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与函数》教案设计 通榆县第二中学 高亚丽
变量与函数第二课时 教案 (3)doc初中数学 (1)
P BN A 变量与函数第二课时 教案 (3)doc 初中数学 (1)1、函数的四要素2、函数的几种表示方法二、〔1〕看课本27页,试一试〔1〕你能从中发觉了什么?〔学生发言〕假如将涂黑的部分横向的加数用x 表示,纵向的加数用y 表示,你能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提咨询1、在那个关系式中,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咨询题?〔在那个关系式中x 的取值有什么限制? 关于每一个x 值,y 都有唯独的一个值和它对应〕提咨询2、当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为3时,纵向的加数为多少? 当纵向的加数为6时,横向的加数为多少?〔2〕请写出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y 与底角的度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提咨询:在那个关系式中x 的取值有什么限制?〔3〕如图,等腰直角△ABC 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 的边长均为10cm ,AC 与MN 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 点与M点重合,让△ABC 向右运动,最后A 点与N 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面积y 〔cm ²〕与MA 长度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提咨询1:在那个关系式中x 的取值有什么限制?假如有,请写出它的取值范畴。
提咨询2:设MA=1cm,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注意解题格式:老师边讲授,边板书)例题1:等腰三角形中的顶角的度数y 与底角的度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畴是什么?〔点拨:实际咨询题中,自变量x 的取值会受到实际意义的限制〕 例题2:求以下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畴(1) y=3x —1(2) y=2x ²+7(3) y= 21 x(4) y=2-x分析:用数学式子表示的函数,一样来讲,自变量只能使式子有意义,〔1〕〔2〕中,自变量所在的式子是整式,x 能够取任意数,〔3〕x 所在的式子式分式,必须使分母不为零,〔4〕中是根式,必须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因此,还要依照在实际咨询题中考虑实际的限制。
例如在开始的几个咨询题 练习一、求以下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畴(口答)〔1〕y=275+x 〔2〕22--=x x y 〔3〕843+=x y 〔4〕3+=x y二、分不写出以下各咨询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及其自变量的取值范畴(看谁答的正确又快)(1) 某市民用电费标准为每度0.5元,求电费y(元)关于用电量x 的函数关系式(2) 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20cm ²,设它的底边长为x(cm),求底边上的高y(cm)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3) 在一个半径为10cm 的圆形纸片中剪去一个半径为 r(cm)的同心圆,得到一个圆环,设圆环的面积为S(cm ²),求S 关于r 的函数关系式.三、一架雪橇沿着一斜坡滑下,它在时刻t 〔秒〕滑下的距离S 〔米〕由下式给出,S=10t+2t ²,假如滑到坡底的时刻为8秒,试咨询坡长为多少?四、当x=2及x=—3时,分不求出以下函数的关系式(1) y=〔x+1〕〔x+2〕(2) y=12-+x x 择疑:你通过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咨询题。
吉林省八年级数学下册17函数及其图象17.1变量与函数2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吉林省八年级数学下册17函数及其图象17.1变量与函数2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吉林省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介绍了函数及其图象,而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变量与函数的概念。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并能绘制简单的函数图象。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对变量、常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函数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着对函数概念理解不深、难以将函数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建立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函数图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函数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函数图象的绘制。
2.难点:理解函数的概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实际例子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函数的概念。
2.准备函数图象的绘制工具,如直尺、圆规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气温变化、物体运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变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提出猜想。
2.呈现(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如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19.1.1 变量与函数(2)教案
邹城市优质课评选教案19.1.1 变量与函数(2)峄山中学齐高鸿课题:19.1.1 变量与函数(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进一步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变化,抽象概括出函数的概念,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⑵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会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过程与方法:⑴经历回顾思考过程、提高归纳总结概括能力.⑵通过从图或表格中寻找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提高识图及读表能力,体会函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合作探究意识及独立思考的习惯.(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理解函数概念,会确定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归纳与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三份学习材料,通过材料一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变量与常量知识,及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材料二、三让学生体会图象、表格中也蕴含着两个变量,也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为形成概念做好准备.材料一:矩形相邻的两边长分别为x,y,周长为60,则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为,在这个问题中, 是常量,是变量.(1)Y随x的变化而变化吗?(2)对于每一个x的值,y都有一个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吗?材料二:下面是邹城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示意图(1)通过图像描述出的变化过程,有哪几个变量?(2)它反映了哪个量是随哪个量变化而变化的?(3)当t=3时,T=?;当t=10时,T=?