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普通小麦‘Holdfast’条锈病成株抗性qTLw定位
摘 要: Holdfast 是来自英国的小麦品种, 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条锈病持久抗性。本研究目的是发掘 Holdfast 的条 锈病成株抗性基因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为小麦持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方法。利用铭贤 169 和 Holdfast 杂交后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 于 2014—2015 和 2015—2016 年度在甘肃甘谷、甘肃中梁和 四川成都进行条锈病成株抗性鉴定, 并统计最大严重度(maximum disease severity, MDS)。基于小麦 660K SNP 芯片和 BSA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技术初步确定抗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后, 将目标区域的 SNP 标记转化为 KASP (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标记, 检测整个 RIL 群体, 进行基因型分析。最后进行 RIL 群体条锈病成株抗性的 QTL 分析, 在 5AL 和 7AL 染色体上发现了 2 个成株抗性 QTL。5A 染色体长臂上 1 个条锈病成株抗性 QTL QYr.gaas5AL, 在所有环境下均存在, 可解释 6.5%~9.3%的表型变异; QYr.gaas-5AL 位于标记 Ax-109948955 和 Ax-108798241 之 间, 连锁距离分别为 0.5 cM 和 1.1 cM。在 7A 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 1 个条锈病成株抗性 QTL QYr.gaas-7AL, 在 2015 年和 2016 年甘谷环境中均稳定存在, 分别解释 6.2%和 7.3%的表型变异; QYr.gaas-7AL 位于标记 Ax-110361069 和 Ax-108759561 之间, 连锁距离分别为 0.5 cM 和 0.7 cM。携带 QYr.gaas-5AL 和 QYr.gaas-7AL 抗病等位基因家系的 MDS 显著低于感病等位基因家系的 MDS, 表明 QYr.gaas-5AL 和 QYr.gaas-7AL 可有效降低条锈病严重度, 可应用于小麦抗 条锈育种。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条锈病; 成株抗性; SNP 标记; 连锁分析
小麦品种小偃9323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
小麦品种小偃 9323 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
唐明双 马东方 王海鸽 尹军良 侯 璐 姚 强 井金学*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 小偃 9323 是小偃 6 号的同源材料, 具有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条锈性强等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 为明确其抗条锈性及遗传规律, 利用当前流行的中国条锈菌小种 CYR32 对抗病品种小偃 9323 与感病品种铭贤 169 及其杂交后代 F1、F2、F3 和 BC1 代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并对其抗条锈基因进行 SSR 分子标记。结果表明, 小 偃 9323 对 CYR32 小种具有良好的抗性, 由 1 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 F2 代分离群体, 筛选到 6 个与抗病基因连锁的 SSR 标记, 分别是 Xwmc807、Xbarc3、Xwmc684、Xwmc201、Xwmc553 和 Xwmc179; 该抗病基因位于小麦 6AL 染色 体上, 其最近的标记为 Xwmc201 和 Xwmc553, 遗传距离分别是 2.6 cM 和 3.7 cM。分析表明, 该基因不同于已知抗条 锈基因, 暂被命名为 YrXY9323。用 YrXY9323 两侧遗传距离最近的标记 Xwmc201 和 Xwmc553 对 42 个黄淮麦区主栽 小麦品种进行分子检测, 有 19%的品种具有与 YrXY9323 相同的标记位点。本结果对 YrXY9323 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 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偃 9323; 小麦条锈菌; 隐性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e (Host) Nevski]是 小麦的一个重要野生近缘种, 具有抗盐、抗旱、抗 病虫害等优异性状[8]。已经成为改良栽培小麦遗传 基础的重要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之一。马渐新等[9]研 究发现, 长穗偃麦草 3E 染色体上携带新的抗小麦条 锈病基因 YrE。秦琳等[10]用 RAPD 技术验证了长穗 偃麦草的 DNA 被导入普通小麦后在其后代中的抗 条锈病表现, 并发现了优良的抗条锈病变异体。刘 登才等[11]对小麦-长穗偃麦草二体附加系接种小麦 赤霉病菌后发现, 在长穗偃麦草 1E 上携带控制赤霉 病抗性的主效基因, 同时在 3E、4E 和 6E 染色体上 可能存在微效抗性基因。侯永翠等[12]通过抗病鉴定 发现, 在长穗偃麦草 7E 上存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可见该小麦野生近缘种含有优良的抗性基因。本试 验所用材料小偃 9323 是原西北植物研究所选育的, 其系谱 为小 麦与长 穗偃 麦草杂 交后 代 87135-1-3/ 88111, 它具有高抗条锈病、白粉病等优异性状。
小麦的锈病研究与防治
小麦的锈病研究与防治曾通明(云南.蒙自,红河学院;661100)摘要: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
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
叶锈病的病原菌一般只侵染小麦。
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为此,要在做好锈病预测、预报的基础上。
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锈病的暴发性和危害性,坚持点面结合,群防群治,做好小麦锈病的防治工作,把病害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关键字:小麦,锈病,病原菌,防治,病害1 小麦锈病1.1 小麦锈病的生物学特性小麦锈病的生物学特性小麦锈菌生长发育所要的温度较低。
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温为 10℃~ l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为20~26%,适宜的侵入温度为9℃~l2℃。
夏孢子萌发不需光照,但侵入后需光照。
光照充足时,病菌在植物上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光照不足时,生长发育受抑。
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饱和湿度或叶面留存水滴(水膜 )。
条锈菌夏孢子不耐高温,在36℃下经2天即失去生活力【1】。
1.2 症状与诊断首先,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
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疱,即夏孢子堆。
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
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其次,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
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
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最后,(3)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
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
