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Word版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Word版

胡克定律及其拓展(传统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是否成正比,即验证F∝x是否成立;

2.探究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其匝数之间是否成反比,即验证k∝1

N

是否

成立。

3.用作图标记法直接获取F-X的图像

实验原理

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F=-k·x或△F=-k·Δx,其中k是常数,是物体的劲度(倔强)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它是形变量(弹性形变),k的单位是牛/米。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1.用弹簧挂钩上加一定质量的钩码,使得弹簧发生形变,其形变量(伸长量)为x,通过计算验证F∝x;

2.控制弹簧的匝数N,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并验证k∝1

N

3.用作图标记法画出F-X图像

实验器材

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四个弹簧白板卷尺钩码实验步骤

课题一: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

2.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

1

,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此时长度

l

1

3.仿照步骤2,得到F

2,F

3

,F

4

,F

5

,F

6

和l

2

,l

3

,l

4

,l

5

,l

6

4.换用另一根弹簧,重复1-3步;

5.整理器材。

课题二: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

基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胡克定律的实验研究

基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胡克定律的实验研究

基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胡克定律的实验研究胡克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它描述了弹性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与力的关系。在实验教学中,胡克定律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弹性体的性质和胡克定律的原理。但是,传统的实验方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精度不高、数据处理繁琐等,因此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实验原理

胡克定律是指弹性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并且形变量与作用力成正比,方向相反。公式为F=-kx,其中F 为作用力,k为弹性体的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二、实验方案

1.准备实验器材:胡克定律实验装置、砝码、测微器、金

属片、导线等。

2.搭建实验装置:将胡克定律实验装置搭建好,并固定在

实验台上。

3.测量原始数据:在未加砝码时,使用测微器测量金属片

的原始距离,并记录数据。

4.添加砝码:依次添加砝码,并记录每个砝码的质量和金

属片的形变量。

5.记录数据:将每个砝码下的金属片形变量和作用力分别

记录在表格中。

6.数据处理:根据胡克定律公式,计算弹性体的劲度系数k和线性极限a。

7.误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产生的

原因,并讨论如何减小误差。

8.整理实验报告:将实验数据和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并

附上图表和误差分析。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

1.使用高精度测微器:传统的实验方案中使用的是一般的

测量工具,精度不高,因此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测微器来提高测量精度。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2.自动化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入自动化技术

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比如使用传感器代替人工测量形变量和作用力,这样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高中物理-3.2-实验-探究胡克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2-实验-探究胡克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实验:探究胡克定律

课题 3.2实验:探究胡克定律课型实验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胡克定律(F=kx)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弹力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弹力认识物理规律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胡克定律,探究实验的方法。难点:胡克定律的学习和应用。

教具准备尺子、测力计、勾码、弹簧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与学

法、学情

引入:当物体受到作用而产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将对产生弹力的作用。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形变量越小,弹力越小。弹力与形变量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弹簧的形变大小跟弹力的大小又有什么关系?

教学环节一:

1、教师活动:

经过前面的学习可以知道,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弹力越小。然而,弹簧的形变的大小,跟弹力的大小具体有什么关系呢?

依靠实验,来探究弹簧的形变量跟弹力大小的因素:

弹簧的形变量:x = l-l0

①、实验设计:

(1)将弹簧挂起来,测出弹簧的原长l 0,然后在弹簧上分别挂上质量不同的勾码,并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弹簧伸长以后的长度l,根据x = l-l 0,算出对应的伸长量,观察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2)更换一个硬度(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观察比较两个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说明:钩码质量:小的每个50克,大的每个200克。g取10m/s2

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平衡时所受到重力与弹簧对它的作用力F大小相等。

1、学生活动:

杨氏模量的测量 实验报告

杨氏模量的测量 实验报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E=4F∙L

(3-2)

πd2∙△L

(3-2)式子表明,只要测出F、L、d和△L,即可求出金属丝杨氏模量。由于金属丝的伸长量很小,故常采用光学放大法测量。杨氏模量测定仪就是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专用测量装置。

2.杨氏模量测定仪:

图1 镜尺组图2 测量架

如图1,图2,杨氏模量测定仪由测量架和镜尺组组成,金属丝竖直穿过测量架夹头a和部夹头b,下方悬挂钩码,光杠杆为一带有三角尖支架的平面反射镜,测量时置于测量架中间平台,两个前脚尖置于平台凹槽,后脚尖置于平台圆柱夹头b上,与图1的镜尺组构成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的装置。

