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第一讲
《西方文学理论》 PPT 1.导言
西方文学理论与西方美学史、西方艺术理论
西方美学史是以西方历史上的美学观与文学艺术作品中 的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的。
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那么不仅包括西方与艺术有关 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还包括艺术品、艺术创造、艺术欣 赏、艺术生产与艺术管理等的研究。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 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开展的深广背 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 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 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
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 现实主义大师。〞“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 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 〞“围绕着这幅中心图画,他汇编了一部完整的法国社会的历史, 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 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 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 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 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 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 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 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 点中的矛盾,确实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 矛盾条件的镜子。〞
根本问题
研究重心或问题视域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在文学活动中 就没有根本的问题维度,亦不意味着在文学理论研究中 没有根本的问题视域。这个根本问题就是文学与现实的 关系,它也正是本书要梳理的西方文论的根本开展线索。
西方文论 第1讲 古希腊文论ppt课件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9
4、亚里斯多德的主要文论思想 ①文艺的本质 A、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摹仿
与柏拉图一样,亚里斯多德也主张文艺的本质在于摹仿。然而,从哲学世界观 来看,后者的摹仿说与前者有着实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见教材 P29-30) B、文艺摹仿比现实更真实 ——“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 C、文艺摹仿的真谛在于“合情合理”的创造
11
B、悲剧情节比悲剧人物性格更为重要 ——“悲剧是为了摹仿行动,才去摹仿行动中的人”
C、悲剧冲突的本质 ——“过失说”(不知而误犯)
D、悲剧的社会功能 ——“陶冶或净化说”(“卡塔西斯说”)
12
7
总结: 柏拉图的两种文艺观——
一种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艺活动;另一种是在神灵附体并唤起理式回忆的 条件下产生的文艺活动。 两种文艺观给后世文论提供的主要启示—— 文学反映论方面 文学创作论方面
8
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 1、生平简介 求学阶段(20年):“学院之灵” 君师阶段(9年):“太子太傅” 授业阶段(15年):“逍遥学派” 2、百科全书式的智者 3、文艺思想的代表作
——理想国不需要文艺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4
4、柏拉图的主要文论思想 ①基于理式论的摹仿说
理式:超时空、非物质、非意识且永恒不灭的“本体”。它决定着现实世界的 一切,而现实世界则只是其影子。 文艺的本质:文艺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他以三种床(“床喻”) 对此作出说明。 摹仿说的哲学本质:客观唯心主义。 摹仿说的文论价值:反映论(镜子说)
6
③文艺的灵感说 柏拉图虽然从哲学和政治理念上否定文艺,但对文艺活动本身又是深有体会的, “灵感说”的提出即源于此。 诗人灵感的由来源于“神灵附体”,其具体表现是心灵的迷狂状态。即是说, 只有诗神附体于诗人的心中,后者才能产生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特殊心境, 好诗由此得以出炉。(反问:好诗的出炉难道仅凭迷狂?) 灵感说的实质:诗人之灵魂对充满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西方文论导读
三、雅各布逊:
• • 雅各布逊:(1896—1982)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奠基人。 191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随后任莫斯科戏剧学院俄语教授; 1920年移居布拉格,1933年任教于捷克马萨里克大学,1939 年流亡北欧,1940年定居美国并加入美国籍,执教于著名的 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任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文学及普通语言 学教授。其学术经历分为俄国形式主义时期、捷克结构主义 时期及美国结构主义时期。 布拉格学派之父:1926年与穆卡洛夫斯基等创立布拉格学 派,1928年在海牙举行的第一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上,与日内 瓦学派合作制订了一个结构和功能语言学纲领。把音位学作 为一种模式来分析诗性语言。 1960年之后,又成为巴黎先锋派文学理论社团“太剀尔” 杂志的撰稿人。
