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

选择:

1.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单选)

2.正处于(青年中期),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3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

(1)理发展的先天和后天规律

(2)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规律

(3)个体心理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

(4)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

4.大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5大学生情绪感的两极性

6.生意志发展的特点(选择)

(1)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堕性

(2)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

(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

(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时常伴有信赖性

(5)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

7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

8.强化与惩罚的比较:强化则是增加反应概率,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

9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10.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11. 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2.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3.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14. 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五章_学习动机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五章_学习动机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日期:2008-12-23]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

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考前预测班热报,快速精准的把握行测考点、传授快速解题技巧,点透申论答题思路及方法、预测命题一、选择题

1.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6.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8.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9.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

1O.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 )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11.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
4
例;③规则和高级规则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提供正确的言语指导,为学生创设运用规则的练习 情景,向学生提供规则的使用例证。 5.学习策略有哪些类型? 认知策略(知识学习策略、思维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6.学习策略的特点与要素有哪些? (1)学习策略的特点:主动性、艺术性、对策性和有效性。 (2)学习策略的要素:认知能力与学习方式;认知策略与学习技巧;元认知技能与自我评 价。 7.元认知策略训练方法有哪些? ①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学习的意识;②丰富大学生的元认知知识;③增强大学生元认知体验; ④加强对大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8.如何训练大学生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①明确应教的学习策略类型;②明确学习策略的结构要素;③明确认知学习策略教学应包含 的成分;④明确认知学习策略的教学技巧。 第八章 1.问题解决包括哪些要素? 问题的特征;情绪与动机;对问题情境的知觉;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2.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①认知因素,包括智商、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②人格因素。 3.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训 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第九章 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成 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2.简述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正义感两个方面。道德教育 的目标就是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规则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必 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模型。 3.大学生道德形成阶段有哪些? 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社会规范 的认同;社会规范的内化。 4.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 ①提高认识水平;②丰富感情世界;③发展意志能力;④促进道德形成。 第十章 1.人际交往的功能是什么? ①信息交流功能;②促进发展功能;③协调整合功能;④自我认识功能;⑤心理保健功能。 2.人际交往有哪些原则? 平等原则;尊重原则;信用原则;互助原则;宽容原则。 3.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仪表;空间距离;交往频率;相似性;互补性;能力;个性品质。 第十一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简答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

1、高等教育的特点?P9

答:(1)、在教育任务上,

(2)、在培养对象上,一般为身心发展趋于成熟18岁以上青少年

(3)、有三大社会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4)、在地位作用上,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5)、在培养方式上1)、在传授千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讲科学研究引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理论联系实际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P13

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

(4)、道德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

3、简述一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7-27

答:(1)、测量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2)、优点:1)、所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具有相对稳定性,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3)、有设立好的常模,可直接进行比较,简便省力

(3)、不足:

1)、属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推断要测量的心理

2)、不可避免的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3)、对施测者和测验的编制、选用具有较高的要求

(4)、应注意的问题:1)、确立对待测量的正确态度

2)、编制符合要求的测验3)、保证测验的严格施测与客观评估

4、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28-34

答:(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有助于高校教师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2)、有助于高校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特点

3)、有助于高校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2)学习期待

期待是个体对于从事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 计,是客观的活动目标在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学习期待是另一个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


大学生的学习期待是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大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对自 己力图达到的学习目标的自我评估与判断,是个 体对自己能力、经验、客观条件、目标难度等各 方面加以权衡、考虑之后的综合预想水平。

3、相关资料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 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 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 将如何行为。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 在于个人。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程度等 都是环境原因。若是环境原因,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 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 等都是个人原因。若是个人原因,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 责。

说明: 成功的主观性概率与激励值之间是互补关 系,失败的主观性概率与激励值也是互补 关系。

即:完成某种活动中,若成功的主观性概 率或激励值低,则成功的满意度就高,而 失败的不满意度便低。反之,若二者的水 平高,则成功的满意度低,失败的不满意 度便高。
三、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 结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动机。 个人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 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 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 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

浅谈学习动机的理论及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浅谈学习动机的理论及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高等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论文

