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72a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7.2a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习题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7.2a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习题 新人教版

7.2a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1.[2017·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存在下列平衡Br2+H2+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工业上由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答案 A解析A项,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促使平衡Br2+H2+HBrO 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与平衡移动有关,正确;B项,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平衡角度分析,较高温度不利于提高产率,错误;C项,加入催化剂,平衡2SO2+O23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错误;D项,H2与I2生成HI的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加压后碘蒸气浓度变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2.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2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 23(g) ΔH<0。

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 L,则v(SO3)=0.35 mol/(L·min)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 mol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答案 C解析由平衡时n(SO3)=1.4 mol可知此时n(SO2)=2.6 mol,n(O2)=1.3 mol。

因是恒温恒压条件,所以反应前后压强不变,A错误;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变小的反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积逐渐变小,小于2 L,所以v(SO3)大于0.35 mol/(L·min),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要放热,达到平衡时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平衡比较,平衡要逆向移动,所以n(SO3)<1.4 mol,C正确;恒温恒容下的平衡与原来恒温恒压下的平衡比较,平衡要逆向移动,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Q kJ,D错误。

2018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

2018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

3.(溯源题)(海南高考)可逆反应 A(g)+B(g) C(g)+D(g)。下 列依据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③___。 ①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②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③c(A)不随时间改变 ④单位时间里生成 C 和 D 的物质的量相等
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RJ选修4 P26“化学平衡状态”,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依据进行了 考查。
1.可逆反应
考点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反应物的浓度 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不变
相等
(2)建立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1)该时刻的化学反应________(填“已达到”或“未达到”)平衡状态。
(2)下列能说明乙苯与CO2在该条件下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v正(CO2)=v逆(CO2) b.c(CO2)=c(CO)=0.5 mol/L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3)平衡特点
教材 VS 高考
1.(RJ 必修 2·P51“思考与交流”改编)向含有 2 mol 的 SO2 的 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 2SO2+O2催加化热剂2SO3,充分反应 后生成 SO3 的物质的量__<___2 mol(填“<”、“>”或“=”, 下同),SO2 的物质的量___>__0 mol,转化率__<___100%。
考点二 化学平衡移动 (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
1.化学平衡的移动 平衡移动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 改变后,平衡可能发生移动,如下所示: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一轮复习作业 我要做到:准确 规范 速度 最强悍的竞争力只有两个字:行动! 。

化学平衡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CO (g )+H 2O (g )H 2(g )+CO 2(g )△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 也随之改变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2、反应m A (g )+n B (g )p C (g )+q D (g )经10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 的浓度减少了1L mol -⋅n ,C 的浓度增加了2n/3 mol/L ,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 C =2V B .达到平衡后,若保持 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A 的转化率不变,那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 A .2A (g )+6B (g )3C (g )+5D (g ) B .3A (g )+B (g )2C (g )+2D (g ) C .3A (g )+B (g )2C (g )+D (g ) D .A (g )+3B (g )3C (g )+3D (g )3、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g)和1 mol B(g)充入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B(g)x C(g)+D(s),在t 1时达到平衡。

在t 2、t 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方程式中x =2B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C .t 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D D .t 1~t 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同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气),起始时SO 2和O 2分别为20mol 和10mol ,达到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为80%。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七章 第24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七章  第24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24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3)平衡特点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 (1)动态标志:v 正=v 逆≠0①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②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

如a A +b B ??c C +d D ,v 正(A )v 逆(B )=ab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①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

③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

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物理量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1)2H 2O ????电解点燃2H 2↑+O 2↑为可逆反应(×) (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3)对反应A(g)+B(g)??C(g)+D(g),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4)对于NO 2(g)+SO 2(g)??SO 3(g)+NO(g)反应,当每消耗1molSO 3的同时生成1molNO 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静止了,不再发生反应了(×)(6)对于A(g)+B(g)??2C(g)+D(g)反应,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7)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当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8)在2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 2(g)??2NO 2(g)体系中,当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向含有2molSO 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 2(g)+O 2(g)????催化剂加热2SO 3(g) ΔH =-Q kJ ·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__2mol(填“<”“>”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______0mol,转化率______100%,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Q kJ。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三讲 化学平衡移动配套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三讲 化学平衡移动配套试

