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案——行星的运动

合集下载

行星的运动(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行星的运动(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功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测下次飞近地球
星经过近日点时的速度 vb 为( D )
b
A. va
a
B.
a
va
b
C.
b
va
a
a
D. va
b
[解析] 取极短时间Δt 研究,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
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1
1
则有: a·va·Δt= b·vb·Δt
2
2
a
得到:vb= va.
b
04
拓展:认识太阳系






太阳系的天体构成包括太阳、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就观察到日出日落:
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天上的星星,感觉上都是绕地球运动,
太阳与月亮也一样,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得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
及所有的星星都是绕地球转动的。这就是地心说。
01
地心说
托勒密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做
圆周运动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中心天体质量不同,即k值不同,所以即
使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也无法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故C正确,
BD错误。
【例题】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
示。近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 ,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 。天文学家哈雷成
在中学阶段的研
究中我们可按圆
轨道处理。
1.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近似为圆,太阳处于圆心。
2.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3. 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

物理高中必修2《行星的运动》教案

物理高中必修2《行星的运动》教案

物理高中必修2《行星的运动》教案物理高中必修2《行星的运动》教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和一起看看有关物理高中必修2《行星的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行星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2、过程与方法: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

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地心说和日心说1.基本知识(1)地心说①内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②代表人物:托勒密.(2)日心说①内容: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3)两种学说的局限性它们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这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2.思考判断(1)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2)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天空不转动,只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探究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现在看来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提示】两种观点受人们意识的限制,是人类发展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两种观点都具有历史局限性,现在看来都是不完全正确的.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基本知识2.思考判断(1)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的速率是一成不变的.()(2)开普勒定律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3)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行星的周期越长.()探究交流行星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行星距太阳较近处与距太阳较远处相比较,运动速率何处较大?【提示】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由于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相等的面积,显然相距较近时相等时间内经过的弧长必须较长,因此运动速率较大.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1.基本知识(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2.思考判断(1)在中学阶段可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中的a可认为是行星的轨道半径.()探究交流下图是火星冲日年份示意图,观察图中地球、火星的位置,思考地球和火星谁的公转周期更长.火星冲日年份示意图【提示】由题图可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一些.四、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问题导思】1.开普勒三定律分别从哪些方面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2.太阳的位置是各行星的轨道焦点吗?误区警示:开普勒三定律是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总结定律,实践表明该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的运动,如月球绕地球运动、卫星绕木星运动,甚至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等.例:有一个名叫谷神的小行星(质量为m=1.001021kg),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的2.77倍,则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审题指导】该题中谷神小行星与地球比较公转周期,需明确以下问题:(1)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2)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答案】 D五、天体运动的规律及分析方法1.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虽做椭圆运动,但它们的轨道一般接近圆.中学阶段我们在处理天体运动问题时,为简化运算,一般把天体的运动当作圆周运动来研究,并且把它们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椭圆的半长轴即为圆半径.2.在处理天体运动时,开普勒第三定律表述为:天体轨道半径r 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为常数,据此可知,绕同一天体运动的多个天体,轨道半径r越大的天体,其周期越长.3.天体的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及匀速圆周运动规律,与一般物体的运动在应用这两个规律上没有区别.特别提醒1.对于同一中心天体的不同行星k的数值相同,对于不同的中心天体的行星k的数值不同.2.公式常常用于比较不同行星周期或半径.例: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如图6-1-2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0,求飞船由A点运动到B 点所需要的时间规律总结: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分析行星的周期、半径,应用时可按以下步骤分析:1.首先判断两个行星的中心天体是否相同,只有对同一个中心天体开普勒第三定律才成立.2.明确题中给出的周期关系或半径关系.3.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列式求解.。

行星的运动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行星的运动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2
8
3
1+
0 2


,解的: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
D.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
相等
• 1.【答案】D
• 【解析】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得,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行星都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则位于所有椭圆的一个公
共焦点上。
④ 意义:否定了行星圆形轨道的说法,建立了正确的轨道理论,
给出了太阳的准确位置。
二、开普勒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
① 内容: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
扫过的面积相等。
② 图示:
二、开普勒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
③ 说明:行星靠近太阳时速度增大,远离太阳时速度减小。近日
动近似看成圆周运动来处理。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
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
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2

