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矿床类型

合集下载

主要的矿床类型(带图)[整理版]

主要的矿床类型(带图)[整理版]

重要的矿床类型1、矽卡岩型铁矿床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

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

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

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º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ºC。

(2)矿床特征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多呈渐变关系。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可见赤铁矿、菱铁矿、镜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等。

脉石矿物为矽卡岩矿物组合,如石榴石、透辉石及钙铁辉石、方柱石、钠长石、阳起石、符山石、绿泥石、方解石、金云母、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等,因矿床和矽卡岩类型而异。

矿石具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条带状、斑杂状、角砾状、致密块状等构造。

围岩矽卡岩化普遍,且常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分带情况因矿床而异、蚀变最强烈的部位多在正接触带。

近矿围岩多见金云母化、阳起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

(3)成矿作用模式(见图7-8)虽不排除部分矿床的铁来自岩体的围岩,但大多数矿床的铁质是岩浆热液带入的,岩体富钠及钠化蚀变作用有利于铁质进入热液。

钨矿找矿技巧大全,地质人数十年经验。

钨矿找矿技巧大全,地质人数十年经验。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钨矿找矿技巧大全,地质人数十年经验。

如何找钨矿钨的矿床类型,若按矿物元素组合划分,则有W-(Sn、Bi、Mo),W-Be,W- (Cu、Pb、Zn、Ag)、W-Nb-Ta,W-Au-Sb,W-Li,W-Cu-Fe,W-REE 等类型。

其工业类型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广东锯板坑、江西大吉山等)、斑岩型钨矿(细脉浸染型、云英岩型)(广东莲花山和江西阳储岭)、爆破角砾岩型钨矿床(江西大湖塘)、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湖南瑶岗仙、江西香炉山、甘肃小柳沟)、以矽夕卡岩为主的层控多因叠加型(湖南柿竹园)、层控型(广西大明山)和砂矿型等。

中国已探明的钨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岭地区,其中以赣湘粤最为重要。

近年,在北祁连-北山地区发现了大型的钨矿床,改变了中国工业钨矿床的分布格局。

目前,中国钨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为国外30 多个国家总储量(130 万吨)的3 倍多。

但中国富钨矿床(含WO3 大于0.5%或1%)不多,大多为贫的难选矿床。

另外的主要产钨国是加拿大和美国。

我国湖南省郴县柿竹园是个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拥有140 多种矿物,其中钨矿储量就占了当前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

因此,我国左右了世界钨市场的价格。

目前钨矿资源的开发严格地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

找钨矿标志1、水系重砂测量和土壤重砂测量。

这是因为白钨矿和黑钨矿,在风化剥蚀时不易被氧化分解,而作为重物聚集在松软沉积物或土壤的底部。

2、由深大断裂从深部带来的壳幔混源型岩脉,可以形成斑岩型、角砾岩筒型钨矿;而来自壳源型的岩脉则形成脉型或夕卡岩型钨矿。

3、钨矿区的含钨石英脉常成群成带的产出,且多具等距产出特征。

根据钨成矿的水平与垂向分带分布规律及液压致裂裂隙产出规律,便能够准确地预测。

中国典型钨矿区

中国典型钨矿区

中国典型钨矿区(钨矿床)一、江西西华山钨矿西华山钨矿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西北9km处,大型黑钨矿床,累计探明储量(WO3)8.13万t,并伴生可观的钼、铋、锡、铜、稀土等矿产。

矿山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西华山钨矿开采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早在宋代就有采锡者,钨矿发现于1907年(清·光绪33年)。

开采始于1915~1916年。

较系统的地质调查始于1929~1938年,先后由江西地质矿业调查所、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单位的地质工作者进行地质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1955年进行大规模的正规地质勘探工作,1956年6月,由冶金部地质局中南分局(前称中南有色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二○一队提交了《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同年,报告由全国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

矿床处于赣湘粤加里东隆起成矿带西华山-棕树坑钨锡带的西南端,产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株内。

矿区地层为寒武系浅变质的硅铝质岩(图3.12.2)。

矿区面积6.48km2,矿化面积2.86km2。

全区共有矿脉524条,除少数分布于变质岩中外,绝大多数赋存在岩体之内,又大部分产于第二次侵入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一次侵入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

矿脉都成组成带集中分布,全区分为北、中、南3组(区)。

矿脉一般长400~600m,脉宽10~30cm,矿化深度一般为50~140m,最深达250m。

北区299号矿脉为全区最大的“王牌”矿脉,长达920m,脉宽最大3.6m,平均0.94m,矿化最富集。

在开采过程中以及补充勘探时又发现了一些盲矿脉,主要集中在中区西部变质岩之下。

矿体整体形态为狭长的薄板状,但常有膨大缩小,尖灭侧现,分支复合等变化。

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钨矿,其次为辉钼矿、锡石、辉铋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矿石平均品位WO3 1.086%,矿脉两侧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钾长石化、硅化,局部有黄玉化、萤石化等。