• 3.研究方法: •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a.内部研究:文学的文学性。把文学与其它事物 加以区分,把文学研究与其它研究加以区分。 (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 • 学院派文艺学研究现状:现实主义理论与象征 主义理论(哲学的、宗教的、心理学的、历史的 解释)。 • 科学性问题 • b.形式主义。对内容,对所指的完全否定。
• c.文学本质研究: • 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 文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 “艺术永远独立于生活,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 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什克洛夫斯基) • “诗歌性表现在哪里?表现在词使人感觉到是词, 而不只是所指对象的表示者或者情绪的发作,表现在 词和词序、词义及其外部和内部形式,不只是无区别 的现实引指,表现在获得了自身的分量与意义。” (雅各布逊) • 艺术实际上是游戏性的,并不与固定的意义相联 系。词就是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它的音响的经验和物 质性和具体性。无意义词语是任何艺术结构力求达到 的理想境界。(艾亨鲍姆) •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
【第一讲】前柏拉图美学思想——从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约前6世纪到前5世纪)一、西方古代文明三大形态(一)希腊文明:工商业社会,城邦制,哲学发达(从米利都学派到智慧王朝),文艺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为特点。
(二)希腊化文明:经济形态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王国制,科学发达(亚历山大里亚),文艺上缺乏创新。
(三)罗马文明:农业社会,共和制和帝国制,政治学发达(罗马法),文艺在共和向帝国转型时出现黄金时代。
二、美学上的三大流派(一)美的客观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美学,主张“美在和谐”。
(二)美的主客观统一说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艺术美学,主张“模仿自然”。
(三)美的主观说苏格拉底的伦理美学,主张“美即功利”。
三、自然美学创始者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500),其学派综合了哲学、宗教和政治,该学派自创立起到公元4世纪一直很活跃,其贡献主要在数学方面(如几何学中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黄金分割比例等)。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宇宙的基元,整个宇宙是由数组成的,没有数就没有宇宙,这一观点又被称为唯数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即建立在唯数论的基础上,认为:(一)音乐的美在于数的和谐。
毕氏本人发现音乐的质的差别是由发音体的量即频率的差别所决定的,认为最和谐的音调的频率的比例是1:2:3:4,3:2的五音度和4:3的四音度比不上2:1的八音度,看中4和10。
(二)宇宙中存在天体音乐。
毕氏认为天体音乐跟天体运动的速度和天体之间的距离都有关系,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在天体音乐上是全音程,从月球到水星是半音程,普通人之所以听不到天体音乐是因为“大音希声”,不少后世科学家如克普勒认同其观点。
(三)音乐有净化灵魂的功用。
毕氏认为人间音乐是模仿天体音乐的,人的心灵对应于外部的大宇宙乃是一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是同类相应的,因此人间音乐之于人类同天体音乐之于大宇宙。
四、艺术美学古希腊人对艺术的认识经历了从神话式的观点到散文式的观点的转变。
《西方文论教程》教学课件 第一章 古希腊文论
三、诗为迷狂说
如果没有缪斯的迷狂,单想凭技巧便成为一个名副 其实的诗人,那么无论谁去敲诗的大门,都注定要 被挡在门外。神智清醒的人所写的诗,遇到迷狂中 人的诗,便黯然无光了。[1]
[1] Plato, Phaedrus, 245a. J. Cooper and D. Hutchinson ed. Plato: Complete Works, Indianapolis: Hackete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1] Plato, Ion, 543b. J. Cooper and D. Hutchinson ed. Plato: Complete Works, Indianapolis: Hackete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诗人迷狂系代神所言,是柏拉图对后代影响深 远的著名诗学思想。这是说,诗人描述人类的 崇高行为,一如伊安之吟诵荷马,不是凭借艺 术的规那么,而是为缪斯所迫。这是一种迫不 及待,非得一吐为快的迷狂。至于神何以要剥 夺诗人的正常理智,苏格拉底的解释是,原因 在于神想使听众明白,诗人在恍惚迷狂之间发 布这些至尊无价的言词时,已经失去了常人的 理智,所以真正说话的是神,我们是通过诗人 在清楚聆听神的话语。另外,诗人创作不是凭 借技艺,而是迷狂中代神所言使然。
画家的名称是模仿者,诗人也是模仿者,就像所有的 模仿者一样,他们和真理是隔了两层。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说,从荷马以降的所有诗人, 都只是模仿者,他们模拟德行或者诸如此类东西 的形象,而永远不达真理。如前所见,诗人和画 家一样,他对做鞋的手艺一窍不通,却能有模有 样画出画家的形象。他的画只能取悦那些同他见 识相当的人,他们完全是根据色彩和形状来作出 判断。[1]
西方文论 第一节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对西方文论的源头及其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对柏拉图以前的理论脉络有所认识,从而掌握一种基本的参照点,更深刻地体会后世西方文论发展的思想动因。
本节是以“美”、“艺术”、“摹仿”、“净化”或者“宣泄”等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为线索,帮助学习者了解古典西方文论之问题领域的由来。
一、关于“美”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曾谈到“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古老争论”。
这一争论的实质,是诗人和哲学家都认为惟有自己才能解释世界的意义。