…材料三:下面是中国代表团在第23 届至30 届夏季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统计表,届数和金牌数可以分别记作x 和y,对于表中每一个确定的届数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金牌数y 吗?届数2324252627282930 x/届金牌155161628325138数y/枚教师;以上三个材料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先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自己经历操作、分析、推理、确认等一系列过程,寻找以上问题的共同特点.二、归纳概括,形成概念教师适时引导,对学生的观察、推广、辨析等结果进行适时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函数概念: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教师点拨注意点:注意:在这个定义中,前提条件是一个变化过程中只有两个变量;函数与自变量对应关系是“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即“一个自变量对一个函数”.像y=30-x,s=60t,s=πr2这样,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如果当x =a 时,对应的y =b,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a 时的函数值.三、初步应用,巩固知识1.练一练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函数的解析式.(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改变.解析式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___ 是___的函数.(2)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106m2,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单位:m2)随这个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
19.1.1 《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9.1.1 《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家庄中学张玉霞课题名称变量与函数科目数学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分析、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量与变量.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认识变量与常量.2.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配套课堂使用的教学多媒体课件;2.教师准备教学中出示的教学插图和例题.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毛泽东诗词中有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来感受一下变化的世界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气温随海拔而变化汽车行驶里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为了更深刻的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共同见证事物变化的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19章的第1节变量与常量(板书课题并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变量与常量的概念问题1: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间为t h.填写表19-1,s 的值随t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出示教材表19-1)表19-1t/h 1 2 3 4 5s/km学生以口答完成填表,并思考.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t/h 1 2 3 4 5s/km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不变化的量是.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从题意中可以知道汽车是匀速行驶,那么它1 h行驶60 km,2 h行驶2×60 km,即120 km,3 h行驶3×60 km,即180 km,4 h行驶4×60 km,即240 km,5 h行驶5×60 km,即300 km……t/h 1 2 3 4 5s/km 60 120 180 240 300因此其中行驶里程s与时间t是变化的量,速度60 km/h是不变的量.行驶里程s km与时间t h之间有关系:s=60t.s随t的增大而增大.[设计意图]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变量与常量.问题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是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相关问题,并依次回答进行交流.)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第一场电影的票房收入为元;第二场电影的票房收入为元;第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为元.2)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3)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教学活动2[设计意图]通过适当地把问题进行分解,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正确的思维方法探索出变化规律.问题三: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如图所示,圆形水波慢慢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cm,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相关问题,并依次回答进行交流.)1)填空:当圆的半径为10cm时,圆的面积为 cm2;当圆的半径为20cm时,圆的面积为 cm2;当圆的半径为30cm时,圆的面积为 cm2;当圆的半径为r时,圆的面积S=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设计意图]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问题四:如右图,用1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1)填空:若矩形一边长为3 m,则它的邻边长为m.若矩形一边长为3.5 m,则它的邻边长为 m.若矩形一边长为4 m,则它的邻边长为 m.若矩形一边长为4.5 m,则它的邻边长为 m.若矩形一边长为x ,则它的邻边长为y= 。
八年级数学上册变量与函数教案2新人教版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变量与函数2》教案新人教版师:如果把这些涂黑的格子横向的加数用x 来表示,纵向的加数用y 来表示,•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操作结果.师生共同归纳可知:如果把方格纸中的方格边长不断缩小,将发现这些涂黑的方格逐渐变成点,这些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y=10-x. 互动2师:利用幻灯片演示“试一试”中问题(2).试写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底数y 与底角度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生:经过独立尝试后,交流各自的结果.师生共同归纳得:•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等腰三角形同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可知:y=180-2x. 互动3师:利用幻灯片演示“试一试”中的问题(3),并演示“重叠部分面积”课件.如图17-1-6所示,等腰直角△ABC 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 的边长均为10•厘米,AC 与MN 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时A 点与M 点重合,让△ABC 向右运动,最后A 点与N•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面积y(厘米2)与MA 的长度x(厘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师(点拨):重叠部分的△AMD 是什么三角形?