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二、新授: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角都是60°;三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注意:推论1是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推论2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0,不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就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3.由学生解答课本148页的例子;

4.补充:已知如图所示, 在△abc中, bd是ac边上的中线, db⊥bc 于b,

∠abc=120o, 求证: ab=2bc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bd=30o, 如能构造有一个锐角是30o的直角三角形, 斜边是ab,30o角所对的边是与bc相等的线段,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b

证明: 过a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e

∵db⊥bc(已知)

∴∠aed=90o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de和△cdb中

∴△ade≌△cdb(aas)

∴ae=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c=120o,db⊥bc(已知)

∴∠abd=30o

在rt△abe中,∠abd=30o

∴ae= ab(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bc= ab 即ab=2bc

点评本题还可过c作ce∥ab

5、训练:如图所示,在等边△abc的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以ce为边作等边△cde,使它与△abc位于直线ae的同一侧,点m为线段ad的.中点,点n为线段be的中点,求证:△cnm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和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从中感受图形的魅力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探索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判定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问: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与学生一起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

问: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结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2、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①、问题: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得出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并进行证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得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②、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且等于60°。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由系统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

③、创设问题情境:猜想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再进行讨论探究,在已有知识结论的基础上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从边与角两方面来考虑,使学生能从中领悟数学分类讨论思想。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苏教版2015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苏教版2015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苏

教版2015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构造方法;

2.能够通过给定的等腰三角形、知道其两边及底角的度数并求第三角的底角度数;

3.知道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构造方法;

4.能够通过给定的等边三角形,求其内角的度数。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构造方法;

3.等腰三角形内角度数的计算;

4.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5.等边三角形内角度数的计算。

(二)教学方法

1.采用板书、示范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新知;

2.通过数码管模型、手势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巩固学习效果;

3.通过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完成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

1.请学生们仔细观察图形,让他们说出这两个图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再请学生们回想一下小学一、二年级时学过的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二)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1.明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展示等腰三角形的构造方法;

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们分组讨论出两个边相等的三角形。(三)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计算方法

1.明确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两腰角的概念;

2.学习计算方法;

3.通过数码管模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1.明确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展示等边三角形的构造方法;

3.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让学生们手工制作三角形模型。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回顾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内容,从问题中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引入新课。在复习回顾等腰三角形的知识时,有这样一题: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条。引起学生的争论,提出了新课的学习任务,结合前置学习,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在新课知识学习时,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和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条数这两个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或不成熟的看法的争论得到强化。

利用几何画板展示问题,能够更好地进行题目的变化,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感受研究方法的不变,几何量关系的不变;更好地揭示了图形中的旋转变化,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更好地用动态的观念和方法认识题目,为今后研究动态型几何问题作一些准备。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媒体,学习热情比较高涨,旋转进行的全等变换有较为深刻的感受,翻折进行的`全等变换也做得比较好(体现在提升学习的最后一题)。

本课还有一个难点是学生对三个三角形连续全等的书写,利用优秀同学的示范,学生亲自书写训练,相互评价提高的作用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同备课组有老师用的是两个三角形全等,另一组全等同理推出的方法处理这个问题,这种处理方法也是可以介绍给学生的。

充分利用证得的全等得到边相等、角相等进行后面的问题的研究也是学生必须强化的意识。

2、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安排一课时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很多,课堂容量很大,本课教学后,有很多方面需要总结。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计算

1.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计算

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2.教学重点: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教学难点: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4.教学准备:

教师:等边三角形的模型或图形、计算等边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学生:纸和铅笔、直尺、量角器。

5.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

1.提问: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等边三角形的认识。

2.引入新概念: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3.展示等边三角形的模型或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等边三角形

的特点。

步骤二: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根据展示的等边三角形,引导学生讨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学生自主思考或小组合作,试图推导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例如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相等。

3.教师对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确保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步骤三: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1.提问:请问如何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2.引入计算公式:等边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长的和。

3.通过示例演示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并让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其他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步骤四:计算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1.提问:请问如何计算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2.引入计算公式: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度的平方乘以根号三再除以四

3.通过示例演示计算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并让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其他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步骤五:巩固练习

1.提供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教学设计】《等边三角形》(数学人教八上)

【教学设计】《等边三角形》(数学人教八上)

《等边三角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3节内容,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本节内容是延续了从一般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再到等边三角形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继续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和判定方法,更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及其推理证明过程。

2、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3、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4、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3、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课题:等边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等边三角形概念,明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够初步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

有关问题。能将文字语言改写成符合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经历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

实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应用练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渗透数

学的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对自身能力有一种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归纳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

等边三角形

一、定义: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相等,并且都等于60 °

三、判定:1.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内角都等于60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内角等于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题(略)