中国钨矿报告

中国钨矿报告

中国钨矿报告目录第一节什么是钨矿(p2)一、钨矿(p3)二、钨矿用途(p3)第二节中国钨矿资源简介(p3)一、全球钨矿资源概述(p4)二、中国钨矿资源特点(p6)三、中国钨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p11)四、总结(p15)第三节中国钨矿供需形势及未来展望(p16)一、中国钨矿未来展望(p16)二、钨矿机遇与未来(p17)第四节中国权威地质机构(p18)一、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p18)1、局情简介(p18)2、主要领导(p19)3、联系方式(p20)二、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p20)1、局情简介(p20)2、主要领导(p21)3、联系方式(p22)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集团公司(p22)1、局情简介(p22)2、主要领导(p23)3、联系方式(p30)第一节什么是钨矿一、钨矿二、钨矿用途第二节中国钨矿资源简介据测算,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7%,自然储量620万t,可开采储量290万t。

目前,钨金属基本上是从钨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钨是我国得天独厚、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资源,中国不仅钨矿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因而被誉为四个“世界第一”。

然而,中国钨矿资源具有“富矿少,贫矿多,共、伴生矿多,单矿种少”等特点,存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一、全球钨矿资源概述世界钨储量集中在中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占世界总储量的76%。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公布的世界钨矿储量,中国是钨矿储量最大的国家,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见表1。

表1 2008年世界钨储量(钨含量)分布国家或地区储量/万t 储量基础/万t 位次中国180 420 1加拿大26 49 2俄罗斯25 42 3美国14 20 4 玻利维亚 5.3 10 5 朝鲜— 3.5 6奥地利 1 1.5 7葡萄牙0.47 6.2 8其他国家44 75全球300 630除中国和美国外,具有重大资源潜力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缅甸、加拿大、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土库曼和泰国。

中国典型钨矿区

中国典型钨矿区

中国典型钨矿区(钨矿床)一、江西西华山钨矿西华山钨矿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西北9km处,大型黑钨矿床,累计探明储量(WO3)8.13万t,并伴生可观的钼、铋、锡、铜、稀土等矿产。

矿山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西华山钨矿开采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早在宋代就有采锡者,钨矿发现于1907年(清·光绪33年)。

开采始于1915~1916年。

较系统的地质调查始于1929~1938年,先后由江西地质矿业调查所、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单位的地质工作者进行地质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1955年进行大规模的正规地质勘探工作,1956年6月,由冶金部地质局中南分局(前称中南有色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二○一队提交了《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同年,报告由全国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

矿床处于赣湘粤加里东隆起成矿带西华山-棕树坑钨锡带的西南端,产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株内。

矿区地层为寒武系浅变质的硅铝质岩(图3.12.2)。

矿区面积6.48km2,矿化面积2.86km2。

全区共有矿脉524条,除少数分布于变质岩中外,绝大多数赋存在岩体之内,又大部分产于第二次侵入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一次侵入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

矿脉都成组成带集中分布,全区分为北、中、南3组(区)。

矿脉一般长400~600m,脉宽10~30cm,矿化深度一般为50~140m,最深达250m。

北区299号矿脉为全区最大的“王牌”矿脉,长达920m,脉宽最大3.6m,平均0.94m,矿化最富集。

在开采过程中以及补充勘探时又发现了一些盲矿脉,主要集中在中区西部变质岩之下。

矿体整体形态为狭长的薄板状,但常有膨大缩小,尖灭侧现,分支复合等变化。

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钨矿,其次为辉钼矿、锡石、辉铋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矿石平均品位WO3 1.086%,矿脉两侧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钾长石化、硅化,局部有黄玉化、萤石化等。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

Y O U J I N X U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来源: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作者:康永孚 李崇佑我国钨矿发现于1908年(西华山),从20年代末到现在,钨矿年产量平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

一、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中国钨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分布广、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复杂、矿床类型多,特别以高度发育的石英脉型钨矿床著称于世。

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钨矿床或矿化点 产出,其中有21个省、市、自治区计算了钨矿工业储量或远景预测储量。

全国已知矿床和矿化点500多处。

诸广山东麓崇义--大余一上犹地区7800平方公里内有185处钨矿床和矿化点,盘古山一上坪一铁铁山垅地区的1100平方公里内有111处钨矿(矿化点)。

钨矿床的生成环境和产出部位繁杂多变,几乎遍及各个重要地史阶段和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

前震旦纪古老地台区(江南古陆中的沃溪—西安和赣北九岭-高台山钨矿)、加里东地槽区(祁连山塔儿沟、野马滩和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广布的钨矿)、海西地槽区(新疆天山和华南钦洲的钨矿)和地台区(江西永平钨矿),断块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钨矿也最多。

Y OU J I N X U 钨矿产出的围岩,由前震旦系至上侏罗统以及由九岭期至燕山期的新、老花岗岩类,偶见闪长岩类(广东陶河、江西石雷)。

矿床类型多样,除现代热泉沉积和含钨热卤水矿床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已知的钨矿成因类型,中国都有。

