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合集下载

专题七 改革创新 强国之路——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七 改革创新 强国之路——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知识整合
栏目索引
(4)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 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 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 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评价 ①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 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 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 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知识整合
栏目索引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对后世 影响深远) (6)影响 对日本自身的影响:①它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 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②保留 了大量的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对外 侵略扩张的道路。 对中国的影响: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日本的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题干材料通过土耳其不变旧法与日本能变旧法 进行比较,阐述了中国应“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故本题选B。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 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 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由于他不理解当时 ( B ) A.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B.农业经营方式变化 C.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D.集体主义精神丧失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封建农奴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2、俄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的阶级产生(资阶、工阶)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俄国 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俄国
385万吨
英国
1/15
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 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 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 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祝 贺。赫尔岑后来写道: “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 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 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 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 坛面前,我发誓要替那些 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 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 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改革的必要性 农 经济 奴 (2)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 制 政治 危 (3)新思潮产生——要求废除农奴制. 机 沙皇专制 思想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军事
1、经济因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阅读教材分析: 1、19世纪初期俄国存在哪些经济形式?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 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 大部分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 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 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 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 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直接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 富国强兵,重振大国威望
根本目的:
维护地主贵族利益;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改革的历史教训
1 2
重视农民的利益
在改革中应该更加重视农民的利益,使他们真正 受益。
推动全面的土地改革
应该推动全面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 有制。
3
注重教育的普及
应该注重教育的普及,提高农奴的文化素质和生 活水平。
05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推动了俄国的 现代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工业化。
改变社会结构
农奴制改革使得部分农奴成为 自由劳动力,改变了原有的社 会结构,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 。
加强中央集权
农奴制改革加强了俄国中央集 权,使得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 得到加强。
提高教育水平
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教育的 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提供改革经验
俄国农奴制改革为其他国家提供 了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影响了世
THANKS
者需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克服各种阻力,推动改革的进程。
02
智慧是改革的关键
改革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和谋略,才能平衡各方的利益,化解矛盾,
实现改革的顺利推进。
03
勇气和智慧的结合是改革成功的保障
只有勇气和智慧的结合,才能确保改革不会走向偏颇,能够真正实现改
革的目标。
改革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
界历史的进程。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
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 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的发展。
促进国际关系变化
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与西欧国家 的关系发生变化,影响了欧洲国
际关系的格局。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七俄国农奴制度改革俄国社会呼唤改革PPT课件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七俄国农奴制度改革俄国社会呼唤改革PPT课件

【特别提醒】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政治、经济制度 的失败,说明实行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的俄国在同工业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的战争中处于劣势,也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 革的必要性。
【典例2】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从本质上说是 ()
A.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失败 B.战略决策的失败 C.军事指挥的失败 D.沙皇制度的失败
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及其影响 1.原因 (1)土耳其帝国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又控制着从黑 海到 地中海 的咽喉。 (2)土耳其在近代迅速走向 衰落 。 (3)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引起英法两国的不安与不满。
2.经过 (1)1853年,俄国为争夺 黑海海峡 的控制权,对土耳其发动 战争。 (2)1854年,英法两国对俄国宣战,战争实际成为俄国与 英、法之间的战争。 (3)1855年秋,_俄__军战败。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第一节 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18世纪初叶,俄国沙皇 彼得一世 为了富国强兵,倡导向 西欧国家学习,在俄国推行了一场全面的改革。 (2)19世纪30年代,俄国开始了 工业 革命。
2.表现 (1)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造纸业、甜菜制糖业等建立了工 厂制。 (2)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
3.影响 (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也让俄国人真切地感到了自 己的虚弱和 落后 。 (2)引起俄国国内各阶层的强烈不满,加剧了农奴制的危 机,成为促使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的 直接 原因。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农奴制 改革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 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 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 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 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 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 阔的国内市场。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民的反抗,严重威 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2019秋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2019秋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1.“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

”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农奴制,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D.实行对外战争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沙皇专制制度在政治上的黑暗。

答案:A2.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A.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B.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C.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D.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解析:农奴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他们生活非常贫困,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封建主手里。

