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方案模板2018年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931c7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b.png)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引言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软件开发和交付过程中,软件测试方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通用的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帮助团队在开展软件测试工作时进行规划和组织。
## 测试目标在本节中,需要明确软件测试的目标,以确保测试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主要测试目标- 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功能要求;- 确保软件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漏洞。
### 次要测试目标- 提早识别和修复开发中的潜在问题,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确保软件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测试范围在本节中,需要确定软件测试的具体范围,包括测试的功能模块、测试环境和测试资源等。
### 功能模块在此处列出需要进行测试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和删除。
例如:- 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 产品列表和详情展示功能;- 购物车功能;- 订单管理功能。
### 测试环境在此处列出软件测试所需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等。
例如:- 操作系统:Windows 10、Ubuntu 18.04;- 浏览器:Chrome、Firefox、Safari;- 数据库:MySQL、PostgreSQL。
### 测试资源在此处列出软件测试所需的资源和工具。
例如:- 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Jenkins;- 缺陷管理工具:Jira、Bugzilla;- 性能测试工具:Apache JMeter。
## 测试策略在本节中,需要明确软件测试的策略,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类型和测试级别等。
### 测试方法在此处列出软件测试的具体方法,例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 测试类型在此处列出软件测试的具体类型,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94bde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c.png)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目录:1. 项目背景1.1 公司简介1.2 项目概况2. 性能测试目的2.1 测试目标2.2 重要性说明3. 测试范围3.1 系统环境3.2 测试对象4. 测试方案4.1 测试方法4.2 测试工具4.3 测试流程5. 测试计划5.1 测试时间安排5.2 测试人员分工6. 测试执行6.1 测试步骤6.2 测试记录7. 测试结果分析7.1 性能指标分析7.2 结果评估8. 总结与建议8.1 测试总结8.2 改进建议项目背景:公司简介:本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解决方案。
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能够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本次性能测试是针对最新开发的一款电商平台进行的。
项目概况:该电商平台是一个在线购物网站,具有用户注册、浏览商品、下单、支付等功能。
为了确保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目的:测试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系统在正常和峰值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重要性说明:性能测试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
测试范围:系统环境:本次性能测试涵盖了系统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环境因素。
通过模拟真实用户场景,评估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对象:本次性能测试的对象是电商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注册、浏览商品、下单、支付等功能。
针对每个功能模块,我们将进行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多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案:测试方法:本次性能测试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通过模拟用户行为,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
同时,我们将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CPU使用率等。
测试工具:我们选择了JMeter作为性能测试工具,其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
通过JMeter,我们可以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评估系统的性能。
测试流程:性能测试流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分析和测试报告等阶段。
软件测试方案
![软件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4c1a4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c.png)
软件测试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软件测试方案的完整版。
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有助于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将介绍测试的目标、策略、方法和计划。
