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写综述之类可供参考)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古代道路的资料

关于中国古代道路的资料

中国古代道路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的规模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在周朝时期,道路已经较为完善,城市道路分“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城中有九经九纬呈棋盘状,围城为环,出城为野;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时在山势险峻之处修筑栈道,是中国古代道路建设的一大特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开始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驰道网,这种驰道可与古罗马的道路网媲美。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在邮驿与管理制度上更加完善。隋朝修筑数千里的御道。到了唐宋时期,道路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丝绸之路”等国际通道。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道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不断进步的过程,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答:新中国公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为了巩固国防、开发边疆和发展经济,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干线公路,如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等,公路建设开始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公路基础仍然很差,公路等级低、质量差,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开始探索高速公路的建设。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公路等级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我国政府还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达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公路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同时,我国政府还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和环保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绩。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均大幅增加,公路网密度和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了公路建设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新中国公路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奋斗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古代交通进一步发展。商代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较为先进的交通工具,如二轮大车、船只等,这使得商业和文化的交流得以加速。在春秋战国时期,道路的修建和河道的开通得到了发展,交通运输也逐渐多样化。大规模城市的出现和商业活动的兴盛,使得交通运输更加重要。

到了秦汉时期,交通运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规模修建了许多道路,其中最有名的是连接南方和北方的秦始皇陵道,这对于统一的国家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汉代还大力发展了运河交通,最著名的当属京杭大运河。这一时期的发展使得经济和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中国古代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国时期,木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载运能力。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开始广泛使用马车进行交通运输,这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特别是宋代,修建了许多以河道为主的交通线路,这样一来,不仅加快了城市之间的交流,也扩大了贸易和文化的范围。

明清时期,交通运输继续发展。尤其是明代初期,随着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中国船舶制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而明代中后期,随着边防的需要和商业的发展,驿站和官道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从步行到使用简易交通工具,再到大规模修建道路和河道,最后达到航海运输的高峰。这一过程中,交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文化和人口的流动,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领

土的扩张。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程不仅丰富多样,也为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2024年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代经验总结(2篇)

2024年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代经验总结(2篇)

2024年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代经验总结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机电工程设代作为高速公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下是____年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代经验总结,希望对今后的工程设计有所帮助。

一、总体规划和设计

1. 全面考虑未来发展: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未来高速公路的发展需求和扩展能力,避免过度设计和不必要的改建。

2. 统筹兼顾各项要求:机电工程设代需要兼顾道路运行安全、交通流量、环境保护等各项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机电工程与道路工程有机结合。

3. 创新设计理念: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机电工程设代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机电工程发展与时俱进。

二、智能交通系统设计

1. 完善的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车辆识别、交通信息采集等,实现对道路交通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2. 智能化交通管理:通过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声光报警设备等,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水平。

3. 路面感知和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对路面状况的实时感知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三、充电设施建设

1. 布局合理:根据需求和用户分布,合理布局充电设施,提高充电效率,减少用户排队等待时间。

2. 统一标准:统一充电设施的标准和接口,方便用户使用,也便于管理和维护。

3. 安全可靠:加强对充电设施的安全监控和检测,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减少事故发生。

四、照明设施建设

1. 节能环保:采用LED照明技术,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照明。

综述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综述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综述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运输业及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高速公路的路面使用性能及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质量控制;沥青路面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近15年是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覆盖和占有率有了很大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路基而言虽然只是簿簿的一层(其厚度一般在4~18cm),但其工程造价却占到了公路工程总造价的15%~30%。路面作为道路与行车发生关系的“界面”,它直接影响道路的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及舒适性,是道路综合评定的重要部分,因此其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造成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施工季节不合理。①雨季施工,又未采取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路面潮湿,物料结合不好。②低温季节施工。施工时,如环境气温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应付迅速降低。③沥青混合料的中底部温度降低速度相对较慢,当压实时,中底部沥青混合料便产生一定的位移,而上部面层则因温度过低面出现裂缝,造成沥青路面松散、坑槽。

(2)延迟压实和碾压过度造成强度下降。对于水泥稳定类材料,

压实延迟时间越长,压实度就越低,强度损失就越大。过长的延迟压实和过度的碾压,都将对刚性基层(底基层)产生破坏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水泥的水化反应及物理化学性质不断变化,到达一定时间后,水泥的胶结作用使半刚性材料强度初步形成,此时再进行碾压或过度碾压,将使半刚性路面基层表面产生薄层剪切面,形成强度软弱层。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发展史

