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必修五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分析内容感知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有非常突出的建树。
几十年来,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他非常活跃地提出许多建筑理论见解。
梁思成的著作可约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建筑学的基本理论的文章,如《建筑和建筑的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的美学问题》等;第二类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与建筑传统的论述,如《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的特征》《祖国的建筑》《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等;第三类是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创作问题的论述,如《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致朱总司令信——关于中南海新建宿舍问题》《致周总理信——关于长安街规划问题》《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在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问题座谈会上关于建筑艺术部分的发言》等。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介绍中国在建筑方面突出成就的一篇说明文。
文中,作者以广博而专业的建筑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建筑方面的独特之处。
前半部分作者侧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思路清楚,说明到位,分别从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后半部分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生动的语言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同时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全新观点。
难点剖析一、疑难妙句1.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剖析: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使单调枯燥的建筑术语变得具体可感。
比喻说明,是本文一大特色,这里把中国邻近地区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比作“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突出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千年文化史中的独特地位。
2.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剖析:“个别建筑物”指的是相对独立的一座房屋,“一‘所’房子”由若干“个别建筑物”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组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11《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共43张PPT)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 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 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 鲜明的特色。
结构方法
武汉归元寺
在柱梁交接处 层层挑出
斗拱
问题引导3在介绍九点基本特征之后, 作者谈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文法”是指什么?
“文法”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 和手法,它们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 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代代沿用的惯 例。
“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规 矩)说明了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基本特征。
语言和文学
力提升。 •2 作者对中国建筑的美学
思想。 •3 关于中国古建筑保护现
状的思考。
拆梁林故居,吃了什么"胆"? • 在两年多时间里,关于梁林故居是拆
是保,大家都在语重心长地跟开发商讲道 理,讲梁林二位的卓越贡献,讲故居的文 化价值,讲文物的不可再生性。这些道理 都对,可是,跟有些人讲这些道理,是对 牛弹琴;让有些人铲下留房,是与虎谋皮。 不是吗?直到今天,梁林故居已成废墟,他 们还振振有词,说什么是“维修性拆除”; 顶风作案已千夫所指。
• 当堂训练2: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 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 (4分)
•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 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 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 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 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 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 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 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素材 精品
《中国建筑的特征》素材一.中国古建筑简介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以木结构体系为主。
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
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
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
”;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
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
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
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特异的外部轮廓: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
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
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
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46
红色
国家大剧院内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47
珠 海 金 域 廊 院 小 区 规 划 图
对称 红色 屋顶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48
上 海 金 茂 大 厦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塔 式 轴 对 称
49
重庆人民大礼堂
红色 屋顶 彩绘 对称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2回
著品有《清式营造则 例》、《中国建筑史》、 《营造法式注释》、《梁思 成文集》(4卷),作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 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 纪念堂、北京市计划图。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6
返回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7
整体感知:中国建筑的特征
• 宏伟气派、金碧辉煌
妻子林徽音是著名作家、中国第一 位女建筑学家。
弟弟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 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 贡献.
另一个弟弟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 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返回
3
19l5年——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
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
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
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
作 诠 释
木刻、石雕、砖雕等,
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
饰特征。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41
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
总 体
中中 国国
个别建筑构成 整 特
结构
体 群体建筑构成
征
建 筑
建 筑 的
主 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11.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 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 育家,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建筑 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梁思成长期研 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 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人民 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设计的领 导人之一。著有《中国建筑史》《营 造法式注释》等专著。
这几部分是中国建筑的主体部分,最能表 现中国建筑的特征。
【点拨】 重点说明
的内容要根据 说明对象的重 要程度或说明 的难易程度来 确定。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 的‘文法’”?