2. 测试目标我们的测试目标是确保软件的功能完整性、稳定性和性能。
具体目标如下:- 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要求进行实现。
- 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潜在缺陷和错误。
- 确保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3. 测试策略我们将采用以下测试策略:- 黑盒测试: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不考虑内部实现细节。
- 白盒测试:对软件的内部逻辑进行测试,确保各个分支和路径的正确性。
- 集成测试:对软件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进行测试,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协同工作。
- 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 安全性测试:测试软件的安全性,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4. 测试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测试方法:- 手动测试: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手动执行测试。
- 自动化测试:使用测试工具和脚本进行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 并发测试:测试软件在并发访问的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 随机测试:随机生成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以发现潜在的边界问题和异常情况。
5. 测试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试:1. 确定测试范围和测试目标。
2. 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
3. 执行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4. 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
5. 修复缺陷并重新执行测试。
6. 完成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结果和经验教训。
6. 测试资源和时间安排我们将分配适当的测试资源,并按照以下时间安排进行测试:- 阶段1:需求分析和测试准备 (2天)- 阶段2:功能测试 (5天)- 阶段3:性能测试 (3天)- 阶段4:安全性测试 (2天)- 阶段5:测试总结和报告编写 (2天)7. 风险管理我们将识别和管理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包括测试环境的不稳定性、测试数据的不准确性等。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含使用说明)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含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77312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8.png)
软件测试方案设计编写20xx 年xx 月xx 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版本控制注:(A-添加,M-修改,D-删除)目录1 概述 (4)1.1 编写目的 (4)1.2 读者对象 (4)1.3 项目背景 (4)1.4 测试目标 (4)1.5 参考资料 (4)2 测试配置要 (4)2.1 测试手段 (4)2.2 测试数据 (5)2.3 测试策略 (5)2.4. 测试通过准则 (6)3 软件结构介绍 (6)3.1 概述 (6)3.2 整体功能模块介绍 (6)3.3 整体功能模块关系图 (6)3.4 系统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7)3.5 系统内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7)4 系统测试用例 (7)4.1 XX系统 (7)4.1.1 用户界面 (7)4.1.2 功能测试 (8)7 附录 (8)7.1 附录1 审批记录表 (8)角色 (8)签名 (8)日期 (8)备注 (8)说明:蓝色说明文字,文档编写完成后,请删除。
1 概述1.1 编写目的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1.2 读者对象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1.3 项目背景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1.4 测试目标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1.5 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2 测试配置要2.1 测试手段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2.2 测试数据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
2.3 测试策略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A)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目的是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主要是下列类型的测试:1)用户界面测试: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具有导航性、美观性、行业或公司的规范性、是否满足设计中要求的执行功能。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ad762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a.png)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测试方案方案名称:XXX系统测试方案生产单位:开发XX系统的公司执行单位:执行测试方案的公司报告日期:版本修订记录:版本标识:1.0注释:初始版本作者:XXX日期:XXX文档使用对象:姓名:XXX职务:XXXXX 审批人员:姓名职务日期目录1.文档标识2.概要2.1文档用途本文档旨在介绍XXX系统的测试方案,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2.2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XXX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