=
• 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在天文学上常用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天文
九分之一
• 例题1 如图所示是行星绕恒星运动情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速度最大的点是A点
B.速度最大的点是C点
C. 从A到B做减速运动
D. 从B到A做减速运动
• 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

高中物理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椭圆;了解人类对天体运行的研究历史;理解开普勒三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天体运行研究历史的了解,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质疑、批判、猜测、观察与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天体运行研究历史的了解,感悟科学家对科学的执著和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开普勒三定律。

【教学难点】行星的椭圆轨道。

【教具准备】细线、图钉、木板、铅笔、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吗?2.曲线运动中,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一点时的速度方向如何确定?3.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二、引入课题学生阅读──本章“引言”部分。

教师讲述──本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类对天体运行的研究历史,回顾一下科学先贤的工作──学习《行星的运动》。

三、新课教学教师讲述:人类对天体运行的认识,起源于托勒密的“地心说”,经哥白尼发展到了“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第一次为天体的运动立了法。

而完全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

探究一:第谷、开普勒的研究1.课件展示“阅读材料”──学生阅读讨论2.课件展示:天体(包括人造天体)运行短片──取自记录片《宇宙与人》3.做一做:画椭圆──认识椭圆:两个焦点、长短半轴,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总从什么规律?3.组织讨论:分组讨论──展示结果──师生评价──教师小结(1)日心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行星运动轨道的中心。

(2)第谷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建立天文台、创造观测仪器,一生致力于对天体运动的观察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为开普勒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3)开普勒对天体运行规律研究的成果是什么?师生总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他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高中物理7.1 行星的运动 教案1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7.1 行星的运动 教案1人教版必修2

行星的运动【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经过实验验证的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建立科学的宇宙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求知热情。

【教学重点】“日心说”的建立过程和行星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学生对天体运动缺乏感性认识;开普勒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引入:提问:在远古时代,为了耕种与收获,人们需要提前知道季节的更替,旱季或雨季的来临。

当时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仪器,人们是凭什么来判断的呢?在人们学会利用指南针来指引方向以前,航行时又是凭什么来判断方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通过对天体——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的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人类就这样开始了对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研究。

新课教学展示教学目标一、行星的运动的两种学说在古老的宇宙观中,人们把天看成是一个盖子,地是一块平板,平板就由柱子支撑着。

在公元前四到三世纪,对于天体的运动,希腊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看影片。

[播放影片]提问:天体的运动,古希腊人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1.地心说地心说的内容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做简单的完美的圆周运动。

地心说最早是欧多克斯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他从几何的角度解释天体的运动,把天上复杂的周期现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周期运动;他又给每一种简单的周期运动指定一个圆周轨道,或者是一个球形的壳层,他认为天体都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且用二十七个球层来解释天体的运动,到了亚里士多德时,又将球层增加到五十六个。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密,他在公元127-151年进行观测,进一步发展了地心说。

托勒密设想,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上运动,而每个圆的圆心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

高中物理备课参考 行星的运动

高中物理备课参考 行星的运动
部分的物质才会被甩出来,构八大行星的大部分物质就是从那儿被甩出来的.从那儿被甩
出来的物质的运动面是一样的,都是沿着太阳的赤道面被甩出,因此行星几乎是在同一个面
中运动,那就是太阳的赤道面,故 C 正确;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 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故太阳越远的行星绕太阳运转的周期越长,
R3 T2
=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适用于所有天体 B.适用于围绕地球运行的所有卫星 C.适用于围绕太阳运行的所有行星 D.以上说法均错误
针对训练
1.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轨道半径 R 的三次方与运行周期 T 的平方之比为常数,
即 R3 T2
=k,则
k
的大小(

A.与行星质量无关 B.只与恒星质量有关 C.与恒星及行星质量都有关 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 3.关于太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液态星球 B.太阳处在银河系的中心位置 C.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D.离太阳越远的行星绕太阳运转的周期越短,公转速度越大 4.2008 年 9 月 25 日,我国利用“神舟七号”飞船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功 送入太空,9 月 26 日 4 时 04 分,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 面高度为 h(约 340km)的圆形轨道.已知飞船的质量为 m,地球半径为 R,地面处的重力 加速度为 g,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由椭圆轨道变为圆形轨道时,需要在椭圆的远地点处使飞船减速 B.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行速度小于 7.9km/s C.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时,航天员将不受重力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整理)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天体,由这些天体组成的神秘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了解的领域,人们认识天体运动围绕“天体怎样运动?”和“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了解这些观点,知道行星如何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1、地心说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