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普通小麦品系M67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次, 反 应型按 照 0 —4 级 的标准 _ 1 记载, 其 中0 —2 级 为抗 病 , 3 —4级 为感 病 , 统 计 抗 病 植 株 和 感 病
植 株 的个数 。
1 . 4 数 据 分 析
对 F 代 的抗感 分 离 数 据 进 行 检 验 , 检 验
抗性 , 导致 2 0 0 2年 条 锈 病 的 流 行 [ 3 ] 。实 践 证
明, 利 用抗 病基 因培 育抗 病 品种是 最经 济 、 有效 的
防治途 径[ 1 ] , 一方 面 可 以减 少 农 药 的使 用 , 避 免 环 境 污染 , 另一 方 面 可 以 降低 生 产 成 本 和 人 力投 入 。挖 掘 和研究 存在 于普 通小 麦及 其 近缘种 属 的 抗 性基 因 , 将 为 小 麦抗 病 育 种 提 供 多 样 化 的基 因 资 源 和种质 材料 。
均表 现 高 抗 条 锈 茵 生 理 小 种 条 中 3 2 , 两个组合 F 2 代 抗 病 植 株 和 感 病 植 株 的 分 离比 例 均 符 合 3:1 。2 1个 单
体组 合 的 F 1 均 表 现 高抗 条锈 病 , F 2群 体 抗 性 调 查 结 果 表 明 , 除 中 国眷 1 B M ×M6 7组 合 抗 病 植 株 和 感 病 植 株 分 离 比例 显 著 偏 离 3:1 外, 其余 2 O个 组 合 的抗 病植 株 和 感 病 植 株 的 分 离 比 例 均 符 合 3: 1 。结果表 明, M6 7
法[ 为 Y 。 一 (I A一 3 a l一 2) / 3 n , 其 中, A 和
a 分 别 为显 性 组 ( 抗条锈病组) 和 隐性 组 ( 感 条 锈
小麦条锈病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7)小麦条锈病概况及其研究进展赵吴超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 小麦条锈病严重危害小麦的生产安全。
揭示了小麦条锈病在完善病害循环过程中转主寄主的规律和小麦条锈病在流行与群体遗传方面的规律,并综述了我国小麦条锈病的研究成果,并分析讨论了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小麦条锈病研究与防控提供思路。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群体遗传;病害防控;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S435.12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7–0005-03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人类生存十分重要。
而小麦锈病作为小麦的主要病害,长时间威胁着小麦生产,导致小麦产量下降。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麦条锈病的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小麦锈病也称“黄疸病”,包含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早在公元前700年古罗马时代,欧洲就有记载。
而在17世纪晚期前,并没有将小麦条锈病与其他锈病区分开来,直到1777年Gadd和Bjerkander首次描述了这种病害,在1819年前由Schmit将这种真菌病害命名完成。
国内依据考古单位的研究推断,4 000~5 000年前就出现了小麦锈病,直到1836年《马首农谚》和1846年《齐民要术》出版才有小麦条锈病的记载。
国外几次比较严重的锈病危害,曾暴发在南非的1708—1710年。
1794年在瑞典暴发的小麦锈病;1804年发生在英国的小麦锈病流行;1786年在印度暴发的小麦锈病,对小麦的损失十分严重。
而在国内,1939~1940年暴发于福建、四川两省的小麦条锈病,分别使小麦减产10%~15%和60%。
新中国成立后,锈病危害以条锈病为主,曾在1950、1956、1958、1960、1962、1964年暴发大流行,发病面积可达333万~667万hm2。
尤其是1950、1964、1990、2002、2017年爆暴发的5次国内大流行,发病面积均超过550万 hm2,共计损失小麦138亿 kg。
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控技术
35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控技术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该病传播迅速,属于一种流行性真菌性病害,具有分布广、浸染能力强、菌源量高、损害大的特点。
为严防小麦条锈病蔓延风险,保障粮食安全,山东省平邑县农业农村局近年来积极开展小麦条锈病检测和预防,抢抓条锈病防治关键期,有效控制和压低病源基数。
一、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大区间典型远程气流传播流行的小麦病害,主要由条形柄锈菌侵染引起,一般在春季发生,发病后,具有很强的本地区传播或向相邻区域传播的能力,且变异快,破坏小麦叶绿素,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麦穗及颖壳等内部组织,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实现对植株养分和水分的掠夺。
在发病初期,叶片或叶鞘上产生鲜黄色或黑色疱斑,这种疱斑常常以小长条状或长椭圆形排列,形成孢子堆覆盖叶片和叶鞘上,每个孢子堆每天可产孢子1800个左右(锈褐色粉状物),可持续产孢子8~10天,通过高温和气流的作用,形成孢子流,相互交叉流行,反复循环侵染,引发该病。
此外,在小麦灌浆期,因该病过度消耗小麦植株内水分,使灌浆受阻,无法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和灌浆期的水分需求,从而降低产量,使千粒重下降,小麦条锈病一般流行时,减产率在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
由于我国小麦主栽品种抗源单一,抗病品种推广面积有限,一旦气候条件适宜,又有适量的菌源,小麦条锈病常会在全国大范围流行,并造成严重损失。
二、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条件1.温、湿度条件适宜。
小麦条锈病生殖繁育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小麦条锈菌侵染。
菌丝体适宜侵染的温度范围为13~16℃,孢子发育适宜温度为9~11℃。
当平均温度下降到2℃以下时,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麦叶组织内休眠越冬。
夏孢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湿润的环境为小麦条锈病爆发提供了条件,当连续降雨天数达11天,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适于条锈病菌的侵染与繁殖。
4月底至5月中旬有雨,以后条锈病普遍发生,后期造成局部地区条锈病中轻度流行。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病害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故术程晓辉小麦条镑病,拉丁名为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 tritici Eriks et Henn,为小麦生产中常发的锈病类型之一。
目前,在我国各地小麦产区中,小麦锈病作为一种有很大危 害性的病害,具有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其中发 生程度最重的是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是小麦生产中常发 的病害之一。
小麦条锈病发生后,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2 成,发生严重的减产幅度可超过6成,更有甚者会造成小麦 的颗粒无收,对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
彬县地处陕 西省的西北部,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 明,为典型的旱作地区,降水量缺乏,尤其是春季,作物播种 的难度很大,因此当地主要的作物为小麦,近年来,彬县小 麦的种植面积在27万亩左右。
经过县植保植检站的统计,2016年、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彬县的发生程度较轻,未对 小麦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现结合笔 者在彬县工作经验,对小麦条锈病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技术 做简单的总结。
