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A》实验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A》实验课教案
8
授课题目 教室设备与教具 教学目的
实习六
褶皱几何要素赤平投影
授课学时 课 型 讲授(
2 学时 ) 、实验(√)
计算机和媒体设备、吴氏网、三角板等
掌握褶皱几何要素在赤平投影图上的特征和求解方法。 重点:褶皱几何要素在赤平投影图上的特征和求解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褶皱几何要素在赤平投影图上的求解方法。 1.李德伦,王恩林,梁一鸿,刘志宏.构造地质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1-280 2.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262 教材与参考资料 3.俞鸿年,卢华复.构造地质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何绍勋.构造地质学中的赤平投影.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
10. 已知两个面的产状,求这两个面的平分面产状
作业: (1)一岩层的产状为 N40E,60SE,求在东西直立面上的视倾斜。 (2)一岩墙的产状为 N30E,45SE 与一产状为 N45W,40NE 的岩层相交,求(1)交线的 倾伏; (2)岩墙在岩层上的侧伏角; (3)岩层在岩墙上的侧伏角。 学生课外学习引导 教 师 课 后 小 结
3
3. 水平地层在图幅中的分布特征 4. 倾斜地层在图幅中的分布特征 5.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6. 在地质图上确定倾斜地层的产状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1. 剖面线的选择 2. 按照给出的比例尺准确地绘制地形剖面线 3. 绘制地质界线 4. 图的整饰
作业: 学生课外学习引导 教 师 课 后 小 结 1.编制凌河地区 A-B 地质剖面图
1
五、吴氏网的使用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面的投影 线的投影 已知一个面的产状,求该面的法线 已知两个面的产状,求这两个面的夹角 已知一个面上直线的侧伏,求该直线的倾伏 求包含两条已知直线的平面产状 求两条已知直线的夹角 求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夹角 求两条已知直线的平分线产状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
本节课将结合实地考察、图像资料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构造地质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
2.1地质构造形成原因及过程
-分析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探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外力作用在地质构造形成中的作用;
-探讨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地质现象和预测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2.4实践活动与思维训练
-组织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地质构造现象;
-利用地质图、卫星影像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
-设计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地质学素养。
3、教学内容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
3.1地质构造识别技巧
-介绍如何通过野外实地观察识别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
-讨论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与地质构造的关联性;
-分析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探索基于地质构造的地质灾害预防和减灾措施。
3.4课程总结与评价
-通过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巩固学生对地质构造知识的掌握;
-组织学生撰写考察报告,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进行课堂反馈,评估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学习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2地质构造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以我国典型地质构造为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华山断块山等;
-分析地质构造对地形、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地质构造在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2.3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深入讲解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赵温霞李志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教研室2004.3.24.实习一认识和阅读地质图(水平、单斜岩层展布区)学时:4(课堂学时)╋4(自学学时)═8学时一.目的要求1.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图式规格;2. 学会读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3. 厘定不整合类型并描述其特征;4. 掌握不同产状之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征;5. 于地形地质图上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6. 利用“三点法”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7.学会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二.作业:1. 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该区地形地貌表现特征;2. 总结凌河地区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出露特征(后者用“V”字形法则);3.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P220——1)完成附图1作业;4.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沿A——B线);5.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P221-3-①,附图3);三. 要求:1.读图前先着色。
2.交作业:①文字报告500—800字;②图件3份——附图1、附图3、图切地质剖面。
3.交材料费,1元/人,以班为单位→612室肖军老师(女)。