成矿温度可从气化高温到低温阶段,成矿物质来源有岩控、层控以及多源复成钨矿,产状形态上有脉型,整合于沉积建造的层型,沿花岗岩和碳酸岩盐接触带形成的不规则矽卡岩带型,依元素组合有:W-(Sn、Bi、 Mo)、W-Be、W-(Cu Pb Zn Ag)、W-Nb –Ta、W-Au-Sb、W-Li W-Cu-Fe、W-REE 等类型。

围岩蚀变多样,平面上和剖面上有相似的分带现象。

同一矿田或矿床中,形成多型矿床(矿体)的特点, 如石英脉-岩体(细脉)浸染型、石英脉-矽卡岩型、石英脉-层控型、石英脉-斑 岩型等,如湖南柿竹园钨矿,有岩体内云英岩型-矽卡岩型、叠加于矽卡岩之上的网脉型云英岩及大理石中的网脉型-石英脉型矿 床;瑶岗仙钨矿床有岩体内浸染型、石英大脉型、细网脉型、云英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

钨矿地质概述

钨矿地质概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钨矿地质概述钨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丰度为1.3ppm。

自然界中的钨,主要呈六价阳离子存在。

因六价阳离子半径小,电价高,具有强极化能力,易形成络阴离子,故钨主要以[WO4]2-,与溶液中的Fe2+、Mn2+、Ca2+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钨酸盐-黑钨矿或白钨矿沉淀。

在表生作用中,由于含钨矿物较稳定,常形成砂矿。

但在酸性条件下,含钨矿物可被分解,并以WO3 形式溶于地表水中,有时形成钨的次生矿物。

有时以矿物微粒或离子形式被粘土或铁锰氧化物吸附而集聚于页岩、泥质细砂岩及铁锰矿层中。

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能与[WO4]2-结合的阳离子仅有几个,主要有Ca、Fe、Mn、Pb 二价离子,其次为Cu、Zn、Al、Fe、Y 等三价离子,故矿物种类有限。

目前已发现的钨矿物和含钨矿物有20 余种:钨锰矿、钨铁矿、黑钨矿、白钨矿、钼白钨矿、铜白钨矿、钨华、水钨华、高铁钨华、钇钨华、铜钨华、水钨铝矿。

不常见的钨矿物有钨铅矿、斜钨铅矿、钼钨铅矿、钨锌矿、钨铋矿、锑钨烧绿石、钛钇钍矿(含钨)、硫钨矿等。

尽管已发现的钨矿物和含钨矿物有20 余种,但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只有黑钨矿和白钨矿。

黑钨矿(Fe、Mn)WO4,含WO3 76%,结晶温度为320-240℃。

晶体呈板状,颜色为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或树脂状光泽。

硬度与小刀差不多,比重7.5,它常与白色石英一起形成黑钨矿石英脉。

白钨矿又称钙钨矿、钨酸钙矿CaWO4,含WO3 80.6%,白钨矿的结晶温度为300-200℃。

灰白色,油脂光泽,小刀可以刻动,与石英有些相似。

但白钨矿比石英软,而比石英重两倍多,比重6。

用荧光灯照射,白钨矿会发出美丽的浅蓝色荧光,这是简便检验白钨矿的有效手段。

钨的矿床类型,若按矿物元素组合划分,则有W-(Sn、Bi、Mo),W-Be,W-。

钨矿床工业类型及勘探类型

钨矿床工业类型及勘探类型
含矿层由一层到数层,稳定、厚大、分布范围广,但工业矿体规模相差很大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以缓倾斜的较多
矿物组合简单,常见的为白钨矿(黑钨矿)—硫化物。另有白钨矿—辉锑矿—自然金等
Pb、Zn,含钨赤铁矿、钨铁矿、磁黄铁矿
本类矿床规模多属大、中型。组份含量贫到中乖。矿物颗粒较粗时为较易选的矿石,呈浸染状的细粒矿物较多时,为难选矿石。这类矿床,目前只有达到中等品位且矿石易选的才被开采利用
沃溪西安、大明山、南秧田等钨矿
矽卡岩型钨矿床
矿床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和部分碎屑岩的接触岩及其附近,有大量矽卡岩矿物存在
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弯曲条带状和囊状等
主要矿物有白钨矿、黑钨矿
Mo、Sn、Cu、Zn、Pb、Bi、等
本类矿床规模大、中、小型均有,矿石中含钨品位中等到较贫,并具局部富集特征、主要工业矿物白钨矿往往呈粒状、浸染状均匀地分布于矽卡岩中或矽卡岩的裂隙中,因钨颗粒细小较难选。本类矿床(包括复合型),目前产钨量仅次于石英大脉型矿床
中型,少数大型或小型
湘东钨矿

矿体规模中至小型
小型:长<300
深<200
形态较复杂至很复杂的囊状变化大的脉状和不规则状,构造破坏中等至较大
品位不均匀至很不均匀(不均匀为130~250很不均匀>250
厚度变化较大至很大(变化很大>100)
矿体不连续,少数基本连续(不连续0.5~0.8基本连续0.8~0.9
矿物组合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硫化物
Mo、Bi、Pb、Sn、Zn等
钨含量多属中等到较贫,分布均匀。规模较大,由大、中型到巨大型。矿石有较易选的,也有较难选的。较易选的回收率也不及石英大脉型。这类矿床目前只有部分开采利用
行洛坑、莲花山、阳储岭等钨矿

