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型与带型分析
遗传学实验:人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步骤
1. 计数,沿边缘剪下染色体,编号 2. 初步目测配对,分组 3. 测量长度,计算相对长度、着丝粒指数、 臂比,相同的染色体间配对 4. 将配对好的染色体排列并粘贴在纸上,每一 组下面画一横线,在两端注明起止号,并在 横线下的中部写明A-G组号,染色体从大到 小编为1-22号,性染色体单独列为一组
染色体的特征
• 数目 (2n=?)
• 长度 (绝对长度、 相对长度)
• 着丝粒位置 (M\SM\ST\T)
• 随体与次溢痕的数目、 大小和位置 • 带型分析
人类23对染色体
组型分析实验方法
• • 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数目确定 染色体形态特征:
长度:绝对、相对 相对长度=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全套染色体长度 臂比=长臂/短臂
人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 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 •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 染色体组型又称核型,是指将动物、植 物、真菌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 (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内的整套 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 来的图像。 • 核型图是指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 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 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人类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医学遗传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人类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常用方法及G分带的带型特征,会初步识别G分带人类染色体。
【实验原理】
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的图像称为该细胞的核型(karyotype),这通常是用显微摄影得到的染色体相片剪贴而成。在显带技术问世以前,人们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顺次由1编到22号,并分为7组。但要想精确、有把握地鉴别每条染色体是比较困难的。70年代初出现了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解决了染色体识别困难的问题,而且为深入研究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将染色体标本用显带方法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这类技术称为G分带,通过显微摄影,就可得到G带染色体的显微相片。
【实验方法和步骤】
(1)胰酶液的配制:称取胰酶0.2g溶于100mlHanks液中,搅拌30min,用1mol/L NaOH调pH值至7.0~7.2,冷冻保存(最好现配现用)。
(2)先将胰酶液水浴加热到37℃。
(3)将染色体标本浸入胰酶液中,作用时间几秒到几十秒不等,依标本存放时间长短而定(标本需预先经60℃~70℃烤2h,或37℃恒温老化5~7d。若标本太新鲜,则染色体有些毛糙)。
(4)取出玻片标本,在生理盐水中过一下,再用蒸馏水洗。
(5)Giemsa染液染色8min。
(6)自来水洗、晾干。
(7)镜检:选择分散及显带良好的分裂象,在油镜下观察。如观察到染色体变粗并显得边缘毛糙,有时甚至呈糊状,是处理过度了。观察细胞的标准:
1)细胞完整,轮廓清晰,染色体在同一平面上均匀分布。
实验一 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一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类正常染色体核型的组成; 2.掌握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核型:指一个物种所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每一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如人类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细胞分裂中期是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最典型的时期,通过显微镜摄影,将选取伸展良好,形态清晰,有代表性的细胞分裂相进行高倍拍摄放大,得到照片,该核型可以代表该个体的一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从染色体玻片标本和染色体照片的对比分析,进行染色体分组,并对组内各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和随体有无等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和描述,从而阐明生物的染色体组成,确定其染色体组型,这种过程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染色体组型分析也称核型分析。 染色体长度测定:可在显微镜下用测微尺直接测量或在放大的照片上测量得到。通常以微米表示。
绝对长度:不稳定,只有相对意义。
相对长度:是每条染色体的绝对长度与正常细胞全部染色体总长度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是稳定的比较可靠的数据。
着丝粒的位置:常用Evans 提出的方法,即以染色体的长臂(L )和短臂(S )的比值来表示。
在常规染色的情况下,不可能全部识别每个染色体,因此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着丝点的位置,可将正常人的染色体分为7组,即A 、B 、C 、D 、E 、F 和G 组,其分布如下:
这7组染色体的主要特征如下:
A 组:第1,2,3染色体.在染色体中是最大的三对染色体,按长短和着丝点的位置彼此可以分开.
