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汇本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汇本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汇本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某:赵文杰

学号:09182172

班级:土木91

日期:2012.6.20

一、工程概况

某地区拟新建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夏季近30年连续平均最高温度35℃,冬季最低气温-8℃,土质为红褐色粘性土,近十年冻结指数平均值为250℃?d。

交通年增长率前十年为8%,后5年为6%,路基平均填高2.0m ,地下水距地面1.2m 。交通量如下:小汽车2500辆/日,解放CA15 500辆/日,东风EQ140 500辆/日,黄河JN162 300辆/日。

沿途有碎石、砂石、石灰、粉煤灰、水泥供应。

二、路基路面设计

根据工程概况的特点,以及交通量的要求,新建道路设计为4车道的一级公路,采用沥青路面

1、轴载分析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3-1确定。

表3-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1﹚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前、后轴轴载大于25kN的各级轴载

P的作用次数i n均换算成标准

i

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35.4211

)(

p

p n C C N i

i K

i ∑==

式中:N —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

i n —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P — 标准轴载(kN )

; i P —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

C 1—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轴组为0.38; C2— 轴数系数。

K —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离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11 1.21C m =+-

式中:m —轴数。

通过hpds 路面结构设计系统计算结果如下:

序号 车 型 名 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解放CA15 20.97 70.38 1 双轮组 500

2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 500

3 黄河JN162 59.5 115 1 双轮组 300

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量轴次e N :

1[(1)1]365

t e N N γηγ

+-?=

式中 e N —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次数; t — 设计年限,由材料知,t=20年;

1N — 设计端竣工后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γ— 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平均增长率,由材料知,γ=0.087; η— 车道系数,由材料知η=0.5。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971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3747053

2、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1)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X 》,并考虑公路沿途有砂石、碎石、石灰、粉煤灰供应。

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90mm ),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待定), 底层采用二灰土(300mm ), 采用三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表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0mm ), 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60mm ),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90mm )。 (2)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可根据查表法查得。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

模量及劈裂强度已参照规X 给出的推荐值确定。如下:

层次

材料名

厚度 (cm)

抗压回弹模量

强度劈裂 (Mpa )

15°C 模量

20°C 模量 ① 细粒式沥青混凝

4 2000 1400 1.4 ②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1800 1200 1.0 ③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9 1200 1000 0.8 ④ 水泥稳定碎石 待定 1500 1500 0.5 ⑤ 二灰土 35 750 750 0.25 ⑥ 土基

30

30

(3)设计指标的确定

1﹚设计弯沉值d l

公路为一级,则公路等级系数c A 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则面层类型的系数s A 取1.0;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则路面结构类型系数b A 取1.0。

0.2600d e c s b l N A A A -=

式中: d l — 设计弯沉值

e N — 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年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c A — 公路等级系数,一级公路为1.0 s A —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 b A — 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为1.0

所以: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9.1 (0.01mm)

2﹚各层材料按容许层底拉应力R σ,按下列公式计算:

s

R s

k σσ=

式中 : R σ— 路面结构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

s σ— 路面结构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即该材料能承受设计年限

e N 次加载的疲劳

弯拉应力(Mpa );

s k —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21.5/09.022.0==Ac Ne Ks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66.2/35.011.0==Ac Ne Ks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土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43.3/45.011.0==Ac Ne Ks

具体见下表: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29

4 石灰粉煤灰碎石 .32

5 石灰土 .1

6 天然砂砾

三、验算并得出计算层厚度

1、计算路表设计弯沉ld 计算路表设计弯沉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X》(JTG D50-2006),路表设计弯沉ld 按下式计算:ld=600Ne-0.2AcAsAB

式中:

ld——路表设计弯沉值;

Ne——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标准轴次;

Ac——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1.0;

As——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取1.0;

AB——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取1.0。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5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4 石灰粉煤灰碎石20 1500

5 石灰土25 550

6 土基36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9.7 (0.01m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