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

合集下载

12年A题实验报告(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要点

12年A题实验报告(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要点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摘要:本系统是基于锁相放大器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

该系统由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

其中加法器和纯电阻分压网络生成微小信号,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和显示在液晶屏上。

本系统是以相敏检波器为核心,将参考信号经过移相器后,接着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去驱动开关乘法器CD4053,最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输出直流信号检测出微弱信号,将该直流信号送入单片机处理后,液晶显示出来。

经最终的测试,本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

关键词:微弱信号强噪声相敏检测Abstract: The system is of weak signal detection based on lock-in amplifier devic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known weak sinusoidal signal under strong noise background frequency amplitude.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n adder, pure resistor divider network, weak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The adder and the pure resistor divider network to produce small signal, weak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to complete the detection of tiny signal and displayed on the LCD screen. The system is based on a phase sensitive detector as the core, the reference signal through the phase shifter, then through the comparator produces Fang Bo todrive switch multiplier CD4053, finally through the low pass filter output DC signal detection ofweak signal, the DC signal into the microcontroller proces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 final tes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tiny signal.Key Word:weak signal strong noise phase sensitive detection目录摘要: (1)1. 系统设计 (3)1.1设计要求 (3)1.1.1设计任务 (3)1.1.2技术指标 (3)1.2方案比较与选择 (4)1.2.1微弱信号检测模块方案比较 (4)1.2.2移相网络模块方案比较 (4)1.2.3电阻分压模块方案比较 (5)1.3方案论证 (5)2.单元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5)2.1加法器电路 (5)2.4带通滤波电路 (7)2.5相敏检波电路 (7)2.7低通滤波电路 (8)3. 软件设计 (9)3.1程序总体流程图 (9)3.2程序清单(见附录2) (9)4.系统测试 (9)4.1测试仪器 (9)4.2测试结果 (10)5. 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0)附录 (10)附录1 主要元器件清单 (10)附录2 程序清单 (11)1.系统设计1.1设计要求1.1.1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并数字显示出该幅度值。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设计专题邀请赛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设计专题邀请赛

序号获奖等级组别参赛学校参赛题目参赛学生参赛学生参赛学生1-1一等奖(TI杯)C重庆邮电大学(TI杯)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孙辛泉陈华周瑜1-2一等奖A重庆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顾师达邹莘剑王骏逸1-3一等奖A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效LED驱动电路丁健贾奥徐浩1-4一等奖A东南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张添翼刘文贾子昱1-5一等奖B南京邮电大学简易电子秤高小星李浩佟亚波1-6一等奖B解放军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王飞朱江波余强强1-7一等奖B成都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周刚廖斌黄河1-8一等奖B西安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乔思祎薛琼鲁润道1-9一等奖B东南大学简易电子秤王国鹏李多杨彬祺1-10一等奖C华中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屠志晨李蔚琳张力戈1-11一等奖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李小双张禄鹏乔海东2-1二等奖A南开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丁涛张欢夏玉昊2-2二等奖A重庆邮电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黄国臣龙小伍肖颖2-3二等奖A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邴硕存何泽骅吕洋2-4二等奖A南京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赖竞炜黄开成郭宇晗2-5二等奖A江南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张水春王哲嵇达勇2-6二等奖B哈尔滨工程大学简易电子秤吴谋炎张腾陈恺翔2-7二等奖B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易电子秤蒋鹏飞杨刚陆欣2-8二等奖B武汉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孙文丰史晓莹王璐2-9二等奖B武汉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杨明倪浩兰军健2-10二等奖B电子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韩冬宋志达康冬亮2-11二等奖B复旦大学简易电子秤姚舜扬施明茅魁元2-12二等奖B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易电子秤金宇全颖顾宇昌2-13二等奖B上海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张颖异杨博王鑫序号获奖等级组别参赛学校参赛题目参赛学生参赛学生参赛学生2-14二等奖C山东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曾新贵颜发才杨关锁2-15二等奖C同济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任毅杨力博李思君2-16二等奖C东南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倪蕤童华清奚锦程2-17二等奖C南京邮电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史学良汤吉波陆一3-1三等奖A同济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陈剑黄旭南严骏华3-2三等奖A华南理工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林志鸿陈晓仕张泽平3-3三等奖A武汉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王佳华邹仁亭肖伟3-4三等奖A西南交通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李勇李路遥雍培元3-5三等奖A北京理工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朱翔宇谭思远喻涛3-6三等奖A东北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方智常韫恒邓迅3-7三等奖A南京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王鸿祥吴冰赵鑫3-8三等奖A武汉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黄小帅白清滨郑天宇3-9三等奖A华中科技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邱贞平姚金肖张能3-10三等奖A北京理工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王主彬王翊坤范轶阳3-11三等奖A上海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陶佳鸣薛子威苏忠煌3-12三等奖A西南交通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李飞腾王希平薛子涵3-13三等奖B河海大学简易电子秤张翼翔汪兴岳黄为民3-14三等奖B西安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赵耀徐兴良张敬强3-15三等奖B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郑义王晗昱孙景鑫3-16三等奖B浙江大学简易电子秤李如晖陈樱芝赵越3-17三等奖B解放军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徐艳杨涛林志3-18三等奖B苏州大学简易电子秤杨州姚烨余磊3-19三等奖B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李欢柯若维奕科杰3-20三等奖B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简易电子秤陈治龙邓欢赵雪鹏序号获奖等级组别参赛学校参赛题目参赛学生参赛学生参赛学生3-21三等奖B北京邮电大学简易电子秤倪炜恒李博张饶3-22三等奖B河海大学简易电子秤沈后威程林宋明超3-23三等奖B苏州大学简易电子秤王一丹邵尉马崇琦3-24三等奖B上海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赵鹏刘松陈嘉庚3-25三等奖B华中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张梦阳申阁邵成3-26三等奖B哈尔滨工业大学简易电子秤丁建旺魏树银李竹奇3-27三等奖B上海海事大学简易电子秤许虎梁凯岳虎3-28三等奖B北京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王欣然毛静娜郭子渝3-29三等奖B华东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倪光耀王逸宁罗颖3-30三等奖B大连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江磊王野韩承达3-31三等奖C复旦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刘彦洲王欣郭威3-32三等奖C南京师范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倪浩潘柯文杨佳3-33三等奖C大连理工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阮新宇罗汀鲁昂3-34三等奖C桂林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张扬帆王德雨卢文登3-35三等奖C四川师范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任宸莹刘兆瑞王灿灿3-36三等奖C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杨慧然刘未洋周末3-37三等奖C东华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胡江浩石纪军陆乔3-38三等奖C桂林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宋金坤李金勇黄文斌3-39三等奖C南京师范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苏露李成志蒋一戈注:上述排名不代表得分排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要求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要求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要求及格式设计报告内容: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中文200~300字,单独1页三、设计报告正文:1 前言:简述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要达到的目标即设计题目给定的设计要求的主要内容,对应采用的实现方法及手段这点与摘要相似;一般这部分不宜太长,300字左右;2 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方案比较、方案论证、方案选择;以方框图的形式给出各方案,至少针对2个及以上方案进行;方案比较、论证要充分,方案选择要合理、正确;3 理论分析与计算根据设计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及实现的功能,必须进行理论分析及必要的计算,说明如何保证;4 系统电路设计:①说明各单元模块的功能,同时进行电路设计要有对应的单元电路图;②电路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③特殊器件的简介;④各单元模块的联接即接口问题;5 系统软件设计:①说明软件设计原理及设计所用工具;②画出软件设计结构图、说明其功能;③画出主要软件设计流程框图;6 系统测试:包括系统指标参数及功能的测试,说明测试方法与测试内容;1列出主要的测试仪器、仪表;2系统测试:①说明测试方法;②要求有完整的测试参数记录表及测试数据;③系统功能测试:测试或说明系统能实现的功能;3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的系统指标参数及实现的功能分析与设计要求对比进行,指出指标参数及实现的功能的整体完成情况,重点分析指标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原因或功能、指标较优是如何实现的;7 结束语结论:②对设计制作进行小结,总结得失及收获体会;②对设计制作的不理想及不完善处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想;四、附录:①相关设计图必须包含一张系统总图;②相关设计程序主程序、部分子程序;设计报告格式:设计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设计报告正文大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宋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报告正文为单倍行距;报告从正文开始统一编页码,报告每页上方必须留出3cm空白,空白内不得有任何文字,以便顶端密封装订;设计报告要求6页;特别注意:设计报告封面及内容中不能出现参赛队的任何信息包括学校名称、学生姓名等,否则,视为违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格式第一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格式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论文报告格式设计报告内容:1.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2.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3.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4.设计报告正文:一、前言:二、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方案比较、方案论证、方案选择(以方框图的形式给出各方案,并简要说明)三、单元模块设计:①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②电路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③特殊器件的介绍;④各单元模块的联接,以一个模块为一个框,画出框的联接图并简要说明。