边AM 与DM 之间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生:分组讨论,小组推选代表回答,不断补充完善.师生共同归纳得:由于△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AC=∠ADM=45°,所以AM=DM=x,因为S △ADM=12AM ·DM,所以y=12x 2. 互动4 师:利用幻灯片演示提出的问题.在上述“试一试”中出现的各个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限制吗?如果有,分别写出它的取值范围. 生: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明确 从“试一试”问题(1)中可以看出:横向和纵向的加数都是正整数,•因此:100x x >⎧⎨->⎩,解得0<x<10(x 为整数);在问题(2)中,由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大于0并且小于直角,•因此有0°<x<90°;在问题(3)中,0≤AM ≤MN,因此可得0≤x ≤10.归纳可知:在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满足“使实际有意义”. 互动5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幻灯片5.2、典型例题;【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y=3x-1 (2)y=2x 2+7 (3)y=12x + (4)y=2x -. (5)25-+-=x x y生:讨论交流后,举手上讲台板演,然后学生互评. 解:(1)x 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2)x 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3)x 的取值范围是x ≠-2; (4)x 的取值范围是x ≥2.(5)x 的取值范围是05≥+-x 且2-x >0;∴2<x ≤5归纳上述结论可知:(相对于已学知识而言)•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使分母不为零;(2)使二次根式中被开方式非负; (3)使实际有意义. 互动6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幻灯片6.【例2】在上试“试一试”的问题(3)中,当MA=1厘米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生:独立尝试后,和同学们交流.师:请同学们求出(1)当x=6时,例1中各题对应的y 的值;(2)当y=9时,例1•各题中对应的x 的值.生:推选四名同学板演,互评答题结果.在给定的函数中,取自变量的一个固定值,可以计算出与之对应的函数一个值(简称函数值),其计算的方法与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相同;取一个函数值,•通过构建方程,可以求出对应的自变量的值.练习:一架雪橇沿一斜坡滑下,它在时间t (秒)滑下的距离s (米)由下式给出:s =10t +2t 2.假如滑到坡底的时间为8秒,试问坡长为多少? 三.达标反馈课本第28页中的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4题、如图17-1-7所示,一堵旧墙长8米,现要借助旧墙用20•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养鸡场,其中垂直于墙的一边留一个宽1米的木门,设垂直于墙的另一边长为x 米,•试求养鸡场的面积y(米2)与x(米)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 的取值范围.(教师来回巡视,进行点拨、交流或合作,最后请同学们推选代表发言.)四.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函数 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条件函数值的求法 (2)方法归纳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常常首先依据函数关系式的结构特点或依据实际构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给定一个函数解析式的条件下,已知自变量的一个固定值,可以利用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求出函数的对应值;已知函数的一个固定值,可以首先构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自变量的对应值.五课后作业:课本第29页第第3题、第5题、第6题. 六、板书设计┌───────────────┬──────────┐ │课题 │ │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 │ │ │函数值的求法 │ │├───────────────┤ │ │学生板演内容 │ │ └───────────────┴──────────┘七,教学后记:⎧⎨⎩。
“变量与函数”数学教学设计
“变量与函数”数学教学设计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山东惠民皂户李乡中学康风星教学目标1、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2、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知识重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引入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千米,行驶时间为小时,先填写下表,再试着用含的式子表示。
123452、要画一个面积S为10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面积为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点评。
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动手实验3.用10c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
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
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
设长方形的长为cm,面积为S,怎样用含的式子表示S?cm4.如图所示,用火柴棒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第四个图形需要_________根火柴棒,第五个图形需要_________根火柴棒,第n个图形需要________根火柴棒。
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探究新知二、变量与常量的概念1、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上面的问题和实验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 14.1《变量与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
第十四章 14.1《变量与函数》教案课题:主备人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实例用函数图象进行表述,
初步认识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基本技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图象研究实际问题。
基本思想
方法: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基本活动经
验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索精
神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
重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图象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图象研究实际问题。
教具资料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画图象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自备
补充
集备
补充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问题1:
结合教材第100页的思考题,回答问题。
问题2:教材中图14.1-4反映的是气温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能列式表示吗?