他们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所有行星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地心说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经验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成为神学的信条,被人们信奉了一千多年,但它所描述的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以此为依据所得的历法与实际差异很大。

2、日心说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对日心说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数学论证。

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高一地理行星轨道运动教案

高一地理行星轨道运动教案

高一地理行星轨道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理解行星轨道运动的基本概念;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3. 了解其他行星的轨道运动,比较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轨道运动的异同;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2.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3. 其他行星的轨道运动;4.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轨道运动的异同。

三、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1.1 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

1.2 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周期;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

2.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2.1 自转引起的现象。

昼夜变化;自转引起的地球形状。

2.2 公转引起的现象。

四季变化;公转引起的昼夜长度变化。

3. 其他行星的轨道运动。

3.1 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现象。

3.2 其他行星的轨道特点。

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和周期;其他行星的公转引起的现象。

4.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轨道运动的异同。

4.1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4.2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轨道特点的异同;4.3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轨道运动引起的现象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1.1 地球的自转运动。

通过观察星空和日出日落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

1.2 地球的公转运动。

通过观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度变化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周期;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

2.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2.1 自转引起的现象。

通过观察昼夜变化和地球形状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自转引起的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自转引起的现象。

2.2 公转引起的现象。

行星的运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行星的运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误。
答案:C
【针对训练3】
如图所示,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
为月球绕地球运转半径的 19 ,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
则此卫星的运转周期大约是(
)
1
1
A.9天
B.3天
C.1天
D.9天
1
卫3
解析:由于 r 卫=9r 月,T 月=27 天,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则 T 卫=1 天,故选项 C 正确。
答案:C

2
月3
= 2,

二、高中阶段对行星运动的近似化处理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
3
r
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2=k
T
4.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所有绕中心天体运行的星系,但不同
星系的 k 值不同
飞船由A点到B点的时间
R R0 3
)
R3
2

T2
T '2
(
TAB
R R0 3 T
T'
(
) .
2
2R
2
R R0
【针对训练8】
(多选)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
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
到该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
和月亮以及其他行星绕地球匀速圆周转动。
优势: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也符合宗教神学关于
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代表人物:托勒密
典型问题:行星的逆行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课件行星的运动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课件行星的运动

光度测量技术
光度计
光度计是一种测量天体亮度的仪器,通过观测行星的亮度变化可以研究行星的大气层、表面反射特性 等。
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可以将行星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通过分析光谱可以了解行星的大气组成、温度等 信息。
空间探测技术
无人航天器
无人航天器可以近距离观测行星,通过 搭载的科学仪器对行星进行详细探测, 包括大气、地质、磁场等方面的研究。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课件行 星的运动
汇报人:XX 20XX-01-16
目录
• 行星运动基本概念与规律 • 太阳系内行星运动特点 • 行星运动观测方法与技术 • 行星运动数学模型与仿真实验 • 行星运动异常现象及解释 • 行星运动研究前沿与未来展望
01
行星运动基本概念与规律
行星定义及分类
行星定义
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自身不发 光,有足够的质量使其形状成为 近似球形,且能清除其轨道周围 的其他物体。
VS
载人航天任务
载人航天任务可以将宇航员送往行星附近 或行星表面,进行直接的观测和实验,提 供更深入、更全面的行星科学研究数据。
04
行星运动数学模型与仿真实验
二体问题数学模型建立
质点模型
运动方程
将行星和恒星视为质点,忽略其形状 和大小,只考虑其质量。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建立行星运 动的微分方程,描述行星在恒星引力 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数据分析
对仿真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 处理,提取出行星运动的特征参数 (如轨道周期、偏心率等),并与 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计算机模拟在行星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01
可视化展示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可以将 行星运动的轨迹、速度等信息以 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研究 者分析和理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天体运动的图片浏览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天体运动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一、“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发展过程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天体运动的图片浏览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 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课件(共26张PPT)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
1
3.37×1018 1.03×1013 1.03×1013
通过上述数据,你得到了什么?【注意】:k与中心天体(太阳)有关
行星运动的简化的模型
实际上,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在 中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按圆轨道处理。
一、开普勒第一定律:近似圆周,太阳在圆心.
r
二、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哥白尼
日心说:太阳 是宇宙的中心, 并且静止不动, 一切行星都围 绕太阳做圆周 运动。
第谷的天文学观测
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动摇了基督教 宇宙体系的根基,但它并没有在 天文测算的精确度上有多大的提 高。近代早期最重要的观测工作 是由丹麦的第谷(1546-1601) 进行的。
经过长期争论,日心说战胜 了地心说,最终被接受。无 论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古人 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 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 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行星运动果真如此吗?
土星
1426
天王星
2870
87.97 225 365 687 4333 10759 30660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6×1018 3.37×1018
海王星 月球 地球同步卫星
4498 0.3844 0.0424
60148 27.3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 (轨道定律)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探究1】:第一定律说明了行星 运动的轨道,那不同的行星绕太阳 运行时的椭圆轨道相同吗? 【注意】:不同行星绕太阳运行的 椭圆轨道不同,但这些轨道有一个 共同的焦点,即太阳所处的位置; 行星离太阳越远,轨道半长轴越长。