浅谈学习动机的理论及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摘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与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的进程和学习效果。学习动机研究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逐渐走向成熟和细致化。学习动机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本文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论述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字】学习动机理论研究培养激发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就像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动机和目的一样,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学习也有他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理论

1.1驱力说

经典条件反应理论中,暗含的动机理论是驱力说。这一理论假定,机体需要的剥夺产生内部刺激,这种内部刺激形成驱力,驱使有机体产生并维持降低驱力的活动。该活动导致需要满足,立即便停止。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动物的训练,但是很难解释人类的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第一篇:《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还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2.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

(一)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辨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形式逻辑思维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抽象统一的反映。辨证逻辑思维,则是对客体现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在青少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中的动机因素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中的动机因素课件
目标定向
学生对于目标的定位也会影响学习动机。例如,一些学生可能更倾向 于追求高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意义。
价值观
学生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如果学生认为学习对 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很重要,他们会更努力学习。
环境因素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学 习动机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家长的支持、 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经济 条件等都会影响学生的 学习动机。
近景动机
由个体内部需要引起的 动机,如兴趣、求知欲
等。
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动机, 如奖励、惩罚等。
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 机,如考试、比赛等。
远景动机
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 机,如职业发展、人生
规划等。
02 学习动机的理论
强化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来源于外部的奖励和惩罚,通过强化行为来激发学习动机。
详细描述
强化理论主张通过给予奖励或惩罚来激励学习者,促使他们表现出期望的行为。 奖励和惩罚被视为一种驱动力,促使学习者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努力学 习。
自我决定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强调个体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对学习的影响,认为满足个体的内在需求可以 促进自我决定和自主性。
详细描述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探索、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机。当学习者感到自 主、胜任和关联时,他们的内在动机得到满足,从而更愿意投入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还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第四章:学生的心理特点

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点等。

第五章: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心理过程

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行为的调节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

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等。

第七章: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就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和成绩评定等。

第八章: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和自

我概念等。

第九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职业

发展等。

第十章: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包括人际关系的类型、人

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第一节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一)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可称为学习驱力。

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①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③交往内驱力(也叫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

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且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一、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能力。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意识。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二、论述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与教育意义。

答:(一)大学生的能力差异。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

1、能力的类型差异。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1)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在大学生中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人擅于模仿而不擅于创造,有人既擅于模仿又擅于创造。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划分。有的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占有优势,而有的大学生在其他能力上占优势。3)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划分。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力就是针对一般能力而言的。特殊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章节题型内容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个性心理

二、辨析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

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

律的科学。

4.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5.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

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

关系。

6.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

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

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

法?

7.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

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

1..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谈谈学习该课程的

现实意义。

章节题型内容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一、名词解释 1.教师胜任力2.教育机智3教学反思.4.自我效能感

5.教师期望效应

6.教学监控能力

7.教师角色

8.教学

风格9.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 1.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

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

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

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摘要:目前,大学生学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热情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就其原因来看,多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因此,培养及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成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对动机理论进行梳理,从动机形成机制、动机强化机制角度分析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的完善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得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需要,当出现能实现需要的目标时,就有了动机。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五种基本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人的动机是因为人们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产生的,通常人的动机是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时而产生的。斯金纳认为动机是由外界刺激引发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尤其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班杜拉认为动机来自于自我效能感,它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来自于对结果的期待,而且来自于对效能的期待。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而结果的强化,不仅来自于本人,而且来自于替代性的强化,先行性强化。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由学习需要,学习期待,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它有利于引发学习行为,决定学习方向,维持、调节学习活动,影响学习进程和效果。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的水平与学习的效果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以达到最佳学习成效的动机强度为最佳动机水平,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成效不断提高;当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成效不断下降。尽管对动机研究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有几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一、动机来自于需要,有内在的需要,也有外在的需要。二、动机有利于引导人的行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三、强化作用对动机有影响。四、动机水平与效果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辨析题答题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辨析题答题要点

高等学校岗前培训课程《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及参考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名次解释和简答题:

1、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实验救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它可分心理过程、心理志昂泰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

2、用图示说明人的心里活动系统:

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里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心里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里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3、心理学的任务:一、描述。即对心里事实用科学预言予以叙述,以便人们认识它。心理学的描述不仅借助于语言文字,而且借助于数字、公式、图示等。二、解释。对个体行为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索产生该行为的可能原因。三、预测。根据现有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控制.研究心理学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人的心理,使之有利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是心理学的根本任务。五、提升。研究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或直接利用心理学基础研究所发现的理论,提出改善生活品质的建议。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理论的任务;二、利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以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心理学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它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3)它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4)它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进化心理学(达尔文)。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着严重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他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

5、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非常注重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他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1908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精髓: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精髓: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精髓: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什么是学习动机?它对学习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学习动机的含义: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心里动因。

学习动机的心理机制:需要的基础作用过程;情绪的放大作用过程;兴趣的促进作用过程;因的引发作用过程,人的学习行为很复杂,是以上各系统的整合。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由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动机关系到学习行为的激发定向和维持,它调节学习行为,而学习关系到信息和行为的获得与矫正。一般来说,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表现在:首先学习动机是学习这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指导努力的方向;其次学习动机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的寻求有关的信息。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不直接卷入认知过程,而是间接的增强和促进学习效果,因而动机与学习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总之学习动机能推动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

2、学习动机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答:需要的基础作用过程:需要是一种刺激,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才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进而推动学习活动。

情绪的放大作用过程:需要是一种原始信息,质押偶在情绪的作用下放大财经激起行为。

兴趣的促进作用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符合它有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可以产生学习积极性。

诱因的引发作用过程:诱因使个体的活动指向具体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是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

学习行为由需要推动,需要由情绪放大,情绪由于内在的兴趣指向使然,再由外部的诱因是个体活动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总之人的学习行为很复杂,是以上各作用过程的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
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 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这种内驱力主要 是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中派生出来的。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
获得响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交往(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
相同动机的人可有不同的行为和活动目的。

动机与活动的效果一般来说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 会出现不一致。


2.动机的形成
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生理和心理上感到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转化为动机。只有达到一定的需要强 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 需要强度较弱时,人们只有模糊的认识,这样的需要称作意向。 达到一定强度,为人们清晰地认识到,需要形成愿望。 需要达到愿望的程度,就可以形成动机。 动机的形成还需要外部条件,即诱因。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它使个体的活动指向 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 分为正负诱因。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 激物。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

4、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内容的关系, 分为近景学习动机与远景学习动机
学生为尽可能好运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内 容、教学大纲,去争取好成绩,称为近景 学习动机。而为争取未来的理想工作,优 厚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为祖国的强 盛而努力的学习动机则为远景的。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研究表明,大学生有四种主导性学习动机:求知探索的 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需要的动机、自尊自 主的动机。 2、学习动机的复杂性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四大类: 第一类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 第二类是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 第三类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 第四类是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2、归因的动机效果

个人若把成功的原因归属于内部原因,则 将来类似行为的动机大大增强。若归属于 外部原因,则对后来的行为动机影响不大。 在失败时个人若归因为内部原因,则感到 无能与顺从,内疚,甚至有负罪感。对行 为动机起削弱作用。若归结为外部原因, 个人会感到愤怒、无奈、惊异等。对行为 动机影响不大。
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一、本章重点: 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 学习动机的种类; 学习动机的特点;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本章的难点: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四、学习动机的特点
一、动机的含义

1.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 的内部动力。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 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 生动力作用。
具体来讲,动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是对人的行 为发动、维持和促进和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 果;2)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 视其他方面,从而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2、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学 习动机(内在需要引发)和外部学习动机 (外部诱因引发)。 内部学习动机会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并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外部学习动 机虽然也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受 外部条件的影响,动力往往不能持久。



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相互关系, 分为直接性学习动机与间接性学习动机。 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是 与学习动机直接相关的。涉及学习活动的 每一环节。但动机的稳定性差,易受环境 变化影响。 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于 学生对学习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和自己长远 目标的价值。动机比较深刻,稳定而持久,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意 义。
(2)学习期待

期待是个体对于从事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 计,是客观的活动目标在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学习期待是另一个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


