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二)(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二)(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落霞

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

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___________,“海”指的是___________。

2.作者称锦绣的云雾为“送行者”,它们送的是( )。

四年级语文积累运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语文积累运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语文积累运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 )

(2)“山崩地裂、漫天卷地、浩浩荡荡”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大潮形态的词语。( )

(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这句话运用

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4)《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一部分过程。( )

(5)《鸟的天堂》中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

榕树,略写了群鸟活动的情景。( )

【答案】(1)√ (2)×(3)√ (4)×(5)×

【解析】略

2.积累展示台。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天河、牵牛星、织女星的资料整理好,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解析】略

3.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9分)

题西林壁(宋.苏轼)

这首古诗是代诗人所作。不仅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还揭示了人生哲理,

其哲理是

【答案】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哲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样,要客观全面地看事物。

4.默写古诗《赠汪伦》。

【答案】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背诵课文填空。

(1)有志者_____________。

(2)业精于勤,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

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

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篇1

1.__________________,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________________。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敕勒歌》北朝民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游子吟》唐·孟郊

8.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________。又疑瑶台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树何团团。________________,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______________。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古朗月行》唐·李白

9.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日》北宋·王安石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 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庐山行短文答案四年级

庐山行短文答案四年级

庐山行短文答案四年级

庐山行

①如诗如画的庐山美景我仰慕已久。今年暑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和奶奶、姐姐一起到了江西,来到了人间的仙境一庐山。

②这一天,我们乘车去含鄱口附近的五老峰。虽然是夏天,但这里很清爽、凉快,难怪人们常说庐山是避暑圣地。远远望去,五老峰被一层蒙蒙的云雾遮住,若隐若现。再近些,喔,原来五老峰像五个老人并坐在一起。有的像在仰首东望,有的像在低头沉思,有的像在互相交谈...登上五老峰,只见苍松、翠柏、杨柳、竹子...绿油油的一片,说不出的可爱。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块的山石,奇形怪状。像巨人,像小孩,像雄鹰展翅,像老龟负石,像猴子捞月...更有趣的是有些山石别具一格,正看是熊,侧看像人,反看又是另一副模样,真是“橫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③庐山的雾可称得上是“奇观”了。当雾飘来的时候,人在雾存,人

走雾行,飘飘欲仙,将人带入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五老峰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据说日出时山坳里会出现一圈圈的红光,就是所谓的“宝树”,可惜我这次没能一饱眼福。

④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庐山有名的“黄涯瀑布”。沿着小径向上走,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瀑布哗哗的流水声,好像层层叠叠的海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我们走上台阶,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观瀑亭。在观瀑亭看瀑布,瀑布就像千丈翠绿色的青山衬着一道

白银,从山上直落下来,溅起层层的浪花,多伟大呀!难怪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⑤啊,庐山的高山,庐山的浓雾,庐山壮美的瀑布!再见了,美丽的庐山。

1.修改下面用错的词。

庐山行(7)_游记

庐山行(7)_游记

庐山行(7)

庐山行(7)李展毅

庐山的瀑布举世闻名,我首先的是到瀑布的所在是在乌龙潭。

这里两山夹峙,树木青翠,潭水像巨石似的飞扬而下,清澈的河水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这个瀑布不高,我站在乌龙潭的一块石头上,看到纵横交错的瀑布,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里我在哪儿见过呢?我想了好久。啊,这里原来是西游记水帘洞的情景呀!

在庐山大桥边,又出现了一条瀑布。

眼前的瀑布比乌龙潭高大,很像是人造瀑布。五条玉带般的瀑布笔直地向下坠,有些调皮的小水珠跳到我们身上,凉爽极了。剩下的水汇入一个银碗似的口里,继续往下方流,上面的水又接连而至。这里美丽万分,唯一的缺陷就是这里水己经不那么纯洁,不那么干净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已用)2019年高二古诗分类练习及答案(16开11页)

(已用)2019年高二古诗分类练习及答案(16开11页)

(已用)2019年高二古诗分类练习及答案(16开11页)

2010年高二语文

古代诗歌分类练习

(一)即景感怀类

1.2006年全国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答: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2006年全国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分)

答: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3.2006年全国高考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111

答:

4.2006年全国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庐山游记阅读答案

庐山游记阅读答案

篇一:庐山游记阅读答案

文/丰子恺

(有改动)

品读:本文系作者1956年所作游记散文《庐山游记》中的一部分,为读者揭开了庐山的神秘面纱。文章写景状物,从容不迫,随意自然;情感率真,语言朴质,而似乎信手拈来的诗文典故又使文章显得气韵生动,极富情趣。

1.选文围绕“庐山面目”而写。第①段生动地说明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________;第②段揭开了一个常人不知的“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品味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①第二段中加粗的“凭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第二段中加粗的“太”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①的表达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画线句②,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个性?

