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完整版
人教部版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都认以为农天为下本之,本关是心什农么桑?
“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 轻徭薄赋
材料:汉文帝时期,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 月改为“三年而一事”,徭役大大减轻。
“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
[tí yíng]
“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 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 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主讲人:戚金鹏
咏汉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chún sì
——《汉书》
根据你材认料为这,汉种说初社一统会说治局,者面你面出看临现到的原了首因怎要是样问什的题么社是?会什境么况??
社会生产如秦遭何朝恢到的复破残和坏暴发统展百治生和姓产秦,饥末巩荒的固战新人乱王口朝锐减
情景再现——高祖的烦恼
汉高祖:今朕已得天下,然天下竟有如此多 的困难,该当如何是好啊?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 策( )
①兵皆罢归家 ②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④以德化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 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 史史实 (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赋税
秦:2/3,苛税繁重
文景:1/30,赋税较轻
徭役
秦:17岁始,一年数次
文景:20岁始,三年一次
刑罚
秦:严刑峻法
文景:废除部分严刑峻法
物价
汉初:每石五千钱
文景:最低每石数十钱
人民
秦:困苦不堪
文景:天下怀安
民殷国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累百巨万(数目巨大),贯朽 (穿钱的绳索腐烂)而不可校(校对)。太仓(京师的粮仓)之粟 陈陈相因(陈粮压着陈粮),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高祖之政
合作探究:仿照例子,结合材料及教材,概括这些措施的目的。
1.兵皆罢归家
产子,复勿事二岁(免除徭役两年)
3.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 皆免为庶人
4.令各(流亡的百姓)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5.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据《汉书》整理
还乡务农 鼓励生育 增加劳力 鼓励生产 减轻赋税
休养 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 生息 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益国利民
减轻赋税
文帝二年:“赐天下民今年 田 租 之 半 ” …… 十 二 年 : “赐农民今年租税之 半” ……文帝十三年:“其 除田租之税” ……景帝元年: “五月,令田半租,三十而 税一”。
——据班固《汉书》整理
秦朝 高祖 文帝二年 文帝十二年 文帝十三年 景帝元年
2/3 1/15 1/30 1/30 免除 1/30
太尉 周勃 丧事从业者
左丞相 陈平 白徒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陆贾之问
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 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
刘邦
“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 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 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 从前吴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 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 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 陆贾 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
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
刘恒中子,庶出长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
“文景之治”内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自学指导
利用8分钟阅读课文54—56面,并找到 以下问题,8分钟后进行提问
1、西汉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首要问 题? 2、造成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 象的原因、表现? 3、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作用是什么? 4、“文景之治”的时期、措施、表现、 (意义)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
2.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汉文帝、汉景帝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 息
②进一步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出现“文景之治”
二、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
2.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 “务农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答:原因: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的根本,农业收入是 国家主要财政来源。②农业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巩 固统治。
关注民生
死者过半。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2:(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
所盖藏。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百姓 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
面临的首要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
西汉经济逐步恢复,国 影响 家局势稳定下来
汉文帝、汉景帝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 息
②进一步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出现“文景之治”
二、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
秦 朝
刘 邦
轻徭
秦朝
17岁起,每年数次
文帝景帝 20岁起,3年一次
薄赋
秦朝 高祖
项羽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的建立
西楚霸王·项羽
范增受到项羽猜忌, 辞官归家。
刚愎自用
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 依赖武力 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
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课件完美版1