可见从最古老的意义上说,文学并不只是要提供审美的享受,古希腊文学犹如希伯来人的《圣经》一样,包含着远古初民全部的历史、伦理、教化,包含着他们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和认识。
也许只有在这时,诗人才可能像雪莱《诗辩》所说,兼具“预言家和立法者”的职能。
乃至后世有许多学者认为:西方的美学和文论,就产生于诗歌与哲学之争。
早期希腊人对“美”的界说,是相当宽泛的。
公元前6世纪就有这样的诗句:“美是令人愉悦的”。
这可以从“美”的本质的方面,连及后世种种关于“美感”的论说。
德尔斐神庙的预言者则说:“最多的正是最美的”。
这也许同古希腊“一是一切、一切是一”的思辨相应,暗示了西方人由“多”而“一”的总体思路。
公元前6世纪的著名诗人萨福还说过:“长得美只是外表美,而品德出众也是美的”。
由此引申出内在美德的观念,最终使美与善合一。
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专指艺术的美(kalos)。
它在诗歌的意义上可以翻译为魅力(charities),在造型艺术的领域就成为对称(symmetry),从修辞学的角度则被称作和谐(harmony)。
因此可以说,希腊人后来对文学艺术之美的不同讨论,都已经潜在于他们最初的“美”的概念之中。
二、关于“艺术”希腊文的“艺术”(techne),显然含有“技术”(technique)的意味。
它是泛指人类的创造活动,所以建筑、木工、纺织等等本来就是“艺术”的一部分;而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在欧洲语言中常常要以“美的艺术”来表达(比如英文的Fine Arts)。
第1讲,西方文论
一、课程简介
• 本课程主要介绍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课程目的是 帮助英语专业学生: 1)初步了解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 理论流派的核心观点; 2)提高学生英美文学阅读与欣赏能力; 3)为今后的英美文学研究以及文学翻译研究打下坚 实的理论基础。 考试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等。 期末试卷分值占70%,平时成绩占30%。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
作家、作品、世界和读者四要素: • 1. 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 2.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 3.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 4.作品与作品的关系
1912从古至今的各种文论或强调作家,或突出读者,或 侧重作品,从而形成文论的各种流派。
艾布拉姆斯对文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文学的四个构成部分。 他用图示来表示: 世界 文本 作者 读者 艾布拉姆斯把文学理论分成四大部分。文本与世界的关系构成他 称之为模仿的理论,也就是普遍认为的诗歌(文学艺术)模仿自然(客观 世界)。文本与读者的关系构成他所谓的实用理论,也就是诗歌的教 化与愉悦功能。文本与作者的关系构成表现理论,也就是诗歌表现诗 人的理想信念和永恒的普世价值。而抛开文本与作者、与世界、与读 者的关系,仅仅关注文本自身的构成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内部关系,构 成了客观理论。客观理论也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以 及此后的结构主义批评所倡导的理论。
• 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 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 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以及 其他哲学问题。 • 所谓科学主义则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方法、原 则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 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 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是主 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西方文论课件
第一章:绪论——西方文论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西方文论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文学理论的历史就是人们的文学观念的演进史。
文学活动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即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文艺思潮的研究等。
批评和研究的展开不能离开特定的文学观。
即批评的标准。
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的文学观念,就成为文论的历史。
我们这里要研究的是西方人文学观念的演进史。
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与七个不同历史时期。
一、先看两个阶段的情况两个大的阶段即传统西方文论和现代西方文论。
这个分界线基本上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约在1890—1915年之间)。
其依据是欧美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对现代主义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界线的划分(见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
西方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相比较,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传统文论早期的摹仿说、实用说(即古典主义,如古罗马贺拉斯、十八世纪英国批评家菲利普·悉尼、理查德·赫德、塞缪尔·约翰逊等),后来的表现说(即浪漫主义)、再现说(即现实主义),无论是强调作品表现的对象,还是重视表现的主体作者,都是旨在探讨文学究竟是什么,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即本质论文学观。
