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以促进患者康复
和提高生活质量。病房护理常规包括了病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监测、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和病人家属的教育等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护理常规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一、日常生活照料
1. 患者入住:在患者入住时,护士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
年龄等,并为患者安排床位。同时,护士要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设施和服务,并告知患者有关病房的规定和注意事项。
2. 饮食管理:护士要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和医生的嘱咐,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护士要确保患者的饮食安全和卫生,定期检查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3. 个人卫生:护士要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包括洗漱、更换衣物、清洁
身体等。护士要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洗手,并戴上手套进行护理操作,以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二、健康监测
1. 体温测量:护士要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在病历中。体温测量可以通
过耳温计、腋下温度计或口腔温度计等工具进行。
2. 血压测量:护士要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在病历中。血压测量可以通
过血压计进行,常用的有汞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
3. 心率监测:护士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并记录在病历中。心率监测可以通
过心电图机进行,也可以通过手动计数脉搏的方式进行。
4. 呼吸监测:护士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并记录在病历中。呼吸监测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或使用呼吸计进行。
5. 尿量测量:护士要定期测量患者的尿量,并记录在病历中。尿量测量可以通过尿量计或尿袋进行。
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做血,尿常规化验,检查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血糖及血电解质。
2、向病人做好术前卫生宣教,嘱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
3、术前一日行手术野备皮(右上肢、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根据需要做抗生素过敏试验,遵医嘱给予术前应召药。
4、手术当日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正常服药.在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并根据需要补液。
二、术后护理
1、病人返室后测量血压,持续心电监测24小时,密切观察心率、律的变化。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观察有无胸痛或憋气等不适。
2、应用股动脉时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及足温情况,若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皮温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免造成下肢供血不足引起坏死。
3、嘱病人多饮水,按需予以静脉补液。术后6小时内总入量应达到1500毫升,尿量达1000~1500毫升。排尿困难者必要时予以导尿。
4、患者卧床24小时,病人卧床期间应做好生活护理,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
5、如伤口局部沙袋压迫,动脉穿刺伤口压迫1小时,术侧肢体制动8小时。定时检查穿刺部位伤口情况。
6、根据需要遵医嘱予抗菌素预防感染。
7、抗凝治疗者给予皮下注射时,注射部位应于腹部脐下偏左或右,注射后嘱病人稍用力压住针眼5-10分钟,不得揉动。
8、术后给予半流食、易消化食物.少食用奶制品以免引起腹胀。
9、病人卧床期间应注意保暖及卧位舒适,做好生活护理。
10、术后24小时拆除压迫止血器,确定无出血、溶血等情况时,病人方可下床活动。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第X章介入医学中心护理常规
第一节介入医学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状况,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不知晓自己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护士应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护理评估:术前应测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压疮发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跌倒发生风险(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及营养状况(营养筛查评估单)。根据评估分数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血管介入手术术前常规检查双侧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后观察对照。
3.术前检查:指导、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检验项目。
4.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练习卧位使用便器排便、排尿;屏气练习;有效咳嗽咳痰;做好放射防护宣教等。
5.术前准备: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清洁穿刺部位皮肤、备皮,根据手术部位决定备皮范围;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若入睡困难,遵医嘱给予安眠或镇静药物。遵医嘱术前4-8h禁饮食;
6.手术日准备:着清洁的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及首饰、金属物品等,女性患者不化妆;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止血、止吐药物;接手术前排空大小便;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无误,做好交接。
7.用物准备: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备防护服。
二、术后护理常规
1.患者交接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了解术中情况,交接皮肤、穿刺处敷料、留置管路、静脉输液及病历等。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吸氧;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24h内每小时观察穿刺处动脉加压包扎情况,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及有无肿胀,动脉搏动情况;非血管介入患者观察患者穿刺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置管患者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状等。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及对介入治疗的认知程度。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
3.评估患者有无造影剂过敏及凝血功能障碍。
4.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二、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或并发症,征得家属的理解和签字同意。
2.遵医嘱术前用药并行碘过敏试验,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如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等。
3.准备沙袋、心电监护、注射泵、造影剂等用药。
4.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尽量减少穿刺,防止出血及淤斑。
5.遵医嘱备皮,手术前一日沐浴、更衣;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心电监护等。