1小麦条锈病的特征特性1.1发病症状小麦条锈病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其次在茎秆、穗部、芒 等部位也会发生。
刚发生时,常在发病部位产生斑点(绿色 逐渐褪去),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夏孢子堆(鲜黄 色,椭圆形,排列呈轮状,多层排列,平行于叶脉),然后孢子 堆破裂,产生粉状物质。
病情发生的后期,如环境有较大的 变化,夏孢子堆即由原来的鲜黄色、小长条状转为狭长状、黑色的冬孢子堆(较为扁平、常多个融合成一片)。
1.2病原及侵染条件造成小麦条锈病的病原为条形柄锈菌,常在发病部位 出现孢子堆,分为夏孢子、冬孢子2种类型,前者大小在 32~38!m*22~28!m,后者稍大,为 36~38!m*12~22!m。
小 麦条锈病的病原喜凉怕热,其发生常受到温度、降水等多种 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般在气流的作用下,病源传到冬小麦 区,如果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则对小麦产生侵染。
我国小麦条锈病致病生理小种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致病性分化及群体遗传现象张晶摘要本文阐述了小麦条锈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及群体遗传现象和抗病育种在小麦病害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评述了建国后50多年来我国在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和小麦品种抗病性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小麦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利用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在对病菌致病性和品种抗病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中鉴定出31个生理小种; 明确主要由突变和异核作用不断产生的新小钟为导致7批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品种的遗传分化、混杂退化和布局利用、环境因素特别是地理生态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发现陇南和川西北为小麦条锈菌的主要易变区和新小种策源地;研究建立了小麦条锈菌DNA分子遗传标记体系.首次提出了小麦条锈菌基因漂移的证据,进一步揭示了陇南易变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菌源传播关系,提出了治理对策。
在抗病育种方面,主要总结提出了亲本选配和杂交育种以及品种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小麦条诱病病菌生理小种品种抗病性遗传抗病育种1、小麦条锈菌的致病性分化生理小种现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对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的检测为例,说明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致病性分化的主要生理小种:1.1、标样来源共采集并鉴定陕西省汉中、宝鸡、咸阳、西安、杨凌和甘肃省天水等6个地区13个县的条锈病菌标样231份,其中陕西标样190份;甘肃标样41份。
1.2、鉴别寄主沿用全国通用的鉴别寄主,它们是Fulhard、保春128、阿夫、Trigo Euraka、抗引655、维尔、丰产3号、南大2419、阿勃、丹麦1号、尤皮Ⅱ号、洛夫林13号、早洋、中四、洛夫林10、水源11、Hbrid46。
1.3、鉴定方法鉴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太白高山条锈病菌小种监测试验站进行,鉴定方法同往年。
反应型分级为 0、0;1、2、3和4共6级,0-2级为低抗(R),3-4级为感病(S)。
2、2001-2002年度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2.1、鉴定标样结果明确的有231份,标样鉴定结果见表1,鉴定鉴别寄主对各小种的反应型见表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博兴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地貌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地形主要为平地、洼地。
区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较为适合小麦生长。
近几年,博兴县小麦种植面积超54万亩。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条锈病逐年偏重发生,对小麦高产造成了较大威胁。
2021年在博兴县发现小麦条锈病零星病叶,未见发病中心。
2022年,小麦条锈病在博兴县连续发现发病中心,多数发病中心发现时最高严重度为6~8级,田间查见小麦条锈病病叶时间为 4 月下旬至5月上旬,推算侵染田间发病时间在 7~10天以前,在 4 月中旬初期侵染的可能性较大,感病品种涉及山农 32、济麦 22、山农19、山农 25。
现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感染条锈病的小麦植株叶片(或叶鞘、穗部、茎秆、麦芒、颖壳等)会出现褪绿斑点,中期出现橘黄色的夏孢子堆,孢子堆条状或虚线状(与叶脉平行排列)分布,后期出现黑色、狭长状的条状孢斑,条状孢斑埋伏于小麦表皮下,可以破坏小麦叶绿素,缩小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叶面积,进而造成叶片表面破裂、水分散失、全叶干枯,影响小麦灌浆,最终导致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均下降。
二、发病规律博兴县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于4月中下旬(小麦重塑扬花期),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的特点。
小麦条锈病发病受温湿度、栽培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温湿度影响较为显著,在温度达到9~16℃且空气湿度饱和时,条锈病易侵染小麦,特别是小麦叶片存在水滴、水膜时,条锈病高发。
同时因小麦条锈病病菌具有夏孢子远距离传播、转主寄生的特点,病菌孢子可随气流传播,流行性较强,为害时间较长。
小麦条锈病三、预防技术1.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小麦条锈病预防的重要技术,根据博兴县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可以选择当地培育的高抗条锈病品种,如鲁麦20、烟麦22、滨麦8、华麦8等。
同时根据特定年份天气情况,可以选择长势较强的中晚熟抗条锈病品种,如西农857,避开条锈病高发期。
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
Z HANG i — i NI i y YU in L i Z Jn xa, U L — a, L a g, U L , HANG a — ig W ANG e g z i Z Hu n yn , F n — h , HAO o g s a Sn—hn
( a g h uAc d myo giutr n oet ce c s C n zo He e 0 1 0 , h n ) C n z o a e f r l e a d F rs y S in e , a gh u, b i 6 0 1 C i a A c u r
Ke r s y wo d :wh a ; ti e r s ;e itn e b e d n e t sr u t r s a c r e i g p s
群体互作动态 、 品种抗性持久度估 测 、 小种适合度
1发 生 状 况 和 研 究 进 程
测 量 、 敏 和 高 温 抗 性 、 久 抗 性 等 方 面 也 进 行 温 持
了探索 。 0年代末成 功引进和推广了特效药剂粉 7 锈 宁。
随着分子生物学 的不 断发展 , 病程 超微 结构 、 病 菌 变 异 机 制 、 病 基 因推 导 、 育 及 分 子 标 记 、 抗 转
近 等 基 因 系创 建 等 研 究 也 取 得 良好 进 展 。 目前 , 国 内外 学 者 正 致 力 于 小 麦 抗 病 基 因 的 分 子 标 记 研