新课标下将“戏剧”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一例——《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将“戏剧”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一例——《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

性和学生个性差 异的矛盾 . 使学生各有所得 。 如分析各地理 事物之间的联系 .分析地 图反 映的基本 原理 . 解决图 中 “ 为什 么”怎 么样” “ 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有的学生 能自己解决 . 有
的需要教师的指导 因此 . 教师的指导必不可 少 此环节将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心 . 教
师 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课 .而是 在学生学 习
价与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 这种多维评 价方式 使学生的情感 、 态度 和各种能力得 到关 注 . 学
生的思维能力得 到拓展和提升 一种 好的评 价方式可 以帮助学 生正确肯定 自己.建 立学 习地理的信心 .并 且可以及时体验 到学习地 理成功的快乐 总之 . 我们要树立“ 一切 为了每位学生发 展” 的理念 . 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信学 生 的潜 能 . 大胆引导他们 自学 . 真正把学 习的 主动权交给学生 . 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 地 理知识 . 从而激发他们 学习地理的兴趣 . 培养 他们 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 神 让地理课更 精 彩. 应成为我们地理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 ( 潘冰) 责编

0 10 ) 7 5 0
图, 在图 中找出“ 洲” 洲 、 洲 、 三 亚 欧 非洲 , 五 “ 海” 黑海 、 海 、 中海 、 里 地 红海 、 阿拉伯海 , 并要 确定 它们在地图上位置 .这 样在考试 中无论 填 图还是选择都能迎 刃而解 四、 经典讲解 。 减轻学生学习地理 的压力 新课改 强调 自主 、 合作 、 究 . 探 并不否认 教师讲解 、 归纳 、 结的作用 课堂教学 重心 总 前移 , 学生的问题 、 疑难 、 矛盾得 以提前暴露 、 展现 . 使教师 的讲解很 有针对性 . 可最 大限度 地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讲解时要 力求 栩栩如 生、 情趣盎然 、 言简意赅。 五、 合理评价 。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评价是一种 沟通 的艺术 .教 师在地 理课堂上 .应该 通过各种途径去 营造 和谐 民 主的情境 , 令学生如沐春风 , 人轻松 。这样 人 的氛 围. 正是进行课堂评价所 需求的 师要 教 注意 寻找学 生思维的闪光 点, 及时赞扬 . 鼓励 学生提 出创造性的见解 .增强 学生的 自我 意 识和 自信心 . 进一步激 发他们 的创造性 与此 同时 . 我们还应特别关 注学 困生 . 多给他 们一 些指 导和帮助 . 使他们 体验成功的快乐 评价 方法应多样化 . 要注 意将适时评价 、 形成 性评

《第七章 1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1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含义和基本规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行星运动现象。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的含义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运用开普勒定律解释和预测复杂的行星运动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

2. 准备教学器材,如天文望远镜、星球模型等。

3.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天文观测数据、科普视频等。

4. 设计课堂讨论和实验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掌握行星运动的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行星的运动情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行星的运动。

