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后口动物分支
动物生物学资料

动物生物学参考资料1.原口动物:原口动物是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
2.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或封闭),而在与胚孔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的动物。
3.真体腔:体壁中胚层与脏壁中胚层之间形成的体腔。
4.假体腔: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管之间形成的体腔。
5.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头部外,身体其他部分的体节基本相同。
6.异律分节:身体分节,但一些相邻的体节愈合,形成不同体区,不同体区有了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
7.刺吸式口器:上颚或下颚特化为针状的口器类型,适于刺入动、植物组织中,吸取液体食物。
8.虹吸式口器:小颚外叶合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盘卷在头部下方,可以伸长吸食花蜜等汁液。
9.卵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依靠卵自身营养进行发育,直至孵化出新个体才与母体分离,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营养联系的一种生殖方式。
10.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
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以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
胚胎在发育时通过胎盘吸取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把代谢废物送入母体。
11.羊膜卵:指具有羊膜结构的卵,是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所产的卵。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三层胚膜包围胚胎:外层称绒毛膜,内层称羊膜,另有尿囊膜。
12.脊索:脊索是一条由多泡状角质细胞所组成的坚韧、半透明、有弹性的圆柱形不分节结构,位于脊索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
13.综荐骨:由脊柱中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荐椎和部分尾椎愈合而成,并与腰带的骸骨紧密连接,形成稳定支架的骨。
14.双重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15.胼胝体:哺乳类真兽亚纲中两大脑半球之间互相联系的横向神经纤维。
16.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结构,能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不能。
动物学下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动物学下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动物学(下)复习题参考答案第13章棘⽪动物门复习题1、试述棘⽪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答:①棘⽪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其它类群是为后⼝动物。
②次⽣性辐射对称,⽽以五辐对称为主,幼⾍是两侧对称。
③具中胚层来源的内⾻骼,常向外突出形成棘刺,故为棘⽪动物。
④真体腔发达,具特殊的⽔管系统和围⾎系统,管⾜有运动、呼吸、排泄、捕⾷等多种功能。
2、简单⽐较游移亚门中四个纲的异同。
答:游移亚门包括四个纲: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
①海星纲:体扁平,多为五辐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活时,⼝⾯向下,反⼝⾯向上,腕腹侧具步带沟,沟内伸出管⾜。
内⾻骼的⾻板以结缔组织相连,柔韧可曲,体表具棘和叉棘。
具⽪鳃,⽔管系发达,个体发育中经⽻腕幼⾍和短腕幼⾍。
②海胆纲:体呈球形、盘形或⼼脏形,⽆腕。
内⾻骼互相愈合,形成⼀坚固的壳。
壳板由三部分组成,壳上有疣突及可动的细长棘,有的棘很粗,多数种类⼝内具结构复杂的咀嚼器,其上具齿,可咀嚼⾷物,消化器长管状,盘曲于体内,以藻类为⾷。
③蛇尾纲:体扁平、星状,体盘⼩,腕细长,⼆者分界明显。
腕内中央有⼀系列腕椎⾻,⾻间有可动关节、肌⾁发达,腕只能作⽔平屈曲运动,腕上常有明显的鳞⽚,⽆步带沟,管⾜退化,呈触⼿状,⽆运动功能。
个体发育中经蛇尾幼体,少数种类雌雄同体,胎⽣。