从 2 0世 纪 5 代 开始 ,小 麦 条 锈 病 研 究 范 0年 围不 断 拓 宽 , 平 不 断 提 高 。5 水 0年 代 后 期 相 继 开 展 了小 种 动 态 监 测 、 性 丧 失 等 研 究 , 后 紧密 配 抗 随
2 1利 用轮 回选 择 法 创 建 小 麦抗 条 锈 近 等 基 因 系 .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概述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的两种真菌病害,长期以来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两种病害不仅导致小麦叶片和茎秆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传输,更严重者会直接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给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对于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研究,尤其是成株抗性研究,一直是全球农业科研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通过挖掘和利用小麦自身的抗性基因,培育出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具有持久抗性的小麦品种,是实现小麦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们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手段,不断深入地揭示了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病机理和抗性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成株抗性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现有的抗性基因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抗性不稳定、持久性不强等问题;新的优势生理小种的不断出现,也对现有品种的抗病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性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提高抗性品种的选育效率,同时加强环境因素对抗性影响的研究,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相信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小麦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概述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是两种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真菌病害,对全球小麦种植区域构成严重威胁。
这两种病害不仅会导致小麦产量的大幅下降,还会影响其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小麦条锈病,又称黄疸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该病害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严重时甚至侵染穗部、颖壳和芒等组织。
条锈病的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形成鲜黄色的夏孢子堆,发病后期叶片表皮破裂,出现锈色粉状物,最终叶片干枯死亡。
梁山小麦条锈病与赤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2.017小麦是山东省梁山县的重要粮食性作物,在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种植范围较为广泛。
近些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渐加大,当地的小麦栽培面积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急需要通过优秀的栽培技术方案来发挥优质小麦品种的生产潜力,以此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
小麦生长发育周期较长,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果不能够结合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特点,构建综合性的防治方案,科学防控小麦病虫害将会给病虫害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在小麦多种病虫害中条锈病和赤霉病是危害较为严重两种重大病害,如若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地防范,会严重威胁到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为降低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的危害就需要明确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然后从综合角度入手,加强防治措施的有效构建,有效降低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率,确保栽培安全。
一、病原特征1、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大流行年份可导致小麦减产4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条锈病在叶片的正面形成很多鲜黄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呈线状或带状排列,宽度不一。
随着病害的发展,叶片的表皮破裂,出现锈色粉状物,这是由夏孢子堆破裂释放出的孢子所形成的。
小麦条锈病的生活史包括越冬、传播、侵染和扩展四个阶段,越冬阶段条形柄锈菌在感病的小麦植株上形成冬孢子,随着植株死亡,冬孢子落在土壤中越冬。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越冬的冬孢子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体可以通过风、雨水和昆虫等途径传播到小麦植株上。
侵染阶段菌丝体会侵入小麦叶片,利用小麦体内的养分进行生长和繁殖,在这个过程中,菌丝体会产生大量的夏孢子,导致病害的传播。
随着病害的发展,夏孢子堆逐渐增多,病斑范围不断扩大,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害会迅速扩展,导致小麦产量的大幅度下降。
冬小麦抗条锈亲本原冬6号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核农学通报 1997,18(1):14~17J.N ucl.Agr ic.Sci.冬小麦抗条锈亲本原冬6号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范庆霞 王琳清 施巾帼 胡小元(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北京 100094)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冬小麦抗条锈突变系原冬6号(即原冬8790)进行了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结果表明,原冬6号杂种一代抗条锈性强,呈显性和部分显性,抗条锈性遗传力高,早期选择有效。
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抽穗期及每穗粒数,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
尤其是原冬6号/北京437和原冬6号/京双12号两个组合,配合力总效应名列前茅。
试验表明,原冬6号不仅在生产上是个好品种,同时也是抗条锈的优良亲本。
关键词:冬小麦 抗条锈 原冬6号 配合力 遗传力 小麦条锈病是冬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
70年代以来,阿芙乐尔、高加索、牛朱特等一批带有IB/IR抗原的材料相继引入并在育种中得到应用。
80年代育成了许多抗锈小麦品种[1],对提高产量起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抗原的单一和某些生理小种毒力频率上升,急需选育优良的抗病新种质。