3.长度微小变化的测量:

图3 光杠杆测长度原理

如图3-3所示,设光杠杆及其配套的望远镜,直尺均已安装好,即满足三个条件:光杠杆上的小平面镜和直尺都已沿着铅直方向;望远镜沿着水平方向对准小平面镜;在望远镜内能清晰地看到直尺的像。设叉丝和直尺对准的刻度读数为y0。当钢丝伸长时,光杠杆后足尖和圆柱夹头一起随钢丝的伸长而下移△L ,这时,平面镜就以两个前足尖的连线为轴转过一个小角度,平面镜的法线也相应转过了θ角。根据反射定律,∠yoy0=2θ,于是,在望远镜中和叉丝重合的刻度值变为y ,设光杠杆的后足尖到两个前足尖的连线的垂直距离为K ,小平面

镜镜面到竖尺的距离为D ,则从图3-3可知

tanθ=

△L

K

, tanθ=y−y 0D

由于θ角度很小,tanθ=θ, tan2θ=2θ

所以∆L =K 2D (y −y 0),带入(3-2)有:E =8mgLD

πd 2K (y−y 0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2
1.0
10.00
14.00
4.00
25
3
1.5
10.00
16.00
6.00
25
4
2.0
10.00
18.00
8.0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25
5
2.5
10.00
19.90
9.90
25.3
6
3.0
10.00
21.90
11.90
25.2
F(N)
l0(cm)
l(cm)
x=l-l0(cm)
(N·m-1)
1
0.5
9.50
12.80
3.30
15.2
70
0.0143
2
1.0
12.10
18.70
6.60
15.2
70
0.0143
3
1.5
12.10
22.00
9.90
15.2
70
0.0143
4
2.0
12.10
25.20
13.10
15.3
70
0.0143
数据处理
课题一
课题二
课题三
实验结论
1.在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成正比关系,即F x;
3.30

弹簧振子实验报告

弹簧振子实验报告

弹簧振子实验报告

一、引言

●实验目的

1.测定弹簧的刚度系数(stiffness coefficient).

2.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特性,验证周期公式.

3.学习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一根上端固定的圆柱螺旋弹簧下端悬一重物后,就构成了弹簧振子.当振子处于静止状况时,重物所受的重力与弹簧作用于它的弹性恢复力相平衡,这是振子的静止位置就叫平衡位置.如用外力使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然后释放,则振子将以平衡位置为中心作上下振动.实验研究表明,如以振子的平衡位置为原点(x=0),则当振子沿铅垂方向离开平衡位置时,它受到的弹簧恢复力F在一定的限度内与振子的位移x成正比,即

F=−kx

(1)

式中的比例常数k称为刚度系数(stiffness coefficient),它是使弹簧产生单位形变所须的载荷.这就是胡克定律.式(1)中的负号表示弹性恢复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当位移x为负值,即振子向下平移时,力F向上.这里的力F表示弹性力与重力mg的综合作用结果.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如振子的质量为m,在弹性力作用下振子的运动方程为:

m d2x

dt

+kx=0(2)

令ω2=k

m ,上式可化为一个典型的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d

2x

dt

+ω02=0,其解

x=A sin(ω0t+ϕ)(3)

(3)式表明.弹簧振子在外力扰动后,将做振幅为A,角频率为ω0的简谐振动,式中的(ω0t+ϕ)称为相位,ϕ称为初相位.角频率为ω0的振子其振动周期为T0=2π

ω0

,可得

x=2π√m

k

(4)

(4)式表示振子的周期与其质量、弹簧刚度系数之间的关系,这是弹簧振子的最基本的特性.弹簧振子是振动系统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的运动特性(振幅,相位,频率,周期)是所有振动系统共有的基本特性,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是认识更复杂震动的基础.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并学习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伸长越大,弹力也越大。 实验器材:

弹簧、钩码、直尺、铁架台。

实验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伸长量

成 。

胡克定律 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 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引言

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力学中弹簧的力学性质的基本定律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

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验证胡克定律,并探究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装置包括一根弹簧、一台称重器、一根细线及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首先,将弹簧固定在水平台上,然后在弹簧下方悬挂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通过称重

