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山地波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命题方向1 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下图示意广西三座山的气候垂直带谱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相近纬度上,从东向西,山地气候垂直带谱中,第③类气候类型的海拔分布下限逐渐( )A.升高B.降低C.先升高再降低D.先降低再升高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③类气候类型的海拔分布下限从东向西逐渐升高,故A项正确。

2.大明山的西坡与东坡的气候垂直带谱组成相同,但同类垂直带谱分布的海拔东坡明显低于西坡,主要原因是( )A.西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东坡反之B.东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西坡反之C.西坡为阳坡,光热资源丰富;东坡反之D.东坡为阳坡,光热资源丰富;西坡反之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相同自然带,东坡分布海拔低,西坡分布海拔高。

大明山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东坡是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故B项正确。

3.根据三座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分布,推测其山麓地带性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有( )①土壤碱性强,土质黏重②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③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有机质分解比较快④在冷湿的环境下,有机质积累慢,土层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酸性强,土质黏重,①错误;当地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②正确;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有机质分解比较快,③正确;该地纬度低,气候较湿热,④错误。

故选B项。

同步训练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

据此完成1—2题。

1.该山位于A.天山B.喜马拉雅山C.太行山D.大兴安岭2.该山冰雪带下限南坡较北坡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②北坡为阳坡,温度高③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④南坡为阳坡,温度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雅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形转身,造就了这里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

南迦巴瓦峰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纬度偏高约1.6°,但自然带谱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我国境内绝无仅有,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高中地理6.4-山地背风波

高中地理6.4-山地背风波

帽状云
静止不动的荚状云
1991年3月3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
波音 737飞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罗拉多 斯普林斯机场进近着陆时,遭遇到强烈的山 地波而坠毁,机上 5名机组人员和20名旅客 全部遇难。这是机长按仪表飞行计划在晴空 的一次定期航班飞行。
山地背风波的判断
指示山地波存在的云 帽状云 滚轴云 荚状云
山地背风波的判断
山地波形成示意图
山地背风波与对流的关系
在对流不稳定的大气里,地形波中的上 升气流,是激发对流发展的一种机制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1.山地波中的升降气流使飞机高度改变: 背风波中升降气流的垂直速度通常为5~10 米/秒,有时可达25米/秒,飞机进入这种 波动气流后,往往在一、二分钟内可掉高度 几百米,尔后又上升,如此反复多次,在夜 间或云中飞行尤其危险。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2.背风波中的下降气流使气压式高度表读数 偏高:
一般可能使表高偏高几百米,有时可达一千 米。由于高度表指示偏高又恰恰发生在下 降气流中,这时飞机的实际高度下降,因 此高度表上数字变化并不大,机组不易发 现飞机的高度在下降,所以Fra bibliotek易导致严重 事故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3.山地波中常有乱流造成飞机颠簸
第四节
特殊地形下的对流性天气
一、山地背风波
山地背风波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气流越山时,在山脊 背风面上空形成的波动,称山地背风波
卫星云图上显示的欧洲山 区上空的山地波
(一)背风波形成的条件
1.气流越过的山脊是长山脊或山岳地带 2.风向与山脊交角大;风速在山脊高度上不
小于8米/秒,且从山脊到对流层顶,风速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或减小保持不变 3.低层气层不大稳定,而上层气层稳定

20-21版:微专题7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步步高)

20-21版:微专题7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步步高)

解析 根据材料,横断山区岀现植
被逆向分布情况,常见更替顺序是
乔木—灌木—草甸。据图可知,寒
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下为暖温带半干
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此为灌
丛和针叶林的过渡地带,存在植被
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那么谷底
金沙江畔(温度更高、水分更少)最可
能分布的是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C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
最可能是
A.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解析 据材料可知,原来有的一类自然植被而现在完全缺失,最可能是 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滥伐等,使得原来的植被遭受破坏,而 生长出现在的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是自然因素,不会 发生明显变化,也不会造成该植被的缺失,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由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可知,
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解析 根据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①基带为热带草原带,②基带为热 带雨林带,③④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 上限③大于④,故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②①③④,B正确。
16. 横 断 山 区 金 沙 江 (28°N) 两 岸 植 被 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最主要 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

