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1.2.1 有理数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2013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名师精品说课稿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3)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3)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二 (7)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12)
1.2.1 有理数说课稿(二) (18)
1.2.2 数轴说课稿(一) (22)
1.2.2 数轴说课稿(二) (28)
1.2.3 相反数说课稿(一) (32)
1.2.3 相反数说课稿(二) (36)
1.2.4 绝对值说课稿(一) (42)
1.2.4 绝对值说课稿(二) (50)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55)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二 (58)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62)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二) (65)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73)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二 (79)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83)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86)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二 (90)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 (92)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二) (95)
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97)
1.5.3 近似数说课稿(二) (99)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02)
2.1 整式说课稿一 (102)
2.1 整式说课稿二 (106)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一 (109)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二 (115)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17)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117)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121)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26)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地位、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率
3、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重点、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
运用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律进行运算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讲授法等。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
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材程序:
第一步
现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家解一下这几道题:
6×13 13×6(—5)×6 6×(-5)—4×(-1/2)-1/2×(—4)提问:观察一下这两组式子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学生:每组的计算结果一样,我们可以得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中依然成立。
初一上册数学人教版说课稿8篇
初一上册数学人教版说课稿8篇
初一上册数学人教版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3、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通过数轴上点的移动说出表示点的数
三、目标分析:
1、通过回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
2、通过动手画数轴和数轴的概念,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点与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形结合。
4、通过实例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实践生活离不开数学
四、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模拟演示、启发引导、学习应用、发展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直观、感性的支持,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启发诱导,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先回忆再从实例引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1章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基本运算后的内容。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对后面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混合运算起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
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的过程,获得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学习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引入新知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辨析、对比、分析去解决问题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想一想观察式子11
5
×(
1
3
-
1
2
)×
3
11
÷
5
4
里有哪种运算,应该按什么运
算顺序来计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引导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这样运算的步骤基本清楚了.(另外带分数进行乘除运算时,必须化成假分数.)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步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8.计算:
(1)
() 842
-+÷-()()() 759015 -⨯--÷-
(2)
解题过程略。
例9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有理数说课稿
《有理数》说课稿
乐成镇三中王铁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
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①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②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
负的相对性;③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
数的分类. 二、教学分析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
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有
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
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
概括,形成能力。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程序
(一)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存折吧,使用存折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开了个存折,谁知道
“880.00元”,“-2,000.00元”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读做负号.
存入、支出意义相反,因此称存入880.00元,支出2,000.00元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说课稿
有理数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1.2有理数说课稿
黄艳琴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伊宁市十九中学的黄燕勤,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二节内容有理数,本小结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起始章节,承接前两个学段的内容,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五个方面对本小节进行阐述。
首先有理数作为中学阶段的入门章节,其中包括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数从自然数扩充到有理数,初步形成有理数的概念,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是小学算术的延续和发展,重视与前面学段的衔接,有理数的学习为学习实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代数四则运算工具性内容,因此有理数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我认为,有理数的分类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数轴这一课蕴含了数形结合思想,要通过作图来进一步理解,相反数要结合数轴进一步理解几何意义;由于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绝对值的要求,增加了?知道绝对值a的含义?,因此,我将本小节内容划分为了6个课时。有理数1课时,数轴2课时,其中,第一课时认识数轴,第二课时运用数轴比较大小,相反数1课时,绝对值2课时。其中数轴第一课内容为认识数轴,第二课时为借助数轴比较大小,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正数,0和负数,这为学习有理数奠定了基础,但对于有理数的分类,数轴概念的形成及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的学习,对于七年级刚入校的新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
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引导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以及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使
1.2.1有理数 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
1.2.1 有理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第1.2.1节,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在学习有理数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因此有利于他们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能够将有理数定点标在数轴上;
3.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
1.有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有理数的数轴表示。
四、教学难点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有理数的运算。
五、教学准备
1.教材:《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教具:数轴、黑板、彩色粉笔。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导出(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顾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与有理数进行比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引入新知(10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总结有理数的特点。例如,让学生观察在数轴上的一个点,然后问学生是否可以用一个数字表示这个点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数字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并将其称为有理数。
3. 讲解新知(20分钟)
a.有理数的定义: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给出有理数的定义,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其中分母不为零。
b.有理数的表示方法: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有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小数形式和分数形式。
c.有理数的数轴表示:教师讲解如何将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包括首先找到零点,然后向右标记正数,向左标记负数。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1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新教程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4、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
的数学思想。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
二、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到90%以上,由于家长素质不高,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非常不利,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
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激。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里放些米粒吧。第一个格放2粒米,第二格放4粒米,第三格放8粒米,然后是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大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大米吗?
