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主题及人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但是,在《一件小事》、《兔和猫》、《鸭的 喜剧》、《故乡》、《社戏》中,作者与第一 人称叙事者“我”的身份,难以区别,据对作 者生平考证,这些作品中的“故事”,可以说, 都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遭遇,作者不但没 有站在“故事”之外,而是进入了“故事”之 中。换言之,作者基本上叙说的是“自己的故 事”,虽然也有一些补加、虚构、渲染,但作 品中,“我”的叙事主干,不能使人实现小说 应有的阅读期待(认识社会),反而容易引起 人们对作者生平的联想,对作者个人而不是社 会生活的认识。
Leabharlann Baidu
• 《兔和猫》、《鸭的喜剧》表达的是对生 命的创造,毁灭“太滥”的喟叹;对生命 强弱虐杀的悲悯。是鲁迅进化论思想与个 体生命感悟独有的结合。
• 《社戏》、《故乡》都有对少年生活的眷 顾,对成年生活的失望与厌倦。
• 总之这几个作品的话题显然是个别的,与 社会、时代的“反封建”、“揭露社会黑 暗、不平”等主题是有差异,有距离的。
• (1)主题及思想的取向 • 这14篇小说从表现的主题或思想的取向看,可以分两种 情况。一种是社会性论题,即与国家前途、大多数人生 存相关的话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处于文化或 舆论的中心;是知识阶层特别关心并力图给予解答的时 代课题,如,《狂人日记》展开的是反封建专制、揭露 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孔乙己》、《白光》表现科 举制度的罪恶、旧读书人的末路;《药》、《阿Q正 传》、《风波》都涉及到辛亥革命及以后的社会现实, 都沉重地表现了民众的不觉悟、麻木等精神创伤,即国 民性问题。《端午节》写知识分子软弱、模糊、逃避的 人生和精神状态;《故乡》和《头发的故事》情况比较 复杂,既有社会性、时代性的话题,又有个人化的话题。 这两篇小说都涉及国民麻木,改革艰难的思想。综上可 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取向几乎都体现了“五四” 时期的时代主题和人文关怀。
• 另外,《头发的故事》中,作者虽然不等 同于叙事者“我”,叙事格局与上述5篇有 区别,但其中主人公的言语行状又明显叠 合着鲁迅个人,可以说,作者仍然进入了 作品空间,仍然叙说了自己的遭遇与哀痛, 不过不是以第一人称叙事者“我”的形式, 而是以作品中主人公的形式。
• 综上3点所述,《呐喊》中一部分作品具有 完整的小说形式,叙事对客体作了象征性 观照,作品意义指向了时代、社会的主题。 而另一类作品文体上更接近散文、小品形 式,叙事往往接近、重合、纪录作者个体 的生活、遭遇、心态;叙事的意义是个人 性而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思想指向虽 未脱离时代,但不是时代的主题。其思索 是随想式的、即兴的而不是深思熟虑的思 想形式。
• 另外几部作品就不是这样了。其话题明显 表现了个人性、一己性,与社会、时代虽 有一些联系(个人不能完全脱离社会、时 代),但不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家一看 即知的时代主题或热点。
• 《一件小事》是叙事者从一件小事对自我 “越来越看不起人”(即对民众觉悟的看 法)的思想的反省;这篇作品具有某种个 人的道德思想反省(如何看待下层民众, 如何看自己)的倾向,在鲁迅整个作品系 统中极为少见。
• (3)作者与叙事及作品中人物的关系 • 《呐喊》中,上述《狂人日记》等8篇,作 者明显退出故事空间,在叙事时,或用第 三人称全能全知的形式,站到故事之外; 或用按语形式(《狂人日记》),或用故 事特定人物身份的形式(《孔乙己》), 将作者自己与作品中第一人称叙事者“我” 区别开来。总之,作者与作品空间,作品 人物不发生直接的牵连,作者通过不同叙 事方式讲的是“社会”上的生话、人事。
• 综上所述,《呐喊》的思想取向,前一类 作品是指向社会、时代,表达的是公认的 “五四”主题;后一类作品,从思想渊源、 范畴虽然也可以划入“五四”思潮的某一 方面,但从鲁迅个人经历来看,思想的指 向却在个人的某种或某方面的思绪与感受。 作品叙事构成的“意义”,近于散文的个 人性质而不具备小说的普遍性。


二、人物分类
• 《呐喊》中主要刻划了4种人的形象——先 驱者,旧读书人,农民和叠合着作者的 “我”。这里表现了鲁迅对他熟悉的中国 社会主要阶层的关注、忧虑,对中国社会 性质的认识(吃人),而且也显示了后来 终身坚持的文学和文化关怀的目的(立 人)。
• 1、先驱者、先觉者。主要表现在《狂人日 记》和《药》中。其形象内涵都有一个哀 痛内容:先驱者救群众,可被享用牺牲, 不被理解,甚至被加以迫害。“狂人”洞 悉统治者黑暗势力,“狮子似的凶心,兔 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深知几千年的 “仁义道德”根本要害是“吃人”;他 “诅咒吃人的人”,呼唤“真的人”和 “救救孩子”。可他被囚,被敌视,被人 目为疯子。夏瑜反对“满人”的天下,在 监狱还宣传“造反”,可没有人理解他, 不明白他说的“可怜”,非但如此,他想 拯救的百姓中的华家却用他的鲜血蘸馒头 去治病,他被杀头之前被人围观。
• 《头发的故事》中说“多少故人的脸都浮 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 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 一击不中,在监狱里受了一个多月的苦刑; 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 首也不知哪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 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 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 这里表达的是长期停留在鲁迅心中并持续 了一生的一种情绪:革命者的孤独寂寞。
