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G101平法图集(梁)部分讲解
平法制图中梁的类别及特点
平法制图中梁的类别及特点一、平法制图规则中根据梁的不同力学形式将梁定义为以下几种类别:1、框架梁(KL):框架结构中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03G101-1);2、屋面框架梁(WKL):顶层的框架梁(03G101-1);3、框支梁(KZL):转换层框支柱上的梁(03G101-1);4、非框架梁(L):有梁板结构中以框架梁为支座的梁(03G101-1);5、井字梁(JZL):有梁板结构中,呈井字格状垂直排列且相互之间不为支座的梁(03G101-1);6、地框梁(DKL):地下结构中与地基土接触的框架梁(06G101-6);7、基础连梁(JLL):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承台之间的连系梁(06G10 1-6);8、筏形基础梁(JZL、JCL):筏形基础中的肋梁式“梁”构件(04G101-3);9、条形基础梁(JL):条形基础中的肋梁式“梁”构件(06G101-6);9、承台梁(CTL):梁式桩承台基础(06G101-6);10、连梁(LL):连接两片剪力墙之间的跨高比小于5且大于2的梁(03G101-1);11、暗梁/边框梁(AL/BKL):剪力墙在楼层顶部的加强构造(03G101-1);12、基础圈梁(JQL):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底部的条形基础梁(06G101-6);13、悬挑梁(XL):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03G101-1)。
二、新版G101-T1《平法特殊构件》图集中将会另外增加以下构件:1、弱连梁(RLL):连接两片剪力墙之间的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梁墙平行);2、墙支梁(QZL):至少一端直接落在剪力墙上的梁(梁墙垂直,墙上无端柱或扶壁柱);3、宽扁梁(KBL):梁宽大于梁高的梁;4、深梁(SL):跨高比小于2的梁(单梁);5、双连梁(SLL):同一楼层同一位置出现的不同标高的连梁。
03G101图集理解
判断角柱、中柱、边柱的标准应该从柱在同一水平面内四个垂直方向有梁构成的框架,即十字形分布的梁锚入的柱是中柱;同一水平面内三个垂直方向有梁,丁字形分布的梁锚入的柱是边柱(此部分有些是在中部的,但还是应该为边柱考虑的,以受到的侧边力为依据);两个垂直方向有梁,形成L形分布的梁锚入的柱是角柱。
平法技术学习问: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看到框架梁的悬挑端要进行众多内容的原位标注,这里面有哪些道理?在梁的悬挑端上要进行哪些原位标注?答:框架梁的―悬挑端‖与一般的―跨‖不同,也可以说它是特殊的―跨‖,因为―悬挑端‖的力学特征和工程做法与框架梁内部各跨截然不同。
所以,在设计图纸时,要保证在―悬挑端‖有足够信息的原位标注。
在使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时,也要在―悬挑端‖做好原位标注。
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如下:1、在悬挑端的―上部跨中‖的位置进行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因为悬挑端的上部纵筋是―全跨贯通‖的,所以原位标注在―上部跨中‖是应该的。
2、在悬挑端进行下部钢筋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的下部钢筋为受压钢筋,它只需要较小的配筋就可以了,不同于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受拉钢筋)。
换句话说,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不伸到悬挑端内,而伸到端部框架柱外侧然后拐15d的直钩。
3、在悬挑端进行箍筋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的箍筋不同于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
因为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一般都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设置,例如:采用φ8@100/200(2) 这种格式。
而悬挑端的箍筋一般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区别,只有一种间距,例如:采用φ8@200(2) 这种格式。
4、在悬挑端进行梁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
悬挑端一般为―变截面‖构造,例如,梁根截面高度为700,而梁端截面高度为500,设梁宽300,则其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为:300*700/500。
在软件操作中,则把它标注在原位标注的―截面尺寸‖一栏中。
问:陈教授,我有个问题多肢箍时,外箍是包住梁主筋,内箍包住几跟钢筋呢?比如梁主筋为5根,我的内箍应该怎么箍法?谢谢回答~答:我的观点是:1、梁的主筋(不论是上部纵筋还是下部纵筋),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具体说是应该在外箍宽度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G101图集解析以及各类问题
梁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 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
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