2. 新课讲解: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首先,我会介绍第一定律,即所有行星都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然后,我会讲解第二定律,即从太阳到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最后,我会介绍第三定律,即所有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轨道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三个定律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3. 实验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需要使用天文望远镜和测量工具,观察行星的运动,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案例分析: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我会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行星的运动规律。

例如,太阳系中不同行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的关系,以及行星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等。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高中物理常见星球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常见星球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常见星球问题教案
一、目标:了解常见星球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二、教学内容:
1. 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2. 太阳系中的主要行星;
3. 星球的表面特征和气候特点;
4. 星球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激发学生对星球的兴趣。

2. 学习:讲解太阳系中的主要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介绍它们的表面特征、气候特点和运动规律。

3. 演示:通过实验或模拟演示,让学生观察星球的运动规律,如行星公转、自转等现象。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太阳系中的行星位置和运动规律对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星球的重要性。

5. 小结:对学生进行总结,梳理学习内容,强化对星球特点和运动规律的理解。

四、扩展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2. 让学生研究其他星球的特点和运动规律,拓展对宇宙的认识;
3. 鼓励学生参加天文观测活动,深化对星球的了解。

五、课堂反馈:通过问题解答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星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或观察,了解一个星球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并写一份小结报告。

七、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物理高中行星题目讲解教案

物理高中行星题目讲解教案

物理高中行星题目讲解教案
一、题目:为什么行星绕太阳运动是椭圆而不是圆形的?
二、目标:通过本次讲解,学生将了解到行星绕太阳运动为什么是椭圆而不是圆形的原因。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首先,引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到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是
导致行星运动的原因。

2. 解释:接着,解释为什么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讲解的重点是开普勒定律,简
要介绍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

然后解释椭圆形轨道的形成原因,即太阳作
为一个焦点,行星在其椭圆形轨道上运动。

3. 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利用一张示意图,让学生看到行星绕太阳的椭圆形轨道,并让他们对椭圆的形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 总结:最后,总结本次讲解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行星绕太阳运动是椭圆形的原因,并引
导他们思考其他天体运动的规律。

四、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观点,加深他们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促使他
们在思考中学习。

五、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行星绕太阳轨道为什么是椭圆而不是
圆形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或书籍进行阅读,深化对行星轨道形成原因的认识。

高中物理_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行星的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万有引力§6.1行星的运动导学案【导入学习】浩瀚的宇宙中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外还有许多的星体,它们在太空中是如何和平相处的?都在做什么样的运动?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呢?“日出东方”“日傍西山”,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感觉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行星的运动规律。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课前知识储备】1.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及相互关系式。