2.3测试范围本次测试的范围包括系统的所有主要功能和模块。
2.4测试环境描述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
硬件设备包括XXX,XXX,XXX等。
软件环境包括XXX操作系统,XXX数据库,XXX浏览器等。
2.5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包括XXX需求文档,XXX设计文档,XXX用户手册等。
2.5.1 缩写在本文中,将使用以下缩写:QA:质量保证QC:质量控制UAT:用户验收测试SIT:系统集成测试API:应用程序接口2.5.2 定义在本文中,以下术语的定义如下:测试:一种用于评估软件质量的过程,旨在发现缺陷并提供反馈以改进软件产品。
缺陷:软件中的错误或问题,可能导致软件无法正确执行其预期的功能。
测试用例:一组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输出,用于测试特定软件功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测试计划:测试活动的整体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和时间表。
测试报告:测试活动的结果总结和评估,包括测试结果,缺陷报告和测试建议。
2.5.3 文档测试文档是测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记录了测试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和缺陷报告。
这些文档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跟踪测试进度,评估测试结果并提供反馈以改进软件产品。
3.组织机构3.1 角色与职责测试团队通常由以下角色组成:测试经理:负责测试计划和测试资源的管理,监督测试活动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测试工程师:负责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报告。
软件测试方案设计实用模板2018年
![软件测试方案设计实用模板2018年](https://img.taocdn.com/s3/m/c401626b10661ed9ad51f388.png)
XX项目软件测试方案编号:XXXX公司2018年10月目录1 文档说明 (1)1.1 文档信息 (1)1.2 文档控制 (1)1.2.1 变更记录 (1)1.2.2 审阅记录 (1)2 引言 (2)2.1 编写目的 (2)2.2 读者对象 (2)2.3 项目背景 (2)2.4 测试目标 (2)2.5 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2)2.5.1 测试参考文档 (2)2.5.2 测试提交文档 (3)2.6 术语和缩略语 (3)3 测试要求 (5)3.1 测试配置要求 (5)3.1.1 硬件环境 (5)3.1.2 软件环境 (5)3.2 测试手段 (6)3.2.1 测试方法 (6)3.3 测试数据 (6)3.4 测试策略 (6)3.4.1 单元测试 (6)3.4.2 集成测试 (7)3.4.3 系统测试 (7)3.4.4 验收测试 (11)3.5 测试资源 (11)3.6 测试阶段及范围 (11)3.7 通过测试的标准 (11)4 软件结构介绍 (12)4.1 概述 (12)5 用例表格 (14)6 关注点 (14)6.1 文本输入框 (14)6.2 下拉列表 (15)6.3 增加数据 (15)6.4 修改数据 (15)6.5 删除数据 (15)6.6 查询数据 (16)6.7 数据导入导出 (16)6.8 数据接入与处理 (16)6.9 其他 (16)7 附录 (16)7.1 附录1审批记录表 (16)1文档说明1.1文档信息文档基本信息参看表 1-1文档信息表。
表 1-1文档信息表1.2文档控制1.2.1变更记录文档变更记录在表 1-2文档变更记录表中详细记录。
1.2.2审阅记录表 1-3审阅记录表中详细记录了审阅记录。
表 1-3审阅记录表2引言2.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XX项目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同时,该文档也是用户确定软件是否完整测试的重要依据。
软件测试计划书模板(软件测试通用版)
![软件测试计划书模板(软件测试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71be83ce2f0066f53322cb.png)
软件测试计划书修订记录目录1.简介 (4)1. 1测试目的 (4)1. 2背景 (4)1.3范围 (4)2. 测试计划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5)2.1测试计划参考文档 (5)2.2测试提交文档 (6)4.测试资源 (8)4.1人力资源 (8)4.2测试环境 (8)4.3测试工具 (8)5.风险 (9)6.测试策略 (10)6.1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10)6.2接口测试 (11)6.3集成测试 (11)6.4功能测试 (12)6.5用户界面测试 (13)6.6性能评测 (14)6.7负载测试(负载、强度、容量测试可以合一为压力测试) (15)6.8强度测试 (16)6.9容量测试 (17)6.10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建议有) (19)6.11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可选) (20)6.12配置测试(可选) (22)6.13安装测试 (23)7.问题描述 (24)8.附录:项目任务 (25)1.简介1. 1测试目的本测试计划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现有项目的信息和应测试的软件构件;列出测试需求(高级需求);可采用的测试策略,并对这些策略加以简单说明;确定所需的资源,并对测试的工作量进行估计;列出测试项目的可交付元素。
1. 2背景对测试对象(构件、应用程序、系统等)及其目标进行简要说明。
需要包括的信息有:主要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对象的构架以及项目的简史。
(简要说明)1.3范围描述测试的各个阶段(例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或系统测试),并说明本计划所针对的测试类型(如功能测试或性能测试)。
简要地列出测试对象中将接受测试或将不接受测试的那些性能和功能。
如果在编写此文档的过程中做出的某些假设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则列出所有这些假设。
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风险或意外事件。
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约束。