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
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
摘要
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可以帮助鉴定染色体
异常,为临床诊断和疾病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将介绍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
析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并探讨其在遗传疾病研究中的意义。
引言
人类染色体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DNA分子,其中包含了人类遗传信息的全部。染色体异常可以导致不同的遗传疾病和癌症的发生。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是
一种常用的染色体检测方法,利用一种特殊染色技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从而鉴定染色体异常。
方法
样本采集与培养
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需要获取患者的外周血、羊水或胎盘组织等样本。对
于外周血样本,使用抗凝血管采集一定数量的血液。对于羊水或胎盘组织样本,可以在妊娠期间进行采集。采集的样本需要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获取足够数量的细胞进行分析。
细胞处理
细胞培养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药物对细胞进行处理,停止细胞分裂并保留染
色体的形态。常用的方法包括用胆碱能抑制剂停止细胞有丝分裂、用高渗溶液进行裂解和固定等。
染色体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经过处理的细胞用一种特殊染料(一般为吉姆萨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后,通
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可以对染色体进行鉴定,并进行核型分析。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得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信息。根据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或染色体结构异常等。根据结果,可以进行遗传辅助诊断,帮助确定疾病诊断和预后。
《核型分析》课件
染色体制备
应用染色技术,使染色体可 见并便于分析
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并进 行形态分析
常用的核型分析方法
1 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
通过染色体着色,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2 FISH
荧光原位杂交,用于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和 基因缺失等
3 CGH
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基因拷贝数变异
什么是核型
定义
核型是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着色带等各种细节结构的总和
核型分析的意义
检测染色体异常
如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等,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诊断染色体异常相关的疾病
例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评估遗传风险和胎儿畸形风险
为家族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和咨询提供依据
核型分析的方法
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PPT课件
# 核型分析 ## 什么是核型 - 核型是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着色带等各种细节结构的总和 ## 核型分析的意义 - 检测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等 - 诊断染色体异常相关的疾病 - 评估遗传风险和胎儿畸形风险 ## 核型分析的方法 - 细胞培养 - 染色体制备 - 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 常用的核型分析方法 - 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 - FISH - CGH - SNP分析
医学遗传学-染色体分组、核型与显带
使用多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探针同 时与多个目标序列杂交,提高分 组效率和准确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全基因组测序
对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获 得全基因组的序列信息,通过生物信 息学分析实现染色体分组。
染色体特异性测序
针对特定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进行高 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实 现染色体分组和结构变异检测。
细胞培养
将细胞样本进行培养,以获得 足够数量的分裂中期细胞。
染色体核型排列
将显带后的染色体按照长度、 形态等特征进行排列,形成核 型图。
