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_第十章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_第十章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维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

而在我国的一些心理学著作中,认为心理健康是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部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因而,对心理健康一词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没有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又称精神疾病,是心理活动的异常表现。

没有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因为心理疾病状态下人无法正常地发挥心理活动的功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明显的影响,心理疾病无疑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对不良心理活动能够及时而有效地调节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矛盾冲突、压力打击随处可见,没有人能够事事顺心,时时愉快,在各种生活事件中产生消极心理是在所难免的。

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永远都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他在生活中也有烦恼,也有痛苦,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

出现这些问题时,心理健康的人能及时发现,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调节心理活动,使之尽快恢复到正常的活动状态中。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要求。

(三)保持积极、平稳的心理状态使心理活动正常地发挥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

它包括在各种社会条件下保持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不论自己处于社会的哪一个位置,心理健康的人都尽可能地做到心平气和、愉快满意地对待现实,较少产生心理困惑。

另外,这种理想状态还包括对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比如能够胜任工作和学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事业成就与社会认可,能与周围各种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勇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等等。

心理学:心理健康的8个要素

心理学:心理健康的8个要素

心理学:心理健康的8个要素人们通常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算健康,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实际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要检验心理健康与否相当困难。

尽管如此,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观点。

综合各家所长,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特征有如下标志: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

智力正常是一个人生活、研究、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乐于研究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对研究和工作总是具有强烈的兴趣,并对生活充满信心,他在工作和研究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从中获得满足和喜悦。

3.情绪稳定、乐观、心境良好:情绪是人心理组成的重要内容,对人的心身健康影响甚大。

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自信、满足的心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4.善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适应至关重要。

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不少知心朋友。

在与人相处时,能保持诚实、公正、谦虚、热情,能体验到安全感和别人的友情。

5.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

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6.人格完整:人格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总和,是一个人最深层次的心理特征。

人格完整者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并在行为上表现出诚实、正直、宽容和善良等品质。

以上六个要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此外,还有两个要素也同样重要:7.适度的压力和紧张感:适度的压力和紧张感能够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工作和研究效率。

但过度的压力和紧张感则会导致身心疲惫、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8.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时,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意义,并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第三章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学习的结果总是以某种方式储存于大脑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及其网络或图示等方式在头脑里进行表征的。

(一)命题表征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它由系词将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命题在心理学中是指由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元。

它一般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二)命题网络表征若干个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它表现为较为复杂的句子或由多个句子围绕一定的意义组成的段落。

(三)图示表征心理学家把有关许多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方式称为图式。

图式分两种:一种为事件图式;另一种为做事图式。

图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认知结构。

图式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大量的图式构成,因此,图式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种类(一)表征学习这种学习又称词汇学习,它是指学习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单个符号代表什么。

奥苏泊尔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他开始是不知道某个词代表什么,它的意义如何。

他必须学会这些符号代表什么。

(二)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或现象以一名词来加以概括。

学习概念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

(三)命题学习命题是由若干概念、词汇等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学习者必须先了解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才能获得命题的意义。

三、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一)陈述性知识同化的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获得的最终表现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心理健康的概念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概念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概念名词解释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情感和社会层面上的良好状态。

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的适应能力,以及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体的重要性1.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积极情绪,享受生活,并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2.自我实现:心理健康使个体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3.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相互关联。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更有可能保持身体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抗压能力:心理健康使个体更具备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更能够适应变化和挑战。

对社会的重要性1.经济发展: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社会和谐: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减少冲突和暴力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教育成就: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学习,并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4.犯罪预防:心理健康有助于减少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安全。

应用心理健康的概念应用于多个领域。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诊断和治疗各种精神障碍。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评估、诊断和干预来帮助个体恢复或维持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致力于提供支持和干预措施来帮助他们在学校环境中实现良好的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可以提供咨询、辅导和培训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关注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压力管理、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支持和资源来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幸福感。

社区心理健康社区心理健康关注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预防和干预措施来改善社区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可以包括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和支持小组等。

