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页精品)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演变。

2. 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2.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3. 西周的建立与灭亡

4. 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2. 难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图片、地图、文物等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夏商西周时期的重要事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夏商西周时期的学习。

2. 讲解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起源。

3. 讲解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4. 讲解西周的建立与灭亡,引导学生把握历史的演变趋势。

5. 分析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古代社会的风貌。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转折。

2.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重要历史事件。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第一章:史前时期的人类

1.1 教学目标

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掌握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1.2 教学内容

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

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遗址发现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1.3 教学活动

观看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遗址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特点。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了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特点。

课堂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

2.1 教学目标

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建立、发展和更替。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结构。

认识夏商周时期的文字和艺术成就。

2.2 教学内容

夏商周时期的建立、发展和更替。

夏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结构。

夏商周时期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等。

夏商周时期的艺术成就:青铜器、玉器等。

2.3 教学活动

通过时间轴引导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更替。

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夏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结构。

展示青铜器和玉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

3.1 教学目标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战国七雄。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思想家。

3.2 教学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墨子等。

3.3 教学活动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战国七雄。

七年级 (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 (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一章:走进历史与社会

1.1 课程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社会现象,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

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历程

1.3 教学活动

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1.4 作业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

2.1 课程导入

通过图片和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2.2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

古代文明的重要发展

2.3 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文明的理解。

2.4 作业

学生绘制一幅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

3.1 课程导入

通过历史事件,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

3.2 教学内容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近代社会的变革

3.3 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视频资料,讲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近代社会的生活场景。

3.4 作业

第四章:中国现代史

4.1 课程导入

通过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现代史的发展。

4.2 教学内容

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现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

4.3 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现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

4.4 作业

学生制作一份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调查报告。

第五章:社会与我

5.1 课程导入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2 教学内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

5.3 教学活动

学生分享个人在社会中的经历和感受。

教师引导讨论,讲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

5.4 作业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第一章:史前时期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掌握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2. 掌握磨制石器、火的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等史实。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认识史前时期是人类社会的起源阶段。

二、教学内容

1. 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打猎、采集、渔猎

2. 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居住、饮食、服饰、工具

3. 磨制石器、火的使用:工具的制作、火的用途

4.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2. 难点:磨制石器、火的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四、教学方法

1. 图片展示:展示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场景,磨制石器、火的使用图片。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史前时期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提问学生对史前时期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史前时期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展示相关图片。

3. 案例分析:分析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了解史前时期的生活

方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磨制石器、火的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5. 总结:总结史前时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史前时期是人类社会的起源阶段。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建立与更迭,掌握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地位。

2. 掌握青铜器的出现、都江堰的修建等史实。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认识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早期阶段。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地理、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学会分析历史与社会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提高阅读、写作、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2)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2)培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的国家

第1课我们的祖国

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2)认识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掌握我国历史发展脉络,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

2. 教学内容

(1)我国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我国民族分布及特点;

(3)我国历史发展脉络。

第2课我们的家园

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地理分区及特点;

(2)认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3)掌握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

2. 教学内容

(1)我国地理分区及特点;

(2)我国自然资源;

(3)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

第二单元:我们的社会

第3课我们的家族

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家庭、家族的基本结构;

(2)认识家族文化在我国历史、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培养关爱家人、家族成员的情感。

2. 教学内容

(1)我国家庭、家族的基本结构;

(2)家族文化;

(3)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爱。

第4课我们的朋友

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风俗、习惯;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5篇

《历史与社会》学科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学.所谓历史,就是指记录下以前所发生的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一个真相.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想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索,提倡课程的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人人参与.

2.教材中的内容起着〝导〞的作用,若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点滴内容,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应鼔励学生去阅读一些合适的课外书籍,如《二十四史》.《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丰富历史的知识,同时更突显本书的导向作用.