四、系统调试:说明调试方法与调试内容,软件仿真放这里。

五、系统功能、指标参数:①说明系统能实现的功能;②系统指标参数测试,说明测试方法,要求有测试参数记录表;③系统功能及指标参数分析(与设计要求对比进行)。

六、设计总结:包括:①对设计的小结;②设计收获体会;③对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意见或建议。

5.参考文献:如:[1]陈武凡.小波分析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2002.01.[2][3]6.附:①系统原理图;设计报告格式:设计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设计报告正文大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宋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报告从正文开始统一编页码、左侧装订。

设计报告要求20页左右。

竞赛结束时,参赛队需要上交的材料包括:(1)《设计报告》;(2)制作实物;(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登记表》。

上述材料使用赛区统一制作的封条,封入由各校自备的纸箱。

密封后的纸箱外部不得出现任何校名、参赛队代号、参赛队员姓名及其它暗记,否则视为无效。

纸箱封条由赛区组委会自备,各参赛学校必须按照赛区组委会要求的时间、地点上交参赛作品。

《设计报告》写作与装订要求《设计报告》正文的图文篇幅限制为6页,第一页含300字以内的设计中文摘要,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单倍行距,标题字号自定,一律采用A4纸,页面纵向打印、装订,装订时第一页为空白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格式

二、关键词
要求具有专指性 。一个词表达一个主题概 念。限制不加组配的泛指词的使用,以免出 现概念含糊的情况。 例如:在题为《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报 告中,作者选用“示波器”作为关键词之一, 但 “示波器”有“模拟示波器”和“数字 示波器”之分,该文指的显然是“数字示波 器”,因此,应选用专指性强的词“数字示 波器”为关键词。 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
摘要分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 通常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及总结报告等科技 文献采用报道性摘要 • 综述、述评及进展报告等介绍性文献采用指示性摘要。
摘要的要素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1)研究目的: 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 和重要性。 (2)研究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结论是如何 得到的。 (3)结果: 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什么新发现, 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
(6).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尾注。(在文章 的最后请附上项目的具体实施日程及成员 分工情况。) (7).用纸及打印规格:A4纸要求双面打印。
一、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是 论文内容的简介,摘要加以概括。高质量的摘要可以 吸引读者,反之则可能失去读者。因此, 摘要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对论文的阅读, 影响着论文被利用的程度,论文作者必须 重视摘要的编写。
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适用 于摘要的编写 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 也同样. 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 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 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举例:
摘要 本项目通过不同浓度的Cr6+离子对水螅形态影响和行为变化, 揭示出它们之间关系,建立水螅对铬污染水的敏感监测模型。具体步骤 是:准备10组梯度的Cr6+离子(通过重铬酸钾来配制)从0.0 7ppm到0.7ppm,每组分别放入10个不出芽的水螅。通过时 间的积累、仔细观察他们的形态和行为变化,记录变化的细节并且拍摄 照片。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则由MATLAB软件程序来进行。实验表明, 水螅对Cr6+的形态和行为变化的普遍特点是不可逆的收缩身体和触 手萎缩。在触手的顶部出现一个“鼓锤状”的结构之后,内外层的细胞 将会分解和脱落。同时捕食行为和运动行为也会停止。数据分析显示水 螅在Cr6+ 溶液中触手和身体的长度相关性在数学统计中是有意义的, 并且归结出浓度与生物指标关系的量化数学模型。我们发现水螅是一种 能够用来监测铬污染的敏感生物。上述的试验通过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 工业铬污染废水监测中验证。我们希望这些结论能够进一步运用在类似 的污染物水体中去。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设计专题邀请赛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设计专题邀请赛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设计专题邀请赛序号获奖等级组别参赛学校参赛题目参赛学生参赛学生参赛学生1-1一等奖(TI杯)C重庆邮电大学(TI杯)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孙辛泉陈华周瑜1-2一等奖A重庆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顾师达邹莘剑王骏逸1-3一等奖A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效LED驱动电路丁健贾奥徐浩1-4一等奖A东南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张添翼刘文贾子昱1-5一等奖B南京邮电大学简易电子秤高小星李浩佟亚波1-6一等奖B解放军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王飞朱江波余强强1-7一等奖B成都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周刚廖斌黄河1-8一等奖B西安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乔思祎薛琼鲁润道1-9一等奖B东南大学简易电子秤王国鹏李多杨彬祺1-10一等奖C华中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屠志晨李蔚琳张力戈1-11一等奖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李小双张禄鹏乔海东2-1二等奖A南开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丁涛张欢夏玉昊2-2二等奖A重庆邮电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黄国臣龙小伍肖颖2-3二等奖A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邴硕存何泽骅吕洋2-4二等奖A南京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赖竞炜黄开成郭宇晗2-5二等奖A江南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张水春王哲嵇达勇2-6二等奖B哈尔滨工程大学简易电子秤吴谋炎张腾陈恺翔2-7二等奖B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易电子秤蒋鹏飞杨刚陆欣2-8二等奖B武汉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孙文丰史晓莹王璐2-9二等奖B武汉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杨明倪浩兰军健2-10二等奖B电子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韩冬宋志达康冬亮2-11二等奖B复旦大学简易电子秤姚舜扬施明茅魁元2-12二等奖B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易电子秤金宇全颖顾宇昌2-13二等奖B上海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张颖异杨博王鑫序号获奖等级组别参赛学校参赛题目参赛学生参赛学生参赛学生2-14二等奖C山东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曾新贵颜发才杨关锁2-15二等奖C同济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任毅杨力博李思君2-16二等奖C东南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倪蕤童华清奚锦程2-17二等奖C南京邮电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史学良汤吉波陆一3-1三等奖A同济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陈剑黄旭南严骏华3-2三等奖A华南理工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林志鸿陈晓仕张泽平3-3三等奖A武汉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王佳华邹仁亭肖伟3-4三等奖A西南交通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李勇李路遥雍培元3-5三等奖A北京理工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朱翔宇谭思远喻涛3-6三等奖A东北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方智常韫恒邓迅3-7三等奖A南京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王鸿祥吴冰赵鑫3-8三等奖A武汉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黄小帅白清滨郑天宇3-9三等奖A华中科技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邱贞平姚金肖张能3-10三等奖A北京理工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王主彬王翊坤范轶阳3-11三等奖A上海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陶佳鸣薛子威苏忠煌3-12三等奖A西南交通大学高效LED驱动电路李飞腾王希平薛子涵3-13三等奖B河海大学简易电子秤张翼翔汪兴岳黄为民3-14三等奖B西安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赵耀徐兴良张敬强3-15三等奖B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郑义王晗昱孙景鑫3-16三等奖B浙江大学简易电子秤李如晖陈樱芝赵越3-17三等奖B解放军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徐艳杨涛林志3-18三等奖B苏州大学简易电子秤杨州姚烨余磊3-19三等奖B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李欢柯若维奕科杰3-20三等奖B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简易电子秤陈治龙邓欢赵雪鹏序号获奖等级组别参赛学校参赛题目参赛学生参赛学生参赛学生3-21三等奖B北京邮电大学简易电子秤倪炜恒李博张饶3-22三等奖B河海大学简易电子秤沈后威程林宋明超3-23三等奖B苏州大学简易电子秤王一丹邵尉马崇琦3-24三等奖B上海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赵鹏刘松陈嘉庚3-25三等奖B华中科技大学简易电子秤张梦阳申阁邵成3-26三等奖B哈尔滨工业大学简易电子秤丁建旺魏树银李竹奇3-27三等奖B上海海事大学简易电子秤许虎梁凯岳虎3-28三等奖B北京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秤王欣然毛静娜郭子渝3-29三等奖B华东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倪光耀王逸宁罗颖3-30三等奖B大连理工大学简易电子秤江磊王野韩承达3-31三等奖C复旦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刘彦洲王欣郭威3-32三等奖C南京师范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倪浩潘柯文杨佳3-33三等奖C大连理工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阮新宇罗汀鲁昂3-34三等奖C桂林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张扬帆王德雨卢文登3-35三等奖C四川师范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任宸莹刘兆瑞王灿灿3-36三等奖C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杨慧然刘未洋周末3-37三等奖C东华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胡江浩石纪军陆乔3-38三等奖C桂林电子科技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宋金坤李金勇黄文斌3-39三等奖C南京师范大学X-Y信号产生与图形显示苏露李成志蒋一戈注:上述排名不代表得分排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设计报告参赛题目:高效LED驱动电路(A题)参赛对号:xxx参赛选手:xxx参赛地点:xxx参赛时间:2012-8-28~2012-8-29. - 优质文档-2012-8-29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于MSP430G2553的高效LED驱动电路的系统设计。

该设计的LED驱动主回路是以TI公司的DC/DC升压芯片TPS61040为核心的恒流源电路,通过MSP430G2553对恒流源电路的给定控制,实现对LED电流的准确设定。

为了实现延长断电后的恒流延续时间,我们采用单独的TPS61040做自供电升压稳压电源,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更长时间的工作电压。

为了方便设定值的读取,综合考虑系统的设计成本,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设定电流值。

