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论证方法:类比法
【议论文写作指导】论证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_议论文指导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
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
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
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
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1、举事例: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
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
2、事理引申: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
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所以又叫“演绎法”。
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
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 A 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
B 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C 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
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反证: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
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先看下面一例: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第1页共4页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
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议论文论证手法--类比论证1
议论文论证手法--类比论证1议论文论证手法--类比论证1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辩士通过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主张因为两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的推理过程。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
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着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
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1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名人轶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谬论证: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6、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7、因果论证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
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21、拟好题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高考作文指导:几种常见论证方法及举例解说
高考作文指导:几种常见论证方法及举例解说几种常见论证方法及举例解说议论文论证的方法。
统共七种论证方法如下:例证法、引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喻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重点讲解高考写作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法此法也叫事例论证法,作为常见,就是用典型的令人信服的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为啥要举出一些名人的例子呢?因为常言道“事实强于雄辩”这一句名言也就是论证的方法,让事实说话,典型事例面前,道理将不言而喻。
具体的例子,请参看下文。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2.引用论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引用的论证方法,也是极其常用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道理,虽然不像事实一般生动,却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比事实更为深刻,所以具有更加巨大的说服力量。
3.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法,是运用比喻来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中的设喻,同样也是讲道理,却会让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比喻论证法的妙处,是能够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4.比较论证法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红框和蓝框当中的是两种本质相反的事实的对比,真理在对比中显现,学习写议论文,其实可以简单到把两种实例往一块摆,摆得清楚,也就看得明白,论证就在结构之中。
(1)类比论证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类似的故事、实例以及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而且最重要的要完成推理,如果说摆事实和讲道理,主要是借用别人的,那么类比推理的完全是自己的创造。
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破的,一刀见血。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下面语段中的例子,从科学到人生,作者在论证中找到两者的一致之处,论证自然便极为清楚。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证兼备,以证为主:古往今来。
有许多成功的人,他们的人生路都是铺满荆棘的。
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煎熬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
失聪,预示着一个音乐家音乐生命的结束,而贝多芬却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了《命运交响曲》这部不朽的乐章。
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
他们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但这种曲折又恰恰显示出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强大生命力!这生命力本身也是一种美。
美,是生活中的曲折,是挫折时的意志,是逆境中的抗争,是山重水复中的欣喜!谁能说曲折不美呢?2.引用论证: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感时花溅泪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
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
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
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
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
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
类比是类比推理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类比是类比推理在议论文中的运用,是一种同类比较的方法。
所谓"类比"就是"类推""比较"的意思。
通过对"甲事物"的分析,"类推"到与其属性相同的"乙事物";然后从两者的"比较"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说明某个道理。
换言之,即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利用揭示甲事物的某些属性来推理说明乙事物的属性的论证方法。
表现在逻辑思维上,它是利用类比推理由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式。
类比由主体事例(被类比者)、客体事例(类比者)类比点(相同点)构成。
主体事例是文章论述说明的对象,在同一论证中,即一篇文章中,只能独一无二。
客体例是作者为论述说明主体事例而寻找的与之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例,数量不定。
类比点即主体事例与客体事物相同的属性,同样数量不定。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体事例是齐王"受蔽",客体事例是邹忌与徐公比美而"受蔽",类比点是"受蔽"。
议论文用类比分析法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论文提纲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
首先,要明确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
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
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
”(《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
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
其次,是理清思路。
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
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
第三,立定格局。
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
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
常见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在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其实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演绎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是议论文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即用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也就是通过“摆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例证法的优势是:“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事实论据要围绕论点设置,要和论点高度一致。
所举事例要典型,确凿。
典型事例即指有影响力的,有说服力的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所叙述的事例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事例要丰富多彩,举例后要分析,切忌有例无证。
例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乐》,开头即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一系列的历史著名人物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安不能”的观点。
二、引证法引证法属于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俗语、谚语,警句、科学定理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和例证法一样,引证法也是议论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的优势在于:所引用的道理,本身就是被世人所公认的,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的人类思想的结晶,所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引证法,要注意以下几点: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道理与论点,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引用的道理要简洁。