样本采集
收集待测生物体的细胞样本, 如血液、组织等。
染色体显带
利用特定的染色技术对染色体 进行显带处理,以便更清晰地 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特征。
数据分析
对核型图进行分析,包括染色 体的数量、形态、大小等特征 的统计和描述。
染色体异常类型及发生率
1 2 3
染色体数目异常
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等,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后果严 重。
染色体结构异常
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如猫叫综合征 (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等,发生率较高,临床 表现多样。
染色体多态性
包括随体大小、着丝粒位置等微小变异,通常不 引起表型效应和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与疾 病风险相关。
基因定位
实验六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短臂长度 该染色体长度
×100%
按Levan(1964)划分标准,着丝粒指数在50.0~37.5之间 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37.5~25.0之间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25.0~12.5之间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12.5~0.0为端部着丝 粒染色体。
各类常用实验生物和人细胞DNA含量与染色体数目 物 种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可分为四种:
①中央着丝粒染色体(m); 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 ③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 ④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m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
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
对于任何一个染色体的基本形态学特征,有3 个重要特征:
(1)相对长度(relative lengh):指单个染色体 长度与所有单倍染色体的总长之比。
三、实 验 用 品
每一位学生 复式显微镜(带油浸物镜)、数码互动系统
每一组学生
擦镜纸,记号笔,载玻片,移液枪 标本片两张(正常人类染色体、21三体) 毫米尺、剪刀、胶水、计算器、白纸
四、实验方法
1、油镜观察两张人染色体标本(正常和21三 体),调整焦距,使图片中的染色体最清楚。
2、分别拍下图片,区分正常人类或21三体的 染色体标本。
Q带:70年代初,瑞典细胞化学家Caspersson首先应用荧光
染料喹吖因氮芥(quinacrine mustard)对染色体标本染 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每条染色体出现了宽窄和亮度不同的 纹,即荧光带。这些区带是DNA中AT成分丰富的部分。
人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结果
• 作人类染色体核型图
记述一特定带时,需 要写明4个内容:染 色体号,长短臂,区 的号序和带的号序。 这些内容按顺序写, 不用间隔或加标点。 如果某一带被再细分, 在原带号数后加一小 数点,编号原则仍按 从着丝粒往臂端序贯 编号。如1p31.2代表 一号染色体短臂3区1 带第2亚带
核型描述
• 首先列出染色体总数,然后是性染色体组成, 接着列出异常的染色体数目或形态。下列统一 的命名符号:
着丝点指数=短臂/(长+短臂)
随体的有无
分组排队原则
• 着丝粒类型相同,相对长度相近的分一组 • 同一组的按染色体长短顺序配对排列 • 各指数相同的染色体配为一对 • 可根据随体的有无进行配对 • 将染色体按长 短排队,短臂向上
实验用品
• 毫米尺、剪刀、胶水、Baidu Nhomakorabea算器、白纸 • 人染色体放大照片
染色体编号(人X染色体)
• • • • • • • • • A-G 染色体组的名称 1-22 染色体编号 X,Y 性染色体 del 缺失 der 结构重排的染色体 dup 重复 inv 倒位 t 易位 +/在染色体符号前表示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在 染色体符号后表示染色体多出或缺少一部分
实验步骤
1. 计数,沿边缘剪下染色体,编号 2. 初步目测配对,分组 3. 测量长度,计算相对长度、着丝粒指数、 臂比,相同的染色体间配对 4. 将配对好的染色体排列并粘贴在纸上,每一 组下面画一横线,在两端注明起止号,并在 横线下的中部写明A-G组号,染色体从大到 小编为1-22号,性染色体单独列为一组
核型分析
臂比(长臂 / 短臂)
正中着丝粒
1
中部着丝粒
1~1.7
近中着丝粒
1.7~3.0
近端着丝粒
3.0~7.0
端部着丝粒
7.0以上
表示符号 M m sm st t
染色体在复制以后,含有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 只有在着丝粒位置仍联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 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把染色 体分成大致相等或长短不等的两臂。着丝粒所在的 地方往往表现为一个缢痕,所以着丝粒又称初级缢 痕。
有些染色体上除了初级缢痕外,还有一个次级缢 痕,连上一个叫做随体的远端染色体小段。次级缢 痕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在细胞分裂将结束的时候, 核内出现一个到几个核仁,核仁总出现在次级缢痕 的地方,所以次级缢痕也叫核仁形成区。
染色体长度可分为长(L)、中(M)和短 (S)三类。
若不能明显分为三类,可以按长短顺序依次 排列为A、B、C、D、E……来表示。