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 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梁问题(3):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条”:“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03G101平法图集-陈青来权威解释
03G101平法图集-陈青来权威解释●墙问题(1):在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 时,是否只需锚入AL 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 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 箍筋,第三层为AL 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梁柱板03G101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中间层纵筋:
层高-非连接 区长度 +上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 度
顶层柱纵筋(中柱):
层高-梁高-非连接 区长度+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梁高-砼保护 层+12d
顶层柱纵筋(角柱、边柱):
层高-梁高-上层非连 接区长度+顶层锚固长度
插筋:
与上层钢筋的搭接长度+非搭 接区长度+伸入下层的锚固长度
箍筋(根数): 【L(净跨)-50*2】/箍 筋间距 + 1
搭接: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所发生的驳接,有绑
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梁 •柱 •板 •剪力墙 •楼梯 •基础
+ 框架梁 + 屋面框架梁 + 非框架梁 + 悬挑梁
关于平法的识图及配筋构造
2400
150 6 22 4/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50 6 22 4/2
2 16 10-200(2)
A
KL4(3A)250*700
2 22 8-100/200(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6900 6 22 2/4
250 6 22 4/2
1800 150 150 6 22 4/2
2 20
250 6 22 4/2
KL4(3A)
B
C
上部贯通筋 2 22
6900 7 20 3/4
距为100非加密区为200,肢数为2; + 2Φ25表示2根二级、直径是25的通长筋;*4Φ10表示四 根
一级、直径是10的腰筋; + (4 Φ 12)表示4根一级、直径是12的架立筋; + (-0.100)表示梁顶标高;
03G101图集解释汇总(收集)_pdf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03G101图集解释汇总(收集)梁下部钢筋本着能通则通的原则,CDF 老师请问03G101-1中P60页中的“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中的下部钢筋中没有画出贯通筋的钢筋。
这样我们在搞决算审计的过程中老是要有这方面的争论。
这一点和00G101中P45页“L 配筋构造”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
一. 如何解释下部的通长筋的布置?请予以赐教!!1、03G101-1图集第60页中的“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该图的重点是说明“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把它与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加以对比。
2、钢筋配置上的“能通则通”,是陈教授反复强调的原则,在图集里没有配套的图示说明。
而且,在施工实践中也因为钢筋“定尺长度”而带来许多问题,因为梁的下部钢筋的连接点是比较难以确定的。
对于“非抗震”的情况,可以避开“跨中Ln/3范围”进行钢筋连接。
对于“抗震”的情况,就复杂多了。
从前我们与陈教授有一段讨论,也没有明确的结果。
现在抄录于下,供大家参阅:二. CDF :请教陈教授:梁下部纵筋在哪儿连接?(2004-3-8 18:34:14)这是一个施工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1、框架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下部纵筋如果规格、直径相同,应该尽可能贯穿支座,而不要在中间支座内锚固。
2、但是,钢筋的定尺长度有限,必然要发生钢筋连接问题。
在“支座内”进行连接吧,陈教授已经多次强调了:不可行!在跨中1/3处,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下部纵筋不可能在此连接。
只剩下靠近支座的1/3跨度的区域,能不能在这里连接呢?陈教授也说过,非抗震时可以,抗震时——03G101-1图集没有做出明确的指示。
3、于是,“梁下部纵筋在哪儿连接?”成了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于是,不少施工人员只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好把钢筋截断在支座处,让中间支座两边的钢筋都在支座内锚固。
03G101-1图集的解释
● 墙问题(18):03G101-1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够时,做法为直锚0.4Lae,弯锚15d,此时弯折长度较长,此处可否采用03G329-1做法,即在保证直锚大于0.4Lae的条件下,弯折长度为Lae-直锚长度。
■ 答墙问题(18):这样做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尚未见相应的试验数据。
如果设计者选用了03G329-1,可以这样做。
03G101-1是否进行调整,拟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