④海参纲:体呈长筒形,两侧对称,背腹略扁,具管⾜,背侧常有疣⾜,⽆吸盘或⾁刺,⼝位体前端,周围有触⼿,其形状与数⽬因种类不同⽽异,肛门位体末。
内⾻骼为极⼩的⾻⽚,形状规则。
消化道长管状,在体内回折,末端膨⼤成泄殖腔,具⽔肺。
筛板退化,位于体内。
3、棘⽪动物的经济价值有哪些。
答:棘⽪动物中有些种类对⼈类有益,具有⼀定的经济价值:①海参类有40种可供⾷⽤,含蛋⽩质⾼、营养丰富,是优良的滋补品。
②海参、海胆可⼊药,有益⽓补阴,⽣肌⽌⾎之功效。
③海胆的卵可⾷⽤,且为发育⽣物学的良好实验材料。
④海星及海燕等⼲制品可作肥料,并能⼊药。
第13章 棘皮动物门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管足、皮鳃和体表来进行
◆循环主要依靠体腔液执行。具有特殊的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3)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幼体左右对称。
第二节 代表动物―海盘车
海盘车
1、体壁从内向外分为四层
角质膜:是体壁的最外层 表皮层:为外胚层来源的
柱形上皮细胞层 真皮层:由来源于中胚层
棘皮动物的祖先为两侧对称体形的对称幼虫。
有柄亚纲的海百合纲最为古老;海星纲与蛇 尾纲演化关系较近;海胆纲介于蛇尾纲和海参纲 间的类群;海参纲是演化过程中较早分出的一支。
本章小结
1、后口动物。 2、次生性的五辐射对称(适应固着或缓慢运动)。 3、中胚层形成内骨骼(和脊索动物类似),
向体表突起形成棘皮。 4、部分真体腔形成特殊的水管系统。 5、包括海星、蛇尾、海参、海胆和海百合五个纲。
侧水管
筛板
辐水管
石管
环水管 坛
管足
管足:
• 为水管系统的侧管末端的腹分支,伸出体 外,壁薄,末端有吸盘。其功能:运动、 呼吸、排泄和辅助摄食。
(坛或者罍)
四. 后口
◆胚孔 口: 原口。 ◆胚孔 肛门 ; 胚孔对面 口: 后口。
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
脊索动物
后口动物
棘皮动物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概念
海羊齿类 浅海自由生活,无柄。
◆ 650多种,常见种类如海羊齿等。
羽枝
腕
体盘
卷枝
海羊齿(无柄)
海羊齿
柄 海百合(有柄)
第四节 棘皮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食用:刺参。 • 肥料:海星。 • 危害:海盘车以软体动物为食。
第五节 棘皮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不同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属于后口动物。
动物学-3.4.9.无脊椎后口动物

不同形式的棘——防卫、清除体表沉积物等; 表皮+体腔上皮(向外凸起——皮鳃)都具纤毛——打动水流、体腔液:
气体交换。
身体结构—水管系统
相对封闭的管状系统—运动功能。组成:
筛板、石管、环水管、管足、吸盘、坛囊。 管足的外壁为纤毛上皮,与内壁的体腔上皮之间有肌肉层。 水管系统的内壁是体腔上皮,里面充满液体: 水管系统内的液体与海水等渗; 运动时——液压系统——使管足可以伸缩——管足末端的吸盘可以借
本纲为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现存约2000 种,分布极广。
海胆纲(Echinoidea)
5个腕向反口面愈合——呈圆球、扁圆形的骨 骼包住身体。
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 现存约900种。
海参纲(Holothuroldea)
身体沿口面和反口面延长——成为长圆柱状,无腕, 并以步带区和间步带区附着。
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海百合
海 羊 齿
海羊齿
海 羊 齿
海 盘 车
海 燕
太 阳 海 星
砂 海 星
真 蛇 尾
筐 蛇 尾
海胆
紫 海 胆
马粪海胆
梅 花 参
梅花参
呼 吸 树
足,管足末端有吸盘;腕的顶端靠下有眼点。 腕之间——间步带区;反口面间步带区具1个多孔的筛板。+ 单纤毛柱状上皮 结缔组织
肌肉层 体腔膜: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
都没有真皮层
棘 皮 动 物 的 体 壁 骨 骼
骨骼
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骨片位于体壁 的结缔组织内。
贲门胃:膨大,多皱褶,能翻出体外,包裹食物,再返回体内行 消化
动物分类表

