 思维 广延 样式: 观念1 事物1 观念2 事物2 …… …… 观念n 事物n
斯宾诺莎用“神”或“自然”取代了笛 卡尔的“我思”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将 “神”或“自然”确定为唯一实体,把 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改造为属性二元论。
自然双重化
产生自然的自然:作为原因,抽象、整体,自因 被自然产生的自然:作为结果,具体,他因
实体(substance):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 而被认识的东西,唯一的实体即神或自然。 属性(attribute):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 样式(model):实体的分殊,即实体的特 殊存在状态。
斯宾诺莎spinoza16321677主要著作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神权政治论1泛神论斯宾诺莎用神或自然取代了笛卡尔的我思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将神或自然确定为唯一实体把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改造为属性二元论
二 、 斯宾诺莎
Spinoza 1632-1677
斯宾诺莎哲学思想
![斯宾诺莎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f7e9d09eff9aef8941e065d.png)
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
哲学上,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
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
他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定义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
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
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组成部分。
斯宾诺莎还认为上帝是每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拥有完全自由的,而人虽可以试图去除外在的束缚,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
如果我们能够将事情看作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愈容易与上帝合为一体。
因此,斯宾诺莎提出我们应该“在永恒的相下”看事情。
在伦理学上,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只要受制于外在的影响,他就是处于奴役状态,而只要和上帝达成一致,人们就不再受制于这种影响,而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因此摆脱恐惧。
斯宾诺莎还主张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对于死亡的问题,斯宾诺莎的名言是:“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
”他的一生也彻底地实践了这句格言,对死亡一直十分平静面对。
斯宾诺莎是彻底的决定论者,他认为所有已发生事情的出现绝对贯穿着必然的作用。
他认为,甚至人类的行为也是完全决定了的,自由是我们有能力知道我们已经被决定了,并且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
所以自由不是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说"不"的可能,而是说"是"并且理解为什么事情将必须那样发生的可能。
斯宾诺莎的实体和自因说
![斯宾诺莎的实体和自因说](https://img.taocdn.com/s3/m/5e2a88a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f.png)
思维 广延
斯宾诺莎试图通过将笛卡尔的思想 实体和广延实体降低为实体的属性 的方式,来化解他的二元论。一方 面,思想与广延不是两个实体而是 同一个实体的两个属性,因而两者 是同一的。另一方面,由于两者性 质不同,所以又是相互独立,互不 限制的。显然,在斯宾诺莎那里, 仍然存在着二元论的残余。例如他 由此出发来解决笛卡尔的心身关系 间题,既不同意笛卡尔的心身二元 论,也不赞成他的心身交感论,而 是主张“心身两面论”或“心身同 时发生论”。
从这个定义出发,以“实体即自因”为核心和基础,
斯宾诺莎推演出了关于实体的一系列基本规定。
1
泛神论与自然神论是相对的。自然神论以神作为自 然的外因,从自然的和谐与秩序推论它一定有一个 创造者,这个创造者在创造了自然之后,便任由它 按照规律自己运行。所以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排 除了神对自然和社会的任意干涉。泛神论则以神作 为自然的内因,神即自然,神就在自然之中,神与 自然是同一 的。这种观点不是把神理解为人格神, 而是理解为自然本身。斯宾诺莎之所以生前身后受 尽了极其恶毒的谩骂和攻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 的泛神论立场。无论是犹太教还是基督教,有可能 容忍自然神论,但却绝不会容忍泛神论,在他们的 眼中,泛神论就是无神论。
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 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
宇宙就是一回事。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 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 慧的组成部分。“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 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这就是说,实体是独立自存的,它自己是自己的原因。
