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一、市情基本概貌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东南麓,地处闽、浙、赣3省的结合部,与省内外17个县(市)毗邻,介于东经117°—119°,北纬26°39′—28°20′,俗称闽北。辖1区(延平)、4市(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5县(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共有44个乡、71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136个社区委员会、69个居民委员会、1632个村委会。2008年实有户籍总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万人。

我市区位独特。为福建沿海通向内陆省份的走廊,是建设海峡两岸繁荣带的重要延伸地区,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绿色腹地,在对外农业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境内交通便利。武夷山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航线27条,国际航线2条,已设立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并规划为海峡两岸“三通”的航空港之一;南平、武夷山海关边检口岸投入使用;鹰厦、外福和横南三条铁路贯穿境内7县(市、区),南连福、厦,北结浙、赣;205、316国道和南武路等省、市、县道,形成纵横交错公路网;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建成通车,从南平至省城福州只需2个半小时;南浦高速公路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并与衢州沪瑞高速公路相连,使我市通往杭州、金华、上海等地行程大大缩短。内河航运里程近600公里,500吨级轮船从市区可直抵福州马尾港。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相配套的立体交通体系。

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均气温17—19℃,无霜期250—280天,年降雨量1750—1900毫米,年日照1700—2000小时,年总积温6633℃,平均相对湿度79—82%。

土地资源丰富。闽北山多地广,全市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折合3945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其中丘陵山地3167万亩,占80.3%;耕地308.9万亩,占7.8%;水面及村庄、道路470万亩,占11.8%。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乡村人均拥有山地13.79亩、耕地1.34亩,均居全省首位。

水利条件较佳。境内溪河众多,水系发达,为闽江的发源地,有一江(闽江)二溪(富屯溪、建溪)贯流其中,集水面积4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闽江、富屯溪、建溪、金溪、南浦溪、松溪和沙溪8条,50平方公里以上溪流176条。地表年径流量2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8834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力理论蕴藏量387万千瓦,可装机容量154.4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地方开发的水电站781座,装机总容量42万千瓦;境内的水口、沙溪口电站,装机170万千瓦,全市10县(市)都实现与华东和省电网并网。

生物种类繁多。据初步考察,有植物3000多种,已定名1800多种,其中野生饲料植物110多种,地衣、厥类360多种;食用菌、药用菌和真菌400多种。先后建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和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

名胜风景独好。主要名胜风景区有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旅游渡假区和自然保护区,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建瓯归宗岩、万木林保护区,南平九峰山、延平湖和茫荡山,松溪湛庐山,浦城浮盖山,政和洞宫山等,构成“大武夷”旅游圈。特别是融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旅游渡假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一体的武夷山,1998年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世遗名录。

二、农业基础条件

土地潜力:耕地多、水面大,耕地308.9万亩,其中水田292.2万亩;可利用草山草坡368万亩,山塘水库面积31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好,有效灌溉面积21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32万亩。中低产田园多,现有中低产田近百万亩,低产茶、果园约30万亩。有80万亩单季稻田可发展再生稻,有冬闲田180万亩,开发潜力大。

劳力富足:乡村劳动年龄内人口125万个,其中主要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员72万个,从事其他行业人员22万个。外出乡村从业人员31万人。

物产丰富:农副产品琳琅满目,粮食以稻谷为主,马铃薯、甘薯、玉米、大豆、栗、旱稻等多种粮食作物,粮食总产、提供商品粮和粮食净调出,均居全省首位;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花生、芝麻、烤烟、果蔗、莲子、蔬菜、果用瓜、薏米、药材等,烤烟、油菜籽、莲子、果蔗、薏米、蔬菜、果用瓜等为大宗和名优经作产品;蔬菜成为农业重点产业,品种繁多,四季皆有,主要有大白菜、夏阳白菜、包菜、菜瓜类、西红柿、青椒、茄子、芋子、淮山、青豆类、萝卜、苦瓜等,名优品种有荷兰豆、紫花菜、珍

珠苦瓜、早芋、淮山等;食用菌为农业五大(粮食、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重点产业之一,以香菇、蘑菇、木耳为主,灵芝、竹荪、草菇、金针菇、猴头菇、姬松茸、灰树花等多种菌类,有花菇、红菇、真姬菇、榆黄磨、金耳、茶薪菇、鸡腿菇等珍稀食用菌;茶叶是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主要创汇产品,有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5大类,名茶茗品有大红袍、四大名丛、武夷肉桂、岩水仙、闽北水仙、政和花茶、九龙翠芽、小种红茶、白毫银针、蒸青绿茶等;干鲜果主要有柑桔、锥栗、板栗、柰、梨、柚、杨梅、葡萄等。是我省柑桔、锥栗、油柰、杨梅、葡萄生产的主产区。

农化水平:200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0万千瓦,机耕面积154万亩;乡村累计建成小型高效沼气池3.39万口,总容积达27.1万m3;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46万吨,其中氮肥15万吨,磷肥7万吨,钾肥8万吨,复合肥16万吨;使用农膜0.4万吨,农药2.5万吨,农用柴油5.1万吨。

技术力量:上与农业部联系密切,受省农业厅业务指导,市政府赋予综合管理种植业农垦管理的职能,下对县(市)农业局,纵伸乡(镇)“三站”(即乡镇农技站、经管站、经作站,现农“三站”隶属县市农办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管理)到基层,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现已形成市、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良种引进繁育、病虫疫病防治、农村经营管理为主的4大技术服务体系;乡村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为主,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为辅的“一主两辅”农技推广体系。全市有市、县、乡技术推广机构396个,其中市县两级110个,全市共有国家各类农业技术干部1991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09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750人;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