6.遵医嘱禁食、禁水、禁药:局麻者4~6小时,全麻者9~12小时。
7.遵医嘱给药,并调节输液速度和记录给药时间、剂量等。
8.严密监测术中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出现病情变化立即配合抢救。
9.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语言沟通障碍、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有无寒战、高热等不良反应;有无皮肤受压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0.遵医嘱输氧和心电监护。
11.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
1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医嘱要求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内;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状况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3.亲昵窥察两侧足背动脉搏动和肢体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等,防止动脉栓塞;窥察局部有无渗血、血肿,指导患者咳嗽或呕吐时按压穿刺部位,避免因腹压增长而招致伤口出血。
介入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介入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生命体征,有无介入治疗禁忌症。
2、患者对该项检查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3、术后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包扎是否完好。
4、化学药物所致毒性反应。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术前备皮,排空大小便,术前24小时进易消化食物,术前6小时禁食。
(2)介绍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3)进行屏气练习,使术中血管图像更清晰,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2、术后护理
(1)平卧24小时,术侧下肢制动,保持伸直位24小时。
(2)手术部位加压包扎,手压迫穿刺点1小时后,用沙袋压迫6小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化疗药所致毒性反应的护理,向患者做好解释,遵医嘱对症处理。
(4)并发症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做好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2、进食高维生素,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食物,鼓励多饮水。
3、坚持治疗,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四、注意事项
1、术毕穿刺侧肢体制动,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肿瘤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肿瘤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详细了解病情包括患者既往疾病史和有无药物过敏史。
2.协助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抽血查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
3.饮食护理一般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易消
化饮食,戒烟酒。术前4小时禁食、禁饮,但降压药物照常服用,降糖药物遵医嘱处理。特殊病人按特殊病人饮食护理。
4.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目的、方法、配合。
5.术前1天必要时行穿刺点处备皮,根据需要做皮试,指导个
人卫生,如沐浴、修剪指甲、更换清洁衣裤等。
6.术前半小时执行术前用药(如止血药、止痛药及止吐药),
留置静脉针,并备好术中用药(如解痉药、造影剂、栓塞剂及术中化疗药等)。
7.练习床上大小便,进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二.术后护理
1.观察患者神志情况,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样饱
和度1次,共4~6次,必要时XX心电监护时间;术后3天内测体温每日3次,发热病人按要求测量。
2.观察穿刺处伤口敷料、穿刺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血液
循环情况,并与对侧比较。
3.饮食指导除禁忌及支架介入术外,术后即可进少量流质饮
食,并逐渐过渡到普食。鼓励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保证尿量每日在2000ml以上。
4.体位与休息动脉造影+化疗/栓塞/灌注者,术后平卧位,沙
袋压迫4小时(永久性药盒植入者不可用沙袋压迫),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4~8小时;卧床休息24小时,3天内避免剧烈活动。
5.心理护理耐心、详细解释患者疑问,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
通。
6.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1)栓塞综合征:出现发热、疼痛、胃肠道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对症护理。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病房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康复护
理以及疾病管理等方面。在病房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按照一定的常规进行护理操作。下面将介绍病房护理常规的标准格式。
1. 护理目的和原则
病房护理的目的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
生活质量。护理的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护理内容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病房护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日常生活护理:包括患者的饮食、睡眠、洗漱、排便等方面的护理。
-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
- 患者疾病管理:包括给药、更换敷料、拔除引流管等操作。
- 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功能锻炼、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3. 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患者入院时,护士应进行入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等信
息的收集和记录。
- 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之前,护士应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 患者饮食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和医嘱,提供适当的饮食,并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
- 对于需要留置导尿管或引流管的患者,护士应定期检查导尿管或引流管的通畅性,并及时更换敷料。
- 在给药时,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品的名称、剂量等信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1、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
2、合理制订宣教计划。术前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方法、目的、特点。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
3、术后责任护士应协助患者上床,取平卧位,注意保暖,询问有无不适。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按医嘱给予抗炎、水化、支持输液治疗。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4、嘱患者术侧下肢制动24小时,注意观察患者股动脉穿刺处有无
渗血,沙袋压迫位置是否准确。术肢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凝血异常者应适当延长加压包扎及制动的时间,拆除绷带时动
作要轻柔,以免损伤皮肤,并用汽油将胶布印迹擦净,常规消毒穿
刺点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要连续换药3天,