动物分类表∙ 1 侧生亚界 Parazoao 1.1 古杯动物门Archaeocyatha†o 1.2 多孔动物门 Porifera∙ 2 吞噬动物亚界 Phagocytellozoao 2.1 扁盘动物门 Placozoao 2.2 单胚动物门 Monoblastozoa∙ 3 真后生动物亚界 Eumetazoa∙ 4 辐射对称动物 Radiatao 4.1 栉水母动物门 Ctenophorao 4.2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o 4.3 黏体动物门 Myxozoa∙ 5 两侧对称动物 Bilateria∙ 6 原口动物 Protostomia∙7 蜕皮动物总门 Ecdysozoa∙8 线虫动物 Nematozoao8.1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o8.2 线形动物门 Nematomorpha∙9 有棘动物 Scalidophorao9.1 鳃曳动物门 Priapulidao9.2 铠甲动物门 Loriciferao9.3 动吻动物门 Kinorhyncha∙10 泛节肢动物 Panarthropodao10.1 缓步动物门 Tardigradao10.2 叶足动物门 Lobopodiao10.3 恐虾动物门Dinocaridida†o10.4 异虫动物门Xenusia†o10.5 有爪动物门 Onychophorao10.6 裂肢动物门 Schizoramiao10.7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o10.8 舌形动物门 Pentostomida∙11 扁形动物总门 Platyzoao11.1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o11.2 中生动物门 Mesozoao11.3 直泳动物门 Orthonectidao11.4 菱形动物门 Rhombozoao11.5 腹毛动物门 Gastrotrichao11.6 苔藓动物门 Bryozoao11.7 环口动物门 Cycliophorao11.8 内肛动物门 Entoproctao11.9 轮虫动物门 Rotiferao11.10 棘头动物门 Acanthocephalao11.11 微颚动物门 Micrognathozoao11.12 颚胃动物门 Gnathostomulida∙12 冠轮动物总门 Lophotrochozoao12.1 原腔动物门Procoelomata†o12.2 纽形动物门 Nemerteao12.3 软舌螺动物门Hyolitha†o12.4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o12.5 须腕动物门 Pogonophorao12.6 前庭动物门 Vestimentiferao12.7 螠虫动物门 Echiurao12.8 星虫动物门 Sipunculao12.9 帚虫动物门 Phoronidao12.10 腕足动物门 Brachiopodao12.11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13 后口动物总门Deuterostomiao13.1 毛颚动物门 Chaetognathao13.2 无腔动物门 Acoelomorphao13.3 异涡动物门 Xenoturbellidao13.4 古虫动物门Vetulicolia†o13.5 海果动物门Homalozoa†o13.6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o13.7 半索动物门 Hemichordatao13.8 肠鳃动物门 Enteropneustao13.9 羽鳃动物门 Pterobranchiao13.10 笔石动物门Graptolithina†o13.11 牙形石动物门(牙索动物门)Conodonta†o13.12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o13.13 尾索动物门 Urochordao13.14 头索动物门 Cephalochordatao13.15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第13章棘皮动物门

(一)外部形态
体扁平,由中央盘和5条腕组成,但之间的 界限不明显。
口面:向下,平坦,浅黄色 ✓ 步带沟:内有2列管足,末端有吸盘 反口面:向上,稍隆起,颜色鲜艳 ✓ 筛板:圆形,多孔
棘:内骨骼外突形成,较粗大
叉棘:内骨骼外突形成,很小,呈钳状或 剪刀状,清除体表污垢
皮鳃:泡状,为体腔膜与表皮共同外凸形 成,与体腔相通,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环管相连。环管又发出辐管。辐管两侧发出 侧管。侧管末端接管足。管足伸缩,牵引身 体运动。
运动——水管系统
(三)血系统及围血系统
1.血系统:与水管系统相应的管道组成
血系统 轴腺、辐血管 环血管、反口血管
2.围血系统:包围在血系统之外并与之伴行。
环窦 围血系统 辐窦
轴窦
海
生殖血管
星
的 血
生殖窦 反
1、海百合纲 冠
最原始一类,多生活在深 海。
① 海百合类:终生具柄
② 海羊齿类:幼体以柄
附着生活,成体无柄,
爬行或游泳。
茎
图12-12 柄海百合模式图
腕 萼
根
海 羊 齿 和 海 百 合
海羊齿
海百合
海洋齿
海百合
海百合
(二)游走亚门
无柄自由生活。 口面向下,口位口面或体前端。 骨骼发达或不发达; 主要神经系统在口面。
棘粗大如石笔
大连紫海胆
紫海胆
3、海蛇尾纲
体扁平,星状 体盘小,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 无步带沟,管足没有坦囊和吸盘。 蔓蛇尾目:腕分支,如海盘 真蛇尾目:腕不分支,如阳遂足、刺蛇尾
3、蛇尾纲
筐蛇尾
海盘
真蛇尾
蛇尾纲习见种类
刺蛇尾
海蛇尾
动物分类5 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

四、表皮下具内骨骼:
• 内骨骼由中胚层形成。 • 内骨骼常突出于体表,形
成棘或刺,故称棘皮动物 。
海参
海胆
五、水管系统:
• 棘皮动物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管 状系统,担负着运动的功能, 兼有呼吸作用。称水管系统。
触手冠动物-原口
腔肠法形成体腔
舌形贝(Lingula),俗名海豆芽
酸酱贝
原口动物
后口动物
主要特征
一、次生性辐射对称:
• 研究胚胎发育时发现,棘 皮动物的幼体是两侧对称 的,只是后来成体演变成 了辐射对称的体制,即次 生性辐射对称。
• 与腔肠动物的原始辐射对 称截然不同。
二、后口动物:
• 从本门开始,动物的口起源于后口 (原口相反一端 形成的新口),原口则变成了肛门。这类动物动物 称后口动物。
• 动物界的主要门类和进化关系
原 节肢动物 口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动 物 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
脊椎动物
后
脊索动物
口
原索动物
动
棘皮动物
物
腔肠动物 原生动物
海绵动物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 (隐索动物门)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过渡的无脊椎动物
特征:
蠕虫状的海产动物,仅几十种
具鳃裂
有口索(口顶部的短盲管)
九、神经:
• 简单。包括神经环和由此发出的辐射神经,并组成 神经网。
十、繁殖:
• 通常无性繁殖;雌雄异体;有性生殖时体外受精。
棘皮动物的分类
全部为海底生活,分2亚门,5纲。
(完整版)第十三章棘皮动物

• 海盘车口周围的管足有嗅觉功能。
九、生殖和发育
• 多雌雄异体。海盘车有5对生殖腺,附着在近腕
间隔处。生殖孔在反口面靠近腕基部的中央盘上, 生殖细胞排出体外受精。受精卵是辐射卵裂,发 育后经内陷法形成原肠,再由肠腔法形成中胚层 和3对体腔囊,即前体腔囊、中体腔囊和后体腔 囊。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为成体的肛门, 而成体的口则是在原肠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的。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 1. 成体大多五辐射对称,幼虫全部两侧对称; • 2. 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体表具棘或刺,系由内
骨骼突出体表形成;
• 3. 次生体腔发达,由体腔囊(肠腔囊)发育形成。 • 3. 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
系统。
• 4. 骨骼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钙化骨片组成。 • 5. 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神经系统没有神经
深海海百合(Bathycrinus)
• 海百合Metaerinus • 终生具柄,营固着生活。
• 游移亚门:
• 无柄,自由生活;口面向下,口位于口面
或体前端;肛门位于反口面或体后端;骨骼发 达或不发达;主要神经系统在口面。 • 4纲。
海羊齿 Antedon
幼体具柄,成体无柄,营自由生活。反口面具卷枝,能在礁石上移动。
• 太阳海星 • Solaster endeca
菊海星Pentagonaster duebeni
棘轮海星(Crossaster papposus)
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群体
墨西哥海星(Plectaster decanus)
珠海星(Fromia monilis)
第十三章 棘皮动物门

2.6 呼吸与排泄
气体交换主要通过皮鳃进行,代谢产物由体腔 液中的变形细胞吞食,经皮鳃排出,排泄物主 要是氨和尿素。 管足也起到一定的呼吸和排泄作用。
皮腮:体壁上表皮和体腔上皮向外凸起形 成的,表皮和体腔上皮上都有纤毛,分别 打动水流和体腔液,进行气体交换。
2.7 神经与感官
3个神经系统:包括口神经系、下神经系和反口 神经系。神经系统与上皮细胞紧密相连。 感官不发达,上皮细胞间有许多神经感觉细胞。 各腕顶端触手基部具一个眼点,可感光。
• 海百合最原始,海参也比较原始.海星,蛇尾,海胆 接近,由同一祖先而来。
无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位于体壁或体表中,与上 皮细胞相连。
主要由口神经系、下神经系和反口神经系组成。 口神经系:来自外胚层,由神经环和辐射神经组成, 司感觉功能。
下神经系和反口神经系:来自中胚层,司运动功能。
1.7 感 官
感官不发达,上皮间散布触觉和化学感觉细胞。 在腕的端部有一个眼点,由感光细胞和色素细胞组成, 可感光。 一些种类具平衡器(如海参)。
1.8 生殖和发育
多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生殖系统简单,不同类群生殖腺数目不定。 不同类群具不同的幼虫期,海星为羽腕幼虫、海胆 为长腕幼虫、海参为耳状幼虫、海百合为樽形幼虫。
二、代表动物——海盘车
海盘车又称海星,色彩鲜艳,体色变异较大。多栖息于潮间带,运动缓慢, 肉食性,多为双壳类、珊瑚等为食。
2.3 摄食与消化