全球心理健康全球心理健康关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心理卫生政策和倡导。

健康心理学第十章-压力

健康心理学第十章-压力

压力可分为生理压力和心 理压力,生理压力是指对 身体产生影响的压力,而 心理压力则是指对心理和 情绪产生影响的压力。
根据持续时间的不同,压 力可以分为短期压力和长 期压力。短期压力是指短 暂的、一次性的压力,而 长期压力则是指持续存在 的压力。
压力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身体影响
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紊乱,如免疫系 统下降、心血管问题以及消化不良等。
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
培养良好的应对策略,如积极思考、问题解决和寻求支持。
2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定期锻炼和放松身心。
3
学习放松技巧
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以缓解身心压力。
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1 保持身心健康
压力管理可以帮助维持身心的整体健康,减少身体和心理问题的发生。
健康心理学第十章-压力
现代生活中的压力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它对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了解压力的定义、分类以及应对方法,对于保持健康的生活 至关重要。
Hale Waihona Puke 压力的定义和分类1 压力的定义
2 生理压力与心理压力 3 短期压力与长期压力
压力是个体面对来自内外 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逆境时, 产生的一种身心反应。
2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3 增强抗压能力
压力管理可以增强个体的抗压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源。
结论和总结
压力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保持健康的生活至关重要。
心理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爱生命-向阳而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与生命教育精选全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爱生命-向阳而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与生命教育精选全文

成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应对机

顾后,总联想不良后果;在情绪情
制,因此,大学生难免会产生心
危 机
感上具有不稳定性,自信心低,独
理危机。

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解决问题

时缺乏主动性,行为冲动欠理性,
响 因
经常会有毫无效果的应对行为。

02 心理危机应对
一、心理危机中个体的反应 二、心理危机发展的阶段 三、成功应对心理危机
如今,钱海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分析与点评
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并且每个人的生命 长度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学会爱 他人也爱自己,展现出自我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人生的精彩。
1
心理危机概述
2
心理危机应对
3
珍爱生命,与爱同行
这一阶段中,个体 求助的动机最强,常常 会不顾一切地发出求助 信号。
成长阶段
个体经历危机后 会重新体验和反思自 己的心理变化过程, 可能会变得更成熟, 获得更多和更有效的 应对危机的技巧。
但也有人消极应 对,从而出现种种心 理问题。
第二节 心理危机应对
培养健全的人格



功 应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体 的
至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

第三类是中性的反应,包括转移、反向、压抑、倒退、合理化、投射等。产生何

种类型的心理行为反应与个体的个性特征、适应能力和以往的生活经历等有关。
第二节 心理危机应对
22
冲击阶段
防御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

一般发生在危机事

心理学每章知识点

心理学每章知识点

心理学每章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理论。

以下是心理学的每章知识点的概述,以及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一章:心理学的历史和方法学在这一章中,学生将了解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方法。

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和学派、研究设计和方法、伦理原则和数据分析。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心理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神经科学和生物心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神经系统和大脑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大脑的解剖结构、神经元的功能以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大脑如何控制我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并了解神经系统的疾病和障碍。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是我们获取和理解世界信息的过程。

这一章介绍了感觉系统、感觉心理物理学以及知觉的构造。

学生将了解到感觉和知觉如何被我们的感官器官、大脑和心理过程所影响。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以及知觉错觉的形成非常重要。

第四章:意识和觉醒这一章主要涵盖人类意识和觉醒的研究。

学生将学习到意识的定义、意识状态的变化和意识的神经基础。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意识状态(如睡眠、梦境、催眠和药物影响)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第五章:学习学习是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章将介绍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认知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改善教育和培训方法。

第六章: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将信息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这一章将讨论记忆的组织、存储和检索过程。

学生将了解到记忆的类型、记忆的修正和记忆问题的原因。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理解记忆是如何影响学习、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非常重要。

第七章:思维和语言思维和语言是我们生成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这一章将介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错误,并探讨语言的组织和发展。

(基础)第十章-心理健康

(基础)第十章-心理健康

(基础)第十章-心理健康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健康心理标准有()。

A. 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B.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

C. 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D.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2、A型行为类型的人,其人格类型与冠心病有密切联系,故又称为“冠心病易患模式”。

这种特征的人有下列表现()。

A. 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B. 很易引起不耐烦C. 有时间紧迫感,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D. 言语和举止粗鲁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又被称为“冠心病易发性行为”。