2.测试计划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2.1测试计划参考文档下表列出了制定测试计划时所使用的文档:(注:可适当地删除或添加文档项)2.2测试提交文档列出在测试阶段结束后,所有可进行提交的文档,例如测试报告,测试分析报告等3.测试时间进度4.测试资源4.1人力资源4.2测试环境4.3测试工具5.风险[简要描述测试阶段的风险和处理的优先级]6.测试策略(不实施某种测试,则应该用一句话加以说明,并陈述这样的理由。
软件测试方案
![软件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ddc6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5.png)
软件测试方案1. 引言本文档主要描述了软件测试方案的各个方面,包括测试策略、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资源、测试进度安排等。
本方案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并遵循公司标准流程。
2. 测试策略2.1 测试类型- 功能测试: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
- 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高负载、低内存等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 安全测试:检查软件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等。
- 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配置等环境下的兼容性。
- 回归测试:在软件修改后,验证已有功能是否仍然正常工作。
2.2 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通过输入输出数据来验证软件功能。
- 白盒测试:检查软件内部逻辑、代码结构等。
- 灰盒测试:结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方法。
2.3 测试级别- 单元测试:对软件中最小的可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 集成测试:测试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
- 系统测试:测试整个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 验收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通常由用户进行。
3. 测试范围3.1 功能需求- 验证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正常工作。
3.2 性能需求- 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等条件下的性能。
3.3 安全需求- 检查软件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等。
3.4 兼容性需求- 验证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配置等环境下的兼容性。
3.5 用户界面需求- 检查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4. 测试环境4.1 硬件环境- 服务器:CPU、内存、硬盘等配置。
- 客户端:不同型号的电脑、手机等设备。
4.2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 数据库: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 浏览器:Chrome、Firefox、Safari等。
4.3 网络环境- 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参考范文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edcea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7d.png)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参考范文3.测试策略系统测试类型及各种测试类型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等介绍如下:3.1.1.功能测试测试范围验证数据的精确度、数据类型、业务功能等相关方面的正确性。
测试目标核实所有功能均已正常实现,即是否与需求一致。
采用技术主要采用黑盒测试、边界测试、等价类划分等测试方法。
工具与方法手工测试开始标准开发阶段对应的功能完成并且测试用例设计完成完成标准测试用例通过并且最高级缺陷全部解决特殊项比如该产品可能隶属于A产品线,且A线新功能点多等风险性产品3.1.2.用户界面(UI)测试测试范围1.导航、链接、Cookie、页面结构包括菜单、背景、颜色、字体、按钮名称、TITLE、提示信息的一致性等,2.友好性、可操作性(易用性)测试目标核实各个窗口风格(包括颜色、字体、提示信息、图标、title等)都与需求保持一致,或符合可接受标准,能够保证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易操作性,而且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采用技术网页测试通用方法工具与方法手工测试、目测(扫描)开始标准界面开发完成完成标准UI符合可接受标准,能够保证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易操作性,而且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测试重点与优先级根据实际需求而定需考虑的特殊事项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根据实际需求而定3.1.3.性能测试测试范围1.用户、管理员的密码安全2.权限3.非法攻击测试目标1.用户、管理员的密码管理2.应用程序级别的安全性:核实用户只能操作其所拥有权限能操作的功能。
3.系统级别的安全性:核实只有具备系统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
采用技术代码包或者非法攻击工具工具与方法手工测试开始标准功能测试完成完成标准执行各种非法操作无安全漏洞且系统使用正常测试重点与优先级根据实际需求而定需考虑的特殊事项根据实际需求而定3.1.4.安全性测试测试范围1.用户、管理员的密码安全2.权限3.非法攻击测试目标1.用户、管理员的密码管理2.应用程序级别的安全性:核实用户只能操作其所拥有权限能操作的功能。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86b86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2.png)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XXXX系统测试方案1测试计划1.1 应用系统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XXXXX项目提供质量保证,确保项目成功和双方利益。