从染色体玻片标本或染色体照片的对比、分析,对 生物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单位(亚种、种等)的体 细胞的染色体按一定特征排列起来的图象(染色体 组型),这种过程就是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有助于探明染色体组的演化和生物种属间 的亲缘关系,对于遗传研究与人类染色体疾病的临 床诊断也非常重要。
核型分析的方法
着丝点(kinetochore)的位置以M、m、sm、 st、t来表示。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G带形特征 2、掌握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实验内容 G显带照片核型分析
照片和玻片标本的来源
取外周血---体外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 渗---固定---制片---老化处理---胰酶处理--Giemsa染色---观察---显微摄影。
• 2、全部G带特征: 剪贴配对后观察 (考试要求) 3、实验报告当堂交
2纸准备abcdefg组横线并标注12322xy号码剪取染色体配对分析粘贴核型书写11主要特征带型主要特征带型11秃秃22蛇蛇33蝶飘蝶飘44均匀均匀55黑腰黑腰66号小白脸号小白脸77似戴帽似戴帽88三长两短三长两短99细颈长两条细颈长两条1010三条带型好三条带型好1111低低1212高高xx染色体一担挑染色体一担挑131314141515四二一低中高四二一低中高1616深带连着点深带连着点1717深带跑得远深带跑得远1818人小肚子大人小肚子大1919点黑腰点黑腰2020头重脚轻头重脚轻2121似像角似像角2222戴小帽戴小帽2全部g带特征
G显带染色体的命名
染色体号---臂的符号---区号---带号---亚带--亚亚带
如:1q34 5p23.3 14q22.23
图8 人类C带核型,C带显示的是着丝粒异染色质
ຫໍສະໝຸດ Baidu
实验步骤
G带照片核型分析 分裂相观察---实验报告纸准备 (A、B、C、D、E、F、G组横线并标注 1、2、3---22、X、Y号码)--剪取染色体---配对分析---粘贴---核型书写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列之三大技术介绍
染色体核型分析三大技术介绍
·概念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经行核型分析后,可以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来判断生物的病因。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传统上是观察染色体形态。但随着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三大技术包括:GRQ带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光谱核型分析技术。
·三大技术介绍
一、GRQ带技术
人类染色体用Giemsa染料染色呈均质状,但是如果染色体经过变性和(或)酶消化等不同处理后,再染色可呈现一系列深浅交替的带纹,这些带纹图形称为染色体带型。显带技术就是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的不同区域着色,使染色体在光镜下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带纹。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带纹,甚至每个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都有特异性。根据染色体的不同带型,可以更细致而可靠地识别染色体的个性。染色体特定的带型发生变化,则表示该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一般染色体显带技术有G显带(最常用),Q显带和R显带等。
百奥赛图提供的小鼠染色体核型分析服务,就是利用Giemsa染色法,对染色体染色后进行显带分析,保证基因敲除小鼠在染色体水平阶段没有发生变异,从而确保基因敲除小鼠可以正常繁殖。
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
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结合,杂交后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FISH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素分子耦联的单克隆抗体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可判断单个碱基突变。此时,一个染色体核型,即为一个碱基。近年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荧光素标记的探针进行染色体核型特定位点的检测和标记,可以精确地检测染色体上DNA链中,单个碱基的突变,从而大大提高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精度。
G显带核型分析F
G显带核型分析F
核型分析是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来确定个体的性别以及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在G显带核型分析中,染色体会被染上不同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分类。
G显带核型分析是一种用于人类染色体研究的标准方法之一、它是由高尔基(Giemsa)染色的方法得名。G显带染色法是一种将染色区域显色染色的方法,使不同的染色区域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对染色体进行清晰的观察和分析。