而现代西方文论,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的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把研究的对象转向作品本身,旨在研究文学文本,强调文学研究与社会(读者感受)和作家(作者意图)没有关系,即本体论文学观(也就是客观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对于文学研究影响的结果是,批评家和理论家在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到六、七十年代随着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的出现,文学研究的重心彻底由文本转向读者接受,出现了接受论文学观。
这是从问题的实质上看两阶段文论的特点。
另外,从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发展态势上看,特点也格外突出。
传统文论的兴起和发展都比较缓慢,一种文论思潮和观点一般会成为一个时期的主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现代文论的发展态势是流派多,更迭快,各流派之间是既有对立和矛盾,又有借鉴和影响,一种文论思想成为主流的时间很短,一个文论家会同时成为两个或多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会容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
西方文论
(2)读者反映 他的理论不是以“自我表达”为中心的理论,而是一 种关于效果的理论。 朗吉努斯说,真正伟大的作品要在读者的心灵中留下 更多的值得回味的思想,而不是光靠词语就能完成的。高 尚的作品不仅来源于高尚的作者,而且也来源于高尚的读 者,这是因为他们共同“分有”了高尚的心灵:
第二章 中世纪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中世纪的文化背景
这三种文化是怎样融和的呢? 首先,基督教保存并改造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形成了 特殊的拉丁文化。 其次,希腊-罗马的文化因素在被基督教文化吸收的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再次,基督教通过自身的体系教化了北欧的哥特文化。 基督教传教士是北方的“蛮族们”“天然的老师”,是他 们的“较高层次文明的使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模仿论 从亚里士多德文学理论著作《诗学》中可以看出,他 继承了柏拉图从“模仿”角度对文学(诗)的定义,但是 亚里士多德对“模仿”态度却是肯定性的。 (1)普遍性与特殊性 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肯定“模仿”呢?因为 在他看来,“理念”是特殊事物的共相,是特 殊的普遍,而普遍不可能脱离开特殊而存在,恰恰存在 于特殊之中。 这样一来,自然物的存在就不再是对理念的不完满 的模仿,而是对理念的实现,因而也具有了自身的合理性。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关于诗学理论的作品 是著名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之间的不同: 柏拉图哲学体系,以及该体系中的文学 理论观点都具有“理论主义”色彩;在对理念 世界的描述中,柏拉图的思维是数学式的、 超现实的、纯粹抽象的。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则是“经验主义”的,在对世界的 描述中,亚里士多德是通过生物学模型思考,其理论是自 然的、实证的和具体的。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位纯粹的哲学家,他是一 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西方文论 第一讲
这一学派把美的比例关系加以扩大,用之于 建筑、雕刻等, 提出了黄金分割等理论,提出两 个宇宙的概念,即“小宇宙”和“大宇宙”。他 们把天体看作大宇宙,把人看成小宇宙,认为人 的身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 人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一旦人 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相契合,就进入了艺术欣 赏状态。他的理论观点对赫拉克利特、柏拉图、 普罗提诺以及基督教美学和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家 和美学家都有深远影响。 波利克里托创作时从一个中心出发,把人体看 作一个整体,然后安排人体的各个部分,确定各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果人体是1的话,它的各部 分就是分数,其分子是 1,分母随着实际尺寸而 变化。比如,人头是身长的1/7。
菲罗劳斯问道:有限和无限是如此不同, 它们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形成数呢?它们 应该处在什么关系中呢?答案是:它们应 该处在和谐的关系中。所谓和谐,指一个 事物发展到“真”的地步,即它以某种形 式确定了自身的界限、形状和尺寸等,从 无限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和谐是一种结构, 数的结构 。它使有限和无限相同一,使事 物获得明确的规定性。和谐是从数本原说 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
附: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 毕达哥拉斯首先向前推进了数学这门学问, “通过对数学的研究,他们认为数的本原 即是万物的开始。因为在所有的本原中, 数在本性上是居于首位的,在他们看来, 同火、土、水相比,数和那些存在着的东 西以及生成着的东西之间有着更多的相 似。”“一切其他事物都表明,其整个的 本性乃是对数的模仿。”“整个的天不过 是一些数而已。”
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中国人大出版社, 1994 年。 刘庆璋《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 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蒋岱《西方文论十讲》讲稿(1-7章)
西方文论(第一章—第七章)Xfwl10@ 密码:xfwl10 蒋岱副教授文艺涉及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文学本质是审美,一部西方文论史,就是四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