同时,测试还将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应用系统是否实现了经过各方确认过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约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
测试还将评估用户对应用系统的使用方式是否满意,确实方便了用户,提高了用户的效率,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
最终,测试将确保应用系统经过功能测试后能稳定运行,达到上线正式运行的各项要求。
1.2 依据标准本次测试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用户文档:1.用户需求文档测试技术标准规范:1.GB/T -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2.GB/T -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3.GB/T -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4.GB/T 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5.CSTCJSBZ02应用软件产品测试规范6.CSTCJSBZ03软件产品测试评分标准1.3 项目组织1.3.1 项目特点分析本次测试将重点考虑测试时间和测试质量的结合,将根据验收测评服务协议中的要求,按时完成测试任务,合理调整投入的人力资源,同时合理安排测试工作时间,做到优质高效。
为了确保测试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成立了质量控制组和项目监督组。
在本次项目测试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发方和系统用户的共同参与,项目的协调和工作的配合很重要,为此我公司将配备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管理和协调该项目。
本次测试为了更加满足业务需要,测试人员将严格按照需求进行测试,并对开发方和系统用户有争议的问题汇总,进行最后需求确认。
根据XXXX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们将投入相关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提高测试组的整体实力。
1.3.2 项目实施过程本次测试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项目组与用户进行详细的测试需求沟通,确定具体的测试需求。
2.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和测试实施规范。
3.环境配置,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要求。
软件工程测试方案模板范文
![软件工程测试方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66cd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f.png)
软件工程测试方案模板范文1. 测试范围1.1 本测试方案适用于新开发软件的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2. 测试目标2.1 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需求;2.2 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3 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3. 测试策略3.1 测试策略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3.2 充分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范围;3.3 采用适当的测试技术和方法,确保测试质量和效果。
4. 测试计划4.1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人员、测试时间等;4.2 确定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确保覆盖所有功能和情况;4.3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保测试过程安全可靠。
5. 测试环境5.1 硬件环境:具体硬件配置需求;5.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环境等具体软件配置需求。
6. 测试工具6.1 自动化测试工具:例如Selenium、JMeter等;6.2 缺陷管理工具:例如JIRA、Bugzilla等;6.3 性能测试工具:例如LoadRunner、Apache JMeter等。
7. 测试流程7.1 功能测试:确保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完整性;7.2 性能测试:包括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等,确保软件性能符合要求;7.3 安全测试:包括渗透测试、漏洞扫描等,确保软件的安全性;7.4 其他测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其他特殊测试。
8. 测试报告8.1 每次测试结束后,及时制作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问题分析、改进建议等;8.2 根据测试报告对软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9. 测试评估9.1 对测试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测试覆盖率、测试效率、测试质量等;9.2 根据评估结果对测试策略和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10. 测试总结10.1 在软件上线后,总结测试过程,包括测试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测试提供参考。
11. 测试验收11.1 经过测试评估确认软件符合需求后,进行用户验收测试;11.2 用户验收测试通过后,软件可以上线使用。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2018年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2018年](https://img.taocdn.com/s3/m/4e749fd5cc7931b765ce15d4.png)