最终,通过设置超级功耗单片机的低功耗模式进入断电期,真正实现了高效的LED驱动。

关键字:高效LED驱动msp430 低功耗1.系统方案论证1.1供电方案论证方案一:该方案是指只用一片TPS61040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包括五颗白光LED、MSP430单片机、显示模块等。

由于TPS61040的输入电压低至1.8V,所以当断电后电容电压可以跌到1.8V单片机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工作电压。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只用一片芯片,可以在较低的输入电压工作。

缺点是输入电压不是最低的,输出电压的X围太宽。

方案二:该方案指的是用两片TPS61040作为电源,其中一片单独为五颗LED做恒流使用,另外一片将输入电压升高后,提供给LED的恒流输入和单片机。

为了使升压电路的工作电压更低,采用自供电方式,即使用升压的输出电压为升压芯片供电。

这样可以再电容电压低至更低值时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延长断电延续时间。

还能为单片机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合适的工作电压。

缺点是由于升压电路的加入,系统的效率会有所降低、成本会提高。

本设计采用后者方案,原因在于在对第一种方案测试之后发现:五颗LED 的供电电压远高于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导致必须加入降压稳压拓扑,不可行。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2年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2012年8月5日摘要微弱信号检测装置是用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值,并数字显示出该幅度值的装置。

本设计首先将给定的噪声文件通过通过MP3或手机播放,由音频输出线输出音频电压信号,此音频电压信号由TI公司的音频放大器OPA2134进行幅度的调整输出噪声信号V N,可以达到1V 0.1V的要求。

正弦波信号源V S由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采用TI公司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构建加法电路实现V C =V S+V N。

采用精密电阻构建电阻分压网络以实现100倍的幅度衰减。

经上述处理产生了带有噪声的微弱信号V C,并且噪声的频带覆盖了有用信号的频带。

带有噪声的微弱信号V C先经仪用放大器AD620进行前置放大,然后经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滤除2.1KHZ以上和400HZ以下的噪声信号,再经OPA2227进行二次放大,使得待测信号的噪声得到抑制。

为了剥离噪声,采用了锁相相关技术和取样积分方法。

采用原始的正弦信号V S作为参考信号,此参考信号经运放阻抗隔离后进行滤波,为达到与待测信号V C同相,参考信号的滤波与待测信号的滤波电路一致。

滤波后的参考信号经比较器后得到与待测信号同频同相的。

待测信号与参考方波信号经CD4066后变为半波信号,在经积分环节可得到与峰值有关的直流信号。

最后由MSP430单片机内部的A/D进行采样与数据处理,最后依据经实验测试得到输出结果与待测值的比例系数,可以求出正弦信号的峰值。

关键词:微弱信号检测;峰峰值;均方根值;锁相放大;取样积分;目录摘要 (2)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论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论文

2012年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题低功耗数字多功能表的设计制作低功耗数字多功能表的设计制作摘要:用低功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低功耗数字多功能表。

本系统包括: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电容、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测量和正弦波信号源电路。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信号源、电阻、交流电压三个测量电路中,用OPA2111精密仪器放大器芯片,设计了自动较零型仪器放大器。

交流电压信号处理电路中,采用了AD736交流变直流芯片,测量精度较高。

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了全部功能,并自由发挥增加了晶体管PN结电压的测量功能及温度测量功能。

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表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再加后期研发完善,可推广作为数字万用表使用。

关键词:数字多功能表,低功耗,高精度,单片机控制Abstract: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control core, design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digital multi-function table. This system includes: dc volts, ac voltage, resistance, capacitance, triode magnification factor measurement and sine wave signal source circu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the signal source, resistance, ac voltage three in the measurement circuit, with OPA2111 precision instrument amplifier chip, design the automatic a zero type instrument amplifier. In the ac voltag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dopted AD736 ac variable dc chip, has high accuracy. According to the topic request completed all function, and free play to increase the diode and triode p-n junction voltage measurement fun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data show that this system has high measurement precision, add later research and perfect, can be generalized as digital multimeter use.Keywords: digital multi-function table,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precisi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目录1.方案选择及论证 (3)1.1方案选择 (3)1.2设计方案 (3)2.硬件电路设计及理论分析计算 (3)2.1低功耗供电系统电路 (3)2.2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4)2.3交流电压测量电路 (4)2.4电阻测量电路 (5)2.5电容测量电路 (5)2.6三极管放大倍数测量电路 (6)2.7正弦波信号源电路 (6)3系统软件设计 (7)3.1主程序流程图 (7)3.2系统自动休眠设计 (7)4.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分析 (7)4.1直流电压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7)4.2交流电压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7)4.3电阻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4电容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5三极管放大倍数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6正弦波信号源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8)4.7晶体管PN结电压测量方法和测试结果 (9)5自由发挥部分 (9)5.1测晶体管PN结电压电路 (9)5.2温度测量电路 (9)6结论 (9)参考文献 (10)附录1:系统电路原理总图 (11)附录2:部分程序清单 (12)1.方案选择及论证1.1 方案选择方案一:选用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结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结

电子设计竞赛总结电子设计竞赛过去一个月了,应学校要求同时也是想对这次比赛做一个自我总结,故作此文。

先回顾一下这整个过程吧,确切的讲电子设计竞赛应该从五月份的校内选拔赛就开始算起了,记得当时准备参加比赛并交了作品的有很多队的,校内选拔之后就只剩下20多个队了。

期末考试结束数学建模培训结束之后就开始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了,每天泡在实验室里面,一点一点不断地学习着进步着。

通过一个假期的准备,基本具备了参加比赛的能力,至少觉得已经把可能会用到的工具软件模块都学会使用了。

然后开始了一个四天那么长的比赛过程,选题、整体框架的构思、具体到每个模块的实现、各个模块的调试、整体的调试、撰写报告、装箱。

再之后是现场测试、再之后是综合测评。

这些过程我们这个队走过的,只差着最后的天津比赛了,有点遗憾有点不甘,更多的则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反思。

细细的来讲一下每一个过程吧。

校内的选拔赛,没有很高的要求,只要是一心想好好参加比赛的队伍稍微用心一点都可以通过,毕竟学生想参加比赛学院那边是不会阻挠的。

因此这个选拔赛不需要你之前就具备很高的电子设计水平,更多的是需要你下定决心好好参加比赛,一个队伍花那么一两天的时间认真做一个作品就能够获得参加比赛的资格了。

就这次选拔赛,我们小组做的是一个简易的电子琴,使用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由于电路简单并且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具备制作印制电路板能力,因此就用万用板直接搭建了。

功能不算复杂,但是已经算是一个完整的电子琴系统了,内置歌曲、弹奏、录音等功能都有了。

暑假的培训十分重要,大部分的队伍都是之前没有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甚至是没怎么接触过电子设计的,仅有点一点电路的知识也仅限于理论,很多东西都没有实际应用过。

同时暑假的培训也是培养一个队伍团队默契的好时机。

队伍和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假期得到很好的锻炼,整个假期下来会突然发觉之前不知道的东西都学会了,从电路设计、画电路板、制板、焊接、调试都有很大的提高。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培训过程,队伍中各个成员的分工也渐渐的明确了,队伍的侧重方向也渐渐明显了,这点也十分重要。