● 墙问题(19):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柱边?(在水平方向柱子长度远大于lae时)■ 答墙问题(19):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剪力墙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
另外请参考“答墙问题(16)”。
● 墙问题(20):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的关系如何?■ 答墙问题(20):连梁LL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直径相同且在同一高度时,能通则通,否则各做各。
● 墙问题(21):门洞高度范围的独立暗柱要否设置水平筋?■ 答墙问题(21):不设置,因为独立暗柱全高范围已设箍筋。
● 墙问题(22):在P48页左上角“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中,标注了“墙柱或墙身”,是不是说墙柱顶部纵向钢筋构造也是锚入屋面板或楼板LaE(La)?若是如此,那么在同页注中第一条:“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该如何解释?抗震情况下,端柱.小墙肢顶部纵向钢筋是该按P37.38页处理还是依据本页顶部构造?■ 答墙问题(22):墙柱有多种(见03G101-1第12页),48页“注”将端柱和小墙肢拿出来另说系描述其特殊性。
端柱通常与框梁相连,但小墙肢未必,将两者放到一起规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在抗震情况下,端柱或小墙肢顶部与框架粮相连时,应按37、38处理;顶部无框架梁时,应按48页处理(构造顶部已注明了“屋面板或楼板”)。
03G101图集详解
一、问剪力墙竖向钢筋与暗柱边多少距离排放第一根剪力墙竖向钢筋。
答:1/2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二、非抗震的框架梁中以及非框架梁中,是否有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答:有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下部钢筋不少于1/2伸入支座(另外1/2可以不伸入支座);2、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至少为两根(角筋)。
三、1.在03G101-1第38页及44页的中柱封顶构造C节点图中,当直锚长度≥laE(la)时,此时柱纵筋是否不需要伸至柱顶后截断,只需一个锚固长度就足够了?2、在03G101-1第39页及45页的“梁上柱纵筋构造”中,插筋是否只需伸入梁内满足0. 5laE(la)+弯折12d就足够了,而不必伸至梁底部?答:1、必须直达柱顶,否则柱未到头;2、必须伸至梁底,对柱“生根”决不可抠门。
四、在03G101-1第38页和第44页的"柱变截面下柱钢筋封顶,上柱钢筋从新插筋"的构造大样图中,关于下柱钢筋封顶锚固的问题:1、如果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是否伸至柱顶,不需要弯锚部分“c+200”?2、当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才需要弯锚,下柱钢筋伸至柱顶,且还需≥0.5laE(la)时,才加弯锚部分“c+200”?3、是否弯锚部分是固定的“c+200”,不需要再加长了?答:各种情况均须伸至柱顶,然后弯钩“C+200”,这是个封顶问题,不是锚固问题。
五、在03G101-1第57页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端支座锚固构造节点中,当直锚时,是否也需要满足≥la且同时满足≥0.5hc+5d的条件?答:可以直锚,请看图注,非抗震没有过中线加5d的要求。
六、1、剪力墙暗梁配筋构造见图集第51页。
但该页图主要说的是连梁的构造,暗梁只有一个截面图。
因此带来了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2、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什么地方算起?当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对吗?暗梁还有没有不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的情况呢?3、暗梁的长度有多长?是整个剪力墙墙肢的长度,还是局部?4、暗梁主筋锚入暗柱或端柱的长度:(1) 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大于钢筋的锚固长度LaE 时,暗梁主筋直锚入一个锚固长度;(2) 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时,暗梁主筋伸至暗柱或端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后弯钩15d ,此时须保证直锚段大于0.4 LaE 。
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
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03G101-1图集详解
一、问剪力墙竖向钢筋与暗柱边多少距离排放第一根剪力墙竖向钢筋。
答:1/2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二、非抗震的框架梁中以及非框架梁中,是否有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答:有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下部钢筋不少于1/2伸入支座(另外1/2可以不伸入支座);2、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至少为两根(角筋)。
三、1.在03G101-1第38页及44页的中柱封顶构造C节点图中,当直锚长度≥laE(la)时,此时柱纵筋是否不需要伸至柱顶后截断,只需一个锚固长度就足够了?2、在03G101-1第39页及45页的“梁上柱纵筋构造”中,插筋是否只需伸入梁内满足0.5laE (la)+弯折12d就足够了,而不必伸至梁底部?答:1、必须直达柱顶,否则柱未到头;2、必须伸至梁底,对柱“生根”决不可抠门。