器测量悬挂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弹簧的伸长量。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固定了弹簧的一端,并在另一端悬挂了不同质量的物体。

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质量(kg)伸长量(m)

0.1 0.01

0.2 0.02

0.3 0.03

0.4 0.04

0.5 0.05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质量与伸长量

的图表来验证这一定律。

在图表中,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伸长量。通过将实验数据绘制在图表上,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条直线,说明质量与伸长量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斜率k,即弹簧的弹性系数。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弹性系数k为0.1 N/m。

讨论与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胡克定律,并成功测量了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结果

与理论预期一致,说明胡克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然而,实际情况中,弹簧的弹性系数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弹簧的材料、制造工艺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弹簧的弹性

系数进行修正。

此外,本实验仅考虑了弹簧在小范围内的伸长情况。在大范围内的伸长情况下,弹簧的力学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探究。

胡克定律DIS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DIS实验报告

万浩110112836物理学(师范)

第二部分胡克定律(DIS实验报告)

传统实验

实验器材

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四个弹簧白板卷尺钩码

实验步骤

1.固定弹簧到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

2.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

1

,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此时长度

l

1

3.仿照步骤2,得到F

2,F

3

,F

4

,F

5

,F

6

和l

2

,l

3

,l

4

,l

5

,l

6

4.换用另一根弹簧,重复1-3步;

5.整理器材。

DIS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是否成正比,即验证F∝x是否成立;

实验原理

胡克定律: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计算机、弹簧、铁架台力、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1、把位移传感器的接收端接到铁架台上,底端与弹簧上端持平

2、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弹簧的原长L0,在其弹性限度内用力传感器拉弹簧,得到F1

仿照步骤2,得到F

2,F

3

,F

4

,F

5

,F

6

和l

2

,l

3

,l

4

,l

5

,l

6

4、在计算表格中,增加变量F N,并输入相应数值;代表弹簧上受到的拉力。

5、计算表格中增加变量x=L X-L0和F X

6、输入计算胡克定律的表达式F= -k·x弹簧伸长量与力的关系测量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果

6、点击“组合图线”,选择X轴为弹簧伸长量x,Y轴为拉力F X,可见所获得的数据点呈线性分布特征。点击“线性拟合”,得一条非常接近原点的直线,从而可以验证:在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成正比关系,即F∝x;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引言:

弹性模量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能力。弹性模量的测量对于材料的性能评估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通

过测量杨氏弹性模量,了解材料的弹性特性,并探究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实验原理:

杨氏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单位面积内应力与应变之比。实验

原理基于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根据胡克定律,可以得到杨氏弹性

模量的表达式:

E = (F/A) / (ΔL/L)

其中,E为杨氏弹性模量,F为施加的拉力或压力,A为试样的横截面积,ΔL

为试样的伸长或缩短量,L为试样的原始长度。

实验装置:

本实验所使用的装置为弹性模量测量仪,包括拉力计、试样夹具、游标卡尺等。实验步骤:

1. 准备试样: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试样,保证试样的几何形状规整,并记录试

样的尺寸参数。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具固定在拉力计上,并调整夹具使其与拉力计保持水平。

3. 测量试样尺寸: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试样的原始长度L和横截面积A,

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施加拉力:通过旋转拉力计的手柄,施加适当的拉力至试样上,保持拉力稳

定。

5. 测量伸长量: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试样在施加拉力后的伸长量ΔL,并

记录测量结果。

6. 计算杨氏弹性模量:根据实验原理中的公式,计算杨氏弹性模量E,并记录

计算结果。

7. 重复实验:根据需要,可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测量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试样的杨氏弹性模量。在实验过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

本文是关于胡克定律实验的报告,旨在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力图揭示弹簧的物理性质以及胡克定律的应用。本篇报告是胡克定律实验的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五个大点的阐述,分别是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

正文内容:

一、实验目的:

1.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k;

2.验证胡克定律的准确性;

3.探究弹簧长度与弹力之间的关系;

4.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二、实验装置和原理:

1.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盘、质量挂钩、尺子、验针、指示器、重物等;

2.胡克定律原理:依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形变量。

三、实验步骤:

1.确定弹簧的自然长度;

2.将质量盘挂在弹簧下方,并记录质量盘的质量;