呈现方式有三种:一是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文论,如柏拉图《理想国》、奥古斯丁《忏悔录》、亚里士多德《诗学》、尼采《悲剧的诞生》;二是诗人作家的文学见解,如贺拉斯《诗艺》、雨果《<克仑威尔>序言》三是文学批评家、理论家的文论专著,如圣·伯夫、德·桑克梯斯、韦勒克的论著。
西方理论分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
古代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导言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源头,柏拉图理式论,亚里士多德《诗学》,都有体系。
古罗马文论,有贺拉斯、朗加纳斯、普罗提诺三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论,有奥古斯丁、阿伯拉、阿奎那三人。
文艺复兴文论是资产阶级文论,古典主义文论,则是资产阶级与贵族王权妥协的产物,代表是布瓦洛。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者数的和谐,认为“美是和谐统一”“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还提出“小宇宙”、“大宇宙”的概念。
2、赫拉克利克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克(前530-前470)认为“火”是宇宙万物本源。
还说“人不能两次走入同一河流”,首先提出“艺术摹仿自然”。
3、德谟克利克的摹仿说德谟克利克(前460-前370),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他还说“任何艺术……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
其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对文艺和美学对象的研究,认为研究对象是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
二是对作家主观条件的研究,三是对作品社会效果的研究。
2.《西方文论》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冲突的根源在于悲剧主角的 过失。悲剧主角既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他之所 以由顺境转入逆境,“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 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
评价: 意义: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冲突的根源归于人的行动过失而
非神秘的命运力量,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局限: 但是他只把悲剧归之于个人的原因,没有认识到悲
第二,由悲剧预期的效果决定。悲剧期望达到的效果是 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并将这种感情净化。剧作家即使运用各 种语言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未必能产生悲剧的效果。相反 ,只要情节安排得当,展现出人物由幸福转入不幸的厄运,就 能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
具体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方面,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绝大部分悲剧 作品都以情节为中心而非以性格为中心,亚里士多德的 悲剧理论作为对那个时代的悲剧创作经验的总结,更加 重视情节是不足为奇的。
第一节 柏拉图
3、评价
意义: 作为西方最早深入探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理论家,柏
拉图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尤其是政治教化功能。 局限: 柏拉图的问题在于他过于强调文艺的政治功能,以致
几乎取消了文艺的审美功能。事实上,文艺的政治功能 和审美愉悦功能并非完全不相容,后来古罗马的贺拉斯 提出的“寓教于乐”理论就对柏拉图的理论作出了纠正 。
悲剧的六个构成要素:情节、‘性格’、言词、‘ 思想’、‘形象’与歌曲)
(亚里士多德《诗学》第六章)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
2、悲剧的灵魂——情节
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比性格重要的原因:
第一 ,由悲剧的目的决定。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模仿人 的品质,而在于模仿人的行动、生活、幸福与不幸。人物的品 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但他们的幸福的文艺的危害
西方文论1
其次,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 用。
第一,在巫术活动中包含着尚未分化的、以后会成 为独立的艺术态度的萌芽。卢卡契指出模仿的巫术 与对现实的艺术反映之间具有共同的原理,审美活 动的产生、发展长期不可分割地隐藏在巫术之中。
葛兰西辩证地看待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在 优秀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应当天衣无缝地结合在 一起,以至于每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作品整体的 变化。这种看法继承了西方文学理论上的“有机整 体”说的优良传统,而又对这一传统加以发展。
(2)主张从“审美的”和“历史的”两个层面认识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因此,葛兰西提出“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思想, 要求培养一支人民的知识分子队伍(包括文学作 家),并与人民结合在一起,想人民之所想,喜人 民之所喜,体验人民大众的情感,与之融为一体, 成为人民的代言人。
2. 主张历史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1)强调文学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
葛兰西重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有机 联系,反对片面强调内容的机械观点,也反对只注 重形式的形式主义观点。