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肠(肠盲囊)-肛门。 肛门无排异功能,由口排出。
• 贲门胃具发达腺细胞,可分泌消化酶。 • 幽门盲囊具腺细胞、储存细胞和粘液细胞。 • 肠盲囊上皮多褶皱,含粘液细胞和腺细胞。
• 肉食性,口在围口 膜肌肉的牵引下可 摄食较大动物。
12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为后口动物,不同于前面的无脊椎动物。
前面讲到的无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发育为口,反口面形成了肛门;而棘皮动物的胚孔后来发育为肛门,在胚孔的相对一侧内、外胚层相贴形成一孔,这个孔就是口。
一、主要特征1、五辐射对称体制五辐射对称的体制,就是可以找到五个轴,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棘皮动物的幼虫时期是左右对称的,发育为成虫后才变为五辐射对称。
在整个动物界中只有棘皮动物幼虫是两侧对称,成体是五辐射对称。
2、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棘皮动物的骨骼是由中胚层来源的,包在外表皮下面,并且常向外突形成棘,因此称为棘皮动物。
这一来源和脊椎动物骨骼的来源相同,而和无脊椎动物所具有的“骨骼”所不同。
3、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统棘皮动物的水管系是体腔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这一系统包括围在口周围和作辐射对称排列的管和这些管上分出的管足,司运动。
二、代表动物——海盘车1、外形中央盘和腕口面朝下,反口面朝上。
表面有许多内骨骼突起形成的棘,期间有叉棘,可以清除体表的废物。
反口面表皮有许多皮鳃,皮鳃壁极薄,为体壁(包括表皮和体腔膜)外突形成的,司呼吸和一部分排泄。
腹侧中央有步带沟,沟中排列着4列(2列)管足,管足的末端具有吸盘,可以帮助运动。
2内部结构内骨骼有若干步带板围成一圈的内骨骼,各组骨片连接成为网格状。
在骨板里面是体腔膜围成的广阔体腔。
水管系体腔的一部分形成了水管系统(由筛板、石管、环水管、辐水管、管足),体腔内充满了海水和体腔液。
侧水管和壘、足之间有关闭装置,关闭后,壘收缩,管足伸长。
运动缓慢,有时1小时才前进10多厘米。
3发育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由于身体的长大而使得体腔变长并分裂为前、中、后三部分。
右前和右中后来退化并消失,左前发育为轴窦,左中发育为水管系,后边的体腔囊合并为体腔,其中的一部分分离,发育为围血系统。
原口移到腹部,形成肛门。
三、分类1、海百合纲身体的中央部分称为萼,具有腕,每条腕又可以分支,腕中的步带沟也随着腕的分支而分支,腕的两侧有小枝。
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复习题一、填空1隐索动物又称()动物。
2柱头虫口腔背面向前伸出的一条短盲管称为()。
3无脊椎动物属后口动物的有()、()、()等三门。
4一般来讲,无脊椎动物的心脏位于消化道的()面,而神经链位于消化道的()面。
柱头虫具有()神经索和()神经索。
5柱头虫属()门,其幼虫与()动物的()幼虫非常相似。
6柱头虫的身体分()、()、()三部分。
7柱头虫的背神经索前端出现有狭窄的空腔,这一结构曾被认为是()的雏形。
8柱头虫()的前端有鳃裂,为进行呼吸的器官。
9半索动物和()的亲缘关系更近。
10半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向()过渡的中间类型。
第十三章答案一、填空:1.半索 2.口索 3.半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毛颚动物门 4.背;腹;背;腹 5.半索;棘皮;短腕 6.吻;领;躯干7.背神经管8.消化道9.棘皮动物10.脊索动物二、问答题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脊索动物2头索动物3脊椎动物4羊膜动物5四足类6颌口类7逆行变态8无颌类9无头类10变温动物11恒温动物12咽鳃裂13有头类14小肾囊15肝盲囊16背裂17脑眼18眼点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尾索动物是指各种有尾的脊索动物。
()2头索动物又称无头类。
()3柄海鞘是尾索动物亚门的代表动物。
()4原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5所有脊索动物的血液循环方式均为闭管式。
()6柄海鞘的血管无动脉和静脉之分,血液也无固定的单向流动方向。
()7文昌鱼循环系统属于不完善的闭管式,无心脏,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
()8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起源于中胚层细胞而脊索起源于内胚层细胞。
()9头索动物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脊索终生存在,且达到头部。
()10组成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的细胞,能随同动物体发育而不断生长。