3.查找资料收集椭圆的知识,完成课本:“做一做”。

重在理解椭圆的焦点和长轴、短轴的概念。

教学目的:强化所学知识同时对于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先导学习,为本节的新课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主与合作】学习活动一、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课前同学们已经做好了预习,并查阅了天体运动的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问题1、“地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思考:为什么地心说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问题2、“日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问题3:“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请阅读第33页《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找出“地心说”遭遇的尴尬和“日心说’的成功之处学以致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动C.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D.“地心说”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现在看来都是不正确的“日心说”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师:德国的物理学家开普勒继承和总结了他的导师第谷的全部观测资料及观测数据,也是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和计算的,因为不管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把天体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星的运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经过实验检验的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顽强的执著精神,从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学生自学、结合教师的讲解、介绍.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日心说”的建立过程和行星运动的规律.
2.难点
学生对天体的运动缺乏感性认识.
3.疑点
开普勒是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
4.解决办法
利用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放影像资料片形象地表现行星的运动情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行星运动的挂图或资料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用生动语言来介绍天体物体的发展历史,引起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2.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相关资料来提高认识.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如太阳、地球、月亮、星星等等.这些天体是如何运动的呢?人类最初是通过直接的感性认识以及受宗教的影响,建立了“地心说”,但后来,第谷等科学家通过长期观测,记录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对地心说进行挑战,哥白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包括地球)都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日心说”虽在“地心说”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日心说”解释行星运动时与实际观测的结果仍有一定的误差,最终开普勒通过计算,确立了行星运动的正确图景: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开普勒对行星
运动的描述,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发展过程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浩瀚宇宙中无数星球中的一个,这些星球是如何运动的呢? 在古代,人们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地球运动,这就是“地心说”.“地心说”虽然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也符合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但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希望借助星星的位置为船队导航,因而对行星的运动观测越来越精确,由大量的观测数据表明,用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很难得出完满的解答,当时,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航行已经使不少人相信地球并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球体,哥白尼就开始推测是不是地球每天在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呢?他假想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与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在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这个模型称为“日心说”,用“日心说”能够较好地和观测数据相符合,但是哥白尼思想很晚才为人们所接受,他的著作发表后,几乎在一个世纪中完全被人们所忽视,主要原因是:(1)在他们的著作中,“日心说”只是一个“假设”,若用这个“假设”,行星运动的计算比“地心说”容易得多.(2)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基督教改革与反改革的骚乱中,一个人的科学见解可能会成为判断其是否忠诚的试金石.(3)在哥白尼的著作中有一些很不精确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得出的计算结果不能很好地与行星位置的观测结果相符合,(4)最后,甚至于连哥白尼本人也认为必须把托勒密的“本轮”的思想引进他的模型中.
丹麦物理学家开普勒继承和总结了他的导师第谷的全部观测资料,他花了几年时间一遍一遍地进行数学计算,通过计算,他感到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并且把行星运动的轨迹修改为椭圆,他的发现可以归结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这些经验定律精确地与观测数据相符,因而被人们接受.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可以表述为三定律,我们主要是介绍第一和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由于行星的运动轨迹不是正圆,因而它与太阳的距离一直在改变,有时它向太阳靠拢,而有时则向远离太阳的方向漫游.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断改变的.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虽然每个行星的椭圆轨道各有一个,但它们运动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平方的比值却都是相同的,我们用R 代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代表公转周期,经验公式表述为:
23
T
R =k 比值k 是一个与行星本身无关的物理量,由这个定律我们知道,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运动周期最小(为88天),我们生活的地球的运转周期约为365天.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行星的运动,了解了人类对行星运动的探索和认识的过程,知道了所有行星都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的,并且符合公式
2
3
T R =k
应该说明的是
(1)行星绕太阳运动都符合:
2
3
T R =k 如对于地球和木星比较,就有:
k T R T R ==2323木木地地
但月球人造卫星以及其他行星的卫星并不是主要绕太阳运动的,它们和行星的运动比较,就有:
k T R T R =≠2323行行卫卫
(2)对于同一个行星的不同卫星,它们也符合运动规律:
2
3
T r ='K 如月球和各人造卫星同步,就符合这一规律,但'K 是与K 不同的量,这一点我们在学完这一章后将能够证明.
八、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111P 阅读材料“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 2.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请你将它们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由小到大依次排序.
3.阅读有关同步通讯卫星的材料,估算出它和月亮距地心的距离比值.
九、板书设计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发展过程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内容
(2)公式:23
T
R =k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自行车“身上”的力学知识
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在它的“身上”运用了许多力学知识.
1.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普通车轮的直径为0.71m 或0.66m .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π,即约2.23m 或2.07m ,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 ,则跑道长为n ×2.23m 或n ×2.07m .
2.力和运动的应用
(1)减小与增大摩擦.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
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车的坐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3.压强知识的应用
(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2)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4.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转轴等.
5.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1)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 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
(2)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骑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6.惯性定律的运用
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为什么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根据惯性定律,人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后轮会跳起来.
切记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 十一、随堂练习
1.如果我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一年中不同时期火星的位置,并且将这些位置连线,请你想像将会是怎样的一条线呢?火星的周期为687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关于天体运动的日心说、地心说都是错误的
B .地球是一颗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C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却绕地球转动
D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绕太阳转动
3.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是1m 、2m ,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长半轴分别是1R 和2R ,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1T ∶2T =________.
4.宇宙飞船围绕太阳在近似圆形的轨道上运动,若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则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 )
A .3年
B .9年
C .27年
D .81年
答案:1.地球和火星是绕太阳同方向作圆周运动的,且它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地球距太阳近,周期小,听以当地球“追赶”火星时,地球上的人将观测到火星向着观测者运动;当地球“超越”火星后,地球上的人将观测到火星运离观测者运动.所以地球上的人观测到火星的轨迹是一条来回的折线.
2.AB 3.3
23
1R R 4.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