初一上学期数学第一章说课稿
初一上学期数学第一章说课稿
初一上学期数学第一章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有理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在学习了负数的认识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所以有理数的认识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有理数》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数学分类标准的确定;特点之二是数学思维的逻辑严密性。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能力目标:数学分类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选定标准、严密分类的数学素养。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根据自己对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里。二是运用五化式教学法即教学目标问题化,学习过程研究化,知识结结构网络化,练习设计层次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内化为自主探究,自我成长的过程。同时触发学生的思维,注重渗透常见数学思想方法:类比、数形结合,集合图解等方法。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储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我用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自主阅读,质疑提问,合作释疑,竞练赛能,等一系列科学高效的优化性课堂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1章 有理数1.2 有理数1.2.3 相反数【说课稿】
相反数(opposite number)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湘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10—11页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相反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及符号的化简。
2、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相反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是在研究了负数的基础上,遵循过渡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把小学所学的正数、零和初中的负数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又为学生以后顺利掌握绝对值的意义,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在以后将要学习的二次根式、方程、函数和相关学科等知识领域都有所渗透。因此,这节课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成因
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及双重符号的化简
难点:“-a”的理解和双重符号的化简
由于相反数在许多知识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要能准确地运用它,就得深刻理解它的含义,又因为双重符号的化简是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前提。因此,“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和“双重符号的化简”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学生刚进入初中,认知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能力弱,对于“-a”和双重符号不容易理解,所以我确定它们为教学难点。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精心选材、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及初一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让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及其特征性质;
(2)、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3)、能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含有双重符号的数。
能力目标:(1)经过观察、思考、分析、发现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1有理数说课讲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1有理数说课讲稿
有理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2、能力目标: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乐于接受社会环境的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本节课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为主线,通过师生互相交流和协商的方式展开教学,而在拓展延伸部分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
三、说学法
借用生活场景引出问题,从而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启发引导,及时了解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练习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6,,3.8,0,-4,-6.2,,-1223.8,1, 7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起到复习知识的作用。这里主要复习:正负数的分类,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有理数说课稿有理数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有理数》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有理数》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有理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整数的基础上,引入负数和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及其性质。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有理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自然数和整数有一定的认识。但负数和分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性质,能
够运用有理数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和性质,有理数的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
认识负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1 有理数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1 有理数说课稿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册
一、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并掌握有理数之间的比较大小。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过程
4.1 复习和导入(5分钟)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和性质,为本节课学习有理数打下基础。
4.2 讲解有理数的定义(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包含了哪些数,从而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3.分享有理数的应用场景,如温度、海拔等。
4.3 讲解有理数的比较方法(1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2.结合具体例子,讲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包括同号比较和异号比较;
3.强调利用数轴和数线图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4.设计相关练习,操练学生对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掌握。
4.4 拓展练习与讨论(10分钟)
1.设计有关有理数比较的拓展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提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4.5 归纳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概括。
五、巩固和拓展
1.布置有关有理数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拓展有理数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讲解概念和性质、练习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并掌握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此外,通过拓展练习和讨论,我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有理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知识,对于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有理数时,可能会对有理数的分类和大小比较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及大
小比较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及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符号规律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有理数的概
念。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4.教师讲解:讲解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符号规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5.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1.2.1 有理数 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 数学上册
1.2.1 有理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理数进行计算和推理。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有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2.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
1.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多步混合运算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2.学生讲义和练习册
3.有理数的实例和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有理数的概念,比如:小明同学身高是1.65米,
而小红同学身高是1.6米,我们如何来比较他们的身高呢?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人的身高可以用多少表示,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5.2 学习和讨论
5.2.1 有理数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然后引入有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式。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用分数表示时,分母不为0,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让学生通过分数线和分子、分母的关系来理解有理数的大小和正负。
5.2.2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
通过示例和实例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步骤。重点讲解减法和除法的注意事项,如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数不能为0等。
5.3 拓展与应用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温度计显示温度是5℃,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1有理数》公开课教案_0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导学指导】:
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例题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2、能力目标: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乐于接受社会环境的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本节课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为主线,通过师生互相交流和协商的方式展开教学,而在拓展延伸部分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
三、说学法
借用生活场景引出问题,从而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启发引导,及时了解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回顾知识
练习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6,,3.8,0,-4,-6.2,,-1223.8,1, 7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起到复习知识的作用。这里主要复习:正负数的分类,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有理数说课稿有理数说课稿。)
(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零上123℃,夜晚可低到零下233℃,我们规定温度零上为正,则零上123℃记做123℃(或+123℃),零下233℃记做-233℃.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你能用正数、负数表示这些量吗?
强调:①正、负数能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注意意义相反,其值任意;②不要混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如上升3度与零下3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的问题开始,能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三)探索阶段
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三部分来进行
学生列举:0、-7、5.2、3、5、7、-7、-9、-10,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1、分类数的名称
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0叫做零。 1128,, +5.2(即5)……叫做正分数; 253
1614,,-3.3(即3)……叫做负分数; 327
得出结论: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即有理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方法也常常不同,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先把有理数按“整”和“分”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正”与“负”来分类,如下表: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2)先把有理数按“正”和“负”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整”和“分”来分类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零
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3.数的集合
我们曾经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同样把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合;把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分数集合;把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合有理数说课稿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三部分的讲解,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数的集合)
(四)拓展阶段
练习:(1)把有理数6.4,-9,123,+10,,-0.021,-1,7,-8.5,334
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
正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2)把下列有理数:-3,+8,
应的集合:
整数集合11,+0.1,0,,-10,5,-0.7填入相32,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有理数的分类方法和数的集合;从而起到了对本节课巩固深化的作用
(六) 最后布置本节课的作业
(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整数包括___、___ 和零,分数包括____和_____。
(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持号内:
-3,4,-0.5,0,8.6,-7
整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是整个学习环节中不可少的一环,课外作业的布置有利于发展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