第三讲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2a)mol·L-1·min-1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解析由题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 mol Z消耗a mol X,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0.1a mol·L-1·min-1;因M为固态,故平衡向右移动,定义可知v(X)=a mol(2 L×5 min)气体质量变小;若平衡向左移动,气体质量增加,故当混合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增大M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X,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都增大。

答案 B2.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ΔH<0的浓度(c)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B.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解析由图一可知,t2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且发生突变,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能是升高了温度也可能是增大了压强,根据ΔH所表示的意义,不管平衡如何移动,ΔH 不变,所以A正确,B错;由图二可知,t1时改变平衡条件的瞬间,NO2和N2O4的浓度均增大,然后c(NO2)减小,c(N2O4)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给体系增大压强,但不可能是由温度改变引起的,选项C错;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2O4的体积分数增加,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错。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5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练习新人教版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5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练习新人教版

第25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2页[核心知识大通关]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的建立(2)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平衡特点小题热身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

( )(2)对反应A(g)++D(g),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3)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静止了,不再发生反应了。

( )(4)对于反应A(g)+(g)+D(g),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 )(5)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 22(g)体系中,当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6)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 ) 答案:(1)× (2)× (3)× (4)× (5)√ (6)√[考向精练提考能]考向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223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3v 正(N 2)=v 正(H 2) B .v 正(N 2)=v 逆(NH 3) C .2v 正(H 2)=3v 逆(NH 3) D .v 正(N 2)=3v 逆(H 2)解析:A 项,无逆反应速率;B 项,v 正21=v 逆3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项,v 正23=v 逆32,即2v 正(H 2)=3v 逆(NH 3)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项,v 正21=v 逆23,即3v正(N 2)=v 逆(H 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专题集训(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专题集训(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专题集训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减小B.BaO量不变C.氧气压强不变D.BaO2量增加2.对于平衡CO2 (g)CO2 (aq);ΔH=―19.75 kJ·mol―1。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CO2+H2)。

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 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0.5 mol B.0.95 mol C.1 mol D.2/3 mol4.恒温条件下,把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慢慢压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减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会变浅C.体积减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5.在一定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mol X(g)和2mo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A.3 B.4 C.5 D.6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 (g)+3B (g)2C (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A)∶n (B)∶n (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 (A)∶n (B)∶n (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O2,使压强刚好与外界相等。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1作业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1作业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一、选择题1.(2019·咸阳模拟)对于X(?)+Y(s)Z(?)的平衡体系,若增大压强,达到新的平衡时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 )A.X为气态,Z为固态B.X为固态,Z为气态C.X为气态,Z为气态D.X为固态,Z为固态【解析】选A。

增大压强,Y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X为气态,Z为固态或液态。

【易错提醒】压强的改变只针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2.(2019·沧州模拟)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2(g)2HCl(g)+I2(s)。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C.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D.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断裂1 mol H—Cl键【解析】选D。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2(g)2HCl(g)+I2(s),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压强为变量,压强不再改变一定平衡,故可以说明;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2(g)2HCl(g)+I2(s),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为变量,所以密度是变量,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一定平衡,故可以说明;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说明氯气的浓度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可以说明;平衡时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断裂2 mol H—Cl键,故D不能说明。

3.(2019·重庆模拟)某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X(g)+Y(g)2Z(g)达到平衡时,X、Y和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4 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 molD.均减小1 mol【解析】选C。

在容积可变的情况下,如果均加倍的话,对平衡时的各物质来讲,浓度均没有发生变化,故正逆反应速率均没有发生改变,平衡不发生移动,均减半与此类似。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卷: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卷: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反应产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v正(N2)=3v逆(H2)D.2v正(H2)=3v逆(NH3)2.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O2(g)2Cl2(g)+2H2O(g)ΔH=-115.6 kJ·mol-1。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C.断开4 mol H—Cl键的同时生成4 mol H—O键D.n(HCl)∶n(O2)∶n(Cl2)∶n(H2O)=4∶1∶2∶23.将等物质的量的N2、H2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N2(g)+3H2(g)2NH3(g)ΔH<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4.合成氨是工业上的重要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达平衡状态后,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停止B.反应达平衡状态后,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的同时消耗3 mol H2C.在上述条件下,N2不可能100%转化为NH3D.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 、Y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3 mol·L -1、0.08 mol·L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1∶c 2=3∶1B .平衡时,Y 和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 、Y 的转化率不相等D .c 1的取值范围为0<c 1<0.14 mol·L -1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 2(g)2HCl(g)+I 2(s)。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作业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作业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1.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A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答案B解析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故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都不改变;物质A为固体,不能用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因反应物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质量改变,反应未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在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存在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工业上由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答案A解析A项,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促使平衡Br2+H2O HBr+HBrO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与平衡移动有关,正确;B项,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平衡角度分析,较高温度不利于提高产率,错误;C 项,加入催化剂,平衡2SO2+O 22SO3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错误;D项,H2与I2生成HI的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加压后体积缩小使碘蒸气浓度变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3.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B.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和CO2(g),ΔH<0C.升高温度,再次达平衡时,CO2的浓度增大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若平衡不移动,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由于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不会是原来的2倍,A错误;CaCO3(s)高温分解为CaO(s)和CO2(g),反应吸热,则ΔH>0,B错误;CaCO3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正确;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由于CO2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会移动,D错误。