【答案】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
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 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 ‘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 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 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 定的规则,有它的“拘束性”,但也 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 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 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答案】 这是用“语言和 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 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 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 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 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 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 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 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 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 出来。
【点拨】 这个问题和前一个 问题一脉相承,仍然要结合语 境来理解。课文倒数第二段: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 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 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 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 代是可以用自己的‘词汇’和 ‘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 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 是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 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 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 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三是 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 的重要标准。要在科学小论文里,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 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 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 解,从而能给人一定的启发。
人教版必修五 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 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 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 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
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
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 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
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自然科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 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
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
hé 柔和 . 诗hè 和 . 和面huó . (5)和 稀泥huò 和 . 暖和huo . 牌hú 和 .
(2008· 湖北高考)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 一组是 A.卓 著(zhuō) . B.比较 (jià o) . C.处 理(chù ) . D.供 应(ɡōnɡ) . 质 量(zhǐ) . 恫吓 (hè ) . 恪 守(kè ) . 参与 (yǔ) . 褒 义词(bǎo) . 着 重号(zhuó ) . 瞭 望哨(liá o) . 和 稀泥(hé ) . ( )
2.多音字
车jià n 槛 . (1)槛 kǎn 门槛 . 首qiá o 翘 . (2)翘 起qià o 翘 . 实yīn 殷 . (3)殷 红yān 殷 .
古měnɡ 蒙 . 骗mēnɡ (4)蒙蒙 . 蒙昧mé nɡ .
原来都是旁听的 梁思成在老北大开授“中国建筑史”,课讲完了,梁
人教版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件 (共46张PPT)
结构方法
•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 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 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 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 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 来装饰木架部件。
【拓展提升二】
浓郁中国特色的会徽
这两个会徽分别融入了哪些中国元素?
【拓展提升三】 独具特色的世博会展馆
俄罗斯展馆为两层建 筑,四周共有12座方形 塔,颜色有白、红和金色 3种,分别代表智慧、美 丽和财富,塔的装饰图案 也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展馆一层为展厅和会议厅 ,展馆二层将展示一个童 话世界。童话世界的创作 灵感来自于诺索夫的作品 《小无知历险记》。在诺 索夫的笔下,这名叫“小 无知”的孩子乘热气球游 历了世界。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 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梁思成)
我们学校哪些建筑保留了中 国建筑的传统风格?
深入探讨下面两个问题——
• 1、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 ”指 什么? • 2、你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 的‘可译性’”?
探讨:本文所体现的人文情怀。思考:为什么要探讨中 国建筑的特征?(用原文回答)
P59三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 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 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 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 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 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 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 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 (106张PPT)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 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 地位的建筑潮流。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 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 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 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 现有环境融合。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流派
三、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 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 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 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 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 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流派
四、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 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 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 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 建筑。
全文分为几个部分?
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 建筑的影响。(1-2) 二、中国建筑有九大特征。(3-13)
三、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4-19)
四、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提倡 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18-20)
一、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单个建筑一般由台基、房屋本身和
门环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
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 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
故宫 琉璃屋顶
木刻
彩漆
浮雕
琉璃
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
总 体
整体 局部
中中 国国
总体 特征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特 征
建 筑
建 筑 的
的基
主
结构 特征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和举架
结 构 方 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之一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
文章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学家,梁思成学汇古今,融贯中西,一生留下众多的学术著作,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建筑史、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等学术领域,而且广泛涉及到建筑美学领域。
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带有中国建筑师的典型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立基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以“体形环境”为内核,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以辨证统一观念为特征的系统美学思想。
梁思成上述思想,在这篇文质柔美的小论文中,有着确凿的彰显。
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意图】梁思成家学渊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且学贯中西,养成了谨严的治学风格。
探究这篇小论文的语言运用,对于忽视汉语基本功训练的同学,是学习品味语言,锤炼文字的典范教材。
善于透视关键语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逐渐形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对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论文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切入点】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可引导学生由透视“特征”内涵入手,探究文本的内容。
1.“特征”的限定范畴2.“特征”概念的引入3.“特征”的要点及其逻辑分布4.“特征”的形象表达5.“特征”的外延联系6.“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操作】【讨论】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二、能力培养目标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
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
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
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
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
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
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
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
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
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
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
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
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
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