5、指导患者取舒适卧位,注意患肢腹股沟部位不弯曲,另侧肢体可轻度活动;全身放松,不要过于紧张。
6、术后水化处理治疗期间应作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并嘱多饮水。
7、术后可进半流质或流食,宜清淡且营养丰富,主张少量多餐。
8、如发生尿潴留,协助患者尽量自行排尿,必要时导尿。
9、做好疼痛的护理
10、对于肝脏巨大占位者,术后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破裂出血。11、高热时,做好降温处理,避免发生虚脱。
12、针对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如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呃逆、骨髓抑制等。
13、患者术后十分痛苦,责任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到舒适。
I4、出院指导:讲解出院带药的目的、用法。告之复查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一般1周复查1次,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3周后复查CT、B超。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照料的一系列常规操作
和流程。这些常规操作和流程旨在提供安全、舒适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以下是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患者入院护理
1. 患者入院前准备:确保患者的病历、医嘱和相关检查结果齐全,床位清洁整齐,床单、被子等床上用品清洁干净。
2. 患者入院时接待: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引导患者了解病房环境和护理常规,协助患者完成入院手续。
3. 患者入院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疾病状况、精
神状态、社会心理因素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二、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1. 体温监测:定时测量患者体温,记录体温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 血压监测: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记录血压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 心率监测:定时测量患者心率,记录心率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 呼吸监测:定时测量患者呼吸频率,记录呼吸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 饮食摄入监测: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进食量、饮水量等。
三、患者个人卫生护理
1. 患者洗澡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患者洗澡时间和方式,确保
患者的个人卫生。
2. 患者口腔护理:定时帮助患者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3. 患者皮肤护理:定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和皮肤感染。
4. 患者排泄护理:定时协助患者如厕、更换尿布,观察患者排尿、排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四、患者营养护理
1.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病房护理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和照顾。
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病房中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一系列操作和流程。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护理常规的标准格式,包括护理前准备、护理过程和护理后处理等内容。
一、护理前准备
1. 患者信息记录:在进行护理之前,护士应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确保患者身份正确无误。
2. 病情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意
识状态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3. 护理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护士应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明
确护理目标和措施。
二、护理过程
1. 患者卫生:护士应帮助患者进行日常卫生护理,包括口腔护理、洗脸洗澡、
更换衣物等,保持患者的清洁和舒适。
2. 体位转换: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位转换,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安排体位转换的频率和方式。
3.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护士应提供合适的饮食,包括饮食种类、饮食量和饮食时间等,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 药物管理:护士应按照医嘱规定,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包括口服药、静脉注
射药等,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5. 导尿护理:对于需要导尿的患者,护士应正确操作导尿管的插入和拔除,定
期清洗导尿袋,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
6. 疼痛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或非药物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7. 安全护理:护士应注意病房内的安全问题,包括防止跌倒、防止烧伤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病房护理常规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包括病人的基本护理、病情观察、医嘱执行、病房环境管理等。在病房护理常规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 病人基本护理:
- 协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脸、洗澡、刷牙等。
- 帮助病人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床铺整洁干净。
- 定期翻身,防止病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预防压疮的发生。
- 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给予病人适当的营养支持,根据医嘱进行饮食管理。
2. 病情观察:
- 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如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疼痛加重等。
- 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意识清晰度、情绪波动等。
- 检查病人的伤口、引流管等,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 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
3. 医嘱执行:
- 按照医嘱给予病人药物,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以调整药物剂量。
- 定时给予病人输液,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器的使用。
- 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如拍片、抽血、换药等。
4. 病房环境管理:
- 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安静,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 定期消毒病房内的器械和设备,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 确保病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 协助病人的家属与医生、护士进行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病房护理常规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为每位病人提供安全、舒适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进其康复和健康。