3.《历史与社会》教材中设计有大量的让学生进行即时表演的活动情景.如〝理发师的儿子〞.〝商鞅立木取信〞等.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表演经历,但只局限于部分学生.

4.以故事为点,以串词为线,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脉落.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由学生自愿组合,每组约4-6人,并确定要表演的故事,分配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2)根据故事情节写好台词,商定角色应有的表情.动作对故事进行排练,熟悉故事的过程.(3)推选主持人,由主持人写好并熟悉串词.(4)各组准备相关道具.

2.教师准备

(1)对学生确定要表演的故事进行选择,主要是看是否适宜学生进行表演.

(2)指导主持人写好串词,注意准确简洁和连贯性.

(3)指导学生写好台词,注意要体现故事主旨和易于表演.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某某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

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1

《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课程目标

(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明白它们的要紧特点和功能。

(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要紧特点及显著变化。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把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依照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

比例尺运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预备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都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动身点。”引出社区概念。

【板书】从社区看我家

【板书】1.社区

依照同学们的讲述,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境。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带来的深圳地图,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进一步引导:“你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看书上的图1-1和1-2,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图1-1和图1-2的不同之处

那两幅图是不是一个社区呢?假如是一个地点,老师分别请一个同学扮演杜鹃,说说如何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说说如何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取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1

《大变革的时期》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期》。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年龄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年龄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知道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年龄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年龄战国时期中华文化显现生气蓬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第一扼要介绍了社会性质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显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年龄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形,掌控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禅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

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

及时间安排都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

增添带来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1

《大变革的时代》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

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

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当前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学习班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

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

的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

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毕

竟的变革,也才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大力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

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君主专制剥削方式出现;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

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使到步履维艰使各国封建制度

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广泛和牛耕的铁器换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积极作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一章: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

1.1 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掌握人类的特征。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人类的特征。

1.2 早期的文明

学习目标:了解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掌握其特点和发展。

教学内容: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第二章:古代中国的历史与社会

2.1 夏商周时期

学习目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制度。

教学内容:夏商周的更迭、夏商周的社会制度、夏商周的文化艺术。

2.2 春秋战国时期

学习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艺术。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3.1 秦汉时期

学习目标: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制度。

教学内容:秦朝的统一与崩溃、汉朝的兴起与衰落、秦汉时期的文化艺术。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学习目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政治、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第四章: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4.1 隋唐时期

学习目标: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制度。

教学内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唐朝的繁荣与衰落、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4.2 宋元时期

学习目标:了解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宋朝的建立与灭亡、元朝的统一与灭亡、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

第五章: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一:《先秦时期的中国》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学生对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理解和分析。

教学难点:

学生对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地图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 教师用图片资料或地图引起学生兴趣,介绍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探讨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Step 2:学习新知

1. 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等方式,详细介绍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如封建制度、农业经济、礼乐文化等。

2. 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讨论和提问,加深对先秦时期的理解。

Step 3: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先秦时期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等形式,展示他们对先秦时期的理解和思考。

Step 4:总结归纳

1. 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和梳理,强调先秦时期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第一章:史前时期的人类

1.1 教学目标:

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掌握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发展。

认识史前时期人类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

史前时期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史前时期人类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组织。

1.3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场景。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深入探究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和文化特点。利用考古资料和遗址图片,增强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的认知和理解。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

2.1 教学目标:

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建立和发展。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认识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

夏商周时期的建立和更替。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

2.3 教学方法:

通过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更替和变迁。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深入探究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利用文物和遗址图片,增强学生对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的认知和理解。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

3.1 教学目标: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

3.3 教学方法:

通过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深入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利用文物和遗址图片,增强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的认知和理解。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

Unit 1: 人类社会的起源

Lesson 1: 人类的出现与文字的发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最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探索人类最早的文字的发明和演变;

3. 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

1. 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基本概念;

2. 人类最早的文字、发明和演变的过程;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教学难点:

1. 人类起源和演化的相关理论和证据;

