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学前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知识要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知识要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知识要点

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2)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2、研究婴儿感知觉经验的方法:(选择)

视觉偏好法(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偏好哪一种);

习惯化方法(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对刺激物不再做出反应。去习惯化:即婴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化后,随着另一个新刺的出现,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便立刻消失的现。);

诱发电位法(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励其看到刺激时脑电波的变化);

高振吸吮法(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其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3、出生后3周,婴儿能将视线集中在物体上;出生2个月的婴儿能够追随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出生3个月的婴儿能追随物体做圆周运动。

4、视敏度是指视觉精确地辨别细微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5、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颜色视觉与颜色的三个特性有关,即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选择)

6、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是皮肤感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7、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味觉偏爱。

8、知觉大小恒常性:是指不管物体离眼睛距离多远,及其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变化如何,都能够认识到物体的大小尺寸不会变化的能力。

9、从4岁开始,幼儿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5岁儿童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10、婴儿的视觉偏好:喜欢轮廓清楚的图形、喜欢有环形和有条形的图形、喜欢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喜欢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喜欢人脸多于其他图形、喜欢正常的人脸,不爱看眼鼻嘴位置歪曲的人脸。

第二课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课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 :抓握反射 • (二)视触的协调 • 5个月左右的孩子出现真正的触觉探索,视觉
和触觉协调活动发展。
• (三)被动抚触对婴幼儿发展 的好处
•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孩子 哭闹不停的时候,给以温暖的怀抱和轻柔的 抚触,可以很快让宝宝安静下来。
• 这是为什么呢? • 其实,这只是抚触诸多作用的其中一个。
1、幼儿园老师帮助幼儿认识方位时,要和实物对应 起来
2、幼儿园老师排练体操、舞蹈动作时要做“镜面示 范”
• 2、形状知觉 • (1)婴儿的形状知觉 • (2)幼儿的形状知觉 • 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认有先有后,
顺序是怎样的呢?
• 一般来说,顺序是:
★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
• 幼儿初期: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新生儿的视觉主要表现在对光的察觉和视线的 集中
观察一组数据,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4-5岁幼儿视力的平均距离是207.5cm 5-6岁幼儿视力的平均距离是270cm 6-7岁幼儿视力的平均距离是303cm
结论: 儿童的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
•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 讨论:如何知道儿童的视力水平? • 视力表 • 那么,用什么样的视力测试表呢? • 下面的视力测试表哪种更科学,为什么?
• 后来又发现,当视崖深度为26cm时,68% 的7—9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0—13个 月的婴儿则只有23%。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案例分析

我也要看

经常听到小可得妈妈批评他,这么大,都上幼儿园的孩子了,还总是穿错鞋子,我就不知道,你怎么就这么笨呢?左脚和右脚明明就不一样,穿反了肯定也很不舒服,你用眼睛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哪个应该穿左脚,哪个应该穿右脚。可是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你就这么准,一穿上就绝对是反的,怎么就穿不对一次呢?小可拿着鞋看来看去也看不懂怎么回事?小可还小,方位知觉还差,何况妈妈又没教他怎么观察,应该观察哪儿呀?

一、感知觉的基本知识

(一)关于感知觉的定义(讲解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二)感知觉的关系:

1、区别

2、联系:

(1)合称为感知觉

(2)感觉是构成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觉,但知觉比感觉复杂的多,不能把知觉归结为感觉的机械总和,各种感觉一经构成知觉,便会有机的发生联系,也就是说,知觉还反映事物个别属性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3、知觉的产生还会受到其它心理成分的影响。(树)

(三)种类

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知觉: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活动,把知觉划分为视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把知觉划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就是对事物的知觉,包括空间、时间、运动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知觉、自我知觉。

二、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渠道,是儿童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人估计,约有8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这个视觉感受传送给大脑的,对于婴幼儿来说,视觉的作用更为巨大,因为成人有时可以通过语言听觉获得信息,而婴幼儿很难做到

(完整版)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完整版)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对象与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双关图)
3)、影响因素:
双关图(一)
看到图中的婴儿?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知觉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对象的活动性 ➢对象的特征
2、主体因素: 需要、兴趣、目的、知识经验
从背景中分出知觉对象的影响因素
对象的活动性
对象的特征
先后对比
先后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所产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 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吃过甜食后再吃苹果,会感 到苹果发酸,吃过药后,再吃糖,糖更甜等。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 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
我觉得小明很善良 很真诚的的
3、根据知觉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分 正确的知觉、错觉
1)、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 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幻觉:虚幻的知觉。
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是对 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却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 现的虚幻知觉。
典 型 的 几 何 图 形 错 觉
(2)时间知觉
➢ 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 知觉。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学设计