原冬6号是我所1994年通过北京市冬小麦区试的新品种,抗条锈,综合性状好。
但一个优良品种,并非一定是优良亲本。
为此,我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原冬6号及5个具有不同条锈抗性的新品种进行了配合力遗传分析,为抗病诱变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和组合配制作了有益探讨。
材料和方法采用6个条锈抗性不同的亲本,P1(母本):原冬6号(抗病),农大84051(中抗),京冬6号(感病);P2(父本):BPM6(抗病),北京437(中抗),京双12号(感病)。
P1和P2两两杂交,配置了具有不同抗条锈性的个正交组合。
随机排列,3次重复。
小区行长,行距0.3m,每行40粒点播。
每组合1~2行。
收获时对抗条锈性、株高、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株粒重6个性状取样分析,按配合力分析方法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配合力遗传分析[2]。
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该项 目以 中 国小 麦 生 产 的重 大 病 害—— 小 麦 条 锈 病 为 主 攻对 象 ,取 得 了多项 创新 性 成果 。研 究结
果 为 揭示 条锈 菌 的致 病 机 理及 小 麦 对 条锈 菌 抗性 机
目前 中国专 家 正 努 力掌 握 杂 交水 稻 节 氮 超 高产 栽 培 技术 ,争取 摆 脱 “ 高氮 栽 培 ” 模式 ,进 入 “ 节
种 业 导 刊
粮 食 专 家 努 力 攻 克
杂 交 7 卜稻 “ 能 耗 ” 难 题 高
中 国 - I -麦 条 锈 病 研 究
达 到 世 界 领 先 7 平 K
从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获 悉 , 中 国 教 育 部 高 校 科 技 创新 工 程 重 大 项 目 “ 麦 与 条 锈 菌互 作 的 分 小
评 审等 环 节 ,确认 新 稻 1 等 1 8号 2个 品种 为 农业 部
第 四批 超 级 稻 品种 。同 时 ,2 0 年 确认 的 超 级 稻品 05 种 “ 优 1 5 ”因生 产 应 用面 积过 小 ,根 据 超级 稻 辽 02
品 种退 出规 定 不再 冠名 “ 级 稻 ” 超 。
( 民 1报 ) 农 3
稻节 氮 超 高产 栽 培技 术 。来 自国 家杂 交 水 稻 工程 技
术研 究 中心 的资 料 显示 , 山东 金正 大 集 团研 发 的 缓 控释 肥 在 我 国南 方 稻 区超 级 杂 交水 稻 生 产上 有 着 广
阔的 节 氮增 效 应 用前 景 。同 一 田块 的 试 验表 明 ,以
前杂 交 稻每 6 7 产 量在 7 0 5 g,使 用 缓 控 6 m 1 ~7 0 k 释 肥 后 增效 果 明显 ,获 得 了 8 0 g的产 量 ,而 且 0 k 氮 肥 利用 率 显 著提 高 。 ( 新华网)
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栽培管理)
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粮油,栽培管理繁六及其姊妹系具有生育期短、高产抗病、早熟、抗倒伏等特点,是70年代以来四川表区的主栽品种。
该品种使小麦产量增加20-50%。
据全国统计,二十年来繁六及姊妹系累计推广2亿多亩,新增小麦31亿多斤。
1980年繁六的栽种面积达1227万余亩。
繁六具有的高抗条锈病特性持久稳定连续20年不退化,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
繁六具有抗条锈病特性的高强度遗传传递力,因而它是小麦抗锈育种中最重要的抗源品种。
繁六及其衍生品种生育期特短,比传统播期推迟半个月,有利于多熟制的发展,从而改变了四川麦区的耕作制。
以繁六及其姊妹系为亲本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都继承了生育短、高产、多花多粒、抗条锈病、矮杆等优良性状。
繁六品种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茎杆弹性好,株高80-90厘米,抗倒伏力强,耐肥,成穗整齐,穗长方形或繁六及其姊妹系具有生育期短、高产抗病、早熟、抗倒伏等特点,是70年代以来四川表区的主栽品种。
该品种使小麦产量增加20-50%。
据全国统计,二十年来繁六及姊妹系累计推广2亿多亩,新增小麦31亿多斤。
1980年繁六的栽种面积达1227万余亩。
繁六具有的高抗条锈病特性持久稳定连续20年不退化,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
繁六具有抗条锈病特性的高强度遗传传递力,因而它是小麦抗锈育种中最重要的抗源品种。
繁六及其衍生品种生育期特短,比传统播期推迟半个月,有利于多熟制的发展,从而改变了四川麦区的耕作制。
以繁六及其姊妹系为亲本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都继承了生育短、高产、多花多粒、抗条锈病、矮杆等优良性状。
繁六品种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茎杆弹性好,株高80-90厘米,抗倒伏力强,耐肥,成穗整齐,穗长方形或棍棒形,穗长8-10厘米,小穗着生密度中度偏紧,每穗有小穗20-25个,每穗结实40-60粒,是一个多花多实品种,长芒,颖与内外稃红色,粉质,千粒重38-40克,对光照不敏感,早熟,全生育期180天左右,分孽期短,灌浆快,籽粒饱满,抗条锈病;对病毒引起的小麦土传花叶病有较强的抵抗力。
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的构建与应用
近年来,中国小麦条锈病严重危害了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
了减小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
系得以建立并应用。
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菌源病株的基础研究、
定量检测技术的研发、菌源基地的动态监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在菌源病株的基础研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分子标记和功能基因组学
等方法,研究了小麦条锈病菌的群体遗传变异和发生规律,对其发生
与流行机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定量检测技术方面,利用PCR技
术和抗体等手段,实现了对小麦条锈病病原菌的快速、准确检测。
在
菌源基地的动态监测方面,建立了一套涵盖不同地区菌源基地的监测
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查,实现了对菌源基地的全面、精确监测。
在综合防治技术方面,通过纸带病害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和栽培技术措施等多种手段,将小麦条锈病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通过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中国小麦条锈病的菌源基地综合
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该技术体系的成功应用,在预防与控制
小麦条锈病、促进小麦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与高效防控技术探讨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11):56-58ShaanxiJouena.oeAgeiu.iuea.SFienFes 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与高效防控技术探讨温彩虹1,李酶2(1-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陕西扶风722200;2.陕西省杨陵区农业农村局,陕西杨凌712100)摘要:202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麦区大0行,通过对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逾133.3hm2小麦种子田小麦条锈病监测与成功防控,追溯分析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探讨小麦条锈病高效防治技术,供小麦生产参考。