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基本农田与耕地有何区别
基本农田的概念
![基本农田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4f2b7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f.png)
基本农田的概念基本农田是指国家规定的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是国家重要的农业政策措施,对于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一、基本农田的概念基本农田是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有着较好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
基本农田的保护范围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其中以耕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二、基本农田的保护意义1、保障农业生产:基本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保护基本农田能够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维护生态环境:基本农田保护能够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保障水源、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的稳定和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保障粮食安全:基本农田保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保护和发展基本农田能够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1、划定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2、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管理: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管理,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基本农田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发展。
3、加大基本农田的保护投入: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投入,通过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四、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1、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不够广泛:目前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还不够广泛,有些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还存在不足。
2、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有些地区的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管和管理不到位,存在违规开垦等问题。
3、基本农田保护投入不足: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有些地区的保护投入不足,影响了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发展。
耕地知识点总结归纳
![耕地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33b6f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0.png)
耕地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耕地的定义耕地是指可以进行耕种和种植作物的土地。
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既可以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也可以用于种植经济作物,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耕地的分类1. 按照土地的利用方式,耕地可以分为种植耕地和草原耕地。
种植耕地主要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而草原耕地则主要用于放牧和草场的种植。
2. 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耕地可以分为平原耕地、丘陵耕地和山地耕地。
不同类型的耕地对于作物生长的条件和要求都有所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耕作方式和管理。
3. 根据土地的利用功能,耕地可以分为主产区耕地、水源区耕地和生态保护区耕地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耕地有着不同的利用和管理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
三、耕地的保护和管理1. 合理施肥。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但是如果施肥过量则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污染,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利用。
2. 良好的耕作习惯。
在农民们进行土地管理时,需要根据土地的性质和地理位置来采取相应的耕作措施。
比如在山地耕地上需要采取梯田种植和水土保持的措施,而在平原耕地上则需要进行适时的灌溉和排水工作。
3. 科学的轮作休耕。
轮作休耕是指在一些土地上进行合理的轮作,让土地有充分的休息和调整,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抗病虫害能力。
同时,轮作休耕也可以有效防止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4. 加强土地的防治工作。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的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对土地的防止退化和水土流失等工作,都需要不断加强,保障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四、耕地的合理利用1. 合理的种植结构。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们要根据土地的性质和地理位置来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
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
2. 科学的耕作措施。
在耕地管理中,农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耕作措施,包括合理的施肥、适时的灌溉和排水等,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
基本农田的概念
![基本农田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00843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1.png)
基本农田的概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田面积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业资源,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基本农田划定出来,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本文将介绍基本农田的概念、划定、保护等问题。
一、基本农田的概念基本农田是指国家确定的重要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指国家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保障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基本农田的划定基本农田划定是指对国家重要农业用地进行划分和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基本农田的划定应当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需求等因素进行确定。
同时,基本农田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 农用地的主体功能:基本农田应当以农业为主要用途,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 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基本农田应当具备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即土地用途长期稳定,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3. 土地资源的优越性:基本农田应当具备土地资源的优越性,即土地质量好、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
基本农田的划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同时,基本农田的划定应当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基本农田的保护基本农田保护是指采取措施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基本农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制定保护政策:国家应当制定保护政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2. 严格执法:加强执法力度,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3. 加强管理:加强基本农田的管理,对基本农田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基本农田档案。
4. 科学利用:合理利用基本农田,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 加强宣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基本农田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什么叫做基本农田
![什么叫做基本农田](https://img.taocdn.com/s3/m/ccb98e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4.png)
什么叫做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指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确定的用于种粮食、油、棉、麻、糖料、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耕地保护区。
在中国,基本农田是指为保障农民的粮食安全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对一定时期内不得用作其他用途的耕地。
其保护和管理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
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意义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衣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耕地资源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本农田是确保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
保护基本农田,不仅可以保持土地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维护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的经济安全。
因此,基本农田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的划定主要依据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农田改良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
一般来说,基本农田的划定应满足以下条件:土地肥力良好、产量潜力较高、有较好的水源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并且具有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划定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资源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
基本农田的保护主要通过立法和管理保护措施来实施。
除了法律法规的支持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的监测和评估体系,进行耕地承包经营管理,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保障基本农田的质量和数量。
基本农田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在现代化进程中,基本农田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城市化扩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恶化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和保护措施;•加强基本农田的管理和监测,对于违规占用或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提倡绿色种植、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对基本农田的依赖性;•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基本农田是维护农民生计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其保护与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现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求基本农田与耕地有何区别??