导言

学前阶段是儿童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孩子们在这个时

期不仅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而且在感知觉方面也经历了许多的

变化和发展。感知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辨别和理

解能力的逐步形成和提高。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并

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一、视觉感知发展

视觉感知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通过视觉感知,

儿童能够观察和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在学前阶段,儿童视觉感知能力急剧发展,他们能够辨别各种颜色,并逐渐能够

识别出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针对学前儿童视觉感知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视觉感知游

戏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视觉感知能力。比如,利用卡片逐个展示不同

颜色、形状和大小,要求孩子们逐一辨别并说出它们的特征。这样

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观察和辨别不同的视觉信息,并提升他们的

视觉感知能力。

二、听觉感知发展

除了视觉感知,听觉感知也是学前儿童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

通过听觉感知,儿童能够听到和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从中获取信息。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

音调、音量和声音来源。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故事和游戏等形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听觉

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音调和音量的音乐,让孩子们

闭上眼睛尽可能准确地辨别出这些音乐。此外,也可以通过故事和

游戏来培养孩子们对声音来源的感知能力,比如让孩子们听到某个

声音后找出声音来源。

三、触觉感知发展

触觉感知是指通过皮肤接触对象来感知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

学前阶段,儿童的触觉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他们能够辨别不同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文格尔等的研究说明,4个月以内的婴儿 具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 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 别大小。
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 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 概括形状的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
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 到了系统化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 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 物体的属性。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 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 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 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 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鲍厄对50—60天的婴儿进行训练,结果 说明婴儿已形成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范兹的实验,说明婴儿已能区别两种水 同形状。
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 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 有深度知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促进学前儿童视觉发展的方法
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
为学前儿童提供多彩、多样的玩具、图书、绘画材料等, 激发他们对视觉元素的兴趣和感知。
开展视觉游戏活动
设计一些有趣的视觉游戏活动,如拼图、找不同、颜色分 类等,提高学前儿童的视觉注意力和辨别能力。
鼓励绘画和手工制作
绘画和手工制作是锻炼学前儿童视觉能力的好方法,可以 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创作,表达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设计一些听觉游戏,如“找声音来源”、 “分辨动物叫声”等,让儿童在游戏中锻 炼听觉能力。
确保学前儿童的听力健康,定期进行听力 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听力问题。
04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触觉是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皮肤上的感觉神经末梢来感 知外界物体的属性,如温度、压力和疼痛等。
3
个性化教育
针对每个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特点,提供个性化的 教育方案,以满足其特定需求。
利用感知觉发展规律,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
01
针对性设计
根据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最
大限度地促进其感知觉发展。
02
多感官参与
鼓励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提高感知觉的整合能力。
鼓励学前儿童参与日常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学前儿童参与一些需要运用 触觉的任务,如帮忙拿东西、整理玩具等,提高 他们的触觉能力。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 5岁—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能够运用各种 颜色调出所需的颜色。
• 6岁前的中国儿童喜欢亮度大的红、黄等色 ,性别差异不大。7-8岁是转折期
5岁幼儿能调出需要的颜色,准确说出各色的名称。
❖要注意到幼儿期儿童视敏度 发展的特点,来为他们创造 合适的学习条件。
例如:在制作教具和图片时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文字图 片要大些。
1、方位知觉的发生: 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空间定位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视觉定位
2、空间关系的掌握: • 上下(3岁)
• 前后(4岁) • 左右,以自我为中心(5岁)
• 左右,以他人为中心(7岁) 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镜面示范
请问下面的练习分别适合幼儿园哪个班的小朋友?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和培养


• 一、感知觉的概述
• (一)感知觉的概念 • (二)感知觉的关系 • (三)感知觉的种类
(一)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
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敏度的发展: • 1个月左右视力是相当于成人的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

这篇关于幼⼉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全,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童感知觉的早期发展

⼉童出⽣时各种感觉就已出现。新⽣⼉当饥饿、⾝体不舒服时就啼哭,吃饱、⾝体安适就熟睡,这表明机体觉已经发⽣作⽤。当⽪肤受到冷、热、触等刺激会引起哭叫、吮吸、眨眼、抓握等反应,标志肤觉也已存在。新⽣⼉的味觉和嗅觉也较早发⽣,对不同的味道或强烈的⽓味已有明显的反应。