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公路的 萌芽阶段,1917年谭浩 明用军饷招工修筑龙州 至水口公路,长33公里, 1919年通车。1917年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战,为军用而开辟了张 家口至库伦运输线,全 长1930华里,于同年10 月11日开始客运
国民党政府前期(1927~1936年)
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连接北京、天津和塘沽的高速公路。全长 142.69公里,全线全部控制出入口,采用立体交叉,与铁路交 叉3处,与公路互通立交10处,分离式立交23处,建有大桥4座、 中桥28座、小桥337座,出入口一共13个,与2条国道和4条高 速公路互相连接。
北京—珠海高速公路
京珠高速公路,是一条首都放射型国家高速,是连接北京和广 州、珠海、香港、澳门等南部重要城市的高速公路,为我国的 南北交通大动脉。全长约2285公里,是中国大陆第三条开工 建设的高速公路,被誉为“中国公路建设的新起点”。
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沈大高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八车 道高速公路,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全立交,全互通。是辽东 半岛经济圈的轴心。,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全线总长 375公里,超过了1978年台湾省建成的373.3公里的南北高速公路,被 誉为“神州第一路”。
中国古代公路
4,000年前——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之一。以下是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

198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建成并通车,它是中国第一条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高速公路。此后,中国政府开始长期致力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1992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委批准了中国的“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此后不断增加的投资和不断完善的技术,加速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

2004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1万公里的历史里程碑。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国高速公路网连通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工程于2010年完成。

2013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了十万公里的大关,占据全球其它国家的前列,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达到了世界上最高水平。这使得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客运和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新形势下工程基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浅见

新形势下工程基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浅见

新形势下工程基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浅

十四五期间工程基建行业雷声大雨点小,环保、融资政策趋紧,项目上马多实施少,多数近年竣工项目运营收益难以维持运营开支,无法创造收益填补债务年息,还本更无从谈起,寅吃卯粮过度超前的债务式基建似乎不可持续,远有2021贵州交投债务趋近违约,近有云建投资金紧张项目大面积停滞,更有遵义城投实质违约政府强行介入获得展期,新立项及竣工项目边际收益低导致建成即为债务黑洞,加之全国经济发展进入中年成熟期,GDP年增长率逐年减少,存量债务逐年增大,存量债务年息逐年增加,公铁基固投作为社会存量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债务雪球滚增(社会存量债务)至年息大于GDP年增长量时,发展与债务的临界点被打破,是否意味着工程建设行业速度、亦或规模将迎来萧条式的衰降,以达到新的债务-发展平衡稳态?作为身处其中的从业者,在工程基建行业剧变的当前,我们不得不思索:工程基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方向在哪?作为从业人员我们应该以何为着力点,顺应时代及行业的发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梳理云南交通建设行业发展历史,辅以全国近年交通行业数据,以期寻得蛛丝马迹,抛砖迎玉引以为戒。

一、时代背景: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进入偿债周期、萧条周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现代经济是技术驱动下,生产力大跃进下,通过信用扩张、超前消费撬动的杠杆型经济,截止2021年底,全球各国政府及居民累计债务余额如下

表1-历年全球及中国债务情况表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部官网及IMF公布的历年数据,中国债务总额为财政部统计的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债务合计,未含地方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债务。

中国高速公路60年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60年发展历程.

中国公路60年:从一条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从零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国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6万公里,只有短短9年。这样的“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震惊。现在,迅猛发展的高速公路已成为古老的东方大国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丰碑。

60年前,我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60年后,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二。我国的高速公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现在翻开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图,横贯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出令世界惊叹的成绩。在共和国60周岁生日之际,我们再次翻开历史画卷,回顾这段公路交通的辉煌史。

前期酝酿:困难重重,逐个攻破

最开始不知道高速公路长啥样

“什么叫高速公路?我们最开始任何概念都没有。”

中国高速公路的奠基人、工程院院士沙庆林回忆起最初酝酿高速公路的情形。这位现已79岁高龄的老人见证了我国60年高速公路发展的辉煌史。

原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07万公里,公路等级均不到二级。从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逐渐增加公路的建设,但是公路路面质量差,高速公路就更不用说,根本不存在。

8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滞后所产生的后果充分暴露出来,社会各界对修建高速公路问题非常关注。

“可是我们这些搞工程的从没见过高速公路啊,所以在1975年的时候交通部第一次组织考察团到日本去看看到底什么叫高速公路。”沙庆林笑言。

认识统一过程艰难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一个课题叫“高速公路修建

中国第一(二)

中国第一(二)