• 4、“我”——寻生命存在、寻路的知识者 • ①“我”。是一个频繁出现在多篇作品中,并以其语气, 语词所固有的冷峻、深沉的人格气质笼罩全本《呐喊》 叙事的人物。其中,在《一件小事》、《故乡》、《社 戏》、《兔和猫》、《鸭的喜剧》等篇中,以第一人称 “我”的叙事者并兼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而这个 “我”的人、事、言、行及至举止,神态都重合作者本 人;而在《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虽然不是第一人称 叙事者,但其神情、话语也重合着鲁迅,不过是一个没 有以“我”的身份出现的“我”。这些作品中的“我” (包括N)是一个在世纪转换时期,在中西文化对撞的 背景下苦苦争扎的知识者,他最触目的特征是:寻找前 行的路径时,反思我的思想与情感。“我”的对人的看 法,我的希望,生命的感触。他踌躇,他苦思,他身心 交瘁,需要抚慰。
• (2)故事情节的形态。 • 从14篇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形态来看,也可 以分为两种情形。《狂人日记》等8篇具有 小说常态常规的故事;独立、完整的时间、 空间及人物命运普遍的过程,是现实生活 的某种模拟,但并不等于现实生活,尤其 与作者个人生活不“接通”;具有象征性、 典型性,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某一面。
• 2、旧读书人——被科举制度所害,殉葬者 • 主要表现在《孔乙己》、《白光》两篇作品中。 这两部作品中的孔乙己、陈士成迷恋科举,尊崇 科举,终身沉溺于科举考试之路,可他们失败了, 成为畸形无用的人,或任人侮蔑、穷困潦倒而逝; 或精神变态、发狂,溺水而亡。仔细解读可以发 现,鲁迅如实细腻写出了他们畸形的人生,批判 他们沉溺、妄想的精神状态,但并不着意写他道 德、人格的低劣,相反,还隐含着叹息与怜悯, 鲁迅的愤怒与憎恨主要掷向造成这种人生的制度, 他给科举的末代士子留下了凄凉的潦倒末路之图。
• 综观上述《呐喊》中对4种形象的刻划及其关怀,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这样一种精神图景:“我”, 一个从旧社会中来、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知识 者,关注人生。首先,他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 象他这样的救民救国的先驱,并不为民众理解, 或被害、或被享用牺牲,十分寂寞,没有好下场。 当然,也更发现广大的民众默默受着宰割,社会 无比黑暗,他哀痛他们的不幸,又愤怒他们的不 争。他往回看,十分熟悉他家族的前辈读书人的 潦倒末路,他为这样的人生作了最后的记录。可 是,“我”自己呢?正在寻找着前进的路径,寻 找着自我的意识和感觉:进化、人道、个性、故 乡、童年……。
• 3、农民——被吃,而又不觉悟,甚或参与“吃人”。 • 农民是鲁迅作品的描写最多,寄托感情深重的阶层。 《呐喊》主要见于《明天》、《风波》、《故乡》、 《阿Q正传》4篇作品。鲁迅在这4篇作品及其他大量作 品中塑造的农民形象最主要的特征是:被封建制度及各 种旧势力吞噬、残害、剥夺,又未能觉悟,甚至有时不 自觉地参与了“吃人”的活动。鲁迅写了单四嫂子的愚 昧、七斤一家和他的乡民们围绕着“辫子”、“皇帝坐 龙庭”经历了一场悲喜剧。在“虚惊”中表现了他们思 想的混乱、保守、怯懦、麻木。闰土是痛苦的,可“我” 因为他的“不争”而更痛苦。一个阿Q,写尽了鲁迅对 愚昧、麻木,被吃而不觉悟的农民(当然不仅仅是农民) 的忧伤与哀痛。
主题及人物分类
一、社会化/个人化的两种声音
• 社会化/个人化的两种声音 • 1930年以后出版的《呐喊》,一共14篇。仔细纵 览以后,就会发现,这14篇作品可以分为两种写 法,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特征,在主题取向、故 事组合、与作者的关系及构思趋向等方面,分别 显示了社会化与个人化的不同倾向与特点。 • 前者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风波》、《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 等8篇; • 后者有:《一件小事》、《兔和猫》、《故乡》、 《鸭的喜剧》、《社戏》 、《头发的故事》共6 篇。 • 下面从3个方面来看它们的区别。
• 另一类作品,即《一件小事》等6篇却不同,其 间的人事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不具备独立性,而 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亲缘、叠合、甚至相同 的关系,与作者个人生活“接通”,上述6篇前5 篇经人考证都确系鲁迅个人生活的表现、记录, 勿庸争论。而《头发的故事》似乎是两人对话的 独立故事,但凡是了解鲁迅生平、思想者可以很 快明确地看出,其中N先生关于头发的遭遇、感 慨,关于“黄金世界”的说法,关于先驱者“死” 得寂寞的话语等等,都直接来自或吻合鲁迅本人。 正由于与鲁迅个人生平、思想、生活的过多重合, 这几部作品与前类作品相比较,其小说应有的象 征性、典型性,虚拟性被某种写实性、个人性消 解了,因此,这几部作品的文体体裁常常引起争 论,被人认为更接近散文、小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