实体
无限的 永恒的 不可分的 惟一的
属性
思维 广延
样式
他因的 有限的 可分的 暂时的
斯宾诺莎一些解释
![斯宾诺莎一些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cfd9d8b14e852458fb572f.png)
斯宾诺莎的代表作是《伦理学》,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宇宙与人生打成一片。
在他看来,神是永恒而无限的存在,因此神必定包含万物在内。
他想要证明一个一元论或泛神论系统,由此提醒世人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言行选择。
他认为人其实是没有自由的。
宇宙是一个整体,其中万物环环相扣,都是“必然的联接”,人也不例外。
除了先天因素,人在出生之后所遭遇到的一切,更决定了他如何回应正在发生的事。
因此,人以为自己享有自由,其实只是一种幻觉。
但这并不是一种悲哀,而应该欣赏自然界,欣赏神以及它的作为,由于理解而接收万物“一如其所是”。
他提倡以理性化解情绪,摆脱情绪与冲动的左右。
原来是想根据西方哲学史的教材,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的。
但是概括了一半看楼主的资料后又觉得,楼主应该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而已,原来的概括可能还是会太复杂了。
所以我下面贴出来的,是我根据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重新概括的,希望能帮到楼主。
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1.认为伦理学也可以像几何学一样一步步推理出来。
2.认为大自然就是上帝,也就是实体。
上帝就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
3.上帝的属性无穷无尽,但“思想”与“广延”是人类所仅知的两种。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种现象,例如一朵花或华兹华士的一首诗,都是思想属性或广延属性的的各种不同模态。
所谓“模态”就是实体、上帝或自然所采取的特殊表现方式。
两者都是实体、上帝或自然的表现方式。
”5.上帝是透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
因此上帝(或自然)是每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
这表示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要性。
6.我们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但是我们能控制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的态度。
7.所谓的自由是指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它先天的能力。
我们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阻碍,外在的环境可能限制我们,只有在我们能够‘自由’发展本身固有能力时,我们才活得像个自由的人。
8.世间只有一种存在是完全自主,且可以充分自由行动的,那就是上帝(或自然)。
斯宾诺莎自由思想述评
![斯宾诺莎自由思想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123cbbfa5901020206409cdd.png)
斯宾诺莎哲学思想述评导语:斯宾诺莎(1632-1677)是十七世纪荷兰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反封建、反宗教的杰出战士,大陆唯理论学派的杰出代表。
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于荷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经济上升、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他反对残余的,顽固的封建传统和宗教势力对人的禁锢和束缚。
他主张人的自由,但反对人的绝对自由。
他努力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探寻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斯宾诺莎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值得研究和探讨。
斯宾诺莎于1632 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当时,荷兰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
1581 年荷兰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荷兰具有比较多的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以至于许多哲学家科学家都曾经到荷兰避难和从事学术活动。
斯宾诺莎的祖先原来生活在葡萄牙,深受宗教迫害。
1588 年,英国舰队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终止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才使犹太人有了从海上逃离伊比利亚半岛的机会,斯宾诺莎的祖先就是这样逃到荷兰来的。
犹太人是个没有祖国的民族,而事实上他们的祖国就是他们的《圣约旧约》,所他们称《旧约》为“可携带的祖国”。
在此,每个民族都要问自已:我们的祖国难道只是一块土地吗?我们的祖国是否应该稍微离开物质的层次,进入比较深刻的文化层面呢?犹太人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很早就有流亡的经验,由于民族四分五裂,根本没有自已的家乡,所以他们的依靠唯有信仰。
犹太民族赖以生存的是他们的信仰,但具体的情并不乐观。
由于没有祖国,他们到任何地方都不能真正定居;从事各种行业却不能加入公会;他们往往被圈限在一个特定区域。
