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语文试卷--2017-2018学年控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上海交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补考卷 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补考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10分)一、填空题(10分)(1)关山梦断何处,(陆游《诉衷情》)(2)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素月分辉,银河共影,。
(张孝祥《念奴娇》)(4)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
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6),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7),燕尾绣蝥弧(王昌龄《塞下曲》)(8),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9)王维在《终南山》用了互文手法一联的是,。
【考点】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解析】论语识记理解。
【答案】(1)尘暗旧貂裘。
(2)望中犹记(3)表里俱澄澈(4)栗深林兮惊层巅(5)红酥手,黄滕酒(6)北极朝廷终不改(7)鹫翎金仆姑(8)楼船夜雪瓜洲渡(9)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2—7题。
(16分)我们为什么需要经典?①近几年,全国文学界两场较大的学术对话之一就是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全国的各种刊物发表了70余篇参与者的文章,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热闹的一场学术争鸣,的作品才算经典?人们各执一词,难辨是非。
②只有回到“人类为什么需要经典”这样一个问题的原点上,才能洞察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可以肯定,文学史家和批评家有谁不渴望了解更多的甚至全部文学现象呢?可这并不现实,不是他们不想了解更多,而是做不到,是不可能。
于是文学史家在他们所写的文学史中,只选择他们已知的文学现象中极少一部分加以阐释,譬如,据说中国唐代创作的诗歌大概有10万首之多,各种版本的文学史在唐代文学的章节中大体上只会涉及几十位名人,不同程度地讨论几百首诗歌;中国人编写的外国文学史,所展开讨论的作家一般也都把提到的作品算在内一般也就在六七百部上下。
在这些中外文学史中集中阐释的作家,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就会称为经典作家,集中阐释的作品我们也会称为经典作品。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D(A.矿藏cáng,摭zhí拾;B.蒙méng蔽;C.召zhào唤,低徊huí。
本题词语全部出自必修一、二课本。
“脊骨”出自《相信未来》,“矿藏、倔强”出自《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摭拾”出自《十八岁和其他》,“挣脱、入不敷出”出自《我的四季》,“蒙蔽、教诲、恪尽职守”出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犄角”出自《我的五样》,“召唤”出自《获得教养的途径》,“低徊、翘首”出自《乡土情结》,“散落、玉砌雕栏”出自《我与地坛》,“笑靥”出自《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两靥”。
)2.(3分)A(B.缺主语。
将“在十九世纪中俄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的情况下”改为“十九世纪中俄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
C.不合逻辑。
应当将“输送”、“培养”两词对调。
D. 结构混乱(杂糅)。
应为“文理分科实际上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删去。
)3.(3分)③⑤②④①(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排错不给分。
素材选自苏教版必修一课文《神的一滴》。
)4.(6分)我国的学术论文数量粗制滥造....,理论与实践缺少....现象严重,许多是闭门造车联系,有些是论文的拼凑组合,改头换面....,很少有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数量巨大”点1分,“理论与实践缺少联系”点1分,“拼凑,没有自己独创性和突破性”点1分,使用成语一个1分。
相关成语还有“急功近利、敷衍了事、精雕细刻、精益求精、闭目塞听、苦心孤诣等等,要注意成语使用的感情色彩,请阅卷老师酌情给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D(“赢”为“担负”的意思。
)6.(3分)B(都是“用,凭借”的意思。
A 结交,亲附/和,同;C 作为/被;D 沿袭/乘着,趁着)7.C(各诸侯国与秦国力量的对比是为了突显秦的强盛,而非衰颓。
控江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精湛(jīngzhàn)竭尽(jiéjìn)轻率(qīngshuài)B. 畸形(jīxíng)气氛(qìfēn)恣意(zìyì)C. 恢弘(huīhóng)美轮美奂(měilún měihuàn)震耳欲聋(zhènyǔyùlóng)D. 憔悴(qiáocuì)遥不可及(yáobùkějí)毕恭毕敬(bìgōngbìj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对待朋友总是非常热情,有时候甚至有些过分。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我不喜欢吃甜食,但为了减肥,我还是坚持每天吃。
D. 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一直上不去。
3.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是()A. 闻名遐迩B. 名扬四海C. 骄傲自大D. 美中不足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像春雷一样震撼人心。
B. 我的心里像装满了棉花糖。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欣慰B. 飞翔C. 美丽D. 看见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太阳慢慢升起,照亮了大地。
B. 这朵花真美,好像在微笑。
C. 小明写作业时,笔尖在纸上跳舞。
D. 这座山很高,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价格太贵了,简直让人无法承受。
B. 他跑得很快,仿佛一阵风。
C. 这场雨下得很大,好像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D. 她笑得很开心,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爱心、耐心、责任心,是我们做人的三大法宝。
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0分)1 .填空题(6分,每空1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俊沉下僚。
(左思《咏史》)(2)兼葭萋萋, ____________ 。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 。
(《诗经• ______ 》)(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2 •按要求选择。