四. 实习步骤:1. “V”字形模型示意及“V”字形图图示;2.讲授“目的要求”之1、2条:地质图的概念,成图原理及方法;3.带读附图1,附图3;4.用间接法求岩层产状⑴在地形图上求岩层产状(附图1、图16-1)讲解示范步骤:以立体图或模型示倾斜岩层,有100、150m不同高程走向线位于其上,用一简单三角关系可以看出其产状关系,即沿层面作垂线AC,则倾斜线AB线与其水平投影线AC之夹角а为岩层倾角,CA即为岩层倾向,Ⅲ——Ⅲ为150m走向线,Ⅱ——Ⅱ为其水平投影线,BC为二走向线高差;将该三角形置平,其关系不变,B C1即为B C,仍为其高差(图16-1),а1即为а,CA仍为倾向,皆可用量角器和直尺直接度量。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一、实习目标1. 理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3.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进行地质测量。
4. 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
5. 掌握构造地质学野外数据采集和记录方法。
二、实习材料与设备1. 地质图和地形图。
2. 地质罗盘。
3. 野外调查记录本。
4. 岩石和构造标本。
5. 登山鞋、雨具和防晒用品等。
三、实习内容和步骤1. 实习前期准备:学习构造地质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实习地点的地质背景。
2. 实习第一天:学习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熟悉实习地点的地形地貌。
3. 实习第二天:学习使用地质罗盘进行地质测量,掌握测量原理和方法。
4. 实习第三天:识别和描述实习地点的地层、岩石和构造特征,采集地质标本。
5. 实习第四天:分析实习过程中采集的地质数据,编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评价1. 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构造地质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地质图阅读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使用地质罗盘进行地质测量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识别和描述地质构造的能力。
5. 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野外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准确性。
五、实习注意事项1. 实习期间要注意安全,遵守实习规定,听从指导教师安排。
2. 实习过程中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地质景观。
3. 实习期间要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4. 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积极参与,勤于思考。
5. 实习报告要真实记录实习过程和观测数据,严禁抄袭。
六、实习任务分配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实习任务:每组负责实习地点的某一特定区域的地质调查和构造分析。
a. 读取和分析该区域的地质图和地形图。
b. 使用地质罗盘进行地质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c. 识别和描述该区域的地质构造,采集相关地质标本。
d. 分析实习过程中采集的地质数据,编写实习报告。
构造地质学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案2006.4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以图II-1或选用正式出版的1:20000地质图或其他比例尺地质图作样本,介绍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1、地质图(图II-1)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的地质体(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至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状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除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现象的普通地质图外,还有按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测绘内容不同的专业地质图,如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矿区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和第四纪地质图等。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采用图区内主要城镇、居民点或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小,地名小不为众人所知或同名多时,则在地名上要写上所属的省(区)、市或县名。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四川省江油县马角坝地质图)。
图名用端正美观的字体书写于图幅上端正中或图内适当位置。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各有其表示地质内容的图例。
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民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III“地层时代符号和色谱”以及附录II“各种地质符号”)。
图例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
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地质图的阅读和构造要素的识别。
3.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进行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
4. 能够分析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历史。
二、教学内容1. 构造地质学概述: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地质图阅读:地质图的组成、符号表示和阅读方法。
3. 构造要素识别:地层、岩性、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的识别和描述。
4. 地质罗盘使用:地质罗盘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5. 构造格局分析:现场测量数据的整理和构造格局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构造要素的特征。
2. 演示:展示地质图和构造要素的实例,进行现场演示和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地质罗盘测量和构造要素识别的实践操作。
4. 分析:学生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构造格局的结论。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构造地质学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2. 地质图:准备一些地质图作为教学示例。
3. 地质罗盘:为学生提供地质罗盘进行实践操作。
4.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合适的实地考察地点,准备相关地质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地质图和识别构造要素。
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地质罗盘进行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