地形Rossby波与定常波

地形Rossby波与定常波

大地形激发的准静止行星波(定常波)天气学分析假定平直(均匀)西风气流爬越南北向山脉,如果气流没有水平切变(即初始时ζ= 0),大气层结是稳定的,且运动近于干绝热过程,则这种运动可视为垂直位涡守恒(如图1)即:++==constf f h h ζζ前前后后后前图1 西风气流过山形成的背风槽(a )纬向剖面(b )水平面气流爬越山脉时,迎风坡有地形强迫产生的上升运动,气柱厚度h 减小,则相对涡度ζ应随之减小。

因为初始时相对涡度ζ=0,这时应有ζ< 0,因此气流便产生反气旋式曲率,则空气将转向南运动;下山时,气柱厚度h 增大,相对涡度也增大,即上山时具有的反气旋式曲率减小。

若山脉是对称的,则上山过程的作图2 西风气流过山形成的背风槽示意图用被下山的相反作用所抵消,则在背风坡山脚,ζ恢复为零。

但是因为气流过山的全过程是反气旋路径,因此到达山脚时,气流已位于初始纬度0ϕ之南(即位于1ϕ维度),ƒ比初始时小,所以ζ必须比原来大(即下山时ζ增加的幅度大于上山时ζ减小的幅度),则在山脚变为正涡度,气流轨迹应为气旋式弯曲,即向北运动。

当气流返回到初始纬度0ϕ时,ζ应该回复到初始状态,即ζ=0.但是由于惯性作用(此时h=const .,则位涡守恒→绝对涡度守恒),气流将继续向北运动→ƒ增大→ζ减小→反气旋式弯曲,到达一定纬度2ϕ时,气流又转向南运动……(重复上述过程)。

这样,山脉背风坡形成一系列的槽脊,但是由于摩擦作用,只有第一个槽在天气图上最清楚,称为背风槽或地形槽(见图2)。

由于是气流爬越山脉时为保持位涡守恒而形成的槽,故又称为地形Rossby (罗斯贝)波。

动力学理论数学推导据图3分析:假定平直西风爬越南北向山脉,气流无水平切变(即初始时ζ= 0),大气层结稳定,运动近似于无摩擦、干绝热过程。

过山前(0x <),有一均匀西风u ,气层厚度为H ,相对涡度00ζ=; 过迎风坡山脚(=0x )后(0x >),由于存在山脉,设山脉高度为s h ,则气层厚度为s H h -,相对涡度00ζ≠。

【知识解析】世界主要山脉垂直带谱分布图

【知识解析】世界主要山脉垂直带谱分布图
世界主要山脉垂直 带谱分布图
天山的垂直பைடு நூலகம்谱
所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带自然景观:温带荒漠 北 坡:阴坡、迎风坡 南 坡:阳坡、背风坡
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
托木尔峰垂直带谱
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带谱
所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基带自然景观:热带疏林草原带
和小部分热带雨林带 北 坡:背风坡 南 坡:迎风坡(东南信风)
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带谱
基带自然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 坡:阴坡、迎风坡 南 坡:阳坡、背风坡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带谱
所处气候:南坡: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坡:高山高原气候
基带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北 坡:阴坡、背风坡 南 坡:阳坡、迎风坡
再见

5.4 山地波

5.4 山地波

山地波形成示意图
山地背风波与对流的关系
在对流不稳定的大气里,地形波中的上 升气流,是激发对流发展的一种机制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1.山地波中的升降气流使飞机高度改变: 背风波中升降气流的垂直速度通常为5~10 米/秒,有时可达25米/秒,飞机进入这种 波动气流后,往往在一、二分钟内可掉高度 几百米,尔后又上升,如此反复多次,在夜 间或云中飞行尤其危险。
第四节
特殊地形下的对流性天气
一、山地背风波
山地背风波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气流越山时,在山脊 背风面上空形成的波动,称山地背风波
卫星云图上显示的欧洲山 区上空的山地波
(一)背风波形成的条件
1.气流越过的山脊是长山脊或山岳地带 2.风向与山脊交角大;风速在山脊高度上不 小于8米/秒,且从山脊到对流层顶,风速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或减小保持不变 3.低层气层不大稳定,而上层气层稳定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2.背风波中的下降气流使气压式高度表读数 偏高: 一般可能使表高偏高几百米,有时可达一千 米。由于高度表指示偏高又恰恰发生在下 降气流中,这时飞机的实际高度下降,因 此高度表上数字变化并不大,机组不易发 现飞机的高度在下降,所以极易导致严重 事故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3.山地波中常有乱流造成飞机颠簸
帽状云
静止不动的荚状云