行为倾向特征为做事有时间紧迫感,动作快,好竞争,易急躁少耐心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A. 认知评价(正确答案)B. 人际和谐C. 智力正常D. 情绪良好E. 良好的适应能力答案解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描述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并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4、不属于心理问题实质的是()A. 大脑结构或机能失调B. 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征异常C. 强烈的心理反应和适应困难D. 人对客观现实反应的凌乱和歪曲E. 体力减退(正确答案)5、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属于()A. 个人心理B. 个性倾向性(正确答案)C. 个性特征D. 心理健康6、心理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心理现象是()。

A. 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产物B. 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C. A和B(正确答案)D. A或B答案解析:心理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心理现象既是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

人类心理活动一方面受到大脑功能活动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制约。

海南教师资格证2.《心理学》重点

海南教师资格证2.《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
绪论部分: 第一章 绪论部分: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2,机能主义心理学 1)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 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 詹姆斯 物杜威. 杜威. 2)主要观点: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主要观点: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
绪论部分: 第一章 绪论部分: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3,行为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华生,诞生标志——《从一个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诞生标志 《 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 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 可观察的行为 2)主要观点: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刺激—反应 主要观点: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刺激 反应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3)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
《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
绪论部分: 第一章 绪论部分: 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 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 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上
《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
绪论部分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部分复习题: 1,简答题: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简答题: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简答题:什么是心理研究的测验法?使用时应注 简答题:什么是心理研究的测验法? 意什么问题? 意什么问题? 3,简答题: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的区别 简答题: 4,名词解释:心理学;认知;实验法;谈话法 名词解释:心理学;认知;实验法; 5,论述题:举例说明心理学在人们生活,学习,工 论述题:举例说明心理学在人们生活,学习, 作中的意义. 作中的意义.
《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
《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
重点篇章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第六章 智力 第八章 人格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惜生命—心理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惜生命—心理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二二 部分
二 探寻生命意义和价值
1 生命意义 2 活出生命的意义
1 生命意义
A
定义
生命意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知和追求,即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独特的目的或者核心的目标,人们必须有一 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并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去做 一些事情。
B
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情绪健康 有正相关,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能够减缓消极生活事件对忧郁的影响。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风簸/自天涯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再圈点勾画,思考、交流后,由组长执笔敲定答
案。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十章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二、什么是心理健康1、定义✧广义:高效、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基本心理活动内容完整、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2、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的智力水平✧了解并接受自己✧人际关系和谐✧调控情绪✧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一)途径(1)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二)方法:(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3)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4)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节:心理健康与压力一、压力及其来源(一)压力的概念:(二)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1、躯体性压力源2、心理性压力源3、社会性压力源4、文化性压力源二、压力的身心反应(一)压力下的生理反应:加拿大心理学家薛利提出1、警觉反应2、抗拒3、衰竭(二)压力下的心理反应:三、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策略(一)影响压力的因素1、经验2、准备状态3、认识4、性格5、环境(二)处理压力的方法处理困惑、减轻不适感1、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2、正确的应对方法:(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

(6)改变不合理观念。

(一)影响压力的因素1、经验2、准备状态3、认识4、性格5、环境(二)处理压力的方法处理困惑、减轻不适感1、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2、正确的应对方法:(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十章 心理健康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十章 心理健康

基本内涵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 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学习,是一种信仰!
【领会】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 + + + +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开发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心理健康与挫折
【领会】挫折产生的原因
1、挫折产生的原因:外在因素,内在因素。
+ 外在因素主要指环境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
会条件。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所不能左右的。 + 内在因素则主要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 标的实现,包括个人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 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三、心理健康与挫折 【领会】挫折的防卫方式 + 五大类别 1、建设性防御 2、替代性防御 3、掩饰性防御 4、逃避性防御 5、攻击性防御
THANKS!
学习,是一种信仰!
三、心理健康与挫折
心理防御机制
否 认
压 抑
幻 投
想 射
反 向
退 行
转 移
文 饰
补 偿
升 华
三、心理健康与挫折
【简单应用】挫折的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 二、改变不合理观念☞ 1、此事不该发生 2、以偏概全 3、无限夸大后果 三、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四、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1、性情急躁的人 2、心胸狭窄的人 3、意志薄弱的人 4、自我偏颇的人
四、心理健康与焦虑 【识记】焦虑的概念 + 焦虑障碍 1、受不合乎现实或 不合乎理性的害怕 困扰。 2、多种行为表现。 3、共同点是极度焦 虑的体验。

第十节 心理健康试题(含答案)

第十节 心理健康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心理健康知识考点 P249一、单项选择题:1.健康的概念是指( D )。