在G显带核型分析中,通常会通过外周血液样本或胎儿细胞样本来获取染色体。首先,通过特定的培养方法,将细胞培养增殖到足够数量。然后,将细胞进行染色处理,使染色体显现出清晰的黑白条纹。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拍照记录,并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和染色体分类。
1.确定性别:通过观察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存在与否,确定个体的性别。正常女性的核型为46,XX,正常男性的核型为46,XY。
2.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通过计数染色体的数量,来检测是否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正常人类体细胞核型为46个染色体。
3.结构异常的检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检测是否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易位、缺失、重复、倒位等。这些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等。
4.染色体变异研究:对正常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研究,了解染色体的变异规律,以及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命名。
核型分析
核型
karyotype
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 进行分组、排队、配对, 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型分析。
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形。
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细胞内具有的相对恒定特性的单倍或双倍染色体组的表型。染色体的特征以有丝分裂中期最为显著,主要包括染色体的数目、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指某些染色体末端的球形小体,由着色浅而狭细的次缢痕与染色体臂相连)与副缢痕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染色体分带类型、同位素渗入等。也称“染色体组型”。
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模式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由于许多物种的各个染色体靠普通的制片染色方法不易精确地识别和区分,196 8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即用各种特殊的处理和染色方法使各条染色体显示出各自的横纹特征(带型)的方法成为研究核型的有力工具。
核型的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往往给人类带来遗传性疾病——染色体病;肿瘤细胞的核型分析已被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预后及药物疗效的观察;通过培养后的淋巴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核型分析,可以对人的染色体病进行诊断,而对培养后的羊水中的胎儿脱屑细胞或胎盘绒毛膜细胞的核型分析则可用于对胎儿的性别和染色体病
的产前诊断。
不少恶性肿瘤的核型中常出现不规则的非整倍体、多倍体或标记染色体。例如在绝大多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人的骨髓细胞中都可以发现有一个小的特殊染色体。
染色体带型分析
需要说明的问题
▪ 1)如果一个有缺失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 2)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中,正
常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 3 ) Xchr 上 的 Gene 不 全 部 失 活 , 约 1/3 的
gene逃避失活,已知>16个基因逃避失活; ▪ 4)体细胞X失活是永久的,但在生殖细胞发育
1949年,加拿大细胞学家Barr等人,在雌 猫神经原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但在雄 猫中看不到这种结构。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猫以外,其它雌性哺乳 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存在这种显示性别差 异的结构,称为Barr小体,既X染色质。
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核中紧贴核膜内缘有一 个染色较深,约为1微米大小的椭圆形小体, 既X染色质。
26
莱昂(Lyon)假说
X失活发生在胚胎生命 早期
失活是随机的
失活是完全的
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 繁殖的
莱昂化--------嵌合体
也就是说在女性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有活性, 另一条无转录活性,在间期细胞核异固缩而失活。这样男女 X连锁基因产物量保持相同水平,这种效应称为剂量补偿。
27
G组:21、22 +Y,最小
3
4
chr.groups: A: 1~3 B: 4, 5 C: 6~12, X D: 13~15 E : 16~18 F : 19, 20 G:21, 22, Y
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报告
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报告
报告日期:XXXX年X月X日
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女