钨矿资源常见类型

钨矿资源常见类型

中国钨矿资源丰富﹐常见的主要有 4种类型﹕
①石英大脉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及其围岩──浅变质砂页岩的接触带内外。

矿体为大脉﹐但往往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现象。

含钨品位多数中等的富矿。

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辉钼矿等。

如江西西华山和大吉山等矿。

②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

这类矿床由比较密集的石英细脉或网脉组成脉带﹐其中并有个别大脉。

沿垂直方向﹐上部的石英细脉带向下往往递变为大脉。

它们的产状和矿物成分与石英大脉型矿床相似。

矿床规模多为大﹑中型。

如江西漂塘和上坪等矿。

③石英细脉浸染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及其附近围岩中。

矿体为密集分布的含钨石英细脉﹐相互交织穿插﹐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网络﹐有时夹有石英大脉。

矿石普遍含白钨矿﹐大多数也含黑钨矿﹐伴生辉钼矿等﹐矿石品位中等到较贫﹐矿床规模多为大﹑中型﹐或特大型。

如福建行洛坑﹑广东莲花山﹑江西大吉山69矿床。

④夕卡岩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或部分含钙碎屑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

矿体呈透镜状﹑条带状。

一般品位中等。

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

如湖南柿竹园﹑江西宝山等矿。

探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探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探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1、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以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变质岩系最为发育,次为泥盆系、第四系。

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地层沿矿区背斜轴部呈向南凸出之弧形展布,走向47°~135°,倾向137°~225°,倾角30°~60°,岩性主要为黑云母绿泥石板岩、绢云母板岩及变质石英砂岩,呈互层产出,矿区南部夹有薄层大理岩;变质砂岩与板岩互层岩系是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主要赋矿层位,夕卡岩型白钨矿床则产于大理岩中。

1.2构造矿区构造主要为褶皱、断裂(裂隙)。

1.2.1褶皱褶皱即背斜构造,平面上形态呈扭曲状,扭曲产生的剪切作用极为显著,剪切应力集中于矿区中部马坳一带,倾向SE,倾角25°~50°。

1.2.2断裂(裂隙)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被岩浆岩墙所充填的NW向深大断裂及被矿脉所充填NW、NNW、NNE、NS向的成矿裂隙群;同时,还有产于成矿期后的NEE和NNW方向的断层破碎带。

1.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沿断续运动的构造裂隙先后有一系列酸-中基性、中深-喷出之岩浆岩发育,如:花岗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及少量长英岩、煌斑岩脉等,其均为同一岩浆源,由于深部周期性的分异作用先后上升侵入-喷出,形成矿区岩浆岩系,钨矿床的形成在成因上与花岗岩密切相关。

1.4变质作用矿区发育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两类。

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矿区地表广泛分布的浅变质岩,接触热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云英岩化、角岩化、夕卡岩化。

2、矿床地质特征2.1石英脉型黑钨矿床2.1.1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分布及矿化特征石英脉型黑钨矿体受北西向断裂及隐伏花岗岩脊控制,赋矿围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及变质砂板岩互层。

密集矿脉带以马坳为中心,沿NNW向山脊延伸,构成长1750m、宽100~380m的矿化带。

矿化带走向325°~342°,倾向SW,倾角75°~85°,向下延伸达700m。

陕西发现“一矿三型”大型钨矿床

陕西发现“一矿三型”大型钨矿床

務❺他的第38卷第1期GEOLOGY OF SHAANXI2020年6月文章编号:1001—6996(2020)01—0021—06陕西发现“一矿三型”大型餌矿床段湘益,蒙利(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査中心,西安710068)摘要:近年来,在秦岭造山带镇安县东阳地区发现一处集矽卡岩型、石英脉型、残坡积型等三种矿床类型于一体的大型铮矿床。

该铮矿矿床类型独特,在陕西省属首次发现。

本文对该铸矿成矿地质特征作了较详细介绍,对区域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对在秦岭造山带寻找同类铸矿具有借鉴。

关键词:铸矿;矽卡岩型;残坡积型;地质特征;陕西中图分类号:P61&67文献标识码:A鹄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熔点高达3400°C,居所有金属之首,其硬度极高,在自然界中仅次于钻石。

铸金属广泛用于电力、石油、电子、化工、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

我国是世界上鹄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2000年地质大调查以来,陕西省先后在秦岭造山带中洛南一华县、镇安西部一宁陕旬阳坝一带发现了十几处餌矿产地,其中以镇安县东阳餌矿床最具代表性。

该矿床位于秦岭一大别成矿省东段(H—7)南秦岭成矿带(皿一66B)m,已查明鹄资源储量5万余吨,其矿床规模较大,集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和残坡积型三种矿床(工业/成因)类型于一体,在陕西省尚属首例,在全国也较少见。