答案:D3.《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这实质上表明 ( )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B.农民价格低廉C.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与发展D.农民实用性更强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属于表面现象;“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实质上体现了农奴制度影响了机器产品的使用与推广,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答案:C4.1821年,“救国协会”南方协会通过了佩斯捷利起草的《俄罗斯法典》,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的性质是( )A.激进的农奴主贵族的抗争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封建地主集团宫廷政变D.平民知识分子领导的农奴解放运动解析:由“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等分析可知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武装革命,B项正确。

答案:B5.19世纪中期,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认为解放俄国农奴的途径是( )A.进行改革B.只能革命C.自上而下解放农奴D.发动克里米亚战争解析: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沙皇封建专制主义和农奴制的坚定反抗者。

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

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
社会运动兴起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运动的兴起,因为农奴获得自由 后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这推动了俄国社会变革和 进步。
04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对改革的积极评价
解放了农奴
改革彻底结束了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 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革为俄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放后的农奴成为自由劳动 者,推动了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
文化教育发展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因为农奴获得自由后需要接受教育来适应新的社 会环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促进了
俄国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
02
农业现代化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现代化,因为农奴获得自由后可以拥有自
在农奴制改革之前,俄国社会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农奴的反抗 和斗争不断发生,这些斗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改革必须与斗争相结合
农奴制的废除并不是单纯的改革,而是需要与农奴的斗争相结合 ,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推动改革的深入和彻底。
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
俄国农奴制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强有力的领导,即亚 历山大二世的领导,他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推动了改革的顺 利进行。
政治体制变革
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为俄国实现现代化和民主化 奠定了基础。
对改革的争议及批评
不彻底的改革
改革并未完全废除农奴制,而是保留了农奴主的特权和 土地私有制,未能彻底解放农奴。
社会不公加剧
改革后,农奴主对农奴的剥削更为严重,社会贫富差距 进一步加剧。
政治体制问题
改革后的政治体制仍然存在专制和集权的问题,民主化 程度不高。
改革的现实意义

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4)农奴制危机 ) 原因:农奴制处境恶劣、地 原因:农奴制处境恶劣、 位低下 表现:农民骚动越来越多。 表现:农民骚动越来越多。
2、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 、
(1)工业革命在俄国开始: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业革命在俄国开始: 世纪三四十年代 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缓慢发展, 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缓慢发展,逐步破 坏着封建农奴制基础, 坏着封建农奴制基础,使农奴制危机不 断加深。 断加深。 (2)俄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 (3)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4、克里米亚战争(新旧文明的较量) 克里米亚战争(新旧文明的较量)
时间: 1853——1855 时间: 1853 1855 战争起因: 俄国为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的势力, 战争起因: ①俄国为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的势力,转移 国内矛盾。 国内矛盾。②俄行动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 国的利益。 国的利益。 交战双方: 交战双方: 俄——土+英、法 土 英 性质: 性质: 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俄国失败原因: 装备匮乏陈旧、运输落后、指挥无能、 俄国失败原因: 装备匮乏陈旧、运输落后、指挥无能、 后勤不足、农奴士兵身体素质差等等。 后勤不足、农奴士兵身体素质差等等。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落后 对俄影响:国际上:国际地位下降, 对俄影响:国际上:国际地位下降,大大动摇了俄国在欧 洲的霸权地位 。 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直接推动了1861年改革 年改革 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直接推动了 (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必须立即进行改革, 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 必须立即进行改革, 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 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二、亚历山大酝酿改革
1、目的: 、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表现: 、表现: 世纪以来试图改革; (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试图改革; )历史基础: 世纪以来试图改革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 )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 (3)组织基础:成立各层次的农民事务委员会,讨 )组织基础:成立各层次的农民事务委员会, 草拟改革方案; 论、草拟改革方案; (4)个人力量:吸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 )个人力量:吸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世改革的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世改革的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习要求】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2. 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重点、难点重点:俄国的农奴制难点: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新课】一、俄国的农奴制的形成与发展1.开始形成:2.正式确立:3.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1)彼得一世:购买(2)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3)19世纪中叶:俄国90%人口在农村,农村一半以上人口是农奴特点:4.危机:19C上半期表现:影响:“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认识1:政治上,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思考: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状况:(2)原因:认识2:经济上,三、新思潮的涌动(1)背景:(2)新思潮的内涵:(3)表现:A.“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B.平民知识分子(19.C.40-50)守旧派:改革派:激进派:认识3:思想上,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856)1.双方:2.起因:1)2)3)3.战败具体原因:根源:4.影响:1)2)3)认识4:军事上,【本课小结】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根本原因)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第二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1.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重点、难点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学习新课】复习导入: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状况如何?A 政治:B 经济:C 思想:D 对外: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A 内忧:B 外患:2、目的:【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某某省某某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选修一)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俄国沙皇是A.伊凡四世 B.彼得大帝 C.亚历山大二世 D.叶卡特琳娜二世2.(2012年5月某某市二模19题)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