八年级数学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一)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提出疑问,学生集体讨论,我做最后订正。使学生能感知知识的起点,前后的承接。在研究直角三角形中一个角是30度,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的证明,让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广开思路,思考更多的解题方法,把这个定理的证明设计成开放式题形,激发学生的求胜心,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一改以往直接给出结论的传统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己发现结论,这种做法不仅能使学生“感到自然、好接受”,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数学教育既重视证明又重视猜想的正确教学观。另外,教师在选取例题的过程中是源于教材胜于教材,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八年级数学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让学生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等边三角形。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再折一折的过程中体会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穿插习题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同样等边三角形也配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在课本后面的练习中,介绍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将课本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练讲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如在学生动手折等边三角形时,很多学生都没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第

2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以及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的性质。通过学习本节课,

为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证明几何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有所了解。但等边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性质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此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直观感知和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

1.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

60°,以及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的性质。

2.能够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以及等边三角形

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的性质。

2.难点: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的性质的证明。

五.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几何画板、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边三角形的

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4.运用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概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几何画板、模型等直观教具。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13.3.2等边三角形》教案

执教: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和判定方法。

2.内容解析

等边三角形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内容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判定定理的推理证明和初步就用。是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后学习的,本课学习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更是今后证明角相等地、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能结合和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来总结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理清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联系和区别,自觉运用直观感知(具体)→分析概括(抽象)→举例阐释(具体)的认知方法完成对部分概念和结论的探究。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等边三角形,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等边三角形已形成初步认识,在前两个学段又对等边三角形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节课通过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时根据经验能够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易于掌握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同时在原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全情推理,易于利用性质和判定解决等边三角形的相关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

四、学性分析

学生刚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对等边三角形也有所认识,初二学生在这个阶段逐渐在各方面开始成熟,思维深刻性有了明显提高,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有着独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手操作、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202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02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02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形成与应用

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多媒体等边三角形纸片

等边三角形纸片直尺量角器圆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问

题情境1出示等边三角形图片.

2提出问题:房子的顶部是什么图形?

同学们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等边三角形

的知识?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4.3.2 等边三角形].

观察图片,口答问题。

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实践应用例4:如图,我校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

测量活动中,测得∠APB=60°,

AP=BP=200m,他们便知道池

塘最长处是多少m。猜猜他们得出结论

是多少m,请验证你的猜想。

独立猜想池塘最长处是

多少m,然后通过小组

探究对每位同学得出的

结论进行验证。

拓展延深1.让生拿出手中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探

究怎样利用这张纸片得到一个新的等边

三角形。并对得到的等边三角形进行验

证。

2. 如果1中生得到的方法过少,教师利

用下面生没得出的情况进行补充,并让

小组合作探究得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并进行验

证。

生逐一验证。

1)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

平行BC;

2)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

平行AB,DF平行AC;

观察图中有哪些新的

等边三角形,并对自己

的猜想进行验证。

3)如图3,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

平行AB,EF平行BC,DF平行AC;

4)如图4,在等边三角形ABC中,

①DE平行BC,EF平行AB,DF平行AC;

②AD等于BD,BF等于FC,AE等于CE;

初中数学_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E AD
论,运用判定方法二说 角形的两种判定
明△ADE 是等边三角 方法。使学生准确
形.
的运用知识,同时
B C 教师参与讨论,认
变式三、如图,在等边△ABC 真听取学生的分析,书
的边 AB、AC 上分别截取 AD=AE, 写解答过程.
△ADE 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说
学生画出图形,探
明理由.
究结论,教师纠正和补
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 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活动 4: 知识迁移
学生说出自己的 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利 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方法,证明猜想. 学生证明,并让学生演 板. 1、学生讨论:可补充哪 些条件. 2、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3、学生总结出新的判 定方法.
结论,让学生猜 想:三个角相等的 三角形是等边三 角形.得出结论, 并用等腰三角形 的判定方法加以 证明,培养学生应 变能力. 通过“开放性练 习”,提高学生的 推理能力,培养学
发散思维
班主任让同学们设计一幅班徽,要求如图:利用一块 较大的等边三角形纸片剪成较小的一个或几个等边三 角形纸片,放在已知的图形纸片里面,请同学们想一 想,应该如何剪?并说出你设计的班徽的含义.
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着重采用探究发现的 教学方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 动中,组织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验证猜想等活动,生动活 泼地获取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 意义,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2)

题目:

等边三角形(1)

C

等边三角形 (1)

