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特质论——第6章 行为学习论)【圣才出品】
心理学精品理论教材——人格心理学第四章 特质论心理学
因素分析说明
因素负荷 测验 因素1 因素2 怀疑 0.52 0.15 不稳定 0.81 0.08 内疚 0.66 0.04 理解 0.11 0.88 能力 0.03 0.69 流畅性 0.19 0.47
焦虑(1) 智慧(2)
根源特质类别 组群1 组群2 志向 合作 果断 友好 忍耐 仁慈 坚持性 开放性 创造性 温和
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卡特尔继承了奥尔波特对特质的 分类,认为某个人独具的特质叫个别 特质。一个社区或集团所具有的特质 叫共同特质。
悯
7、怀疑人生价值 8、戏剧性—紧张
1、攻击性 2、占有欲 3、归属需要,家庭
认可需要
4、自主需要 5、自觉性 6、殉道性 7、性欲 8、爱夸张
特质词汇描述法
内容分析技术
二、特质论体系
(一)人格的定义:人格个体内部心身系统的的 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行为与 思想。
1、动力组织----指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 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 西。
体具有。
(三)特质的分类
1. 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1937) a.共同特质:代表在某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大多
数人所具有的共同特质,较为抽象地反映出当时的 社会习俗和价值观,性质短暂,会随着社会习俗、 价值标准的变动而异。现在用“特质”代替共同特 质(1961) 。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
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
病的本质。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
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
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
规范,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
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2.预测人的行为;
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
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
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
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
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
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
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
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人格心理学》习题及答案.doc
%1 他是健康的吗? %1 他会不会改变?
如何帮助他改变?
%1 临床心理诊断技术,
人员选拔和人力资源管理。
一、知识点: 【红色重点】
P3 : 1.人格,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①外在人格,即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
%1 内在的人格,涉及一些内在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
P5 : 2.(按照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
体。这一界走包含5层含义:◎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②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a 稳定的动机,b 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c 稳定的态度.信 念和价值观。
%1 人格是一种蕴于中、形诸外的统一体,由一些特质构成。。。
④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人格的基本特性)。 ⑤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交互作用的过程。
P5 : 3、稳定性: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具有剖跨时间的连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 P9 : 4.通过一个例子,理解几大人格理论的区别!
5. 人类探索人格、构建人格理论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or 改变)
P10 : 6、人格理论要回答什么问题?
%1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 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1 他是如何变成这样的?
P12 : 7.人格测评的用途?
® 了解当事人的一种途径. ②评估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
P23 : &负相关
P27 : 9.什么是社会称许性?按照社会期望他们的样子来展现自己,而非依据真实状况作出选择。 P28 : 10.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被试组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
1.人格概念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基本特征
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稳定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表现为三个方面:(1)人格形成的稳定性(2)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3)人格跨
情境的一致性
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各具特点
复杂性:人心隔肚皮、人面兽心
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3.人格心理学研究内容:人性哲学、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测量
4.研究对象——人(1)人类本性层面(人性)
(2)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层面(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
(3)个人唯一性的层面——人格的独特性及其形成机制
5.研究任务:描述、理解或解释、预测、控制
6.理论流派形成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一、概念题
1.人格
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
(1)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
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
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
(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
(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
(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5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一、概念题
1.人格
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
(1)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
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
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
(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
(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述
拉丁文persona personality
一.人格概念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1.人格的实在性定义
⑴罗列式定义:人格是所有特质的总和
⑵整合式定义: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
⑶层次性定义:人格是有组织、有层次的
2.人格的非实在性定义
人格的非实在性定义实际上是对人格定义的现状的反映,当前,人格心理学家还不能提出为大家所接受的实在性定义。
⑴McClelland心理学家对个人行为所提出的最恰当的看法
⑵Hall &Lindzey 人格并非存在于个体内部或个体外部的东西,而是人格心理学家所特有的看法