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

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A.克里木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3.俄国农奴制形成的时间是A.15世纪初 B.15世纪末 C.17世纪中期 D.18世纪4.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争权夺利 B.政治动乱频繁C.农奴制的阻碍 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5.(2010年10月某某市高三摸底17题)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不包括A.国际地位下降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C.扩大了俄国在地中海的势力 D.加快了改革步伐7.俄国“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包括①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农民无偿获得一块份地③实行司法改革④农民通过赎买可获得一块份地A.①②③④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8.下列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批受到西欧某某思想影响的贵族 B.主X建立某某国C.发动了起义但是被镇压 D.失败后转变为革命某某主义者9.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0.19世纪俄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斗争包括①农奴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斗争②工人反对剥削和压榨的运动③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④反对专制要求某某的革命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11.(2011年4月某某二模20题)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3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3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1.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1)受西方文明的冲击,由俄国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
(1)作用: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地位: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表现为:
(1)不彻底性: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3)欺骗性:由于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他原来耕种的土地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4)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共17张PPT)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共17张PPT)
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1、经济近代化 2、政治近代化 3、军事近代化 4、教育近代化
5、思想近代化
深入思考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吗?
走出误区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 义,而是在于挽救统治危机和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 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但客观上使俄国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些条款中哪些是不利于农民的?
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
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 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 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
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1、废除农奴制具有进步意义(顺应潮流) 2、推动了俄国历史的近代化进程 3、提高了俄国的综合国力 4、改革并不彻底,具有一定保守性
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81年3月亚历山大遇刺,沙皇本人至死也 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暗杀自己?
被刺杀后的俄国矛盾依然尖锐…. 1905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的总演习)--1917年2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1991年苏联解 体….
庞大的北极熊
俄罗斯简史
公元9世纪——1598年留利克王朝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 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 家。 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 1917年11月7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 和国。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复习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前诊断】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4.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6、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B.付出高额赎金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7、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8、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9、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0、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1)造成资本的集中(2)扩大了国内市场(3)提供了自由劳动力(4)强化了中央集权A、(1)(2)(3)B、(2)(3)(4)C、(1)(3)(4)D、(1)(2)(3)(4)【巩固练习】1、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2、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3、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①封建地主阶级②农奴③自由农民④工业资产阶级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④4、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D.十二月党人起义5、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 封建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B.俄国禁止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C.俄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极端缺乏D. 俄国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6、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A. 国家B. 地主C.农民D. 资产阶级7、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8、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D. 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9、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A. 阶级矛盾依然尖锐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D. 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10、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A.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D. 分布不平衡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奴农制改革

奴农制改革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主备人:范圣奇审核人:课时编号: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2、判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1、商鞅变法的内容有那哪些?
2、商鞅变法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块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板块三: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
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①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②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
③农奴制也造成工业资本和原料缺乏。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工农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等)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⑴十二月党人起义:
⑵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军事上: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社会危机
地位: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2)局限性(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
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影响: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2.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

⾼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知识点俄国农奴制改⾰⼜称俄国1861年改⾰,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世推⾏的社会改⾰。

⼗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

下⾯⼩编给⼤家分享⼀些⾼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知识1(⼀)时间:⼗九世纪中后期。

(⼆)地域:俄国(三)历史背景(或原因):①⼗九世纪中叶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盾,农奴反抗、农民暴动不断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②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经济远落后于西欧。

③社会上出现主张解放农奴,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潮;④⾰命民主主义者准备推翻沙皇封建统治。