3.逐步挂载质量挂钩并记录弹簧的伸长量;

4.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取平均值;

5.绘制弹簧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测量了弹簧的自然长度为L0,质量盘的质量为M;

2.实验数据显示了弹簧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k;

4.通过比较实测数值与计算数值,验证了胡克定律的准确性;

5.通过分析实验误差,提出了实验改进的建议。

五、实验结论:

1.弹簧的弹性系数k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2.弹簧的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满足胡克定律的线性关系;

3.实验结果验证了胡克定律的准确性;

4.实验误差可通过仪器精度提高和实验操作改进来减小;

5.本实验为深入了解弹簧性质和胡克定律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汇编]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汇编]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汇编]

背景

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力学的一条定律,描述物体被弹簧等弹性体拉伸或压缩产生的力的大小与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F=kx,其中F为弹性力,k为弹性系数,x为物体的伸长或缩短长度。

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弹簧拉伸产生的力和伸长长度之间的关系来验证胡克定律。

原理

胡克定律可以用下面的简单实验来验证:

将一个弹簧固定在一端,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m。当弹簧拉伸时,质量受到弹性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根据牛二定律可得:

F=ma

其中F为弹性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由于弹性体在悬挂质量下的伸长长度x与加速度a成正比,因此可将F=kx,其中k为弹性系数。

实验装置

实验需要用到的装置有:

1.弹簧

2.质量块

3.板秤

4.直尺

5.计时器

实验步骤

1.将弹簧挂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确保弹簧完全垂直,并且前方没有阻拦影响振动。

2.在弹簧下方连接质量块,并逐渐增加质量,使弹簧伸长。

3.在每次加质量后,记录板秤上的示数和弹簧下端的伸长长度,并计时10秒钟。

4.重复步骤2和3,增加质量,直至达到一定的值。

6.用数据分析软件绘制示数与伸长长度之间的图像,读取直线斜率得到弹性系数k。

7.根据弹性系数k计算出每个质量块下的弹簧伸长长度,将计算值与实际值比较,验

证胡克定律。

结果和分析

本实验使用的弹簧的弹性系数为6.5 N/m。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到示数与伸长长

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y=0.007x+0.18

由于直线斜率为0.007,因此弹性系数k为0.007 N/m。对于每个质量块下的伸长长度,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得到的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0.2 cm,符合实验的精度要求,因此可认为胡克定律得到了验证。

探究胡克定律实验教案

探究胡克定律实验教案

探究胡克定律实验教案

教案标题:探究胡克定律实验教案

教案目标: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胡克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

1. 胡克定律实验装置(包括弹簧、质量盒子、测力计等)

2. 实验记录表格

3. 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步骤: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弹簧的特点和应用,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弹簧的伸长和外力的关系吗?”

2. 提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胡克定律,了解弹簧的伸长和外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装置搭建好,确保弹簧垂直悬挂,质量盒子挂在弹簧下方。

2. 使用测力计测量不同质量盒子挂在弹簧下方时的伸长量,并记录数据。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的关系图表。

4. 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并提出胡克定律的表达式:“F = kx”,解释其中的符号含义。

5. 让学生讨论胡克定律的应用场景,并列举实际生活中使用胡克定律的例子。

数据分析:

1. 引导学生分析图表,观察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发现伸长量与挂载质量成正比,即伸长量随挂载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3. 引导学生理解胡克定律的含义: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且伸长方向与

外力方向相同。

实验总结:

1. 让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格,总结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3. 鼓励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拓展活动:

1. 邀请学生设计其他实验,进一步验证胡克定律。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方

弹簧长度与拉力的实验报告

弹簧长度与拉力的实验报告

弹簧长度与拉力的实验报告

弹簧长度与拉力的实验报告

引言:

弹簧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器材,它的特性对于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探究弹簧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深入了解弹簧的弹性特性。

实验过程:

1. 实验准备:

a. 准备一根长度为L0的弹簧,并固定在实验台上。

b. 预备一组不同长度的木块,用以改变弹簧的拉伸程度。

c. 使用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弹簧的拉力。

2. 实验步骤:

a. 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弹簧上,另一端固定在实验台上。

b. 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木块,使弹簧产生一定的拉伸。

c. 记录弹簧拉伸的长度和测得的拉力值。

d. 重复步骤b和c,使用不同长度的木块,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e.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一组关于弹簧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弹簧的拉力与其长度呈线性关系。随着弹簧的拉伸程度增加,拉力也随之增加。这符合胡克定律的预期,即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讨论与分析:

1. 弹簧的弹性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特性。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弹簧都能够

恢复到原始长度。这是由于弹簧内部的弹性结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弹簧会

发生形变,但一旦外力消失,弹簧就会恢复到原始状态。

2. 胡克定律的适用性:

胡克定律描述了弹簧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实

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弹簧的拉力与其长度确实呈线性关系。这验证了胡克定律

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性。

3. 实验误差的影响:

钢丝的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钢丝的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钢丝的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加力下钢丝的伸长量,计算钢丝的杨氏模量,并分析影响杨氏模量的因素。

实验原理:

钢丝在受力下会发生弹性变形,即拉伸变形。根据胡克定律,钢丝的弹性变形与受力成正比。而弹性模量即为杨氏模量。

实验步骤:

1.在实验室内准备一根不锈钢钢丝和测微计等实验器材。

2.将钢丝固定在一端,并将测微计固定在另一端。

3.在测微计下方悬挂一质量m,记录下钢丝的原始长度L0。

4.增加质量,记录不同重量下钢丝的长度l1、l2、l3……

5.计算每次加质量后钢丝的伸长量△l,即△l=l1-L0,△l=l2-L0……

6.根据计算公式E=Fl/AS,计算出钢丝的杨氏模量E。

实验结果:

以下是钢丝加质量和伸长量的实验数据:

$加质量m(N)$ $长度L_0(mm)$ $长度l_1(mm)$ $长度l_2(mm)$

$长度l_3(mm)$

$0$ $500$ $500$ $500$ $500$

$1$ $500$ $501$ $501$ $501$

$2$ $500$ $502$ $502$ $503$

$3$ $500$ $503$ $504$ $505$

$4$ $500$ $504$ $505$ $507$

根据计算公式E=Fl/AS,可得钢丝的杨氏模量E为:

E=(F/△l)(L0/A)=9.8×4/(1.67×10^-

3)(π×0.25^2)=1.915×10^11N/m^2

实验分析:

1.当钢丝受到外界作用力时,会发生拉伸变形,此时钢丝的杨氏模量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计算杨氏模量时,需要注意保证钢丝受力均匀,并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引言

胡克定律是描述弹簧的力学性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括物理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施加的

力的关系,验证胡克定律,并进一步探讨弹簧的弹性特性。

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弹簧、一个质量盘、一个称重器和一个标尺。首先,将弹簧

固定在水平台上,并将质量盘挂在弹簧下端。然后,逐渐增加质量盘上的质量,同时记录弹簧的伸长量和施加的力。每次增加质量后,等待弹簧达到平衡状态

后再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我们得到了弹簧的伸长量和施加的力之间

的关系。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施加的力成正比。我们可以将实验数

据绘制成伸长量与力的图表,通过拟合直线来验证胡克定律。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施加的力较小时,弹簧的伸长量也相对较小。然而,当

施加的力逐渐增加时,弹簧的伸长量呈线性增加。这与胡克定律的预期结果相

符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我们可以得到弹簧的弹性系数,即胡克常数。

这个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弹簧的刚度和弹性特性。

进一步探究

除了验证胡克定律,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些与弹簧有关的其他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不同材料制成的弹簧的弹性系数是否相同。我们可以选择