2012年全国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获奖名单-2012年电子设计大赛资料

2012年全国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获奖名单-2012年电子设计大赛资料

1SOFT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硬件指纹的密码生成系统金天彦晓宇,李胜曦,白璐一等奖2TI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侧信道攻击、防御和测评系统金天冯伯昂,黄羚,闫桂勋一等奖3SOFT北京理工大学基于硬件虚拟化的网络通信监测系统高平贾丛飞,韦伟,王帅一等奖4TI北京理工大学基于OCF-Linux的实时透明加密解密及云端文件管理系统高平何兴平,闫森,梁晓昀一等奖5SOFT上海交通大学基于网络特征的恶意代码自动分析平台邹福泰白巍,贺宇轩,潘道欣一等奖6XiLinx上海交通大学基于隐蔽信道检测的内网安控制系统宦飞赖骏尧,许可,张文迪一等奖7XiLinx天津大学基于FPGA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陈为刚谢雪,赵亚洲,李静南一等奖8SOFT武汉大学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主动防护系统彭国军邵玉如,李晶雯,肖云倡一等奖9SOFT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免疫网络系统胡建伟吴一蔚,段瑾,马茗一等奖10TI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无线信道物理层特性的加密传输系统郭万里黄橙,赵楠,郭开泰一等奖11XiLinx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于Tate对的无线医疗匿名监护系统朱辉邵杰,王娟,吴昊一等奖1XiLinx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超声波的空潜安全通信系统金天孙超,宋晨光,曲欣茹二等奖2TI北京交通大学基于生物特征认证的安全支付系统王升辉刘明桦,张宸鸣,马晓璇二等奖3XiLinx北京交通大学基于FPGA远程可重配置的云存储安全张志飞赵刘佳,郑杰,许华婷二等奖4SOFT北京邮电大学基于云存储的远程集中式企业数据保护系统崔宝江何珊珊,黄强,王芃森二等奖5SOFT东南大学网络语音碎片散射安全通信及原型系统宋宇波朱文远,顾实宜,邱林峥二等奖6SOFT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远程端挂马检测系统刘忆宁颜聪,周永华,杨阳二等奖7XiLinx国防科技大学防失密安全终端张权李中仁,白天,张兴二等奖8TI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区域可控制无线通信系统朱义君蔡恒斌,杨宇,郭宇琦二等奖9TI南京大学S2VIDEO移动社交视频分享系统王健杜红阳,高晖,葛浩二等奖10XiLinx南京大学基于高帧视频信息隐藏技术袁杰陈锡显,顾鹏,郭夏玮二等奖11SOFT山东大学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常态网络流量实时检测系统刘磊秦郑阳,宋丹,徐小程二等奖12SOFT上海交通大学MWACS恶意网站分析捕获系统王轶骏陆吉辉,姜望成,邵嘉炜二等奖13TI上海交通大学主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黄征蔡韬,汪晟骢,李奇二等奖14SOFT四川大学基于身份特征的零存储身份认证系统刘嘉勇王永恒,石刘洋,邓莅川二等奖15SOFT同济大学基于手机动态密码的电脑使用权限管理系统程久军杨阳,赵子豪,胡长武二等奖16XiLinx同济大学基于网络编码的同构HASH抗污染攻击系统程久军侯群磊,陈福臻,吴胤骏二等奖17SOFT武汉大学基于DIFC的可信虚拟机环境构建严飞唐敬亚,熊胜超,胡文奕二等奖18SOFT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隐身系统张卫东张子兼,朱利军,高小青二等奖19TI中山大学智能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卢伟黄嘉斌,许国斌,陀得意二等奖1SOFT北京交通大学基于PTM的可信虚拟平台张大伟于晓雪,马红霞,杨国忠三等奖2SOFT北京科技大学基于rijndael的影像隐写加密系统姚琳,陈红松周雅慧,刘理博,王蕾三等奖3SOFT北京理工大学基于数据流智能分析的内嵌式多层XSS Guaedian防护系统苏京霞叶子石,闫梓祯,王昕三等奖4SOFT北京邮电大学基于Tcp Stream分析的网络进程连接监控系统崔宝江张小奕,靳梦泽,古恒三等奖5TI北京邮电大学基于居民身份证与人脸特征的双因素身份识别系统崔宝江王焕骁,卢琼,杨守仁三等奖6XiLinx北京邮电大学基于可信认证和信息加密的智能家居系统崔宝江邢亮,王骥腾,黄宇晴三等奖7XiLinx大连理工大学基于NEXYS-3的RSA算法实现文件加解密王开宇厉超达,袭萌萌,周煜迪三等奖8SOFT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引导伪装的anti-bootkit程序陈学英秦皓,杨文玉,曹珩三等奖9XiLinx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击键习惯自学习的身份识别系统许都刘末洋,周末,杨慧然三等奖10XiLinx东北大学基于FPGA的网络行为记录系统王明全王艳召,张壬申,杨启会三等奖11SOFT东南大学GSM移动通信安全监测系统宋宇波朱筱赟,谭杭波,张皓月三等奖12TI东南大学基于触摸认知的门禁系统宋宇波王有东,王国鹏,蓝骥三等奖13SOFT国防科技大学安全加固的蓝牙即使信息交换系统夏戈明贾周阳,谢宗生,成朝勃三等奖14TI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安全便携存储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赵文涛刘雍,朱莉珏,邬会军三等奖15SOFT杭州电子科技大学HDUSec-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通话系统张帆周雷雷,于东壮,朱宇彬三等奖16SOFT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于笔迹验证的透明文件加解密系统吴震东吴姜苇,李昌志,高鑫三等奖17XiLinx杭州电子科技大学HDUSec-安全隔离网闸王小军王华,蔡云龙,易际胜三等奖18SOFT华北电力大学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数据存储安全的设计与实现张少敏仇晶,张和琳,林雄三等奖19SOFT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声纹保密实时语音通信系统钟国辉徐峥,梁嘉骏,周朝进三等奖20TI华中科技大学多方式实验室认证系统肖看何家乐,王明亮,林军三等奖21XiLinx华中科技大学自适应多级别身份认证系统王贞炎李杨,常俊峰,罗广镇三等奖22SOFT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基于数据漂移的动态云安全存储系统王晓东常沙,贾俊,杨成臻三等奖23SOFT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基于文档透明存储的徐怒安全环境陈超赵绪,罗承昆,崔啸三等奖24XiLinx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safe engine-可重构高速网络信息模式匹配引擎单征杨鑫,龚乔宜,张扬清三等奖25SOFT南京邮电大学火眼金睛-恶意无线钓鱼接入点的检测技术陈伟孙明阳,蔡震寰,叶翰嘉三等奖26TI南京邮电大学基于UBIFS的文件自粉碎技术研究与实现杨一涛申璐迪,乔安然,傅寒峰三等奖27XiLinx南开大学基于噪声引导的二维超混沌身份认证系统的FPGA实现李涛刘保成,李文哲,李传军三等奖28SOFT四川大学网络图片鉴别与溯源系统刘亮郝晨曦,刘尚奇,胡平三等奖29TI四川大学基于Android的多因子身份认证及加密系统李智王艺涵,傅雪梅,王文浩三等奖30XiLinx四川大学LED白光保密数据传输系统李智罗里,史慧萍,冯云勃三等奖31SOFT天津大学基于PC平台的android安全评估系统金志刚刘志勇,姚贵丹,黄港膑三等奖32TI天津大学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移动支付系统马永涛马驰,陆鸣,郭龙华三等奖33TI同济大学语音信息安全系统程久军郭栋,林晓明,鄢晨丹三等奖34TI武汉大学面向泄密追踪的数字水印在线嵌入系统胡瑞敏常迪,林霞,吴越三等奖35XiLinx武汉大学基于PUF技术的硬件木马检测系统唐明杨建康,陈彦昊,孙伟晋三等奖36SOFT西安交通大学基于动态密钥的智能电网zigBee无线通信加密系统刘烃刘杨,毛亚珊,刘敏三等奖37SOFT西安邮电学院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安全及取证系统浩明高家升,南玉哲,牛晨三等奖38XiLinx西安邮电学院深度包检测技术的研究与FPGA设计杜慧敏张宽哲,王辉,韩玉青三等奖39TI浙江大学月球车远程图像加密传输系统马洪庆毛宇毅,李顺斌,汪恒智三等奖40SOFT中山大学基于可信计算的进程完整性度量监视器蔡国杨郭昂,王秉楠,翁时涛三等奖41SOFT重庆大学基于语义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分析系统桑军王志伟,黄攀,刘锐三等奖42TI重庆大学基于TI的抗DDOS防御系统设计王毅冯先,邓艺娜,王婷三等奖43XiLinx重庆大学基于FPGA平台的自适应IPS设计黄杨帆冯海龙,李乾,吴锦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第一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各位代表,大家好!下面我代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做工作总结报告.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十年来的基本情况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和前电子工业部于1994年共同倡导主办的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全国先后举办了六届竞赛.这项竞赛的目的在于推动普通高等学校的信息电子类学科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尤其突出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该项竞赛既重视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也重视课外第二课堂的教学改革;既重视学生智力的提高,也重视学生非智力素质的提高.引导高等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1994年至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见下表).全国的参赛规模逐届稳步增长(见下图),竞赛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届别年度参赛赛区参赛学校获奖学校参赛队伍参赛学生第一届 1994 3 44 17 219 657 第二届 1995 9 122 30 602 1806 第三届199****0764 1007 3021 第四届 1999 23 279 90 1465 4395 第五届 2001 24 346 105 2071 6213 第六届 2003 24 426 167 3039 9117 到2003年共有24个赛区参赛,总计有426所高校,3039个代表队的9117名同学参赛,参赛的赛区规模是1994年的8倍,参赛学校是1994年的9.7倍,参赛学生是1994年的4.6倍,竞赛规模有了大幅度增加,竞赛质量也持续提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从多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参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附表一)表格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过十年来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从一个侧面探索出了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为实践载体,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一种实践模式,并已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竞赛组织运行模式,为今后开展其他类型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提供了可借鉴的运行模式,也为有战略发展眼光的企业开展助学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二,十年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和体会在电子设计竞赛十周年庆祝来临前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为了深入了解十年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全国各个高校师生中产生的实际影响,全面掌握竞赛对推动高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实践,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改革成就,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竞赛的运行机制,提高竞赛的质量和水平,发挥竞赛对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通过网上调查的方式对赛区组委会,参赛指导教师,参赛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问卷的回收分布在19个省市赛区,基本上可以反映教师,学生对我们大赛的整体态度.下面的经验和体会是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归纳总结的.(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教师及教务人员对大赛的态度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及教务人员对电子竞赛持赞同态度,态度不确定的只占2.6%,而没有教师反对这样的竞赛.由此看来,电子设计竞赛在高校教师中还是很受欢迎的.2.参赛学生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态度从上图可以看出,99.3%的学生对电子竞赛持赞同态度,态度不确定的只占0.7%,而没有学生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不满意.由此看来,电子竞赛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程度很高,广大学生热切希望扩大电子设计竞赛规模,以使更多的学生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锻炼.3.绝大部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学生关心竞赛情况和有关信息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不仅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和专业期刊的关注,而且得到了企业界的积极参与和资助.使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也为丰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内容广开了渠道,同时对未参赛的学生也造成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了电子信息类教育教学改革随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不断开展,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大都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优化传统基础知识,大胆引进前沿技术,不断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推动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步伐.1.大赛对学校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由上图可知,在调查的教师中,有88.2%的教师认为,电子竞赛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另外11.8%的教师对是否促进教学改革持不确定态度,而没有教师认为对教学改革没有任何作用.并且,通过分类分析可以看出,对是否促进教学改革持不确定态度的教师几乎都是来自没有举办过校内电子竞赛的学校.而举办过校内电子竞赛的学校教师都认为这类竞赛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由此看来,电子竞赛的作用还是被认可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在学校内部举行电子设计竞赛,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竞赛,推动学校在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进展.2.学校就电子竞赛在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情况2.1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从上图可以了解到,有53.9%的学校开设了于竞赛相关的课程,使得竞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件,EDA技术,嵌入式技术在相当一批高校教学内容中的出现与加强,促使这类课程的开设和相应教材出版市场的形成.2.2实验室建设情况上图表明,校内设置与竞赛相关的实验室的学校占53.9%,这说明随着竞赛的持续开展,高校实验室建设也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设与竞赛相关的实验室,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学校在综合性实验方面,在内容编排和实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探索.在获得全国奖的同学中,多数学生在平常实验课学习中都有良好的表现,具有思想活跃,勤于动手的特点,并且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活动,完成过课外科技作品制作.3.与竞赛相关的教材或教学成果情况在被调查的样本中,有13所学校出版了与竞赛相关的教材.说明电子信息类专业根据竞赛情况在教材方面的改革还是可喜的.今后估计会有更多的成果产生.4.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对目前电子信息类技术课程的满意度 4.1对目前电子信息类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满意度广大学生对目前电子信息类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感到满意的占57.6%,不确定的占23.7%,不满意的占18%.4.2.广大学生对目前电子信息类技术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满意度广大学生对目前电子信息类技术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满意的占53.2%,不确定的占22.3%,不满意的占24.5%.