⑶Sarason 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范围,包括许多术语、概念和方法
㈡当代百科全书中的人格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人格(个性),个人的心理面貌和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3.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
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
4. 《心理学百科全书》
在定义方面,仍然很少有一致的看法。……人格是与一个人的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展开全文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1、人格的定义(教材)
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格心理学是以认识和研究人的人格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格构成与表现、人格产生与发展、人格培养与提升、人格适应与矫正等方面规律和机制的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学习人格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
①树立正确观点②明确学习目的③注意方法
5、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背景上来看,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科学背景和哲学背景。社会背景为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需要,科学背景为其产生提供了条件,哲学背景则奠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基础。
6、人格心理学诞生的主要标志:一种观点认为: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应首推弗洛依德,其主要标志应是1900年《释梦》的出版。
7、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根本特点:①以人性为核心②把人性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依据③以实证的方法为基本方法
8、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趋势:①经典理论的修正②小型理论的出现
③研究方法的融汇和改进④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趋向⑤相互作用论的思想倾向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什么是人格理论(教材)
2.人格理论的制约因素:①人性观②研究策略③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
3.人格理论流派(教材)
4.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教材)
5.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教材)
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格研究(personality research)——对人格理论中所包含的假设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
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
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
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
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录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四、论述题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第2章古典精神分析
第3章新精神分析
第4章特质论
第5章生物学论
第6章行为学习论
第7章交互作用论
第8章人本论
第9章认知论
第10章积极心理学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第2章古典精神分析
第3章新精神分析
第4章特质论
第5章生物学论
第6章行为学习论
第7章交互作用论
第8章人本论
第9章认知论
第10章积极心理学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郑雪《人格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郑雪《人格心理学》模拟试题(二)
试看部分内容
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性格与气质相互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
B.气质不能够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C.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
D.性格对气质具有明显的影响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与气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气质往往能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2.下列正确表述“大五”人格因素的是()。[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特质论【圣才出品】
第4章特质论
4.1复习笔记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一)奥尔波特简介
奥尔波特1897年出生在美国,是特质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早在1921年,他就与其兄F.奥尔波特共同发表了《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这部著作被公认为第一部阐述特质论的著作,对特质理论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二)特质的概念
1.特质的概念
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
2.特质的特点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特质具有动力性;
(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仅是相对独立的;
(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
(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按照奥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有三种解释:
①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不是都具有相同程度的整合;
②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质;
③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动只是短暂地不符合特质,因为刺激情境或一时的态度转变左右了人的行动。
(三)人格特质的研究法
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特质研究中,可以采用两种研究方法:
1.常规研究方法
常规研究法着重探讨奥尔波特所说的“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在同一个文化中,如果要知道一个人在共同特质上的情况,可以通过将他与其他成员进行比较,以确定他在这一特质上所处的位置。
2.特殊规律研究方法
(1)基本概念
特殊规律研究法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的独特的特质组合。
人格心理学(自己整理)
人格心理学
华若蒙第一章绪论
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1)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互动方式。
(2)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3)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于中、形诸外的统一体。
(4)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
(5)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P5)
2、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4、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第一层,揭示人的共同本性;第二层,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第三层,揭示个体独特性。
5、本书的架构:“T & 3D”,“T”就是指人格理论,“3D”则是组织各种人格研究主题的线
索,是在Cloninger的人格“描述—动力—发展”模型(3D模型)的基础之上经过修正而来的。