此外,他们既然不喜欢被同化,自然也会受人排斥,因为没有国家保护,经常被当地老百姓期负,而君王看到他们生意做得好,也要勒索他们。
然而,纵使处境再不幸,大多数犹太人最怕的还是被开除教籍,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仅是生命的重心,也是生活的全部。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a393aa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6.png)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斯宾诺莎(Benedict Spinoza)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受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在他的主要作品《伦理学》中,斯宾诺莎提出了泛神论(Pantheism)的观点,以及他对自由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泛神论是一种宇宙观,认为上帝(或神)与自然界是一体的,上帝是无限存在的自然力量。
斯宾诺莎坚信世界是由无尽的物质与精神构成,并认为上帝即是这种无限力量,包括物质和精神。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合理的思考和观察来认识上帝、认识自然以及人类自身。
斯宾诺莎以几何学的形式来阐述他的理念,他将整个世界看作是由一个无穷多边形组成,每个个体都是这个无穷多边形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无穷多边形的中心,即上帝存在,而每个个体也都是上帝本身。
这样一来,斯宾诺莎将上帝和自然界、人类联系在了一起,认为万物都是上帝本体的表现。
自由的定义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中,自由被定义为具有全面理性思考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真理的追求和理性思考,人们才能摆脱外部因素对内心的控制,实现真正的自由。
与其他哲学家不同,斯宾诺莎不把自由仅限于政治、社会层面上的权利,而是将其视作一种智慧和精神解放。
泛神论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根据斯宾诺莎的观点,泛神论为实现自由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因为泛神论强调上帝与世界万物相融合,每个个体都是一部分上帝本体,所以任何形式的束缚和限制都是对上帝本体的违背。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认识上帝、世界以及我们自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具体而言,在斯宾诺莎看来,人们之所以感受到束缚和限制,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情感、欲望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我们被动地追求短暂而肤浅的快乐,并陷入各种欲望引发的困境中。
只有通过深思熟虑和理性判断来抵抗这些影响,并激发内在对真理的追求,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此外,泛神论还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宗教框架下对自我的思考方式。
当人们将上帝视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时,就可以消除传统宗教对于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所产生的束缚。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9e21bcb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0.png)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斯宾诺莎(BaruchSpinoza)是17世纪的一位荷兰哲学家,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对自由的理解而闻名。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Pantheism)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与自由的关系也是其思想中的重要议题。
泛神论的本质泛神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上帝(神)与宇宙是同一的存在。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奠定了一种不同寻常的世界观:上帝并非超自然的、超验的存在,而是无处不在的自然法则、普遍的物质力量,是万物的本源。
在他看来,上帝不是具有人格特征的有意识的实体,而是整个宇宙的内在本质,是无所不在、永恒不变的存在。
自由与决定论的对立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引发了关于自由意志的深刻思考。
传统的自由意志观念认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可以独立于外部因果关系做出选择。
然而,在泛神论的框架下,一切都是宇宙的表现,每个人的行为也被视为宇宙法则的必然结果,因此,是否存在真正的自由意志成为了一个复杂且深奥的问题。
斯宾诺莎笃信确定论(Determinism),认为一切现象都受到因果关系的制约,包括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在泛神论的观念中,人类的自由被视为对内在本性和外部环境的反应,而非超脱因果链条的自由意志。
这一立场与传统的人类自由意志观念形成巨大对立,引发了许多哲学家和学者的深思与讨论。
自由的新解读与现代意义然而,斯宾诺莎的观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对自由的理解方式。
在泛神论的视野下,自由并非是超脱因果的自主选择,而是一种对内在本性的认知和接纳,是理解宇宙法则和自身定位的过程。