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模拟训练卷: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育文档

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模拟训练卷: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育文档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1.COCl2(g) CO(g)+Cl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答案 B2.已知: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均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升温增压B.降温增压C.升温减压D.降温减压答案 B3.在1 L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N2)∶c(H2)∶c(NH3)=1∶3∶2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生成C.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2v正(N2)=3v逆(NH3)答案 B4.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物质的量和平衡物质的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可表示为2X+3Y2Z,其平衡常数为8 000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1 L,则X的体积分数减小,浓度增大D.若升高温度时,Z的浓度增大,则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C5.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v(CO2)=2v(CH3CH2OH)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增大C.增大压强,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D.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等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答案 C6.已知C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2-7和CrO2-4)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已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2CrO 2-4(aq)+2H +(aq)Cr 2O 2-7(aq)+H 2O(l)。

【苏教版】2018届高考一轮:7.3《化学平衡的移动》pp46张t课件(含答案)

【苏教版】2018届高考一轮:7.3《化学平衡的移动》pp46张t课件(含答案)
D
答案
-17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解析:据图可知,X、Y 是反应物而 Z 是生成物,达到平衡状态 时,Δn(X)=(1.20-0.40) mol=0.80 mol、Δn(Y)=(1.00-0.20) mol=0.80 mol、Δn(Z)=(1.60-0.00) mol=1.60 mol,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 内各物质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化 学方程式中 X、Y、Z 的计量数之比为 0.80 mol∶0.80 mol∶1.60 mol=1∶1∶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2Z(g)。平 衡时,X、Y 的转化率分别为1.20mol × 100%=67%、
-1
������ 2 (Z ) K= ������ (X )· ������ (Y )
=
0.802 =32,C 0 .20×0.10
项错
误;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设参加反应的 Y 的物质的量为 a,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 X 物质的量为 a,生成 Z 的物质的量 为 mol· L 。0.71 -������
-4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落实基础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 v(逆),如果 压强 q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 温度 、 浓度 、 ≠ 等),v(正) v(逆),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 再相等,在新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叫做化学平 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 >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 = 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发生移动。 逆反应 方向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

2018版化学(苏教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七对接高考精练--化学平衡的移动

2018版化学(苏教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七对接高考精练--化学平衡的移动

2018版化学(苏教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七对接高考精练--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反应X(g)+Y(g)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二、多选题3.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由X→Y反应的ΔH=E5-E2B.由X→Z反应的ΔH<0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4.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 2(g)+CO(g)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三、原理综合题5.(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32O2(g)=C3H3N(g)+3H2O(g) ΔH=−515 kJ/mol②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 kJ/mol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20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河北黄骅中学月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的颜色变浅B.对2HI(g)H2(g)+I2(g),缩小容器的容积可使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C.反应CO(g)+NO2(g)CO2(g)+NO(g)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对于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措施解析:本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溴水中存在平衡:Br2+H2O HBr +HBrO,加入少量AgNO3溶液,HBr与AgNO3反应生成AgBr沉淀,c(HBr)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A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2HI(g)H2(g)+I2(g)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缩小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c(I2)增大,导致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由于平衡不移动,故B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反应CO(g)+NO2(g)CO2(g)+NO(g)的ΔH<0,升高温度,为了减弱温度的改变,平衡逆向移动,C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NH3,D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2.(2020·湖南长郡中学调研)已知:2H2S(g)+O2(g)S2(s)+2H2O(g) ΔH=-Q kJ·mol-1(Q>0)。