视觉和听觉在⼉童出⽣时也已出现,如受到强光就眨眼,周围发⽣巨响便惊哭。

新⽣⼉在出⽣后第九天就出现第⼀个⾃然条件反射,即在被抱成哺乳姿势⽽未开始喂乳时,就出现寻觅*和张嘴吮吸等反应,很明显,这是对运动觉、平衡觉、触觉⼏种感觉刺激所构成的复合刺激的反应,既表明运动觉、平衡觉等感觉已经产⽣,也标志着知觉的形成。知觉正是对由复合刺激构成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婴⼉期内,各种感觉在⽣活实践中发展着,⽽且⼏种感觉逐渐能协调活动。例如,视觉、运动觉和肤觉协同活动,从⽽双⼿和双眼可以协调活动,可以⾃如地抓握,看到⽪球滚⾛便会转过⾝体寻找。⽽随着⾔语的发展,⼉童的感知能⼒⽇益提⾼,能更好地感知世界。进⼊幼⼉前期后,⼉童动作的发展使他们便于抓弄物体,认识物体,也使他们⾃由⾏动,扩⼤了认识范围,促进了认识能⼒。他们可以感知⼀些物体的⼤⼩、形状、颜⾊等属性,还能说出⼀些属性的语词。幼⼉前期⼉童对⾃⼰、对别⼈都开始注意,他们的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都在发展中。尤其托⼉所的集体教养,更能积极促进⼉童感觉和知觉的迅速发展。

⼆、幼⼉感知觉的发展

幼⼉的感觉和知觉处在迅速发展中。幼⼉期,分析器的外周部分即各种感受器业已发展完善,相应的神经中枢部分正在继续发展,为幼⼉感知觉的发展提供了⽣理前提。幼⼉园有计划进⾏的感知觉培养,更直接促进了幼⼉各种感觉与知觉的继续完善。他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种主要感觉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社会知觉和观察等知觉⽅⾯都有发展。

学前儿童生理与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生理与感知觉的发展
1.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 幼儿从两岁起,虽然他们身体成长的速度已经慢下来,
此阶段的幼儿,每年的身高增长5~7.5厘米,而体重 大约增加3千克。 一般来说,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和体重方面的平均差异 在学前期有所增加,虽然这种差异相对较 小,但就 平均水平来看,学前期的男孩长得比女孩更高、更重。
幼儿的身体生长发
距离知觉
距离(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或三维知觉,是对 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 对距离的知觉。
什么是视崖实验?
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感知时间的媒介
儿童起初感知时间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依 靠对吃奶的时间形成条件反射),以后逐渐学习借 助于某种生活经验(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事件 等)和环境信息(自然界的变化等) 反映时间,到 了幼儿晚期,他们已经知道“昨天”“今天”“明 天”,也能辨别“前天”“后天”“大 后天”等。
1.身高体重的变化 婴儿在出生的两年内,身体的生长非常迅速,不管是身 高还是体重,增长速度都很惊人。 新生儿一般身高为 50.5厘米左右,体重为3~3.5千克。 婴儿在出生的3个月内,体重每天增加25克左右,身高 每月增长2.5~3.0厘米; 1岁时体重增加到出生时的3倍(9.5~10千克)。身高 可以达到出生时的 1.5倍; 2岁时身高大约已经达到了其最终身高的一半,体重大 约可达到出生时的4倍,为12~14千克。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无论从动物心理发生的角度,还是从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感知觉都是最早 出现的心理现象 (二)感知觉是婴儿期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感知觉是婴儿期以前(约2岁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们认 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两岁以后,语言、思维等心理现象出现,儿童的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 整个幼儿期,控制系统在认知结构中并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感知系统仍然是儿 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二、听觉的发展
1、纯音听觉 出生后的新生儿就能够感受外部世界的声音。婴幼 儿的听觉敏度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其水平要在正常 成人之下。儿童对音高差异的感受能力在第8个月 时就表现出来了,但远不如成人精细,此后,这种 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2、语音听觉 学前儿童的语音听觉处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我国学 者张劲松等人对幼儿的语音听觉进行了研究,结果 发现,对于3岁以上幼儿,女孩的语音辨别能力比 男孩好,大年龄组幼儿的语音辨别能力显著高于低 年龄组;语音辨别能力在 2~ 3岁之间提高最为明 显,语音辨别能力与年龄、语言水平和记忆水平呈 显著正相关,与发音准确性呈正相关。
儿童早期就具备了对物体形状和几何图形的分辨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范 茨通过设计“注视箱”发现儿童对各模式注视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复 杂程度越高的图形,注视的时间越长。
范茨的注视箱
一分钟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验中平均注视的时间(秒)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2、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1)空间知觉: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
的知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4)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
14
-
15
-
5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整体(事物全貌)
的反映。 联系:
1、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3、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成为知觉
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二、听觉的发展 1、纯音听觉 ❖婴幼儿的听觉敏度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其水平要在正常成人之下。 ❖在第八个月时,儿童出现对音高差异的感受能力,并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不断提高。 ❖儿童听觉定位的发展成U型路线。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2、语音听觉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已经能辨别言语和非言语。 ❖三岁以上幼儿的语音辨别能力在性别、年龄方面存在差异。 ❖语音听觉的偏好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一、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指儿童将视觉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现象。 2、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在认知和感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在幼儿期,他们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这对于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至