________________

1.庐山多雾(白云出没,作怪)庐山天桥没有桥

2.①面对庐山古迹怀念古人,感慨往事。②表示否定;作者一方面从照相的角度肯定它没有出格,另一方面又批评了它像“商业广告”一般让人上当,因而“略感不快”。

3.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生动地描写了“凭窗远眺”所见的树林阴翳、白云变幻的美妙景象;同时连用四字短语和结构相近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4.特立独行、心态平和、心境闲适、自得其乐。

来源:学习周报语文中考版(适用于苏教版) 2009-2010学年第20期总第176期苏教版题型:048

篇二:庐山游记阅读答案

篇三:庐山游记阅读答案

作者:来源:文章阅读网时间:2014-12-11 12:29 阅读:国庆前夕,说自驾到庐山走走,只是随意地一说,哪知欣然成行了。

庐山雾中行阅读答案

庐山雾中行阅读答案

篇一:庐山雾中行阅读答案

庐山雾中行庐山云雾,天下闻名。初次上庐山,便在雾中行。车在山间盘旋,路沿山势蜿蜒。城市的炎热、喧嚣,统统被甩在车后。迎接我们的是:..

庐山雾中行

发布时间:2015-9-22

上一篇:下一篇:篇二:庐山雾中行阅读答案

山的绿,凉的风山野的气息四周被云雾包围哪里是云,哪里是雾夏日正是夏日旅游旺季城市的炎热篇四:庐山雾中行阅读答案

篇五:庐山雾中行阅读答案

初次上庐山,便在雾中行。

就这么穿云破雾行到了住处。住处在半山坡,有小溪在旁边潺潺流过。傍着小溪,一条石阶小径通到山下。周围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里面隐隐地隆隆作响,似有仙人在作法,远远听来,像是有大雨倾盆一般。于是我好奇地走入松林。雾气罩在身上,湿湿的。偶尔有几滴水珠从树上落下,却分明没有下雨。以前听过“松涛”这个词,在此亲身体验,原来不仅是“形似”,也是“声似”。如果说,溪流“哗哗”声有如“小弦切切如私语”,那么,这雾罩松涛的隆隆声真是“大弦嘈嘈如急雨”了。

庐山雾有声,古时就有记载,其成因至今尚不明。有种说法是认为“风作鬼”,使雾中水汽在树叶间激荡出声。可我感受了雾的抚摸,却并没有觉得有风的吹拂。这耐人寻味的自然之谜更为庐山云雾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①庐山雾著称于世,不仅因为它四季常有,扑朔迷离,更由于它形态万千,瞬息万变。②雾起时,那蓝天、绿树、红屋顶、青石壁,全都朦朦胧胧,半遮半露,犹如画家信手涂抹出的斑斑色块,又像梦境中随意组合的点点断片。③奇峰秀岭一时变得虚无飘渺,若有若无。④而雾散后,天高气爽,阳光明媚。⑤群峰傲然挺立。⑥牯岭上,白色铁皮屋顶银光闪耀。⑦山谷下,阡陌交通,良田美宅,尽收眼底。身处望江亭,更可见天际间横着一线苍茫水色,那便是长江了。

庐山阅读理解答案大全

庐山阅读理解答案大全

庐山阅读理解答案大全

引导语:理解简意为了解、明白。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庐山阅读理解答案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庐山》:

1、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文中指庐山的云雾景观与众不同。

近在咫尺:很近的距离,文中指游人之间的距离很近。

2、竖着来:探望,俯视,环视,注视;眺望,仰望,浏览,窥视。

3、太简单了,自己做

4、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不合适。我会用《庐山的云雾》

6、因为眼前的景象气势磅礴,变... 杰少2ob00 2014-08-08

《庐山》:

1、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文中指庐山的云雾景观与众不同。

近在咫尺:很近的距离,文中指游人之间的距离很近。

2、竖着来:探望,俯视,环视,注视;眺望,仰望,浏览,窥视。

3、太简单了,自己做

4、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不合适。我会用《庐山的云雾》

6、因为眼前的景象气势磅礴,变幻莫测,非常神奇,我不敢相信是真的。

7、画出:一座座山峰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游人致敬:叮咚,叮咚……回荡着。仿写:略

8、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二: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15.抒发了作者对庐山的敬仰和热爱之情.16.一方面增添了文采;

另一方面是说庐山山高路险弯道多,流云飞瀑,风光旖旎.17.现在的游人更多地注重庐山外在的、表面的美、甚至有些低俗的快乐,很少从历史的、文化的层面去阅读庐山.所以作者内心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意思对即可)18.庐山的外秀具体表现在奇松怪石流云飞瀑,即优美的自然风光;庐山的慧中具体表现在故居遗迹碑文石刻,即悠久、浑厚的历史文化积淀.19.(1)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运用比喻修辞的手法,长短句相结合,语言灵活多变,既形象地写出了庐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又生动地表现了庐山悠久、浑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语言质朴清新,灵活生动地写出了“白鹿洞书院”环境的清幽.(意思对即可)20.在观赏庐山优美的自然风光时,重点阅读庐山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人不光要有漂亮的外表,更要 ,更要有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2019-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一)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一)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记》载: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成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之邦,最重服坤,“衣食住”,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雜、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趋式微。最简单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尤为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险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篇一: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登庐山

到了山顶,庐山的大部分山景依稀可见,近处的风景特别优美。站在高处眺望,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有的地方险峻惊人,有的地方亭台耸立。

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抒发了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篇三: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到了山顶,庐山的大部分景色依稀可见,近处的风景特别优美。

一、短文第一自然段加黑的句子是

[ ]

a、比喻句

b、排比句

二、短文中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 ]

a、第一自然段第2句

b、第二自然段第2句

三、作者站在高处眺望的景色是

[ ]

a、有的地方险峻惊人,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有的地方亭台耸立……

到了山顶,庐山的大部分景色依稀可见,近处的风景特别优美。

一、短文第一自然段加黑的句子是

[ ]

a、比喻句

b、排比句

二、短文中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 ]

a、第一自然段第2句

b、第二自然段第2句

三、作者站在高处眺望的景色是

[ ]

a、有的地方险峻惊人,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有的地方亭台耸立……

黄山松魂

古人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黄山的幽美林壑,嶙峋怪石,缥缈烟云令游人流连忘返。曾听说黄山的松树是坚韧有节气的,我并不觉得。初游黄山,只感到那些

松仅是“迎客”“送客”的礼仪小姐罢了。

当年杜甫攀上始信峰才“始信黄山之五岳绝顶”。峰上土层不过十多厘米厚,本以为黄山松再坚强不屈也得依靠土壤的滋养,其实不然,它的根完完全全嵌入坚硬的岩石。那样干燥、阴冷的石基中竟长出了婀那多姿的树干。

庐山短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庐山短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庐山短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庐山短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1.给短文加上标题: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2、3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积累6个四字词语,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摘抄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注意把句子抄完整,标点抄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庐山云雾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①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②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③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篇一: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登庐山

到了山顶,庐山的大部分山景依稀可见,近处的风景特别优美。站在高处眺望,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有的地方险峻惊人,有的地方亭台耸立。

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抒发了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篇三:登庐山阅读理解答案

到了山顶,庐山的大部分景色依稀可见,近处的风景特别优美。

一、短文第一自然段加黑的句子是

[ ]

a、比喻句

b、排比句

二、短文中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 ]

a、第一自然段第2句

b、第二自然段第2句

三、作者站在高处眺望的景色是

[ ]

a、有的地方险峻惊人,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有的地方亭台耸立……

到了山顶,庐山的大部分景色依稀可见,近处的风景特别优美。

一、短文第一自然段加黑的句子是

[ ]

a、比喻句

b、排比句

二、短文中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 ]

a、第一自然段第2句

b、第二自然段第2句

三、作者站在高处眺望的景色是

[ ]

a、有的地方险峻惊人,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有的地方亭台耸立……

黄山松魂

古人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黄山的幽美林壑,嶙峋怪石,缥缈烟云令游人流连忘返。曾听说黄山的松树是坚韧有节气的,我并不觉得。初游黄山,只感到那些松仅是“迎客”“送客”的礼仪小姐罢了。