住址:XXX市XXX区XXX街道XXX号联系电话:XXX-XXXX-XXXX
医院:XXX医院科室:产科医师:XXX
临床病史:
本次孕期为初孕,孕周为22周。孕妇妊娠过程中无异常,无药物及食品过敏史。孕期除常规产前检查外,还进行了羊水穿刺检查。
检查结果:
经过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型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羊水穿刺结果:
1.染色体数目:皮下组织核型47,XYY
2.G-带分析:Y染色体正常,X染色体缺失,为XYY三体
3.FISH检查:XXY(1/2000)
结论:
本次羊水穿刺测试结果表明,患者胎儿染色体异常为XYY三体,存在较大的遗传风险。建议患者家族进行基因检测,以尽早发现并诊治疾病,减少后续相应风险的发生。同时,产妇需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产前检查及严密的产后管理。
附:羊水穿刺注意事项
1.术前应做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胎盘位置、宫颈长度、羊水量等检查
2.引导患者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并发症等进行详细了解,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3.严格防止细菌感染,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卫生
4.引导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产前诊断及护理措施
以上仅为检测结果,具体解释及方案,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我们将持续关注患者情况,为您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核型与带型分析》课件
02
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的方法
染色体显带技术
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呈现特定的深浅带纹,以便于观察 和识别染色体。
原位杂交技术
利用标记的核酸探针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序列进行杂交,通过标记信 号的检测确定染色体的位置和数量。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通过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染色体DNA进行杂交,通过检测荧光 信号的强度和位置,确定染色体的拷贝数和结构变化。
构。
流式细胞术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大量细胞进行快 速分析,通过荧光染色或核酸染色 标记染色体,进行计数和分型。
图像分析系统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染色 体进行自动识别、计数和分型。
带型分析的步骤
01
02
03
04
样本准备
采集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固 定、洗涤和染色等处理。
显微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和结构,记录异常染色体。
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核型与带型分析在各领域的应用拓展
医学领域
核型与带型分析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包括产前诊断 、遗传疾病研究、肿瘤诊断等。
农业领域
核型与带型分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育种和基因组编辑技 术的发展。
生物多样性研究
核型与带型分析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为物种进化、生态系 统和生物地理学等领域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 核型分析的内容:
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长度、染色体 臂比、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等。
注意:小的编号是靠近 人类1号染色体带的识别图解 着丝点一端的。
35
显带染色体: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沿其长轴 显示出明暗交替或染色深浅不同的横纹——带。
3 2
p
1
1 2
q3
4
6 5 4321
21
31 2
1 2
12 3 5 4 12 13 24
1p31
36
4 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 karyotyping, SKY)
17
2 染色体染色技术
2.1 普通染色
普通染料直接染色在染色体标本上。由于整条 染色体都均匀着色,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染色体的 外形,看不清其内部结构,只能根据染色体的相对 长度和着丝粒位置等外形体征来识别染色体。
这种染色方法只能正确地识别出第1、2、3、16、 17、18号及Y染色体,不能正确地识别出其他染色体 及染色体上的不同片段。对各条染色体的微小结构 变化,如缺失、易位等也不能检出。所以,对许多 染色体异常,特别是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研究,受到 很大的限制。
22
人染色体G-带核型
23
男性G显带 中期分裂相
24
c)R显带(R banding): 所显示的带纹与G带 的深、浅带带纹正好相反,故称为R带 (reversed band)。G带浅带如果发生异常, 不易发现和识别,而R显带技术可以将G带浅 带显示出易于识别的深带,所以R显带对分析 染色体G带浅带部位的结构改变有重要作用。
