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作业本答案

合集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

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⑵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⑶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七上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北师大版

七上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北师大版

七上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北师大版

1.撒秕啄罩

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憧憬。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5.不能。“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伏”字生动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得意形象;“窜”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智,也写出了儿童的艳羡之情。

6.例如: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宠爱、思念之情,并以对百草园自由欢快生活的宠爱比照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言之有理即可)

8.例如:(1)鲁迅(1881—1936),中国宏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2)例如:《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3)例如:闰土:旧社会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熬煎的典型农夫形象。

2爸爸的花儿落了

1.徘徊涯零

2.静默悄悄

3.例如:高山大海广博而庄重

4.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静,这样的宁静。/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全部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全部答案

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瞿制作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撒‎秕啄罩

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向‎往。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5.不能。‎“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伏”字生动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可爱形象‎;“窜”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也写出了儿童的羡‎慕之情。

6.示例: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喜爱、怀念‎之情,并以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的喜爱对比‎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言之‎有理即可)

8.示例:‎(1)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2)示例‎:《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3)示例:‎闰土:旧社会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典型‎农民形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这两部分是通过一个过渡段连接起来的。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三、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

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⑵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⑶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

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选出下面黑体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hǎ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

B.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起)高枕而卧(ɡāo垫高)

C.敛在盒里(lǎn放)拗过去(ǎo用力弯曲)

D.无处觅食(mì寻找)总而言之(yán说)

2.结合语境解释黑体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秘密)

B.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把枕头垫高睡)

C.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正派)

D.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后,真是人声鼎沸。(人声喧闹)

3.下面句中加黑词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4.先选词填空,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_______(A.现 B.晾 C.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_______(A.架 B.支 C.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A.洒 B.放 C.撒)些秕谷,棒上_______(A.栓 B.系 C.扎)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A.牵 B.拉 C.拽)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A.收 B.拉 C.抽),便_______(A.捉 B.逮 C.罩)住了。

5.仿照例句,用一组排比句向朋友们简介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朋友,百草园真是我童年的“乐园”呀!春天,你看那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草长莺飞,二、提高训练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这篇关于《七年级下册语⽂课堂作业本答案》,是特地为⼤家整理的,请⼤家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略。

⼆.略。

三.1.罕,稀少。少有⼈来。 2.沸,⽔开。形容⼈声喧闹。 3.⾼,垫⾼。形容⽆所顾虑。 4.拾,采摘。早晨开花,傍晚采摘。引申为晚年回忆少年事。

四.略。

五.1.写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读书的成长过程。 2.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童乐园的情趣。 3.学⽣提问说明有好奇⼼,有求知欲望,应予肯定。⽽先⽣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在不合适的时间提出了不相⼲的问题,违犯了教学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 4.⾔之有理即可。如:主要是敬慕的态度,因为他为⼈正派,知识渊博,同时严⽽不厉,很爱学⽣,很少体罚。

六.1.详写短短的泥墙根⼀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去了。听觉:油蛉在这⾥低唱,蟋蟀们在这⾥弹琴。味觉:⼜酸⼜甜。 3.两个“不必说”与后⾯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勾勒出⼉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得的⼼理。 4.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速度快,⼜来得突然,⽤“飞”字则⽆法表达这种效果。 5.表现出“我”猎奇的⼼理,想找⼀块像⼈的何⾸乌;⼜表现出百草园对“我 ”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富有吸引⼒。 6.拟⼈。续写略。 7.写出两条即可。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符合⼉童的⼼理。②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景,景中有⼈。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这两部分是通过一个过渡段连接起来的。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三、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下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下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下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下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下册答案(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B

2、(1)人迹罕至

(2)人声鼎沸

3、(1)光滑紫红伏窜

(2)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1)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呐喊彷徨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B

6、问先生“怪哉”虫的事;

和同窗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寻找乐趣;

师生共同读书。

7、写出了“我”童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遇到不懂的问题乐于请教他人的特点。

8、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封建私塾教育内容的陈腐、艰涩难懂和严重脱离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情况。

9、示例:让学生先理解,后背诵,这样记忆才深刻;寓教于乐,将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10、作者重点描写了绍兴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和沈园。

11、因为“有这样好的老师,还有这样好的小河”,一切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12、不可以。这句话表现了现在人们的世俗心理,与当时的景色格格不入,所以没有发现当时鲁迅眼中那些有趣的植物。

13、矮墙并不是短短的,而是很长;皂荚树不高大;没有见到紫红的桑葚,也没有找到何首乌、木莲和覆盆子。

14、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常常会和自己想象中的情景

作对比,要将心中存有的美好想象和瞬间见到昀现实做一番无可奈何的碰撞,结果反而会失望。(意近即可)

15、示例:(1)捉蝉捕鸟

(2)苦读书

(3)添童趣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下册答案(二)