一、教学内容范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轴对称和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研究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同时对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为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提供了方法指导和理论基础;而本节课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学习又是对轴对称和等腰三角形知识的深化,同时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其它正多边形提供了方法指导、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学情分析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学习研究,学生已经知道了从哪些方面(边、角、对称性)去认识特殊的三角形,在这些经验的基础学习等边三角形,学生会较快的形

成思路。但是把边角结合起来去寻求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同时在该方法的探索、证明中,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分类讨论意思。

因此教学难点是:对“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探索和证明。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在实践、观察、猜想、证明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

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会用观察、操作、类比、转化的方法分析、证明等边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

和判定,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问题。

4、在探索、证明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初步养成独立

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剪纸或画图感知、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猜想归纳等边三角形性质,最后回到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给出推理证明。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3.能够在图形中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二、教学内容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特点;

2.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特点;

3.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在图形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2.如何在图形中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知识

•通过幻灯片展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两种三角形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

•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让学生知道等腰三角形是指有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让学生观察图形,发现等腰三角形;

•让学生说出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并在黑板上写出特点。

3.引导学生发现等边三角形

•讲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让学生知道等边三角形是指三边长度都相等的三角形;

•让学生观察图形,发现等边三角形;

•让学生说出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在黑板上写出特点。

4.游戏巩固

•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识别游戏;

•在黑板上画出若干三角形,让学生按照要求找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5.小结归纳

•让学生将课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例如:“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的提问,并进行解答。

五、教学评价

1.在游戏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区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在小结归纳环节,学生能够清晰地说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特点。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设计精细程度不够,需要加强重点难点的讲解;

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介绍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堂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的

三条特殊线段:高线、中线和内切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

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几何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 深入了解等边三角形的三条特殊线段:高线、中线和内切圆;

- 运用数学推理和几何思维分析等边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活动

1. 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问他们是否知道等

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活动:学生根据给出的等边三角形,绘制高线、中线和

内切圆,并观察它们的性质。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尝

试归纳出高线、中线和内切圆的性质。

4. 教师讲解:教师对高线、中线和内切圆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讲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证明过程。

5. 练活动:学生进行一些练题,巩固和运用他们对等边三角形

三条特殊线段的理解。

6. 总结归纳:学生一起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并反思

他们在今天的研究中的收获和困惑。

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从实践中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殊线段。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几何推理

能力。学生通过练习活动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并能运用数学推

理解决问题。然而,在设计过程中,我可以进一步考虑如何提供更

多的实践机会和不同层次的挑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2 等边三角形

1 课题:等边三角形

2 知识目标:(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概念(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等边三角形的相关判定方法判定等边三角形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相关的题目。

情感目标:(1)通过等边三角形的学习,使同学们体会到正三角形的“稳健美”, 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探究式的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同学们勇于探究的思考能力。

数学素质培养目标:本课时学习的是等边三角形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的学习,通过探究分组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法,来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及其判定,培养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难点: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过程;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变换与旋转变

换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能够准确的判断等边三角形并用其性质解题。

4 教具:直尺、圆规、多媒体

5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讨论、合作交流

6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图片欣赏提问:生活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叫什么?我们是怎样定义它的?等边三角形定义:

活动2: 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边长是5 厘米的等边三角形。问题: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它作为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文字表示几何表述推理证明

性质2:

性质3:

活动3:小组讨论1满足怎样条件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满足怎样条件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用定义判定::AB=AC=BC •••△ ABC是等边三角形

2 ___________________ ■勺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

求证:

证明:

3、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求证:

证明:

三、巩固训练,强化新知

教科书54页例题4 (小组学习)

例4 如图,△ ABC是等边三角形,DE// BC,交AB AC 于

点D,E.求证:△ ADE是等边三角形?

思考:本题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随堂练习:

(1)教科书54页练习2

(2)想一想: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测量活动中,测得/ AP4 60° A吐B吐200cm, 他们便得到了一个结论:池塘最长处不小于200cm.他们的结论对吗?

(3)考考你:这是两个等边三角形,那么请移动三根火

柴,将此图变成四个等边三角形.

A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四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0 个(B)1 个(C)2 个(D)3 个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③有一个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有两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A)1 条(B)2 条(C)3 条(D)4 条

3、等边三角形中,高线、中线、角平分线共有()

(A)3 条(B)6 条(C)9 条(D)7 条

4、等边三角形ABC的周长等于21 cm,

求:(1)各边的长;(2)各角的度数。

,△ 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是AB,BC,CA上的点

(1)若AD=BE=CF问三角形DEF是等边三角形吗?并证明。

(2)若三角形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 R,并证明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48页----49页

六、课后思考题:已知△ ABC中, AB= BO CA如果P是厶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 PAB △ PBC △ PCA都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P的位置共有几个?试一一画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