() 1 黄金产 量世 界第一
2 1 , 国黄金 产量 已达 30 8 6吨 。连 续 四年成 为 全世 界 第一 产 金 大 国 。令 人 高 0 0年 中 4 .7
兴。
() 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第一大制造 国
据美 国一家咨询公司公布称 : 按产量计算 , 中国已经超过美 国成为第一大制造 国, 跃居
达 3 2只 , 1 真是 可 喜可 贺 。
() 6 中国高速公 路 , 里程之长和收费之 多 , 世界第一
中国高速公路早于高速铁路的建设 , 发展也特别迅速 , 现在据媒体报导, 全世 界高速公 路 大 约是 5 万 多公里 , 中 , ( ) 其 中国就 占了十 万公 里 。从 中央 到 地方 , 路 的积极 性 都 很 高 , 修
1 3 0
赞 叹不 已 。
() 5 中国 大 熊 猫 , 全世 界 都 喜 欢
现 在 , 国大 熊猫不 仅是 中国的瑰 宝 , 是 全世 界 的瑰宝 。多 年来 , 中 也 经过 无数 次实 验 , 中 国 已经 掌 握 了人 工 罔养 繁殖 的技术 。截止 2 1 00年 l 1月 , 国人 工 圈养 大 熊猫 种 群 数 量 已 中
该好 好整 顿 的时候 了 。
( ) 国 文 物 流 失 数 量 之 多 , 界 第一 7中 世
中国 文物流 失严 重 , 据初 步统 计 : 国 已有 一 千 七 百 多 万件 文 物 流 失 到 海 外 。令 人 痛 中 心 。对 盗 窃文物 和走 私 贩卖 文物者 , 须严 惩不 贷 。 必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设想阶段

1958年公路计划体制下放后,经济干线公路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到20世纪70年代,部分干线公路交通堵塞、通行不畅的问题日益突出。在1970年交通部编制的公路科技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由于当时人民小农经济思想的落后和技术资料的不足,高速公路一直处于设想阶段。1975年,交通部为借鉴国外经验,尽快改变我国公路的落后面貌,组成公路考察团赴日本进行考察。但由于全国又突然开展了反击右倾翻案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未能列入日程,但技术准备工作却从此开始。不久由公路局和公路设计院组织翻译整理的高速公路技术资料,便以《国外公路》专刊的形式出版。这为中国以后的公路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1978年春,时任交通部长的叶飞率团赴北欧访问,他目睹了欧洲高速公路在集装箱运输和港口物资集散方面的重要作用,回国后要求公路局立即进行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准备工作,并设想在二三年内建成。公路局组织设计、科研单位,在京、津、冀三省市的配合下,开始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但由于领导机关认识不统一,资金不落实,我国第一棵高速公路幼芽又半途夭折。

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交通部和国内的一些进步人士建议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有关部门的认识仍不统一。针对此情况,交通部门立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定了大力进行宣传、加紧进行技术准备、积极开辟资金渠道三项政策措施,并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自1985年起实施。从而为日后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

①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③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艰难的起步——高速公路最初的年代

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同发达的工业国家相比,晚了半个世纪。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车辆的增长,我国主要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只有经济时速的一半,交通事故急剧增加。为此,交通部开始汇集和研究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资料,并对我国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纸上的70年代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在交通流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1970年,交通部编制公路科技发展规划时,公路局几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根据交通流量,应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并安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研。

1975年,由王展意、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代表团应邀赴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1977年7月,在全国公路基本建设会上,交通部提出了新建高速、快速公路,以利于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初步规划;同年,交通部又提出要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设想三年内建成通车,并要通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积累经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1978年5月,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交通部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提交代表们讨论。6月,交通部党组在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五五”后三年开始修京津塘高速公路,“六五”建成;并着手修建南京-杭州-宁波的高速公路;将沈阳-大连的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虽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最终只是停留在纸上,未能如期实施,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准备工作开始列入交通工作的议事日程。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进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平常的一个个令人赞扬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要紧规划布局要紧可划分为:

①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③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纳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状,构成由中心都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

桥梁发展史简化

桥梁发展史简化
桥梁发展简史
小学讲课材料-(2012.5)
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
自然界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
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
布柳河上的仙人桥
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
自然引成的石拱桥
桥梁发展史第一时期——古代桥梁
古代桥梁在 17 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 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 木桥。
中国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 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 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 桥和浮桥两种形式。
汀步桥 ( 踏步桥 )
藤萝纠结在一起的悬索桥
送小猪过河的独木桥
独木桥
独木桥
赣州古浮桥
赣州古浮桥
桥梁的古代期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 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 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 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从而为后来拱桥的 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
南京长江大桥
富阳的标志性桥梁
富春江第一大桥 鹿山大桥
富春江第一大桥
富春江第一大桥
富春江第一大桥,长830米。
富阳鹿山大桥
富阳鹿山大桥
富阳鹿山大桥,总长1500米。
钱塘江的标志性桥
钱塘江第一大桥,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 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 。是我 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 两用桥,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 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 个月时间。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部分地区称为快速公路。一般是指双向2条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较高的行驶道路。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步建设阶段(1988年~1997年)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开创了我国大陆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平均增长477公里.