介入检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检查治疗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的健康史,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职业特点等。
2、评估全身情况;评估生命体征,了解患肢是否有水肿、胀痛;评估曲张静脉的程度、范围;评估下肢小腿皮肤的颜色,有无皮炎、溃疡、坏死等。
3、了解患者血管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治疗和手术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
【护理常规】术前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完善各项检查。
3、备皮:了解穿刺部位,做好该部位皮肤的清洁,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
4、排便练习:术前指导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
5、饮食准备:检查前一餐进半饱,不可过饱。
6、检查前做碘过敏试验。
7、术前常规左手留置针,穿病号衣裤,带尿壶或便盆。
术后
1、卧床休息24 小时,穿刺肢体勿外展,保持患肢髋关节的平直不能屈曲。
2、穿刺侧肢体制动12 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
观察下肢血运、皮肤颜色、温度情况,有无肿胀与健侧相比较,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3、沙袋压迫穿刺点:动脉24 小时;静脉6-8 小时。
4、监测生命体变化。
5、嘱病人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体外。
6、24 小时后穿刺部位正常可下床活动。
7、卧床期间可向健侧小幅度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8、观察病人排尿情况,如不能排尿,诱导排尿无效应及时留置导尿管。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第十八章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介入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1、主动、热情接诊新人院患者,安置床位,介绍住院须知、有关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病区环境,通知主管医生;
2、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对特级护理病人要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
3、测T、P、R、BP;bid连测三日改为qd,体温℃以上者qd,℃以上者q4h,体温正常三日改为qd;qd记录大、小便;每周测量体重一次;急诊病人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相应级别护理、饮食;急诊介入、消化道出血、急腹症、休克病人暂禁食;
5、介绍介入治疗的方法、特点、目的和注意事项;
6、急诊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并做好记录;
7、急腹症病人未确诊前禁用止痛药或其他止痛措施;
8、按医嘱及时留取标本并送检;
9、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使病人术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信任感、安全感,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10、卧床病人定人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垫棉垫、气垫床、贴减压帖,预防压疮发生;
11、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向病人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定时进行房间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执行介入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治疗前护理
1、饮食指导:护士应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半流质食物,以防术后便秘;对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也应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
2、训练床上排大小便及胸式呼吸练习;
3、备皮:备双侧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包括会阴部;
4、必要时术前作抗生素、碘过敏试验并记录;
介入科护理常规
介入科护理常规
1:主动、热情接待新入院病人,安置床位,介绍住院须知、有关规定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病区环境,通知主管医生;
2: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对一级护理和特殊护理病人要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
3: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日一次;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急诊病人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饮食;急诊介入、消化道出血、急腹症、休克病人暂禁食;
5:常规心电图、胸片、检验血常规、凝血试验、感染筛查、生化全项、肿瘤标志物、CT或B 超检查,及时留取标本;
6:每天下午记录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7:术前、术中、术后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病历号、疾病诊断、近期检查结果、过敏史、介入治疗方式;
8:术前告知患者介入手术大致时间,并遵医嘱抗生素过敏试验,根据介入手术部位备皮,并告知患者术前4-6小时禁食水,有糖尿病并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要告知介入治疗前后48小时停药; 9: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检查穿刺处敷料,协助卧床,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遵医嘱给以输液治疗; 10:术后常规3天每日测4次体温、脉搏,正常者3日后改为每日1次,记录出入量,无异常者3日后停止记录或遵医嘱;
11:术后4小时遵医嘱给以双下肢血液循环驱动、协助患者床上翻身、8-10小时或遵医嘱拆除患肢穿刺处压迫器、12-24小时拆除患肢穿刺处的绷带,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
12:急诊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并记录护理记录单;
13:急腹症病人未确诊前禁用止痛药或者其他止痛措施;
肺栓塞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肺栓塞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肺栓塞介入治疗术前要为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腹股沟区备皮、完善各项检查等准备工作。术前6小时禁食水。
2.术前遵医嘱停用抗凝药物,改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调整INR在1.5左右,既要避免术中出血过多,又要防止机体高凝状态致血栓形成。
3.术前做好宣教及解释工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及配合治疗。嘱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温度、色泽,必要时做标记,以便术后对比。
5.术前于左上肢应用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地西泮
10mg肌注,或异丙嗪20mg肌注,起到镇静、抗过敏的作用。
【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回病房后,心电监护24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
病情变化。
2.适当补液,并注意尿量,使患者术后4小时尿量达到800ml。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呋塞米静脉注射,促进排尿。
3.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有无穿刺部位血肿。出现活动性出血或较大范围的血肿时应重新加压包扎。
4.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经股静脉穿刺完成,术后一般局部压迫2~4小时,卧床12小时。如经颈静脉穿刺,术后局部不用压迫,保
持颈静脉与患侧上肢制动2小时,适当卧床即可。