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条锈病因;防控技术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2020年3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通报,2020年小麦条锈病较往年发病早,发展蔓延快,发病重'据陕西省植保系统调查通报,2020年4月9日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已近20万hm2,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逾56.67万hm2,对陕西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监测小麦条锈病害发生发展情况,探究发病机理,分析小麦锈病流行的原因,指导组织适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麦条锈病及多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对降低能耗,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环境,夺取小麦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小麦条锈病发病机理、典型症状及危害小麦条锈病是条形柄锈菌侵染小麦,菌丝丝状,生长在小麦叶片、茎秆细胞间隙中,用吸器吸取小麦细胞的养料,当有效积温达到150-160C,在病斑上产生鲜黄色抱子堆,呈缝纫机针脚样,成行排列,主要以夏抱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侵染循环,转主寄主为小其侵染循环分为四个环节,越夏-侵染秋苗-越冬-春季流行,是一种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域流行病害,一旦条件适宜传播速度极快,俗称小麦黄疸,一般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10%-30%,严重时甚至绝收,1950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全国减产小麦60亿kg。
2小麦条锈病田间监测结果面对锈病大流行的严重态势,我们加强田间调查,在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逾133-33hm2小麦种子田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多点监测, 2020年3月11日个别田块发现零星病叶,3月17收稿日期:2020-06-22修回日期:2020-07-15第一作者简介:温彩虹(1967-),女,陕西靖边人,高级农艺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小麦良种繁育和农业试验工作。
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5B)代换系创制及黑麦5R染色体区段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摘要黑麦5R染色体带有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具有育种价值。
本研究利用SLAF-sequence测序技术和小麦-黑麦MA1R Ku-MA7R Ku单体附加系开发黑麦5R 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利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技术鉴定小麦-黑麦5R Ku(5B)代换系及黑麦5R Ku缺失系,并考察它们的条锈病抗性;利用5R Ku缺失系对5R Ku特异标记和条锈病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区段定位;另外,对获得的5R Ku(5B)二体代换系的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对其自交后代进行了ND-FISH鉴定,结果如下:1.开发了114对5R 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2.使用小麦-黑麦二体附加系DA1R I-7R I、DA1R Ki-7R Ki和单体附加系MA1R PI613196-7R PI613196及其黑麦亲本对5R Ku特异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验证,其中100个标记具有多态性;3.鉴定出了5R Ku(5B)二体代换系、5RL Ku(5B)双端体代换系、5RS Ku(5B)单端体代换系、5RS Ku.5BL易位系以及4种5R Ku缺失系。
根据探针Oligo-pSc119.2-1、Oligo-pSc200和Oligo-pSc250的信号位点以及缺失系的断裂位点,将5R Ku染色体分为S1、S2.1、S2.2、L1.1、L1.2、L2.1、L2.2、L3.1和L3.2九个区段。
4种5R Ku缺失系分别缺失了S1-S2.1、L1.2-L3.2、L2.2-L3.2和L3.2区段。
因此将这4种缺失系分别命名为DEL5RS S1-S2.1、DEL5RL L1.2-L3.2、DEL5RL L2.2-L3.2和DEL5RL L3.2。
利用这些缺失系,将5R Ku特异分子标记分别定位到S1-S2.1、S2.2、L1.1、L1.2-L2.1、L2.2-L3.1和L3.2六个区段;4.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了条锈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R Ku单体附加系、5R Ku(5B)二体代换系、5RL Ku(5B)双端体代换系、DEL5RS S1-S2.1缺失系、DEL5RL L2.2-L3.2和DEL5RL L3.2中抗条锈病,5RS Ku.5BL易位系、5RS Ku(5B)单端体代换系和DEL5RL L1.2-L3.2缺失系都高感条锈病,因此将抗条锈病基因初步定位到L1.2-L2.1区段;5.5R Ku(5B)二体代换系的减数分裂中期I有5R Ku单价体的出现,后期I和末期I 都能观察到落后小麦染色体;在其自交后代中,发现了1A/1B、5A/5D、1B/1D、4B/7D、4B/4D等小麦染色体间的易位及5R/6A易位染色体,小麦染色体间的易位频率为5.94%,小麦与黑麦染色体的易位频率为0.50%。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非常大,得病的小麦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病斑蔓延,严重时会造成叶片凋萎、穗子不发育、小麦产量大幅下降等后果。
因此,科学合理地防控小麦条锈病对维护粮食产业安全和农民的生计保障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一、选择抗病品种目前,育种者已经开发出了一批能够抵御小麦条锈病的抗病品种,这些品种能够大幅减少小麦被真菌侵袭的概率。
因此,我们需要在种植小麦时选择这类抗病品种,从源头上防控小麦条锈病。
此外,还要避免在长期种植同一品种小麦的情况下,因为这样会导致小麦的易感性增加并引发小麦条锈病的爆发。
二、优化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防控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控制小麦的生长密度,避免过于拥挤,这样能够降低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速度。
其次,要注意施肥,合理施肥会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并增强其抵御病菌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小麦生长的土壤,保持土壤湿润度,并加强排灌工作,防止积水滞留。
此外,在病害高发期的时候要及时割除枯叶,避免范围扩大。
三、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防治是防控小麦条锈病的一种有效方式。
药剂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病原菌并阻止其进一步传播,但是由于药物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剂量和时间。
一般来说,治疗剂量的调控和定量施用保证药剂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在病害发生前就开始施用药剂也能够比较有效地预防小麦条锈病。
四、利用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的优势在于具有相对较小的污染和危害,同时还具有比较长的保护期和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其在治疗过程中运用的是微生物和植物中产生的生物素。
这些细胞均是能够破坏病原菌并提高植物免疫力的好细胞,因此,科学防治小麦条锈病,需要充分挖掘生物防治的潜力并充分利用生物优势。