T℃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加入2 mol H2S(g)和1 mol O2(g),达平衡时生成0.6 mol S2。

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 )A.硫化氢的浓度是氧气浓度的2倍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C.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3Q kJD.消耗2 mol H2S(g)的同时生成2 mol H2O(g)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习题讲解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习题讲解课件

0.18 mol mol×20%
×100%=90%。
ppt精选
15
(3)由图 1 可以看出,当 N2 与 H2 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时,NH3 的平衡体积分数最大,为 42%。设平衡时转化的 N2 的物质的量 为 x mol,由三段式:
n(起始)(mol):
N2 + 3H2
1
3
2NH3 0
n(转化)(mol):
11
命题点 2 1.解析:选项 A 可以用温度变化来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选
项 B 说明离子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温度升高,水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选项 C 是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与化学平衡无关;选项 D 中浓度与溶液 pH 的关系 说明浓度对 NH3·H2O 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答案:C
ppt精选
8
考点二 [教材知识层面] 2.(1)正 (3)逆 3.正 逆 减小 增大 不 吸热 放热 不 能 4.减弱这种改变
ppt精选
9
[高考考查层面] 命题点 1 1.解析:A 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而增大 B 的浓
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 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但 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此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 反应,故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 v(正)、v(逆)都增大; 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 的转化率不变。 答案:B
ppt精选
12
2.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途径,不能影响平衡的移动,A 不符合题意;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右移,B 符合题 意;采用高温会使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左移,但此温度下催化 剂的活性较高,C 不符合题意;循环操作与平衡移动没有直 接关系,D 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 第2节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含解析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 第2节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含解析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考点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基础知识整合]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过程如下: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3)特征[应用体验]催化剂加热2SO3(g)ΔH=-Q kJ·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2mol(填“<”“>”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0 mol,转化率________100%,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Q kJ。

[提示]<><<2.T℃时,将a mol H2O(g)和a mol CO(g)充入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H2(g)+CO2(g)。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刚开始时,c0(H2O)________(填“>”“<”或“=”,下同)c0(CO)________c0(H2)。

(2)随着反应的进行,c(H2O)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CO2)逐渐________。

(3)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H2)将________,单位时间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与消耗H2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__,CO2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

[提示](1)=>(2)减小增大(3)不变是不变[考点多维探究]角度1极端转化法确定可逆反应某状态的量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A[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X2<0.2,0.2<Y2<0.4,0<Z<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a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1.[2017·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存在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工业上由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答案 A解析A项,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促使平衡Br2+H2O HBr+HBrO 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与平衡移动有关,正确;B项,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平衡角度分析,较高温度不利于提高产率,错误;C项,加入催化剂,平衡2SO2+O22SO3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错误;D项,H2与I2生成HI的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加压后碘蒸气浓度变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2.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2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

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 L,则v(SO3)=0.35 mol/(L·min)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 mol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答案 C解析由平衡时n(SO3)=1.4 mol可知此时n(SO2)=2.6 mol,n(O2)=1.3 mol。

因是恒温恒压条件,所以反应前后压强不变,A错误;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变小的反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积逐渐变小,小于2 L,所以v(SO3)大于0.35 mol/(L·min),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要放热,达到平衡时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平衡比较,平衡要逆向移动,所以n(SO3)<1.4 mol,C正确;恒温恒容下的平衡与原来恒温恒压下的平衡比较,平衡要逆向移动,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Q kJ,D错误。

3.[2017·河北高三联考]T℃时,在容积为2 L 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 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容器甲乙丙反应物的投入量 3 mol A、2 mol B 6 mol A 、 4 mol B 2 mol C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5 8 A 的浓度/(mol·L -1)c 1 c 2 C 的体积分数/%w 1 w 3 混合气体的密度/(g·L -1)ρ1 ρ2A .若x <4,则2c 1<c 2B .若x =4,则w 1=w 3C .无论x 的值是多少,均有2ρ1=ρ2D .甲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答案 C解析 若x <4,则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乙容器对于甲容器而言,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2c 1>c 2,A 项错误;若x =4,则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由于起始时甲容器中A 、B 的投入量之比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相等,故w 3不可能等于w 1,B 项错误;起始时乙容器中A 、B 的投入量是甲容器的2倍,两容器的容积相等,故恒有2ρ1=ρ2,C 项正确;起始时乙容器中A 、B 的浓度是甲容器中的2倍,故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甲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D 项错误。