XX项目软件测试方案编号:XXXX公司2018年10月目录1 文档说明 (1)1.1 文档信息 (1)1.2 文档控制 (1)1.2.1 变更记录 (1)1.2.2 审阅记录 (1)2 引言 (2)2.1 编写目的 (2)2.2 读者对象 (2)2.3 项目背景 (2)2.4 测试目标 (2)2.5 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2)2.5.1 测试参考文档 (2)2.5.2 测试提交文档 (3)2.6 术语和缩略语 (3)3 测试要求 (5)3.1 测试配置要求 (5)3.1.1 硬件环境 (5)3.1.2 软件环境 (5)3.2 测试手段 (6)3.2.1 测试方法 (6)3.3 测试数据 (6)3.4 测试策略 (6)3.4.1 单元测试 (6)3.4.2 集成测试 (7)3.4.3 系统测试 (7)3.4.4 验收测试 (11)3.5 测试资源 (11)3.6 测试阶段及范围 (11)3.7 通过测试的标准 (11)4 软件结构介绍 (12)4.1 概述 (12)5 用例表格 (14)6 关注点 (14)6.1 文本输入框 (14)6.2 下拉列表 (15)6.3 增加数据 (15)6.4 修改数据 (15)6.5 删除数据 (15)6.6 查询数据 (16)6.7 数据导入导出 (16)6.8 数据接入与处理 (16)6.9 其他 (16)7 附录 (16)7.1 附录1审批记录表 (16)1文档说明1.1文档信息文档基本信息参看表格1-1文档信息表。
1.2文档控制1.2.1变更记录文档变更记录在表格1-2中详细记录。
表1-2文档变更记录表1.2.2审阅记录表格1-3中详细记录了审阅记录。
2引言2.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XX项目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同时,该文档也是用户确定软件是否完整测试的重要依据。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3460e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9.png)
XX项目系统测试方案XX公司X年X月修订记录目录1简介 (3)1.1 目的 (3)1.2 背景 (3)1.3 范围 (3)2测试策略 (3)2.1 策略描述 (3)2.2 集成测试 (4)2.3 系统测试 (4)2.4 性能测试 (4)2.5 用户界面测试 (5)2.6 安全性测试 (6)3测试资源 (7)3.1 人力需求 (7)3.2 测试环境 (7)3.3 测试工具 (8)4测试通过准则 (8)5测试进度 (8)6交付物 (8)1简介1.1目的本文档的编写目的在于为整个测试阶段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提供指南;确定测试的内容和范围,制定时间进度计划、资源使用计划以及人员规划,为顺利测试政务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工程系统提供依据。
1.2背景XXX1.3范围本项目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如下:表格1-1 测试范围表2测试策略2.1策略描述本项目中主要采用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以及安全性测试的测试策略。
2.2功能\集成\系统\用户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辅助抓包工具以及数据库工具,利用有效或者无效的数据来验证以下内容:•在使用有效数据时得到预期的结果。
•在使用无效数据时显示相应的错误消息或警告消息。
各业务规则正确。
2.3兼容性测试2.4性能测试2.5用户界面测试用户界面 (UI) 测试用于核实用户与软件之间的交互。
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
另外,UI 测试还可确保 UI 中的对象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并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
界面参考标准:2.6安全性测试安全性侧重于安全性的两个关键方面:应用程序级别的安全性,包括对数据或业务功能的访问;系统级别的安全性,包括对系统的登录或远程访问。
安全性参考标准:3测试资源3.1人力需求3.2测试环境3.3测试工具4测试通过准则1、成功地执行了测试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测试类型;2、修正了所发现的错误;3、测试结果通过了专门小组的评审。
软件项目测试实施方案范文
![软件项目测试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8bc2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9.png)
软件项目测试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保证软件质量。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软件项目测试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测试目标1. 确保软件功能完备,符合用户需求;2. 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提高软件质量;3. 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 验证软件的性能指标,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测试策略1. 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任务和测试资源;2. 确定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包括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3. 制定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和业务流程;4. 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方面的测试;5.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缺陷。
四、测试环境1. 确保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2. 搭建适当的测试环境,包括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的切换;3. 确保测试人员具备必要的测试工具和设备。
五、测试流程1. 需求分析阶段,对需求进行评审,明确测试目标;2. 设计阶段,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测试报告;3. 编码阶段,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4. 测试阶段,进行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5. 上线前,进行回归测试和性能测试。