其中,残坡积型为陕西省首次发现,丰富了陕西省餌矿床类型。

本文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镇安县东阳铸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以期对秦岭造山带开展类似地质构造环境的铸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也将对进一步增加我国铸矿资源储备和综合开发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一大别造山带(Uli)南秦岭边缘海盆(III?)(图1—a),地层区划属羌笛一扬子华南地层大区南秦岭一大别山地层区迭部一旬阳地层分区図。

矿区主要出露震旦系一泥盆系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建造(图1一b),发育红崖头一东阳村背斜、凤镇一山阳深大断裂、镇安一板岩镇断裂,并伴随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剪切走滑断裂和剥收稿日期:2020—04—23作者简介:段湘益,女,46岁,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勘査工作。

17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

17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内容提要:中国钨矿床以其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伴生元素复杂为特征。

文中提出了钨矿床类型划分的依据,并将中国钨矿床成因划分为三类、四个亚类、20个型。

把广布的中国钨矿分为南北两部16个成矿带。

主题词:中国钨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矿带划分ABSTRACTTHE FIRST TUNGSTEN DEPOSIT IN CHINA WAS DISCOVERED IN 1908, AND SINCE THE END OF 1920S, THE ANNUAL OUTPUT OF TUNGSTEN IN CHINA HAS AVERAGELY MADE UP 40 PERCENT OF THE TOTAL ANNUAL TUNGSTEN OUTPUT OF THE WORLD.THE BAS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TUNGSTEN DEPOSITS MIGHT BE SUMMARIZED AS WIDE IN DISTRIBUTION ,NUMEROUS IN PRODUCTION PLACE, LARGE IN SIZE ,RICH IN GRADE, COMPLEX IN ASSOCIATED COMPONENTS AND VARIED IN ORE DEPOSIT TYPES .IN ADDITION, CHINA’S TUNGSTEN RESOURCES ARE FAMOUS IN THE WORLD FOR ITS HIGHLY DEVELOPED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S.THE CLASSIFICATION OF TUNGSTEN DEPOSITS DEPENDS MAINLY ON THE RESEARCH LEVEL OF THEIR GENESES. POLYNARY MENTALLOGENESIS SHOULD SERVE AS THE MAJOR BASIS FOR THIS CLASSIFICATION, AND WHETHER THE ORE-PROSPECTING PROGNOSTIC INFORMATION CAN BE PROVIDED OR NOT IS ALSO A PRINCIPLE FOR CLASSIFICATIONCHINA’S TUNGSTEN DEPOSI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ROCK-CONTROLLED TUNGSTEN DEPOSITS AND STRATABOUND ONES. THE FORMER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CLASSES, I.E., CRUST-DERIVVED TUNGSTEN DEPOSITS AND TUNGSTEN DEPOSITS FROM MIXED CRUST-MANTLE SOURCES, AND THE LATTER ALSO INTO TWO SUBCLASSES , NAMELY, REWORKED TUNGSTEN DEPOSITSAND SUPERIMPOSED ONES, WITH THE ADDITION OF MODERN SUPERGENE TUNGSTEN DEPOSITS. FINALLY, THESE DEPOSITS ARE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TYPES ACCORDING TO ORE-FORMING PROCESS.A SIMPLIFIED CLASSIFICATION IS GIVE IN THE PAPER.TUNGSTEN DEPOSITS ARE DISTRIBUTED ALL OVER 29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CHINA. WITH 30? NORTH LATITUDE AS THE BOUNDARY, THIS PAPER DIVIDES CHINA INTO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AND DIFFERENTIATES SIXTENN METALLOGENIC BELTS WHICH ARE DESCRIBED IN DETAIL.我国钨矿发现于1908年(西华山),从20年代末到现在,钨矿年产量平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