4. 学生能够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构造格局的结论。
六、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讲解地质图的阅读方法,包括地质图的组成、符号表示和阅读技巧。
3. 介绍构造要素的识别方法,包括地层、岩性、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的特征和识别要点。
4. 演示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罗盘的结构、测量技巧和数据记录。
5. 进行现场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地质罗盘测量和构造要素识别的实操练习。
七、实习要求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地质图,识别构造要素。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樊光明)
樊光明主编编者的话构造地质学的实习课是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讲课的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构造能力的目的。
本实习指导书根据构造地质学64学时安排的,教学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在实习内容上有所偏重,有一定的挑选余地,有些实习,如褶皱和断裂部分,虽只各安排一次,教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一次实习内容分解为两次,即读图一次,作地质剖面一次。
本实习指导书是在四院合编教材,徐开礼、朱志澄主编教材;朱志澄、宋鸿林主编教材;朱志澄主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有缺点和错误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2006年4月28日目录实习一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不整合地质图 (1)实习二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7)实习三编制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9)实习四读褶皱区地质图及编制图切地质剖面图 (11)实习五编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15)实习六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一) (20)实习七编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28)实习八编制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32)实习九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36)实习十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二) (39)实习十一构造模拟与实验研究 (45)实习十二构造标本的观察与分析 (521)实习十三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522)附录Ⅰ各种常见岩石花纹图例 (56)附录Ⅱ真视倾角换算表 (59)附录Ⅲ地层代号及色谱 (61)附图1.凌河地质图 (63)附图2.望洋岗地质图 (64)附图3.松溪地形图 (65)附图4.金山镇地质图 (66)附图5.凉风垭地区地形图 (67)附图6.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68)附图7.吴尔福网 (69)附图8.施密特网 (70)附图9.赖特网 (71)实习一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不整合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一)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二)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的方法;(三)掌握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及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地质构造的识别和分析技巧。
3. 能够运用地质构造知识解释实际地质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构造地质学概述:地质构造的定义、分类和研究意义。
2. 地质构造的识别:地层、岩性、变形特征等。
3. 地质构造分析: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
4. 实际地质现象解析:地震、山脉形成等。
5. 构造地质图的阅读与绘制: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符号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2. 演示:通过地质构造模型、实地照片等展示地质构造特征。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识别和分析地质构造模型。
4. 讨论:分组讨论实际地质现象,提出解释方案。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2. 模型:地质构造模型、地质构造图等。
3. 图片:实地照片、地震剖面图等。
4. 软件:地质构造分析软件(可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实习报告:评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构造地质学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8次实习课,每次4课时。
2. 实习课内容安排:第1次课:构造地质学概述及地质构造识别第2次课:地质构造分析(断层、褶皱)第3次课:实际地质现象解析(地震、山脉形成)第4次课:构造地质图的阅读与绘制第5次课:地质构造模型实践操作第6次课:分组讨论与实习报告准备第7次课:实习报告交流与评估第8次课:期末考试复习与答疑七、实习要求1. 学生需提前预习实习教材,了解实习内容和要求。
2. 实习过程中,学生应认真观察、记录地质构造特征。
3. 学生需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包括观察、分析和讨论部分。
4. 期末考试前,学生应复习实习内容,确保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八、实习安全与纪律1. 实习期间,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场所。
最新《构造地质学》教案
《构造地质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研究内容及对象1、构造地质学的定义地质构造指的是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从而形的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两个概念的区别①研究对象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壳及岩石圈中的造现象、空间分布及形成原因。
②structuralgeology和tectonics的区别构造地质学有两个分支,即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这种区别在欧美国家中实际不存在,在欧美国家中,structural geology一词包含了所有的地质构造,也包含了tectonics的含义。