这种理解为我们重新审视自由的概念提供了启示,让我们放眼更为宏大的宇宙景象,认识到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也是宇宙的表现。
在当代社会,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规则、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越发复杂而微妙。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思考自由的本质与意义。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理解自由的真正含义,接纳宇宙的普遍法则,或许能够让我们找到更多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86a75f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8.png)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斯宾诺莎(BenedictusdeSpinoza)作为17世纪荷兰哲学家、逻辑学家,其泛神论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在现代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备受推崇。
泛神论强调神与自然的统一,认为自然万物皆为神的表现,其中融入了人类对自由的思考和追求。
本文将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出发,探讨其对自由的解读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神即自然,自然即神,两者不可分割。
在泛神论的世界观中,每个存在都是神的一部分,而神的本质表现为绝对自然规律。
这种观念引导着人们去理解世界、生命以及人类自身的本质。
在斯宾诺莎看来,人类的自由并非独立于这一整体,而是内在于神与自然之中。
自由的本质与实现方式斯宾诺莎认为,自由并非指随心所欲、行为毫无限制,而是通过理性认知、顺应自然规律来实现内在的自我解放。
个体在泛神论的世界观中,应当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和欲望,以符合整体神意的方式行事,进而体现自由。
在这种理解下,自由是一种内化的状态,是对自身本质的认知和实践,而非片面的任性和放纵。
泛神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为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尤其是在自由观念方面。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人们常常追求的是外在的物质和权利自由,却忽视了内在的自我认知和纯粹的自由实现方式。
借鉴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我们有必要回归内心,在对自己认知的基础上,以理性和超越个人欲望的方式去追求真正的自由。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为我们重新审视自由概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强调的内在自治与对整体神意的顺应,对于当代社会中个体自由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在探讨自由的语境下,我们或许可以从泛神论的视角去思考,将个体自由与整体神意相融合,实现更高层次的自由状态。
辛弃疾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愿我们能够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中汲取灵感,理解自由之真谛,成就内心的自由与高度。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acb9d0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f.png)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自由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也是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之一。
他的著作《神学政治学》中提出了泛神论(Pantheism)的概念,即上帝与世界是一体的。
而他对自由的思考也非常深入,在他看来,自由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之一。
本文将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自由观念出发,探讨其重要性及对现代思想的影响。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斯宾诺莎提出的泛神论认为上帝即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自然法则和原因,同时也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一切存在。
泛神论与传统的有个别上帝观念相比,更强调上帝与世界的一体性。
在斯宾诺莎看来,上帝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存在,而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能量或力量。
这种观念打破了传统信仰中上帝与世界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强调了一种合一、整体性的存在。
泛神论与自由在斯宾诺莎看来,自由是个体最基本的权利和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并非外在条件如政治制度、社会约束等所赋予,而是内心中的一种状态。
个体只有意识到自己与整个宇宙乃至上帝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中宁静、平和、无拘束的自由状态。