木兰诗

1、B

2、(1)门人家,住户

(2)表示多数,不是确指确指,十二

(3)有余力量大,势力大

(4)跑步行

3、(1)织布机事务

(2)文告通“贴”,贴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哦。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宿儒( ) 倜傥( )( )敛( ) 脑髓( )桑葚( ) 斑蟊( )攒在一起( )秕谷( )拗( )盔甲( )锡箔( )( )人声鼎沸( )

2、填空题:

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节选自,作者原名。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⑵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⑵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

⑶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

4、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

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

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

5、说说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6、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一个句子。

二、同步解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这两部分是通过一个过渡段连接起来的。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

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

④读书苦:难读,难懂。“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语文课堂作业本七上

语文课堂作业本七上

语文讲堂作业本七上答案

【篇一:七年级上册语文讲堂作业本答案】

成狭,场改成敞,苹改成萍,畜改成蓄。

2,轮,弯,颗,片,叶,支,幅。

3,西湖像秀气的少女,清爽的自然,充满魅力,澄清的湖水像一块巨大的翡翠,能够看见鱼儿在水下快活地游来游去,看到这般美景,我感觉心中一片空灵,就像是走进了一副优美的水墨画。

4,薄雪覆盖的山

5,青黑,白花,暗黄,微黄,粉色,这样描绘了五彩斑斓,心旷神怡的画面。

6,山上,矮松,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池,山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山腰,那点薄雪忽然害了羞,轻轻露出点粉色。

7,小村在群山的怀抱中。

8,从立春后的于天气转暖天气合适,人们感觉愉快,没觉察光阴的快,马上就要初夏了。

9,‘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10,合适,由于经过这一系列的动词,能够看出北国的春风不同样

于南方的,要凌冽的多,要畅快的多,有种粗狂之美。

11,经过北国的春风延长出北国的山民,那种粗狂之美是作者的。呼,终于打好了 ............

2,第15课

阅读理解

4.选了水、云、莺、燕、花、草

5.几处、谁家说明其少,更能点出春天之意

6.钱塘湖的早春明朗美好,诗人陶醉在这迷人的湖光山色中,恋恋

不舍。

7.更为;焚烧

8.暮春今春看又过说明春天马上过去

10.江水碧绿澄澈,显得遨游的水鸟更为洁白无瑕,江边青山葱绿,山花像要焚烧的火焰,绚烂特别

11.有四各样类

1:莺燕——经常象征春天美丽风景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雁、青鸟——信使如,归雁洛阳边

3:杜鹃——深深的离愁很多指乡愁

七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doc

七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doc

七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撒秕啄罩

2.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3.不必说她名人辈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必说她物产丰富,有享誉世界的西湖龙井、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等;单是她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的秀美神韵,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向往。

4.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5.不能。“伏”、“窜”比“停”和“飞”更形象生动。“伏”字生动地写出了黄蜂肥胖的可爱形象;“窜”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也写出了儿童的羡慕之情。

6.示例: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这里表演空中杂技。

7.对百草园各种景物和活动的喜爱、怀念之情,并以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的喜爱对比衬托对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生活的不满。(言之有理即可)

8.示例:(1)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2)示例:《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3)示例:闰土:旧社会深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典型农民形象。

2爸爸的花儿落了

1.徘徊涯零

2.静默静静

3.示例:高山大海广博而庄严

4.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作业04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作业04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uó)后窍.(qiào)缠络.(luò)宿.儒(sù)

B.油蛉.(líng)菜畦.(wā)觅.食(mì)竹筛.(shāi)

C.锡箔.(bó)桑椹.(shèn)盔.甲(kuī)戒.尺(jiè)

D.蝉蜕.(tuì)书塾.(shú)脑髓.(suí)秕.谷(bĭ)

2.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

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

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默契海枯石烂诀别眼花瞭乱

B.嘈杂人声鼎沸制裁轻而易举

C.娴熟顾名思意幅射月明风清

D.藉贯粗制滥造荣膺一泄千里

4.“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B.“三味书屋”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蜡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作业本答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2)相传叫做百草园。(3)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4)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5)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方位),百草园的(名称),百草园的(变迁),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是(乐园)。

2、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3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概括(1)-(4)句所介绍的内容(1)位置(2)名称(3)下落(4)景物。

4.从第(5)句可以看出“我”对园子的感情(热爱)(怀念)

5这段的中心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二、课内语段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

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声响)。“这里“指(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

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8.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9.分层第二层景物描写主要围绕(趣味)一词来写的。

10.“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1.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2 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碧绿)(紫红)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肥胖)(轻捷)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乐趣。

13,这段景物描写动物,其中用“伏”写黄蜂的(静)态,用动词“窜”“喷”写(叫天子)(斑蝥)的“(动)态。

14作者如此有兴致的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

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也为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

15这段景物描写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

详写泥墙根一带,略写整个园景,以面烘托点,又以点照面,既完整,又重点突出,具体生动。

(在线阅读故事大王/gushi/201206/204800/)

三、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相同点如: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

2·作者写“美女蛇“故事的目的:(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

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机关:秘密

4·高枕而卧:放心大胆的睡觉,比喻不加警惕,无忧无虑。

四、课内语段阅读: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 投;i系;m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