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进入大发展期。

2003年8月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2005年12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在2007年9月,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胜利通车。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5万公里.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中国的高速公路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艰难的起步——高速公路最初的年代

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同发达的工业国家相比,晚了半个世纪。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车辆的增长,我国主要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只有经济时速的一半,交通事故急剧增加。为此,交通部开始汇集和研究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资料,并对我国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纸上的70年代

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在交通流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1970年,交通部编制公路科技发展规划时,公路局几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根据交通流量,应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并安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研。

1975年,由王展意、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代表团应邀赴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1977年7月,在全国公路基本建设会上,交通部提出了新建高速、快速公路,以利于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初步规划;同年,交通部又提出要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设想三年内建成通车,并要通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积累经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1978年5月,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交通部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提交代表们讨论。6月,交通部党组在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五五”后三年开始修京津塘高速公路,“六五”建成;并着手修建南京-杭州-宁波的高速公路;将沈阳-大连的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虽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最终只是停留在纸上,未能如期实施,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准备工作开始列入交通工作的议事日程。

口水中的“汽车专用”

与此同时,公路交通日益陷入被动局面。如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至天津塘沽港口的103国道,虽经几次改扩建提升为二级公路,但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经常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年交通事故超过1000起。166公里长的公路,汽车正常行驶需要6个多小时,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重要公路通道上,交通拥挤现象也日益加剧。国道307线石家庄至太原段、国道107线北京至石家庄段、国道104线北京至天津段等都曾经发生过交通瘫痪长达7天以上的严重堵车事故。

当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先后发表了《高速公路与现代化》、《世界的高速公路》等文章,普及了高速公路的知识,也反映了社会对高速公路的呼唤。

于是,在广泛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交通部确定了第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其中有北京-天津-塘沽、广州-深圳、上海-嘉定-南京、沈阳-大连、西安-临潼等。

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正式开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从动议到实施,整整经过了15个年头。

现代文明的产物,在遭遇小农经济思想后,注定会发生激烈的碰撞。于是,围绕高速公路的口水战愈演愈烈。80年代中期,有人发表文章,提出高速公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不应该建设高速公路,并为高速公路罗列了五大罪状:投资大、占地多、能耗高、污染严重、事故惨重。有一家杂志甚至指责,修建高速公路是“高消费”、“自由化”。

[COLOR=red]如此激烈的反对意见,不能说对有关决策没有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速公路一词在文件、报刊里几乎绝迹,而代之以“高等级公路”或“汽车专用公路”。[/COLOR]

中国需不需要建设高速公路?这个问题要由时代本身来回答。沈大公路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从沈阳到大连,是辽东半岛的一个城市群,是一个繁荣的工业走廊,公路交通的滞后,制约了这个黄金地带的经济发展。国家计委1984年和1986年批复,同意沈大公路全线改扩建为一级公路,并为过渡到高速公路准备条件。

1986年10月,沈阳至鞍山段93公里建成通车。时任国务院李X为通车典礼剪彩,并乘车视察了路段。

在路口有人把守的情况下,车速达到110公里。在鞍钢宾馆,李鹏听取了交通部和辽宁省委的汇报,最后确定,沈大公路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这条从上海市区到嘉定、全长不足20公里的高速公路,在通车两年内就吸引了几十家中外企业落户嘉定。通车五年内高速公路沿线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4.8%,而同期全区域的该项指标为18.3%。

*****7月,在沈阳召开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时任国务委员邹家华讲话说:“我们国家不是要不要发展高速公路的问题,而是怎么加快发展、怎么把它建设好的问题。”一场中国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争论,就此画上了句号。

认识的统一,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建设高速公路的初步实践,成果丰硕。1987年8月,国人首先在京石路北京段看到了高速公路的模样。

虽然只有14公里,但它的全封闭全立交设施,使阻塞的北京西南出口一下子变得开阔和畅通了。1988年10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XX同志为沪嘉高速公路竣工剪彩。1990年9月,全长375公里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沈大高速公路出现的意义,远远不止在有形的经济方面。比如,我们习惯了在一个很大的“!”下,被警示限速30公里或15公里,我们习惯了“一看二慢三通过”。但是在高速公路上,一切都不同了。它限速50公里以上,习惯和观念必须颠倒过来。

在这里,人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关于速度的概念。沈大高速公路的成功建设,开创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兴建高速公路的新纪元,中国的公路建设跨入高速公路时代。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从70年代初作可行性研究到1987年开工,到1993年建成,用了20年的时间。

为了让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付诸实施,李鹏曾于1984年10月和1986年5月,两次召集有关部门开会,作出了批准建设这条高速公路的决策。

1993年全线通车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国际公开招标建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