而在前苏联和我国,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两个单词则具有不同的含义,即structural geology指的是地壳内的中、小型构造,而tectonics则指的是包括岩石圈在内的区域大地构造,故在这些国家,将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两词分别称之为《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在大学里也分别开设上述相应的两门课程。
3、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从构造现象(构造形迹)上讲,其包括岩石和岩体〈地质体〉的原生和次生构造,尤其以研究岩石的次生构造为主。
次生构造:指的是岩石形成后,在地质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破坏,包括褶皱、断层、节理劈理等。
原生构造:指的是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主要指沉积岩和岩浆岩)。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讲,《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力地质作用。
二、研究方法《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反序法,即根据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及规律反寻其成因,进而去讨论地壳运动的规律,即"将今论古"。
在对某一构造进行实际分析时,往往包括了如下方面的研究:空间方面: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与组合形式。
时间方面: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成顺序与演变。
《构造地质学》教案
《构造地质学》教案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本章课序No.3-5,共6学时)一、课堂安排●讨论●主要内容介绍●本章思考讨论题二、本章主要内容、要点1、主要内容应力:概念//应力分析(二维应力分析//三维应力分析)//应力场,应力轨迹和应力集中应变:应变椭球体、形态类型及其几何表示法递进变形:共轴/非共轴递进变形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岩石变形行为:一般实验条件下的岩石变形行为//岩石变形阶段(弹性、塑性、断裂变形);库伦剪破裂准则:剪破裂的实验,经验公式,剪裂角,内磨擦角摩尔剪破裂准则//格里菲斯破裂准则塑性变形及变形机制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2、本章要点应力的概念;应力与(矢量)力的区别,与作用面的关系应力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重点为二维分析;应力圆的性质;应力状态的应力圆表示应力集中:概念及其地质-物理意义应变与变形的区别;应变椭球体:主应变轴,主应变面,圆切面(圆截面,无应变面),线伸长/线缩短区域(共轴和非共轴)递进变形:概念及其对变形现象的解释。
应变测量:方法及其设计思路库伦剪破裂准则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各类变形实验曲线(应力-应变、应变-时间曲线等)的含义三、授课内容 (一)力学基础1、应力的概念面力与体力力 外力 面力 体力内力 固有内力-自然状态粒结合力附加内力-由外力(面、体力)作用引起的作用于物体内部(设想的面)或表面(实质的面)应力——作用于物体内部或表面单位位积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均匀受力时面积作用力A P =σ)(不均匀受力时的表达dAdP= 应力的分解正应力σ、剪应力τ(切应力) normal stress, shear stress 应力符号● σ,挤压为正,张应力为负 ●τ,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应力单位 一点的应力状态平衡力系,无限小立方体(单元体)力系合成为作用于立方体(中心)的一对力,立方体置于空间座标系,则每个面上的应力可分解为共9个分量。
●脚标表示的含义●σxy——应力方向面法线方向●应力性质●σxx,σyy,σzz-σn(两脚标相同)●σxy,σyz,…-τ(两脚标不同)σxx σxy σxzσyy σyz σyxσzz σzx σzy(又可写成)σx τxy τxzσy τyz τyxσz τzx τzy在平衡力系中τyx=-τxyτzx=-τxzτzy=-τyz因此σx ττσy τyx τσz τzy τzx六个应力分量决定了一点的应力状态。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如地壳构造、地质构造、构造带等;2. 使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及其与地表现象的关系;3. 引导学生掌握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质演化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质图件识别和分析构造现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构造地质学知识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球奥秘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地质构造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上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为后续地质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1. 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地壳构造、地质构造、构造带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地球内部构造特征:地壳、地幔、地核的组成及物理性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概念、板块边界类型、板块运动及地质现象;教材章节:第二章4. 地质图件识别与分析:地质图、地震剖面图、构造地貌图等;教材章节:第三章5. 构造地质学应用:地质找矿、地震预测、地质环境保护;教材章节:第四章6.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实验、模拟、数据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五章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涵盖教材相关章节,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构造地质学知识,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确保教学实际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地球内部构造特征和板块构造理论等抽象理论知识时,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地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构造地质学_课间实习指导书_教师