(4分)(1)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界限举世瞩目 B . 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2)下面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正确的是() (2分)A.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B. 春节: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
端午节: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
C. 春节: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
端午节: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
D. 春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端午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二、阅读理解(7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3-7题。
(15分)(1)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
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英文是" dig nity ",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
上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3套
梅山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2018/1/16(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2分)①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他们“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
还有一些“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
前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他只能接受那些与他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
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中真正得到益处的。
②鲁迅强调“自己思索”,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反面。
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功,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他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他从不盲从书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索。
因此他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见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
譬如对于《二十四史》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看成“相斫书”,“独夫的家谱”,□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
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
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
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小说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粗鄙是中国社会的癌症徐贲①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似乎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那就是变得越来越要面子,但却又越来越粗鄙。
这是由于“荣誉”与“不荣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荡然无存之故。
不久前,某名艺人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录制中放泼撒野、大爆粗口,母亲对着一位观众挖苦道,我能把女儿培养成亿万人喜爱的明星,你母亲做得到吗?显然,她觉得当名艺人的母亲是特有面子的事,而正是为了争这个面子,夸耀这个面子,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行为嚣张,言语粗野,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阵势。
②有人把这种粗鄙称为“不要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寡廉鲜耻、不知羞耻。
其实与“要面子”同生共长的“不要脸”并不是没有羞耻感,而是不知道什么是该羞耻的,什么是不该羞耻的。
粗鄙是一种羞耻心像癌症一样的病变,这种病变在特定的被污染的社会环境中特别容易发生,就像污染了的自然环境容易诱发癌症病变一样。
③例如,在一般的文明社会里,“绅士风度”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以绅士风度待人接物也是体面人会自然而然地要求自己的行为。
但是,在“文革”时期的中国,“绅士”成了革命的对象,而革命者又以越粗鄙越光荣为行为准则,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有面子”与“要脸”的关系:粗鄙不仅不再是“不要脸”,而且是有觉悟、混得开的事,不仅如此,甚至还能为粗鄙者带来特别“有面子”的头衔、荣誉称号、地位或职位,让他们成为成功人士。
④这种成功人士的传人在“文革”以后把施展才能的领域从政治转向了经济,祝东力曾这样描述他们粗鄙化的成功:“一口糙话、一身匪气,这才是‘爷们儿’,是吃得开、混得好的标记。
粗鄙化--粗野、鄙俗,是当今世俗社会的主流价值。
粗鄙代表‘强悍’、‘有力量’,彰显着粗鄙者的‘有胆儿’、‘拔份儿’”。
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
«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
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
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
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
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一、话言文字运用(14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惊骇/放涎无礼两颊./汗流浃.背方兴术艾./自怨自艾.B.敕造/驽马铅刀门框./夺眶.而出怏怏..大国..不乐/泱浃C.雾霭/震聋发聩巷.道/街谈巷.议星火燎.原/烟熏火燎.D.宣泄/鼓乐喧天哺.育/惊魂甫.定日积月累./果实累.累D(加点字分别渎作“bǔ/fǔ”“lěi/léi”。
,A字形有误,应写作“放诞无礼”。
B.“门框/夺眶而Ⅲ”,两词中加点字读音相同,均读作“kuàng ”。
C字形有误,应写怍“振聋发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纽是(3分) ()④索科洛夫17岁时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时参加了红军,1 922午的大饥荒夺去了他父母的性命。
②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去闻才能明了。
③第一个肌肤微丰,……。
第二个削肩细腰,……。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