六、测试管理1. 确保测试任务按时完成,及时报告测试进度和测试结果;2. 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测试团队的整体素质;3. 与开发团队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并解决问题;4. 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不断优化测试流程。
七、风险管理1. 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2.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 定期对风险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测试策略。
八、总结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软件项目测试实施方案,有助于提高软件质量,保障软件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测试策略,不断优化测试流程,以达到最终的测试目标。
项目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项目软件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0b1998be2bd960591c67701.png)
XX系统测试方案V1.0.0文档记录目录1 引言 (5)1.1 编写目的 (5)1.2 背景 (5)1.3 范围 (5)1.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5)1.5 参考资料 (5)1.6 缩写术语 (6)2 总体测试方案 (7)2.1 测试计划和安排 (7)2.2 参考测试规范列表 (7)2.3 重点难点分析和应对措施 (7)3 测试资源总体评估及准备 (8)3.1 人力资源总体评估及分工 (8)3.2 测试环境总体资源评估以及解决方案 (8)注: 服务器配置列出操作系统、CPU/GPU、内存、存储 (8)3.3 外部测试资源需求 (8)4 详细测试方案 (10)4.1 安全测试 (10)4.2 功能测试 (10)4.3 性能测试 (10)4.4 易用性测试 (10)4.4.1 安装 (10)4.4.2 卸载 (10)4.5 可靠性测试 (10)4.5.1 压力测试 (11)4.5.2 异常测试 (11)4.5.3 并发测试 (11)4.6 稳定性测试 (11)5 测试用例列表 (12)6 测试结果评分标准 (12)6.1 产品关键质量目标评定 (12)6.1.1 指标定义 (12)6.1.2 数据来源 (12)6.1.3 评分标准 (12)6.2 测试用例通过质量目标评定 (13)6.2.1 指标定义 (13)6.2.2 数据来源 (13)6.2.3 评分标准 (13)6.3 缺陷质量评定 (14)6.3.1 指标定义 (14)6.3.2 数据来源 (14)6.3.3 评分标准 (14)N1:本测试遗留的致命问题数 (14)N2:本测试遗留的严重问题数 (14)N3:本测试遗留的一般问题数 (14)6.4 测试结果综合评分 (14)6.4.1 指标定义 (14)6.4.2 数据来源 (15)6.4.3 评分标准 (15)1引言1.1编写目的编写本测试方案,供测试组参考使用,以指导测试工作。
[本测试方案有助于实现的目标描述:eg. 确定所需要的资源,并对测试工作量进行估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项目软件测试方案编号:XXXX公司2018年10月目录1文档说明 (1)1.1文档信息 (1)1.2文档控制 (1)1.2.1变更记录 (1)1.2.2审阅记录 (1)2引言 (2)2.1编写目的 (2)2.2读者对象 (2)2.3项目背景 (2)2.4测试目标 (2)2.5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2)2.5.1测试参考文档 (2)2.5.2测试提交文档 (3)2.6术语和缩略语 (3)3测试要求 (5)3.1测试配置要求 (5)3.1.1硬件环境 (5)3.1.2软件环境 (5)3.2测试手段 (6)3.2.1测试方法 (6)3.3测试数据 (6)3.4测试策略 (6)3.4.1单元测试 (6)3.4.2集成测试 (7)3.4.3系统测试 (7)3.4.4验收测试 (11)3.5测试资源 (11)3.6测试阶段及范围 (11)3.7通过测试的标准 (11)4软件结构介绍 (12)4.1概述 (12)5用例表格 (14)6关注点 (14)6.1文本输入框 (14)6.2下拉列表 (15)6.3增加数据 (15)6.4修改数据 (15)6.5删除数据 (15)6.6查询数据 (16)6.7数据导入导出 (16)6.8数据接入与处理 (16)6.9其他 (16)7附录 (16)7.1附录1审批记录表 (16)1文档说明1.1文档信息文档基本信息参看表 1-1文档信息表。
表1-1文档信息表1.2文档控制1.2.1变更记录文档变更记录在表1-2文档变更记录表中详细记录。
1.2.2审阅记录表1-3审阅记录表中详细记录了审阅记录。
表1-3审阅记录表2引言2.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XX项目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同时,该文档也是用户确定软件是否完整测试的重要依据。
2.2读者对象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用户。
2.3项目背景项目名称:XX简称:XX委托单位:XX开发单位:XX2.4测试目标在用户使用软件之前,尽可能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排除软件中潜在的错误,最终把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给用户。
系统的测试目标:功能、性能、UI、安全性、兼容性、容量。
2.5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2.5.1测试参考文档表 2-1参考资料列出了此次计划涉及到的参考资料。
表2-1参考资料2.5.2测试提交文档测试提交文档如表 2-2测试提交文档2.6术语和缩略语本文使用了表 2-3术语/定义表所显示的面向用户的术语、定义,包括通用词语在本文档中的专用解释。
表2-3术语/定义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列为本文用到的缩略语。
3测试要求3.1测试配置要求3.1.1硬件环境测试配置需要的硬件环境如表 3-1硬件环境表表3-1硬件环境表3.1.2软件环境测试配置需要的软件环境如表 3-2软件环境表表3-2软件环境表3.2测试手段3.2.1测试方法系统的功能测试我们选用的是手工测试,运用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法。
系统UI方面的测试包括:易用性测试、规范性测试、帮助设施测试、合理性测试、美观与协调性测试、独特性测试、快捷方式组合测试。
系统的安全性、兼容性、安装与反安装、配置测试也是手工测试。
单元测试采用的方法是白盒测试,功能测试采用黑盒测试。
3.3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主要按照XX,参考XX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XX 平台的测试数据。