构造地质学_课间实习指导书_教师《构造地质学》课间实习指导书(教师⽤书)曾佐勋易顺华刘强曹树钊索书⽥编著秦松贤主审中国地质⼤学(武汉)2005年4⽉中国地质⼤学(武汉)“铁⼭《构造地质学》课间实习基地建设”项⽬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构造地质学》创建优秀名牌课程项⽬”湖北省“《构造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项⽬中国地质⼤学(武汉)“《构造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项⽬联合资助⽬录⼀、前⾔-------------------------------------------------------------------------------------------1⼆、实习⽬的-------------------------------------------------------------------------------------1三、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1四、实习时间-------------------------------------------------------------------------------------2五、喻家⼭《构造地质学》课间实习-------------------------------------------------------2(⼀)实习区地质概况--------------------------------------------------------------------------2(⼆)具体构造路线观察-----------------------------------------------------------------------6路线1.南望⼭南坡⼀南望⼭垭⼝⼀沙湾村⼀猴⼭--------------------------------------------6路线2.地⼤北门公路南东侧⼀⽅家湾南门头⼀⽅家湾南东公路旁杂⽯坑-------------------9路线3.喻家⼭东端⼀夹⼭东端⼀⼤团⼭北段----------------------------------------------11六、铁⼭《构造地质学》课间实习---------------------------------------------------------13(⼀)实习区地质概况------------------------------------------------------------------------14(⼆)具体构造观察--------------------------------------------------------------------------16七、⼤别⼭《构造地质学》课间实习-----------------------------------------------------25(⼀)实习区地质概况-----------------------------------------------------------------------25(⼆)具体构造观察-------------------------------------------------------------------------28⼋、主要参考⽂献------------------------------------------------------------------------------32九、附图附图⼀喻家⼭地区地质图--------------------------------------------------------------33附图⼆南望⼭-喻家⼭地区信⼿剖⾯图⼀-------------------------------------------34附图三南望⼭-喻家⼭地区信⼿剖⾯图⼆-------------------------------------------34附图四铁⼭地区地质图--------------------------------------------------------------35附图五⼤别⼭综合地质剖⾯------------------------------------------------------------36⼀、前⾔《构造地质学》是我校的传统优势课程,是我校国家理科基地班和地质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地质学专业基础课。
构造地质学试验教学内容要求流程及其结果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内容、要求、流程及其结果实验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1、实验目的地质图是综合、概括地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概况及其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是一个地区地质工作尤其是区域地质调查的最主要成果。
通过阅读地质图,使学生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内容、要素和图式规格,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2、实验内容(1)了解地质图要素和图幅内容①图名命名:地区(主要城镇、居民点、山脉河流)+图件类型;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③图例:地层:由新—老排列;已知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排在地层图例相应位置上;侵入岩:由新~老排列,时代未定侵入岩由酸性~基性排列;构造:地质界线、褶皱、断层、节理、劈理、岩层产状等(除断层红线外,其它线颜色为黑色)。
④责任表。
也可:左上:编图单位;右上:编号、机密;左下:负责人,编图人;右下:资料来源,制图人。
(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4)制作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
3、实验要求通过阅读红水河或凌河地区地质图,使学生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内容、要素和图式规格,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了解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制作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并指出图中哪些地层是水平岩层和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
4、实验方法与步骤(1)阅读地质图①先阅读图框外要素:先看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后阅读图框内要素图,边阅读边记录地质认识:②分析图区的地形特征;③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褶皱、断裂、岩浆岩及变质岩的发育情况;(2)制作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剖面图单独绘制时需有图名;剖面图的放置一般N(不包括0°)→S(180°)放在右端,S(不包括180°)-N(360°)放在左端;剖面图内一般不留空白,根据地表来推断出深部的构造特征;图切剖面与地质图一起时,图切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要注上剖面代号如A-B;剖面图比例尺和地质图比例尺一致,水平基线,竖线为高程;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质图
授课学时 课 型 讲授(
2 学时 ) 、实验(√)
计算机和媒体设备、三角板、量角器等
1.掌握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的方法; 教学目的 2.学会在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的产状; 3.学会编制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重点: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的方法、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1.李德伦,王恩林,梁一鸿,刘志宏.构造地质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1-280 教材与参考资料 2.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262 3.俞鸿年,卢华复.构造地质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学时分配及备注