A. 爆发身临其境妆饰B. 暴发设身处地装饰C. 爆发设身处地装饰D. 暴发身临其境妆饰A(暴发vs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两词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有差异。
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及力量、情绪等。
设身处地vS身临其境:前者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后者是亲自面临那种境地。
妆饰vs装饰:前者是“打扮”的意思,与“装束”同义;后者是“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专家预测,2017年的中国农村将是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2017-2018学年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
宝山区行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填空题(5分)(2)青眼:黑色眼珠在眼眶中间。
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这一组对比,庸庸碌碌是世家子弟占据高位,而具有极高天分的“英俊”,本来应充分发挥其才能,但现实却没有重视其才能,给予应有的待遇,门阀制度的厚垣无情地挡住了他们的出路。
2.按要求选择(5分)(1)在下面一段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A.夸夸其谈违反存在B.侃侃而谈违反存在C.夸夸其谈违犯存留D.侃侃而谈违犯存留(2)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2分)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答案】1.填空(1)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2)青眼聊因美酒横(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2选择1)A 2)B(二)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4分)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
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我们的心灵史,那倒很准确。
___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___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正确的读音为:A。
垝(guǐ)垣汤(shāng)汤颤(chàn)动契(qì)阔谈讌B。
袅娜(nuó)荫(yìn)庇渐(jiàn)车帷裳蓊(wěng)蓊郁郁C。
婆娑(suō)脉(mò)脉溘(kè)死夹(jiā)被D。
愆(qiān)期呦(āo)呦鹿鸣酾(shī)酒蕈(xùn)菌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倩影精悍嬉笑怒骂神彩 ___3.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一字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
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去,往”的意思。
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平常”的意思。
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差错”的意思。
因此,研究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答案:D。
削足适履匪夷所思爽然若失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这项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打开了原本被国外药业长期占领的市场,使口服降糖药成本降低了一倍,为千万糖尿病患者带来。
5.不正确的表述是:A。
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___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
以___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和东晋大诗人___的作品都很好地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家》是___的长篇小说,重点刻画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___、___和___。
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但她们的身份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在《巴黎圣母院》中,甘果瓦误入“奇迹宫”。
因此,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乞丐王国中的女人结婚。
他向___求婚,并得到了同意。
巴黎圣母院》体现了___的美丑对照原则。
女主人公的美貌与男主人的丑陋、女主人公的善良与___的狠毒、女主人公的钟情与___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2017年—201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中高一语文试卷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种类:A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般高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色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觉不同样。
在感觉活动中,主风光对客体,主客体是分其他,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忧如移入主体,主客体交融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满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恋恋不舍,进入忘我境地;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交融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仅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感情与近似联想。
谷鲁斯等人认为惹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拟”。
但立普斯的见解更可信。
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近似联想。
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梦想,要把近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见解下去理解,因此总是依照亲自经验的类比,去对待身外发生的事件。
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感情,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
这类同情,不仅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感情的自由解放。
尽管移情不用然陪同美感,但美感则必然陪同移情。