3.4测试策略3.4.1单元测试首先按照系统、子系统和模块进行划分,但最终的单元必须是功能模块,或面向对象过程中的若干个类。
单元测试是对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也是后续测试的基础。
目的是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因此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着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模块接口:对所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
2)局部数据结构: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使用尚未赋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错误的初始值或缺省值。
3)路径:虽然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但要设计测试用例查找由于不正确的计算(包括算法错、表达式的符号表示不正确、运算精度不够等)、不正确的比较或不正常的控制流(包括不同数据类型量的相互比较、不适当地修改了循环变量、错误的或不可能的循环终止条件等)而导致的错误。
4)错误处理:检查模块有没有对预见错误的条件设计比较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其逻辑上的正确性。
5)边界:注意设计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的用例。
3.4.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2)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4)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5)单元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我们在组装时可参考采用一次性组装方式或增殖式组装方式。
3.4.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目的是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主要是下列类型的测试:1)功能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符合其需求规格说明书,核实系统功能上是否完整,没有冗余和遗漏的功能。
功能测试详细介绍如表 3-3功能测试详细表所示:表3-3功能测试详细表2)用户界面测试: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具有导航性、美观性、行业或公司的规范性、是否满足设计中要求的执行功能。
详细介绍如表 3-4UI测试介绍表所示:表3-4UI测试介绍表3)性能测试:测试相应时间、事务处理效率和其他时间敏感的问题。
性能测试介绍如表 3-5性能测试介绍表所示:4)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的兼容性。
兼容性测试详细如表 3-6兼容性测试详细表所示:表3-6兼容性测试详细表5)安全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
安全性测试详细表如表 3-7安全性测试详细表所示:6)配置测试:测试在不同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不同软硬件配置条件下,软件系统的质量。
详细的配置测试详细表如表 3-8配置测试详细表所示:表3-8配置测试详细表7)回归测试详细介绍如表 3-9回归测试详细表所示:3.4.4验收测试①用户新增或修改内容的内容如表 3-10用户验收表所示。
表3-10用户验收表②用户反馈问题确认。
3.5测试资源测试人力资源分配如表 3-11人力资源表所示。
表3-11人力资源表3.6测试阶段及范围测试阶段及范围如表 3-12测试阶-段范围表3.7通过测试的标准一般有“基于测试用例”和“基于缺陷密度”两种评比准则,在这里我们采用前者。
准则如下:1)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100%;2)非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95%;3)没有高于优先级3以上的问题。
备选通过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由软件开发部门的经理、项目经理和测试负责人共同讨论确定本测试阶段是否结束。
4软件结构介绍4.1概述XX平台简称XX,总共有XX大功能模块分别是:XXX。
每个模块的需求模块如下表所示:本文档描述的数据接入需求模块、需求标识及需求描述如表 4-1数据接入子系统需求模块及标识所示。
表4-1数据接入子系统需求模块及标识本文档描述的XX需求模块、需求标识及需求描述如表4-2XX需求模块及标识所示。
表4-2XX需求模块及标识本文档描述的XX需求模块、需求标识及需求描述如表 4-3XX需求模块及标识所示。
表4-3XX需求模块及标识本文档描述的平台管理需求模块、需求标识及需求描述如表 4-4XX需求模块及标识所示。
表4-4XX需求模块及标识本文档描述的XX模块、需求标识及需求描述如表 4-5XX需求模块及标识所示。
表4-5XX需求模块及标识5用例表格软件测试用例如表 5-1软件测试用例表所示。
表5-1软件测试用例表6关注点6.1文本输入框1)检测空数据2)检测过长数据(超出空间本身的长度和数据库中改字段所允许的长度);3)检测特殊字符,尤其是数据库中不允许的字符,甚至回车字符、空格字符等;4)检测字符类型,比如应该输入数字的文本框输入英文字符;5)中文字符的处理;6)对于日期时间型数据,检查格式正确性以及时间日期的合理性。
比如开始时间不能晚于结束时间等。
6.2下拉列表1)列表数据是否正确、完整;2)下拉列表与其他空间的联动关系;3)是否允许多选;6.3增加数据1)数据个数的上限;2)重复数据处理,尤其是键值的重复;3)相关表格的更新;4)检查多次使用back剪的情况:在有back的地方,back,回到原页面,再back,重复多次,看是否会出错。
6.4修改数据1)不能破坏数据库数据的关联和完整;2)重复数据处理,尤其是键值的重复;3)修改登录用户本身信息时对系统的影响;4)修改正在使用的数据;5)检查多次使用back剪的情况:在有back的地方,back,回到原页面,再back,重复多次,看是否会出错。
6.5删除数据1)不能破坏数据库数据的关联和完整;2)删除正在使用的数据;3)删除登录用户本身。
6.6查询数据1)多条件组合查询的正确性;2)多次连续查询正确性。
6.7数据导入导出1)导入数据格式要求不应太苛刻,提示明确;2)导出数据不应乱码。
6.8数据接入与处理1)数据接入方式是否全部能用,数据是否能正确接入;2)数据处理方式是否全部可行;3)数据的动态监测是否正确无误。
6.9其他1)对网络故障的提示;2)同一用户多次登录;3)内存使用情况;4)压力测试,系统承受能力,多用户同时登录使用。
7附录7.1附录1审批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