这说明,学生对现在电子信息类技术基础课和技术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满意度较高,当然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也为我们电子信息类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最近几年,正值开展211工程,世行贷款项目建设,各省市学校也增加教育经费,来自各种渠道的投资将许多学校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基地)建设推向高潮.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实验内容的改革,也为开展电子竞赛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将竞赛推向更高的层次.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地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如果很多学校这样做了,将会有很多学生受益.应该说,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受益,比多获得一,两项奖更加值得,这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三)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赛区违纪现象不多,教师,学生对大赛的公正性基本满意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赛前制定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评审制度;竞赛期间,各赛区组委会组织巡视检查,以保证竞赛活动公正进行.各赛区教师和学生对大赛的公正性基本满意.1.调查表明,只有2个赛区各受理过1次竞赛违规的申诉.2.教师对大赛公正性的满意度上图表明,有62.7%的教师对竞赛的公正性是满意的,有30.7%的教师持不确定态度,有6.7%的教师对大赛的公正性持不满意态度.3.学生对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评奖公正性的满意度从学生对电子设计大赛评奖公正性的态度上来看,选择满意的有62.6%,不确定的有20.9%,不满意的有16.5%.说明学生对电子设计大赛评奖公正性基本满意.4.学生对于参赛同学在竞赛中有无违规现象从参赛学生对周围同学有无违规现象的认识方面,72.7%认为周围的参赛同学没有违规现象.20.9%同学认为周围的参赛同学存在一定的违规现象,6.5%的学生认为参赛同学中有比较严重的违规现象.虽然大部分参赛学生认为竞赛中同学没有违纪问题,但在学生回答的开放性问卷中,仍有不少学生提出了通过加强试题保密性,加强组委会的监督力度,规范竞赛过程等手段提高公正性,加强纪律性.如何提高公正性,加强纪律性也是我们本次研讨会的议题之一.(四)竞赛的题目反映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与教学紧密结合,来自教学一线的专家结合本科生知识能力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命题,努力引导教学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相结合;方案设计,理论计算与实际制作,科学测试相结合;电子技术基本内容与多专业方向相结合;传统器件与新型器件应用相结合.竞赛题目注重在基本设计,实际测试,撰写报告等不同环节检验参赛者的综合能力,并给优秀学生留下充分的设计发挥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1.教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的满意度从柱状图分析,有76%的教师对竞赛题目是满意的,而有24%的教师持不确定态度,没有人对大赛题目不满意.在教师和指导教师列出的满意的竞赛题目中,对简易智能电动小车满意度最高,达到34%,其次是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达到23%,简易逻辑分析仪达到14% ,数控增益放大器11%.还有10%的同学希望在宽带放大器,生产相结合的电路设计,单片机的应用,机器人,直流稳压电源,声光电机械等各种技术综合方面加强命题.2.参赛学生对电子设计大赛题目的满意度由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对全国电子大赛的题目满意的占73.4%,不确定的占19.4%,不满意的占7.2%.大部分学生都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感到满意,这和我们的出题方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分不开的.(五)全国组委会,赛区组委会都取得了丰富的组织和竞赛经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除每两年一度的全国性竞赛外,又出现了嵌入式系统,EDA等专题性竞赛,在不同层次和方向上丰富了竞赛内容和组织形式.在全国竞赛的有力推动下,北京,湖北,山东,吉林,福建等许多赛区,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许多学校先后多次举办省市,学校一级的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扩大了这项竞赛活动的实际受益面和辐射面.通过多次参加这项竞赛,有些学校从中发现了专业培养方案上的某些偏差,很多学校加强了实验室和学生创新基地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1.各赛区的主要组织经验在问卷调查中各个赛区在总结的主要经验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委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能够在全国四百多所高校中顺利开展是与各赛区教育厅(教委),各参赛高校领导重视是分不开的.(2),经常组织赛区一级的研讨和培训.关于赛区一级的研讨会,在调查的问卷中,有10家至少组织过1次竞赛研讨会,山东为8次,湖北,辽宁为5次,山西,广西,甘肃,黑龙江各为3次.有6个赛区组织过和竞赛相关的教师培训.山东赛区的组织次数为8次,参加教师达到300人次.研讨的主题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方面: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电子竞赛与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嵌入式系统,如何公平公正组织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如何发挥赛区巡视员的作用,如何做好征题工作竞赛的发动与组织,网站的建设,电子设计培训网络教材,单片机在电子竞赛上的应用,本赛区以及专科学生竞赛试题的选用,EDA竞赛前培训.(3),赛区组委会从报名开始便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及时与学校联系,提前通知各参赛学校.(4),注重测试评分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5),教师重视,政府,学校,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高校内部举办电子竞赛情况从图的显示比例不难看出,65.8%的学校组织过校内电子设计竞赛,34.2%学校没有组织过校内电子设计竞赛.由此看来,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对促进学校内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在组织过校内电子竞赛的学校中,和学校第一次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时间相关,参加年限长的学校举办校内竞赛的次数多,大部分学校都组织过校内的电子设计竞赛,并且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选的选拔起到了积极的筛选作用.(六)教师和专家队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教强的奉献精神在已经举办的六届竞赛中,先后有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31位专家,教授参加了竞赛的命题,评审工作.在竞赛的组织过程中,各赛区组委会的许多同志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学校的教师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竞赛征题;在各学校的赛前培训和辅导工作中,许多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创造性劳动.竞赛不仅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也使得赛前指导教师受益非浅.由于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多门课程,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赛前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年轻教师对新技术,新软件上手快,但实践经验缺乏;老教师经验丰富,但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的掌握上又有不足.为了发挥特长,实现互补,许多高校赛前均成立教师赛前指导小组,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使得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的很快,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教学成果,推动了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参赛学校取得的与竞赛相关的教学成果奖情况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过与竞赛相关的教学成果奖励的教师有35位,将近半数,说明电子竞赛在促进学校教师教学成果方面还是有相当作用的.在调查中显示获奖项最多的学校达到13项,但均值为2.1429,说明多数学校获得的奖项数在2-3项左右.与电子设计竞赛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也发表了很多.(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电子设计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这些学生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大赛的锻炼,在综合素质上有所提高.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理论掌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查找专业资料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参赛学生 54.7% 60.4% 42.4 60.2% 1.5% 7% 从调查当中显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同学认为对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分别占到60.4%和60.2%,有54.7%的学生选择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查找专业资料能力也有很好的效果.许多高校每年都为获奖学生预留推荐研究生的专用指标,为这批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没有上研究生的同学在联系工作时也极受公司的欢迎,许多本科后参加工作的得奖学生在工作中较快的成长为项目的负责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业绩,深受公司领导的青睐.还有部分得奖学生出国继续深造,在学业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优秀大学生的选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这些学生的成才,也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增强能力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三,今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努力的方向(一)扩大电子设计竞赛的规模,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在这次调查中显示,80%以上的赛区组委会,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建议竞赛的规模应该扩大.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到规模的扩大: 1.大部分学生指出参加大赛对本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希望参赛的队伍,参赛人员更多些,这样能给更多的人提供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使其成为一项大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及学习情况的舞台,将来能在工作岗位中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2.建议以后竞赛活动在人员的报名上扩大范围,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大赛,参加大赛.3.希望通过扩大规模,增加电子设计竞赛在全国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获奖后好找工作,可以证明个人的实力.客观地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确促进了许多高校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的深入,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有利;也可以说,当初倡导开展大学生的学科竞赛是高等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创举.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还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每年都举行的需要,在非竞赛年,可以结合学校或赛区的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扩大学生受益面.(二)增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从整体上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高校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但在社会中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各参赛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和学校.1.学校在组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投入的经费参赛学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经费的投入情况,投入在30万元以上占到学校的14.9%,有18.9%的学校对竞赛的投入在10万元――30万元之间,投入经费在十万元以下的占学校的66.2%.这可能与学校参与电子设计竞赛的年限也有一定关系,即部分参赛早的学校投入的经费多.2.企业界对学校电子竞赛赞助情况上面的柱状图表明,企业界对学校电子竞赛的赞助很少,只有9%的学校得到企业赞助,而对得到赞助的学校调查表明,赞助的金额很有限,基本都是3万元以下.说明学校没有太多的借助社会力量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的能力,我们应该加大竞赛的宣传力度,让各个高校真正重视起来,同时要注意扩大电子竞赛的影响力,使社会也重视对学校的赞助活动,以方便学校利用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三)关于本专科是否分开组织竞赛的问题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在对是否希望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开进行评奖的问题上,大部分赛区希望本科和专科分开评奖.属于那种类型学校 * 是否希望本专科生分开评奖Cross tabulation 是否希望本专科生分开评奖Total 希望不希望属于那种类型学校全国重点和211工程建设学校 13 7 20 一般本科院校 25 16 41 高教高专院校 8 0 8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4 0 4 Total 50 23 73 在指导教师是否希望对本专科生进行分开评奖的调查中,不同类型的学校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而有部分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学校的教师反对分开评奖.专科的学生大都在调查的建议中提出了希望本科和专科分开评奖.(四)继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大监督力度,让社会参与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是电子设计竞赛被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认可的基础,因此,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根据调查,广大教师和学生们希望: 1,关于评审专家的组成结构问题大家建议:以教师为主,兼顾其他专家.例如,适当聘请一些科研院所,企业界和部分外省市的专家参与,专家的知识结构也应尽可能广泛一些,既应有电子工程类的专家,也应有通讯工程类的专家;既应有计算机类的专家,也应有自动控制类的专家;既应有微波领域的专家,也应有微电子领域的专家;既应有理论方面的权威,也应有实验方面的专家等等.在充分考虑专家结构的前提下,应明确规定专家回避制度,以避免专家偏袒自己学校的现象发生.2,关于统一评审标准问题大家建议:全国和赛区专家组制定的统一评审标准要越透明越好.全国和赛区两级评审标准的颁布与解释要统一,不要有异义或多义,两级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切勿对评审标准多义解释.加强对赛区评审专家的培训,使其思想统一到全国专家组的水平上.3,关于评审过程公开化问题过程监督,是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关键,因此,大家建议:评审过程要。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全面总结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各项工作,包括竞赛筹备、组织实施、技术评审、成果展示以及经验总结等。