第二章人格研究与测评
1、人格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寻求研究深度(2)相关研究:寻求研究广度
(3)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
2、个案研究方法:①临床研究②叙事法(生活史)
第三章特质理论
1、Gordon W . Allport, 美国心理学家,既是特质理论的创立者,也是公认的人格心理学
学科创始人。
2、Allport把特质区分为:
共同特质:人类共有的特质,人人都具有,个体间的差异在于不同的人具备此特质的强弱程度不同。
个人特质:个人独有的,与共同特质相对,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特质论)【圣才出品】
第4章特质论
一、概念题
1.特质
答:特质是区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身心特征。包括:
(1)个体生而具有的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体型等;
(2)人格特质,个体在行为上表现出的持久性心理特征,亦即个体稳定的、能反映其人格特点的行为倾向。
2.特质论
答:(1)特质论是现代西方人格构成的一种主要理论,由奥尔波特首先提出。认为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2)有关领导研究的早期理论。认为一个领导者在人格特质上与被领导者有所差异,这种人格特质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因素。
3.类型论
答:(1)类型论是一种人格理论。根据某种标准将具有相似人格特性的人加以归类,归类后即以该类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命名的理论。
(2)类型论渊源于古希腊对个性进行分类的思想,近代以德国为中心得到发展,认为
人的个性差别有质的不同。
(3)类型论强调精神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把个体划入一定的类型,强调个人的个性类型是可观察到的,并可用特定的术语描述特定类型。
4.常规研究法
答:常规研究法着重探讨奥尔波特所说的“共同特质”。共同特质的研究者们对所有被试的自尊、焦虑、智力等方面进行过测量和比较,发现几乎所有被试的人格的特征都可沿着这些维度加以描述。这种研究类型为探讨特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信息。
5.特殊研究法
答:(1)含义
特殊研究法即特殊规律研究法,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的独特的特质组合。
(2)优点
特殊规律研究法的优点在于:
①是被试而不是研究者决定了那些所要测试的特质。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一、基本概念
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意指面具、脸谱。含义见下。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基本问题
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的性质:
第一、整体性(形诸于外,蕴蓄其中。)
第二、独特性
第三、稳定性(人格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我们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第四、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3、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 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4、人格理论体系及代表
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900年,弗洛依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新精神分析(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
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
行为学习论(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
社会学习论(罗特和班杜拉)
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马斯洛、罗杰斯)
认知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凯利)
5、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问题:
人格结构
人格动力
人格发展
人格适应
人格评估(方法:投射测验、自陈测验、行为评定)
6、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唯一从整体层面上研究人的心理、探讨人性的科学。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临床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交互作用论【圣才出品】
第7章交互作用论
7.1复习笔记
一、社会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论
(一)人格的文化决定论
1.代表人物
马林诺夫斯基、鲍亚士以及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等。
2.发展历程
(1)马林诺夫斯基指出儿童对其管教者怀有敌意的情绪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2)弗兰兹·鲍亚士把人类学的研究划分为体质、语言和文化三种研究,重新构建了人类学的理论体系。
(3)本尼迪克特和米德都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
(4)米德认为生物的因素并不是决定两性心理与行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相反,社会文化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两性角色行为与人格类型。
(5)本尼迪克特认为,不是本能而是文化塑造和改变着人格。
(二)人格相互作用论
1.代表人物
林顿和卡丁纳。
2.主要思想
(1)文化与制度
①林顿和卡丁纳将文化描述为:在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化规范,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技术,以及人们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性的态度等。当这些规范、技术、态度具有持续性和传播性时,就是文化。
②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或行为相对固定的模式,它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违背或偏离它就会导致个人或团体内部的失调。
(2)基本人格结构与早期经验
①基本人格类型是指在相同文化环境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系列共同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就形成了文化中不同成员之间基本相似的人格类型。
②林顿和卡丁纳的人格发展理论实际上继承了弗洛伊德儿童早期经验决定论的思想。他们认为,基本的文化制度导致该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具有大致相同的早期经验,共同的早期经验就塑造了共同的人格特征。
郑雪《人格心理学》章节题库(人本论)【圣才出品】
第8章人本论
一、单项选择题
1.()1937年出版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
A.卡特尔
B.塔佩斯
C.奥尔波特
D.霍兰德
【答案】C
【解析】奥尔波特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开创美国人格心理学,在美国最先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其在1937年出版了第一部人格心理学教科书《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并建构一套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
2.马斯洛与罗杰斯提出了人格的()。
A.精神分析理论
B.自我理论
C.类型理论
D.特质理论
【答案】B
【解析】马斯洛和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关于人格的理论称为人格的自我理论。
3.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答案】B
4.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B.性格、气质和能力
C.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D.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答案】C
5.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答案】A
6.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D
7.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A.感觉
B.知觉
C.需要
D.能力
【答案】C
8.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答案】A
