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4
定位腰丛神经:根据超声图像,确定腰丛神经的位置
05
穿刺针放置: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放置在腰丛神经附近
06
注射药物: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腰丛神经周围
07
观察效果: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调整穿刺针位置和注射药物量
08
结束操作:确认患者疼痛缓解后,拔出穿刺针,结束操作
穿刺针引导下穿刺
确定穿刺点:根据超声图像确定穿刺点
演讲人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1.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概述
02.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操作步骤
03.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04.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目录
1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概述
腰丛神经阻滞原理
A
腰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的麻醉方法。
B
01
减少辐射暴露:无需使用X射线,减少对患者和医生的辐射暴露
02
提高安全性:实时引导穿刺,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03
操作简便:无需依赖经验丰富的医生,降低操作难度
04
课件内容及目标
介绍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讲解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演示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实际操作过程
04
安全性高: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临床应用
01
术后镇痛:用于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02
慢性疼痛治疗: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神经痛、癌痛等
03
麻醉:用于麻醉,减少全麻药物的使用
04
康复治疗:用于康复治疗,加速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简介ppt课件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简介ppt课件
1
一 二 三 四

简介 超声技术基础知识 经验总结 神经阻滞麻醉新进展
2
我科从2009年将B超应用于可视化麻醉中, 目前已完成引导: 深静脉穿刺上千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百例 股神经、坐骨神经、腰丛阻滞麻醉几十例


现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3

两个重要的概念
穿透性 与波长相关 分辨力 与频率相关 分辨力(频率)提高时,穿透性(波长)便降 低。
浓 度 mg/ml 外科手术麻醉 腰椎硬膜外给药 外科手术 腰椎硬膜外给药 剖宫产术 胸椎硬膜外给药 为术后镇痛建立阻滞 蛛网膜下腔给药 外科手术 5.0 7.5 7.5 7.5 10.0
容 量 ml
总剂量 mg
起效时间 持续时间 分 小时
15~25 15~20 15~20 5~15
113~188 150~200 113~150 38~113
注射麻醉药
导管
3 cm
1,0 > 0,3 mA
40 - 50 ml LA
56
超声探头
超声探头
Stimuplex D Plus
传统神经丛刺激针
57
58
耐乐品®-骨科神经阻滞的理想之选
59



1980s 合成Ropivacaine 1993 FDA 批准使用 1996 正式上市 2004 进入《中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 录》 2008 获SFDA批准获得腰麻适应症

1979年,就有相关文献报道

通过血管间接定位神经丛

到九十年代中后期,超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人们的兴趣增加了。 国外已经有相关报道,近年来国内相关报道很 也较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课件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 ➢ 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
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
➢ 先深后浅,注射局部麻醉药
10-15 ml,可观察到局部麻 醉药的扩散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入路
• 臂丛中的腰麻? • 打外围,绕神经 • 显肋骨,避胸膜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从探头 外侧穿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开展神经阻滞的意义
➢ 对病人全身病理生理影响小 ➢ 完善的镇痛效果 ➢ 减少术后并发症 ➢ 减少阿片药物副作用 ➢ 改善术后恢复质量 ➢ 节约医疗费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优点
准确
• 提高成功率和麻醉效果 • 提高安全性 • 减少局麻药用量 • 缩短起效时间 • 延长阻滞时间 • 提高病人满意度 • 适应范围更广
--效果更佳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 位置较深,需用低频凸阵探头 ➢ 将探头在股骨小转子水平横置于
股骨前内侧
➢ 短轴平面内技术,探头外侧进针 ➢ 在股动脉、股骨小转子之间,把
针尖推进至坐骨神经表面,注射 20ml局麻药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女性,37岁,因“车祸伤后昏迷3小时”入院 既往病史: 3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 诊断资料: 1.多发伤:脑损伤,双肺挫裂伤,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 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2.失血性休克 手术方式:左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胸骨角寻第二肋骨 • 胸小肌和前锯肌之间 • 不走行腋鞘,T2N皮支
上肢外周神经阻滞
➢ 精准阻滞,效果欠佳时补充
• 尺神经:位置表浅,避免尺神经沟(尺骨鹰嘴)注药 • 桡神经:肱骨内侧 • 正中神经:前壁正中,注意动脉,追踪技术
下肢部分—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 –适用于小儿,意识不清,已经部分神经阻滞或全身
麻醉病人
神经及周围结构的超声回 声表现
组织 静脉 动脉 脂肪 筋膜 肌肉 肌腱 神经
神经内、外膜 局麻药
超声成像 压缩性无回声(黑色) 搏动性无回声(黑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及高回声条带(黑色及白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无回声(黑色)。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6
锁骨上臂丛神经,臂丛神经横断面呈低回声,黑色,周围是 三角形的高回声的神经鞘(白色),内侧是锁骨下动脉(圆 形,搏动),神经鞘内的神经分支被高回声的筋膜分隔成独 立的室(这就是为什么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单点注药起效慢 和阻滞不全的原因),下方是高回声的胸膜顶,呈白色。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麻醉科
传统神经阻滞方法
• 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 •在的问题
• 盲目性 • 严重并发症(气胸或血管内局麻药注射) • 神经鞘存在纤维隔,妨碍局麻药的扩散 • 个体解剖学上的变异
•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寻找一种全新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应用于神经阻滞的历史
1978年,超声技术首次应用于区域阻滞麻醉,当 时利用超声血流探测技术定位锁骨下动脉,间接 完成了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但对神经结构显示 非常模糊。 1994年,第一次真正在超声引导下完成锁骨上臂 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点
• 精确定位 • 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麻醉效果 • 缩短药物起效时间,降低局麻药用量 • 操作时病人更舒适、适应范围更广
BP:锁骨上臂 丛神经
SA:锁骨下动 脉
RIB:第一肋骨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胸椎旁阻滞的进针入路
经肋间扫描平面外穿刺
胸膜
IIM:肋间内肌;Pleura:胸膜;TP横突
经肋间扫描平面内穿刺
经 肋 间 扫 描 平 面 内 穿 刺 及 注 药
椎旁阻滞注药前后
注药前椎旁间隙 注药后椎旁间隙
经旁正中矢状线扫描平面内穿刺
平面内穿刺易于显示进针路径,而平面外穿刺较易避开肋骨及横突的阻碍
胸椎旁神经阻滞并发症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适 应 证
下腹壁的疼痛治疗 腹股沟区疼痛 综合征的治疗 腹股沟疝修补术 的麻醉