泛神论为斯宾诺莎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述基础。
如果我们将上帝视作自然法则和原因,那么个体也可以被视为这个法则和原因所构成和驱动。
每个人都是宇宙能量中小小的一部分,在这个整体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平等地对待,并且享有与众不同、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自由。
斯宾诺莎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斯宾诺莎提出的泛神论和自由观念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在政治理论层面上,斯宾诺莎的思想揭示了一个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类社会的法则——那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这意味着更加关注公平正义、民主制度以及保护人权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其次,在哲学领域中,泛神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宗教框架思考问题的方式。
拉近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距离,并激发出更多关于人类存在意义、伦理道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思考。
斯宾诺莎泛神论基本内容
![斯宾诺莎泛神论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a2ccc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4.png)
斯宾诺莎泛神论基本内容说到斯宾诺莎和他的泛神论,哎呀,可能有不少人会觉得头大。
老实说,最开始我也完全搞不懂他到底在讲啥。
泛神论这个词一听就很高大上,搞得人有点“哎,这么复杂,我还是赶紧看个电影算了”那种感觉。
别着急,咱们来慢慢拆开讲。
斯宾诺莎呀,是个非常特别的哲学家,生活在17世纪的荷兰。
你想想,他那个时代,科技刚刚开始飞跃,思想还处在一个“我能理解的世界”的框架内。
就算是在那时候,斯宾诺莎的想法,也能把很多人绕得晕头转向。
泛神论嘛,简单来说就是把“神”跟“宇宙”捆绑在一起。
别瞪大眼睛,没错,就是神和世界、自然、甚至你我他都是一体的。
你可以理解成,神不再是坐在云端上,指指点点的那个老爷爷,而是遍布在一切事物之中。
你看,连空气、山川、动物,甚至你的手机、电视机,甚至你自己,都带着神的气息。
这么说吧,斯宾诺莎眼里的神,不是宗教中那些“你信我我保佑你”的神明,也不是啥伟大的超自然存在,他的神,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的另一种表现。
换句话说,神就是宇宙的一切。
这个宇宙的规律、自然的力量,都是神的一部分。
所以,当你看到大海翻腾、暴风雨肆虐,或者星辰变幻、春花秋月,那就是神在展示他的力量。
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哇哦”?是的,斯宾诺莎给我们的世界,开了个新视角。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人们通常是把神看作是与自然分离的。
神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存在,远离尘世。
可是,斯宾诺莎不一样,他觉得我们对神的理解太局限了,神不仅仅是抽象的理念,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所以你如果去看一朵花,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朵花,而是神的表现。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要问,那斯宾诺莎到底要表达啥呢?他的意思很简单:神就是宇宙的力量,宇宙的一切都是神的表现。
甚至,咱们人类的思想、情感、行为,都是神的一部分。
你觉得自己不重要?错了,连你的一举一动都和这股神圣的力量紧密相关。
人类不过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而已。
你想想,咱们常说的“天道酬勤”,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宇宙的法则在默默作用”。
奈格里的斯宾诺莎解释
![奈格里的斯宾诺莎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a1c7a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c.png)
奈格里的斯宾诺莎解释1. 引言好啦,今天我们来聊聊斯宾诺莎这个家伙,以及奈格里对他的解读。
别急,不是要你背诵哲学术语,而是想带你轻松了解一下。
斯宾诺莎是谁呢?他就是那个在17世纪的时候,颠覆了我们对神、自然和人类的理解的大脑。
奈格里,哦,那个活跃在当代的哲学家,正好在斯宾诺莎的思想上挖掘出一片金矿。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趣?2. 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2.1 神与自然首先,斯宾诺莎最著名的观点就是他对“神”的定义。
他认为,神和自然是一样的,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他就像个老顽童,把神变成了整个宇宙,甚至连你我他都包含在内。
简单来说,就是“神无处不在”,而且你身边的每一棵树、每一片云都是神的一部分。
听起来是不是像在读一部科幻小说?但是这其实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们都在这个神秘的宇宙中,共同生活着。
2.2 理性与情感然后呢,斯宾诺莎还认为,理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
就像你不会把家里的钥匙放在冰箱里,理性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他鼓励大家用理智来理解自己的情感,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我们的情感就像海里的潮水,时不时就想冲上岸来,把我们淹没。