1996 年 Schroch等首次描述了SKY技术。应用 5种荧光素同时标记24条人染色体,制成染色体涂染探 针,应用Fourier光谱仪,CC成像和荧光显微镜进行 检测分析,经计算成像处理,46条染色体形成具有不 同颜色的核型影像,可用以分析各种染色体异常。
优势:
• 特异性和分辨率比传统的显带技术高 • 一次杂交即可分辨人的24条染色体
微小的染色体结构改变了。
30
i)SCE(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显示方法: 5-BrdU→T
5-BrdU
31
32
优缺点:染色体显带技术能够识别不同的 染色体,从染色体水平上了解许多疾病的遗 传变异,但是受到分辨率(超过3Mb的DNA才 会识别)的影响,检测出像染色体微缺失的 综合症的微小染色体变异可能性较小;只能 分析中期分裂相细胞;而且,由于许多肿瘤 是实体,染色体重组非常复杂,无法通过显 带技术得到全部的核型。
pp
p
q
pqq q
等臂染色体
14
5 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染色体分组 A,B,C,D,E,F,G七组 A:1~3;最大,中(1,3号),亚中(2号),1号常
见副缢痕,可鉴别
B:4~5;次大,亚中,难鉴别 C:6~12,X,中等,亚中,9号常见副缢痕,
难鉴别
E:17~18;小,中(16号),亚中(17,18号),
以清楚地鉴别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缺点是标本易褪 色,不能做成永久性标本片。
20
人类Q核型(Q带与G带相似)
21
b)G显带(G banding):染色体标本用热、 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 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在光学显微镜 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 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 浅带。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G显带克服 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 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由于相对长度排除了因技术原因引起的染色体短缩程 度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因此,相对长度值是一个较稳定 的可比较的数值。而绝对长度则往往只记录变异范围。
7
臂比:不同属、种,以及不同变种之间,因染色体 变异,会引起同源染色体长臂与短臂不一样,这通 常用染色体臂比来进行比较。通用公式如下: 染色体臂比 = 长臂(L)/短臂(S) 由于染色体长臂和短臂不一,就表现出着丝点位置 不同。
6
绝对长度不大稳定,这是因为预处理条件和染色体的 缩短程度难以完全相同,即使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染 色体,缩短程度也常常不同。因此,绝对长度只有在染 色体大小差异明显的种或属间的比较才有价值。
而对于染色体大小差异不明显的材料间的比较,常常 以相对长度作为量度染色体的标准。染色体相对长度是 以百分比表示,通常采用Levan(1964)的公式计算: 染色体相对长度 =(染色体长度/染色体组总长度)× 100%
8
此外,在核型分析中,次缢痕或核仁组成区 (NOR)和随体(SAT)的数目、分布和大小的 差异,常常成为区分某些近缘种或属的主要特 征,因此,它们识别与判断极为重要。例如, 葱、洋葱和大蒜的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都相 近似,但是,其随体的数目、大小和位置明显 不同,而易于区分。
9
4 核型的描述
4.1 常用的符号与术语
10
4.2 核型描述方法
4.2.1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核型描述
首先是书写染色体总数,加一个逗号,接 着写出性染色体的组成,然后写出染色体的异 常。“+”和“-”号当其放在相应的符号之 前,表示增加或丢失了整条染色体;当其放在 相应符号之后,则表示染色体长度的增加或减 少。
例如:47,XX,+21为一个女性先天愚型 的核型,有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
16号可鉴别,17、18难鉴别
F:19~20,次小,中,难鉴别 G:21~22,Y,最小,近端,21,22号有随体,Y
无,难鉴别
15
女性未显带核型, 较难鉴定
16
第二节 染色体带型分析以及 染色体的分区与表示法
1 染色体带型的概念 借助细胞学的特殊处理程序,使染色体
显现出深浅不同的染色带。染色带的数目、 部位、宽窄和着色深浅均具有相对稳定性, 所以每一条染色体都有固定的分带模式,即 称带型。
29
h)高分辨显带(high-resolution banding):
分裂中期一套单倍染色体一般显示320条带。70年代后 期,采用细胞同步化方法和改进的显带技术,获得细 胞分裂前中期、晚前期或早前期的分裂相,可以得到 带纹更多的染色体,能显示550-850条带,甚至2000条
带以上。高分辨显带技术,对染色体的分析达到了亚 带(subband)的水平。使我们能够确认那些更为
37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人染色体光谱核型分析
38
乳腺癌细胞染色体复杂的畸变
39
5.分子细胞遗传学与核型分析 5.1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sation)
标记的核酸探针变性后与已变性的靶核 酸在退火温度下复性,在不改变被分析 对象,即维持其原位的前提下对靶核酸 进行分析。
40
5.2 荧光原位杂交 (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sation ,FISH)
12
等臂染色体
46,X, i (Xq) 46, X, i (X) (qter→ cen→ qter)
女性核型,有一条正常的X染色体和一 条X染色体长臂形成的等臂染色体(在细胞 分裂期间,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在水平方向上 发生断裂,使染色体的两个臂分开,从而形 成两条等臂染色体 )。