1991年3月3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 波音 737飞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罗拉多 斯普林斯机场进近着陆时,遭遇到强烈的山 地波而坠毁,机上 5名机组人员和20名旅客 全部遇难。这是机长按仪表飞行计划在晴空 的一次定期航班飞行。
山地背风波的判断
指示山地波存在的云 帽状云 滚轴云 荚状云
山地背风波的判断

第六讲 海上的波动体现象

第六讲  海上的波动体现象

第六讲海上的波动体现象一、概述1.1波浪要素波峰——波浪最高点波谷——波浪最低点波长——相邻两波峰(或谷)之间水平距离λ。

波高——从波峰到波谷之间的铅直距离称为波高(H)。

振幅——波高之半a=H/2。

周期——相邻两波峰(或者波谷)通过某固定点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T)。

波速——波形传播的速度c =λ/T。

波陡——波高与波长之比称为波陡,以δ=H/λ表示。

波向线——与波峰线垂直指向波浪传播方向的线称为波向线。

波峰线——垂直于波向线,波峰的连线。

(波脊线)73人在一个浪头上持续冲浪5秒钟(2006年9月17日南非开普敦)海洋中的波浪1.1.1复杂而多样:① 起因② 波高③ 波长④ 周期⑤ 波形1.1.2分类:① 依波形与水深的相对比(h/λ)分③ 依波在水中传播与否分② 依波长的位置分④ 依起因分⑤ 依线性、非线性分二、小振幅重力波2.1波动方程:假定振幅无穷小,重力是其唯一外力。

依运动方程、连续方程、边界条件、流体无粘性等条件下求解。

2.1.1波剖面方程波数频率频散关系:简单波动的频率和波数之间的关系式深水:相速度:c=λ / T c=σ / k2.1.2水质点的运动1)深水波(短波):h/λ≥0.5① 水质点运动速度在水面: z =0② 水质点运动轨迹。

设其平衡位置为(x0 , z0)轨迹为圆,半径为在自由表面,z0= 0,半径为a;在z0 = -λ处,半径为③水质点运动与波形传播的关系2)浅水波:3)过渡区浅水波:2.1.3水深的影响1)波速、波长、周期的关系式2)深水波——波速仅与波长有关,而与水深无关3)浅水波——波速仅与水深有关,而与波长无关4)过渡区浅水波(有限水深波,深水表面波)5)极浅水波:在水深小于波长的1/25的海区传播的波动。

2.2波动的能量2.2.1势能:单位截面铅直水柱内的势能:沿波峰线单位宽度一个波长内的势能:沿波峰线单位宽度一个波长内的势能2.2.2动能:波峰线方向单位宽度,自表面至波动消失处,一个波长所具有的动能与势能相等2.2.3一个波长内的总能量:与波高的平方成正比。

山地车技术资料汇总

山地车技术资料汇总

山地车技术资料汇总山地自行车概述本帖最后由之驴于 2009-4-27 21:57 编辑--------------------------------------------------------山地车,英文名叫“mountainbike”,缩写为MTB。

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青年为了寻求刺激,在摩托车比赛的越野场地上驾驶自行车进行花样比赛而派生发展起来的车型。

最早骑山地自行车进行越野的,是一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斯科特(James FinleyScott),他是第一位将普通自行车改装成山地车式样的人。

以后越野运动逐渐在欧美流行,并形成赛事。

1990年国际自行车联盟承认这项运动,1991年首次举行世界杯赛。

山地车赛首次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市(旧金山)举行的,直到1996年,它才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在山地赛中,选手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耐久力、平衡能力和承受能力,才能在崎岖不平、前途难以预料的赛程中超出对手。