他的思路是:面对情感,别怕,学会控制,才能在生活的海洋里划出一条顺风顺水的路。
3. 奈格里的解读3.1 社会政治的视角奈格里可不止是个哲学家,他还是个政治斗士。
他从斯宾诺莎的角度出发,认为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用斯宾诺莎的思维来解读。
就像在一个热锅上的蚂蚁,奈格里觉得社会不公、环境恶化、阶级斗争,统统都可以从理性出发,去寻求解决方案。
他认为,集体的力量能改变这一切,大家齐心协力,能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哇,听起来是不是像激励人心的演讲?3.2 共同体的建立再说说共同体。
奈格里强调,在斯宾诺莎的思想里,个体和集体并不是对立的。
就像一家人,大家一起吃饭,互相帮助,才会生活得更好。
奈格里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建立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和谐的社会。
就算再多的困难,大家一起面对,总能找到出路。
斯宾诺莎:白天眼镜匠,夜晚哲学家,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斯宾诺莎:白天眼镜匠,夜晚哲学家,一个近乎完美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a6af66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1.png)
斯宾诺莎:白天眼镜匠,夜晚哲学家,一个近乎完美的人1工匠哲学家18世纪,荷兰海牙的一条小街。
各种小店铺林立,裁缝店、修鞋店、理发店、眼镜店,充斥其中,好不热闹。
“先生,我的眼镜配好了没有?”“前天就配好了,还以为你忘记了呢。
”只见一位中年男子,将配好的眼镜毕恭毕敬地拿出来。
送走这位顾客,他又从容地坐下来,打开工具箱,找出磨镜片的工具,全神贯注地淬炼、打磨、装配。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小小的眼镜店,竟然是藏龙卧虎之地。
这位眼镜店的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影响了西方哲学界几百年的人物。
1632年,斯宾诺莎出生于阿姆斯特丹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被父母送进犹太教神学院学习。
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神职人员。
在那个全民信教的时代,神职人员是一个非常光荣的职业,十分受人尊敬。
本来,他可以按照父母给他规划好的人生道路,过上受人尊重的生活。
但是,在思想自由面前,这一文不值。
他勤奋好学,不仅熟读《圣经》,也饱读各类思想家、科学家的著作。
直到有一天,他读到哲学家笛卡尔的作品时,被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他对上帝、对宗教产生了怀疑。
他说:“上帝存在吗?我觉得这太荒谬了!”作为一名神职人员,公然宣布这样的想法,真是大逆不道。
24岁那年,犹太教会以其背叛教义为名,将他开除了教籍,并赶出了教堂。
从此,他开始了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
2伟大的思考对斯宾诺莎来说,他宁愿以打磨镜片为生,换取独立思考的权利。
镜片打磨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
白天,他在狭小的眼镜店里,一丝不苟地打磨。
忙完一天的活后,晚上,他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又在昏黄的灯光下,掩卷沉思,并记录下他对世界的思考。
那么,斯宾诺莎到底思考出了什么?第一,他提出了“泛神论”的观点。
漫长的欧洲中世纪是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的时代,代表人类理性的哲学是作为神学的婢女存在的。
为挣脱中世纪神学束缚,确立人作为哲学认识的最高层次,要求一切知识都要经得起理性与实践的考证,这成为了文艺复兴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一个挪威人写了本书《苏菲的世界》;写斯宾诺莎的一章,小二毛觉得有些话说得很中肯,抄录两段于下:
“……很少有人象斯宾诺莎这样大力地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精神。
”
“提醒自己你只是整个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
作为个人或者整个人类,我们在宇宙中其实是非常渺小的,我们的一些认知还是很有限的;所以,以宽容的精神,对待各种学说以及宗教,总是比较妥当的。
我非常尊敬大哲学家康德,却怎么也想不通,连康德先生也会攻击起斯宾诺莎来了,说他是“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强盗和杀手”。
后来有一天,似乎有点想明白了。
一个大哲学家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便会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了;小的不同意见,尚还可以容忍,如果与自己的体系大有不同,很可能就会觉得他人是荒谬之极。
康德要在自己的哲学体系里,给上帝留出一个位置,所以一看到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就会很生气。
想到连康德这样的大哲,也难免有这样的臭脾气,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斯宾诺莎也是给“上帝”留了位置的;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是“泛神论”。
他说:
“神即自然。
”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来看,他心目中的上帝,与我国孔子心目中的“天”,倒是很相似。
孔子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所说的“天”,指的是永恒的大自然规律。
1929年4月24日,纽约犹太教堂牧师H·哥尔德斯坦,从纽约发了一个仅有五个英文词的电报到柏林,问爱因斯坦:
“您信仰上帝吗?”