但是可以用“图象”来直观地反映。
补充函数的三种表。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年级数学下册 19.1.1 变量与函数
课题:19.1.1 变量与函数(1)
学习目标:
1、
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2、 知道在某一变化中,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做常量,什么叫做变量?
2.票房收入问题: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
(1)若一场售出150张电影票,则该场的票房收入是 元;
(2)若一场售出205张电影票,则该场的票房收入是 元;
小结:若设一场售出x 张电影票,票房收入为y 元,则票房收入随售出的电影票数变化而变化,即y 随 的变化而变化;
上面 “票房收入问题”中,常量是 ,变量是 ;
课题:19.1.1 变量与函数(1) 达标检测
1.在△ABC 中,它的底边是a ,底边上的高是h ,则三角形的面积 ah S 21=
,当底边a 的长一定时,在关系式中的常量是 ,变量是 。
2.全年级每个同学需要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为6元,若总金额为y (元),学生个数为n (个),
则当n=48时,总金额等于 。
其中 是自变量。
是常量。
3.在圆的周长R c π2=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 )
(A) 2是常量,c 、π、R 是变量 (B)2π是常量,c 、R 是变量
(C) c 、2是常量,R 是变量 (D)2是常量,c 、R 是变量
4. 在匀速运动中,若用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那么对于S=v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 、v 、t 三个都是变量、
B 、S 与v 是变量,t 是常量,
C 、v 、t 是变量,S 是常量,
D 、S 与t 是变量,v 是常量。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1.《变量与函数》教案
变量与函数教学目标1.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2.用解析法和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确定简单实际问题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和函数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用解析法和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确定简单实际问题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和函数值.难点:探究在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观察具体问题中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函数的概念.课前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变量与常量的概念1.出示上节课题目,导入新课.(1)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在以上的变化过程中,有几个量?变量是_______,常量是________有三个量,分别是票价、张数和票房收入,张数和票房收入是变量,票价是常量.(2)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 cm,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在以上的变化过程中,有几个量?变量是_______,常量是________有三个量,分别是半径、周长和π半径和周长是变量,π是常量(3)用10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4m,4.5 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在以上的变化过程中,有哪几个量?变量是_______,常量是________矩形的周长、边长和邻边长,边长和邻边长是变量,矩形的周长是常量.(二)函数的概念1.继续探究上面出示的问题(1)~(3)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是否随之确定一个值呢?首先,师生一起分析变化过程(1)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情境问题中有两个变量t、s.s是怎样随t的具体变化而变化呢?用数值进行说明.当t的值取定后,s的值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当t取定一个值时,s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类比情景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对问题(1)(2)(3)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变化过程(1)有两个变量x、y,当x取定一个值时,y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变化过程(3)有两个变量r、S,当r取定一个值时,S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变化过程(4)有两个变量x、y,当x取定一个值时,y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2.归纳小结由以上探究我们可以归纳这样的结论:上面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3.再次讨论其实,在一些用图或表格表达的问题中,也能看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我们来看下面两个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后回答:(1)下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2)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问题(1)的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在问题(2)中,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4.形成概念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据此可以认为:上面问题(1)中时间t是自变量,路程s是t的函数.当t=1时的函数值s=60;当t=2时的函数值s=120;当t=2.5时的函数值s=150;….同样地,在以上心电图问题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y是x的函数;在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2010时,函数值y=13.71亿.从上面的学习中可知许多问题中的变量之间都存在函数关系.5.巩固概念下图是一只蚂蚁在竖直的墙面上的爬行图,请问:蚂蚁离地高度h是离起点的水平距离t的函数吗?为什么?蚂蚁离起点的水平距离t是离地高度h的函数吗?为什么?年份人口数/亿198410.34198911.06199411.76199912.52201013.7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答案:蚂蚁离地高度h不是离起点的水平距离t的函数,因为在蚂蚁爬行过程中虽有两个变量t、h,但当t取定一个值时,h有多个值与其对应.