汉初施政重要依据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具体措施:
解甲归田: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 小分配田宅或免除徭役; 劝民还乡: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 领取原有田宅; 释奴为民: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释放为平民; 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景帝,名刘启(公 元前188-前141年)。 文帝第三子。文帝 死后继位。在位16 年,病死,终年48 岁,葬于阳陵(今 陕西省高陵县西南 30里处)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西 汉 休养生息政策 建 立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 课件完 美版1
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税,发展生产的统治 政策,其主观原因是( D ) A.经济萧条 B.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D.吸取秦亡的教训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与休养生息
你知道一下这个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相关故 事?
——鸿门宴
四面楚歌、约法三章、明 修栈道、暗渡陈仓……
西汉建立
项
庄
舞
鸿
剑
门
, 意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文帝霸陵
汉景帝阳陵
2、效果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 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文景之治是中国进入封建 社会后出现的第一个治世
讲授新课
三 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
民生活安定,国库存非常充盈,国力有了 很大的增强。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文景之治”。
汉高祖
吕后、 汉惠帝
汉文帝、 汉景帝
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帝、景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 (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 桑以奉祭服,以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 可衣……其令郡国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 的只能乘牛车。
从这则材料你可以得 出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 国家贫穷
要如解决这样的状况呢?
造成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荒凉的 原因是什么?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农民 起义、楚汉之争) 。
社会经济遭 到破坏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 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面临的 首要问题。
增加农业劳动力
二、修养生息政策
在中国古代,田赋是农民向国家缴 纳的主要赋税。西汉初,汉高祖实行 “什五税一”,即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 分之一上交国家。与秦代相比,农民的 负担大为减轻,这一政策,对恢复农业 生产、鼓励开垦荒地等有推动作用。
三分之二
二、修养生息政策
解甲归田 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
增加农业 劳动力
减轻人民 负担
使汉初的经济 得以恢复和发 展,社会局势 稳定下来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述的是西汉初期的历史。
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
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逐步强盛和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汉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
2.分析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3.体会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的作风。
重点难点重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汉书》(书目)。
2.影视资源:《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在反秦浪潮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刘邦趁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
最终,谁取得了胜利?新王朝的统治者又是如何治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的?二、预习检查1.说说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从“汉服”“汉字”“汉语”“汉学”引出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王朝——汉朝,介绍汉朝的建立,并以记者采访的方式,引导学生模拟记者采访汉朝建立者刘邦的情境。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任务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楚汉之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63页的内容,梳理楚汉之争的相关知识。
学生回答:(1)背景: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

导入新课
汉高祖刘邦
朗诵诗歌,回答问题: 诗中的“汉祖”指的是谁?
汉高祖刘邦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历史史 实?
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 立汉朝
《咏叹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 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 西灭无道秦。
回顾旧知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 长安 (历史上称西汉)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 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材料二:《汉书·食货志》云:“上乃下诏:赐民十二年 租税之半,明年,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景孝二年,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1、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出现如此景象的主要原因: ①秦的残暴统治 ②秦末战乱
3.汉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休养生息的含义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 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已达到恢复社会 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措施:减轻赋税和徭役。
材料三: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 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措施:重视“以德化民”
材料四: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 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景帝:针对笞刑, 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4. 结果: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优质课件

从这则财经新闻你可 汉初经济萧条 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政治 报道 财经 报道
公元前206年楚汉 战争开始
建立
楚汉战争结束 汉朝建立 公元前202年汉朝
人相食,死者过 半......
汉初经济萧条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 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
公元前206年楚汉 政治 战争开始
休养生息的原因 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 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 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 当务之急。 ②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 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 亡的经过,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具体措施:①卸甲归田;②劝民还乡;③释奴
A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C
)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新课导入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咏汉高祖(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为民;④十五税一。
影响: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
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
,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文景之治”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 材: (1)“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文景之治”的内容是什么? (3)“文景之治”的含义是什么?
“秦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我之所以得天下者何?”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西汉建立的时间:
开国皇帝: 刘邦——
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
都城: 长安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在今山东定陶境 内的汜水北岸登基称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二个统一王朝。王朝因刘邦的汉王封号而 称“汉朝”,初都洛阳,后迁长安。
汉高祖刘邦
“汉并天下”瓦当是西汉时期用于屋顶每行瓦片最末 端的建筑材料,出土于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你能说说 瓦当上有“汉并天下”四个字的原因吗?
材料: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 ——《汉书·贾山传》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秦朝: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轻罪重罚
汉朝:法律宽厚;刑罚减轻; 轻罪轻罚
孝文皇帝(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宫室、苑囿、车骑、 服御无所增益。
——班固《汉书·文帝纪》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 为省,毋烦民。
出身布衣的刘邦,因崛起 于乱世,对暴力法则在乱 世中的作用深信不疑,对 书生们奉为圭臬的《诗经》 《尚书》等学问非常蔑视。
经陆贾诘问,刘邦警醒地 认识到,虽然可以凭借军 事力量取得天下,却不能 凭借单纯的武力治理天下、 巩固自己的统治。
刘邦命陆贾著 书总结秦朝及 其他“古成败 之国”的经验 教训。
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 养民力,以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这四个字是为纪念刘邦打败 了项羽,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 统一了全国,建立汉朝。
“汉并天下”瓦当
思考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科书,说说汉初社会处 于什么样的境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境况。
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 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亡盖臧:没有可 盖、可藏之物,即无积畜、无剩余),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醇驷:四匹 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4版新教材)