不同材质的弹簧进行实验,并比较它们的弹性系数。此外,我们还可以研究弹

簧的形状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改变弹簧的形状,我们可以观察到其弹性

特性的变化。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胡克定律,并得到了弹簧的弹性系数。胡克定律

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理解和解释弹簧的力学性质至关重要。通过进一步的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0
10.00
14.00
4.00
25
3
1.5
10.00
16.00
6.00
25
4
2.0
10.00
18.00
8.00
25
5
2.5
10.00
19.90
9.90
25.3
6
3.0
10.00
21.90
11.90
25.2
F(N)
l0(cm)
l(cm)
x=l-l0(cm)
(N·m-1)
1
0.5
9.50
12.80
4.换用另一根弹簧,重复1-3步;
5.整理器材。
课题二: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0;
2.使弹簧匝数为N1,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1,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此时长度l1;
3.仿照步骤2,得到N2,N3,N4,N5,N6,F2,F3,F4,F5,F6和l2,l3,l4,l5,l6;
(二)本实验中那些因素能够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如何提高精度?
1.用刻度尺读数时产生偶然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钩码质量不均。使用钩码前先用电子称称一下,挑选质量差不多的
3.弹簧的重力而引起的弹簧原长L0不准。
(三)
使用作图标记法应当注意什么?
按照坐标图中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直线上,但要注意使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和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1.用弹簧挂钩上加一定质量的钩码,使得弹簧发生形变,其形变量(伸长量)为x,通过计算验证F x;
12.50
2.50
20
50Leabharlann Baidu
0.020
2
1.0
10.00
14.80
4.80
20.8
50
0.020
3
1.5
10.00
17.40
7.40
20.3
50
0.020
4
2.0
10.00
19.80
9.80
20.4
50
0.020
F(N)
l0(cm)
l(cm)
x=l-l0(cm)
(N·m-1)
N
1
0.5
12.10
15.40
3.30
15.2
2
1.0
9.50
16.20
6.70
14.9
3
1.5
9.50
19.50
10.00
15
4
2.0
9.50
22.80
13.30
15
5
2.5
9.50
26.00
16.50
15.2
6
3.0
9.50
29.30
19.80
15.2
课题二
F(N)
l0(cm)
l(cm)
x=l-l0(cm)
(N·m-1)
N
1
胡克定律及其拓展(传统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是否成正比,即验证F x是否成立;
2.探究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其匝数之间是否成反比,即验证k 是否成立。
3.用作图标记法直接获取F-X的图像
实验原理
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F=-k·x或△F=-k·Δx,其中k是常数,是物体的劲度(倔强)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它是形变量(弹性形变),k的单位是牛/米。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4.换用另一根弹簧,再重复1-3步5次;
5.整理器材。
课题三:
1.将四个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弹簧的长度。
2.在弹簧下挂1个钩码,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
3.分别在弹簧下挂 2、3、4个钩码,依次量出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
5.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
2.控制弹簧的匝数N,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并验证k 。
3.用作图标记法画出F-X图像
实验器材
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四个弹簧 白板 卷尺 钩码
实验步骤
课题一: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0;
2.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1,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此时长度l1;
3.仿照步骤2,得到F2,F3,F4,F5,F6和l2,l3,l4,l5,l6;
2.实验中必须保证所测的力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3.保持弹簧竖直,别和白板有摩擦
4.弹簧不宜过软以免弹簧被拉伸时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思考题
(一)设计胡克定律实验时,弹簧竖直悬挂好,还是水平放置好?
水平放置好。二者细微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实验测量内容的问题:弹簧竖直悬挂测量时,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实际上测的不是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而是弹簧弹力变化量和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而弹簧水平放置测量的才是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
3.30
15.2
70
0.0143
2
1.0
12.10
18.70
6.60
15.2
70
0.0143
3
1.5
12.10
22.00
9.90
15.2
70
0.0143
4
2.0
12.10
25.20
13.10
15.3
70
0.0143
数据处理
课题一
课题二
课题三
实验结论
1.在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成正比关系,即F x;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其匝数之间成反比关系,即k 。
误差分析
1.在刻度尺读数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误差,但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操作减少偶然误差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在控制弹簧匝数时,未保证每次操作时匝数为整数,造成偶然误差。
3.系统误差,由于弹簧自身重力,测得的弹簧原长会有误差。
注意事项
1.在刻度尺读数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误差,多次重复操作,减小误差。
0.5
8.10
9.60
1.50
33.3
30
0.033
2
1.0
8.10
11.10
3.00
33.3
30
0.033
3
1.5
8.10
12.60
4.50
33.3
30
0.033
4
2.0
8.10
14.10
6.00
33.3
30
0.033
F(N)
l0(cm)
l(cm)
x=l-l0(cm)
(N·m-1)
N
1
0.5
10.00
6.按照坐标图中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直线上,但要注意使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7.用作图标记法直接获取F-X的图像
8.整理器材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课题一
F(N)
l0(cm)
l(cm)
x=l-l0(cm)
(N·m-1)
1
0.5
10.00
11.90
1.90
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