大学生的学习期待是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大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对自 己力图达到的学习目标的自我评估与判断,是个 体对自己能力、经验、客观条件、目标难度等各 方面加以权衡、考虑之后的综合预想水平。

学习需要对学生学习所起的作用,就称为学习内驱 力。

学习需要可有三种因素构成,这就是认知需要
(need for cognition)、交往需要(need for
affeliation)和自我提高需要(need for egoenhancement)。奥苏伯尔在其《学校学习》一书 中提出,在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含三 方面内驱力的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交往内


(3)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两者密切相关。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学 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需要是 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

学习期待是指向学习目标的满足,促使学生努力达 到学习目标。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1、根据学习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不一和 地位,可分为主导学习动机与非主导学习 动机。 主导学习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 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处于主要地位。 非主导学习动机强度弱,受主导学习动机 的影响与约束,处于次要地位,起辅助作 用。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

1.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的概念: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心理特点,是在学习
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
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
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唤起和引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其中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
(M),期望是个体某一课题上获得成功的可能
性或概率(P),诱因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课
题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

T=M×P×I


个体的成就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 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 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 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 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 情感的倾向性。 求成动机倾向:Ts=Ms× Ps × Is 避败动机倾向:Ti=Mi ×Pi ×Ii
以使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
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无论是外部强化还是内部强 化,都有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起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 负强化则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成就动机理论

认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阿特金森指出,规定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动机水 平、期望和诱因。

3、相关资料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 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 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 将如何行为。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 在于个人。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程度等 都是环境原因。若是环境原因,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 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 等都是个人原因。若是个人原因,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 责。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不是唯一条件。





3.学习动机的结构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1)学习需要与诱因

①学习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
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 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学生的 兴趣、爱好、信念等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3、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直接性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与学习动机直接相关的, 是为获得高分、赞赏、奖励、避免受惩罚而努力学习 的动机。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于学 生对学习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和自己长远目标的价值。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直接学习动机以外,还包括为 祖国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繁荣承担的社会责 任。间接性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 4、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5、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1)动机与需要是同一的,需要是动 机的基础,动机表现需要;2)动机与需要存在差异,由 需要转化而来。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认知动机 就可以了解并预测人的行为。但一种动机可引发多种行 为。


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动机与活动具有一致性。可通过活 动来推测个体的动机性质和水平,可以根据活动的对象 推测动机的内容,根据活动的显著性推测动机的强度。 但动机与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说明: 成功的主观性概率与激励值之间是互补关 系,失败的主观性概率与激励值也是互补 关系。

即:完成某种活动中,若成功的主观性概 率或激励值低,则成功的满意度就高,而 失败的不满意度便低。反之,若二者的水 平高,则成功的满意度低,失败的不满意 度便高。
三、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 结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动机。 个人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 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 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 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

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 同。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达到的预 期结果。学习期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 的心理特点,是学习目标在学生个体头脑中的 反映。 研究表明,学习期待强烈程度对于学生学习动 机有强化或抑制作用,因此,学习期待水平正 确定位,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 意义。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 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 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稳定性
百度文库
内在性
可控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 + + + + + + + +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
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M)、 学习行为(L)、学习效果(E)之间的关系为:
正向一致 负向一致 正向不一致 负向不一致
动机 M
行为 L 效果 E
+
+ +

— —

+ +
+
— —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 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的唯一条件。



在海德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 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 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 归结为六个因素,即任务难易、努力程
度、能力高低、运气(机遇)好坏、 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2)指向功能:指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下,将自己的学 习活动引导向某一特定的目标。

3)强化功能:是指人们的活动动机受其行为结果是否达 到预期的目标的影响。分两种情况:一是达到,动机增强, 行为反复发生。二是未达到,活动受到抑制。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 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成就动机理论 三、归因理论
一、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通过S-R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 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 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 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可
(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 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②诱因是引发个体行为的外界原因。按内容 可分为:理智的诱因、情绪的诱因、社会的 诱因。按性质可分为积极的诱因和消极的诱 因。 学习诱因: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需要与学习诱因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作 用决定学习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