第九章__钨、锡、钼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第九章__钨、锡、钼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4.1钨矿床
1.矽卡岩型钨矿床 2.云英岩型(石英脉型)矿床 3.斑岩型钨矿床 4.层控再造浸染型钨矿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1.1矽卡岩型钨矿床
是国内外主要钨矿类型之一,国外一半以上 的储量来自此类矿床,在我国此类矿床的储 量约占总储量的40%,也是占首位。 该类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到大型,如湘、赣、 闽、粤等省都有重要矽卡岩型钨矿床,如湖 南瑶岗仙、柿竹园,河南的三道庄等。 国外的大型矽卡岩钨矿有朝鲜的山洞 (Sangdong)、塔斯马尼亚的国王(King) 岛以及加拿大西北地区的吐斯推(Tungsten) 矿床等。
1.3钼矿资源概况
钼呈银灰色,高熔点,主要用于冶炼特种钢、 铸铁及合金等。 世界各国钼矿储量1134万吨,其中美国535 万吨、智利245万吨、我国至1996年累计 钼 矿储量882.83万吨;保有储量840万吨,工业 储量334.5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钼矿主要 集中分布中南地区,按省区而言,河南居首, 占全国储量的30%,其次为陕西、吉林。矿 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居多。
4.1.2云英岩型(石英脉型)矿床
黑钨矿石英脉在垂直剖面上 可以看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近年来,我国钨矿工作者总 结出了脉状钨矿的“五层楼” 垂直分布规律,矿脉自上而 下可分五个带: (Ⅰ)微脉带:又称线脉带。 (Ⅱ)细脉带。(Ⅲ)中脉 带;(Ⅳ)大脉带。(Ⅴ) 稀疏大脉带:又称尖灭带。
– 其中, Ⅱ、Ⅲ、Ⅳ工业意义逐 渐增大。
4.1.3斑岩型钨矿床
常与Mo矿伴生发育,我国此类矿床不多,典型斑岩 型钨矿有我国江西的阳储岭、广东的莲花山和加拿 大的普莱森特山等。 这类矿床与斑岩型铜钼矿床有类似的地质特征
– 与矿化有关的火成岩为同熔型花岗岩类,如石英二长岩、 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等。 – 矿体或产于岩体及其围岩中,或受角砾岩筒控制,呈似 层状、凸镜状、不规则脉状等。 – 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石英绢 云母化、硅化和青盘岩化。钨矿化常和钾化带有关,钼 矿化则与石英绢云母化带有关。矿体上部以钨矿化为主, 下部以钼矿化为主。 – 矿石主要呈浸染状、细脉状,金属矿物有白钨矿、黑钨 矿、辉钼矿,其次为黄铁矿、磁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 等。

钨的介绍

钨的介绍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钨的介绍中国是世界上钨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已探明矿产地有252 处,分布于23 个省(区)。

总保有储量WO2,529 万吨,居世界第1 位。

产量也居世界首位,是我国传统出口的矿产品。

就省(区)来看,以湖南(白钨矿为主)、江西(黑钨矿为主)为多,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3.8%和20.7%;河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次之。

主要钨矿区有湖南柿竹园钨矿、江西西华山、大吉山、盘古山、归美山、漂塘等几天钨矿、广东莲花山钨矿、福建行洛坑钨矿、甘肃塔儿沟钨矿、河南三道庄铝钨矿等。

在钨矿床类型方面以层控叠加矿床和壳源改造花岗岩型矿床为最重要;壳幔源同熔花岗(闪长)岩型矿床、层控再造型矿床和表生型钨矿床次之。

从成矿时代来看,最早为早古生代,晚古生代较少,中生代形成钨矿最多,新生代钨矿则属罕见。

钨(音乌),TUNGSTEN,源自瑞典文tung sten,意为“沉重的石头”。

W 的符号,由它的德国名字Woifram 而来,1783 年发现。

是具有最高熔点3,140℃的金属,用钨做成的灯丝耐得住灯泡的高热,其他用途包括制造超高速钻孔器和汽车分配器的尖端。

钨元素由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le)于1781 年从当时称为重石的矿物(现称白钨矿)中发现的,并以瑞典文tung(重)和sten(石头)的复合词tungsten 命名这种新元素。

1783 年西班牙人德卢亚尔兄弟(F•de Elhuyar)从黑钨矿中制得氧化钨,并用碳还原为钨粉。

钨呈银白色,是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高达3400℃,居所有金属之首,沸点5555℃,比重(单晶钨)19.3 ,并具有高硬度、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导电、传热性能,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不与盐酸或硫酸起作用。

钨在冶金和金属材料领域中属高熔点稀有金属或称难熔稀有金属。

钨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诸多领域。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湖南瑶岗仙钨矿床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西北部,是一个类型为斑岩热液型的大型钨矿床。

该矿床的主要矿化体为石英脉和长英质脉状岩体。

石英脉呈北西向,以斜坡脊为主赋矿,长英质脉状岩体则呈东北向展布,以中轴线为主赋矿。

矿石主要以黄铁矿、白钨矿和石英为主要的成分。

瑶岗仙钨矿床受到新元古代许多成因事件的影响,主要包括陆内造山期和岩浆活动期。

这些事件对瑶岗仙钨矿床的成因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该区域形成矿床前,早期发生的陆内造山期导致了岩石圈下地壳的压力变化,随之而来的热液运移便在瑶岗仙地区形成了广泛的热液蚀变带。

岩浆活动期是该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岩浆运移过程中的高温和高压状态,带走了许多矿质,同时将这些物质注入到了地下的热液系统。

这样一来,就为之后的成矿过程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瑶岗仙钨矿床的成矿模式主要包括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岩浆热流体运移和热液诱导形成。

在岩浆热流体运移阶段,石英脉和长英质脉状岩体形成了由深部向浅部迁移的导矿通道。

这些通道在富含热液物质的介质中迅速形成,并最终形成了沉积层和地层的赋存条件。

热液诱导形成阶段则是指在具备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热液体通过与地下蚀变岩的接触,吸附及游离珍贵金属、稀土等矿物元素,顺着通道、孔隙或断层等之间的路径,最终赋存于了特定的成矿规律下。