由于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2017学年度嘉定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7学年度嘉定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项写在答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6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左思《咏史》中明确提到两件史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朝代)的陶渊明在他的《饮酒》中,有两句诗平平道出又立即转折,表现出了他与常人的不同,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选择。
(4分)(1)小明代表校学生会接待联谊学校的同学,以下开场白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来到××学校。
B.感谢各位大驾光临,希望你们多多指教。
C.大家好,我叫小明。
欢迎关注我的母校。
D.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会尽心尽力提供服务。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这场超级水平的篮球赛将在北京时间明晨8时在三藩市举行,届时大家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B.他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大家对他怎能没意见?C.王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注意分类指导,取得了较好效果。
D.现在,“上网”已成为大家炙手可热....的话题。
【参考答案】1.(1)宛在水中央(2)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3)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1)A(2)B【解析】积累和应用部分完全参照高考试卷的模式来出题,难度较大,很难得满分。
在第1答题的3个小题中,第2,3小题是要求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非常熟悉,需要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来答题。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导源于巫与优,优即以谐为职业。
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
《左传》《国语》《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优往往同时是诗人。
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
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性。
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
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
在一个集会中,大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
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
引起谐趣的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
民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盛行了。
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仔白席巾,嫡亲娘舅当仔陌头人。
”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大缺点——刻薄势利写得十分脱皮露骨。
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灶下养,中郎将。
烂羊胃,骑都尉。
烂羊头,关内侯。
”(《后汉书•刘玄传》)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
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
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这也是讥刺人事的乖讹,不过作者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22分)秋天的心林清玄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
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
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
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
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
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浦区控江中学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018年1月一、积累应用(10分)1、溯游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1分)2、,学者以多方丧生。
《列子说符》(1分)3、左思《咏史》诗中,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分)4、《老子》,以大树和高台为喻,说明任何好事都要从眼前的细小处做起,不断积累,打好基础的句子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1分)【考点】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解析】手法要对应。
【答案】1、宛在水中坻2、大道以多歧亡羊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5、小明埋头自己学习,但成效不高,你想送一句话勉励他改变学法,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1分)A.业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D.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考点】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解析】A.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B.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C.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D.读书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不要颠倒。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
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又要精于思考。
【答案】C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12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秩序的改变⑴一种新的、重要的传媒,往往会给旧的文化秩序带来强大的冲击,迫使其转变观念或改换运行轨道。
如印刷术发明后宗教书籍的大量发行打破了贵族和传教士对宗教及其他知识的垄断,教会的"知识权威"逐渐崩溃,旧有的文化等级秩序就此被扭转。
⑵而今天,互联网上的一些迹象,可能导致一些本已根深蒂固的观念或事物的变迁。
首先,印刷时代深入人心的"作者"概念将会发生异变,甚至完全消失。
远古时代许多口语作品,如《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罗摩衍那》等,都没有明确的作者,它们来源于民间多人创作,在一代代远古人群的口口相传中经过多次增删润色而形成经典。