()11无脊椎动物缺乏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通常在体表或体内被有几丁质等外骨骼。
()12柄海鞘的生殖方式为雌雄同体,自体受精。
第13章动物类群I(南开大学普通生物学第23次课)幻灯格式

– 亚里士多德: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 – 林奈时期:动物界 6个纲 还没有门
哺乳Mammalia、 鸟Aves、 两栖(爬虫)Amphibia、 鱼Pisces、 昆虫Insecta、 蠕虫Vermes……
– 现在:30-40多个门
结果:阶元更多,不断有阶元上升。
4、类群:约50种,归一纲,桑椹纲(直游虫目和二胚虫目)
(二)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
(Spongia)亦叫多孔动物
海绵体大小: 单体长,几mm~1cm; 群体体积大,φ1细胞动物)5点
1)体型多数不对称,由两层细胞(皮层和胃层) 组成,体外表有无数入水小孔,两层之间有中 胶层(支架和保护作用);
2.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结论。(参考第三版教 材P358-361 发生系统是如何构建的)
3.反映真实自然谱系关系,也不一定方便应用;不同场合 有人们习惯的分类系统。教科书、应用领域需要分类 系统的稳定,往往相对滞后。
4.物种以上的高级阶元,本身都是人为划分的。不同的分 类系统对自然谱系关系反映程度不同。
两侧对称:身体有
头尾
穿过体轴,只一
背腹 之分,个切面,将身体
左右
分为对等两半
②卵裂方式 螺旋卵裂(许多无脊椎),分裂按左右扭曲形式进行 辐射卵裂:上下或左右分裂
③胚层 两胚层:低等多细胞(腔肠) 三胚层:高等动物
④口的来源(发生方式) A)原口动物 口来自胚孔或胚孔附近的部分的动物原口动物
有肛门的原口动物,肛门从原肠胚另一端产生; B)后口动物 胚孔或胚孔附近的部分发育成肛门
2)动物体:由数十个细胞构成,排列内
外两层,无器官形成;
①外层为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组成,行营养 功能;
动物学重点(全)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动物学重点动物学重点绪论绪论1、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动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动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3、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4、物种的概念、物种的概念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特征;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特征;③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③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
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
5、双名法世称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
、双名法世称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
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属名+种名。
属名+种名。
第一章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 1、原生动物结构可分为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和细胞核。
2、运动类器官有伪足、纤毛和鞭毛。
、运动类器官有伪足、纤毛和鞭毛。
3、绿眼虫进行混合性营养方式(混养型)。
4、生殖、生殖 ㈠、无性生殖㈠、无性生殖①二裂:细胞核先分裂(多为有丝分裂,也有无丝分裂的情况),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2个,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
②裂体生殖(复分裂):核先反复分裂,迅速变成许多核,然后每个细胞核连同周围的细胞质分开形成许多子体。
③出芽:核先分出一个小芽,然后细胞质也发生变形,最后芽脱落或不脱落长成一个新个体。
④质裂:指有些多核的原生动物,不需先行核分裂,细胞质和细胞核可直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形成新个体(如多核变形虫)。
㈡、有性生殖㈡、有性生殖①配子生殖:又称受精,有些原生动物能形成有性的配子,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②接合生殖:两个虫体暂时靠在一起,互相交换它们的一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如大草履虫。