![求基本农田与耕地有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bee1a3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f.png)
求基本农田与耕地有何区别??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有以下特点:第一,基本农田有一定的时间性。
它由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组成。
所谓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永久性耕地”。
为了保障人们生存需要,这部分耕地是不能占用的。
所谓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规划为在一个阶段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耕地。
第二,基本农田是根据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
基本农田一般都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也就是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都称为基本农田。
耕地与基本农田的主要区别在于:耕地的概念比基本农田的概念要大,基本农田只是耕地的其中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部分耕地,并不是所有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一般而言,只有那些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才视为基本农田。
什么是自留地、口粮田、基本农田。
根据1962年发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人民公社60条”)的规定,当时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划出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分配给社员家庭作为自留地,长期不变,用于开展家庭副业生产。
目前国家没有规定取消自留地,但在一些地方,如在划农民宅基地时,规定要使用本户的自留地指标。
后来因实行家庭承包土地制度,也就没有必要再调整或补充自留地了。
口粮田是家庭承包农村土地的一种方式。
有些地方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更合理地配置土地生产资料,同时又为避免向其他农户秤谷买粮带来的矛盾,把承包地分成“劳力田”和“口粮田”,无劳力或劳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户只承包口粮田,不用承担农业税和征购任务。
基本农田与一般耕地的概念区别
![基本农田与一般耕地的概念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b134fe7910ef12d2af9e7ae.png)
基本农田与一般耕地的区别
基本农田属于耕地的一种,区别在于基本农田是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由各级人民政府划定范围,并指定特殊保护区域。
除基本农田及基本农田保护区之外的耕地,都属于一般耕地,包括规划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坡度大于25度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按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严格管理:
(一)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三)蔬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基本农田名词解释
![基本农田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d0fd2a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b.png)
基本农田名词解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开发利用愈发频繁,基本农田的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促进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有效利用,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从基本农田的定义、划定标准、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解释。
一、基本农田的定义基本农田是指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农业用地保护红线内,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农业用地中,耕地的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划定基本农田的标准划定基本农田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1. 土地质量标准基本农田必须是土地质量较好、耕地质量等级为Ⅲ类及以上的土地。
根据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排水条件等因素,对耕地进行分级,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
其中Ⅲ等以下的土地不纳入基本农田范围。
2. 农业生产标准基本农田必须是农业生产中必需的土地,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潜力。
耕地的农业生产潜力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土层深度、排水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
只有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潜力的耕地才能被划定为基本农田。
3. 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标准基本农田的划定还需要符合当地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基本农田具有重要的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不能随意调整或占用。
三、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划定基本农田范围各级政府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划定基本农田范围,并加强监管和执法,防止非法占用、破坏等行为。
2. 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3. 加强基本农田的管理和维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管理和维护,采取措施增加农民的收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 推进基本农田的有效利用基本农田的保护不仅仅是限制其使用,也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其有效利用。
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基本农田的多功能利用,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查说明
![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查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8f8953cb90d6c85ec3ac6f2.png)
占补平衡分析,要分两个步骤:首先是 按建设项目占补平衡情况的分析。比如:** 地区**县(市)2011年度建设占用耕地**亩, 与补充耕地项目完成国土资源部系统挂钩 的面积为**亩,其中,以前年度上图的耕地 储备库补充耕地面积**亩,今年变更上图的 新增补充耕地面积**亩,完成了占补平衡义 务,实现了“先补后占”;与本年度土地 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补充耕地**亩合计,实现 了全地区(县市)耕地占补平衡。
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查说明
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 张远
• 重要性: 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将作为耕地保护目标 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和数据基础。 • 主要任务: 结合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结构调整、灾毁等土地管理日常工作 情况,收集掌握耕地及基本农田变化管理 信息。按照土地变更调查的有关要求,整 理汇总形成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数 据和基本农田统计数据。
和田地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塔城地区 阿勒泰地区 石河子市
20.77
50.71 49.96 20.13 0.80
20.77
57.38 49.96 20.13 0.8
15.20
39.22 37.30 9.94 0.15
谢
谢!