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2.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有关身心健康的什么宣言?( D )A.《巴黎宣言》B.《北京宣言》C.《开罗宣言》D.《阿拉木图宣言》3.科学的健康观认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________二个方面。

( B )A.思想健康B.心理健康C.行为健康D.精神健康4.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是( C )。

A.积极的B.消极的C.具有二重性的D.无效的5.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A.否认B.文饰到C.投射D.幻想6.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B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B.补偿C.退行D.转移7.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 C )A.文饰B.转移C.投射D.幻想8.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A )。

A.升华B.转移C.文饰D.压抑9.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D )。

A.反向B.投射C.压抑D.幻想10.欲盖弥彰,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D )A.投射B.文饰C.否认D.反向11.有些酗酒者认为“喝酒伤身”没有科学根据,照样喝酒,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B )A.文饰 B.否认 C.投射 D.反向12.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B )。

A.转移B.文饰C.反向D.退行13.下列哪种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 A )A.升华B.投射C.退行D.幻想14.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却有意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方法的表现?( C )A.升华B.文饰C.反向D.转移15.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依然继续吸烟如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和有限性,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挫折教育: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通过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感恩教育:教育大学生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感恩心态,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和爱护生命。

自我保护教育:通过自我保护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生命价值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重大或突然的应激事件时,无法通过常规的应对方式来应对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等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

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当心理危机发生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同学支持等,帮助大学生度过难关,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人格心理学》第十章人格适应与人格健康

《人格心理学》第十章人格适应与人格健康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人格心理学》第十章人格 适应与人格健康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人格适应概述 • 人格适应的理论基础 • 人格适应的评估与诊断 • 人格适应的干预与治疗 • 人格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 人格健康的促进与维护
01
人格适应概述
人格适应的定义与意义
01
人格适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压 力、挑战或逆境时,通过调整自 身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以适应 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
积极人格

平衡人格
具有乐观、自信、自尊、自律等积极 品质,能够应对挑战和压力,保持心 理平衡。
个体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保持 平衡,没有明显的偏颇和极端表现。
协调人格
个体内部各个人格成分之间协调一致 ,没有明显的冲突和矛盾,能够适应 社会环境。
人格健康的评估标准
情绪稳定性
个体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 ,不轻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刺激 。
制定诊断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 对性的诊断方案,包括 确定问题的性质、程度
、原因等。
实施诊断
按照诊断方案,对个体 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
断。
评估与诊断的注意事项
标准化与客观化
保密原则
评估工具和诊断方法应遵循标准化和客观 化的原则,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在评估和诊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密原 则,保护个体的隐私和权益。
家庭治疗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促 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适应。
干预与治疗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个体的特点和需求, 采用个性化的干预和治疗策略

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02 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焦虑情绪及应对
焦虑情绪的表现
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
紧张、不安、担心、烦躁等情绪体验 ,以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维、寻求 支持等。
焦虑情绪的原因
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对结果的过 度担忧、自我评价过高等。
抑郁情绪及应对
抑郁情绪的表现
情绪低落、缺乏活力、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社会环境对孩子心理影响及优化建议
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特点和 行为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社会媒体的影响
社会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可 能成为传播不良信息和价值观的渠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神经症、心境障 碍、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以及心 理生理障碍等。识别心理健康问题需 要注意观察个体的情绪、行为、认知 和身体反应等多个方面。
维护心理健康需要采取积极的生活态 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安排 生活和工作压力,以及寻求专业的心 理咨询和帮助。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包括增强自我认知、培养积极情绪、 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等。
认知功能下降预防措施
认知训练
通过智力游戏、阅读、 学习新技能等方式保持 大脑活跃。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 预防认知功能下降。
社交互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 他人交流互动,有助于 保持认知功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和心理健 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并采取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生活规律变化
退休后生活节奏和规律发生变化, 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要好好保护和对待它。
2、丧失与哀伤
第一节 生命及其意义
2、丧失与哀伤
过程:
(1)否认
否认事情的事 实,不愿意承 认事情发生在 自己的身上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抑郁和消沉
(5)接受
可能针对别人, 也可能针对自己, 为什么这样的事 情会发生在我的 身上,为什么是 我?
通过讨价还价, 去改变失落无 助的状态
可能会感到愧疚, 开始意识到生活必须
无力,无助和悲 痛,甚至消沉或 者自暴自弃
要继续下去,开始接 受失去亲人的事实, 人开始获取帮助,向 前看,走出哀伤,面
对事实,变得更坚强,
接受生活。
第一节 生命及其意义
课堂活动:
在人的一生中,总是要面对死亡,至亲的逝去,好友的离开,最后包括自己。我 们要如何面对死亡呢?在面对死亡时,要思考些什么呢?也许有人说我不用想这 么多,死亡离我和身边的人远着呢,但这确实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话题,也是每 个人都不能完全把控的过程。请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预,主要是心理疏导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机制
1、大学生心理危机 的产生过程
2、引发大学生产生心 理危机的应激源因素
3、引发大学生产生心理 危机的个体易感性因素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过程
心理危机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并非单一因素导致。
了自己而活着,并不是为了别人。
第一节 生命及其意义
案例
有一次上哲学课,老师问大家:你究竟为什么而活?你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同学们的回答有:
我们是为了心中的期待而活着。 为爱我们的人而活着,为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而活着,为看见自己最灿烂的