瑶岗仙钨矿床的成因过程非常复杂,但是它的大规模分布、含钨量高等特点使它成为一个极具经济价值的矿床。

同时,该矿床的地质信息也为研究类似矿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照作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类矿床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成因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支撑。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湖南瑶岗仙钨矿床的特征和成因模式,我们需要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下面是对瑶岗仙钨矿床的主要数据分析:1. 钨资源量瑶岗仙钨矿床是湖南省内最大的钨资源储备地,目前已探明的钨资源量达7万吨以上。

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不仅可以满足当地的开采需求,同时也能为全国的钨矿开发提供极大的支持。

钨矿床(24)

钨矿床(24)
钨矿床
钨矿概述 与壳源改造花岗岩有关的钨矿床
一、钨矿概述
(一)钨的地球化学特征
钨呈银白色,是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高达 3380℃,沸点5927℃。原子密度为19.35g/cm3。 钨可呈2+~6+ ,高价钨具酸性,低价具碱性。
钨是一种分布较广泛的元素,几乎遍见于各 类岩石中,但含量较低。钨在地壳中平均含量 为1.1 ppm,钨在各类岩浆岩中含量分别为:超 基性岩0.77 ppm ,基性岩1.0 ppm ,中性岩1.3 ppm,酸性岩2.2 ppm 。钨在自然界主要呈六价 阳离子,其离子半径为0.68×10-10m。由于W6+ 离子半径小,电价高,具有强极化能力,易
(四)钨的工业要求
• 钨矿产工业要求(或称矿产工业要求), 包括矿床边界品位(WO3%)、工业品位 (WO3%)、可采厚度(m)和夹石剔除厚 度(m)。各类型矿床均有不同指标(表); 典型矿床工业要求实例(表)
(五)世界钨资源分布
世界各大洲都有钨矿产出,但大部分 钨矿分布在环太平洋两岸 ,部分钨矿分布 在地中海地区, 极少部分钨矿床 分布在亚洲、欧 洲、美洲和非洲 腹地且很分散。 主要产钨国见右图
二、与壳源改造花岗岩有关的钨矿床
一、成矿构造背景
大地构造位置 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
构造背景 该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南以及闽西、 粤北等地。该区东安-晋宁期为海洋地壳(图 1) ;在早古生代接受了巨厚的含较多火山碎 屑物质的边缘海型冒地槽沉积建造组合,早志 留世受加里东运动影响褶皱回返为陆(2 ): 晚古生代,接受了地台型沉积(3 )。中生代 印支运动后再度隆起,并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 影响,在原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了北北东向 构造,同时伴有广泛的燕山期花岗岩类侵入, 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陆内构造—岩浆活动环境及 其相应的成矿作用(4)。

我国的钨矿资源

我国的钨矿资源


亚洲: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缅甸、马来西亚。 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玻利维亚、秘鲁、阿 根廷、智利、巴西。 欧洲:前苏联、瑞典、英国、法国、奥地利、葡萄牙、 西班牙。 非洲:尼日利亚、扎伊尔、乌干达、南非。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
一、我国的钨矿特征
2、各钨矿类型的特征 ① 石英大脉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类岩石与浅变质 岩的内外接触带。 矿体:呈独立石英大脉常成 组成带,互成平行或雁 行排列。 矿物组合:黑钨矿、锡石、 辉铜矿、绿柱石、黄铜 矿、方铅矿、闪锌矿、 菱铁矿、毒砂、白钨矿。 规模:大、中、小型均有, 矿石品位中—富占探明 储量的25%。 典型矿床:江西西华山
省区 湖南 江西 广东 河南 广西 福建 甘肃 西藏
总数 148 393 221 6 128 107 33 9
特大 3 1
大型 4 13 1
中型 16 22 8 1 10
小型 30 68 83 3 22 6
1
1 4
1
1 3 1 1
8 2

产有大、中型钨矿床的省区有(矿床数) 云南 3 3 黑龙江 安徽 2 1 1 6 3 4 2 内蒙 新疆 湖北

加里东期、海西期及印支期的钨矿
特 征 矿化强度 分布特征 加里东期 不强,多为大型 秦、祁、昆成矿带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 云英岩型、复合型 450—420Ma 东昆仑何可卡尔德钨 矿、中祁连塔尔沟钨 矿、北山七一山钨矿 海西期 最弱,多为中小型 江南隆起、内蒙北山 印支期 最弱 内蒙大兴安岭、北山 石英脉型 矽卡岩型 450—420Ma 大兴安岭沙麦钨矿、 北山地区红英兵山钨 矿、滇东南南秧田钨 矿

江西中部徐山钨矿是一个少 有的缓倾斜脉状矿体(矿脉 绝大多数倾角在45°左右) 。

广西大明山地区钨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广西大明山地区钨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广西大明山地区钨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广西大明山地区是全国较为重要的钨矿床产区之一,其钨矿床主要分布在大明山和周边地区。