自行车场地赛和公路赛路面平坦,而奥运会的山地车赛(越野赛)却不同于这两种比赛,因为奥运会山地车赛采用“扁平”轮胎,空气动力的考虑成分较少。

整个赛程当中,各种冲撞时有发生,因而选手们要有在赛程当中随时修车的能力。

山地车分类本帖最后由之驴于 2009-4-27 21:58 编辑-------------------------------------------------------------------XC--Cross Country:普通越野车(通常为越野车)说明:有些弹跳,相对较小的冲击功能重点:50%下坡,50%爬坡XC Racing :竞赛越野说明:包含长坡的有骑乘技巧难度的竞赛路道,功能重点:30%下坡,70%爬坡,英文里也有称为:Aggressive XDS--Dual Slalom :速降对抗赛车(也有译为:回转双人对抗赛)说明:也有成为飞包车,和近来流行的街攀车比较相似,都是前软叉,硬车架,只是在结构有细微变化,另外轮胎等细节部分作了更适合街道的改进DH--Down Hill:速降车说明:刻意挑战、俯冲速度、高度落差及强烈冲击的下坡赛道,踩踏功能完全是陪衬,功能重点:100%下坡,0%上坡,英文分类里也成为:COMP.DH或ExtremeFR - Free Ride:自由骑说明:针对崎岖不平的自由骑地形,进阶级林道,持续遭遇跳跃及相对程度冲击的激烈模式,功能重点:60%下坡,40%爬坡。

鲁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波的形成和描述》评课稿

鲁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波的形成和描述》评课稿

鲁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波的形成和描述》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高三物理选修3中的一节课,主题为《波的形成和描述》。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波动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概念,通过学习波的形成和描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声学等领域的知识。

1.2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波的成因和描述方法;•理解波的传播特性和定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波的概念和分类:–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与联系;–纵波和横波的特点。

2.波的形成和描述:–机械波的形成原因;–电磁波的形成原因;–波的描述方法:波的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波长、频率和周期等。

3.波的传播特性和定律:–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2.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结合课件和多媒体:–使用课件展示波的形成和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图示;–播放相关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波的传播特性。

2.实验观察与讨论:–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波的形成和描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加深对波的传播特性的理解。

3.小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研究和讨论波的形成和描述;–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思考和发现。

4.解决问题和讲解示例:–在课堂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具体的实例,说明波的形成和描述的相关概念和定律。

三、教学过程和活动安排3.1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1.导入与扩展(5分钟):–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波吗?能举出一些波的例子吗?–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扩展对波的理解。

2.概念讲解与实例(15分钟):–使用课件介绍波的概念和分类;–展示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特点,并给出具体的实例。

3.实验观察(20分钟):–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和所发现的规律。

著名山脉的垂直带谱

著名山脉的垂直带谱

著名山脉的垂直带谱山脉,作为地球表面的重要地理特征,不仅构成了地形地貌的基本骨架,而且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以及水文循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垂直带谱,指的是山脉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垂直分异规律,也是地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带谱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之一。

其垂直带谱的发育极为典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分为以下几个自然带:1.热带季雨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丰富,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树种繁多,生物多样性极高。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内乔木高大挺拔,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茂盛。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栎类、桦类等为主,林内落叶层厚。

4.寒温带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湿润,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树种以冷杉、云杉等为主,林内阴暗潮湿。

5.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高山灌丛草甸为主,植物种类减少,低矮且多呈垫状生长。

6.高山冰雪带:分布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区,气候极端寒冷干燥,植被稀少,主要为冰雪覆盖和裸露的岩石。

二、阿尔卑斯山脉的垂直带谱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其垂直带谱的发育也非常典型,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分为以下几个自然带: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年降水量适中,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栎类、桦类等为主。

2.寒温带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树种以冷杉、云杉等为主。

AVO技术详解

AVO技术详解

第6章 A VO 技术详解AVO 技术是利用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原理,在叠前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估求岩石的弹性参数、研究岩性、检测油气的重要技术。

AVO 是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的英文缩写或振幅与随偏移距关系(Amplitude Versus Offset) 的英文缩写,AVA 是振幅随入射角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Incident Angle)的英文缩写。

在地震勘探中,共中心点道集记录的偏移距可以等价地用入射角表示,故AVO 与AVA 等价。

该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油气勘探中不断发展,并得到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天然气勘探中指导寻找天然气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近几年的技术发展情况看,P 波方位AVO 已作为一种预测油气藏各向异性的有效方法而受到青睐。