第十章:心理健康及其教育(思维导图)

第十章:心理健康及其教育(思维导图)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
实质 标准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 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和积极的社会 功能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认知法
游戏法
测验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交流法 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
行为改变法
实践操作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过程一般由“判断鉴别——训练策略——反思体验”三个彼此衔接的基 本环节构成。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d)
2.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一种心理上的助人过程,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心 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助人自助
3. 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方 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 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
总目标 具体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 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1)使学生不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使 他们尽快地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
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压力
考点 一、识记:压力 二、领会: 1、压力的来源; 2、压力带来的身心反应 三、应用:压力的应对策略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及其来源
压力= stress = 应激 :加拿大 汉斯·薛利 1、生理系统对刺激的反应 2、由刺激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
刺激 ← 不良刺激 或 愉悦刺激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
压力源
☞带来压力感受的事 件或环境
→人际关系是最主要 的压力源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源的类型
【压力测试图】 1、如果看到波涛汹 涌,那么请马上休 假;2、如果你看到 微波荡漾,请小休 几日;3、如果看到 很多颗榛子,请继 续为人民币服务。
第十章 心理健康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考点 一、识记: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领会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广义☞ 1、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 2、心理状态 二、狭义☞ 1、心理活动过程
→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2、知、情、意、行、人格
→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角度
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
二、基本内涵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 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有效途径
一、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开发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四、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五、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一、躯体性压力源
→对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
二、心理性压力源
☞来自头脑中的紧张信息
三、社会性压力源
←造成生活方式上的变化
四、文化性压力源
←进入新的语言环境或文化 背景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的身心反应
→正常的有助个体适应 环境。
→过度压力带来负面反 应。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压力的身心反应
1、直接反应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领会)
压力的影响因素 1、经验 2、准备状态 3、认知 4、性格 5、环境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应用)
压力的应对策略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的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二节
压力的概念
压力源
压力下的 身心反应
影响压力 的因素
躯体性压力源
经验
心理性压力源
准备状态
社会性压力源
认知
文化性压力源
性格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环境
考点(识记)
压力的概念
压力也叫应激,由汉斯·薛利提出。 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 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由生理 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 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变不适应状况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24.压力源 2004年4月 名词解

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 力感受的条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
(上述内容可以由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加 以组织)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 30分)
29.简述压力的影响因素。 29.(1)经验(1分);
(2)准备状态(1分); (3)认知(1分); (4)性格(1分); (5)环境(1分)。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 小题任选1题作答,2题均答者,以前1 小题计分,8分。第33小题必答, 10分, 共18分)
→为消除刺激源而做出的反应 →路遇歹徒与其搏斗或逃避
2、间接反应
→ 减轻压力体验 → 借酒消愁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影响压力的因素
一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正确应对压力的方式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劳逸结合,培养爱好 多运动,生活有规律 拥有社会支持和朋友 自信积极,知足常乐 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领会)
压力的来源 1、躯体性压力源 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
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和化 学的、生物的刺激物。 2、心理性压力源。即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3、社会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 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 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 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 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 同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具体做法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三、增设心理健康专业网站 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广义
正常的智力水平
途径(5点)
狭义
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做法(4点)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
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识记)
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
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
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 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识记)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
考点(领会)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