关重要。以下是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过程的详细描述,超过1200字。

0至3个月:感觉觉醒和反射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幼儿的感知觉尚未完全发展。他们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的刺激。刚出生的婴儿对声音、亮光和触摸作

出反应,并会展示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牵引反射和吮吸反射。此时,

他们正在建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

3至6个月:触摸和物体知觉

当幼儿进入3至6个月的阶段时,他们的触觉感知觉发展得更加明显。他们会用手触摸周围的物体,并开始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纹理产生兴趣。他们还能够逐渐学会通过抓握和摆弄物体来探索它们。幼儿还会开始对自

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有更明确的认识,能够自主地将手放到嘴巴中去。

6至12个月:视觉和空间感知

在6至12个月的阶段,婴儿的视觉感知发展非常迅速。他们开始能

够准确地追踪物体的运动,并对远近物体的差异产生兴趣。他们还能够通

过视觉和触摸的组合来确定物体的特征。此时,他们还能够识别自己和他

人的面部表情,并对视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12至18个月:语言和听觉发展

在12至18个月的阶段,幼儿开始发展语言和听觉的能力。他们能够

听懂简单的指令,并开始模仿并发出一些简单的语音。他们对声音和音乐

的感知也更加敏感,能够感受到节奏和音高的差异。此时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并能够通过语言和声音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18至24个月:空间和时间感知

在18至24个月的阶段,幼儿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开始发展。他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并对大小和形状有更好的理解。他们还能够开始理解一些时间的概念,如昨天、今天和明天。此时他们还能够逐渐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空间和时间词汇。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是指孩子在早期阶段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逐渐形成和发展过程。感知觉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

在感觉期,学前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声音、光线、颜色等感觉信息,并逐渐学会区分不同的感觉刺激。他们会通过触摸、品尝、嗅闻等方式来感知和认识世界。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的物体来感知它们的质地和温度,通过嗅闻花朵的香气来认识不同的花种。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还比较简单,主要是在感觉刺激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事物的感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进入认知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和解释事物。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一只鸟儿飞翔的方式来认识鸟类的特点和行为习惯。此外,学前儿童在认知期还会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分类和排序能力,能够将事物进行归类和顺序排列。例如,他们可以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或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学前儿童进入概念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