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切不可喧宾夺主;要对引语进行说明。
不要引完就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三、喻证法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证明观点的方法。
议论文中,为了使自己的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往往采取比喻论证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例如: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开篇即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比喻引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论证法、引证论证法、比较论证法(类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喻证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归谬论证法和反证论证法。
现就以上几种方法做些解读,以求对学生写作议论文有所帮助。
一、例证论证法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
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
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
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例:“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论点)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主义者的人们,(总体性例子)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某某某某某某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某某某的某某某口,宁可倒下,不愿屈服。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拿美国的‘救济粮’”(个别事实)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要我们写作议论文时充分运用中外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包括实践经验、统计数字,以及从某某某片、电影、电视、戏剧等搜集积累的材料。
需要提醒的是,所选事实论据要可靠,“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不使差忒,乃可传信。
”(洪迈《容斋随笔》)要典型,古人云:“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
”要新鲜,俗话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选取事实论据,要尽可能挑一些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事例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尽量捕捉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思想,给人以新鲜感和真实感,从而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一、知识储备: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7、议论文题目分析:
一、作用分析1点明论点、2交待论题、3点明议论由头
方法:
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
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二、效果分析:
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3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_高三作文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
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
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论证方法:类比说理法
类比说理是运用类比推理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一种方法。所谓类比推理是指两类事物一系列属性相同,并且已知一类事物还具有另一个属性,从而推出另一类事物也具有这一属性的推理。
例如:
从伯乐相马说到制度选人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正式颁布,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度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由此想到伯乐相马和制度选人这个话题。
伯乐相马,是一个古代寓言。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代韩愈在《杂说》中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人们赞许伯乐,是因为伯乐识才独具慧眼,后人多以伯乐相马形容举荐人才的善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不少领导干部以伯乐的慧眼和胸怀,擢拔人才,奖掖后生,实为对改革和建设的一大贡献。人们为我们党和国家人才辈出、事业兴旺而自豪的时候,永远不会忘记伯乐们的高风亮节。
程序十分重要。完备的程序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包括了对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履行各项程序,层层把关,就能最大限度杜绝干部选拔任用的舞弊现象,保证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被选拔上来;防止一些不称职甚至有污点的人“带病”上岗,有效地从源头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我们的干部工作必将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将获得更加有利的条件。
把选人用人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条件等交给群众,使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干部任用条例》的一大特色。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情况如何,群众比较了解;选谁用谁,群众胸中有数;怎么选怎么用,也在群众的监督之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的透明度,扩大了民主和监督的作用。这是防范失误,堵塞漏洞,真正把人看准、选准,避免用人失察的重要措施。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
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
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 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及作用一、论证方法1、例证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
这种方法起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作用。
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先提出论点,然后逐一加以事实论证。
2、引证法:包括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等。
由于引用的这些论据是世人公认的思维成果,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3、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在议论文中,比喻可以使论点讲得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4、对比论证: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运用对比,可以使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区别得非常明显。
5类比论证: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二、实例1.第二段中引用老子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千古兰亭》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那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
在漫长的时光里,这些摹本、刻本、拓本,都被编入一个紧密相连的互动结构中。
白纸黑字的纸本,与黑纸白字的拓本的关系,犹如昼与夜、阴与阳,互相推动,互相派生和滋长,轮转不已,永无止境。
中国的文字和图像,就这样在不同的材质之间辗转翻飞,摇曳生姿。
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而复始,衍生不息。
答案:老子的话表明一物繁衍出万物的生生不息过程,(2分)充分地印证了《兰亭序》诞生后,历代的摹本、刻本、拓本不断产生,日益丰富,(2分)表明了《兰亭序》具有永恒的非凡的艺术魅力。
论证方法
1、例证法: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例如《新民主主义宪政》(毛泽东)2、引证法: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例如《青年人应该怎样选择生活道路》3、类比法: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
例如《愚公移山》(毛泽东)4、对比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也称正反对比论证。
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5、比喻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论权威》(恩格斯)6、归纳法:根据一些个别事物的分析与研究,推导出一般结论的论证方法。
《极任安书》(司马迁)7、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8、反证法:证明与自己的论点相反的论点是错误的,从而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
反证常常与正面论证结合使用,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也称间接论证。
例如《拿来主义》(鲁迅)、《崇高的理想》(陶铸)9、递进法: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对论题进行层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例如《非攻》(墨子)10、因果分析法: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
例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11、引申法:通过对某一结论的合理引申,使正确的主张得以强调,使错误的观点充分暴露其荒谬性的论证方法。
例如《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毛泽东)12、归谬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例如《樗斋雅谑》13、假设论证:假设某一条件,指出这一条件必将怎样、必将不怎样。
例如《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14、反复论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15、关系论证:论题是“A和B”,内容是论证A和B的逻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论证方法:类比法_议论文指导
议论文论证方法:类比法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
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就是类比论证,用了“农夫与蛇的故事”类比,证明“不要说你是好心”的观点:
不要说你是好心,当你暴虎冯河、黔驴技穷之时。
农夫与蛇的故事众人皆知:好心的农夫看到被冰冻住、奄奄一息的蛇,便用温暖的胸怀融化冰雪,蛇苏醒了,却反咬农夫一口,农夫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告诉我们,
不要去拯救那些难以拯救的小人。
可在我看来,这也是农夫自不量力的表现,总以为自己可以拯救别人并不让自
己受伤。
现实生活中此类事情屡屡皆是,不知有多少人以为自己可以赤手空拳地救出那些溺水、跳楼之人,却因
为缺乏工具及技巧而害死别人,甚至自己也赔上一条命。
这种“好心”,难道会被接受吗?
再如:
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
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
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