⑤克⾥⽶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统治者认识到必须进⾏改⾰。

(四)主要内容:①“⼆⼀九法令”使农奴获得⼈⾝⾃由,并且享有公民权。

②规定⼟地仍归地主所有,但是农民可以赎买⼀块份地。

农民要缴纳赎⾦,还需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农民获得份地时,⾸先必须以现⾦形式⽀付赎⾦的20%⾄25%。

剩余部分必须在之后的49年内还本付息,才能拥有⼟地的合法权利。

④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份地赎⾦和赋税的缴纳。

农民付清赎⾦后,经村社同意才能离开。

另外在1861年之后,亚历⼭⼤⼆世在政治、司法、教育、军事⽅⾯也做了⼀些改⾰。

(五)历史作⽤:①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市场和资⾦。

改⾰之后⼯⼚、⼯⼈数量增加⼀倍多。

②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渐转变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③农奴制改⾰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转折,改⾰使俄国的⽣产关系适应了⽣产⼒的发展,实现了⽣产⽅式由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④改⾰使⼴⼤农奴获得⼈⾝⾃由,提⾼了农民⽣产的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的发展,并有利于⼯业⾰命的开展。

(六)成败原因分析:(成功)①改⾰有掌握实权的沙皇的领导。

②改⾰的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

③改⾰取得了俄国最⼴⼤的农奴的⽀持。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
a
23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第一节 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第二节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目的: 2.改革的特点:谨慎而又缓慢
3.“二一九法令” (1)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③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18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第一节 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俄国农奴制的危机 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及其影响
1.经过: 2.性质: 3.实质: 4.影响:
a
19
阅课读堂下列测材试料: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 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 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 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 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 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26
1606
农奴制和封建专制
英国 323 法国 150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
a
14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第一节 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俄国工业的发展
(1)农民的艰难处境:①高额的赎金,沉重的债务;②缺少土地而租种地主 土地;③村社的约束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改革后的农奴社会的变化
1
农民的自由身份
农民获得自由身份和土地所有权,独立经营农田。
2
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自由身份和土地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
3
社会层级变动
改革导致社会层级发生变动,农民地位逐渐提高。
结论和启示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罗斯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它不仅使农奴获得自 由和土地,也推动了农业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
农民的不满和起义活动迫使政府采取改革措施以平息社会动荡。
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改革 法令来推动农奴制的废除。
农奴解放法令的颁布
1861年《农奴解放法令》宣布废 除农奴制度,为农民赋予自由身 份。
农民地位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农民获得土地和自由身份后,生 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特点
1 严重的剥削
农奴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生活条件 极为困苦。
2 严格的等级制度
社会地位的严格等级划分,农奴没有任何权 利和自由。
3 农奴的贫困和文化落后
受限的经济条件和教育机会,使农奴处于贫 困和文化的困扰。
4 社会不稳定
封建社会的内外因素造成了农奴制度的不稳 定和社会矛盾的逐渐加剧。
《俄国农奴制改革》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特点,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改革的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改革后的农奴社会的变化,还包括结论和启示。
背景和意义
俄罗斯农奴制改革是19世纪中叶俄罗斯重要的社会变革之一,它带来了重大 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赢在课堂】2022-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赢在课堂】2022-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60年月,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很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月》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在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安排给农夫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夫则必需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

农夫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夫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缘由。

(8分)(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进展是以牺牲农夫利益为代价的”。

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进展的消极影响。

(12分)参考答案:(1)缘由:国内社会冲突尖锐;克里米亚战斗的失败;政治上沙皇政府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进展。

(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了农奴但向农夫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影响:农夫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夫暴动不断,阶级冲突照旧尖锐。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1年2月19日,经过漫长而迟缓的预备,农奴制被正式废除。

农奴们大声朗读沙皇的声明,宣告他们成为“自由公民”。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至少在原则上,农奴们突然获得了自由,这是几个世纪以来封建制度始终拒绝赐予他们的权利:包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自由支配工作的权利、享有正值程序而公正的司法权。

这些主要是象征性的公民权利。

在当时的社会,沙皇做出改革的打算,更多是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舞制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

——[意]安东尼奥·萨洛莫尼《列宁与俄国革命》(1)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沙皇推行改革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