现代"作者"概念是在书面文化出现之后,作为个体的作者可能被确凿查考并且其著作权受到尊重的情况下才形成的。
但这一现象有可能在将来受到挑战,因为互联网、数字化传播、影像制作程序等媒介技术,将导致新一轮的"集体创作"现象出现。
如:网民使用软件修改、增删某张有趣的图片,经多次转发和反复改绘后成为广为人知的网络作品。
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复现了远古时代初民们歌咏史诗的情景:每个讲故事的民间艺人都在一次次重述中为史诗增添自己的精彩构思,而他们的名字则散落在漫长反复的流转迁徙中······⑶对"作者"观念形成更极端挑战的将是"电脑游戏"或"程序创作"。
随着大型计算机和高级程序软件的开发,电脑将能够处理越来越复杂精密的任务,甚至具有相当的创造性。
如果一部电影是某个程序依据过去的成千上万个文学故事、电影故事的元素重新组合编织而成,它的作者是谁呢?电脑、程序员,还是所有艺术先辈?⑷还有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随着游戏画面像素的提升和故事情节的复杂精致,使得高端游戏越来越接近电影故事片。
于是"电影游戏"、"互动式电影"的跨门类产品便诞生并迅速增值起来。
⑸游戏在美学上可以给电影提供的主要表现在:互动情节和开放性结局。
玩家可以参与各个环节的发展,改变情节走向,获得不同结果。
从电影的发展史来看,其实也存在着一个从"独断"式结局走向"开放性"结局的过程。
不少故事片事实上早已具备了与游戏相似的思路,只是到目前为止,电影的情节走向仍然是由导演设置的。
在未来,观众则可能会加入情节的互动过程,通过观影时的操作去影响故事结局。
⑹但是,游戏式电影从根本上说不应成为电影主流,它们只应是电影产业中"娱乐片"这一分支的组成部分。
因为传统电影和游戏的本质在于:电影以观赏为主,好电影除了情节引人之外,还应该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超越性的哲理意味;游戏则以互动为主,给人以饱满强烈的感官刺激,提供消遣时间的愉快方式,但游戏结束后一般不会产生意蕴回味和思想提升。
因此,二者的融合不应该成为影像艺术的主潮。
⑺总之,未来影像媒介与技术的发展可能出现更多混融、越界的文化现象。
互联网这个包罗万象的媒介将催生出更多融会多种文化形式的影像产品,冲击和重组传统的文化与艺术的秩序。
1.文章第⑸段的"独断"指。
(1分)【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解析】“从电影的发展史来看,其实也存在着一个从"独断"式结局走向"开放性"结局的过程”独断的意思很显然是和开放相对的,是一种固定的、预定的结局。
【答案】全由导演安排设置的/预先安排设置的/没有观众参与的剧情结局。
(1分)2.本文从两方面阐述"新媒介对传统文化秩序的改变"。
它们是:(2分)①②【考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通过划分层次,可以判断答案在第二段和第四段。
【答案】①印刷时代深入人心的"作者"概念将会发生异变。
[可以抄第(2)节第2句](1分)②"电影游戏"、"互动式电影"的跨门类产品诞生并迅速增值起来。
(1分)3.把下列句子组织起来填入第⑶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而电脑技术的发展必定将对传统"作者"观念造成冲击②如果一台电脑收录了上万或上亿个"故事原型",然后根据某些预设条件(如"悲剧"或"喜剧"之类)进行故事元素的组合排列,完全有可能"制造"出合情合理的影片的③或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电脑还无法编制出精彩纷呈、异想天开的作品④而在未来,是否电脑的艺术创作终将强大到人脑也难以企及的地步,我们尚不能预知⑤但制作普通类型的电影应该是完全可能的A. ④②③⑤①B.④①②⑤③C. ②③⑤④①D.②③⑤①④【考点】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解析】关注内部关联词和上下文。
【答案】C4.下列有关文中"传统文化秩序"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一词经过长期的历史沿革,具有稳定的特征。
B.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规律性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精神。
C .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实意义的文化概念和形式。
D.具有一定历史传承,较为稳定的文化概念和形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析】回归文本,辨析错因。
A.首先,印刷时代深入人心的"作者"概念将会发生异变,甚至完全消失。
B.过于绝对 C.现实意义【答案】D5.第⑹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分)【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部分入手,内容上概括第六段内容,结构上看段落在文章中具体位置。
【答案】内容上:提出了游戏式电影不能成为电影主流的观点;结构上:对全文观点起补充作用/问题探讨更辩证/全面、客观。
(2分)6.你是否同意"二者的融合不应该成为影像艺术的主潮"之说?请具体说明理由。
(4分)【考点】评价文章内容、观点的意义和价值。
【解析】明确态度,从文章中找出作者的观点,然后谈谈自己看法。
【答案】同意(1):照搬文本理由,如传统电影和游戏的本质不同的具体内容;(各1分)其他合理理由,从传统电影和游戏双方分别阐释。
(各1分)同意(2):照搬文本理由,如传统电影和游戏的本质不同的具体内容;(各1分)恰当举例并简单阐释。
(各1分)不同意(1):尽管传统电影和游戏的……不同.(1分)但是……(理由:1点2分,2点3分)不同意(2):直接阐释二者是可以融合的理由(1点2分,2点3分,3点4分)(评分要求:如同意此说,而理由仅仅是照搬文本内容2分;如有自己独立见解,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如不同意此说,言之成理,体现质疑精神,可得满分。
)(4分)三、阅读文章,完成第10——14题。
(16分)福山路3号:沈从文先生故居(1)我上午就要离开青岛,我必须去一趟。
于是早晨6点多钟出门,打车来到小鱼山,寻找沈从文故居。
(2)洁净的沥青路面,坡地延伸,两旁欧式的老建筑,随处长着自由的花草树木,仿佛置身在欧洲小城。
那些早起的人们,匆匆地催促孩子上学去。
卖早点的摊子,也摆在了门口。
我见一个年轻女人走过,便上前问她:请问沈从文故居在哪?她默想一会,用手指了指,不确定地说,恐怕在上面吧,你再问问别人。
(3)又往前走,见到一个老人。
我对他说,请问沈从文故居在哪?老人似乎耳背了,他说,什么丸?我大声对他耳朵说,沈从文!老人沉默了一会。
他很想帮助我,可终于无奈地摇了摇头。
(4)我心下决定:再也不去问人,我一定能自己找到。
在走过几条路――鱼山路、恒山路和芝罘路――之后,我终于见到福山路。
我大步向上走去,拐过几个路口,终于见到了那个门牌:福山路3号;对,还有那一块黑底金字铭牌:沈从文故居。
(5)一座斑驳的铁门半掩着,半边有青藤披纷下来。
迎门一堵石墙,同样被青藤所覆。
无人,院子里静静的。
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悄声说:沈先生,我来看您了!一踅身,进门横折一溜石阶,屑步拾阶而上。
(6)这是一座花园,树木扶苏,可是并不热闹,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冷清。
一棵大的紫薇开满了缎子一样粉红的碎花。
一幢两层的老楼掩映在这些树木花草之中。
几棵椿树,几棵常青树,两棵柿子树,结着青咯哒的小柿子。
前院还有一处种了玉米,枝叶全枯,仍挺立着。
走到后院,一棵枫树倚着高坡。
南瓜藤铺张着,爬得到处都是,开着大大的黄花,结着大大的南瓜。
登楼的石阶是弧形的,那石阶的扶手上,也摆了几盆花:一盆蟹爪莲,几盆雏菊。
还有几盆苦瓜低垂着,有的已经腐烂,仍垂在那里。
还有一盆竟是辣椒,上头结了许多朝天椒!(7)这是一座花园么?是一座破败的废园?它还是一畦菜园?它仿佛很有点人间烟火味,又似乎有那么一点典雅浪漫,可是显然很久没有人收拾过它了,有那么一点荒凉。
这是沈从文故宅当年的模样么?(8)小院静寂着,没有一个人,为什么呢?可是我又多想没有一个人啊!千万不要有人进来,我可不是小偷!不信,我背一段《》给你听。
你住在这里,你难道不知道翠翠么?(9)让我坐下来,同沈先生说说话:沈先生,我读过无数遍《湘西》和《湘行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