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他们能够通过推理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颜色的花朵,理解颜色的概念;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理解形状的概念。在概念期,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已经相对成熟,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三个主要阶段。在感觉期,他们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在认知期,他们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在概念期,他们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这些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每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理解和关注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对于提供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环境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前心理学 (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 (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二)听觉的发展
1.听觉的发生 一百年前,儿童心理学家普莱尔曾 提出“所有婴儿刚刚生下来时都是耳聋” 的看法。但是最新的生理心理学实验表 明,处于妊娠期第20周的胎儿已经具备 了听觉能力,到25周时,胎儿的感觉器 官基本成熟,并且能对声音刺激做出动 作反应,还可以根据不同声调、不同强 度和不同的持续时间做出不同的反应。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六)平衡觉的发展
平衡觉又称静觉,是由于人体重力方向发生变化刺激前庭感受器而产 生的感觉。它和人体的位臵、身体的平衡状态密切相关,人们对自身头部 和身体的移动、上下升降以及翻身、倒臵等运动的辨别,都是依靠平衡觉 进行的。平衡觉对保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乘船、乘车、乘飞 机和跳伞、跳水的时候。当前庭器官受强烈刺激时,会产生恶心、呕吐等 现象,如晕船或晕车等。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于骨架和中枢(脊髓)神经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 规管组成辨识神经体系,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平衡。学前儿童这 种能力的发展是从母体的胎位变化开始的,初生儿由平躺、翻身、七坐八 爬,直至站立起来,进而能够灵活地运动大小肌肉,都是在平衡觉的调节 下进行的。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的敏锐程度,也就是人们 平常所说的视力,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 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学龄前 儿童的视觉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视敏度会 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长发育至成人水平。 在儿童常患的眼疾中,弱视是一种严重 影响他们视觉功能的疾病,患弱视的儿童, 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事物,不能完成精细 的动作,也不能准确判断自己所处的空间位 臵。儿童的弱视是可以治疗的,根据有关研 究和实验,3―5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 12岁以后弱视已经趋于稳定,将很难治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
开篇名言 对所有的人来说,思想和行为都源
于一个出处,这个出处就感觉。
(罗马)爱比克泰德
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案例分析
在一次语言活动《三只小猪》中,张老师给孩子们讲 “三只小猪”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 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教具播放故事图片。张老师 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情节,一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同 时还配以夸张形象的角色配音。
知觉的恒常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与发展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视觉的发生与发展
1.婴儿视觉的发生
婴幼儿一出世就有了某些视觉活动。比如眨 眼反应。
2.视觉集中
视觉集中是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 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
出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几乎
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睡觉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出现幻觉
一、什么是感知觉
(一)感觉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二)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
(4)阈下刺激的心理效应 当刺激强度低于阈限时,我们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
,但它还是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二)感觉的特性
2.感受性的变化 (1)感觉适应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二)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绝对感觉阈限。 感官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通常我们将能觉察差异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称差
别阈限,能够觉察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差别 感受性。
当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明适应、暗适应:进电影院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肤觉适应:抗冻的日本小孩 听觉适应:小区里的卡拉OK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二)感觉的特性
2.感受性的变化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 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四)知觉的特性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用过去 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 解,并以概念的形式标示出来。
知觉的理解性
不可能图形 隐匿图形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四)知觉的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 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 常、形状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
知觉的选择性
你看到一个老 头还是一群人?
你能看到三张脸 吗?
你看到的是奖杯 还是人脸?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四)知觉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
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 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 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想一想,为什么张老师要以这样的方 式来讲述故事呢?这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哪 些方面有关系?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知觉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感觉剥夺实验
赫布和贝克斯顿在
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
的感觉剥夺研究,募
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
为参加实验的人。
观察窗
志愿者每天躺在
床上睡觉,并有每天
20美元的酬劳。他们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一)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肤觉、味觉和嗅觉 感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痛觉
本体感觉——运动觉、平衡觉
人的八种感觉
【想一想】
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 鱼之厕久而不闻其臭。”、“盲人视觉能力能 力丧失,听觉、触觉能力特别发达。”、“从 楼顶看人并未将其知觉小矮人。”、“万绿丛 中一点红好找,一只青蛙难寻?
3.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物体在形体上最小差 异的能力,俗称“视力”。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视觉的发生与发展
2.视觉集中
出生后2~3周内,眼肌不能很好地协调运动 出生后3周,能将视线集中在物体上 出生2个月,能够追随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 3个月,能追随物体做圆周运动 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逐渐增加,能够注视距离较远的物体,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二)感觉的特性
2.感受性的变化 (4)联觉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红、橙、黄——温暖感、接近感、沉重感 兰、青、紫——寒冷感、深远感、轻快感 视味联觉——红色更甜,无色不甜
如:温暖的色彩,尖锐的声音等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三)知觉的分类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的大小、形状、立体
同时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黑白对比、月朗星稀 先后对比:先吃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是酸的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二)感觉的特性
2.感受性的变化 (3)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之 间发生相互影响,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过烫的食物会破坏人的美味,噪声会降低人的视 觉感受性,轻微的音乐减轻人的疼痛。
(二)知觉
•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整体属性的反映。
一、什么是感知觉
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感官

形状
颜色

大小
滋味

气味

质地
肤觉 嗅觉
味觉
视觉
重量
皮肤
温度
整体属性
知觉
一、什么是感知觉
(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感觉
知觉
个别属性的反映
整体属性的反映
低级阶段
高级阶段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和远近等的知觉。
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
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想一想】
为什么在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中需要配 上教学挂图或者表示角色的动物玩具?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四)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在某一瞬间,人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
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 就是选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