2. 探索人类最早的文字的发明和演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兴趣,以及人类最早的文字的猜测和探索。

Step 2: 学习(25分钟)

1. 学生小组讨论人类起源和演化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报告。

2.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演化的主要理论和证据。

3. 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了解人类最早的文字的发明和演变的过程,并完成相关练习。

Step 3: 拓展(15分钟)

1. 学生小组进行调研,了解其他人类社会的文字发明和演变的情况。

2. 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和分享,讨论不同文字发明和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Step 4: 总结(5分钟)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了解到的信息,老师进行概括和补充。

Unit 2: 中国古代的国家与社会

Lesson 2: 商代社会的特点与商代青铜器

教学目标:

1. 了解商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和制度;

2. 了解商代青铜器的发展和文化价值;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课程目标

(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 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 感受社区的生活, 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 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

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 家在社区中的

位置, 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出发点.”引出社区概念.

【板书】从社区看我家

【板书】1.社区

根据同学们的讲述, 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境.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带来的深圳地图, 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进一步引导:“你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看书上的图1-1和1-2, 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图1-1和图1-2的不同之处

那两幅图是不是一个社区呢?如果是一个地方, 老师分别请一个同学扮演杜鹃, 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 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 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同学们能听清楚这两位同学说的话吗?为什么听不懂?”

“如果我们将这两幅图改成图1-3, 再从杜鹃家走到王朋家, 是不是就很清楚了?为什么?”

引出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板书】2.地图三要素

老师: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只有懂得了地图的语言才能正确地阅读图, 和地图对话.

介绍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 结合地图, 让学生懂得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三种:指向标、经纬网和通常的“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通过反复阅读地图, 巩固记忆.

教师:地图就是将实际事物画在平面上的图形, 但我们又不可能将实际事物原封不动地画在图上, 所以, 就要缩小, 从而引出比例尺概念.让学生记住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让学生看图操作, 训练学生能三种方式互相转换;知道比例尺有大有小, 以及它与地图上内容与范围的关系;知道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任何两地的距离.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和文字说明就是地图的图例, 它帮助我们识别地图上不同类型的信息, 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图例, 知道表示城市、界限、河流、湖泊、地形、道路等各种图例.利用图册, 反复阅读各种地图, 巩固学生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知识.

【板书】3.地图

教师:我们知道了地图的语言, 也就是地图的三要素, 那么,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地图:地图是将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 按照一定的数字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

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地图按内容分为:

1.普通地图:地形、地理

2.专题地图

(1)自然地图(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

(2)人文地图(人口、历史、经济、教育文化等)

地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地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地图.

【板书】在社区中生活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中社区中, 社区会为我们提供很多服务, 请同学们想一想, 你家所在的小区为你做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有保安、有清洁工、有球场、有幼儿园、有食街……

教师:这些都体现了社区的功能.那么社区有哪些功能呢?请同学们看书上图1-5、1-6、1-7、1-8, 想一想, 它们分别体现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师生总结:图1-5是社区的人在进行选举, 选举是一种政治生活, 还有如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等, 体现了社区的政治管理功能;图1-6和图1-7是人们在进行健身和学习, 还有体育比赛、文艺活动, 以及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等, 都体现了社区的文化教育功能;图1-8是人们在超市里购物, 则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

社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 使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密切, 也使我们对社区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同时也为社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测评)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 画一幅我们学校的平面草图.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对社区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并且初步学会了运用地图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社区功能的学习.所以在本课时, 学生主要通过地图和表格,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 进行自主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知道社区的分类.

2. 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 认识社区的功能和分类.

能力目标

1. 通过教材地图的阅读分析, 训练学生的使用地图的能力.

2.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 培养小组内的团队精神.

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比较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学生感悟农村和城市的区别.

2.通过比较北京四社区, 学生结合生活, 感知自己生活的社区属于哪一类型的社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区的分类以及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属类.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比较法、实践法.

五、新课讲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