蚂蚁离起点的水平距离t是离地高度h的函数,因为在蚂蚁爬行过程中有两个变量t、h,当h取定一个值时,t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探究在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观察具体问题中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函数的概念.(三)例题解析例1一水管以均匀的速度向容积为100立方米的空水池中注水,注水的时间t与注入的水量Q如下表:请从表中找出t与Q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且求当t=5分15秒时,水池中的水量Q的值.解:∵水管是匀速流出水于池中,速度是(4÷2)=2,即每分钟2立方米,∴函数解析式为Q=2t,自变量t为非负数.又∵水池容积为100立方米,时间不能超过100÷2=50(分钟),∴0≤t≤50.当t=5分15秒时,Q=2×214=212,即当t为5分15秒时,水量为212立方米.例2汽车油箱中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路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1)行驶路程x是自变量,油箱中的油量y是x的函数.行驶路程为x时耗油为:0.1x.油箱中的油量为:50-0.1x.所以函数关系式为:y=50-0.1x.(2)仅从式子y=50-0.1x看,x可以取任意实数,但是考虑到x代表的实际意义是行驶路程,所以不能取负数,并且行驶中耗油量为0.1x,它不能超过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即0.1x≤50,x≤500.因此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500.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使学生在探索、归纳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建模意识;联系求代数式的值的知识,探索求函数值的方法.(四)课堂练习1.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函数的解析式.(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改变.(2)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6210 m,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单位:m2)随这个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2.甲乙两地相距520km ,一辆汽车一80km/h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t(h)后停车加油.(1)写出汽车距乙地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答案:1.(1)正方形的边长x是自变量,正方形的面积S是x的函数.函数关系式:2S x=.(2)这个村人口数n是自变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是n的函数.函数关系式:610 yn =2.(1)S=520-80t (2)0≤t≤6.5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对自变量、函数等概念的理解,掌握用解析式法表示变量间的单值对应以及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五)课堂小结(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举一个运动变化的例子并指出其变量和常量.(2)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对于变量x和y而言,满足什么对应关系时,y才是x的函数?两个变量满足“一对多”的关系是函数吗?并举例说明对函数概念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的认识.(3)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何确定?受哪些因素的限制?如何确定函数值?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加深对函数等概念的理解.(六)板书设计1.变量、常量、函数的概念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函数解析式。
初二数学人教版)变量与函数1教案
教案知识概要产生变量数学的原因是我们处在一个万物皆变的世界,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气温随着海拔而变化等;在数学中,也存在很多变化的过程,几何方面比如圆的面积随着半径变化等;代数方面,比如代数式2x x+的值随着x而变化等.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有些量发生变化,有些量不发生变化,为了研究这些变化的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数学中逐渐形成了函数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探究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以及包括一次函数在内的特殊函数关系.了解产生函数的原因,为什么学习函数,本节课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关键内容1.变量与常量概念的理解;2.函数概念的理解.了解这节课的重点.概念理解我们如何理解这些概念呢?再来回看一下刻舟求剑的故事回看刻舟求剑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不慎把宝剑落入水中,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故事中涉及了哪些量?哪些量是发生变化的?哪些量是没有变的?继续分析这个故事,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船是顺流而行,并且匀速运动,速度为80 m/min,水流速度为10 m/min,设船行驶的路程为S m,行驶时间为t min.此时变化的量和没有发生变化的量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变化的量:船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没有变化的量:水流速度和船的速度经过分析,可以得出:=(8010)S t+,即=90S t当行驶时间分别为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时,楚国人掉落的宝剑距离他有多远?为了更好的表示,我们用一个表格求值.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经历计算与分析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形式下的关系,自然生成函数的概念.在以上计算中,我们感受到S 和t 之间的一种数值对应关系.为了更深的体会这一点,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同学们在分析以下几个题目时可以按暂停,自己做完再看看跟老师的答案一样吗?并且在填写的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哪些量?这些量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例1 电影《攀登者》,我们假设票价为4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 张票,票房收入为y 元.x/张 150 205 310y/元来看看你求对了吗?电影《攀登者》的票房可观,是因为攀登珠峰的画面感动着我们。