4.高考]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 1、T 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 (X)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B .T 2下,在0~t 1时间内,v (Y)=a -b t 1mol·L -1·min -1 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答案 C解析 依据题中图示,可看出T 1>T 2,由于T 1时X 的平衡浓度大,可推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 项,M 点与W 点比较,X 的转化量前者小于后者,故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应小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A 项错误;B 项,2v (Y)=v (X)=a -b t 1 mol·L -1·min -1,B 项错误;C 项,T 1>T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W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而W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其逆反应速率v 逆′>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C 项正确;D 项,恒容时充入X ,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 的转化率增大,D 项错误。

5.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 2(g)+3Y 2(g)2XY 3(g) ΔH =-92.6 kJ·mol -1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X 2 Y 2 XY 3 ①1 3 0 放热23.15 kJ ② 0.6 1.8 0.8 Q (Q >0)A .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B .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 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L -1C .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D .若将容器①体积缩小为0.20 L ,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 kJ答案 C解析 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A 项正确;达到平衡时,容器①中平衡与容器②中平衡为等效平衡,利用容器①中数据进行计算:由放出热量的数值可知X 2的转化率为23.1592.6×100%=25%,平衡时XY 3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故其浓度为0.5 mol 0.25 L=2 mol·L -1,B 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容器②中反应逆向进行才能达到平衡,故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Q ,C 项错误;若将容器①体积缩小,则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多,D 项正确。

6.在某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 2(g)+O 2(g)催化剂加热2SO 3(g) ΔH <0,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根据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t1时减小了SO2的浓度,增加了SO3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1时充入了少量N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A解析A选项,在t1时,减小SO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突然减小,再次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比第一次平衡时大,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若t1时降低了温度,则再次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应比第一次平衡时小,B错误;C选项,若加入N2,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C错误;D选项,若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则正反应速率应瞬时增大,D错误。

7.[2016·湖北荆州联考]常温常压下向一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可逆反应3A(g)+2B(s)2C(g)+D(g) ΔH=-a kJ/mol(a>0)。

5 min后达平衡,测得容器中n(C)=0.8 mo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或缩小容器体积,该平衡均不会移动B.3v(A)=2v(C)=0.16 mol/(L·min)C.升高温度,该平衡正向速率减小,故平衡逆向移动D.该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a kJ的热能(假设化学能全转化为热能)答案 A解析由于该反应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平衡也不会移动,A正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该是2v(A)=3v(C)=0.24 mol/(L·min),B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 mol A和1 mol B不可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能小于a kJ,D错误。

8.下列叙述与图象相对应的是( )A.图(1)是N2(g)+3H2(g)2NH3(g)的化学平衡图象,在t0时刻充入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图(2)中p2>p1,T1>T2C.图(3)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D.图(4)对应反应2X(g)+3Y(g)2Z(g) ΔH<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答案 B解析在t0时刻充入一定量的NH3,v′(正)应与平衡点相连,A项错误;由先拐先平知p2>p1,T1>T2,B项正确;图(3)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项错误;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Y的百分含量将增大,D项错误。

9.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C .平衡时甲中NO 2与丙中N 2O 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D .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答案 B解析 因甲、丙为恒容容器,0.1 mol N 2O 4完全转化可得到0.2 mol NO 2,故甲、丙两容器中的化学平衡为等效平衡,反应开始后乙容器中的压强大于甲容器中的压强,而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平衡向生成N 2O 4的方向进行,故B 对;再结合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知D 错;虽然乙中转化掉的NO 2比甲中多,由勒夏特列原理知因乙的容积减小导致NO 2浓度增大的程度大于因平衡移动使NO 2浓度减小的程度,因此,平衡时乙中NO 2的浓度大于甲中NO 2的浓度,但由于甲、丙两容器内的化学平衡为等效平衡,甲、丙中NO 2的浓度应相等,A 错;由甲、丙中的化学平衡为等效平衡知,若平衡时甲中NO 2的转化率为50%,则丙中N 2O 4的转化率也为50%,C 错。

10.[2017·山西大学附中高三质检]恒温恒容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 4(s)和CO(g),发生反应:MgSO 4(s)+CO(g)MgO(s)+CO 2(g)+SO 2(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