2011年自治区补充耕地计划
单位:公顷
地、州、市名称 合计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吐鲁番地区 哈密地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阿克苏地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喀什地区 和田地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 塔城地区 阿勒泰地区 石河子市 补 充 耕 地 补 充 耕 地 义 务 5233 549 80 46 46 1000 76 100 600 30 600 200 1500 110 206 90 增 加 补 充 耕 地 任 务 10750 0 0 0 0 1518 372 849 1749 157 1937 611 1492 1470 595 0 15983 549 80 46 46 2518 448 949 2349 187 2537 811 2992 1580 801 90
耕地、农用地、基本农田、农用地转用及建设用地的区别附中国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耕地、农用地、基本农田、农用地转用及建设用地的区别附中国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e4f0ee2d15abe23492f4d0f.png)
耕地、农用地、基本农田、农用地转用及建设用地的区别1、耕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定,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整理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小于一米,北方宽小于两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耕地又可分为五种:①灌溉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②望天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③水浇地,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④旱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⑤菜地,指常年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大棚用地。
2、农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定,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分为下列五种: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3、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
一般来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老百姓称基本农田为“吃饭田”、“保命田”。
4、农用地转用农用地转用,是指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确定的农用地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及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后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行为。
农用地转用又称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内部之间的相互转换不属于农用地转用的范围。
5、建设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商业、工矿、仓储、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住宅、交通、水利设施、特殊用地等。
耕地认定标准
![耕地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91102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4.png)
耕地认定标准
耕地认定标准是国家对土地进行分类和评估的标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我国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地认定标准是根据土地的物理特征和农业生产需要制定的,国家将土地划分为一般农用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
而耕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拥有着极高的农业生产价值。
耕地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性质:耕地应具备一定的肥力和水源,有足够的土层厚度和透气性,适宜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2. 土地利用历史:对于新开垦的土地,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耕种和管理,以确保其具有耕地的基本属性。
3. 可利用条件:耕地应具备自然和人为条件,包括有可靠的灌溉设施和排水系统、适宜的气候和水文环境,以及一定的管理措施。
4. 经济效益:耕地在丰富我国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评估耕地时也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以上就是耕地认定标准的主要方面及要素,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城乡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繁荣。
因此,我们需要广泛宣传政府对于耕地保护的政策方针,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7bf88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b.png)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现状:只有实际利用作为农田的土地才能被认定为基本农田,其他任何用途的土地都不属于基本农田范畴。
2.土地质量:基本农田必须是土地质量较好、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不能是山、水、荒滩等无法种植农作物的地方。
3.地处重要农业区:基本农田一般集中在国家或地方规划的重要农业区,这些区域通常具有较好的气候、土地和水资源,使得它们最适合农业生产。
4.保护意义:基本农田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资源,需要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是比较严格和细致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和评估。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2871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d.png)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基本农田(Basic Farmland)是指在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具有农用价值的土地资源,是维护农村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认定基本农田的目的是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土地质量是基本农田认定的重要标准之一、基本农田应具有适宜的土壤质地、肥力和排水条件,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此外,农田的基础设施如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等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其次,地理位置也是基本农田认定的关键标准。
基本农田的地理位置应该便于农业生产、农民居住和农村经济发展。
通常情况下,认定为基本农田的地块应该在农村村庄周边或农田集聚区域,便于管理和利用。
最后,农业生产功能也是认定基本农田的重要标准。
这个标准主要考虑土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和农业资源利用的可能性。
农田的农业生产功能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和林业等,应该保证土地能够发挥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标准,还有一些细致的认定要求。
例如,基本农田的面积一般不超过规定的临界点。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田的临界点面积是有所区别的。
对于水稻田、小麦田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基本农田认定标准,一般比较严格,而对于果园、茶园等经济作物的基本农田认定则相对宽松。
此外,对于基本农田的认定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保和生态保护等相关政策要求。