该地区的钨矿床主要以石英脉型和脉状-层状型两种类型为主,其中石英脉型钨矿床占绝大部分,是寻找钨矿的主要方向。

首先,石英脉型钨矿床是由断裂带内剪切变形作用所形成的,并与岩石的变质作用有关。

这种形成方式决定了其成矿条件是在构造变形的某些时期才形成。

因此,在寻找钨矿床时需要重点关注区域的构造特征,尤其是矿区断裂、褶皱和脉状矿体等特征。

同时,此类钨矿床常常与岩浆流体和热液流体有关,因此,在研究该地区的岩浆活动、矿床成因及流体作用特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脉状-层状型钨矿床呈现为蚀变似岩基质、石英脉状和石英脉-层状矿体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大明山东、南及其周边地区的变质岩系中。

该类型钨矿床主要成矿期为晚期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同时期。

在寻找脉状-层状型钨矿床时需要关注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同时在岩石蚀变似岩、蚀变角岩与变质岩之间以及蚀变似岩的蚀变程度和石英脉的特征等方面予以关注。

此外,大明山地区的钨矿床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大明山东部、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少数出现在中部地区。

在找矿工作中,需要准确分析掌握该区域的构造、岩石蚀变程度等地质特征,结合地球物理勘探、多光谱遥感等技术手段,寻找合适的钨矿床。

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钨矿床的综合利用价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钨矿开发规划。

总之,大明山地区的钨矿床以石英脉型和脉状-层状型为主,寻找钨矿的主要方向是研究其地质构造特征,探究其成矿条件和成因机制,以及钨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为了实现钨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还需要寻求切合实际的开发路径和经济合理的开采方案。

由于没有具体地点和领域的限制,我将选取近年来中国工业增速、就业数据、GDP增长率、人均收入等指标进行分析。

首先,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工业增速分别为6.5%、6.2%、5.8%、5.6%、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钨矿床类型
中国钨矿床划分为3类5亚类20型,现将中国钨矿的主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1)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此类型矿床是我国钨矿主要类型之一,以开发之早,产量之多,矿床规模之大而驰名中外。

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南、粤北、湘南成矿区带里。

成矿与壳源改造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关系密切,矿体多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岩体内为主,受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沿裂隙充填呈脉状、似脉状,有的产在岩体顶部顶板的围岩中。

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等。

矿石主要由石英和黑钨矿所组成,并含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有江西西华山、大吉山,广东锯板坑、梅子窝、石人嶂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

(2)斑岩型钨矿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晚期的弱酸性钙碱系列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成因联系。

与钨矿化有关的斑岩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

矿化主要分布在岩体内,有的产在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个别的产在围岩中。

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品位低,规模大,常有辉钼矿伴生,矿体产出浅,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现象。

矿化呈浸染状、网脉状和细脉状,矿体常呈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与围岩无明显界线。

矿石矿物主要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其次有黄铜矿、闪锌矿、辉铋矿、黄铁矿等。

代表性矿床为广东莲花山钨矿床、江西阳储岭钨矿床等。

(3)夕卡岩型白钨矿床该类型也是我国钨矿床主要类型之一。

70年代以前,我国勘探的主要是石英脉型黑钨矿和斑岩型黑钨矿等。

当时储量组成主要是黑钨矿,约占储量50%以上,白钨矿约占20%,混合钨矿(黑钨矿、白钨矿)约占30%左右。

70年代以来,白钨矿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至此改变了我国钨储量结构,白钨矿占71%,而储量主要来自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但大部分是贫矿。

这类矿床的生成和分布主要与中深-浅成的中酸性岩浆岩有关。

矿床产在岩浆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中。

围岩蚀变主要是夕卡岩化,一般在晚期复杂夕卡岩阶段富集成矿。

矿体形态复杂,多为不规则囊状、扁豆状、透镜状,也有的呈层状、似层状或形态简单的透镜状。

有的夕卡岩钨矿的围岩尚有大理岩化、硅化、斜长石化、钾长石化、白云母化、叶蜡石化、黄铁矿化等。

矿石矿物主要是白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磁铁矿等。

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湖南瑶岗仙钨矿床、新田岭白钨矿床、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床,江西修水香炉山白钨矿床、甘肃塔儿沟似夕卡岩型白钨矿床。

(4)爆破角砾岩型钨矿床在斑岩型钨矿区内,常伴生有含钨爆破角砾岩,其矿石成分主要是黑钨矿、辉钼矿,其次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主要以胶结构形式存在。

矿体主要产在爆破砾岩体内,也有的产在角砾岩体围岩构造裂隙中,形成钨矿脉。

角砾岩体内的矿常分布在角砾岩体上部及接触带附近。

这类矿床品位较富,但规模较小,多为中小型富矿。

中国钨矿类型,由于成矿作用复杂,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作用多期、多阶段,因而形成多型共生复杂的矿田、矿床。

如江西大湖塘钨矿,岩体内浸染型(Sn-W-Mo)-角砾岩筒型(W-Sn-Be);又如湖南柿竹园钨矿田,岩体内云英岩型-夕卡岩型-叠加于夕卡岩的网脉型、云英岩-大理岩中的网脉型-石英脉型;瑶岗仙钨矿床,花岗岩内浸染型-石英大脉型-细网脉型-云英岩-花岗伟晶岩型-夕卡岩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