四、在03G101-1第38页和第44页的"柱变截面下柱钢筋封顶,上柱钢筋从新插筋"的构造大样图中,关于下柱钢筋封顶锚固的问题:1、如果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是否伸至柱顶,不需要弯锚部分“c+200”?2、当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才需要弯锚,下柱钢筋伸至柱顶,且还需≥0.5laE (la)时,才加弯锚部分“c+200”?3、是否弯锚部分是固定的“c+200”,不需要再加长了?答:各种情况均须伸至柱顶,然后弯钩“C+200”,这是个封顶问题,不是锚固问题。
五、在03G101-1第57页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端支座锚固构造节点中,当直锚时,是否也需要满足≥la且同时满足≥0.5hc+5d的条件?答:可以直锚,请看图注,非抗震没有过中线加5d的要求。
六、1、剪力墙暗梁配筋构造见图集第51页。
但该页图主要说的是连梁的构造,暗梁只有一个截面图。
因此带来了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2、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什么地方算起?当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对吗?暗梁还有没有不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的情况呢?3、暗梁的长度有多长?是整个剪力墙墙肢的长度,还是局部?4、暗梁主筋锚入暗柱或端柱的长度:(1)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大于钢筋的锚固长度LaE 时,暗梁主筋直锚入一个锚固长度;(2)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时,暗梁主筋伸至暗柱或端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后弯钩15d,此时须保证直锚段大于0.4LaE。
专家解释-03G101平法图集资料
03G101平法图集-专家答问墙●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墙问题(3):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钢筋内侧还是外侧,现实中大多数工地都是伸入暗柱主筋外侧,我觉得这样不妥,但图集上没有详细规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答墙问题(3):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钢筋内侧时,需要向内弯折,这样做会形成钢筋笼“颈缩”,因此,水平钢筋走暗柱主筋外侧即可。
剪力墙尽端不存在水平钢筋的支座,只存在“收边”问题。
请参看03G101勘误: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墙问题(4):请问陈总在03G101第47页中“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为什么取消了原00G101第33页中“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的“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设搭接接头”的构造做法?因为在转角墙外侧设搭接接头比较便于施工,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在施工中比较困难。
03G101平法图集梁部分讲解-PPT课件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
箍筋根数计算
03G101-1 P62、63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 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 加密间距+1)
KL3中间支座上变截面构造
03G101-1P61
1跨右支座负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负筋锚固长度LaE
8、多跨梁钢筋计算
多跨梁钢筋构造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表示方法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钢筋构造03G101-1P66
当L<4/HB时 不将端部弯下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钢筋在软件中的型号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的平法标注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43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配筋构造图03G101-P43、55、56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一)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二)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吊筋的计算03G101-1P62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 45度(60度)+2*20d
4、单跨梁钢筋计算-KL4
附加箍筋的计算03G101-1P62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或加 密区箍筋照设
4、单跨梁钢筋计算-L1
KL3钢筋构造
03G101平法图集-权威解释! 很有用!很权威!