通过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的竞赛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赛事。

竞赛不仅考验了参赛学生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竞赛筹备组织架构成立了由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和高校组成的竞赛组织委员会。

竞赛规则制定了详细的竞赛规则,明确了竞赛的主题、流程和评审标准。

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竞赛宣传,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组织实施报名注册设立了便捷的报名系统,确保了参赛队伍的顺利注册。

技术支持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参赛队伍解决技术难题。

物资准备准备了充足的竞赛物资,包括电子元件、工具等。

四、技术评审评审团队组建了由行业专家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评审团队。

评审标准制定了公正、透明的评审标准,确保了评审的客观性。

评审过程评审团队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选拔出了优秀的作品。

五、成果展示作品展览举办了作品展览活动,向公众展示了参赛队伍的创新成果。

技术交流组织了技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参赛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颁奖典礼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对获奖队伍进行了表彰。

六、经验总结成功经验竞赛筹备充分,组织有序。

评审过程公正,选拔出了优秀作品。

成果展示活动丰富,促进了技术交流。

存在问题部分参赛队伍在技术准备上存在不足。

竞赛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部分评审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改进建议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参赛队伍的技术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竞赛的影响力。

完善评审标准,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七、结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极具意义的赛事,它不仅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促进了电子设计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

通过本次竞赛的总结,我们认识到了竞赛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竞赛的举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012电赛工作报告(赵茂泰)

2012电赛工作报告(赵茂泰)

一、2011年电子设计竞赛基本情况
2011年全国各赛区成绩(一等奖总数前12位)
赛区 四川 参赛队 763 获奖队 52 一等奖 23
江苏
湖北 湖南 广西 河南 浙江 陕西
628
525 265 428 421 623 470
59
43 26 33 32 42 31
19
18 12 12 11 9 7
广东
实际证明,非竞赛年的竟赛不仅扩大了受益面,而且对来年
全国竞赛成绩有很大影响。许多学校将派出10级同学参赛。
竞赛1:“TI杯” 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2年是非全国竞赛年,湖北赛区将与 TI 公司合作举办省 级电子设计竞赛(TI杯)。今年共有15个省市与 TI 公司合作。
时间安排
5月18日,组委会发布了“关于举办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竞赛“TI杯”湖北赛区竞赛的通知”; 6月初,在东湖学院举行TI器件培训会;(提供有关器件) 开赛时间:8月5日~ 7日(三天); 8月8日~15日在空军雷达学院进行现场评审工作;
D5
D6 D7
二等奖
13
淘(初) 29 淘(初) 23
D8
淘(复) 13
二等奖 20 淘(初) 9 淘(初) 13
二等奖 21 淘(初) 7 淘(初) 17
题意理解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高职高专综测成 综测成绩偏低,且测试成绩也偏低的作 绩普遍较低; 品易在初评时淘汰; F2队的测试成绩 个别情况下,综测成绩偏低的作品一旦 原为全国最高。 进入复测,易取得好成绩。
瑞萨公司还对使用瑞萨电子开发板参加竞赛并获得好成绩 的队设立2个“瑞萨特别奖”,和37个“瑞萨纪念奖”。
“瑞萨特别奖” 均由湖北赛区的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2个队 获得,除此之外华中农业大学还有2个队获得“瑞萨纪念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3个
瓷片电容
1500PF 2700PF 3000PF
3个
参考文献
[1]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清华大学电子电子教研组杨素行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倪叶杰常熟理工学院文摘。江苏:常数大学教育出版社。1997
图2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方案设计
2.1系统分析及整体方案
方波信号由基波成分和若干个谐波成分构成,即 ,本作品根据这一理论原理制作而成。
主要思路上是产生分别产生10K 30K的方波,然后分别通过滤波器提取出它的基波,然后再通过加法器生成方波。
总体设计框图
系统框图如图所示,由电源模块,分频、滤波和移相及正弦波生成模块,正弦波模块和显示模块构成。
关键词:方波信号,滤波器,正弦波信号,滤波,移相,合成
1作品简介
1.1设计目标
设计制作一个电路,能够产生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利用傅里叶原理产生以10KHz为基波,以奇次谐波为辅助谐波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再合成为近似方波和其他信号。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信号波形合成电路示意图
1.2要求及指标
1.2.1基本要求
材料清单
名称
型号
数量
说明
万能版
1个
集成芯片
NE555P
1个
集成芯片
HD74LSOOP
3个
集成芯片
SN74LS161AN
3个
集成芯片
TL084CN
1个
集成芯片
TL081CP
2个
二极管
1N4148
2个
可控电阻
900Ω1kΩ
2个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比赛论文设计(获奖论文设计)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比赛论文设计(获奖论文设计)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年大学生电子设计TI杯竞赛论文设计报告题目: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学校:****指导老师: **** 参赛队员姓名: **** 日期: 2012年 8月8号目录1 方案论证与选择 (1)1.1 采样方法比较与选择 (1)1.1.1 加法器方案比较 (1)1.1.2 纯电阻分压网络 (1)1.1.3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 (1)1.1.4 单片机模块的选择 (2)1.2 系统设计 (3)2 系统软件仿真及流程图 (4)2.1 加法器 (4)2.2 纯电阻分压网络 (5)2.3 带通滤波器 (5)2.4 移相电路 (5)2.5 相敏检波器 (6)2.6 低通滤波 (6)2.7 单片机显示与流程图 (7)3 硬件选择和计算 (8)3.1 加法器 (8)3.2 纯电阻分压网络 (10)3.3带通滤波器 (10)3.4移相电路 (11)3.5相敏检波器 (12)3.6低通滤波器 (13)4 系统调试 (14)4.1 测量仪器 (15)4.2 测量结果 (17)5 实验总结 (18)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成员:*** 院校:****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锁相放大的方法进行微弱信号检测的电路设计方案。