13-无脊椎动物总结

真 体 腔 动 物
节肢动物门 总担动物: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
苔藓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身体单细胞 无 脊 椎 动 物 摄食和排泄 同一个开口 身 体 多 细 胞
原生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
三胚层 出现器官系统 有组织分化
扁形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
六、运动器官、肌肉和附肢
(一)运动器官和附肢 1、运动胞器: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伪足。 2、鞭毛、纤毛(指多cell动物):如:海绵动物的 幼体、腔肠动物的幼体、扁形动物幼体。 3、疣足和刚毛:环节动物具有的原始附肢 4、斧足、腹足、头足:软体动物具有。 5、节肢和翅:节肢动物所具有的运动器 6、腕和管足:棘皮动物具有 (二)肌肉 1、皮肌细胞:腔肠动物。内、外胚层。 2、皮肌囊(中胚层):蠕形动物(扁形、原体 腔、环节动物)所具有。平滑肌。 3、束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所具有。横纹肌。
七、消化系统
细胞内消化(原生动物、海绵动物) 简单的消化腔(腔肠动物) 不完全消化系统(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完全消化系统(原体腔动物开始)
(环节动物分化更复杂;软体动物出现大型消化腺。) 少数例外情况:营寄生生活的绦虫纲,其消化系统完全 消失,棘皮动物蛇尾纲无肛门,海星虽有肛门,但无 作用。
八、呼吸系统
通过体表呼吸( 原体腔动物以前) 出现专门的呼吸器官: 鳃(软体动物) →呼吸器官多样化(节肢动物)。 有呼吸器的类型 ①疣足:环节动物多毛类具有。 ②鳃:软体及节肢动物的甲壳类具有 ③书鳃、书肺:书鳃是节肢动物肢口纲中的种类 所具有;书肺是节肢动物蛛形纲所具有。 ④气管系统:昆虫所具有的呼吸系。 ⑤管足和皮鳃:棘皮动物所具有。 ⑥咽鳃裂:半索动物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14章棘皮动物门

帖氏体:在环水侧管水上管的4-5对小腺 体,产生变形细胞,吸收、吞食 及排除外来可溶性物质。
波氏囊1-5个:储存液体,调节水管 系统内的液压。
管足:
是棘皮动物水管系统的侧管末端的一种结构,伸出体外,壁薄,大多具吸盘, 能吸附在固体物上,主要起运动作用,并起辅助呼吸、排泄作用。
13.1.3 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3、贝类养殖的敌害
海星吞食牡蛎。
13.5 棘皮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一般认为是由两侧对称的祖先演化而来
海百合为最古老的一类,出现于寒武纪,泥盆纪以后逐渐衰弱,多营固着生活 海星纲和蛇尾纲体形一致,均为五辐对称,具有中央盘和腕,这两类的演化关 系较近。 海胆和海参的步带板均位于口与肛门之间,二者处于同一分类枝上,海胆是系 统发育中处于海参与蛇尾之间的一个类群。 海参纲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口与肛门位于身体的前后两端,是棘皮动物中 特殊的一个类群。
开管式血液循环,由血管、血窦组成。血管包括背血管和腹血管 ,背腹血管之间有联络血管。
(4) 神经系统
由一条背神经索和一条腹神经索组成,背腹神经索在领部相联成 环,背神经索深入领的部分出现狭窄空腔,曾被认为是雏形的背 神经管。
(5)生殖和发育
海盘车有三个神经系统:
口神经系统(神经环、辐神经、神经丛),外胚层起源,司感觉 下神经系统(环神经、辐神经),中胚层起源,司运动 反口神经系统(辐神经)中胚层起源,司运动
口神经系统和下神经系统位于口面,反口神经系统位于反口面
(8)生殖和发育
➢海盘车雌雄异体,每腕基部有生殖腺一对,生殖孔开口于腕基部的反口面
水管系统为棘皮动物特有的结构
环水管:围在口的周围,由左中体腔辐囊围绕消筛
化道形成,环水管发出五条辐水管 水 管
第13章棘皮动物门 共49页PPT资料

•环管在口面口的周围,向周围发出5条辐管;辐管 连接侧管和管足;环管上有萜氏体(9个),内腔含 体腔细胞,可能会产生变形细胞;有些有波里氏囊。
帖德曼氏体 Tiedemann’s
bodies
波里氏囊Polian vesicles
二、内部结构:呼吸和排泄
• 气体交换主要通过皮鳃进行,管足也起一定作用;
• 代谢产物由体腔液中的变形细胞吞食,经皮鳃排 出,主要是氨和尿素。
二、内部结构:神经系统
• 无神经中枢和神经节,和水管系统差不多,不发达, 由外神经系统、内神经系统和下神经系统三个有联 系的系统组成;
• 外神经系统:外胚层起源,由神经环(口面表皮 细胞下)、辐神经和神经丛(沿步带沟中部至腕末 端,发出神经到管足、坛囊)组成;司感觉。
• 口面,平坦,淡黄色:口(体盘中央,周围有围 口膜)、步带沟ambulacral groove(各腕中央, 沟内具2排管足,管足末端具吸盘)、眼点(各腕 顶端中央的触手上,红色);
Radial symmetry - Pentaradiate
反口面:Aboral surface 时口面向下而反口面向上:
• 反口面,略隆起:肛门(极小,近体盘中央处)、 筛板(一圆形小板,多孔,海水出入之口)、生 殖孔(位于各腕基部两侧)、棘(内骨骼向外的 突出)、叉棘(清除体表沉积物等)、皮鳃(呈 泡状,为体壁自骨片间隙外凸形成,体腔也伸入 其中,内有体腔液,有呼吸、排泄作用);
三、分类
• 海胆纲Class Echinoidea: 5个腕向反面愈合,相 互嵌合成球形、扁球形。骨骼包住身体,体表具可 活动的棘刺。约800种。
水生生物13

一.原生动物1.运动胞器:鞭毛、纤毛、伪足4.原生动物主要特征:微小,形态多样的单细胞,具胞器,具生命体基本特征,可完成生长、生殖、摄食等。
无胚层5.生殖方式:无性:二分裂,复分裂,出芽(、质裂、包囊)有性:?配子,接合(、自体受精)6.代表:纤毛纲:草履虫,四膜虫(梨形四膜虫,模式生物),车轮虫,肉足虫纲:表壳虫,有孔虫营养胞器:叶绿体、胞口、胞咽、伪足、食物泡表膜:多数原生动物表面特化成包括细胞质膜在内的,凝集成较结实而具弹性的膜。
营养方式:全植营养、全动营养、腐生营养、混合营养二.轮虫1.轮虫:具有头冠、咀嚼器的咽囊和具原肾管的排泄系统,进行孤雌生殖的一群小型多细胞动物。
(头冠具纤毛,行浮游摄食;咀嚼器。
;原肾管具焰茎球。
2.咀嚼器:轮虫主要特征之一,属于消化系统。
构造:7块咀嚼板=1块砧板+左右共2块槌板=(1砧基+2砧枝)+2×(1槌钩+1槌柄)3.淡水浮游类群:臂尾轮虫、晶囊轮虫、疣毛轮虫、多肢轮虫4.*轮虫生活史与枝角类生活史比较夏卵/非需精卵生活史中大部分时间为孤雌生殖,条件恶劣时进行两性生殖,无世代交替。
夏卵(非需精卵)均为二倍体,可直接发育为非混交雌体,经混合刺激可产生混交雌体,混交雌体产生的单倍体冬卵(需精卵)可发育为雄体,产生精子与冬卵结合后,发育为二倍体休眠卵,可发育为非混交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
5.单巢目臂尾轮虫与晶杆轮虫比较臂尾轮虫晶杆轮虫咀嚼器槌型砧型生活方式浮游浮游食性滤食嚼食6.饵料,微小适合鱼苗开口饵料三.枝角类1.刚毛式:表示枝角类第二触角内外肢的节数和刚毛数的式子。
2.刚毛式0-0-1-3/1-1-3(蚤科,裸腹蚤科),表示外肢4节,其中第一二节上无刚毛,第三四节上分别有1根和3根刚毛;内肢3节,分别具1、1、3根刚毛。
3.枝角类中只有透明薄皮溞冬卵为间接发育,孵化出的是后期无节幼虫。
4.裸腹溞又称红虫,第二触角刚毛式为0-0-1-3/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预习——水生脊椎动物 课下预习——水生脊椎动物
1.圆口纲动物有何原始特征? 2.鱼类特点—— 哪些属于进化上的低级特征? 哪些属于对水环境的适应性?
——口为后口、肠体腔、内骨骼 后口、肠体腔、 后口 原口、 (原口动物:口为原口、裂体腔、外骨骼) 原口 裂体腔、外骨骼)
内骨骼
外骨骼
海 星 的 发 育
第二节 后口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棘皮动物门 (一)主要特征 1、次生性辐射对称; 2、水管系统(体腔特化) 3、开式循环 (二) 主要类群 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 海百合纲
海鞘及其幼体的结构
文昌鱼生态
文昌鱼的结构
脊椎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各纲归类
变 温 动 物
恒 温 动 物
无
圆口纲
类
颌
无羊膜动物
鱼纲
颌
纲 纲
口 类
纲 纲
羊膜动物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1、后口动物的主要特征:后口、内骨骼、 、 肠体腔; 2、半索动物的进化地位; 3、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及其演变。
复习思考题
海星的水管系统
海星的发育
海星纲
海胆纲
蛇尾纲
海参纲
海百合纲
二、半索动物门:过渡类型 过渡类型 1、具有鳃裂,雏形的 背神经管——这些特 征与脊索动物相似 { “恰有一半脊索动物的特征(1.5/3)”} 2、具腹N.索;柱头幼虫 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的幼虫 幼虫相 柱头幼虫 幼虫 似——这些特征与非脊索后口动物相似
柱头虫模式图
柱头幼虫
海参的耳状幼虫
三、脊索动物门概述 大特征结构及其将来演变 (一)3大特征结构 大特征结构 脊索------------------促成了脊柱发生 咽鳃裂-----演变----鱼类的鳃 背神经管---演变---前段:脑;后段:脊髓
(二)分类简介 1、无头类(原索动物) 尾索亚门:(被囊类 ,逆行变态 。 被囊类) 逆行变态 被囊类 现存种类: 现存种类:海鞘类 头索亚门:原索动物的典型代表。 现存种类: 现存种类:文昌鱼 2、有头类:脊椎亚门(了解形态归类)
第13章 后口动物分支概述 13章
•
当动物界系统进化到了三胚层阶段后,便形成 了2大发展方向——原口动物 分支和后口动物 分 支。差异巨大的形态功能发展道路,造就了两者 截然不同的进化发展前景。
后 口 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 分 支 支 分 动 口
原
假想两侧对称祖先 原始多细胞动物 原始鞭毛虫
第一节 后口动物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