5.术中应用溶栓剂的患者,为防止穿刺处出血,常规保留静脉鞘管3~4小时,采血测APTT时间,待回复到基础值的2倍以内就可以拔管。拔出鞘管压迫止血后,局部加压包扎,沙袋压迫2~4小时,术后平卧12小时后可翻身侧卧,24小时后去除绷带换药。通常急性期患者需卧床制动2周左右,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此期间的外出检查,全部用平车接送。
胃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内容
胃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内容
胃癌是指恶性肿瘤发生在胃部的疾病。对于胃癌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胃癌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内容。
一、患者评估和准备
在进行胃癌介入治疗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身体状况、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在评估的基础上,护士需要为患者安排相关的检查和检验,如超声检查、CT扫描、胃腔镜等。
二、术前准备
在胃癌介入治疗前,护士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首先,护士需要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其次,护士需要为患者做好禁食和排空胃肠的准备。同时,还需要为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和穿刺部位的标记,准备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三、术中护理
胃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一般由放射科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护士在术中的工作主要包括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治疗效果等。护士需要熟练掌握放射学知识,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术后护理
胃癌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护士还需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血、发热、恶心呕吐等情况。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护士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五、并发症的护理
胃癌介入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感染等。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于出血的患者,护士需要采取止血措施,如进行局部压迫或使用止血药物。对于感染的患者,护士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进行局部消毒、使用抗生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评估对介入手术知识缺乏的患者及其家属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应耐心讲解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做好解释工作,减轻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②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需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确定检查结果符合手术标准后,方可制定制定治疗计划。告知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咳嗽、咳痰及大小便。
2、术后评估
①手术的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
②一般评估:生命体征、氧饱和度、静脉穿刺情况
③特殊评估:伤口敷料有无出血,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24小时
④重点评估:疼痛、双肺呼吸音、皮肤完整性
⑤营养状况:进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⑥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疾病的接受程度。
⑦用药情况:一般药物及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二、术前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的方法,如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术、支气管动脉灌注术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具体方法、过程及术中需注意的问题,说明介入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指导患者加强营养,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术前夜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①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的方法,患者在CT引导下,常规消毒一侧腹股沟动脉搏动最明显的部位,经皮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将导管沿动脉向心方向插入达同侧支气管动脉时,注人造影剂2-3ml,经屏幕观察造影剂流向靶血管时,即为满意。②支气管动脉灌注的方法。将准备好的抗癌药物,一般为2-3种,分别溶人40-lOOml等渗盐水中,用注射器抽吸后,逐一用手法经导管注入支气管动脉,所有药物可在15-30min注完。③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方法。在灌注术后,若肿瘤血管较丰富,导管进入供血动脉较深,该动脉与脊髓动脉无关联,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时,可在灌注后,再注入栓塞剂。
三、术后护理:①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以后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观察足背动脉情况,连续6次正常者可改每4h l次。术后指导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嘱患者有尿意及时排尿,防尿储留。②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静卧24h,避免大幅度的翻身,可每隔2h活动1次肢体。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⑧术后2-3h,患者可能出现感觉障碍、偏瘫,甚至截瘫、尿潴留等情况,应注意观察记录,发现异常通知主管医师。④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时,应通知医师,并遵医嘱处置。⑤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肋部疼痛,应注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精神紧张,
疼痛严重影响休息时,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⑥术后第2天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加强营养,戒烟酒,逐步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四、健康教育
1、体位及活动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应取平卧位,双下肢保持伸直状态,目的是防止穿刺部位大出血。拔管后弹力绷带加压止血6小时,24小时后方可活动,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
2、并发症指导
(1)血管痉挛:主要原因是患者有动脉硬化,反复穿刺插管,刺激血管内膜引起痉挛。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使周身放松并遵医嘱给药。
(2)局部血肿:可因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术中用肝素过多引起。告知患者对较大面积的血肿可用局部热敷或皮下皮下注射玻璃酸梅止血,严重时可穿刺抽吸和局部理疗,促进血肿消退。
(3)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常见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肝、肾的毒性反应等,告知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心悸等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鼓励患者于术后第2日大量饮水,以促进毒素排除,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告知患者外出应戴口罩,根据天气增减衣物,以预防因白细胞降低引起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