2.1.1。变量与函数(教案).docx
《变量与函数》教学反思2012.9.23.一、围绕核心内容整合教学内容《2. 1.变量与函数》是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实施计划是展示本章第一课时的教学。
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尽管“变量的概念”是函数学习的入门,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借助对实际背景的分析,学生不难理解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再者,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数学中的核心内容,能在第一课时了解到函数的本质内容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函数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让学生通过实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二、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能更好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我们决定选用学生一个非常感兴趣的例子“柯南”。
大家都爱看侦探小说《柯南》吧,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柯南到了一个杀人现场后,发现现场只留下一串脚印,但是柯南很快推断出了杀人嫌疑犯的身高,你知道他为什么如此之快地推断出了嫌疑犯的身高吗?结论:人们的身高在一般情况下随着脚的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柯南”的神机妙算,让学生整体感知函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并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函数的知识,争取象柯南一样学会更理性地分析一些变化现象中所隐含的变化规律。
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与预期效果一致,很顺利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三、创设现实情境,感知变量和函数的存在和意义在备课的初期,一直很矛盾的是“函数的概念作为我们数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这个核心的概念,我们是要求学生掌握还是理解?”,通过仔细的分析,我们发现,函数概念是一个核心概念,其核心内容是“一个变化过程,两个变量的唯一对应关系”,如何能很好地解析什么是“唯一对应”关系?应该是在高中学习函数概念时才能有一个更严谨的说法。
因此在初中阶段,我们只需让学生理解和感知变量和函数的有关概念即可。
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抽象的概念,这又成了我们在本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成为了要思考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通榆县第二中学高亚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一次函数《变量与函数》中第一节课的内容。
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天飞跃.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一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块新的领域,但涉及的内容又与生活的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补充大量的的实例来充实本课,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可以广泛的应用到,所举的实例也都能在认识函数的时候用到,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的意义,为下一节课奠定重要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榆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基础较好,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学生能够较为有条理的思考.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之际和以前学习的知识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授过程中大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举出大量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且与同学间合作发现变量与常量这一事实。
并能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索、研究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3.本节课渗透找变量之间的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为学习函数的定义做准备。
2.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几个例子,系统地认识常量与变量,有助于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上对问题的分析,感受显示生活中函数的普遍性,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万物都是静止的”,这样说对不对呢?
【生】不对,世界上万物都是运动的。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例子来说明物体时运动的呢
【生】举出生活中运动的例子
【师】的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汽车行驶路程随时间变化,气温随季节变化,人的头发随着时间变长都很好的反应了物体变化的过程。
这些现象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人经过总结,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工具--函数,它专门是研究万事万物变化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量与函数的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事情提出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二、自主探究,讲授新知
活动1.
【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填写右表,并用含t的式子表示S.