6.1 A VO 技术的理论基础根据地震波动力学中反射和透射的相关理论,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与分界面两侧介质的地质参数有关。

这一事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同的岩性参数组合,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特性不同,称为AVO 正演方法;二是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本身隐含了岩性参数的信息,利用AVO 关系可以反演岩石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称为AVO 反演方法。

6.1.1 Zoeppritz 方程AVO 技术的理论基础就是Zoeppritz 方程及其简化的思路。

设有两层水平各向同性介质,当地震纵波非垂直入射(即非零偏移距)时,在弹性分界面上会产生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见图6—1。

各种波型之间的运动学关系服从斯奈尔定理22221111sin sin sin sin S P S P V V V V ϕθϕθ=== (6-1)图6—1 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关系式中 1θ、1ϕ——纵波、横波的反射角;2θ、2ϕ——纵波、横波的透射角;1P V 、2P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纵波速度;1S V 、2S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横波速度。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天山的自然带
夏季牧场
冬季牧场
雪线迎风坡低
2、山地基带与当地水平的自然带一致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 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 度带。 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 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湿润地 区,如四川的峨眉山。
5、(2013云 南二模) 下图是我 国某山东坡 的垂直自然 带谱,据此 回答下面三 题。
阿尔泰山
天山北坡
天山南坡 与昆仑山
藏北高原 与帕米尔
2、上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藏北 高原与帕米尔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 回答(1)~(2)题 (1).下列甲乙丙丁与之代表植被连线正确 的是( A ) A.甲——荒漠 B.乙——温带阔叶林 C.丙——荒漠 D.丁——草原 (2).影响图中北部天山甲自然带与森林带 分布差异的 主要因素为( C ) A.土壤 B.热量 C.降水 D.地形
【解析】 河谷为半干旱景观,只能说明河谷降 水少,则必然是盛行下沉气流所致。
4.(2015江苏)新疆 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 冬、夏牧场之间。下 图为新疆某地冬、夏 牧场分布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牧民转场主要受(A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 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夏季山上牧场 草类茂盛,饲料丰富,气候温和;冬季山上草类枯死, 气温很低,不利于牲畜越冬,山下气温相对较高,有利 于牲畜越冬。
解析 阿尔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明显。1100 米以下为山麓草原带;1100-2300米为森林 带,生长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冷杉、云杉 等;23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带与亚高山草甸 带,为良好的夏季牧场。低处山间盆地有少 量农业。依据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自然带 的垂直分布规律,甲、乙、丙、丁对应的植 被分别为荒漠、草原、草原、寒漠。 北路天山的山麓与山腰地带因降水差异而 分别形成荒漠带与森林带

l波段多普勒雷达波长

l波段多普勒雷达波长

l波段多普勒雷达波长
L波段多普勒雷达波长是指在L频段(1-2GHz)工作的多普勒雷达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

L波段多普勒雷达常常被用于地面移动目标的探测与追踪,如车辆、船只、飞机等。

其波长约为15-30厘米,相比于较短的X波段(2.4-3.1厘米)和K波段(1.3-1.9厘米),L 波段的信号穿透力更强,能够穿过一些障碍物,如树林、建筑物等,同时也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L波段多普勒雷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空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海洋等科学领域。

- 1 -。

5.2课时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

5.2课时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

自然带非地 带性分布
尺度较大的地域分异
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案例:温带湿润区的地方性分异形成
(二)地方性分异规律
(1)含义:指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自然带分布现象。相比于自然 带地带性分布,某地本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没有出现、不该出现某种 自然带却出现的现象。
(2)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 ①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
相对高度越大
5km
4km
3km
相对高度越小
2km
1km
0
高山冰川 高山荒漠 高山草甸
(五)坡向差异
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 同。
同一山体 一般而言:阳坡热量较充足,
同一自然带分布位置较高,阴坡热 量较少,同一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

该山位于北半球


阴坡
阳坡
根据带谱判断山体所在半球及阳坡
高山寒漠带
高山冰川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草甸带
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普景观图
高山灌丛草原带
(二)分异基础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主要是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
迎风坡降水量随着海 拔的升高先增后减
海拔每升高100m,气 温下降约0.6℃
(三)分异规律
①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山所在地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可用 于判断南北半球和地理位置)
原因:①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②地处背风坡,降水稀少。
④非洲缺失温带大陆性气候。
原因:因为非洲大部分处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的面积很小 ,根本上形不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草原上的盐碱地
在草原上,土壤中的钠钾被地表 水和地下水带到地势低洼的地方。由 于蒸发强烈,钠钾在土壤表层不断累 积,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便形成盐碱 地。盐碱地水土中含盐量高,土壤肥 力差,植被稀疏,与周围草原明显不 同,看上去兔绒向前在草原上的斑块 。