03G101平法图集-权威解释!很有用!很权威!●墙问题(1):在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 时,是否只需锚入AL 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 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 箍筋,第三层为AL 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03g101平法图集新解预算
一、平法变更对比
11G101 03G101 1、钢筋牌号
取消了原规范中的Q235热轧光圆钢筋,新增热轧光面钢筋Q335;同时新增了屈服强度为500的钢筋类型.以后不再有一级钢、二级钢等说法,直接用HRB335表示钢筋设置为一级钢、二级钢、三级钢、冷轧带勒钢筋等
2、锚固
提供基本锚固值
锚固值=基本锚固值*钢筋锚固修正系数*抗震修正系数
直接规定具体锚固值3、保护层
保护层是从箍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保护层是从纵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4、节点
明确规定板底筋进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仅要求伸入支座内为5d 5、构件类型
(1)暗梁/边框梁需要区分顶层/楼层,分别对应不同节点
(2)暗梁/边框梁需要判断柱的位置,在端部柱内不计算钢筋,在中间柱内计算钢筋
(3)新增深梁、框支次梁(1)暗梁/边框梁不需要区分顶层和楼层
(2)暗梁/边框梁在暗柱/端柱内均不计算钢筋
(3)无深梁、无框支次梁
二、广联达与您一起迎接新平法产品及时处理:
新增11G101计算规则
按规范新增和修改各种节点
自动判断、自动计算
让用户简单出量,快乐工作!。
关于03g101l图集的讲解
关于03g101l图集的讲解梁问题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
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答:应按第一种算法。
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
”答:laE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 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问题(3):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条”:“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03G101图集梁方面的解释
梁●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
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
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 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梁问题(3):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条”:“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03G101钢筋平法讲座
端支座负筋(上排)2 22 端支座负筋(上排)2 22
梁上部钢筋
2 16悬臂端下部钢筋
2 22(1跨下部钢筋_上排)
4 22(1跨下部钢筋_下排) 锚固长度
2 20(2跨下部钢筋)
3 20(3跨下部钢筋_上排)
锚固长度
4 20(3跨下部钢筋_下排) 锚固长度
梁下部钢筋
锚固长度
56
柱的钢筋计算知识
57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 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如: 2B25+2B22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 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 相同时,可尽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 去不注。
二、梁下部纵筋
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 筋自上而下分开
端支座负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 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 (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支座的锚固)
37
中间支座负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
筋长度=Ln/3+2*搭接 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
46
锚固形式同楼层框架梁
的下部纵筋
47
48
49
50
楼层框架梁中间节点3
51
52
悬臂梁箍筋
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 2*【(H+Hb)/2-2*25+B-2*25】+(11.9*2+8)d 根数计算=(L-次梁宽度-2*50)/箍筋间距+1
悬臂梁钢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 (60度)+2*20d
4、单跨梁钢筋计算-KL4
附加箍筋的计算03G101-1P62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或加 密区箍筋照设
4、单跨梁钢筋计算-L1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1
1
• • • • • • • •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03G101-1 P54
屋面框架梁箍筋构造
★软件重点功能
1、自动按名称识别梁类型 2、属性自动记忆功能 3、添加、删除支座 4、应用到其它同名称梁 5、梁跨格式刷、梁跨数据刷 6、分层梁
单面悬挑梁钢筋在软件中的型号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的平法标注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43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配筋构造图03G101-P43、55、56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一)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二)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KL3钢筋构造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架立筋的计算
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 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03G101-1P24、62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软件重点功能
1、编辑梁原位标注 2、原位标注 3、设置梁靠柱边 4、梁的“节点设置” 5、智能查错:合法性检查F5
KL2钢筋构造
2、单跨梁钢筋计算-KL2
2、单跨梁钢筋计算-KL2
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拉筋的计算03G101-1P35、62
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Leabharlann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KL3中间支座上变截面构造
03G101-1P61
1跨右支座负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负筋锚固长度LaE
8、多跨梁钢筋计算
多跨梁钢筋构造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表示方法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钢筋构造03G101-1P66
当L<4/HB时 不将端部弯下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5、双跨梁钢筋计算-KL1
KL1中间支座下部钢筋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max(0.5hc+5d,LaE)
6、双跨梁钢筋计算-KL2
KL2中间支座下变截面构造
03G101-1P61
1跨右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LaE
7、双跨梁钢筋计算-KL3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箍筋根数计算
03G101-1 P62、63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 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 密间距+1)
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03G101-1P65
上部钢筋锚固同框架梁 下部钢筋锚固取12d(La用于弧形梁)
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
5、双跨梁钢筋构造
5、双跨梁钢筋计算-KL1
KL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50010-2002 抗震的节点图 抗震的节点图 非抗震的节点图
P186-189 P306-307 P137-141
03G101-1P54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