髂腹下神经超声图像
髂腹股沟神经超声图像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并发症
穿破腹膜, 内脏损伤
局麻药 不良反应
下肢肌无力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适应证
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胸椎旁间隙(PVS)
胸椎旁间隙是位于肋骨头和肋骨颈 之间的潜在楔形间隙;后壁为肋横突 韧带,外侧为肋间膜后壁,前侧为壁 层胸膜,内侧为椎体的后侧面、椎间 盘及椎间孔 椎旁间隙内有脊神经(肋间神经) 及其背侧值、交感神经干及交通支
单次注射(20ml)
两点注射(各10ml)
椎 旁 阻 滞 药 物 扩 散
椎旁间隙注入药物除部分留在该椎旁间 隙外,可向上下间隙、肋间方向及椎间 孔扩散。
胸椎旁神经距体表深度(解剖)
胸椎旁阻滞进针深度(神经刺激器引导,旁正中入路)
胸椎旁间隙及胸膜距皮肤的深度(超声)
IIM:肋间内膜;PVS:椎旁间隙; TP:横突;pleura:胸膜
胸椎旁阻滞的超声扫描切面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高频探头,对于肥胖或粗壮的病人需用低频探疼痛、 腹股沟区疼痛 综合征治疗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简介ppt课件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简介ppt课件


1979年,就有相关文献报道

通过血管间接定位神经丛

到九十年代中后期,超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人们的兴趣增加了。 国外已经有相关报道,近年来国内相关报道很 也较多


第六版米勒麻醉学
8

超声扫描可精确定位神经 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 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降低局麻药用量 操作时病人更舒适、适应范围更广
60


外科手术麻醉 ----硬膜外麻醉,包括剖宫产术 ----蛛网膜下腔麻醉 ----区域阻滞 急性疼痛控制 ----持续硬膜外输注或间歇性单次用药,如术后或阴道分 娩镇痛 ----区域阻滞 规格 20mg/10ml ,50mg/10ml,75mg/10ml, 100mg/10ml
61
耐乐品说明书
40
41
42
43
44

来源:颈部交感神经是从C8~T2
水平的脊髓后角发出

颈部交感神经干:
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
节(星状神经节或颈胸节)

形态:卵园形,长约2厘米,宽1厘 米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皮肤 组织
神经 异感定位 神经电刺激定位
55
电刺激定位
P<0.01
P<0.01
*谷氨酸的过度释放和谷氨酸受体的过度激活时引起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
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的局麻药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诱发电流的作 用,分别对比50umolL-1和100umolL-1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神经元谷氨酸诱发电流的抑制 作用,结果显示,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神经毒性下降近10%以上。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幻灯片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幻灯片