爱因斯坦的回电,如下: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这个回电,被收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3页。
)
可见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上帝”,也是指森严的宇宙秩序。
其实,康德也说过这样的话: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
“头上的星空”,亦即自然界的秩序,也就是斯宾诺莎所指的“上
帝”。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对西方文化和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的莱辛、歌德、黑格尔,以及十九世纪的生物学家E·海克尔(一元论宗教的创始人),一直到了二十世纪的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无不受惠于斯宾诺莎、把“上帝”还原于大自然的这一“泛神论”的光辉思想。
比如普朗克这样说:
“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我们……把自然科学的世界秩序和宗教的上帝等同起来。
”(转引于我国学者《现代自然科学与宗教》一文,该文刋于《现代外国哲学论集》一书,三联书店1981年9月出版。
) 西方一些科学家、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类似的言论还可以举出很多。
他们的宗教观尽管矛盾与复杂,但主要的倾向,指的是一种“宇宙宗教感”,亦即对秩序井然的宇宙,所怀有的一种深深敬畏,以及发自内心的赞叹。
宇宙的秩序与种种神秘,鼓舞着人们去想象,去探索;也激发了人们的虔诚之念与高尚的精神。
斯宾诺莎曾经如饥似渴地阅读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尤其喜欢那些将世界统一于物质微粒的原子论者。
他还重点研究了意大利的布鲁诺。
布鲁诺曾经在各国之间漫游,深入了解各种各样的学说,始终是
“从进口处又走出来”,他不断地生疑,不断地探索;呵,多么高尚的一位探索者,“高加索山上的全部积雪也无法熄灭”他的激情火焰!
最后,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决为火刑,被“用最仁慈的、不流一滴血的方法”处死了。
但布鲁诺的思想,在斯宾诺莎的心中,燃起了一团希望的火焰: 将世界理解为一个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实体,并把这个“实体”视为“上帝”本身;这样,世界不就成为一个一体化的“实在”了吗?
这种想法,后来形成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神即实体,即自然界”。
他写给友人里,这样说道:
“我并不把上帝同大自然分离开来。
”
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或称为大自然,或称为上帝、神,都是可以的;但它是独立的、不依赖于他物而存在。
从这个“实体”定义出发,斯宾诺莎推出了两个结论:
一、实体在数量上只能是一个;这个唯一的实体,就是无所不包的统一的自然界。
二、实体既然是不依赖于他物而存在,它的产生、发展,就只能由自身的原因引起,决不会是由外在的东西所派生的;这样也就否定了由上帝派生出实体的神学观点。
“实体”既无开端,也无终点,永恒而无限;这个说法,有些类似于我国老子所说的“道”。
从斯宾诺莎的“实体自因说”,还引出了一个影响至今的哲学观
点: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
人的认识能力越高,对自然界的必然规律就会认识得越清楚;那么,人在自然界面前,越会得到自由。
这个观点,经过黑格尔的进一步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被辩证唯物论者所接受。
我国一个伟人,就喜欢说这样一句话: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斯宾诺莎能够获得后人的深切纪念,不仅是由于广博的学识,更因为他在哲学与宗教观上勇敢的探索精神,及其宽容的思想。
斯宾诺莎曾经给一个名叫阿尔伯特·伯格的人写了一封回信。
这个人从前是他的学生,现在虔诚地信了教;一次来了信,攻击他的哲学,还有很多谩骂之辞。
而斯宾诺莎的回信,口气却很温和。
“你以为你终于发现了最好的宗教,或者说最好的老师,并坚定地信任他们。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过去、现在、将来一切宗教老师中最好的呢?你是不是已经研究过了在这里、在印度、在世界各地普遍讲授的所有古代和近代宗教呢?就算你已经把它们全都研究过了,你又怎么知道你是选择了最好的呢?”
斯宾诺莎有着宽容的心胸,但他的“泛神论”,实质上是一种无神论;叔本华说得好:
“泛神论”是一种“客客气气的无神论”。
确乎如此。
有一首《磨镜片的老斯宾诺莎》的诗,这样写道: “老斯宾诺莎用那些小小的玩具一样的改锥和镊子,将诸神一个个嵌进历史的镜片中去,
尽可能地让它们严瓷合缝儿没有瑕疵,
这样看上去和他的老作坊是那么一回事,
这样的想法让他感到很舒服,
老斯宾诺莎往破藤椅上一靠,
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