C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____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C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了解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问题。熟知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
A
D
西汉的都城是______
A.咸阳 B.镐京 C.长安 D.洛邑下列皇帝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①汉景帝 ②汉高祖 ③汉武帝 ④汉文帝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的生活和再生产。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
定都:长安
休养生息政策
去兵还农
鼓励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
注重农业生产
进一步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汉初社会状况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封建王朝的治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一、西汉的建立
西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
刘启(前188年—前141年) 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继续实行 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 措施
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汉书倡·以景农帝为纪本第五》
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物资匮乏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背景:①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材料: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乡(向)使秦已并
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背汉景高:祖②认为吸言取之秦有朝理速。亡的教训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休养——休息保养 生息——人口繁殖
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后, 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 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 措施
①士兵还乡务农
“农,天下之大本也。……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
②释放奴婢为民
三、“文景之治” ➢ 经济发展的表现
【史料实证】根据以下图片,概括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长
安
城
平
面
示
意
图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帛画
商业:
手工业:纺织、漆器等有较大发展
富商大贾;长安城已初具
(纺织技术水平高超,丝织品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规模,布局规整;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4版新教材)

1 政治: 清明
文景之治
2 经济:发展 3 人民生活:安定
4 国力:增强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
【P47】
(3)对于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你有何感想:
①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关心农民 的疾苦; ②要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才会得 到人民的拥护。
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 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剩饭剩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 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不忘初心 民为本
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 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
国兴,民之所望 民兴,国之根本
【问题】西汉建立初期,百姓能马上 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吗?
材料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
--《史记》
译文:人民正常的农业生产被迫停止,发生了大 饥荒。一石米要五千钱,人民互相残杀。
材料2: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译文:贵为皇帝,竟然不能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 马匹,堂堂大将丞相,竟然只能乘坐牛车上朝。
汉 朝 陶 俑
击 鼓 说 唱
吹 箫 俑
俑
【从汉俑的表情上看,推测当时人的 生活幸福指数、社会的发展情况】
面带微笑,眉目舒展,几乎没有怒目而 视或痛苦的表情。可以推测汉代幸福指 数较高,同时社会安定。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陈胜、吴广 秦朝
起义
灭亡
楚汉 之争
西汉 建立
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前202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①重视农业,提倡以农为本 历史概念及意义
” “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②进一步减轻减轻徭役赋税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文景之治”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出现的第一个治世 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 2、认知提示: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 ——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
建 立 者:刘 邦
作用:增加农业劳动力,稳定民心,促进农业发展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这或许与汉景帝时期‘文景之治’的盛世背景有关联。
——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
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形势,你会怎么做?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汉书·食货志》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安居乐业
西汉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出现的第一个治世
第十五页,共17页。
汉阳陵陶俑(汉景帝)
“与秦始皇兵马俑冷酷的脸部表情比较,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 。这或许与汉景帝时期‘文景之治’的盛世背景有关联。也许正是” ‘文 景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幸福”,都被深深刻画到所有人的面孔上。”
第八页,共17页。
阅读课文
汉 文
回答问题
帝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
第九页,共17页。
①重视农业,提倡以农为本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
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
服,其具礼仪。
——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 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习题 含答案.doc

第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西汉的建立1.建立:刘邦于__________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_____。
2.社会状况: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__________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人民流离失所,__________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
如何恢复和发展________,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知识点休养生息政策1.目的:巩固__________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__________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措施: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__________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__________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__________生产,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注重__________生产。
3.结果:汉初的__________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__________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文景之治”1.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__________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__________税一;重视“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__________苛法;提倡__________治国,反对奢侈浮华;__________以身作则。
21 2.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__________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__________,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C.西晋 D.东晋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 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汉文帝和汉景帝:重视“以德化民”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2、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 C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西汉的建立 刘邦(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高祖像
休养生息政策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一片荒凉景 象。 是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破坏了社会经济。 (2)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 的政策(解甲归田、劝民还乡、 释奴为民和十五税一),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C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4、“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A )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 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 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பைடு நூலகம்课堂小结
西汉初建,民生凋敝,政权不稳
高祖吸取教训,稳定政权 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为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随堂演练
1、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C ) 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期间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治 措施?(至少举出3点)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西汉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社会经济非常繁荣。 汉高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田赋定为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秦朝的暴政;休养生息的政策。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材料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 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经济萧条。天子 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 车。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 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 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 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 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汉书·景帝纪第五》 非常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 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 民。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 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 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 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高祖刘邦
文景之治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1、“文景之治” 的具体措施(内容) 继续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提倡以农为本、“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 2、“文景之治” 的表现(含义):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 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 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 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
探究: “秦亡汉兴”的原因、启示。
原因:“秦亡汉兴”的根源在于秦朝实行暴政,苦役百姓。而汉朝 实行仁政,与民休息。 启示:实行暴政,不恤民情,则国家衰亡;实行仁政,关注民生, 则国家强盛。
人教部编 版西汉 建立和 “文景 之治”P PT课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