当年杜甫攀上始信峰才“始信黄山之五岳绝顶”。峰上土层不过十多厘米厚,本以为黄山松再坚强不屈也得依靠土壤的滋养,其实不然,它的根完完全全嵌入坚硬的岩石。那样干燥、阴冷的石基中竟长出了婀那多姿的树干。

庐山雾中行阅读理解答案

庐山雾中行阅读理解答案

庐山雾中行阅读理解答案

庐山雾中行阅读理解答案

庐山雾中行

庐山云雾,天下闻名。

初次上庐山,便在雾中行。

车在山间盘旋,路沿山势蜿蜒。城市的炎热、喧嚣,统统被甩在车后。迎接我们的是:满山的绿,凉爽的风,还有守在半山、频频招手的白云。我闭上眼睛,任由身体随着车子摇晃、颠簸,嗅着混杂一点汽油味的山野气息,进入半梦半醒状态。猛一睁眼,发现四周已被云雾包围,恍然是浮在云海之上了。原来,那半山上的云,已成了身旁弥漫的雾。到底哪儿是云,哪儿是雾,谁也分不清了。

就这么穿云破雾行到了住处。住处在半山坡,有小溪在旁边潺潺流过。傍着小溪,一条石阶小径通到山下。周围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里面隐隐地隆隆作响,似有仙人在作法,远远听来,像是有犬雨倾盆一般。于悬戎好奇地走入松林。雾气罩在身上,湿湿的。偶尔有几滴水珠从树上落下,却分明没有下雨。以前听过“松涛”这个词,在此亲身体验,原来不仅是”形似”,也是“声似”。如果说,溪流“哗哗”声有如“小弦切切如私语”,那么,这雾罩松涛的隆隆声真是“大弦嘈嘈蜘急雨”了。

庐山雾有声,古时就有记载,其成因至今尚不明。有种说法是认为“风作鬼”,使雾中水汽在树叶阊激荡出声,可我感受了雾的抚摸,却并没有觉得有风的吹拂。这耐人寻味的自然之谜更为庐山云雾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庐山雾著称于世,不仅因为它四季常有,扑朔迷离,更由于它形态万千,瞬息万变。雾起时,那蓝天、绿树、红屋顶、青石壁,全部脏脏腑俄,半逐半露,犹如画家信手涂抹出的斑斑色决,又像梦境中随意组合的点点断片。奇峰秀岭一时变得虚无鳔缈,若有若无。而雾散后,天高气爽,阳光明媚。群峰傲然挺立。枯岭上,白色铁皮屋顶银光闪耀。山谷下,阡陌交通,良田美宅www.,尽收眼底。身处望江

庐山行_初中作文

庐山行_初中作文

庐山行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庐山行,感谢您的阅读!

今天,是放暑假的第一天,我们家可真忙呀!妈妈忙着收拾衣服和牙膏;我呢,一边收拾吃的和用的东西,爸爸则拿来了几年没有的旅行箱,我们把东西放进去,可是东西太多,一个箱子不够用,我又想起了妈妈学校发的旅行包,忙把东西往里装,终于都收拾好了,对了,我还没告诉你我们要干什么呢?我们明天就要到庐山旅行了,这可真象大搬家。

到了这一天,我们带着东西向妈妈的学校艰难的走去,因为这个旅游活动是妈妈的学校组织的,我们在那等车。坐了汽车,坐火车,又坐汽车,终于到了旅馆。

这就要去爬山了,开始是用车把我们带到山的一半儿,剩下的自己爬,可在车上比爬还难受,一共转了三百六十五个弯儿。一下车,我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吐,哎呀,可真晕呀!我慢慢的好了,我们才开始爬。一会儿,到了险的地方,我就手脚并用向上爬,到了不险的地方,我就飞快地向上跑,啊!终于到顶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爸爸和妈妈也非常高兴。