在进行基本农田认定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综合评价,确保认定的基本农田在不损害环境和生态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的生产潜力。
综上所述,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包括土地质量、地理位置和农业生产功能等方面的考虑。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农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的需要。
关于耕地内涵与界定的思考
![关于耕地内涵与界定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fddc5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0.png)
关于耕地内涵与界定的思考摘要:一、耕地内涵的界定1.耕地的定义2.耕地与其他土地类型的区别3.耕地功能与作用二、耕地界定的思考1.我国耕地界定的现状2.耕地界定中的问题与挑战3.改进耕地界定的建议正文:关于耕地内涵与界定的思考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耕地的内涵与界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一、耕地内涵的界定(1)耕地的定义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历年开垦的新耕地、轮歇地、草场、林地、水域等。
耕地的主要特点是:表土肥沃、排水良好、适于农作物生长。
(2)耕地与其他土地类型的区别耕地与其他土地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肥力和水分条件。
耕地具有较好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地下水位,适宜种植农作物。
(3)耕地功能与作用耕地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耕地还具有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
二、耕地界定的思考(1)我国耕地界定的现状我国现行的耕地界定标准主要依据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耕地分为水田、旱地和其他耕地。
然而,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准确划分各类耕地的边界。
(2)耕地界定中的问题与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耕地的内涵与界定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耕地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中,部分耕地被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等。
(3)改进耕地界定的建议针对耕地界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完善耕地界定标准,充分考虑耕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2.建立动态调整的耕地界定机制,适应土地利用变化的新形势;3.强化耕地保护意识,提高耕地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总之,耕地内涵与界定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及对策探讨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7dd33ee647d27284a73511b.png)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新阶段,对于各项工作的要求都愈发严格。
而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我国的人地矛盾问题愈发突出,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加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政策内容,但是在当前发展环境之下,开展耕地和农田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也会大大提高。
一旦耕地和农田保护工作不到位,就会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挑战和危机,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和污染情况。
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极为不利。
详细阐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策略途径。
以此来供相关专业人士交流思考。
关键词:耕地;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对策耕地和基本农田是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建设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效果。
而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业发展和农业建设成为社会发展中较为轻视的部分,加之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飞速发展,将相关耕田和农田都有较大比例的占用。
长期下去极不利于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发展和保护,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也有着巨大的消极影响。
基于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引起重视,不断完善耕地和农田保护工作,促使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1 耕地和基础农田的基础概念耕地和基础农田是我国基本用地之一的用地,主要能够开展相关的农业建设工作的用地。
其实质上大体就是种植农作物的专业用地,但是其实际应用范围较广。
对于熟地、复垦土地、新兴开发土地,只要能够种植农作物、果树、其他树木就可以成为耕地和基础农田。
这一类用地,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用地,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耕地和基本农田进行保护工作的意义2.1生态保护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愈发加大对于城市的建设工作以及对相关资源的掠夺工作,以此来推动经济活力的提高。
但是,长期下去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因素,极不利于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化发展。
出现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沙漠化情况,水土流失严重这一类问题,而对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是进行这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什么是基本农田
![什么是基本农田](https://img.taocdn.com/s3/m/fb42fcd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b.png)
什么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指中国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的设立目的优先把城镇周边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严控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耕地尤其是对城市周边地区优质耕地的挤占,给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
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和管护,必须采取行政、法律、政策、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不断加强管理,实现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数量、生态的综合全面管护。
1、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作为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核心之一,承担着保护耕地精华部分的重要职能。
通过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完善巩固现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使之成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坚实基础。
2、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与各类规划相结合。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科学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专项规划等规划成果,在各类规划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使其能得以长久保护。