本设计以带通滤波电路、移相电路、相敏检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实现锁相放大的功能;加法器和电阻分压网络为辅助电路; MSP430G2553单片机实现信号输出和显示功能。

系统主要由五个模块组成:信号发生模块、加法器模块、纯电阻分压网络、锁相环路模块和显示模块。

首先将正弦波信号源产生的有用信号和噪声源(MP3输出)产生的噪声信号通入加法器TL081中叠加。

将其输出的混合信号通入电阻分压网络实现衰减。

其次将信号通入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合成的带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滤除带外噪声。

将输出信号和同频同相的参考信号(产生的振荡信号确定频率后通入移相器得到)同时接入相敏检波器进行整流后加低通滤波器进行信号幅度值的提取。

电子大赛设计报告

电子大赛设计报告

电子大赛设计报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转眼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们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特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我们组还得到了去武汉大学进行复赛的时机,可以和其它大学代表队争夺全国一二等奖。

从武汉回来到现在,我已经开始正常上课,但我还是非常思念和老师同学们在同一战线上的那段日子。

现在我对这段日子进行一次简单的总结。

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我就报名参与了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当时我并没有考虑能不能拿到什么奖,因为我知道以我微薄的知识储备去参与大赛是远远不够的,我当时只是想借这个时机,通过培训,特别是暑假可以留校培训来扩展自己的知识。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考试、选拔,我有幸成为参与这次大赛的一员。

之后我们进了雄鹰工作室,但我们大二的几个还感觉很迷惑,不知从何做起。

我们连单片机都还没开始学,我们与大三的几个师兄师姐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学习单片机,看各种大赛的资料,每遇到什么问题就诚恳地请教师兄师姐或者老师,想尽早赶上师兄师姐的步伐。

五一放完假后我们开始停课,把全部精神都投入到培训当中。

暑假我们也没有回家,继续在学校培训,整个学校空空的,外面绝大多数的商店、饭馆都关上了门,吃饭都成了问题,学校就剩下我们十几个人,但我们有目标,为了大赛,为了完成每个时间段定下来的任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怕。

岁月无声,我们很快就迎来了09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8月25号元件清单出来后,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设计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设计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简易电子称(B题)组号33成员王国鹏李多杨彬祺2012年8月29日摘要本设计主要采用精密低功耗仪表放大器INA333及16位高精度AD—ADS1114完成了简易电子称的设计制作。

系统主要分为传感器模块,放大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处理器模块。

从应变片电阻出来的微弱信号通过接入放大器的第一级(精密低功耗仪表放大器INA333),该放大器对微弱信号放大了1000倍,放大后的信号经过第二级INA333之后消除自身(即空盘)的误差。

最后使用精密运放OPA2333对信号放大进入16位模数转换器—ADS1114。

AD采集的数据读入到MSP430F5529处理器中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和补偿,并采用数字滤波处理,实现了10g到200g 砝码的测量结果的数显。

关键字 INA333 OPA2333 ADS1114线性拟合目录1系统方案 (3)1.1 放大器的论证与选择 (3)1.2 模数转换器的论证与选择 (3)1.3 其他 (3)2理论分析与计算 (3)2.1噪声电压的分析 (3)2.1.1 电阻热噪声的计算 (3)2.1.2 放大器输入噪声的计算 (3)2.2各级放大倍数的计算 (4)2.2.1 第一级放大倍数 (4)2.2.2 第二级放大倍数 (4)2.2.3 第三级放大倍数 (4)3电路设计 (4)3.1系统总体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放大器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4)3.3模数转换与处理器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5)3.4电源子系统 (5)4系统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要求`1.1设计任务 (1)1.2设计基本要求 (1)研制报告2.1 设计摘要 (1)2.2 设计要求与原理分析 (2)2.2.1电控系统分析 (2)2.2.2机械系统分析 (2)2.2.3 传感器设置与分析 (2)2.3 方案论证与系统原理框图 (3)2.3.1传感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选取 (3)(1)、红外探测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 (3)I、红外探测器的选型 (3)II、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方式选取 (4)(2)、超声探测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 (5)I、超声探测器的选型 (5)II、用超声波探测器测距的工作方式的选取 (5)(3)、金属探测器的选型 (6)(4)、光电探测器的选型 (6)2.3.2总控电路的选型 (6).(1)、单片机的选型 (7)(2)、键盘与显示电路的选型 (7)I、键盘电路选型 (7)II、车轮检速及路程显示电路选型 (7)(3)、电源电路的选型 (7)(4)、直流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选型 (8)(5)、声光报示电路的选型 (8)2.3.3 系统原理框图 (8)2.4、硬件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9)2.4.1红外与光电探测器的驱动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9)2.4.2金属探测装置的设计与参数计算 (10)2.4.3 超声测距装置的设计与参数计算 (11)2.4.4 主轴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2)2.4.5显示、键盘、声光告示与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13)2.4.6遥控接收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4)2.5、单片机软件设计 (15)2.5.1行走控制程序流程 (15)2.5.2超声测距程序流程 (15)2.5.3光源搜索及跟踪程序流程 (15)2.6应用实例分析前景展望 (15)2.6.1.步进电机与直流电动机 (16)2.6.2.左右转向灯 (16)2.6.3.车速显示 (16)2.6.4.时间显示 (16)2.6.5.超声波与红外避障系统 (16)2.6.6.金属探测报警器 (17)2.6.7.单片机遥控发射接收系统 (17)2.7、测试数据与实验结论 (20)2.7.1 测试数据 (20)(1)、电动小汽车运行动作测试 (20)(2)、电动小汽车红外避障对应动作测试 (20)(3)、电动小汽车路程及运行时间测量精度测试 (20)(4)、金属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工作状态 (21)(4)、其他功能测试 (21)2.7.2实验结论及存在问题分析 (21)附录一参考文献 (22)附录二部分专用程序清单 (23)第一部分设计要求遥控启停电动车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遥控启停电动车。

2012TI电子设计大赛陕西D题报告

2012TI电子设计大赛陕西D题报告

电赛设计报告题目声响模块与声音接收模块的制作学院(部)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一班学生姓名高小梅学号24041001276 月17 日至6 月23 日共1 周摘要:本设计是由声响模块,声音接受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组成。

主要介绍了声响模块,和声音接收模块的方案对比选择,其中声响模块由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产生1s的定时,使555振荡器产生1s的500Hz的方波信号;4个固定的话筒接收声音信号,经驱动放大和选频以及最后的波形变换产生非负电平信号,经接收模块麦克风接收。

1.系统方案设计本设计是对声响模块,声音接受模块的设计。

声响模块由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产生1s的定时,tw=RCLn3=1.1RC,使用555多谐振荡器产生1s的500Hz 的方波信号T=0.7(R1+2R2)C;4个固定的话筒接收声音信号,经驱动放大和选频以及最后的波形变换产生非负电平信号,接收模块经麦克风接收后经过带通滤波器选频网络,运放,和施密特触发电路后连接到信息处理模块;在信息处理模块根据归一化方形定位算法得出坐标值。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声响模块声音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无线传输系统总体框图12.各模块方案选择与论证2.1 响声模块方案的选择和电路设计方案一:使用晶振作为信号产生源,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

用分频器将晶振的频率分频产生500Hz,电路精度要求较高,但电路连接复杂。

方案二: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

使用555震荡器产生500Hz方波信号,不用分频,且555芯片消耗功率小,所需电压可为3V,产生的频率很稳定。

拟选择选用方案二:根据题目要求,由于555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为了保证后续关键环节能顺利完成,此处采用方案二。

555单稳态触发器555振荡器TPA2031音频放大蜂鸣器图2声响模块原理框图图3 1秒信号产生电路图4声响模块输出电路2.2接收模块方案选择与电路设计放大电路方案选择方案一:LM386是专为低损耗电源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设计报告参赛题目:高效LED驱动电路(A题)参赛对号:xxx参赛选手:xxx参赛地点:xxx参赛时间:2012-8-28~2012-8-292012-8-29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于MSP430G2553的高效LED驱动电路的系统设计。

该设计的LED驱动主回路是以TI公司的DC/DC升压芯片TPS61040为核心的恒流源电路,通过MSP430G2553对恒流源电路的给定控制,实现对LED电流的准确设定。

为了实现延长断电后的恒流延续时间,我们采用单独的TPS61040做自供电升压稳压电源,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更长时间的工作电压。

为了方便设定值的读取,综合考虑系统的设计成本,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设定电流值。