总之,防治小麦条锈病需要多方面的手段,以上四点技术可以有不同程度上地规避并降低病害的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杨芳萍曹世勤郭莹杜久元鲁清林吕迎春白斌周刚张文涛马瑞何瑞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01期摘要: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
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
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及的抗病性、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方法和定位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涉及技术的现状、局限性及优势,从而为后续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多基因聚合和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布局提供技术指导,以降低西北麦区和小麦主产区条锈病流行的频率,进一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连锁和关联分析;测序技术;育种应用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4)01-0001-10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1.001Research Progresses on Mapping of Wheat Stripe RustResistance Genesand Molecular MarkersYANG Fangping 1, 2, CAO Shiqin 2, GUO Ying 2, DU Jiuyuan 2, LU Qinglin 2, LV Yingchun 3, BAI Bin 2,ZHOU Gang 2, ZHANG Wentao 2, MA Rui 2, HE Rui 2(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2. 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3.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730070, China)Abstract: The epidemics of stripe rust cause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in wheat production.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durably resistant varieties are the most cost-effective strategy forcontrolling wheat stripe rus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reeding durably resistant varieties through multi-gene pyramiding,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disease-resistant germplasms, decipher their resistant genetic mechanisms and develop molecular marke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stripe rust resistance, molecular markers, gene mapping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relat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ipe rust resistant gene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status,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of association mapping technologies for mapping of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subsequent discovery of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multi-gene pyramiding, and the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arrangement of durably resistant wheat varieties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stripe rust epidemics in the northwestern wheat region and major wheat producing areas to further guarantee national food security.Key words: Wheat; Resistance gene to stripe rust; Molecular marker; Linkage and association analysis; Sequencing technique; Breeding application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贸易额最多的粮食作物,为人类提供了20%的热量和25%的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常遇到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这种病害传播途径多样,所以对小麦危害大,尤其是产量方面。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以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技术为主题,着重从小麦抗病品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小麦抗条锈病品种传统陪育方法,现代生物抗锈育种技术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麦育种;条锈病;单株选择;转目的基因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表现在作物育种方面更是突飞猛进。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粮食生产关系着我国国民的切身利益。
从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到科技兴农中间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作物抗病品种培育技术方面,成果显著。
小麦育种技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品种防治是人类长期以来对小麦品种不断改良探索的结果。
小麦品种防治具有许多优点,它经济、易行、有效,容易被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能够在生产上迅速种植推广,发挥明显的经济效益。
新的品种被研发出来之后,品种原始的优良性能并不是永久性的,这一点在国内外的生产实践中也得以证明。
引起品种性能发生蜕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由于病菌具有多变性,一个品种在抗病性能上生产多年以后抗病性能便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退化,而失去商业生产的价值。
1 抗病品种培育中的问题
抗病小麦品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如下:首先,品种的多抗、兼抗问题,由于每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一个地区往往面临着多种病害的发生,这给抗病育种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品种抗病性能的退化问题,病菌的控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就是病菌变异的方向性不固定。
一个抗病品种的推广种植后病菌常常会产生定向选择压力,种植面积越大,选择压力越大。
自然界原来就存在的品种,由于其对该品种具有一定的毒性,增值的速度又是非常的快,因克服该品种的抗性使其在生产上“丧失”抗病性。