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一同步专题讲义:12 B波的形成 中档版(教师版)

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一同步专题讲义:12 B波的形成 中档版(教师版)

波的形成知识点:波的形成一、波的形成1.波: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2.波的形成(以绳波为例)(1)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这些小段可以看作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弹性力的作用.(2)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绳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二、横波和纵波定义标志性物理量实物波形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1)波峰:凸起的最高处(2)波谷:凹下的最低处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1)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2)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三、机械波1.介质(1)定义:波借以传播的物质.(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3.机械波的特点(1)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2)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3)波可以传递信息.技巧点拨一、波的形成及特点1.机械波的形成2.波的特点(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2)周期(频率):各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所以各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频率)相同.(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4)运动: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5)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振动波动区别研究对象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研究的是单个质点的“个体行为”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研究的是大量质点将波源振动传播的“群体行为”力的来源可以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性质力提供联系介质中各质点的弹力运动性质质点做变速运动在均匀介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联系(1)振动是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结果;有波动必然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2)波动的性质、频率和振幅与振源相同.总结提升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特点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描述:(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二、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对比名称项目横波纵波概念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介质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均能传播特征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波峰和波谷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密部和疏部特别提醒(1)水面波的认识方面: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它属于比较复杂的机械波.(2)纵波的认识方面:在纵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而不是方向相同.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起振方向的判定1.质点的起振方向质点的起振方向是指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由于介质中的质点都重复波源的振动,所以介质中的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2.质点的振动方向质点的振动方向是指某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可利用“带动法”判定:(1)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2)方法:在质点P 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 ′,P ′为先振动的质点,若P ′在P 上方,则P 向上运动,若P ′在P 下方,则P 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图例题精练1.(浙江)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轻质绳在中点位置分叉成相同的两股细绳,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离分叉点相同长度处用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分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用相同频率和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播。

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一同步专题讲义:12 C波的形成 提升版(学生版)

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一同步专题讲义:12 C波的形成 提升版(学生版)

波的形成知识点:波的形成一、波的形成1.波: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2.波的形成(以绳波为例)(1)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这些小段可以看作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弹性力的作用.(2)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绳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二、横波和纵波定义标志性物理量实物波形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1)波峰:凸起的最高处(2)波谷:凹下的最低处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1)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2)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三、机械波1.介质(1)定义:波借以传播的物质.(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3.机械波的特点(1)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2)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3)波可以传递信息.技巧点拨一、波的形成及特点1.机械波的形成2.波的特点(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2)周期(频率):各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所以各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频率)相同.(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4)运动: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5)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振动波动区别研究对象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研究的是单个质点的“个体行为”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研究的是大量质点将波源振动传播的“群体行为”力的来源可以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性质力提供联系介质中各质点的弹力运动性质质点做变速运动在均匀介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联系(1)振动是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结果;有波动必然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2)波动的性质、频率和振幅与振源相同.总结提升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特点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描述:(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二、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对比名称项目横波纵波概念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介质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均能传播特征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波峰和波谷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密部和疏部特别提醒(1)水面波的认识方面: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它属于比较复杂的机械波.(2)纵波的认识方面:在纵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而不是方向相同.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起振方向的判定1.质点的起振方向质点的起振方向是指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由于介质中的质点都重复波源的振动,所以介质中的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2.质点的振动方向质点的振动方向是指某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可利用“带动法”判定:(1)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2)方法:在质点P 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 ′,P ′为先振动的质点,若P ′在P 上方,则P 向上运动,若P ′在P 下方,则P 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图例题精练1.(金山区期末)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波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一定有波C.波使振动在介质中传播D.一旦波源停止振动,机械波立即消失2.(中牟县期中)下列四幅图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粗糙斜面上的金属球M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该运动是简谐运动B.单摆的摆长为l,摆球的质量为m、位移为x,此时回复力约为F=﹣xC.质点A、C之间的距离等于简谐波的一个波长D.实线为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点M向上运动,则经一短时间后波动图如虚线所示随堂练习1.(杨浦区校级期中)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机械波的波长只由波源决定C.机械波的波速只由波源决定D.产生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2.(武汉月考)下列有关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某物体做机械振动,它周围的介质中就一定产生机械波B.波源停止振动后,已形成的机械波仍能在介质中继续传播C.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机械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参与波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D.振动是变速的,波动是匀速的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新华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相同温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D.纵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能迁移2.(奉贤区期末)当水面波平稳地以1.8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并不向海滩靠近,还发现从第n个波峰到第n+9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s。