最终,通过设置超级功耗单片机的低功耗模式进入断电期,真正实现了高效的LED驱动。

关键字:高效LED驱动msp430低功耗21.系统方案论证1.1供电方案论证方案一:该方案是指只用一片TPS61040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包括五颗白光LED、MSP430单片机、显示模块等。

由于TPS61040的输入电压低至1.8V,所以当断电后电容电压可以跌到1.8V单片机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工作电压。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只用一片芯片,可以在较低的输入电压工作。

缺点是输入电压不是最低的,输出电压的范围太宽。

方案二:该方案指的是用两片TPS61040作为电源,其中一片单独为五颗LED做恒流使用,另外一片将输入电压升高后,提供给LED的恒流输入和单片机。

为了使升压电路的工作电压更低,采用自供电方式,即使用升压的输出电压为升压芯片供电。

这样可以再电容电压低至更低值时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延长断电延续时间。

还能为单片机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合适的工作电压。

缺点是由于升压电路的加入,系统的效率会有所降低、成本会提高。

本设计采用后者方案,原因在于在对第一种方案测试之后发现:五颗LED 的供电电压远高于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导致必须加入降压稳压拓扑,不可行。

1.2主控器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MSP430G2553作为控制器,其资源包括10位AD,14个I/O,5种低功耗模式等,满足本设计的需要。

优点在于该单片机工作电压可低至1.8V,编程控制方便,能够满足要求。

缺点是型号低端,功耗不如其他两种型号低,尤其是MSP430FR5739.方案二:采用MSP430F5529作为控制器,其资源包括10位AD,I/O,6种低功耗模式等,满足本设计的需要。

优点在于该单片机工作电压可低至1.8V,低功耗模式功耗非常低。

缺点是编程控制不熟悉。

方案三:采用MSP430FR5739作为控制器,其资源包括10位AD,I/O,9种低功耗模式等,满足本设计的需要。

优点在于低功耗模式功耗极低。

缺点是该单片机工作电压达2V,编程控制不熟悉。

综合上述来看,本设计选择了熟悉的MSP430G2553作为控制器,在断电后开启低功耗模式,基本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性能。

31.3恒流控制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PWM方式控制LED电流。

优点:不需要额外的器件,可由单片机资源完成,节约成本,控制精度比较高。

缺点:电流采样比较困难,存在很大纹波,降低控制判断的准度。

方案二:采用D/A输出电压的方式控制LED电流。

优点:控制精度高,纹波小,有利于采样。

缺点:加入D/A芯片,提高成本,电压基准不准确,带来控制误差。

本设计采用方案二,使用DAC7512做D/A转换。

2.理论分析与计算2.1设定电流精度计算由于题目要求(1)中要求上电初始值为1mA,变化范围为1mA~22mA可循环,步进为3mA,控制精度为±0.2mA,并尽量提高控制精度。

因此在选择A/D 之前,为了能达到要求精度,我们作出如下简单的理论值计算:采样分辨率:A/D检流电阻的选择:D/A电流分辨率:2.2能量消耗计算由于题目要求(2)中要求开关S1断开后,电路由电容C供电。

控制LED驱动电路,在保证LED串上电流不小于0.5mA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对LED的供电45时间。

这是对系统功耗和效率的考察,因此我们先作出理想情况下的理论值计算:电容C理想存储电能:(假设电容充电足够久,并忽略漏电流)=1.79685J断电后供五颗LED 以0.5mA 电流保持时间:(只计LED 耗电量且电容电能全部输出)由以上计算可知,若电容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只供五颗LED 0.5mA 亮越4分钟。

但实际情况与此相去甚远,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电容存在内阻,不可能做到完全充满电,也不可能做到将电容中的电能完全释放出来;第二:除了LED 消耗电能,还有大量的电能消耗于DC/DC 变换器及控制器等其他电路,这部分电能流失不可不计;第三:为了维持电流0.5mA 稳定不变,电容电压跌至1.3V 左右,变换器就将失稳,停止工作,LED 将迅速熄灭,因此电容将残留部分能量。

3.电路与程序设计图1系统结构框图示意3.1硬件电路设计3.1.1LED恒流驱动电路LED恒流驱动电路参照TPS61040数据手册上的典型运用,设计电路如图2所示。

该电路的输入电压是来自于前级的另外一片TPS61040,因此断电后能稳定的工作较长时间。

出于降低功耗提高效率的考虑,设计两种不同阻值的采样电阻,通过单片机控制三极管开关状态选择。

恒流闭环的反馈端来自于数模转换电压与取样电压经电阻分压的结果,以达到能通过单片机D/A给定电流的效果。

3.1.2自供电升压电路为了进一步降低TPS61040的工作电压阀值,采用如图3所示的自供电升压电路拓扑结构。

将升压输出引入TPS61040的供电端,从而抬高输入电压,使得在输入电压低于TPS61040最低工作电压时仍然能正常工作。

3.1.3显示电路67图4八段LED 显示电路由图4可知,本次使用的两片一位LED 是由74HC164来做串行转并行静态驱动的。

这样只需要两根线与单片机相连,与动态并行扫描比较,既节约了硬件资源,又节省了单片机的软件开销。

3.2系统软件设计图5主程序流程图示意如图5所示,程序执行的流程如下所述:第一步:在程序开始执行时,首先检测输入电压是否低于阀值,判断系统是否掉电,若掉电,直接进入低功耗模式;若未掉电,进行数据校准。

第二步:在现场校准之后,通过检测按键,读取电流设定值,并通过D/A输出设定值;第三步:循环检测是否掉电,若掉电,直接进入低功耗模式;若未掉电,检测电流是否下降到阈值,如果到了,指示灯显示,否者返回到设定电流。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4.如图6所示为本设计的测试电路,图中C是一颗0.33F的法拉电容,断电后为系统提供能量。

毫安表直接与五颗白光LED串联接入驱动回路,以检测流过LED的电流值。

本次设计两个参数测试实验,如下文详述。

4.1测试设定电流精度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实验为设定电流精度检测。

实验过程中接通开关S,通过循环按键K,步进3.00mA,按表1数据依次设定,并读取毫安表上显示的电流中。

偏差的计算公式为:值,记录于表11.00 4.007.0010.0013.0016.0019.0022.00设定电流(mA)1.01 3.967.069.9813.0216.1019.0321.97实际电流(mA)110.860.20.150.630.150.13偏差(%)89表1设定电流精度测试表由表1数据可见,从1.00~22.00mA 设定电流偏差不超过1%,满足高精度要求。

4.2测试断电工作时间按照题目要求,设计该实验测试系统效率和功耗。

实验开始时闭合开关S,任意设定电流值,到足够长时间(至少等到电容C 两端电压达到3.3V 输入电压),然后准备断开开关,在断开开关的同时秒表开始计时,注意观察毫安表显示的电流值,等到电流值下降到小于0.5mA 时,立即停止计时,并记录于表2。

多次重复测量并计算平均值。

次数12345678平均时间1’27”1’20”1’18”1’23”1’19”1’11”1’20”1’18”1’19.5”表2断电续航时间测试表通过以上数据结果与之前的理论值比较,作出如下的效率估算:5.结论本次设计完成了TPS61040的五颗LED 恒流驱动电路设计、前级TPS61040升压电路设计、DAC7512设计、数码管显示设计等硬件系统设计,经过多次调试最终达到硬件稳定完成预期工作。

基于MSP430G2553的控制系统软件调试包括定时器、I/O 口、10位A/D 等,最终完善所有预期功能,并且与硬件连调通过,性能良好。

经过设计实验测试,该系统用单片机控制LED 发光管亮度。

流过LED 的平均电流可通过按键控制。

上电初始值为1mA,变化范围为1mA~22mA 可循环,步进为3mA,控制精度为±0.1mA。

开关断开后,电路由电容供电。

在保证LED 串上电流不小于0.5mA 的前提下,延长对LED 的供电时间达1’27”。

用单片机检测流过LED 串的电流。

在当流过LED 串的电流在1mA-0.5mA 之间时,单片机开发板上的LED 指示灯熄灭;当流过LED 串的电流大于1mA 或小于0.5mA 时,点亮LED指示。

除了要求完成功能之外,本设计还加入数码管显示部分,能显示设定电流值,方便设定。

10高效LED驱动电路(A题)组号:069参考文献[1]Texas Instruments,Incorporated[SCHS155,C].CD54HC164,CD74HC164, CD54HCT164,CD74HCT164(Rev.C)Data Sheet.Texas Instruments,2012.[2]Texas Instruments,Incorporated[SBAS156,B].Low-Power Rail-To-Rail Output12-Bit Serial Input D/A Converter(Rev.B)Data Sheet.Texas Instruments,2012.[3]Texas Instruments,Incorporated[SLVS413,E].Low Power DC/DC Boost Converter in SOT-23Package(Rev.E)Data Sheet.Texas Instruments,2012.[4]Texas Instruments,Incorporated[SLAS735,F].MSP430G2x53, MSP430G2x13Mixed Signal Microcontroller(Rev.F)Data Sheet.Texas Instruments,2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