3
3. 水平地层在图幅中的分布特征 4. 倾斜地层在图幅中的分布特征 5.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6. 在地质图上确定倾斜地层的产状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1. 剖面线的选择 2. 按照给出的比例尺准确地绘制地形剖面线 3. 绘制地质界线 4. 图的整饰
作业: 学生课外学习引导 教 师 课 后 小 结 1.编制凌河地区 A-B 地质剖面图
(1)在讲授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的方法时,一定要学生掌握分析地质图的 一般程序,这样不至于将必须分析、阅读的部分丢掉。 (2)编制地质剖面图要求按照作图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并且在绘制过程中一定要将剖 面上反映的地质内容与平面上的地质图结合起来思考,这样有助于对地质问题的理解。
4
授课题目 教室设备与教具 教学目的
计算机和媒体设备、投影球、吴氏网等 1.了解极射赤平投影的概念; 2.掌握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课
型
教学目的 3.掌握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吴氏网上能够准确地读出构造要素的有 关数据; 重点: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1. 李德伦,王恩林,梁一鸿,刘志宏.构造地质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1-280 教材与参考资料 2. 3. 4. 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262 俞鸿年,卢华复.构造地质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何绍勋.构造地质学中的赤平投影.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一、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1. 极射赤平投影的概念 2. 极射赤平投影的要素 3. 极射赤平投影的特点 4. 极射赤平投影的步骤 二、平面的投影 1. 大圆的投影(即通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2. 小圆的投影(即不通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3. 注意的事项 三、直线的投影 四、吴氏网 1. 基圆 2. 径向大圆弧 3. 纬向小圆弧 学时分配及备注
(1)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相对较难,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解极射赤平投 影的两个步骤和投影方法,用投影球辅助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操作方法,应该是充分理解极射赤平投影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首先依据立体几何学所学过的面、线在空间的位态及其几何关系的综合分析,然后将地 质体的面、线投影到吴氏网上,最后在吴氏网上经过基本操作完成题目的要求。 (3)在完成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操作之前,必须要经过立体几何学的空间思考,切不 可开始就进行盲目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材与参考资料
2001,1-280 2.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26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学时分配及备注
一、三点法求倾斜岩层的产状 1. 前提:有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在一定范围内岩层平直; 研究区没有断层、褶皱干扰;至少知道三点的埋深,且三 点不共线。 2. 原理: (1)在同一倾斜岩层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连线上可 以找到一点,其高程与中间点的高程相同,连接二点就可 以得到倾斜岩层的走向线; (2)过最高点或最低点作一走 向线,由于知道两走向线之间的距离和高差,从而就可以 求出倾斜岩层的产状。 3. 实例:例如:A、B、C 为同一倾斜岩层上标高 460m、360m、 和 160m 的三个点,求岩层的产状(图略) 。 4. 课堂练习:在“松溪地形地质图”上,已知某赤铁矿层为 一产状稳定的倾斜岩层, 有三个钻孔各见矿深度为 ZK260m; ZK340m;ZK580m,用三点法求倾斜矿层的产状。 二、求地面某一点处倾斜岩层的埋深 1. 前提:有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在一定范围内岩层产状稳 定;研究区没有断层、褶皱干扰。 2. 实例:如图,已知矿层的产状为 90<30,求矿层在 B 点的埋 深。
教
(2006~ 2007 学年
案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构造地质学(实验课) 班 级: 610501~ 610504 班 教 研 室: 构造地质学教研室 任课教师: 刘 志 宏
地球科学学院制
实习一、二 授课题目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 授课学时 与基本操作 4 学时 讲授( ) 、实验(√)
教室设备与教具
1
五、吴氏网的使用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面的投影 线的投影 已知一个面的产状,求该面的法线 已知两个面的产状,求这两个面的夹角 已知一个面上直线的侧伏,求该直线的倾伏 求包含两条已知直线的平面产状 求两条已知直线的夹角 求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夹角 求两条已知直线的平分线产状
一、地质图的概念 地质图是采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花纹或色谱表示各种地质 体(地层、岩石、构造、矿床) ,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投影在平面 (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包括图名、比例尺、图幅编号、经纬度、 图例、剖面图、编写单位、日期等。 二、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的方法 (一)图框外 1. 图名 2. 比例尺 3. 图例 4. 图幅编号及经纬度 5. 剖面图 (二)图框内 1. 水系的分布特征 2.各时代地层的分布与地貌的关系
实习四
在地质图上求地层的 厚度和埋深
授课学时 课 型 讲授(
2 学时 ) 、实验(√)
计算机和媒体设备、三角板、量角器等
1.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用三点法求倾斜岩层的产状、埋藏深度; 2.掌握在地形地质图上熟练地求出倾斜岩层产状、厚度的方法。 重点:在地形地质图上熟练地求出倾斜岩层产状、厚度的方法。 难点:在地形地质图上熟练地求出倾斜岩层的厚度。 1.李德伦,王恩林,梁一鸿,刘志宏.构造地质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0. 已知两个面的产状,求这两个面的平分面产状
作业: (1)一岩层的产状为 N40E,60SE,求在东西直立面上的视倾斜。 (2)一岩墙的产状为 N30E,45SE 与一产状为 N45W,40NE 的岩层相交,求(1)交线的 倾伏; (2)岩墙在岩层上的侧伏角; (3)岩层在岩墙上的侧伏角。 学生课外学习引导 教 师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