1. 倡导“民族——人民的文学”
(1)重视文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葛兰西十分重视文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是 为他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看法所决定的。他认为,文 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作者应该生活于观实世 界,体验它的各种彼此矛盾的要求,而不可表达仅 仅从书本上讨得的情感”。
而文学的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文学家就必须 深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努力用自己的笔来 反映社会生活。
西方文论第一章第一节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前470左右)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的基本哲学观点是把“火”看作宇宙万物 的本源。在他看来,宇宙自然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的,其中最 主要的元素奠基人之一。” 赫拉克利特首先 首先提出“艺术摹仿自然”的论点。他说,“自然是由联 “艺术摹仿自然” 首先 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 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摹仿自然。” “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 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 一起就构成了“和谐统一”的艺术。 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量关系上组成的“对立和谐统一”是多样化的统 一,是杂多的统一,侧重于静止、平衡。而赫拉克利特的“和谐统 一”,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的结合”,它侧重于运动和斗争特别是强 调内在的斗争的和谐,他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 赫拉克利特不仅认为美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认为美是相对的,不是绝 对的。他说,“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 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像一只猴子”。这 是对美的标准和相对性的形象说明。
西方文论
学习目的
一个民族不但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还应该善于借鉴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才能 不断进步和兴旺发达。 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中 国,我们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也需要了解西 方的文学艺术理论。 西方文学艺术理论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只有从史的 高度把握这个系统,而不限于孤立地了解某些篇章, 才能真正了解某一个要点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 从而决定我们是否应该借鉴以及应如何借鉴。《西 方文论》课程的开设,目的就在于此。
3.德谟克利特的摹仿说
(完整版)西方文论课件1
恩格斯: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 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 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 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而 这种见解愈来愈为自己开拓道路。”
源 头:
1、最基本的范畴 2、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3、决定了西方文论的基本面貌
四、西方文论的历史分期
1、古希腊罗马时期 2、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3、十七、十八世纪时期 4、德国古典时期 5、十九世纪时期 6、二十世纪时期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文艺思想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至西罗马帝国476灭亡)
绪论
一、历史地位——西方文论的源头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 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 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 起一种家园之感。”
西方文论
主讲教师 袁梅
前言
一、对“西方文论”的界定:
1、界定的混乱现状 (1)西方=西半球(中、南美洲) (2)西方=发达国家 (3)西方=欧美(苏联、东欧) (4)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2、以文化为中心的界定
新的历史学说:古代三大文明区划 *美洲、中美洲和中央安第斯文明区 *东亚、南亚、中国文明和印度地区 *印度河流域以西至地中海、西亚、 北非、南欧文明区
和发展方向
二、历史分期
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到公 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大约跨越一千年时间。
三个时期:
1、早期:形成时期<bc6-bc4> 2、中期古典时代:鼎盛时期<bc5-
bc3> 3、晚期:衰落时期<bc4-476>
第一章
古希腊文艺理论
第一节 概 述
1、社会背景:兴起、鼎盛、衰落 2、文化背景:开放、民主、自由 3、文学概貌:神话、史诗、戏剧 4、文论——发源于古希腊的西 方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学理 论遗产
西方文论
由此可见,柏拉图也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文艺, 他只是觉得现有的作品不符合他的要求。柏拉图非 常赞赏合乎其要求的文艺作品:
‚至于另外一类文章却是可以给人教益的, 而且以给人教益为目标的,其实就是把真善 美的东西写到读者心灵里去,只有这类文章 才可以达 到 清晰 完 美 , 也 才值得写 , 值 得 读‛。(斐德诺篇)(p174)
第一讲 柏拉图的文论与美学
一、生平与著述
柏拉图(前427?——前 347)出身于雅典贵族,原 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 (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 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 (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 “平坦、宽阔”等意思)。
有说柏拉图这个名字是来 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 口才、 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 前额。
后来柏拉图又提出美是有用,美是善,美是 起于听觉和视觉的快感,美是有益的快感等 等与希庇阿斯讨论,又都一一作了否决。最 后,柏拉图慨叹:‚美是难的 ‛。
(二)、柏拉图美论的意义
1、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美的现 象与美的本质,并把研讨的目光锁定在对美 的本质(即美本身)的探究上,这一思路影 响后世美学两千多年。
也正因为其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教育 作用,柏拉图也希望能产生一种能符合他理 想的,以善为先的诗歌。他提出了一个允许 诗人回来的条件,就是要能证明诗人:‚不 仅能引起快感,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 用‛(卷十)。‚他们的作品须对于我们有益, 须只摹仿好人的言行 ‛(卷二、三)。 他的学 生亚里士多德后来在《诗学》中对此进行了 论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 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 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 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引自(美)韦勒克《文学理论》
典型性是创造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它 就没有创造……必须使人物一方面成为一个 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同时还是一个完整的、 个别的人。
❖ 近代文论(18C-19C中后期): 启蒙主义—自然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时期)
❖ 现代文论(19C末-20C中): 唯美主义——结构主义(非理性哲学现代科学主义)
❖ 后现代文论(20C中晚期)(后现代社会的文论):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文化研究批评
❖ 古代文论(6BC-17C末18C初):
——引自(美)韦勒克《文学理论》
六、西方文论发展的演变的规律: 1、西方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与文艺理论
发展变化的关系。 2、西方文论的发展受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的制约。 3、西方文论更直接地受到哲学和美学思潮的
影响。
❖ 古希腊罗马哲学: 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 例如:(柏拉图)文艺的真实性问题
❖ 近代文论(18C-19C中后期):
启蒙主义—自然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时期)
1.启蒙主义文论:狄德罗、莱辛、赫尔德(市民剧、民 族文学)
2.德国古典美学:康德(美的本质、崇高、天才);黑 格尔(集大成者;辩证法;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
3.浪漫主义文论:天才、情感、想象;雨果(美丑对照 原则)
4.现实主义文论:典型理论 5.实证主义:泰纳(社会学批评理论) 6.自然主义文论:左拉(文学纳入科学)
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源头:古希腊文论(柏拉图文论:文艺的社会功用 亚里士多德文论:文艺摹仿人的活动;文艺原则) 2.古罗马文论:贺拉斯(古典主义文论原则);朗吉驽斯
(崇高);普罗提诺(过渡) 3.中世纪文论:奥古斯丁(教父哲学);托马斯.阿奎
那(经院哲学);但丁(人文主义文论) 4.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论 5.新古典主义文论:布瓦罗(三一律)
西方文论第一讲
主讲人:崔晓艾
西方文论的发展及其规律
❖ 课程说明
研究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功用以及 创作、欣赏、发展的规律,是文艺创作实践 的概括,也是时代现实和社会思潮在文艺领 域的理论表现。
❖ 课程目的
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 要学说,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深入 的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 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法)泰纳《艺术哲学》
❖ 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 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 实主义”。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五、西方文论的分期:
❖ 古代文论(6BC-17C末18C初): 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近代文论(18C-19C中后期): 启蒙主义—自然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时期)
❖ 课程学习要求:
❖ 三种精神:元典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 学习方法:元方法、学科方法、具体方法 ❖ 文论问题的大致构成:
文学 本质 论、文学 起源 论、文学 创作 论、 文学 欣赏 论、文学 批评 论、文学 形式 论、 文学 风格 论、文学 思潮 论等
一、什么是文艺理论?