(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早场售出150张票,午场售出
205张票;晚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是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3)一根弹簧原长10cm,每挂1kg的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挂1kgd的重物,弹簧的总长度是多少?挂3kg的重物,弹簧总长度是多少?挂6kg呢?设重物质量为xkg,弹簧的总长度为ycm,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在这个环节中,执教者借助三个实际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自己体验并在交流中也感知一下别人的体验,这种安排是务实和科学的。
导入中的这三个问题一脉相承并各有侧重,为函数概念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2.
【师】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它的半径r应取多少?要画一个面积为20cm2的圆,它的半径是多少?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半径r?
(2)用20c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当长为3cm时,长方形的面积为多少?试改变长方形一边长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另一边怎样变化。
设长方形的长为xcm,面积为S c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观察黑板上的五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
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黑板上的五个问题中,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例1.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1)用含x的表示y,并说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2)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0km/h,则3小时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例2、下表是某市2000年统计的该市中小学男学生各年龄组的平均身高.
(1)从表中你能看出该市14岁的男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吗?
(2)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从哪一岁开始迅速增加?
(3)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变量?
例3、观察某日气温变化图
(1)这天的4时、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
(2)该问题中常量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进一步掌握变量与常量。
这三道例题分别用了解析式,表格和图像,让学生熟悉这三种方式,为下一节学习函数三种表示方法奠定基础。
三、变式训练,超越自己
【百度图片】
/i?word=%E6%80%9D%E8%80%83&ie=utf-8
1、一枝铅笔1.2元,花m元买了n枝铅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m为m=1.2n
B.用含有m的式子表示n为n=m÷n
C.在这个问题中,变量只有n
D.在这个问题中,常量只有1.2
2、小王从北京给远在上海的爷爷打电话,电话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问题中,变量是()
【百度图片】
/i?word=%E6%89%93%E7%94%B5%E8%AF%9D&ie=utf-8
A.小王、爷爷
B.电话费、时间
C.时间
D.爷爷
3、汽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那么对于式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百度图片】
/i?word=%E6%B1%BD%E8%BD%A6%E5%9C%A8%E5%85%AC %E8%B7%AF%E4%B8%8A&ie=utf-8
A.s、v、t三个量都是变量
B.s与v是变量,t是常量
C.v、t是变量,s是常量
D.s、t是变量,v是常量
4、一根蜡烛原长为20cm,点燃后,其剩余长度与燃烧时间之间
的关系可以从下表看出:
【百度图片】
/i?word=%E4%B8%80%E6%A0%B9%E8%9C%A1%E7%83%9B%E5% 8E%9F%E9%95%BF%E4%B8%BA20cm%EF%BC%8C%E7%82%B9%E7%87%83%E5%90% 8E%EF%BC%8C%E5%85%B6%E5%89%A9%E4%BD%99%E9%95%BF%E5%BA%A6%E4 %B8%8E%E7%87%83%E7%83%A7%E6%97%B6%E9%97%B4%E4%B9%8B%E9%97%B4% E7%9A%84%E5%85%B3%E7%B3%BB%E5%8F%AF%E4%BB%A5%E4%BB%8E%E4%B8 %8B%E8%A1%A8%E7%9C%8B%E5%87%BA%EF%BC%9A&ie=utf-8
(1)每分钟蜡烛燃烧的长度是多少?
(2)写出燃烧的长度ι与燃烧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
(3)用含燃烧的时间t的式子表示剩余长度y;
【设计意图】这四道题的设置是想开阔学生的思维,根据高校课
堂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一个知识点找出十种思路,无限的放大知
识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收获成长
本课你学了那些知识?
本课锻炼了你那些能力?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体会
五、布置作业
举出生活在变化的事物,找出其中的变量,试着找出常量。
六、板书设计
14.1.1 变量
变量例1 例3
常量例2 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以课本的五个思考题为引入点,对其进行了小小的改动,为的是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问题中变化的量,很容易的理解变量和常量的含义。
对于变量,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可是课堂提出的问题有局限性,没有扩大的更大的空间。
本节课设置的习题很有代表性,学生们都有很高的兴趣,积极的配合老师解决课上设置的问题,积极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课堂上仍然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加强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