我们下山了,石级水淋淋的,我自然感觉到了清凉,开始到了平台地区,那里的石头奇形怪状,美丽极了,有的像猪八戒,有的像仙女,还有的像狮子┉┉庐山可真漂亮,我想肯定还有比这更漂亮的地方吧,以后得让爸爸妈妈带我去更多的地方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庐山行阅读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庐山》答案 yao6775sa阨2014-08-08 《庐山》:1、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文中指庐山的云雾景观与众不同。近在咫尺:很近的距离,文中指游人之间的距离很近。2、竖着来:探望,俯视,环视,注视;眺望,仰望,浏览,窥视。3、太简单了,自己做4、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5、不合适。我会用《庐山的云雾》6、因为眼前的景象气势磅礴,变... 杰少2ob00 2014-08-08 《庐山》:1、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文中指庐山的云雾景观与众不同。近在咫尺:很近的距离,文中指游人之间的距离很近。2、竖着来:探望,俯视,环视,注视;眺望,仰望,浏览,窥视。3、太简单了,自己做4、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5、不合适。我会用《庐山的云雾》6、因为眼前的景象气势磅礴,变幻莫测,非常神奇,我不敢相信是真的。7、画出:一座座山峰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游人致敬:叮咚,叮咚……回荡着。仿写:略8、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庐山雾中行庐山云雾,天下闻名。初次上庐山,便在雾中行。车在山间盘旋,路沿山势蜿蜒。庐山雾中行

发布时间:2015-9-22

上一篇:下一篇:篇四:庐山行阅读答案

摘要:庐山阅读理解及答案,本篇作者是玄武。本文讲述唐寅的画作画出了庐山迷茫和阴冷的气息,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诸事椎心,即便身在庐山。当1514年,中年的唐寅自朱宸豪府中佯狂逃出,来到庐山,想必心境便那般复杂。

于我,庐山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远离,变得恍惚和不可信。也许我该留下一点印记,一点在庐山的气息。

那是一次半公差式的游玩。现代人的旅游同古人的比起来,总觉得带了若干轻浮的意味。随行的人颇多,有肥胖老太,逼仄的山路上她的身躯堵在眼前东挪西挪;有妇人或者少女,不辞辛劳带着衣服、每到一处景点就兴高采烈地更换。

夜间乘车上山,腾腾的浓雾罩着山路,车灯只能照见前方二三十米的距离,此外一切不见。车进山门停下购票时我跳下来,抽了半支烟。好凉,这是九月。风大,雾无声无息地、迅疾地扑上来、扑上来。

这是对庐山最初的印象,和内心情感一般茫然。夜里下榻牯岭镇一宾馆,心中烦闷,出来走动,黑暗步步紧逼,人很快便一点一点退回房间。被褥潮湿,入睡时我想到多年以来我不断失落的一些事物,它们永不回归;想到一些具体的人,已经很久不曾记起他们了。

对庐山最初的认识来自李白的诗句,与水有关的句子自少时起便令我欣喜莫名。然后是宋美龄的别墅,庐山会议,庐山遂名震天下。此外有朱熹在这里待过,一个令我厌恶的人。我其实并未读过他的理学论著,而仅凭直觉便将此人斥于千里之外。

我到了庐山花径。花径之名源于白诗,白居易曾在此地流连忘返。这个自称是太原白公的人让我觉得亲切。他在春末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句子,在秋夜、在山下不远处的九江书写江上的明月。我今日所在的庐山正是秋高时节,这时节白公不在,他在九江。这时节另一个高贵而寂寞的人是常处山间的,他种豆,采菊,修补八九间草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这个人是陶渊明,庐山原来竟是他的家乡。

陶渊明令我略感到一些安慰,但庐山几乎没有关于他的任何纪念场所。

庐山流水要看一看的,首先是著名的庐山瀑布。但导游说离此尚远,不在游程之内,如今也风范不再,只好作罢。看了两处瀑布,分别是大口瀑布和三叠泉,并无甚可观。水量颇小,像三叠泉落差虽大,却只有细细一般流水,算不得瀑布,所以叫泉了。

这些已是庐山遥远的、日趋淡薄的气息。

(选自2005年第9期《散文》,有改动)

14.作者写庐山,为什么要从唐寅在庐山留下的一幅画作写起?(4分)

15.怎样理解文中现代人的旅游同古人的比起来,总觉得带了若干轻浮的意味这句话?(5分)

参考答案

15.(1)这句话是说,在现代旅游中,人们更多地注重外在的、表面的、有些污浊的快乐。

备注:《庐山阅读理解及答案》一文由免费提供。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

高一下学期学习内容内容有两大块,一是函数的延伸--三角函数,二是几何的延伸--立体几何,而这两块都是高中数学的很重要的考点及难点,寒假设置主要是讲授三角函数模块、平面向量模...

篇五:庐山行阅读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