坐骨神经(注药后)
腘窝入路坐骨神经
适应证:膝关节以下坐 骨神经支配区域手术操 作,与隐神经阻滞联合 可完成膝关节以下手术 操作,镇痛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 腘窝皮肤皱褶上缘7-8cm
注意:腘动、静脉损伤
坐骨神经
前路坐骨神经
适应证:坐骨神经支配区域手术操作,与股神经阻滞联合 可完成膝关节以下手术操作,镇痛
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 锁骨上 锁骨下 腋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肩部、上臂近端和锁骨外侧的手术操作,和尺神 经阻滞联合可用于前臂、手部手术,镇痛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环状软骨水平(C6水平) 注意:可能尺神经阻滞不完全,可能有膈神经麻痹,etc
臂丛-肌间沟(注药中) Video 1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上肢手术操作、镇痛 定位:超声探头紧贴锁骨上缘放置 注意:锁骨下动脉损伤,气胸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上肢远端、前臂和手部手术操作、镇痛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锁骨下缘,并与锁骨垂直方向 注意:锁骨下动、静脉损伤,气胸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肘部、前臂和手部手 术操作,镇痛
缝匠肌
外侧
股外侧皮神经 阔筋膜张肌
Video 4
闭孔神经
适应证:在经尿道膀胱外侧壁切除术时抑制内收肌收缩, 与股神经阻滞联合可完成膝关节前内侧手术操作,镇痛
定位:超声探头放置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3水平 注意:损伤闭孔动、静脉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闭孔神经前支 髂肌
闭孔神经后支
外侧
Video 5
定位:放置于Labat定位水平 注意:损伤臀下动脉;较深,可能显像不清
臀大肌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幻灯片课件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幻灯片课件