13
pp
着丝点横裂
核酸探针用荧光染料标记,荧光信号 通过显微镜观察。
荧光原位杂交,据标记物不同可分为: • 间接法:用生物素或地高辛标记探针,
通过与荧光染料结合的抗生物素或抗 地高辛抗体将信号放大而进行检测。 • 直接法:直接用荧光素标记,如Vysis 公司的FISH探针。
ace
无着丝粒片段 r
cen
着丝粒
rcp
del
缺失
rea
der
衍生染色体
rob
dic
双着丝粒染色体 :
dup
重复
∷
h
次缢痕
()
i
等臂染色体
;
ins
插入
/
inv
倒位
t
p
短臂
ter
q
长臂
→
环状染色体 相互易位 重排 罗氏易位 断裂 断裂后重接 括号内为结构异常的染色体 重排中用于分开染色体 嵌合体中用于分开不同的细胞系 易位 末端 从....到
3.1 染色体长度:染色体的长度差异有两种,一 种是不同种、属间染色体组间相对应的染色体的 绝对长度差异,一种是同一套染色体组内不同染 色体的相对长度差异。 绝对长度通常在放大的照片或图象上以微米(μm) 进行测量,然后按下式换算: 染色体绝对长度 = 放大的染色体长度(μm)× 1000 / 放大倍数
27
e)T显带(T banding):专门显示染色体 端粒的显带技术,用来分析染色体端粒: 87℃高温处理、pH=6.7姬姆萨染色可以使染 色体末端区域着色,所呈现的带型称为T-带, 可以确定端粒断点的精确位置。
28
f)N显带(N banding):专门显示核仁组织 区的显带技术,将核仁形成区染得很深,染色 体的其它部分则是淡染。 g)Ag-NOR带:显示核仁形成区的显带技术, 试剂为甲酸-硝酸银混合液,使该具有转录活 性的核仁形成区染成黑色。
18
染色体普通染色图
19
2.2 多种显带技术 a)Q显带 :70年代初,瑞典细胞化学家Caspersson
首先应用荧光染料喹吖因氮芥(quinacrine mustard) 处理染色体标本,发现在荧光显微镜下每条染色体出
现了宽窄和亮度不同的纹,即荧光带,富含AT碱基 的DNA区段表现为亮带, 富含GC碱基的区段表 现为暗带,而各条染色体有其独特的带型,由此可
第五章 染色体 核型与带型分析
1
第一节 染色体核型(Karyotype ) 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1 概念: 1.1核型
是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某一个 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细胞内 具有的相对恒定特性的单倍或双倍染色体组在 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 态特征的总和。
2
3
2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意义: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 (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 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生物种质资源遗传性研 究的重要内容,在动植物分类和生物进化研究中 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4
◆对于高危人群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是 目前惟一能够确诊胎儿是否有染色体病的检查方 法,对避免患儿出生有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3 染色体的分区与表示法
1971,单倍染色体 带纹数为320条; 后来,可以显示出 550、850或者更多 的条带,这种染色 体被称为高分辨显 带染色体(high resolution banding chromosome , HRBC)
显带染色体模式图(巴黎会议,1971) 34
已经划分好的带可以再细分,在原 来的带号数之后加一个小数点,并 写明每一个亚带的号数,其编号原 则仍按照从着丝粒往臂端序贯编号。 如图:细分之前的编号:1p1,表 示1号染色体短臂1区,而1p1.1则 表示1号染色体短臂1区1亚区。依 此类推,1p11.1则表示在1亚区上 有细划分的区带。 1p11.11则表 示1p11.1上的次亚带,后面不再 加标点,
25
d)C显带(C banding):专门显示着丝粒 的显带技术。C显带也可使第1、9、16号和 Y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染色。用NaOH 或者Ba(OH)2预处理标本后,再用 Giemsa染液染色,可以特异地把着丝粒和 副缢痕处染成深色,因而,C带可用来分析 染色体这些部位的改变。
26
人类C带核型(显示着丝粒异染色质)
1.2 核型模式图
将一个染色体组 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 其特征画下来,再按 长短、形态等特征排 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 模式图,它代表一个 物种的核型模式。
人染色体组型模式图
1.3 染色体核型分析
是鉴别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类的基木技术,是 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 进行分组、 排队、配对, 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
46,XY,5p-表示一个5号染色体短臂长度 减少的男性核型。
11
4.2.1 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核型描述
末端缺失 :
46,XX,del(1)(q21)(简明型) 46,XX,del(1)(pter→q21: )(详尽型)
表示1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处断裂造成了 该处以远的末端缺失,异常的染色体由完整的 短臂和着丝粒与1q21带之间的部分长臂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