最后,小麦品种抗病基因单一化,结构布局不合理。
2 小麦抗条锈病品种传统陪育方法
2.1 引种
引种是一种比较传统而高效的小麦育种技术,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早期由于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好多品种都是从外国直接引进的,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功事例有很多,例如南大2419小麦是1932年从意大利引入的抗锈良种,这种品种具有多种抗病性能,并且在我国生产上应用时间也比较长,直到1962年才发现有抗锈性退化现象。
2.2 单株选择法
这种方法由于程序简单,操作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于物种的培育,这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根据品种单株的异质性,从群株中选择比较优良的单株进行培育,经过进一步鉴定和选择,选育出抗病品种,最终达到抗病的目的。
2.3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技术是小麦抗病育种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这项技术我国培育出的水稻优良品种惠及全世界。
它育种的机理是将抗病亲本的抗锈性与农艺亲本的优良农艺性状结合起来育成优良抗病品种。
2.4 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对小麦抗病育种有着积极的作用,它的育种机理是利用小麦与不同属、种的禾本植物进行杂交,将其它的属、种的抗病的优良基因引入到该小麦品种之中,从而提高该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能,远缘杂交有许多优点,如高抗、多抗等。
2.5 人工诱变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化学诱变剂和物理因素双方共同作用,诱导遗传基因发生变异,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价值的突变体而孕育出新品种或创造出新物质资源的技术。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目前全世界通过诱变技术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有70多种。
有的品种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大面积种植取得成功。
我国对该项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的,通过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我国终于从1996年开始相继培育成功鄂麦6号、太辐1号等多种诱变小麦新品种,同时使我国诱变技术应用研究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3 现代生物抗锈育种技术
3.1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与诱变结合的技术
该项技术是作物育种中的成功的创新,将该项技术运用到物种培育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资源变异、改良目标性状等。
该技术的育种机理是,在作物的细胞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在施加外部因素使之发生变异。
现代生物抗锈育种机理具体参见表1。
3.2 转目的基因育种技术
非寄主抗性(non-host resistance,NHR)是植物对大多数病原物产生抗性、对少数病原物感病,是最主要的抗病类型,它不是由植物单个专化性抗病基因控制的,不易随着病原微生物的变异而丧失,这项技术有许多优良特点,最主要的就是它具有稳定性持久抗性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农业育种技术来讲,它在农业
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筛选抗病基因和合理利用非寄主抗病性,进行水稻突变体感锈品种的筛选和研究,最终培育出优良抗病性能的品种。
从我国近几年的种植实践来看,培育和利用抗锈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快捷、最有效的措施。
但是,这项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许多的弊端,由于病原菌毒性变异,抗病基因单一化往往导致小麦品种不断“丧失”抗病性。
因此,应充分挖掘利用优异的小麦条锈病抗源及抗性材料,实现抗源品种多样化,解决品种抗性过早、过快丧失问题,以达到持久抗病的目的。
3.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将这项技术运用于小麦品种的培育当中由来以早,早期应用较多的是基于分子杂交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由于需要DNA量大,且设备技术要求比较复杂,所以在早期的育种当中很难以广泛应用。
随着PCR技术的突破,使DNA的需求量减少且设备简单而备受青睐。
目前应用效率最高的是AFLP 标,它集RFLP与PCR的优点于一身,所需的DNA量少,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不足之处是该技术的成本高,要用同位素或荧光素标记引物。
新型分子标记SNP和ESTs在目前在小麦育种中也得以应用。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它具有覆盖密度大、数目多的特性,另一方面,同可以采用DNA芯片和微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我国目前DNA芯片技术的发展又有所突破,因此SNP将成为重要的分子标记技术。
ESTs(表达序列标记)优点更是十分的明显,它不仅可以直接与一个表达基因相关,而且有用信息的获得可以通过genbank数据库进行检索。
目前国际上已开发登记的EST 的种类已高达数十万条。
近30年来,我国分子标记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就小麦品种的培育而言,在遗传图谱中小麦的密度还远不够饱和。
从我国目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应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作为重点工程来扶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重要目标性状有关的标记。
因为分子标记相对于目标性状有关的标记较复杂且费用较高,如果用其它成本较低的方法能够代替的话,则可以有效弥补成本高的缺点,而目标性状有关的标记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个不足。
4 结论
综上所述,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成果也有问题,以上是我国近几年应用比较成熟的方法。
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新的技术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当中进一步去探讨,基于作者能力的限制,文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充分的展开论述,不足之处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亦会加强学习,为我国小麦抗病育种技术的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代君丽,井金学,李振岐,等.普通小麦品种陕旱8675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J].植物病理学报,2009(4).
[2]侯璐,宋晓贺,路亚明,等.小簇麦易位系V9128-3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SSR分子标记[J].植物病理学报,2009(1).
[3]陈宏灏,杨炜迪,王美南,等.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Heines peko抗性遗传分析及SSR标记[J].植物病理学报,2009(3).
[4]张金宝,秦霞,孙佩贤,等.黄淮麦区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花后氮素代谢和利用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