急性脑缺血而致脑梗死;
68
失败和发生并发症的原因 • 解剖变异 • 血容量不足或休克 • 肥胖病人 • 小儿
69
超声对血管的显像有独特的优势
显像清楚 能区分动静脉 无害 方便
70
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的优点
超声实时引导下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的走行情况
•可以直观地看到穿刺针刺入静脉内
•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9
效果的保障
• 熟悉神经局部解剖,心中有图
• 熟悉神经支配
20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I have ultrasound, I don’t worry any more!
21
22
上肢阻滞——超声探查位置
肌间沟
锁骨上
锁骨下
腋窝
23
肌间沟臂丛
24
上肢阻滞——锁骨上臂丛阻滞
25
锁骨下臂丛超声
• 腰丛
与臂丛相比有两个特点 • 分散 两个以上的注射位置 • 位置深 超声显示质量差
– 股神经
– 隐神经
• 坐骨神经 – 胫神经 – 腓总神经
36
腹股沟处的股神经阻滞
37
股神经阻滞后的超声图
38
隐神经(收肌管水平)
39
隐神经(膝关节水平)
40
坐骨神经解剖
41
骶旁坐骨神经阻滞
42
坐骨神经(梨状肌下缘处)
• 线阵 (高频) 表浅的神经,最深不超过6cm • 凸阵探头 深的神经(腰丛、坐骨神经前路)
16
超声仪的调节
• 模式 二维
• 深度 根据阻滞神经的深浅
• 增益
17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基本步骤
• 1 辨方向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定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神经阻滞技术。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目的是通过精确定位神经,实现精确的麻醉效果。
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点包括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精确定位、实时监测、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发展趋势: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更加精确、安全、高效,为麻醉提供更好的保障。
06
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07
对药物过敏或禁忌
08
医生认为不适宜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其他情况
09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气胸:可能导致气胸,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等
感染: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如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等
01
定位神经: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需要阻滞的神经
02
穿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操作
03
注射药物: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实现神经阻滞
04
观察效果:观察阻滞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5
结束操作:完成操作后,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压迫止血等
06
记录操作:记录操作过程,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07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术后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时探头位置和进针点 成人,5-10ml局麻药足以成功阻滞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腹横平面(TAP)阻滞 前腹壁(皮肤、肌肉和 壁腹膜)是由低位胸神 经(T7-T12)和第一对 腰神经(L1)的前支支 配的。这些神经的终末 支都在腹内斜肌和腹横 肌之间经过到外侧腹壁。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在颈 部,横跨颈外静脉表面, 约锁骨上3-4cm处。
目标神经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探头横向放置于胸锁乳突肌上、 环状软骨外侧,向外侧横向移动探 头,辨别出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 的臂丛神经。
当超声下难以显示肌间沟臂丛时, 可将探头放在锁骨上窝底部,臂丛 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外上方,从锁骨 向头侧追溯臂丛到理想的水平。
超声结合刺激仪神经阻滞
超声+神经刺激仪就是双保险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和效果
常用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腹横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通常起源于由C5T1脊神经前支组成的5条神 经根。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适应证:剖腹手术、阑 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 腹壁成形术、剖宫产术 后镇痛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在 肋缘和髂棘之间的腋前 线处的腹壁 目标:局麻药在腹横肌 和腹内斜肌之间扩散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提示: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层较厚,故较难识别三层肌肉。 一种简单识别方法是,腹内斜肌是“最厚的一层”,腹横 肌“最薄的一层”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优点
超声扫描可精确定位神经,局麻药可视 化 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 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降低局麻药用量 操作时病人更舒适、适应范围更广 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进针时必须观察到穿刺针 探头轻微的移动或成角可使成像显著改 变 选择适合的超声频率,获得最清晰的图 像 对彩色血流指示、图像放大、聚焦及图 像保存技术非常熟悉。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多点法超声引导腋路臂丛阻滞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股神经既是运动神 经也是感觉神经,在腹 股沟韧带下方,股神经 位于股动脉外侧,股静 脉位于最内侧。 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 下方3-4cm处分出前支和 后支。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适应证:大腿前面 、 股骨、膝关节手术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 靠近腹股沟 目标:局麻药在股神 经周围扩散 局麻药:20-30ml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超声图像上可见股静 脉位于最内侧,易被探 头压瘪。股动脉在股静 脉外侧,股神经在股动 脉外侧。 提示:轻轻向尾侧倾斜 探头,常常更易于显示 股神经,可以与背景区 别更明显。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探头横向置于大腿 根部,获得股神经和血 管的短轴切面。 建议将探头置于腹股 沟折痕上方1cm处,此 处的神经组织更为致密
探头类型:高频线阵探头。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阻滞
探头位置:探头垂直于神经 血管束的长轴放置。
神经血管束在该处非常表浅, 可见其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正中神经通常位于腋动脉的 浅部(前面),尺神经在中 间稍靠后,桡神经在后方。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进针方法:平面内法,由 外向内(由上向下)进针。 这些分支都比较表浅,小 角度进针即可,针也显示 得更好。
两个重要的概念 穿透性 与波长相关 分辨力 与频率相关 分辨力(频率)提高时,穿透性(波 长)便降低。
神经及周围结构的超声回声表现
组 织
静脉 动脉 脂肪 筋膜 肌肉 肌腱 神经 神经内、外膜 局麻药
超 声 成 像
压缩性无回声(黑色) 搏动性无回声(黑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及高回声条带(黑色及白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无回声(黑色)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传统神经阻滞方法
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 针刺感觉异常 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
存在的问题
方法的盲目性 严重并发症(气胸或血管内局麻药注射) 神经鞘存在纤维隔,妨碍了局麻药的扩 散 个体解剖学上的变异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寻找一种全新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
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可以通过介质进行 传播。 超声波的三个重要参数
频率 f:声波每秒振动次数,Hz。 波长 λ:声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所通过的距离,mm 声速 C:声波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m/s C = f xλ 人体软组织声速平均为1540m/s
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由相对应的椎间孔发出后,5条神经根交汇形 成3条上下重叠的神经干——上干、中干和下干, 从由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形成的斜角肌间隙中穿 过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肩部麻醉与镇痛,包 括锁骨和近端肱骨。 患者体位:半坐位,肩部自然 下垂,头稍微转向对侧。 探头类型:高频线阵探头。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LFCN) 发出大约2-5个分支支配大 腿的外上部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通常位于阔 筋膜张肌(TFLM)和缝匠 肌(SaM)之间,髂前上棘 (ASIS)内下1-2cm,皮下 0.5-1.0cm处。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阻滞范围 股外侧皮神经的阻滞提 供大腿前外侧的麻醉和 镇痛。 触诊髂前上棘——探头 初始放置在髂前上棘内 下2cm处,适当调整。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进针方法 建议采取平面内法由外向 内进针。直接观察C6神经根 近端的药物注射,局麻药沿 肌间沟扩散并浸润C5-C6和 C7神经根。 如果局麻药在某处神经根 的浸润不理想,可调整针的 位置再次注射。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肘部、前臂、腕部 和手部的麻醉与镇痛。 患者体位:半坐位,上肢外 展,肘部屈曲。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TAP阻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