21-22版:微专题7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步步高)

21-22版:微专题7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步步高)

微专题7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1.通过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地带,因位于垂直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如上图中南坡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

2.利用自然地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地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地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3.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4.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地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脉——自然地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地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2)南北走向的山脉(温带地区)——自然地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地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地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如下图所示:(2020·新疆喀什期末)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带的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地带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3.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答案 1.A 2.B 3.A解析第1题,垂直带③之下为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因此自然地带③为高山草原带,随着高度的增加,热量条件变差,②自然地带变为高寒荒漠带,再向上气温更低,冰雪很难完全融化而形成积雪冰川带。

中国地层表

中国地层表

哺 乳动物 : Ailuropoda wulingshanensis, Tapirus sinensis, Gigantopithecus blacki, Allophaiomys terrae rubrae
侯默阶
Pristiograptus dubius Monograptus riccartonensis Cyrtograptus murchisoni
连滩组 龙 马 溪 组
Cystograptus vesiculosus 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 Akidograptus ascensus
鲁丹阶
(龙 马 溪 阶)
Cystograptus vesiculosus 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
N1
4
foecundaacutusobsoletesmontiparusglobivalvulinapostproikensisseminovellaprobatuskoskinobigenerinakoskinotextulariaglomodiscusparaarchaediscusviseidiscusrotundaovalisdainellaspinoendothyradesignataetenebrosabradyanachernyshinellatuberendothyraeostaffellinaparaprotvae和龙山组南陵湖组天井山组马鞍塘组中国地层年代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大洋缺氧1大洋缺氧2湖泊缺氧1火山事件湖泊缺氧2群集绝灭上升火山事件火山事件火山事件关刀阶巢湖阶25112472古植物
戈斯特阶
S3
卧都河组
Tuvaella gigantea 组合 Lobograptus scanicus Neodiversograptus nilsson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1年3月3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 波音 737飞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罗拉多 斯普林斯机场进近着陆时,遭遇到强烈的山 地波而坠毁,机上 5名机组人员和20名旅客 全部遇难。这是机长按仪表飞行计划在晴空 的一次定期航班飞行。
山地背风波的判断
指示山地波存在的云 帽状云 滚轴云 荚状云
山地背风波的判断
帽状云
静止不动的荚状云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2.背风波中的下降气流使气压式高度表读数 偏高: 一般可能使表高偏高几百米,有时可达一千 米。由于高度表指示偏高又恰恰发生在下 降气流中,这时飞机的实际高度下降,因 此高度表上数字变化并不大,机组不易发 现飞机的高度在下降,所以极易导致严重 事故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3.山地波中常有乱流造成飞机颠簸
山地波形成示意图
山地背风波与对流的关系
在对流不稳定的大气里地形波中的上 升气流,是激发对流发展的一种机制
山地背风波对飞行的影响
1.山地波中的升降气流使飞机高度改变: 背风波中升降气流的垂直速度通常为5~10 米/秒,有时可达25米/秒,飞机进入这种 波动气流后,往往在一、二分钟内可掉高度 几百米,尔后又上升,如此反复多次,在夜 间或云中飞行尤其危险。
第四节
特殊地形下的对流性天气
一、山地背风波
山地背风波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气流越山时,在山脊 背风面上空形成的波动,称山地背风波
卫星云图上显示的欧洲山 区上空的山地波
(一)背风波形成的条件
1.气流越过的山脊是长山脊或山岳地带 2.风向与山脊交角大;风速在山脊高度上不 小于8米/秒,且从山脊到对流层顶,风速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或减小保持不变 3.低层气层不大稳定,而上层气层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