有关文艺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 会作用的原理、原则。
二、西方文论的学科性质:
所谓西方文论是指,以欧洲为主体的、 包括北美的广大地区的文学艺术的理论,西 方文论即“西方文艺理论”的简称。
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区别和关系
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和关系,是总 体和局部、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系。
四、西方文论的形态:三种方式两大体系
❖ 一些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及美学家等著 作中包含着的文学理论。 Plato; Aristotle; Augustine; Nietzsche
龙去脉。 ❖ 有利于当代新的文学理论的建设。
❖ 课后思考:
❖ 1.在学习中要注重从经典原著中汲取营养,即要有 精神。
❖ 2.在常规学习中,一般要注重三个层次的研究方法,即 方
法、
方法和具体方法。
❖ 3.学习西方文论可以按照关键词和关键问题来进行;也可以按
照文论的大致构成来进行,即按照文学 论、文学 论、
文学
论、文学
论、文学
论、文学
论、
文学
论、文学
论来组织。
❖ 4.试述西方文论的大致分期。
❖ 课后思考:
❖ 1.在学习中要注重从经典原著中汲取营养,即要有 元典 精 神。
❖ 2.在常规学习中,一般要注重三个层次的研究方法,即 元 方 法、 学科 方法和具体方法。
❖ 3.学习西方文论可以按照关键词和关键问题来进行;也可以按 照文论的大致构成来进行,即按照文学 本质 论、文学 起 源 论、文学 创作 论、文学 欣赏 论、文学 批评 论、 文学 形式 论、文学 风格 论、文学 思潮 论来组织。
❖ 4.试述西方文论的大致分期。
❖ 诗人作家著书立说谈他们的文学见解。 贺拉斯,雨果等
❖ 19世纪以后才有的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 家写的文艺理论论著。 韦勒克等
❖ 英语国家的文论:文学批评 ❖ 德语国家的文论:美学或艺术哲学
五、西方文论的分期:
❖ 古代文论(6BC-17C末18C初): 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8.结构主义:索绪尔、布拉格学派;罗兰.巴特(只 有在结构中才能认知作品;透过具体文本深入普遍 本质、个别到一般;泛语言化;漠视文学审美)
❖ 后现代文论:(20C中晚期 后现代社会的文论)从结 构主义到解构主义——文化研究批评
总论:否定二元对立的模式;否定元叙事;否定某一理 论的权威性,对传统消解。
❖ 现代文论(19C末-20C中): 唯美主义——结构主义(非理性哲学现代科学主义)
1.唯美主义:王尔德(唯美是求,自然摹仿艺术) 2.直觉主义: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克罗齐(艺术与科
学对立,艺术依靠直觉感悟) 3.象征主义:波德莱尔(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艺
术的本质是象征;直觉寻找对应物) 4.现代心理学文论: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俄狄浦斯情
结;艺术是白日梦);荣格(集体无意识) 5.俄国形式主义:雅各布森等(文学性是语言的陌生化;
文学性就是形式性,即语言形式和手段)
6.现象学文论及存在主义文论:胡塞尔;海德格尔; 萨特等(强调主体的价值,揭示人的异化)
7.英美新批评文论(20C30年代突出文体的独立自足 性;文本只是它自身,是活的机体)
4、西方文论的发展也受制约于文艺的内部构 成的变化。
5、文论研究也受到文学艺术的主体的各方面 因素的影响。
6、西方文论的发展贯穿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的两大主潮。
柏拉图
浪漫主义
亚里士多德
现实主义
❖ 浪漫主义的特征:
主观性;“回到中世纪”;“回到自然”
❖ 现实主义的特征:
真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
典型理论;历史性的要求
1.解构主义:德里达(文学不是封闭稳定的实体;寻找多义性) 2.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尔诺、马尔库塞、
本杰明、哈贝马斯;伊格尔顿(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 3.阅读接受文论:尧斯(期待视野;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
位) 4.女权主义及性别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批
评等。
每个时期的文学理论“往往和不同的特 征相结合:过去的残存物、未来的预兆以及 带有相当个性化的特征”。
❖ 现代文论(19C末-20C中): 唯美主义——结构主义(非理性哲学现代科学主义)
❖ 后现代文论(20C中晚期)(后现代社会的文论):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文化研究批评
学习西方文论的意义: ❖ 西方文论和文化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 有利于了解西方文学、文学观念和文论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