二是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成果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数据相结合。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必须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成果,将高等优级的耕地划入,同时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在精准地籍的基础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使永久基本农田落位准确,方便管理。
三是与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是国家投入较大的资金对田、水、路、林、村的全面改造,使整理的耕地达到优质高产良田的标准。
因此经过土地整理的耕地须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3、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
制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先优惠政策,并整合国土资源、农业综合开发、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惠农资金,建立永久基本农田补偿金制度。
4、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
拟定颁布“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积极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
同时建立信息系统,备案永久基本农田基础信息;建立公开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保护区坐标位置和保护政策;设立统一规范的界桩和保护标志;公开网络举报系统和举报电话。
基本农田的使用范围
![基本农田的使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3da3477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a.png)
基本农田的使用范围基本农田是指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农业用地,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基本农田的使用范围是指基本农田所涵盖的地理区域和具体用途。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基本农田的使用范围。
一、基本农田的地理范围基本农田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农村地区的耕地、田块、农田及其周边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是平坦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土壤肥沃、适宜种植作物。
在中国,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占据了广大的农业用地。
二、基本农田的农业用途基本农田的农业用途主要是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果树种植等农作物的种植。
其中,粮食种植是基本农田的主要用途,它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蔬菜种植和果树种植则为人们的饮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三、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利用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利用是国家农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保护基本农田意味着保持土地的农业生产功能,不随意转为其他用途。
利用基本农田则要求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这包括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基本农田的生态功能基本农田除了具备农业生产功能外,还具备重要的生态功能。
基本农田可以保持水土资源的稳定,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同时,基本农田还可以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基本农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五、基本农田的政策保障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基本农田,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明确规定基本农田的范围和使用方式。
同时,政府还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监管,禁止随意变更基本农田的用途。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六、基本农田的互补和协调发展基本农田的使用范围需要与其他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实现互补和协调发展。
例如,基本农田可以与农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的有机融合。
同时,基本农田的保护还需要与城市扩张、工业发展等规划相协调,避免基本农田被大规模占用或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有以下特点:第一,基本农田有一定的时间性。
它由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组成。
所谓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永久性耕地”。
为了保障人们生存需要,这部分耕地是不能占用的。
所谓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规划为在一个阶段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耕地。
第二,基本农田是根据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
基本农田一般都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也就是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都
称为基本农田。
耕地与基本农田的主要区别在于:耕地的概念比基本农田的概念要大,基本农田只是耕地的其中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
优质的那部分耕地,并不是所有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一般而言,只有那些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才视为基本农田。
什么是自留地、口粮田、基本农田。
根据1962年发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人民公社60条”)的规定,当时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划出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分配给社员家庭作为自留地,长期不变,用于开展家庭副业生产。
目前国家没有规定取消自留地,但在一些地方,如在划农民宅基地时,规定要使用本户的自留地指标。
后来因实行家庭承包土地制度,也就没有必要再调整或补充自留地了。
口粮田是家庭承包农村土地的一种方式。
有些地方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更合理地配置土地生产资料,同时又为避免向其他农户秤谷买粮带来的矛盾,把承包地分成“劳力田”和“口粮田”,无劳力或劳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户只承包口粮田,不用承担农业税和征购任务。
基本农田是国家为保持农业基本生产能力而对农村土地实行的一种保护制度,也可以说是一个保护区的概念。
土地法规定,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一)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
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三)蔬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区定界,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从上可见,自留田,口粮田,基本农田虽然都有一个田字,但却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
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某一块田有可能过去是自留田,现在是口粮田,同时又是基本农田。
一般农田从定义上来看,是指包括规划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坡度大于25度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