9.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A.感觉
B.思维
C.需要
D.性格
【答案】C
10.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郑雪《人格心理学》章节题库(特质论)【圣才出品】
23.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収展。这主要 指的是( )。
A.生物遗传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7 / 16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C.家庭环境因素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B
7.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其中(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抽象思维能力 D.创造力 【答案】C
)是智力的核心。
8.人的气质类型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下列选项中哪一项的匘配是错误 的?( )
A.强、丌平衡型(兴奋型)—胆汁质 B.强、平衡、丌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 C.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胆汁质 D.弱型(抑制型)—抑郁质
2 / 16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答案】C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9.气质主要反映了心理活动在( )方面的动力方面的特点。 A.速度、强度、稳定性和选择性 B.速度、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C.灵活性、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D.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答案】D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荣格 【答案】A
3.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点 C.心理状态 D.心理过程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特质论
4.1 复习笔记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一)奥尔波特简介
奥尔波特1897年出生在美国,是特质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早在1921年,他就与其兄F.奥尔波特共同发表了《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这部著作被公认为第一部阐述特质论的著作,对特质理论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二)特质的概念
1.特质的概念
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
2.特质的特点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特质具有动力性;
(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仅是相对独立的;
(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
(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按照奥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有三种解释:
①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不是都具有相同程度的整合;
②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质;
③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动只是短暂地不符合特质,因为刺激情境或一时的态度转变左右了人的行动。
(三)人格特质的研究法
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特质研究中,可以采用两种研究方法:
1.常规研究方法
常规研究法着重探讨奥尔波特所说的“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在同一个文化中,如果要知道一个人在共同特质上的情况,可以通过将他与其他成员进行比较,以确定他在这一特质上所处的位置。
2.特殊规律研究方法
(1)基本概念
特殊规律研究法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的独特的特质组合。
(2)评价
特殊规律研究法的优点在于,是被试而不是研究者决定了那些所要测试的特质。
(四)机能自主性
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五)自我认同感
奥尔波特提出了“统我”(proprium)或“自我认同感”的概念,用来描述统一于自我的各个方面。完善的统我从出生到成年只有经过躯体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向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l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等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达成。
(六)健康人格
奥尔波特提出,健康人格具有六个特点:
1.自我广延的能力;
2.与他人积极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七)评价
1.贡献
(1)奥尔波特是人格心理学的先驱。他重视人格的个体性,其特质理论直接从个体行为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这使得心理学家有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置于操作程序之中,解决了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
(2)他用纸笔进行的对“支配-顺从”和价值类型的测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3)他还创立了动机的机能自主理论,并率先摆脱了精神分析论者的病态取向而企图建立健康人格理论。
2.缺陷
(1)特质论常常被人指责是不科学的理论;
(2)奥尔波特的理论难以进行实证性研究,它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
(3)特质理论还被指责为以损失潜意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意识层面,注重内部原因,从而忽视外部原因;
(4)“机能自主性”否认早期经验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认为动机只与现实有关而与过去无关。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一)卡特尔的生平
卡特尔1905年生于英国。他的著述多以因素分析为依据,其人格的因素分析研究在1966年出版的《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最为突出,其它还包括《人格的种类和测量》、《人格研究导论》、《一个系统的理论和事实研究》等。
(二)特质及其分类
1.特质的概念
卡特尔认为,特质是构建人格结构的基本成分。
2.特质的分类
(1)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卡特尔认为某个人具有的特质称为个别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叫共同特质。
(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特点。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动力特质
卡特尔认为,关于人格动力的特质就是动力特质,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卡特尔进一步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
①能: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其相似。
②外能:也是一种动力性的特质,来自环境及外界因素,因此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外能是习得的。外能又可分为情操和态度。
③辅助:按照卡特尔的理论,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所谓辅助。情操是能的辅助者,态度是情操的辅助者。
(三)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
1.因素分析法的概念
依据因素分析的统计结果选择题目。具体方法:施测大量初步设计的题目。然后对被试作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抽取几个因素,每一个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同一因素内各题目间的相关高于不同因素间题目的相关,测量这几个因素的题目构成全部的人格测验。
2.评价
(1)优点
优点在于统计技术的先进性和量表的单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